手机阅读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48:48 页码:13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实用15篇)
2023-11-12 09:48:48    小编:ZTFB

总结不仅能够巩固经验,还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是提升个人影响力和领导能力的关键。下面是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一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初探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老师只要从心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一、注重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通过设置小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首先能吸引人眼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小游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思维,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使幼儿在欢快的节奏中边玩边学,轻轻愉快地学习数学。例如在小班数学“识数”教学活动中,可以在教室放几件商品,上面标着价格。教师扮演商店的售货员,把幼儿化名为小动物或小植物的名字,分给他们每人一个小钱袋,里面装着不同数量的人造币,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让幼儿去自己购物,可以是一个人一组,也可以是几个人一组,在购物游戏中,学习数字,了解数字的大小与事物的关系,做到边玩边学。再比如:同样是分角色的游戏,小班孩子应该以直观、有趣味为主题,如“小猪除草”“抓蝴蝶”“为小朋友找妈妈”等,从而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为中班、大班的幼儿设置游戏时,就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所需要的素材,进行群组游戏活动。幼儿在各种游戏互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增进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使课堂教学氛围浓厚,兴趣盎然。

三、贯彻自主性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改指令为设疑,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需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在幼儿操作时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导,也不能“随意放羊”,需要通过对材料的美化、适当的设疑、引疑,既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又对幼儿操作目的有积极的引导,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如:学习4的组成。提供给幼儿4片双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张印有花朵图案可让幼儿涂色的纸。请幼儿玩“撒花片”游戏,每撒一次就根据花片停住后颜色分布的数量在纸上涂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颜色分布的数量与前几次不同,就可依次画在纸上。这样每次撒后,幼儿就要比较对照,做出是否要涂色的判断。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4片花片撒出去,出现了都是同一种颜色的情况,就会提出怎么办?有的孩子会发现涂了三次后再要涂的话,总是与其中的一组情况一样,从而产生疑问,这样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四、学具操作多样化,乐于“玩”中学数学。

教师是幼儿的主导者,幼儿的学习以听和看为主,他们的操作也大多是为了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学习数学的论述中言:“数学首先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他告诫教师,过早强调图画表象和抽象符号教育将使幼儿的数学学习变成纯粹的记忆,而提供实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师将材料进行短暂的示范,而是让幼儿手脑并用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的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思维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老师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操作学具,充分激发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师自制的,如数学棋谱、大转盘、等;也可以是和师生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纽扣等。多样化的学具,激发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老师设计了“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片片喂给圆形娃娃吃,真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习得了相关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如门。

五、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能激发起幼儿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更加投入,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通过教师反馈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大班幼儿),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给予适当的评价,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鼓励,使幼儿保持一种积极的进取心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评价,使幼儿进一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幼儿学习成果和态度加以肯定,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

总之,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幼儿学习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幼儿有更大的收获。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抽象活动,并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但主要是跟风,一会是瑞吉欧,一会是田野课程、蒙台梭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人认为,目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其重要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目前幼儿园数学教材琳琅满目,近年来虽然《纲要》已明确指出了教学内容和目标,但不够具体。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基本上还是沿用八九十年代的全国教学大纲的数学教学内容。其内容浅、容量少,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今天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而且内容重复较多,教师难于把握。由于现代社会数字化和各种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中班学了10以内数的守恒、比多少、相邻数,到了大班还要学习数的守恒、组成分解和比多少,学前班、一年级也还得学。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探讨也没有动力,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教学,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诸如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他目标。

(三)操作材料单一、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而且给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少。陈旧枯燥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学习的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形式简单。

有的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依赖幼儿用书,仅以幼儿用书和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直接给幼儿。其次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儿“10”的加减法时,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第三,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脑子里灌死知识,造成幼儿被动接受知识。

本人根据多年的幼儿数学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数学教育内容,统一教材。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部署,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系统地加深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重复无效的教育。

1.集合数:除《纲要》中规定的10以内的数字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外,应延伸到20以内的认读、计数与取物,增加数群与个位的计数、目测数群、数量层次认知等。

2.单、双数:由10以内的单、双数顺数、倒数认知扩大到20以内的顺数、倒数及单双数的认知。

3.组成分解:除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分解组成、创编应用题外,还应注重多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时空观念、逻辑观念等方面也应扩大知识面,增加难度,注重幼儿分析、综合推理的技能、数学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技能及多项思维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二)转变观念,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和发展需要。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

(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

(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幼儿教师应转变观念,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和发展需要。

1.创造主题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每一个情境的创设,我们都要考虑和体现幼儿学习的“六个性”,即:主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独立性、选择性。幼儿喜欢听故事,在教授新的数学知识前,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所需要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设计编写一些生动有趣、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数学故事和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幼儿通过听故事、阅读欣赏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去主动理解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幼儿学起来轻松愉快,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充分调动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开放式的有效提问。

教师的引导和提问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开放式的有效提问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地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那么,如何设计开放式的有效提问呢?首先,应从结果入手,结果往往是幼儿最感兴趣、最想知道的。常规思维中,我们常常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正向思维,若反道而行之,效果会不同,更引起幼儿的注意。再次,从对比入手。对比是一种让幼儿发现所观察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从中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按大小分类》的教学中,“为什么大书要放在大筐子里,小书要放在小筐子里呢?”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从两物间的对比入手,从而激发了幼儿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最后,从难点入手。如“大小积木混在一起怎么办?”“小动物们去看电影不知道按什么顺序坐,他们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虽有些难度,但答案不止一个,具有更广阔的开放性,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向纵深层次发展,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性。

3.把数学教学融于游戏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单双数时,可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可请10个小朋友表演乘车,上车几个人,车下还剩几个人,合起来一共几个人;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找相邻数,可让他们玩扑克牌、找朋友等游戏。实践证明,幼儿对这种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增强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数是抽象、概括的。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差,他们只有在摆弄物体时,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教具外,还特别注意采用直观式教学,提供足够的教具、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情景,提供学具让幼儿动手操作,能使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充分表现出来。

总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抽象活动,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的思维充分得到发展,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充分体现出幼儿在数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幼儿一定会对这门抽象的学科感兴趣。

对幼儿开展数学教育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思维训练的价值,由于数学是抽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学习思维,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关键在于让幼儿亲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真实地与物体打交道,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解决问题不再是解答简单的应用题。数学正在成为孩子自我锻炼成长的工具,因为他需要这些工具。它们的意义直接来自于应用中的经验。”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承认和赞许等实际情况,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三、引起幼儿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

(一)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三)多种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教学形式的新颖性。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如运用各种材料(纽扣、信核)进行计数: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片(或硬纸片)、积木等比较核认识几何形体,进行形体的拆拼、分合;亲手拨动玩具钟盘上的长、短针,以获得关于正点、半点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儿期各年龄班儿童的数学教学都应充分地运用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儿童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类别。运用操作法应强调几点:1.明确操作目的。2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3.给予儿童充分的操作时间。4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应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4.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观察儿童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5.讨论操作的结果。6.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戏法。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

3.运用各种感观的数学教学游戏。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发展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

4.口头数学教学游戏。对发展幼儿数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的作用较为突出。

5.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

6.数学智力游戏。以发展智力为主要任务的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的游戏。

(三)比较法。

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对物体之间的某些属性上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进行着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因而,比较又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要组织幼儿进行观察,使幼儿细致地观察到物体的数量或形状特征,在充分观察基础上,再进行数或形方面的比较。

2.尽量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比较。

3.在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幼儿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积极地思考。

4.在运用重叠、并放、连续等比较形式时应有意识地指导儿童理解对应(配对)的含义并掌握正确进行对应的技能。

5.比较形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班儿童的具体水平来确定。

(四)启发探索法。

主要通过教师的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通过提问来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儿童通过积极的思维,独立地去探索并获取新地知识。

(五)讲解演示法。

这是一种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地方法,就是边讲解边演示。

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必须突出重点。

2.讲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准确。

3.演示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

(六)归纳法和演绎法。

幼儿数学教学的归纳法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这是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在幼儿中、后期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幼儿运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两种促进幼儿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二

摘要: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适时适量的科学素养教育,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树立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精神,培养科学的素养。然而,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科学素养教育尚显稚嫩,反映出观念陈旧、内容形式单调、内容布局欠合理、教师主导课堂等问题,幼教工作者应明确教育目标、创建多样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协同多方力量进行幼儿科学教育,以改善科学教育的不良现状。

关键词:

科学素养,即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以及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态度。[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同时还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2]也就是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如何在幼儿阶段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正确的科学探究精神,形成对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行为、习惯,是摆在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这个任务的执行对我国今后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但纵观目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多有违《指南》精神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

(一)观念陈旧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中,总是把科学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而把科学素养的培养放在次要的位置,忽略了对幼儿科学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的激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总希望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认为是实在而重要的科学知识,以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将来的学习、成长。可事实是很多幼儿由于被灌输了过多的科学知识,反而丧失了对科学的兴趣,禁锢了他们的思维,致使在实际的科学活动中兴趣索然,处于被动的接受中。我们要意识到:对于幼儿而言,唤醒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强于增加他们对科学的认知。因为前者能够助推幼儿对科学进行更为持久和快乐的探究,而后者如若掌握不好,反而会让幼儿对科学产生恐惧和避讳,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更不可能自发地去对科学世界进行无尽的探索。换句话说,如果简单地单方面地向幼儿灌输一大堆科学知识,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对于幼儿远期科学的学习与探索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内容形式单调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好的兴趣萌芽阶段,很多兴趣爱好都是在这一阶段培养起来的。可见,这一阶段对于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在幼儿刚刚接触科学的时候,我们就展现给他丰富有趣的内容形式,那就将有助于幼儿催生科学兴趣、树立科学态度、构建科学精神。然而,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普遍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内容呈现上的枯燥,设计上缺少丰富的创意。很多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教材,对于教材中的指示不加衍生地展现,因此对幼儿的科学引导成效不高。除此之外,在科学与生活的嫁接融合方面,显得功力不够,造成科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大家都知道科学是来源于生活的,而这种科学与生活相剥离的状态,对于幼儿科学精神的触发是没有多大助益的。再者,当前还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教师更倾向于向幼儿开展各种科学实验,而忽视了引导幼儿去观察自然中的种种科学现象,使得儿童对于了解周围世界的奥秘缺乏动力,无法真切地感悟到科学的魅力。(三)内容布局欠合理目前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框架搭建并不合理,没有充分实现综合性与广泛性的结合,内容面显得过于狭窄,很难培养幼儿对科学广泛的兴趣爱好。由于幼儿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容易被新异刺激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等年龄特点,所以在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时,应该不断丰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做到涉及领域尽量广泛,涵盖的内容也更具有综合性,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好的注意力,从而使科学教育活动卓有成效。之所以在内容布局上显得过于局限,很大程度是由于教师太过依赖教材,教材上有什么内容,教师就讲解演示什么内容,并把幼儿局限在教室里进行科学教育,这样的成效往往不会太高。

(四)教师主导课堂教师主导课堂,从长远来讲不利于教师开展科学教育。这是因为教师将自己置于“权威”的地位,没有充分顾及幼儿的参与和互动,从而缺少来自于幼儿的反馈,以至于教师无法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流程和教育内容,无法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效。除此之外,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过于强势,树立自己绝对的权威地位,也不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为科学的精神要求幼儿有不断探索的欲望,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起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打压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挑战权威的勇气,所以对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是有害而无益的。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不注意幼儿在此阶段的学习特点就强行灌输,是无法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的,也无法有效催生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具体而言,可以着重从下述四个方面入手,力争解决上述问题。

(一)明确教育目标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保证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要明确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机会,引导幼儿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索和学习,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感受和体验科学精神,并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基本的科学素养,而不是让他们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如笔者曾经参与了一次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观摩课的设计研讨。原来的活动内容为《认识泥鳅》,园任老师在预教时把活动目标重点放在让幼儿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上,过程按部就班,让按顺序从泥鳅的头、身体到尾巴一一认识,参与预教的幼儿对活动毫无兴趣,提不起精神。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提议把这个活动设计成《捉泥鳅》,目标重点放在幼儿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用不同材质的手套去捉泥鳅,感受泥鳅身体“滑溜溜”的特点。在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捉泥鳅的材料:橡胶手套、塑料布手套、麻布手套、纱布手套、滑雪布手套、编织带手套等等,让幼儿用不同的手套在水盆中捉泥鳅,看看哪种材质的手套更容易捉到泥鳅。孩子通过与不同材料的接触,既认识了材料的特性与作用,也感受到了泥鳅滑溜溜的特点,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勇于探索、爱动脑筋的精神,而且整个过程富于童趣,充满欢声笑语,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纵观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童年时期成人对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和科学兴趣的保护和重视对他们后来取得伟大科学成就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就是要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与兴趣,树立基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应该回避大量科学知识的灌输。科学兴趣的激发,能够更好地助推幼儿后期对于科学世界的自觉探索。如果教师只是单方面不停地灌输知识,只会让幼儿加剧恐慌,产生逃避的心理,而不会让他们燃起对科学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对幼儿进行更为积极的引导与推动。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流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引导幼儿不断探索科学奥秘,启发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努力地去验证猜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就有可能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形成可贵的科学精神。

(二)遵循幼儿科学探究的特点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而幼儿的探究过程一般经历三个基本环节:产生疑问———进行猜想———进行验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急着把研究的方法甚至是结果告知幼儿,重结果轻过程,容不得让幼儿去亲身经历这三个环节,因此幼儿只得生吞活剥。笔者认为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学会等待,等待幼儿自己去质疑,自己去猜想、自己去验证,这样获得的经验和能力、方法才真正是幼儿自己的。如笔者曾指导了大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旋转的小花》,活动一开始,老师让乒乓球制作的小花在美工板上飞快地旋转起来,幼儿看到后就提出了疑问:“小花为什么会旋转?”“什么材料能使小花旋转起来?”接着教师为幼儿准备了水、浆糊、油、盐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先猜想:这些材料中谁能让小花旋转起来?然后让幼儿一一进行验证。最后再比较小花在几种材料上旋转的速度。因为幼儿经历了整个的探究过程,所以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反复试验、验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三)注重形式的丰富多样在前文的分析已经阐明,幼儿由于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对于周遭事物的兴趣转移是很快的,对于同一事物很难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所以,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形式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来保持幼儿的注意力与兴趣。尤其是要因地制宜,大力加强自然角的创设与实施,对自然角中传统的用小盆种植小花小草、用小鱼缸养殖小鱼小蝌蚪等规规矩矩的形式进行变身,变成孩子的科学实验室、动植物戏剧表演台、或者是孩子们的生态研究室,孩子们会其乐融融地流连其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与属于他们自己的乐趣。由此,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依赖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与形式,而是应该结合幼儿获取知识的特点,设计出更为多元的教育形式。在科学教育中,加入更多具有新奇性的环节,并对幼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索过程中。除此之外,将科学教育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是因为将科学教育内容融入实际生活,有助于引导幼儿以科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诸多有趣的事,从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持续增长。很显然,教材课本上的科学实验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科学闪光点却是无穷无尽的,教会幼儿在生活中去挖掘与发现,比单纯教授知识和寻找答案更有益于幼儿的发展。进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周围环境中偶然发生的事件或幼儿感兴趣的事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四)丰富教学内容在内容的布局上,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兴趣点出发,寻找到适合幼儿探索和接受的科学教育内容,而不是完全照搬教材,因为教材毕竟是印刷在纸上的东西,更新的周期较长,无法及时跟上幼儿的新变化;除此之外,由于教材是针对较大范围的幼儿制定的笼统性课程素材,所以针对性还有所欠缺。教师应紧紧跟随时代的变化,了解不同时代与成长背景中的幼儿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并且通过与幼儿的频繁接触,掌握他们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把这些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纳入到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来,不断生成新的课程内容,以更有效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特别呼吁教师把自然环境教育纳入到幼儿科学教育体系中来,有目的、有计划地经常带幼儿深入大自然去闻花香、看鸟飞、听虫鸣……使大自然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大课堂,让幼儿对大自然满怀新奇感、敬畏之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现在很多幼儿园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取消了集体的春游、秋游等活动,把幼儿亲近大自然的任务全部推给家长,这是非常不利于幼儿的科学教育和幼儿的成长的。幼儿与同伴在一起的探究状态和与成人在一起的状态完全不同,幼儿与同伴在一起探究时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与成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依赖的、被动的。所以笔者强烈呼吁把春游、秋游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大自然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课堂。

(五)协同多方力量首先,教师并非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唯一主体,不应该被置于权威主体的地位而主导整个教育过程,因此教师应将自身与幼儿置于平等的视野之下,对幼儿反映出的兴趣与问题,应及时予以回应,并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流程。其次,向幼儿开展科学教育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家长也应该参与其中,实现家园合作,共同构建起幼儿科学学习与探索的良好环境。当幼儿在幼儿园中受到教师启发,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与疑问的时候,回到家中,家长应予以积极的引导,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科学教育活动还应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并充分利用社区条件,使教育活动最优化。上述解决途径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自身特点与接受能力,设计出更为适宜的教学方案,而不是一刀切地硬性灌输。唯有如此,幼儿才不会被客体化地对待,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对科学的主动探索欲望。

总之,教师在对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幼儿本身的学习特点,从幼儿出发来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流程,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态度与精神,培养幼儿最初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探索的眼光去不断地质疑身边的事和物,并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找到答案。希望我国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能进行不断的自我剖析,争取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宜的科学成长环境。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三

培养幼儿进餐的常规,能促进消化和吸收,保证供给幼儿充足的营养素;保证进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养成文明的进餐习惯。

进餐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饭前洗手。进餐前用肥皂泡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干净手。洗净手后,不再干别的事,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2)吃饭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洁卫生。吃饭时,不用手抓饭,不剩饭菜。

(3)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小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勺子,中、大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

(4)吃完饭后,能把碗、筷放在指定的地方,把椅子放入原位后离开餐桌。

(5)饭后用温水漱口,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嘴。

(6)中、大班幼儿可轮流担任餐前准备和餐后的整理工作,如饭前分碗、筷、小勺等。

二、饮水的常规幼儿对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在一日活动中应多次安排幼儿喝水,喝水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1)教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识别自己水杯的标识,能根据自己的标识,正确拿取杯子。

(2)组织幼儿拿取水杯,可用分组轮流的方法,以免拥挤,并减少等待的时间。

(3)分组组织,轮流取水,并学会排队,做到不拥挤。

(4)喝完水,立即把杯子放回原位,不玩杯子。

三、就寝的常规幼儿睡眠除了要培养良好的睡姿,能自然、安静入睡等良好的习惯外,就寝时还要求幼儿遵守就寝的常规,它能使午睡室整洁有序,能让幼儿学会穿脱衣、裤、鞋、袜,就寝时要求幼儿遵守的常规如下。

(1)睡前能按顺序穿脱外衣、外裤、鞋子,并把衣裤叠整齐放在床后头或教师指定的地方;鞋子整齐地摆放,做到美观、整洁。起床后,会自己按顺序穿衣裤、鞋袜;起床后会自己整理床铺,将被子叠整齐,放置在床头。

(2)小班幼儿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以上任务,中班开始慢慢过渡到独自完成。

四、盥洗的常规。

(1)分组组织幼儿,按顺序轮流进入盥洗室,尽量避免拥挤,以免发生矛盾。幼儿盥洗时,应有教师在现场指导、照顾和督促幼儿认真洗,洗干净,提醒幼儿不玩水。

(2)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

(3)懂得节约用水的道理,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盥洗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不浪费水。

一、集体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常规。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1)小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等简单的礼貌用语。(2)中、大班幼儿会说“谢谢”、“再见”、“请”、“不客气”、“您好”等常见的礼貌用语。并会主动用礼貌用语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别人的问候。

2.学会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听别人说话时有礼貌,表示对说话方的尊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交往。(1)小班幼儿,要做到能安静地听人说话,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说话。(2)中、大班幼儿,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学会用轮流的方式与人交谈,不抢着讲,不乱插嘴。与人交谈时,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个别交谈时,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对方能听到为准,不影响其他人。3.在自由结伴游戏时,能热情而有节制地寻找合作伙伴。找朋友时,会面带笑容,态度友好、动作轻柔,自然大方。4.在集体活动中不与他人相撞。5.学会看问题不仅要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也要考虑别人的立场和观点,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简单问题,玩具的分配、游戏角色的分配等。

二、劳动的常规。

幼儿应从小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鼓励幼儿参加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动手、脑和整个身体,锻炼意志,培养爱劳动的态度和责任感。幼儿应遵循的劳动常规如下。小班幼儿(1)学习自己穿鞋子、袜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脚,分清袜子的底和背,并能穿入脚上。学会自己拿勺子吃饭,不要老师喂。(2)学会自己搬椅子。方法为:双手分别握住椅子的两旁,椅背朝上,搬动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3)会自己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会自己擤鼻涕。会把垃圾扔进垃圾箱。(4)会按老师的指令做简单的事。如帮老师拿扫帚、簸箕,帮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给花浇水、给小鱼喂食等。(5)会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看过的图书,懂得东西从哪儿拿,应放回哪儿。中、大班幼儿(1)会自己穿脱衣服,会叠衣服;会扣纽扣、系鞋带。当同伴有需要时会帮助同伴扣纽扣、系鞋带。(2)会整理被褥,会把被子叠成正方形,会铺平床单。(3)会用筷子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吃饭时不高声说笑,不弄脏衣服,能钻心进餐。(4)会正确盥洗,盥洗时专心,不玩耍,不弄湿衣服和地面;动作迅速,不拥挤。(5)会自觉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阅读过的图书,做到物归原处。(6)会按活动需要,摆放桌椅,搬动桌子时,做到两人抬着走,不推、拉桌子。(7)会擦桌子、窗户,会扫地,自觉保持环境清洁,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箱。(8)会给植物浇水,给动物喂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园地劳动。(9)能较好地完成老师指派的劳动任务,如分发和收拾餐具、教具等。(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务,尽到“值日生”的责任。

三、避免噪声的常规。

噪声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避免产生噪声人人有责。避免噪声的常规如下。(1)不高声喊叫。(2)与人文明交谈,个别交谈时会控制音量,集体交谈时,会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或乱插嘴,做到一个接着一个发言。(3)唱歌、念儿歌时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和念儿歌。(4)自由活动时,不狂奔乱喊,否则既制造噪声,又损伤嗓子。(5)轻轻地走路。(6)不在活动室里或走廊上跑跳,会轻轻地稳稳地走。(7)进午睡室,会小心地、悄悄地走。(8)轻轻地拿放东西。(9)搬桌子,两人抬着走;搬椅子,两手抱着走,不在地面上拖动,以免发出噪声。(10)饭后、饮水后、轻轻地把杯、碗、盘、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内,尽量不发出声音。(11)平时不敲打桌子,不摇动椅子。

四、教学活动常规。

幼儿园教学活动常规有一般性的组织常规,如排队、举手发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如针对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点,有一些特别的常规要求。教师应明确各项教学活动的规则要求,并指导、督促幼儿遵守各项规则要求,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好效果。

(一)教学活动中幼儿需遵守的一般常规。

1.排队在集体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中,少不了排队这一组织形式,它是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但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排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自觉排队的习惯。让幼儿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现等待现象时,就要自觉排队。(1)盥洗、入厕、饮水时遇到等待现象应排队。(2)集体走楼梯、过走廊,要排好队靠右边走,把左边空出来,供别人用,以免挡住别人的通道。(3)玩滑梯、秋千、浪椅等大型活动器械时,要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来,懂得先来后到的道理,学会必要的等待。保证活动的安全。(4)在早操、游戏、音乐、体育等活动中,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和教师的指令,排成各种队形。(5)集体出游、散步需要排队,一般排成两路纵队,幼儿两两拉手行进。小班幼儿可用绳子做护栏,即绳子两端分别由两位老师牵住,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用右手扶住绳子,就可向前行进,这种方法既安全,又方便低年龄幼儿行走,比一个幼儿拉着一个幼儿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常规(1)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按老师的指令开始、展开和结束活动,步调一致、反应灵敏、行动迅速。(2)举手发言。养成勤于动脑,积极发言的主动态度。同时又要做到回答问题或要求发言时,应先举手,得到老师许可,方可起立发言。会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师邀请。注意倾听同伴发言,不随便打断或插嘴。(3)不随便进出活动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喝水、入厕,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随便借故离开活动室,更不擅自离开活动室,随便进出。能坚持完成学习活动。(4)不随便玩弄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以保证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中。(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着椅背,肩部放松,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确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6)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简单的学具、乐器、操作材料等学习用品,整理场地。离开时,能迅速地将椅子轻轻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学活动的常规。

音乐活动中韵律活动的常规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1)听音乐的信号起立和坐下。一般采用旋律向上的音乐作为“起立”的音乐,用旋律向下的音乐作为“坐下”的音乐。(2)听音乐的信号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3)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活动后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座。(4)活动结束时,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1)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2)听音乐的信号变换队形,一般采用进行曲,听进行曲音乐,按音乐的节拍,边踏步边走成新的队形。(3)在没有队形要求的情况下,找比较空的地方活动。(4)在自由移动或活动时,不与他人或场地内的道具桌椅等相撞。(5)在自由结伴的活动中,安静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寻找、选择同伴、交换舞伴、分组或分配角色。(6)在自由结伴活动中,热情而有节制地与舞伴交流、合作。音乐活动中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1)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2)乐器取出后,凡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大腿上,做到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3)开始演奏时,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大腿上。(4)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1)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2)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3)演奏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4)交换乐器时,须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安静地找到新位子坐下。(5)交换乐器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椅子相碰撞。

体育活动的常规(1)听口令或哨声踏步、走队形、做动作。(2)教师示范讲解时,集中注意倾听和观看。(3)解散活动时,应在指定的地方活动,不互相碰撞。(4)做剧烈活动时,不高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5)做体育游戏时,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6)成集中队形时,动作迅速,不发出声音。(7)结束活动时,会帮助教师收拾活动器具,整理场地。

第三节常规培养的策略、方法。幼儿园各项常规一旦确定,教师就应教育、引导、督促幼儿遵守,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直至形成习惯。否则,哪怕制订得再好的规则,也只是纸上谈兵,失去意义。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参考以下策略、方法。

一、严格要求,毫不懈怠幼儿园提出的各项常规,对幼儿来说,应该是符合实际,是他们接受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又应该做到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对幼儿的心理形成适当的压力。心理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有利于促进幼儿积极向上。同时,幼儿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发展,努力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教师在培养幼儿遵守常规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给幼儿以适当的压力,让幼儿经受一定的挑战,变压力为动力。而不能“心慈手软”,一旦遇到困难,或太浪费时间,就放松要求,甚至放弃。严格要求,就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办,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若幼儿感到有困难,也不能放松要求,更不能放弃,要有坚定的立场,顽强的意志和耐心,帮助幼儿反复练习,以形成自觉的行为。当然,严格要求不是大声地训斥或责备。如,当教师提出“搬椅子时动作要快,不发出声音”的规则要求,幼儿有能力做到,却没能做到时,教师不能因为怕耽误时间,影响下面的活动,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可看看椅子也已经放好了,就算了。这样做其实就是对规则的放松,没有严格要求,因此也就很难达到要求。要做到严格要求,那就应该让幼儿把椅子放回原位,重新搬,有必要的话,可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保持心平气和,不训斥、指责幼儿。又如,教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自己拿勺子吃饭的常规,一开始幼儿拿不好勺子,到处撒饭粒,花的时间更长,既给教师增添麻烦,又耽误时间,还不如由教师喂来得省事。教师不能因为麻烦或浪费时间而放弃规则要求,而是要坚持原则,耐心地、不厌其烦地一点一点地按要求去做,直至达到目标。

二、共同合作,持之以恒共同合作,持之以恒,指的就是一致性和一贯性。一致性和一贯性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更显得重要。共同合作,可以从内容和对象两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合作的对象看,既包括幼儿园保教人员之间的合作,幼儿园保教人员与家长的合作,同时也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合作。从合作的内容看,一是指合作制订各项常规,二是共同遵守各项常规。合作制订常规,不仅要求幼儿园班级中的各位教育者合作参与,共同制订出一致的规则,同时,可请家长参与,以便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各项规则。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鼓励幼儿亲自参与规则的制订,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规则的主人。幼儿园保教人员、家长、幼儿多方面合作制订的常规,更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共同遵守,为幼儿起榜样作用,也有利于家园合作共同督促幼儿遵守。如在交往的常规中,要求幼儿“会用礼貌用语,有礼貌地与人交谈”,幼儿只在幼儿园里被要求这样做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树立榜样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所有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该这样做。有多方合作,有一致的要求,常规就会很快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持之以恒,是指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要有一贯的要求,定下的规则,不随意更改,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打折扣,不随心所欲,也不半途而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当一种常规刚刚建立时,需要每天坚持,以达到巩固。当一种常规已经巩固时,在执行时也要每次提醒幼儿做到。教师在提常规要求时更不能随心所欲。如,今天教师心情舒畅了,就会放松对幼儿的要求,哪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也可以随便说话,随便在地上打滚等。哪天教师心情不好了,就会“严格要求”,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动不动就批评。当然,有这种行为的教师,前提是没有认识到常规教育的意义。幼儿园的常规不是教师用来压制幼儿,对幼儿实行控制的手段,而是塑造幼儿完善人格的积极措施。因此,在进行常规教育时,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幼儿身心健康出发,不惜付出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效果。

三、激发兴趣,主动学习人的大脑皮层活动有它规律,“优势兴奋”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人的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状态时,就会使人感到工作或学习过程十分的轻松、愉快,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激起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促进大脑皮层“优势兴奋”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兴趣”。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就是因为兴趣能使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使人产生工作、学习的愉快感,激发人们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使工作和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同样要善于利用大脑皮层优势的原则,尽量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常规训练,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尝试用以下方法。1.游戏形式或游戏口吻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容易接受的学习形式。把常规教育内容寓于游戏的形式中,或用游戏的口吻进行组织,会大大激发幼儿学习常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前面提到的《吃饭=组装车》这一例子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不挑食、自己吃完一份饭菜的习惯,就是利用孩子对汽车的兴趣,用游戏的口吻,把食物比作汽车零部件,把进食比作组装汽车,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进食兴趣。又如: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自己收拾打击乐器的常规,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进行组织。具体方法是:请几位幼儿,人数与乐器的种类相同,即有几种打击乐器,就请几位幼儿,一位幼儿负责收一种乐器,每人发一个小箩筐;负责收乐器的幼儿手提小箩筐,跟着《找朋友》的音乐节奏,用跑跳步,轮流跳到拿同一种乐器的幼儿面前,幼儿逐个把乐器放入他(她)的筐内。用这一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乐器收得又快又好,活动环节显得紧凑,因为《收乐器》的环节很自然地成了打击乐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没有一点附加的感觉,效果很好。2.儿歌类文学作品儿歌、谜语一类的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韵律美,念起来朗朗上口,幼儿乐于接受,感兴趣。因此,用儿歌来伴同幼儿学习常规,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让幼儿学习自己系鞋带,可配上系鞋带的儿歌“两根鞋带交朋友,两个朋友拉拉手(第一次交叉打结),两个朋友鞠鞠躬,再拉一次手,变成小蝴蝶(第二次打蝴蝶结)。”如让幼儿自己学扣纽扣,以防扣错扣眼(幼儿很容易扣错扣眼,这是个难点),可配上谜语“兄弟四五个,各进各的门,要是走错了,出来笑死人。”如培养幼儿坐姿端正的常规,可配儿歌“椅背靠一靠,双脚并并拢,小手拍一拍,放在大腿上。”这些儿歌不仅能激发幼儿对学习常规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常规的学习要领,更有利于幼儿对常规的掌握。教师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的儿歌,也可自己编写儿歌,让幼儿在朗朗上口、饶有趣味的儿歌陪伴下,愉快地学习。在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榜样作用是第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老师在一起,再加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常规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时时注意自己举止言行的规范,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幼儿园里经常使用的间接榜样是文学作品活动——讲故事。幼儿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教师充分利用故事等文学载体,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教育典范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教师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启发幼儿爱惜粮食。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幼儿通过角色游戏的表演加深印象,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正面强化是指对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巩固其良好品行。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的正确行为,由于获得及时的正面强化刺激而固化下来,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教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只小手?为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应及时鼓励、赞扬,以使幼儿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除了以上策略和方法,幼儿园老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很多深入的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四

在中小学加强艺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舞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对培养学生仪表端庄的形体意识,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思想观念,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一些中小学,舞蹈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通过舞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搞好舞蹈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中小学舞蹈教学创新方面的尝试。

(一)要明确在一般中小学开展舞蹈教学的目的。

要明确在一般中小学进行舞蹈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从而深化素质教育,而不是培养舞蹈家。因此,舞蹈教学在课程编排上,要结合青少年对舞蹈接触较少,身心正在成长的特点,要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难度适中的原则,使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就能够看的懂,学得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逐渐使动作达到规范。在舞蹈动作编排上,难度要适宜,那种难度过高的舞蹈动作,急于求成的授课要求,并不适合一般中小学的舞蹈教学要求,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一点需切记。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了解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快乐的人。所以,点燃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学生初次接受舞蹈教育的启蒙阶段,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不能让学生觉得困难,从而产生厌倦,而要通过精心策划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有兴趣的事,从而实现学生和老师能愉快的进行合作。

精确、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课程的开始,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例如,在学习《草原上的小骏马》的课堂中,我出示了一幅图画,画面是几匹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的场景,由画面引入新课。我的导语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唱)。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几匹骏马在自由的奔跑,看它们是多么的洒脱啊!同学们想不想感受一下呢?”这样的导语无疑把学生能尽快引入课堂中来,使学生产生了对蒙古舞学习的兴趣。结合这些来授课,远比脱离实际或者按部就班讲解,更富想象力、趣味性并且也使学生对民间舞的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挑选舞蹈组合。

正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小学生,智力和心理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小学是舞蹈教育的最佳时期。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应从儿童的生活天地进行取材教学。朗朗上口的儿歌结合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是低年级学生喜爱并容易接受的练习。刚刚接触舞蹈的孩子,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动作的模仿上,一节课上完,学会了动作却记不起音乐的基本旋律。儿歌朗诵顺口好记,比起音乐记忆难度小,练习中学生们自己又唱又做,形式活泼生动,并能为每一个来学习的学生所掌握。例如,中国舞考级教材中的《半蹲》组合,学生们一边说着朗朗上口的歌谣,一边想象在游乐场同伙伴骑木马的情景。这样,学生们很快就能学会组合内容,并且也达到了训练半蹲和横追步的目的。

二、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

弗赖登塔尔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个精彩的阐述:“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实践。”我国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佳句。艺术实践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实践和教学所处环境有着巨大差异,必然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艺术实践也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舞台上时常出现一些问题,课堂教学中不一定能发现,另外,通过艺术实践可以征求广大观众对舞蹈表演的意见,是好是差,群众意见才是评价舞蹈表演的客观标准。因此,舞蹈教学中艺术实践,包括排练、公益表演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通过排练群舞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竞争意识。

在学习同样的舞蹈动作时,只有努力练习,舞蹈表现力好的同学才能被选中参加表演或比赛,或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的合理竞争会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小就有这种意识,培养这种能力。

在学会竞争的同时还要学会合作,要有很强的集体观念。比如在群舞中队形是否整齐,舞蹈动作是否一致,都要求每位同学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总之,艺术实践在整个舞蹈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践教学,同学们增强了组织能力,丰富了社会知识,培养了团队精神,促进了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有利于教师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三、教师应注重总结并做到与学生交流。

每次课堂结束后教师要马上对本节课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对于不足的地方要反复强调及时纠正。例如,在练习下叉的时候,一开始同学们都喊疼,下不去,我就鼓励大家“再坚持一下,就差一点了,真不错”之类的话给以鼓励,时间久了,很多同学的竖叉都下去了,学生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下课的时候,我会点名表扬一些表现好,有进步的学生,并给他们适当的奖励。对于课上出现的问题,也会在下课时进行总结,例如有些同学虽然竖叉下去了,但是不注意细节,不绷脚,膝盖伸不直等,会反复强调,让学生有意识去改掉毛病,养成好的习惯。

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同学有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并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学习中所做的以及怎样解决遇到问题等统统讲出来,让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之后,教师要对同学的意见进行总结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含胸,展胸》这个组合时,同学们主动提出来,在做展胸时,后背不知道怎样才能拉长的问题,我会向她解释道这是因为胯的软度不够,还有在做动作的时候有没有注意抬头、挺胸。有的同学提出,想排练集体舞蹈,我接受他们的意见,每节课上抽出一定时间来排练,或者特意安排几节排练课,在舞蹈授课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不断的改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同学们集体舞的排练水平。

笔者通过舞蹈教学实践,对一般中小学设置舞蹈课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对舞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对如何根据舞蹈专业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对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和总结,由于实践不够,认识还比较肤浅,但愿能为广大中小学开展舞蹈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五

儿童安全教育的问题一度成为幼儿教育热点话题,笔者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六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并为同类型幼儿园提供一定的参考。

1.教育者为了“安全”而安全在调查中,教师对幼儿寸步不离的安全提醒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近年来,幼儿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导致家长、幼儿园极度敏感,教师一旦出现幼儿安全事故问题,便担着接受处分甚至离职的风险。这种包办式的安全教学行为实际上把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变成了教师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忽略了儿童自我独立性能力的形成。

2.安全教育实际效果欠佳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教育、卫生教育是孩子获得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的重要教育途径,而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六所幼儿园都存在安全教育教学不足的现象,甚至有两所学校根本就没有安全教育,笔者对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欠缺带来的效果提出质疑。

3.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笔者自制观察记录表,该记录表的事故类型由a幼儿园教师集体所想,其代表在幼儿园幼儿极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现象。结果表明,幼儿园安全问题中游戏中摔伤碰伤、同伴争执、床上磕碰摔下、小物体进入身体部位、玩具扎伤这几种方式是幼儿常面临的幼儿园安全事件。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对教师的依赖远远超过了家长,在幼儿园,教师应当注意以上安全隐患的教育与预防。

4.教育者对安全教育目标的理解不够透彻调查发现,教育者获得安全教育知识的渠道为:电视新闻报道(32%),专门杂志(19%),自身经验(16%),周围事件了解(16%),上网(13%),其他(4%).教育者本身对安全知识的积极获取程度很小,他们也是在这类事件发生之后才去关注和了解,这就使得安全教育的出发点降低、目标性不强。

在幼儿安全事故频发的同时,为保护幼儿安全教育的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幼儿安全政策和法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20xx)》、《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xx)》、《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章第23条)》均做出了相关安全规定,[4]然而数量少、法规涵盖安全方面粗糙、责任人不明确等问题是现行幼儿安全教育法规的重要问题。

幼儿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是提高农村安全教育的保障,只有在教师、家长、幼儿等各方权利受到应有尊重时,幼儿安全教育才能积极向前发展。法律应当更加准确地界定幼儿安全问题的方方面面,明细幼儿园和家庭的责任,让幼儿安全问题皆有法可依。

(二)重视安全教育的品德教育意义。

为了“安全”而安全、为了教育而教育这两个问题,前者是法律法规无法可依,将一切安全事故责任归于幼儿园、教师,这样的教育必然导致幼儿个体独立性品质的丧失,导致家庭责任的懈怠及其他严重后果;后者是教育者的问题,教育者能力有强弱,然而挖掘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意义,是教育职责使然,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渗透生命的意义是安全教育特有的优势,教育者需要用更广阔的教育视野来完成安全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

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反映的规格指标,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发现:78%的教师认为安全教育目标就是怎样避免孩子发生安全事故;24%的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是常规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便好,没有必要在教学中特意安排教学活动。然而在安全教育目标规定中,《纲要》规定除了幼儿身体的安全教育外,幼儿心理的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身心安全下,幼儿才能为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安全教育教学安排合理化包括充足的教育课时、全面的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课时是效果的重要保障,充足的课时才能保障教育质量;教学内容以生活为基准,题材注重全面化、园本化。

重庆市万州区以万州烤鱼而闻名全国,该地安全教育应紧握万州特色,“火”、“变质食物”等课题都能以此为题;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改变讲授法、说教法“一统”课堂的局面,多尝试实地体验、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既生动有趣,又能让幼儿迅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原则。[5]作为幼儿教育者,寓教于乐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孩子爱玩和好奇的天性,将安全教育做到游戏中去,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安全游戏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教师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剌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中的“同伴”.

幼儿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升安全意识能力的基础。应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庭不包办代办,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让孩子在自己的活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品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的安全是其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是安全教育更深层次的演练。目前,安全教育研究大多数集中于身体安全教育,而忽略心理安全教育,这是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在本研究中,笔者对问题的具体探究、操作所言甚少,有待提高和补充。

[1]逯苗。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测评系统的研发[d].山东大学,20xx.

[3]赵凌华。增强幼儿自我安全防护教育的实践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xx(12).

[4]蒋慧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xx(2).

[5]洪铁英。浅谈儿童的自我保护与成长[j].成功(教育),20xx(1).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六

文文来我们班时间不算长。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又可能是因为刚到了陌生环境中的缘故,所以她平时很少说话,和同伴也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上课时更不爱举手发言了。

可是,文文很喜欢画画。每次上美术课时,她都非常投入,每当一幅画完成时,她都会特别的高兴,自己看了又看。有时候,我也会走过去,搂搂她,问问她:“你画的是什么,能讲给我听听吗?”渐渐的文文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话了。

文文也是一个很爱劳动、很细心的孩子。有一次玩具区的玩具很乱,就问:“谁愿意把的玩具整理一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文文也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个机会,请她来整理。整理好后,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她,小朋友们也为她鼓起了掌,文文显得很高兴。从那以后,午餐时、喝水时,她主动地帮忙;帮老师整理图书、区角„„这个时候,我都会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笑意也会马上在文文的脸上荡漾开来。

一段日子过去了,我发现文文渐渐的能主动举手、在集体面前发言了,特别是在一节识字课上,文文举手好几次,而且每次的回答都很大声、都答对了。我们都为文文的进步而高兴,文文也逐渐活泼开朗了,与同伴、老师间的交往也更多了。

看着文文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我们的盈盈笑意、深情拥抱或抚摸,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就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微笑开始!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七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本规程。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亦可设一年制或两年制的幼儿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幼儿园可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和寄宿制等。上述形式可分别设置,也可混合设置。

幼儿园每年秋季招生。平时如有缺额,可随时补招。幼儿园对烈士子女,家中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子女和单亲子女等入园,应予照顾。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设置的幼儿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外,有条件的应向社会开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园。幼儿入园前,须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严禁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幼儿园规模以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幼儿园可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混合编班。

供便利条件。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加强冬季锻炼。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幼儿园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中暑和冻伤。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有计划地选择和组织。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灵活地运用集体或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的幼儿园,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八

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责任。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而办好家长学校是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家园互动、密切联系1.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共育意识。

家园互动有利于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有利于幼儿园加强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每个月一次的“幼儿成长档案”是老师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我们通过家访、电话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长工作。我们积极利用网络向家长介绍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进程,每周的活动安排及根据不同的主题家长需配合的具体工作。发放告家长书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另一个有效措施。一方面可以使不经常来接送的父母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全园的家长能更清楚的知道近阶段需要配合的工作。如:开学初的家长配合工作、有关交通安全、宣传世博、门禁令以及其它常规工作。我们还继续利用幼儿园网络的平台做好家园沟通工作,通过班级qq群,老师将每周的主题教学内容与幼儿活动场面上传至网站,对班级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位家长,使网络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老师、幼儿园沟通的桥梁。2.积极开展亲子活动我们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通过老师和家长的互动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这一次次精彩的家园活动,都融入了我们的智慧与心血,也把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3.开展丰富的家长活动,促进家长协作我们组织了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分别参与了各种亲子制作活动,此外还有我们的家长助教、家长志愿者来园护校活动等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内外环境。

同时我们注重宣传工作。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以及本月的课程内容和一些科学教子的经验信息,实施家园同步教育。

(二)、发挥特色、争创优秀1.开展家长活动、提高家园互动。

幼儿园的社区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保证。《纲要》指出:“家庭、社区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有利于帮助提高教育能力。”如今,无论是家庭活动、社区活动还是幼儿园本身的社会性活动,都可使幼儿从教育中获得的益处持续的更久。家长、教师、社会的群众为促进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已成为需要。“家庭、校园、社区一体化”指导思想不仅是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以社区基地为抓手,开设幼儿社区实践活动。一方面走出去,将优秀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另一方面请进来,将社区的有利资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我们在思想上,鼓励多交流;工作方法上,灵活多变,形成了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为做好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下面就我班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带领孩子走进社区、走进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一些社会现象,加强其环保意识,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通过孩子的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和社区。

2.通过与社区配合,做好民族幼儿入园的调查工作,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宣传单,以此提升民族幼儿的入园率,提高家长培养孩子和科学教育的理念。

3.幼儿园与社区相互协助组织开展“好家长,好家庭”的评选活动。4.家庭教育指导师走进社区,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每学期我们组织幼儿进行消防演习,让幼儿知道基本的逃生方法。本学期我们组织开展了幼儿社区实践活动,参观了附近铁道技术学院。让幼儿走出幼儿园的大门,多去了解大学的生活,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发现大学的秘密。通过开展幼儿社区活动,也拓宽了孩子们学习的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增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家园共育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步同向才能产生出1+1>2的合力。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相信在家园工作中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和无限的关爱,一定会征服家长的心,达成共育共享,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九

安全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年幼的孩子,由于他们安全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加上他们对周边事物的好奇,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中潜伏的危险因素,缺乏对行为结果危险性的预测,更不会正确、及时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危险的事件,从而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理当成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紧紧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这一永恒的主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

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认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就是给幼儿上安全教育课;只关注幼儿在园内的安全教育,而忽视与幼儿安全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家庭因素等;安全教育活动犹如“流行风”,不能有始有终地开展,有的则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切实地开展。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一。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园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学习材料。同时可要求各年级制定每周安全教育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工作。利用班务会、教研活动、年级安全会议、校会和黑板报,对师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教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二。安全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和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们要求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以五大领域为蓝本,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利用每周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表演、故事、训练、实践活动,把各种抽象、单调的自我防护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起安全意识。通过长期、一贯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帮助幼儿习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

首先,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主题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一些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用电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一些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释疑解难,达到给孩子解惑的目的。

其次,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安全教育氛围。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离不开全体教职工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制度并建立起安全网络,形成安全教育有专人负责,教育过程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我园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她们学习和讨论,必要时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说课、课堂观摩和评比,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等硬件也可进行安全性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纳入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以进一步促进安全教学质量。

再次,通过模拟预想、逃生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应让幼儿懂得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一次火灾、暴风雨、地震、防踩踏等事件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幼儿应急能力。

最后,应注重孩子情感安全教育。这也是我们从前忽略的问题,随着大灾难后对少年儿童的心理辅导,情感安全已成为安全教育的新焦点。国内外的学前教育家对此均有研究。由于幼儿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教师要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例如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让孩子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们讨论可能使孩子害怕的灾难等。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成人自己在面对灾难时的害怕恐惧感觉,会给孩子以安慰,但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灾难是可以控制的,帮助会及时到达等。结合自己的现实,力所能及地克服一些局限,让我们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能真正地为了孩子,让他们将来在面对危险时能从容不迫。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

三。利用班务会、年级安全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落实工作。

定期开展班务会,年级安全会,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班务会由班主任、带班教师、保育员组成,主要是由班主任小结半个月来的班级情况,然后教师、保育员针对班级出现的安全问题想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不能解决的交予年级安全会议上讨论;年级安全会议上由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的老师学习安全知识,分析案例,然后各班将班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助于幼儿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安全常规。

四。加强家园联系,共创平安幼儿园。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首先,大力提高对家长的宣传力度。每学期可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张贴在教室内、家园联系栏和板报中。其次,利用家园联系册、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网站等形式,经常性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将幼儿园的一些安全要求告知家长,得到他们的配合。如请家长送幼儿入园时检查孩子是否带了不安全的物品,在参观小学、消防队、庆六一等大型活动前,家长在家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或参与到活动中等。这样,家园同步会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幼儿安全。

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教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当“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作者通联:336400江西省上高县幼儿园)。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十

1.1现代大学医院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

大学医院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临床路径等标准化治疗模式的运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临床信息系统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逐步建立,医院管理信息化数字网络、远程会诊、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影像无胶片化,计算机控制药品入出库、交费划卡、计算机控制物品耗材入出库、零库存、安全保卫消防智能化等广泛运用。由此看到信息系统成为现代医院的神经系统,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现代大学医院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软件的开发,重视和加快信息素养教育。

1.2现代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伴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学图书馆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已从单一服务,向咨询服务、数字服务、个性服务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服务转变,不仅具有日益丰富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而且基本开展参考咨询和情报服务工作,进行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定题服务、回溯检索、情报分析、编制各种专题书目索引,开展辅导读者查阅文献资料;并承担起信息素质教育的职能,把信息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在拓展新业务新技术,图书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已培养和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信息教育服务队伍。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服务,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1.3现代大学医院信息素质教育相对滞后。

现代大学医院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医院总体信息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与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和医院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相比较而言,仍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医院信息素质教育缺乏,教育培训形式单一;二是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专业化、个性化、实用性的培训严重不足;三是信息素质教育往往是被动而非主动,缺乏系统教育规划;四是缺乏信息素质教育师资等资源,更没有纳入到医院整体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五是大学医院图书馆或相关信息部门建设相对滞后,不能独立地开展医院信息素质教育;六是大学医院与大学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没有建立和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更难以实现有力的支撑。

二、构建现代大学院校图书馆联盟与学科化服务新模式。

2.1构建现代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医院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是大学信息化服务和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构建大学图书馆与大学医院图书馆协作与联盟,加强学校与附属医院图书馆之间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图书馆资源优势,促进大学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向医院延伸,影响和带动大学医院图书馆业务的拓展和专业人员技术技能等素质提高,全面促进现代大学医院信息建设与服务。构建现代大学图书馆与医院的紧密联盟,在具体的建设方法和内容上主要包括:一是医院可聘任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指导院图书馆工作和参与院图书馆建设,全面指导相关业务的开展;二是以大学图书馆专业骨干组建起医院不同学科服务组,以学科服务、项目服务为医院带队伍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建立大图书馆观念,以图书馆联盟共同构建和推进三个发展规划,即图书馆联盟人才建设发展规划,统一协调人才引进培养;资源建设规划,开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服务建设规划等,把医院信息服务纳入到大学图书馆发展中。

2.2引进学科馆员,开展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为加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服务开展的一项知识服务。所谓学科馆员就指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图书馆信息人员对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是临床医务人员无法相比的,特别是学科馆员熟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一般有较强的业务知识,有较高的外语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技术,从而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保证医务人员科研的顺利进行。可以大大节约了科研人员的时间,间接地参与了科研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科研的发展。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可以实现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点、以馆藏文献信息为保障、以网络信息为先导,联合科研管理部门、图书馆及科研人员三方,构建基于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科研信息保障体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科研信息服务。现代大学医院引入学科馆员服务,就是为医院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主动提供专业性、个性化和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跟踪重点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对学科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究等。同时,可以二次、三次文献的形式将学科的新动态新观点揭示给读者,服务于科研。为医院逐步培养自身的学科化服务团队。

2.3开展专业信息教育与培训。

专业化信息教育即是大学图书馆的工作职能,也是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优势。图书馆在推进知识服务过程中,均建立起以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和教学研究部为核心的专职培训部门和培训队伍,有关信息教学均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培训逐步常态化。因此,把大学医院的信息化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日常信息教育培训日程中十分可行和必要,即可开展专题项目、特定群体(每年招聘大学生、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的信息培训,也可列入教职工继续教育内容等。有利于于营造大学医院信息氛围,提高教职工信息素质,增强教职工意识和信息能力。

三、总结。

现代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医院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办院优势,积极创新现代化大学医院信息教育新模式,能有效促进大学医院信息素养教育和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十一

(一)教育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漠视生命,道德缺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犯罪现象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低素质现象的发生。通过反思,不难发现,大学生素质直接与人文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旭阳教育,忽视健全心理素质。当前教育逐渐呈现出功利化的取向,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眼里只有自己,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脆弱心理和极端,根本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缺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

就目前情况分析,绝大多数的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比较缺乏,一些理科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只能通过应付学分,对自身的人文修养根本没有作用,其教育也是脱离实践,根本不能提高其礼仪素质。很多学生缺乏礼仪修养与人文素质的知识沉淀,没有基本的书写、表达的技能,更缺乏用人文知识进行实践、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前人的传统美德进行了解和无法深入,根本没有系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哲学思想进行指导,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高尚、积极的爱好与习惯,精神虚无,再加上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功德意识。

(三)当代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代社会,是一个自由言论的时代,整个社会情绪浮躁、眼球文化非常流行。当代大学生无论美丑、是否符合公众的秩序,只要有利于炒作,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围观,红极一时。这种浮躁的情绪,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中国传统的美德不能被人们所借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现初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自负、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被人们哗众取宠。比如在一次歌唱比赛的选秀节目中,一些大学生五音不全的参加歌唱比赛成为实力明星的行为,让人们不断感慨当代大学生的想法。当代社会传媒的影响可能直接影响了思想和文化的沉淀,对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根本没有一点帮助。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措施。

(一)改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当代大学生对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充满热情与期待,渴望通过加强人文素质修养来不断提升自我的礼仪素质水平。因此,学校应该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渠道来源,不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方法等方式,强化对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起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礼仪素养教育。在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方面上,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转变,采用互动教育的模式,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水平。

(二)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在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的同时,充分考虑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统一规划并突出其重点,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流,并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档次,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生活活泼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在注重开展深收到广大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挖掘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其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承载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中分门别类的专业教学,在办学中形成的校园环境作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对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教师能给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教师的学识不仅仅包括其在专业课研究上的深度与广度,其中还包括对人文精神和礼仪素养的深刻理解,对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价值,审美情感,都可以在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参照作用。教师要多读书,研究社会,与时俱进,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思想深度、文化水平和人生经验要高于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初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大大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取人类优秀文明的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非常关键的。

三、结语。

经上所述,礼仪文化与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在大学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质水平,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总之,需要不断创新并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方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与人文素养水平。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十二

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既可以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提高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学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运用实物、图片等各种材料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既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科普知识,又能增加课堂上练习的密度和广度。例如,我在进行“物体怎样能移动”的科学教育活动时,我将各种形状的纸盒、积木、铁块分别放在桌子上。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它们动起来?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发现。幼儿兴趣盎然,有的用手拍,有的用拳头打,有的用嘴吹,头顶,手向上抛等,每个孩子都想了不少的办法,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总结自己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幼儿懂得了用力大时东西动得快,移动得远,用力小就移动得慢而近,用力很小时重的东西不动。通过操作,幼儿获得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浅显知识,获取了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经验。幼儿在“打打闹闹”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拓展了幼儿探索的思路,培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学科学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独立进行选择、独立操作,独立进行观察发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秋天到了,满地都是金黄色的叶子,“秋游”时,我和幼儿一起捡回许多叶子,组织了“有趣的叶子”的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把捡到的树叶带到活动室里独立进行比较、分类。分类完毕后让幼儿向大家汇报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类,用的是什么方法。幼儿汇报的结果异彩纷呈。有的是按叶子的形状进行分类,有的是按叶子的颜色进行分类,有的是按叶子的大小进行分类,还有的小朋友想到用叶子的厚度进行分类。我没有想到的,孩子都想到了。我表扬了孩子们的聪明能干和丰富的想像力与观察力。孩子们十分高兴,自信心油然而生,真正体验到“我能做”的积极情感。在进行《有趣的食物链》的科学环保课程时,我运用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先让幼儿通过电视了解食物链的基本知识,又通过自己制作动物卡片,并通过用线将卡片连接起来,形成食物链的形式,让孩子通过看、听、动手做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认知活动,让他们知道大自然和人类应该是和谐的生活,而不应该去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孩子们初步具有了环保意识,并想出了很多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办法,使之更具创造性的学习。

三、在操作活动中,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动手操作,既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发现新的问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冬天组织“水和冰”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离园时,把小缸子里注入水并剪一个好看的图案放在水中,再放一根毛线,把小缸子放在室外,第二天来园时,小朋友们发现,原来的水变成“冰锣”了。我让幼儿动手玩冰锣,摸一摸,敲一敲。然后把“冰锣”拿到室内,小朋友发现冰开始滴水,冰又变成了水。这时,小朋友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通过讨论,每个孩子都知道了由于夜里气温低,水变成了冰。室内温度高,冰又融化成为水的道理。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没有一个小朋友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孩子会说“我不会”,能力强的幼儿学习的更主动,更积极,发现的问题也更多。

几年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开展操作活动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操作活动是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如何使操作活动顺利展开,如何让幼儿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玩”中学习,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

1、教师须仔细考虑,周密安排。从活动方案的生成,活动条件的创造,材料的准备,问题的提出,到幼儿探索过程中的切入等等,都要经过深入细致的考虑,这样才能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

2、操作活动既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又是教师引导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自身要以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来感染幼儿,并参与幼儿的操作活动。教师的参与会使幼儿感到亲切,会使幼儿感到大家都是平等的,产生被尊重感,心理得到自由释放,因而就会集中精力,积极地去尝试、去探索。

3、为保证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幼儿的活动。

4、教师要克服怕麻烦的思想。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开展操作活动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物质材料,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任何一丝一毫的怕麻烦的思想都会影响操作活动的开展。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观察,积累资料,不断总结深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十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朴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十四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奉行着爱的教育,其致力于建造真诚、和谐以及博爱的教育的氛围。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就更需要加强爱的教育,让幼儿能够从小处于真善美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爱的关怀,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会用充满爱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一、营造充满爱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对事物进行体验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主观感受的引导之下幼儿才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因此为了让幼儿体会爱自己、爱他人的内涵,就需要在整个园内营造出充满爱的氛围。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的乐乐同学病了,已经有一周没有来上学了,你们想乐乐同学吗?生1:非常想,我和乐乐最要好,我买了新的故事书还想和乐乐一起来看呢。生2:是啊,我还要和乐乐一起做游戏呢。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想念乐乐,我刚刚和乐乐的妈妈通了电话,乐乐后天就可以来学校了。为了庆祝乐乐回到学校,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生1:可以做些什么啊?我们又不能代替乐乐生病。师:生1同学还挺幽默的,我们虽然不能代替乐乐生病,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乐乐举办一个欢迎会呢?欢迎乐乐健康归来。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1:那我可不可以给乐乐表演节目呢,前段时间我刚学习了一个舞蹈,乐乐还没有看过呢,我想表演给他看。生2:我还可以给乐乐拉小提琴。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多啊,真棒。看来同学们已经将乐乐当做了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对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用爱来进行对待,学会善待他人,这样他人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们。通过让幼儿齐心来举办生日会,这样就会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爱的氛围,让幼儿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充满归属感,用爱的眼光来看待同学和教师,怀着爱心进行成长。

二、体验充满爱的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爱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家乡和对祖国的爱等,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利用节日来开展爱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对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认同。师:端午节快到了,你们想怎样度过端午节呢?生1: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会在一起做粽子,感觉非常的温馨。生2:我奶奶会给我做香包,佩戴在身上,感觉特别漂亮。师: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端午节的时候还有什么风俗呢?生1:我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生2:在端午节的时候还要赛龙舟呢,我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的情景,感觉特别有气势。师:看来同学们对端午节的了解还是挺多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而设立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屈原有哪些事迹吗?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幼儿面面相觑。)师: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以及纪念屈原的缘故。在我国古代是有春秋这个一个时期,在春秋以前就有端午节了,但是当时的端午节是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因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了,所以就变成了纪念屈原和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的时候,一边吃着粽子,一边对屈原进行回忆。生: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师:这主要是因为屈原很爱自己的国家,就给国家的君主提出了意见,但是君主不听取屈原的意见,也不重用屈原,因此屈原就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教师利用端午节来进行引导,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来源进行了解,然后幼儿就会理解屈原身上那种爱国主义情怀,幼儿就会从小在心里埋下爱国家的种子,长大也能够爱国家。

三、实施充满爱的实践活动。

教师还的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来体会爱。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过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在活动中就能够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会用爱心来对待他人。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都想好去哪里玩了吗?生1: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生2: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爱。但是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他们和你们一样大,住在孤儿院里面,也没有爸爸妈妈的爱,因此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去看这个小朋友好不好?生:好,我们愿意去,这些小朋友太可怜了,我要帮助他们。师: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非常棒。生1:老师,我想把我的故事书送给那些小朋友,我有许多故事书,我可以和那些小朋友分享。生2:我可以把我的油画棒送给那些小朋友,他们就可以画美丽的画了。生3:我把我的漂亮裙子送给他们。师: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天使,那些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开心的。教师让幼儿去孤儿院里面去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幼儿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幼儿也会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那些小朋友,去践行自己的爱心。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而爱的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在爱的引导下幼儿才会怀着温暖善良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

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篇十五

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的幼儿园大部分是私立的,而办学的园长都会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园宗旨、目标、指导思想及特色。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或业务园长的指导者,只有具体地了解在艺术范畴对幼儿的教育所起的作用,才会更有信心在幼儿园实施舞蹈教育实践活动。

舞蹈教育价值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目前我国早期幼儿舞蹈艺术教育实践存在不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幼儿园的舞蹈教育实践活动就不言而喻地体现了舞蹈的魅力和作用。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价值。

1.幼儿舞蹈可以锻炼幼儿身体机能。

运动始终伴随着所有机体活动。儿童是通过运动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的。

舞蹈活动属于体力运动范畴,能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的发育。通过舞蹈动作训练幼儿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在幼儿进行一定运动量的舞蹈以及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后,能加强他们的形体训练和体能发展,也更能有效地锻炼他们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随音乐动起来,比如拍手、踏脚、摆头、扭腰等,让舞蹈带给幼儿整个身心的快乐。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yi术表现为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幼儿舞蹈也是如此。幼儿舞蹈教育实践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例如幼儿学习基本古典手位时,可以通过用小手模仿花儿开放、小树抖动的动作,以此促进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花绑步、小碎步、圆场步等动作的学习可以达到幼儿的腿部肌肉的更发育的效果。在学习舞步舞姿、练习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幼儿的整个机体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由此可见,幼儿舞蹈教育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整个身体机能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幼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性格和品德意识。

舞蹈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于生活的综合艺术,幼儿舞蹈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品德意识。现在的独生子女有一些娇生惯养,有的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但是舞蹈活动是当众表演的,还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活动特点,教师在进行舞蹈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幼儿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幼儿通过参加排练、演出、集体活动等,许多幼儿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再者,舞蹈是一门重体力劳动的艺术运动,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基本功要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比如吊腰、下叉等腰腿功的训练,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幼儿舞蹈(含游戏)的教学中,幼儿生活在欢乐和友谊之中,生活在受到统一指挥、组织严密的集体当中,他们懂得了如何去与小朋友交往,无形中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幼儿在舞蹈的愉快情绪和自主的相互配合中又培养了合作精神,这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应未来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在“找朋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中提炼、加工,把幼儿无意识的游戏中具有舞蹈性的动作与姿态变成有趣的舞蹈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无意识地自主参与及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商量,讨论舞蹈动作的创作。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用一些舞蹈作品以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例如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教学中,通过各种划船动作,可以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幼儿通过民族民间舞的训练,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3.幼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舞蹈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开发智力和提升创造力。

在科达伊、奥尔夫、达尔克洛兹、蒙台梭利等国外音乐教育理论以及实践体系的影响下,幼儿园教师和专门从事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的培训中心都开始尝试以开发智力和提升创造力为主的幼儿舞蹈教育实践活动。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吸引和激发幼儿注意的动机,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水平,引导注意的方向。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用温和、柔美、清晰的身体语言与幼儿交流,能培养小班的幼儿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用充满活力的、姿势多变的体态面与中班的幼儿交流,会使中班的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身体语言与幼儿交流,有助于大班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

舞蹈教师要教孩子们表演小白兔,问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孩子们立即用蹦蹦跳跳的样子学小白兔跳,而此时舞蹈室里根本就没有小白兔,孩子们是动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此外,孩子们在舞蹈学习中,要表现完成一种舞蹈动作,当他们不能表现或表现得不充分时,教师则用生活的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孩子们根据教师的启发进行联想、回忆、理解,最后用形体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运用它就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二、幼儿舞蹈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1.以考级、演出、比赛、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舞蹈表演的幼儿舞蹈教育实践。

我国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文章《伤仲永》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伤仲永”第二,于是兴趣班、考级班、提高班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孕育而生了。如有的幼儿园的兴趣班或培训中心的组织者会以这样或那样地向家长承诺,参加了培训幼儿的舞蹈素质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或是一定让幼儿参加比赛才能体现幼儿的舞蹈素质。同时,一些教师或家长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和幼儿的教育效果。

价值是在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各种媒体策划组织的儿童“选秀”活动也应归在此列,如我们梅州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宝贝大赛、少儿我最靓等。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成人的虚荣心吗?其实不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这样的活动不仅满足了一些爱好舞蹈表演的幼儿的游戏需要、发展需要和审美需要,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表演技能,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和毅力,同时也使这些幼儿有机会认识到自己学习舞蹈的潜能,增强了他们更主动地投入舞蹈学习的内部动力。幼儿在比赛、演出、家长开放日的表演获得的成就感,体现了舞蹈教育实践的价值,教师和家长仍是觉得非常值得追求的。以上类型的舞蹈学习和舞蹈教育实践我们不可能杜绝,也不一定要指责这些活动可能对幼儿的成长带来哪些危害。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具体的教育机制,应如何减少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效果。这也正是园长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2.幼儿园日常音乐课程中的舞蹈教育的渗透。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作为一种手段促进儿童发展,主要是通过提供儿童适当的身心发展条件机会与氛围,并通过儿童自由主动地参与来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和良好的适应。在幼儿园的日常音乐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中,大部分都设置区域活动,教师提供幼儿学习舞蹈的活动主要有“小舞台”角色表演游戏时间,音乐舞蹈区角中的自由活动,体育课的音乐舞蹈游戏,舞蹈兴趣班活动,演出、比赛的舞蹈训练,音乐活动的舞蹈学习等。不同时段的舞蹈学习机会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在常规的舞蹈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在一般情况下应该给幼儿更多探究、尝试、自由创造以及独立解决学习和交往问题的机会。如果发现幼儿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有经验的教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为幼儿提供帮助,即提供舞蹈素材。在兴趣小组和为演出、比赛而准备的排练活动中,教师们往往更加关注排练质量和训练成效,对幼儿学习舞蹈的能力和人格的发展的关注就较少了。事实上,教师们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学习能力、人格方面的教育。在长期实践教学研究过程中,当幼儿能够以健全的人格及有自主学习的品格去学习舞蹈,排练的效果将达到事半功倍。

3.幼儿舞蹈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实践相结合。

在传统的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口授”教育模式,特别是文化课的教育。幼儿园的语言、计算、英语的教学都比较呆板,因而过早地进行小学式教育会抹杀幼儿的天性及智力的发展。而教师在枯燥的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入生动活泼的幼儿舞蹈,既增加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更强化了语言的教学。如我在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三字经》的教学时,编排了一小段相应的儿童舞蹈,孩子们在一边跳一边念唱的过程中就把《三字经》学会了。

幼儿舞蹈可以融入多元文化的教学中。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单调的多元文化时能够同时看到优美的舞姿、鲜艳的服装道具,听到美妙的歌声,这些都能够抓住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使幼儿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幼儿舞蹈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多元文化。在这个舞蹈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更有利于保护幼儿原有的童真及内在的潜力。

总之,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舞蹈兴趣、幼儿良好的性格和品德意识,起到了发展幼儿智力的作用,体现了舞蹈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幼儿舞蹈的教育实践离不开孩子们的参与,更离不开教师们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不推陈则不会出新,在幼儿舞蹈教育事业的这片沃土上,只要我们付出劳动,就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全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陈桂生。教学原理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雷湘竹。学期儿童游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