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0:35:27 页码:11
最新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汇总11篇)
2023-11-12 10:35:27    小编:ZTFB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学会运用丰富和准确的词汇,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如果大家有任何关于总结写作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给予帮助和指导。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一

如果不是9月25日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人们也许不会知道,钟扬53岁的人生已经有如此的厚度:

他是15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他始终认为,干事比名分重要。他从不考虑眼前利益,头脑里想的就是我能为单位、国家做点什么。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期间,他依然如此,推动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勇于担当,严于律己,是大家眼中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

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他说,人这一辈子,不在乎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奖项,留下来的是故事。

他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

他还说,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

他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用生命,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写就最质朴、最绚烂的时代故事。

种子——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总要有人去做。

在离北极1000公里左右的永久冰川冻土层里,有世界上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特种子库。人们称其为“种子方舟”,建立10年间已收集超过100万种种子。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有一座美丽的千年种子库,在那里,植物种子的保存条件是零下20℃,保存时间标准为80年至1。

在中国云南,从开始,由中国科学院在这里主导建立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迅速壮大,成为亚洲最大的种子库,跻身世界三大种子库之列。

全世界都在关注种子。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人类未来。作为物种遗传信息的一种载体,种质资源几乎是所有重大研究成果的基础,也是未来科技较量的必争之地。

青藏高原,这片国际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已有数据显示,这里有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18%。更为重要的是,其中1000多种是西藏特有的植物。这些珍稀植物资源对于国家发展、人类命运都意义非凡,但由于高寒艰险、环境恶劣,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物种数量被严重低估。即使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也没有中国西藏地区植物的影子。

当钟扬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时,他被这片土地的壮美与丰饶深深折服:青藏高原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那些忍受极大温差的植物,很可能包含着某些特殊的基因。收集、研究清楚了,也许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他感到迫切:全球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的剧烈,一些珍贵的种子也许在被人们了解和知道之前,就已经消失了。世界科学家应当重视西藏的种子。应对全世界气候变化,植物研究的版图不能少了这一块。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决定行动起来。他坚信,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在世界屋脊采集种子的艰苦,非亲历难以想象。每一种植物的样本数量要达到5000粒,濒危物种样本一般需要500粒。为了保证植物遗传信息独立,每个样本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50公里,同时在整个西藏境内,任何一个物种的样本不能超过5个群体……于是,在广袤的高原上,有时一天奔波800公里。早上五六点出发,晚上八九点钟到达宿营点,之后还需要连续几个小时整理标本,一天睡3个小时是常态。

并不是说去过西藏很多次,高原反应就不存在了。事实上,高原反应有17种,钟扬每次进藏都会遭遇几种。但他总说自己没事,不让别人担心。他曾连续十几天腹泻,却坚持野外采样。藏族同事给他起了个别名——钟大胆。因为不管山多高、水多凉,不管多么危险、多么困难,只要对研究有帮助,他就一往无前。

他说,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总要有人去做。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

他兴奋地向人们讲述在西藏收集种子的“浪漫”故事。他说:“在未来的10年,可能再完成1/5。如果能多培养一些人,大家协同攻关,20年就有可能把西藏的种子库收集到3/4,也许再用30年就能够全部收集完。”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二

多年前,卧龙谷村委会的村民还在置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民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社会和谐稳定,这能做到吗?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用智慧和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背景。

卧龙谷村委会是云南省开远市羊街乡下辖的一个村委会,位于开远市西南部,面临“三角海”水库,距昆河公路仅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国土面积31.77平方公里,有耕地11533亩,海拔1294米,年平均气温19.00℃,年降水量714毫米,适宜种植稻谷、冬早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22户,有乡村人口725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经济总收入7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82元。

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男、汉族、1961年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主任;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开远卧龙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今年4—6月,省委组织部推荐,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安排,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和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挂职学习,分别任太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杨王村村委会副主任;羊街乡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讲习所特聘讲师;开远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该同志任职以来,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云南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红河州劳动模范”、“开远市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开远市十大创业之星、”“开远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荣誉;先后获州、市、乡“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被中共红河州委写入红河州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身边的楷模》学习材料;宣传他先进事迹的专题片《秋之获》被省委组织部作为典型学习材料在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核批准,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李文祥同志成为了开远市乃至红河州、云南省杰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与他个人多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分不开。

二、卧龙谷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乘势而上。

卧龙谷村委会是彝族和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李文祥当任村干部后,为了改变该村落后面貌,带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农业科教兴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争取政府支持、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

李文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争取政府投资近8000万元,重点抓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网络四通,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1、解决饮水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上,李文祥上下协调,建水窖、铺设自来水管网,使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吃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2、解决乡村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环境。

在改造乡村道路问题上,李文祥争取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有7米宽进村委会水泥路面2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山区5个,半山区7个)进村道路硬化35公里,村内外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建有4米宽田间车道16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还实现了村内道路路灯亮化。

3、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

李文祥发动群众,开导群众,整治环境卫生。12个村小组改造厨房、厕所、畜圈,房舍、环境卫生等,实现了人畜分居。全村建有公共卫生公厕17个,有10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全村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砖混房和砖瓦房。建有篮球场12个;建有文化活动室10个。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大小灌溉沟渠0余米,提高生产效率,使村民收入得以增加。卧龙谷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的1200元增加到20的7482元。

(二)发挥专长、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1、建村图书室、搞培训、组织农户参观学习。

李文祥多年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村主任期间,特别重视以新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过去的卧龙谷村,虽然有传统产业种植水稻和冬早蔬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品质差,价值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针对这一情况,李文祥同志用了大量时间,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农村群众在科技方面想什么、盼什么?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上下功夫。他想办法筹集资金,在村里开设了70平方米的科普图书室供村民查阅。村图书室各种资料齐全,通过各项宣传、培训、自学,使广大村民熟练地掌握了大棚蔬菜和优质稻的种植技术。每年还聘请省农科院、农大教授、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和当地种植能手给村民授课2-5次。这些年来,共举办了50多期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广播、专栏、展板等形势,大力宣传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农户中主要劳动力受训面达80%以上。并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10次,先后到通海、呈贡、蒙自、建水、石屏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使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兴旺发展。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他还在本村培养了100人以上的专业种养技术人员。这些年来,在李文祥同志的组织和带动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卧龙谷村蔚然成风,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均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本领。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该村当初种植优质稻和蔬菜亩收入400元提高到现在的亩收入5000—15000元。

2、成立专业合作社、调整产业、打造支柱产业。

李文祥带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分别于至年成立了13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全力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发挥规模效益。全村总耕地面积11533亩,流转面积达1000亩‚以地生财的土地经营机制促进了村民持续增收。村民担心优质稻和蔬菜种多了难销,价格低,影响群众经济收入。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文祥同志亲自领办了优质米加工厂,亲自找市场、跑销路,到昆明、上海、贵州、广西等省内外城市和各大超市联系销售业务,为优质米和蔬菜销售难打通了销售渠道,目前卧龙谷村的无公害优质米和大棚蔬菜供不应求,他还重视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自主开拓蔬菜市场,现全村已有了50多名农业经纪人。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优质稻和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在全村7个村小组95%的耕地种上优质稻和大棚蔬菜,至2013年全村种植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7000余亩,无公害蔬菜6000余亩,复种面积10000亩左右,年产优质稻谷350万公斤,大棚蔬菜2000万公斤,产值9000余万元。

3、兴办企业、创建优质米加工厂。

为进一步辐射和带动周边的村子发展生产,李文祥同志毅然放弃年均20000余元的家庭收入和经商行当,带领村民引进和推广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品种“云恢290”,并于建起了属于村民自己的优质米加工厂--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级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优质米被评选为“云南六大名米”。当时村里集体没有资金,还欠外账10000余元,在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动员群众集资8000元钱,订做了10000余只包装袋,一台封口机,一杆小称,二把簸箕,三把筛子,在妇女主任家中加工包装“卧龙谷优质米”,一个原始而简单的加工厂形成了。经过精选包装后的特色优质米当时每公斤就卖到了7.4元,并且供不应求。就是这个原始简单的加工厂发展为今天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年加工中高档优质米4000余吨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客户已从开远、个旧、蒙自、曲靖、罗平、昆明等省内城市扩展到广西、贵州、上海等省外城市。几年来,以每公斤5.5—6.5元的价格累计向农户收购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0000余吨加工销售,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其它优质稻品种1.5元计算,农户增加经济收入7500余万元,带动全市10000余农户年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7000余亩,农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地区农户30000余户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200000余亩,农户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5亿元。带动了全州优质稻产业飞速发展,优质稻已成为全州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优质米厂已成为全州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结束语。

这么多年来,李文祥带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他所在村现在是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羊街核心区”、红河州“无公害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种植基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如今的卧龙谷村,村民生活殷实,幸福美满。小别墅、太阳能、各类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移动电话、电脑等已进入村民家庭,不少农户家中购买了小轿车、农用运输车。全村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雏形。卧龙谷村的这种嬗变,除了市委、政府的扶持外,李文祥功不可没。李文祥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声望。他常说:“三农工作是我一辈子要干的事业”!他用毕生的精力坚守自己热衷的信念。

李文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三

连日来,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突遇山体塌方,不幸遇难的感人事迹在枞阳大地广为传颂,尤其是在纪检监察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李夏同志为榜样、为标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无比宝贵,但纪检监察干部李夏在危险来临之时,想到的依然是群众的安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忘我、什么是担当!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日前,在枞阳县纪委监委党总支学习会上,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号召大家向李夏学习时,深情地说。

章传泽同样是一位乡镇纪委书记,说起李夏的事迹,他几次红了眼睛,摘下眼镜。“乡镇干部,很辛苦,从李夏的事迹中,我能看到很多乡镇干部的影子。李夏是乡镇干部中的典范,他虽然走了,但他甘于奉献、无私忘我的精神会永存世间,时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县纪委监委党风廉政教育中心钱红林和李夏年纪一般大。他说,看到李夏的事迹,内心深受触动,虽然李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但他的精神永续。钱红林表示:“作为一名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我要以他为榜样,将他实实在在做事的精神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用过硬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展示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吴钢说,李夏的事迹体现了他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更是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我们将广泛宣传李夏的事迹,弘扬他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情怀,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学习典范和崇高的道德风尚,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他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重大威胁时刻,义无反顾,不惧生死,两进两出于狂风暴雨之中转移救助受灾群众,最终将自己年仅33岁的生命定格在了荆州乡抗台救灾的第一线。他是狂风暴雨中的逆行者、他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他是我辈学习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格。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就是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学习李夏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

学习李夏同志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分忧,为党尽职。

李夏无论在哪个岗位、做什么工作,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交给李夏就放心”成为领导和同事的共识。虽然我们都是在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工作的基层干部,和平年代也许不需要我们为完成工作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我们也决不能背叛“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词,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

学习李夏同志务实为民,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不计个人得失。

李夏同志扎根基层为民办事随叫随到、随到随办,“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百姓的“口头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李夏在看到群众有困难、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不假思索冲锋在前,是一种行动自觉,是源于内心的品质。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而李夏同志在危险面前首先考虑到的是群众的安危,没有掺杂一丝杂念。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开展我们纪检业务工作,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学习李夏同志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李夏同志在任纪检干部期间查办多起违法违纪案件,是一名优秀的纪检干部。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纪检监察干部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敢于“得罪人”正是敢于担当的具体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

1、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扛起使命职责,让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成为落实党中央要求、推动发展、维护人民利益的利剑。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拿出担当精神,深入研究思考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方式方法,苦练内功,提高本领,做纪检监察铁军,让敢于担当成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鲜明特征。

2、要在强化监督上抓住重点,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的监督。在审查调查上实现从查办案件到日常监督、教育提醒、执纪问责、问题整改一体化推进转变,切实做到“查办一个案件、纠正一类问题、建立一批制度、教育一方干部”。

3、要摒弃“老好人”思想,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规党纪的执行者、捍卫者和监督者,肩负着组织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更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期待。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执纪问责的目的不是为了惩治干部,而是在关键时刻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教育提醒,能防止犯错误的党员干部一错再错,走向犯罪深渊,是真正的挽救党员干部。

对党忠诚,献身使命,赤子丹心昭荆乡。竭诚为民,赴汤蹈火,英雄肝胆映长安。最后借用李夏同志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我将在上级纪委和镇党委的带领下,与全镇纪检干部全力以赴协助党委推进我镇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四

在绩溪工作8年来,李夏由于工作勤奋、表现突出,曾有选调进城的机会,却被他婉言谢绝了。2018年12月,组织安排李夏到绩溪县最偏远的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妻子心疼他到最偏远、最艰苦乡镇工作时,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工作总要有人干”。一句话虽简虽短,但彰显了一名纪检人不计得失,服从组织的坚强党性。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从婉言谢绝进城到最偏远、最艰苦乡镇工作,看似简单的调整,但折射出李夏的坚强党性。个人的利益得失完全抛于脑后,他的心里明白,组织的调整是工作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群众的需要,到了哪里都是为党工作。李夏在得知去最偏远、最艰苦乡镇工作时,不是没有考虑过路程的远近、条件的艰苦、女儿的陪伴,但当组织需要时,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靠的就是党性,有没有公而忘私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考验着一名纪检人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党性纯不纯、强不强,关键时刻能不能挺上去,危急时刻能不能豁得出,无疑,李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他的党性所展示出来的坚强,是没有修饰、发乎内心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五

8月10日这一天是个星期六,李夏原本要回家与妻女团聚。然而,当听到“敬老院进水了!”的消息后,挂掉电话,没有犹豫,抄起一把雨伞,匆匆钻进雨幕中。在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面对灾情,李夏也许可以选择大雨停后再去查看灾情,但他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灾之路。救灾的路上,李夏想到敬老院的房屋面对暴雨是否安全、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是否能及时得到转移……心中的那份焦急,脚下的那块泥泞,脸颊上的那颗汗珠,可以想象李夏心中装的都是群众,唯独没有自己。可他可曾想到,前一天给女儿买的电话手表,尚欠一个电话卡,远在百里之外的女儿,还在等周末爸爸回家去办电话卡。可母女二人最终没能等来李夏,这块电话手表也成了父亲送给女儿的最后一件礼物。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李夏那颗风风火火、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实事的心正是我们需要的,他心中有党、心中有民,为群众解决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里永远装着群众,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把群众的问题当家事,把谋求群众利益当家业,从感情上体贴群众,工作上团结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首位,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戴。他以“无我”之境彰显了一名纪检人的本色,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纪检人的价值追求、用生命践行了一名纪检人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他的牺牲,尽管闪现在突发,却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平时注重世界观改造,注重道德品质修养的结果,是平日的责任、担当、无私和崇高使之的必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壮举,李夏可能还是默默无闻,英雄来自平凡,平凡也造就了英雄。李夏是一个榜样,也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力量。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六

8月21日下午,区纪委监委召开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专题会议,在学习李夏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

李夏同志生前系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今年8月10日下午,在抗台抢险时,突遇塌方泥石流因公殉职,年仅33岁。他的党龄不长,只有短短5年,他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只有,然而他对工作的态度、对群众的热情和对党的忠诚堪当我们学习的楷模。

学习李夏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工作交给李夏就放心”,这是他们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共识。我也是一名基层纪委书记,反思一下我自己的工作,我在单位领导和同志们面前,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吗?很显然,我还差得远。我要以李夏同志的工作精神鞭策自己,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力争迎头赶上。

学习李夏做一个让群众信任的人。

“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有事情,找李夏”说明了群众对李夏同志的信任,这种信任,也一定是他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反思一下我是如何对待群众的,面对群众的诉求,自己是如何去办理的,能让群众满意吗?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吗?今后我将学习李夏同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一个让群众信任的人。

学习李夏做一个对党的忠诚的人。

李夏在群众危难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他做到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今后,我一定以李夏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监督、执纪、问责”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人。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七

城壕镇余家砭村燕刚今年27岁,父亲病逝,母亲因病瘫痪,燕刚和妹妹守着母亲靠低保生活。“我不知道出路在哪儿,看不到未来。”燕刚说,“就在我感觉无法撑下去的时候,邱大哥来了。”

20底,一个笑容可掬、平易近人的大个子走进燕刚家,这个人就是邱军。了解情况后,他多次上门,一面鼓励燕刚振作起来,参加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一面联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等定点帮扶单位,为像燕刚这样的农村青年找出路。

在他的努力下,4月,华池县第一期焊工技术培训班开班。燕刚和华池20余名青年走进课堂,经过3个月的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认证。有了一技之长的燕刚,在邱军的推荐下,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在一次次的家访和电话联络中,邱军渐渐成了燕刚家一员,燕刚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事先给邱军打电话商量。邱军也像兄长一样,时常打电话关心燕刚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38岁的饶晓恩是城壕镇庙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些年他几乎都是在外漂,因懒、因“浪”,日子过得一贫如洗。这两年,乡亲们发现——饶晓恩变了!他家硬化了院子,住进了新房,务工收入也增加了,还摘掉了“穷帽子”。

饶晓恩的变化,离不开“贵人”邱军的反复鼓励和支持。

“年轻人不应该自暴自弃,生活要不断向前看、向前走”“无奋斗不青春”“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次次、一遍遍的鼓励让饶晓恩幡然醒悟。

年6月,经邱军介绍,接受了培训的饶晓恩找到一份月薪4500元的工作,成了“有薪”一族,饶晓恩从里到外也变得精神起来。

不只燕刚、饶晓恩,在邱军的多方协调争取下,多种“订单式”技能培训在华池及周边县展开,先后有千余名贫困农村青年参加培训,掌握了“看家本领”。

扶上马,送一程。开展培训之余,邱军衔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面向华池县、环县开展招聘,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未脱贫的贫困户。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企业稳定就业。

在邱军的努力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公司还与华池县建筑企业签订了2个帮扶项目,以“央企+民企+贫困户”的形式,秉持“就近、集中”原则,带动劳动力就近输转,进一步拓宽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八

8月23日下午,县委召开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动员大会,学习贯彻上级领导批示指示和省委、市委有关《决定》精神,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通报表扬在抗击9号台风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以李夏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使命,弘扬担当精神,锐意开拓进取,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县委书记黄德泉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何刚主持。李夏同志亲属代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全体班子成员,其他在职县级以上干部出席。

黄德泉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学习李夏同志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护高度一致,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我们要学习李夏同志认真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的敬业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遇事不避难、当事不推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我们要学习李夏同志心系人民群众、增进群众福祉的公仆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带着深厚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我们要学习李夏同志践行“三严三实”、坚持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政绩观、群众观、事业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展示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黄德泉强调,李夏同志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上级要求和县委部署,迅速掀起向李夏同志学习的热潮。要把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和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李夏同志为榜样,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要进一步总结和挖掘李夏同志的典型事迹,持续加大李夏同志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深厚氛围。要大力培养更多李夏式好干部。大力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对群众感情真挚,为老百姓办实事、群众口碑好的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着力打造绩溪政治生态的朗朗乾坤。要真情关爱乡镇基层一线干部。坚持在工作上支持、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全力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及时帮助乡镇基层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激励广大干部安心创新创业创造。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九

十月的荆州小镇,阵阵秋风吹黄了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家家户户的竹簸箕里堆满了“金果子”。

收下来的第一茬核桃,村民胡秀琴用篮子装着送到了130公里外的黄山市,“你说想看‘开杆’,想陪我们打核桃,可你……”在一方新墓前,她泣不成声。这里长眠着她的朋友——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今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过后,他倒在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一次次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8年来,李夏在乡野基层磨炼自己,在百姓中间奉献青春。从“穿凉鞋怕沙子硌脚”的城里后生成长为“光着脚走田头”的乡镇干部,他用韶华书写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奋斗在基层的使命担当。

“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如果不是一次次选择留下,或许李夏不会走得那么匆忙。

今年8月10日下午,距离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大雨如注。这本是个周六,李夏已经答应妻子回家。

然而,险情终究让李夏放心不下。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和同事蹚着水,扶五保老人撤离到高处;路遇塌方道路受阻,他们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看到一对母子往塌方地段走,他们又转头护送他们。短短一小时,17位村民在他和同事帮助下转危为安。

就在他们向着下一处险情奔走的路上,接连三股泥石流突然从道路一侧的山上冲下来,泥沙夹杂着树木冲倒了围墙、凉亭,卷走了队伍后头的李夏。

“李夏!李夏!李夏!”

一片狼藉之上,搜寻的呼声从白天响到黑夜。11日清晨,人们在小河下游找到了李夏,他被泥水一路冲下,躺在一棵小核桃树下。

没人愿相信,这个在群众危难关头一次次挺身而出的小伙子就这么走了。

在洪灾中翻山越岭十多个来回送救灾物资;寒冬腊月冒着滚滚浓烟参与森林大火扑救;山体滑坡驻守在塌方点三天三夜劝导群众远离危险区域……每次他都冲锋在前也都平安归来。

这次,妻子宛云萍却再没能接到李夏报平安的电话。“我和宛儿(女儿小名)的生日他没有一次在身边,这次他说一定回来,他答应得好好的。”宛云萍喃喃自语,泪水涟涟。

老家在黄山市区的李夏回到家乡考入绩溪县长安镇政府。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尽尽孝了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

陪着李夏,宛云萍也尝过山里的苦。冬天这里滴水成冰,水管上冻他们只好敲开碎冰,从井里打水用。破旧的木质窗户挡不住呼呼的北风,只好用一块雨布将窗户的四角钉上。

常年在乡下,女儿从出生到如今6岁,李夏陪伴她的日子,掰着手指头能数出来。每到周五,女儿习惯把爸爸的拖鞋放在门口,却常常等不到爸爸回家,气得她嘟起小嘴学着奶奶直呼其名,“臭李夏”。

他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多年来,绩溪县政府办等多个县直部门都想选调李夏回县城上班,被他一一谢绝。,组织上准备派李夏去最偏远的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他却一口应下。

赴任前一晚,李夏的同事兼老友——长安镇党委副书记汪来根终于忍不住问:

“你知道荆州在哪吗?”

“知道,比长安镇离家更远。”

“那你咋就愿意越跑越远呢?”

“事儿总是要有人做。”

地图上这个位于皖浙交界的小乡镇被崇山峻岭环抱,车程两个小时的山路被称为“天路”,当地人说有351道弯。

向下、扎根,为何如此义无反顾?在李夏《工作日记》的扉页上,有他的座右铭:“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建功立业之抱负怀于心中,仿佛一切有了答案。

“和老百姓总有聊不完的话”

“小时候穿凉鞋都怕沙子硌脚,现在却能光着脚板走田头。”母亲一语道破李夏的成长。他以前没少闹过稻麦不分的笑话,第一次下村,李夏兴奋地打电话告诉妻子:“花生竟是长在土里的!”

李夏开始“恶补”农村这门课。他去岳父家,爷儿俩就着几碟小菜能从太阳落山聊到深夜,他一个劲儿讨教着种菜学问,再不过瘾就拉着岳父,打着手电去菜地“现场教学”。

绩溪十里不同音,面对群众,一口普通话的李夏最初只能以写代说,他像学英语一样逐字逐词学方言,把陌生的词一一记录反复练习。一年时间,他已经能听懂村民的讲话,偶尔还能说一两句正宗的俏皮话。

在李夏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工作照中,他总是憨笑着同村民站在一起,平日里腼腆内向的他曾告诉母亲:“和他们在一起不拘束,总有聊不完的话。”

在不少村民记忆里,李夏这个城市小伙最爱在晚饭后来家里串门“拉呱”。

贫苦户许冬仙记得,无数个黄昏,李夏打着招呼进门,拖出个板凳坐下。许冬仙的孙女胡心怡与李夏的女儿差不多年纪,李夏见到她总是格外喜欢,常打开手机让两个小伙伴在视频里见上一面。

在李夏的帮助下,患病的许冬仙养了七八十只鸡鸭,日子渐渐好转。“李叔叔什么时候再来陪我玩”,又一个黄昏,听到胡心怡突然问起这句话,许冬仙鼻子一酸,“我的亲人……走了。”

把李夏当亲人的不止许冬仙。一次,他开车回家,高速路上接到电话,一位村民向他咨询医保问题。明明不是自己分管的领域,李夏还是把车开到了服务区,在分管同事和村民之间咨询、解释,两个小时来来回回十几个电话,手机都打没电了。

“我不记得别人电话,只记得你的。”电话那头村民说,这句话让李夏心中一热,“被需要的感觉真好”,回家路上,他心情格外舒畅。

老百姓成了李夏难以割舍的情愫,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是他前进的方向。

李夏的遗体告别仪式上,75名来自长安镇的干部群众人手一支菊花,这是他们与李夏最独特的联系。

当地高杨村种植贡菊已久,产量却一直上不去,李夏决定帮忙。“这玩意儿我们种不来”,村民王建兴看到李夏连连摆手,他曾在种过3亩菊花,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不仅一年没收成,还搭了几千块农药化肥钱,“出再高的价我也不敢种了。”

李夏偏偏不信邪,他从老家请来专家和种植大户,把村民聚在一起搞培训,自己也阅读起种植书籍,“杀菌农药混用超过五种就失效”“菊花铺在烘箱中要四周厚中间薄”“从起灶到出花20到22小时”……他也成了半个贡菊专家。

村民们见这般热火朝天,纷纷把闲田辟出来改种菊花,当地种植面积从400亩增长到1400亩,20亩均收益达8000元。“说什么都不再种菊花”的王建兴最为积极,今年他家的菊花田增加到近10亩,“种什么都没有菊花赚得多,得感谢李夏。”他逢人就说。

“基层的事儿,还就得小题大做”

社保、文书、安全、应急、纪检……李夏在乡镇岗位上几乎打了“通关”,常常“自讨苦吃”。

李夏参与长安镇危房改造验收别的干部端着一把皮尺在室内测量他每到一户便搬来一把梯子爬上房顶有人笑他比验收自家新房看得都细他却认真地说:“咱们量的可都是老百姓实打实的利益。”

李夏任高杨村的党建指导员。一份兼职他操上了心。

村两委缺人,他下村一户户“寻贤”。一趟下来,笔记记了大半本,他心中也有了名单。躺到家中床上他还在自言自语,甚至问起妻子,“如果你是村民,希望有什么样的村干部?”随后就是“三顾茅庐”,请来能人扩充了村两委成员。

乡镇纪检是很多人眼里犯不着得罪人的“小事”,他却“小题大做”。

年,有人举报当地镇头村党总支书记在四年前的换届选举中存在拉票竞选的问题,这个年长李夏十几岁的书记是老熟人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真查?”“拉票多大点事儿,还较真个啥?”私下里有人劝李夏。

“纪检工作,就没有小事儿”,李夏的语气由不得商量。第一次他便吃了闭门羹,“我没错,找我没用”,隔着门,村书记赌着气。李夏转头到村中各户做实了证据,又自学起农村选举的法律政策知识,再到书记家已胸有成竹,一次次上门最终敲开了书记的“心门”,“我心服口服了”,书记最终接受了组织的处理。

“看不出来,这个年轻人关键时候还真硬得像颗山核桃。”事后,村民们交头接耳。

李夏“硬”得理直气壮。在同事眼中,他出了名的“抠门”:一年四季一条牛仔裤洗到发白;吃饭永远在食堂从不去饭店;办公桌破旧不堪,他自己找来钉子修修补补继续用;去县城出差,李夏也常常舍近求远,住进车站附近40元一晚的小旅馆。

履新荆州乡,李夏半年时间内就办结了6起审查调查案件。其中一件让不少人看到这个“山核桃”的另一面。

当地巡查发现方家湾村原党支部书记程本祥任职期间违纪所得一万元,需退缴。这次雷厉风行出了名的“李书记”却出人意料地“慢了”,原来他在走访时发现程本祥在村民中的口碑不错,做了不少实事,且家庭确实困难。

直到第四次上门时,李夏才谈追缴的事儿。“老程,有错误该改就改,有困难我们一起克服。”李夏说。“今年12月就还完钱咯,还想当面感谢他,没想到……”回忆起这段往事,程本祥红了眼睛。

他像一株山核桃,越是崎岖处生长越卖力。

8年来,李夏养成个习惯:每天晚上雷打不动要给妻子打一个小时视频电话,两人聊完了,就让妻子把手机架在钢琴上,听女儿弹琴。最被家庭需要的时候,李夏却成了活在手机里的丈夫、爸爸。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的微信签名,也仿佛是他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的答案。

在懵懂的童年,李夏听着爷爷奶奶走南闯北干革命的红色故事成长,18岁那年,他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下防灾科技学院城市救援决策技术专业,他说“要和爷爷奶奶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月,李夏在长安镇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年的思想汇报,他这样写道:“入党作为我人生的一种志向和追求,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取向与理想信念的目标,是一项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事。”

走进李夏的办公室,摊开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他离去那天上午的安排,第一条便是“学习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关论述”,这是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要务。“咱们青年不学习,哪来过硬的政治素养?”他曾对年轻同事说。

以初心为灯,以使命为舵,英雄寂寂,来路即是归途。

“爸爸去哪了?”宛儿常问大人,“爸爸送我的电话手表,能联系到他吗?”宛云萍将李夏的照片洗了出来,挂在客厅电视墙最显眼的位置,她说要让女儿记住爸爸的样子。

“我不相信我和儿子就这么一点缘分。”李夏母亲强忍着泪水说,“他只是换了种方式陪在我们身边。”

是啊,李夏并未走远。

“我宁愿不熟悉你的脸庞,只希望我的每一次回乡,你还走在我家乡的路上”,这首绩溪老乡写给李夏的诗正在当地传唱。

此时,高杨村的菊花正竞相绽放。又是一年丰收,村民们思念李夏:“这是他的良心浇灌出的花。”担任该村第一书记的年轻干部包文琪说,“接力棒如今交到了我们手上。”

在荆州,泥石流给山体撕下一道数十米长的巨大伤疤,废墟之上,一条临时开辟的小道上已然车水马龙。未来这里将重建一座凉亭,有人提议,就叫它“李夏亭”。

默默见证这一切的,正是山间的核桃树。它们是山里人的骄傲,当地人说:“山核桃树最爱长在石头缝里,坡势越陡生长得越卖力。”

扎根大山的李夏,不也好似这漫山遍野中的一棵吗?

青山刻印他成长的脚步——追记新时代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李夏。

在李夏家中的电脑桌上,静静地摆着一个陶瓷笔筒。

这个笔筒,是李夏生前带着当时只有四岁的女儿一起做的陶瓷手工艺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他握着女儿的小手,一笔一划将这两句话刻在了笔筒上。工整的字迹,既是李夏对自己的告诫,又是一位父亲的殷殷期望。

斯人已去,青山为证。

葱葱郁郁的绩溪山水,滋润了一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火热之心。

崎岖曼延的岩邑山道,刻印着一名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的正道直行。

锤炼——。

“担子越来越重,他干得越来越带劲”

荆州乡政府,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是卧室,外面是办公室,这是李夏生前工作生活的地方。和众多基层干部一样,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办公室也是李夏的宿舍。

办公桌上,还堆放着他用过的工作笔记,一本本如时光沉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召开警示教育研讨会……这是他牺牲那天上午所做的事,记录工工整整,字迹清晰有力。

“每天无论工作再忙,李夏都会抽出时间学习,这已成了他的习惯。”荆州乡党委书记舒添巍回忆说,“床头、案头都摆着他的学习书籍,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像一颗种子,拼命吸取着营养。”

20到长安镇工作后,李夏曾先后任职过社保员、安全员、镇政府文书、应急办主任、纪委副书记等多个岗位。

“个子不高,文质彬彬,很勤快。”长安镇党委副书记姚菊荣还记得李夏刚到镇里工作时的情景,整理档案需要用针线缝,他一开始有点笨手笨脚,做得慢就自己晚上加班,最后完成得很好。

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镇里对干部的教育管理不断加强——从“强化工作执行年”到“争当排头兵”活动,要求干部们不光在编在岗,更要在状态。这几年,也是李夏成长进步最快的几年。

“给他的担子越来越重,他干得也越来越带劲,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姚菊荣回忆道,“他说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环境,感觉很踏实。”

203月,李夏担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随后,为了培养李夏,组织又让他挑起了高杨村党建指导员的担子。

“李书记,全镇就我们村一点产业都没有,没法致富,你可要给我们拉点项目过来呀。”村民们一脸期望地看着李夏。

“乡村振兴,党建要先行,如果村‘两委’没有战斗力,就是项目拉来了也没用。”说干就干,李夏带着大家,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实际,制定了“党员参会‘四不准’”和“党员带头‘四禁止’”等制度规定,严格党员管理。

规定实施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就有两名党员迟到。李夏带着其他党员等了近一个小时,直到迟到党员到场才开始开会。会上,李夏没有客气,对他俩进行了严肃批评。会后,李夏又特意找他们谈心,晓之以理,讲清利害。自此以后,开会再没有党员迟到了。

“他一个外来干部,对村里的事情都这么用心,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提起李夏推荐自己担任村党总支委员的事,胡高丰感慨万千。2018年6月,高杨村“两委”换届,得知年轻党员胡高丰文化水平较高、懂技术,李夏先后三次登门,反复劝说其参选,为村里发展做贡献。

党员联系贫困户、结对帮扶,争取项目,发展集体经济……在一年时间里,李夏带着大伙把过去长安镇最偏僻、交通最落后、移民多心不齐的薄弱村,变成了班子团结和谐、产业发展兴旺的先进村。2018年,高杨村党总支是唯一被长安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基层党组织,还彻底摘掉了经济收入“空白村”的帽子。

“李夏就是一个履职尽责的标杆,将普通岗位上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在他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接替李夏担任高杨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的年轻干部包文琪说,她会把李夏的故事延续下去。

滋养——。

“在老百姓中他感到快乐”

荆州乡政府所在的上胡家村只有一条公路,沿着公路,一边是下胡家村和九华村,另一边是方家湾村。乡政府就坐落在村民的房屋中间,大门敞开,村民可以自由进出。

李夏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晚饭后,沿着公路散散步,顺便拐进老乡家里,唠唠家常,讲讲政策、理理路子。

“看着不像一个‘官’,和我们老百姓一样。”下胡家村独居老人汪云安至今记得今年4月份李夏第一次来家里时的情景。“我是屯溪的,不会说绩溪话,但能听得懂……”李夏对他说。

学绩溪话,李夏从到长安镇就开始了。为了能与群众说上话,他主动到村里找村民们聊天,听不懂的就用同音字代替,回来再向懂普通话的本地同事请教。一词一句,一月两月,当地老人地地道道的土话,他也逐渐能听懂了。

懂老百姓的话,更要懂老百姓的心。

李夏联系的一个村,为了创建卫生村居环境,专门请保洁员负责每天清理垃圾,村里每家一个月出一块钱,用于支付保洁员酬劳。

本以为村里卫生环境会就此好转,没想到却更差了。

原本扔在垃圾桶的垃圾,村民们现在都往家门口一倒了事,“反正出了钱,有保洁员来收拾”。保洁员难于应付,村干部也直挠头。

村民们悄悄把打算扔到门口的垃圾拿了回去,从此再没有在门口随意倒垃圾的现象。

“看到你们大家脸上有笑容了,我就开心。”李夏回应老人家。

“今天学会了收芋头”“花生原来是长在土下面的”……天天泡在群众中间,城里长大的李夏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发现”。遇到不懂的,他就直接问村民,村民也不跟他藏着掖着,“在老百姓中他感到快乐”。

“他把我当母亲,把我的孙女当成自己女儿看待,我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高杨村贫困户许冬仙说,她已经习惯了吃过晚饭不一会儿,李夏就打着招呼进来,随意坐下,一边逗她的孙女玩,一边和她聊家常,询问她的病情。

患病的许冬仙在李夏帮助下养殖了七八十只鸡鸭,经济状况渐渐好转。家里堂屋的墙上,至今还贴着标有李夏照片、姓名的“绩溪县精准扶贫明白卡”,8岁的孙女还在等着跑过去黏她的“李叔叔”。

贫困户汪少美现在也有了稳定的收入,由于行动不便,她几乎没有迈出过家门,以前李夏经过,总会隔窗冲她打个招呼。现在,只要听到路边有人经过,汪少美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朝窗户望望。

村子一边,李夏争取的污水处理项目已经开工,干部和村民们正继续着他未能完成的事。

传承——。

“要求只有一个:做一个对国家和老百姓有用的人”

推开李夏家门时,6岁的女儿首先迎了上来,一脸阳光可爱。不大的房间干净整洁,墙上挂满了一家人的照片,仿佛李夏还在。“谢谢你们。”这是李夏母亲见到我们时说的第一句话。

尊重儿子的选择,是这位母亲一贯的态度,“要求只有一个:做一个对国家和老百姓有用的人。”

“他不去,也有别人去,那是他应该做的。”得知李夏牺牲的消息,她强忍着悲痛安慰儿媳。

李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家的力量。

1945年就参加革命的爷爷奶奶教育他:“无数革命烈士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的好日子,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感恩,千万不能忘本。”朴实本分的父母时常告诉他,要爱党爱国,以事业为重。

工作越来越忙,李夏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从每周一次到两周一次甚至一月一次,即使周末回家,也总是一个背包里装衣服和生活用品,一个公文包里装着工作资料,一个电话就马上进入工作状态。他在电脑前伏案工作,妻子就在一旁静静陪着他,回乡镇工作前,妻子会把一周需要的衣服、吃的提前收拾好,“家里有我,你不要担心”。

家庭,是李夏坚实的后盾,李夏也尽自己的全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父母都是下岗职工,父亲又早逝,他早早挑起家庭生活大梁。由于长期在偏远乡镇工作,他格外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节假日能休息时尽量“宅”在家里,或陪母亲下厨,或帮妻子做家务,或与女儿搭积木。工作在外,只要时间允许,他每晚都要与妻子、女儿视频通话,竭尽所能弥补自己不在身边的缺憾。

8月6日,是女儿钢琴考级的日子,几天前,女儿就缠着他想要一个电话手表做礼物。“只要你考过了,就买给你。”他向女儿打包票。考级当天,一向内敛的他忙中抽空打了好几个电话向妻子询问考试的情况,没等考试结果出来就已经偷偷选好手表款式下了单。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钢琴三级的女儿已能流畅弹奏这一曲《送别》。旋律悠扬,催人泪下。

“爸爸,我想你了”“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爸爸,你是英雄”……李夏牺牲后,妻子和女儿每天都会给他的微信发一条问候信息,就像他依然还在。

李夏:用生命诠释担当。

今年8月中旬,第9号台风“利奇马”袭击了安徽宣城绩溪县,在抗击台风中,绩溪县荆州乡纪委书记李夏不幸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的夏天。

8月10日凌晨,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李夏所在的荆州乡,短短3小时降雨量接近100毫米。强降雨导致地势低洼的下胡家村受灾严重,山体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情况紧急,李夏和另两个同事立刻赶去现场。

李夏把查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其他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并决定立即返回村里商量对策。就在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正往家赶的村民胡日红母子,娘俩回家的路要经过塌方地段。李夏不放心,当即和同事们调头,护送娘俩到安全地带后才离开。

然而此时,泥石流裹挟着塌方的石块从山上猛然冲了下来。

而李夏也被大水冲走,消失在石门亭的河水中。

在皖南山区,突发灾害常有。大学学习应急救援专业的李夏,每次都冲在前面。因为表现优秀,组织部门曾三次要选调他,但都被李夏拒绝,他想留在更需要他的基层。

出生在夏天的李夏,生命最后一刻也留在了夏天,他把人生的“盛夏”奉献在了这里。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十

李文祥一个看似很普通的老人,但是他的故事却震撼到了我,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他的人物事迹吧!

多年前,卧龙谷村委会的村民还在置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民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社会和谐稳定,这能做到吗?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用智慧和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背景。

卧龙谷村委会是云南省开远市羊街乡下辖的一个村委会,位于开远市西南部,面临“三角海”水库,距昆河公路仅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国土面积31.77平方公里,有耕地11533亩,海拔1294米,年平均气温19.00℃,年降水量714毫米,适宜种植稻谷、冬早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22户,有乡村人口725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82元。

新型职业农民李文祥:男、汉族、1961年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主任;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开远卧龙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今年4—6月,省委组织部推荐,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安排,到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和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挂职学习,分别任太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杨王村村委会副主任;羊街乡工商联合会副会长;红河州专家协会会员;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讲习所特聘讲师;开远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该同志任职20xx年以来,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云南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红河州劳动模范”、“开远市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开远市十大创业之星、”“开远市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荣誉;先后获州、市、乡“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被中共红河州委写入红河州第三批。

先进性教育。

活动《身边的楷模》学习材料;宣传他先进事迹的专题片《秋之获》被省委组织部作为典型学习材料在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审核批准,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播放宣传。李文祥同志成为了开远市乃至红河州、云南省杰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与他个人多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扶持分不开。

二、卧龙谷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乘势而上。

卧龙谷村委会是彝族和苗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1997年,李文祥当任村干部后,为了改变该村落后面貌,带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农业科教兴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争取政府支持、改善村民生产和生活。

李文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争取政府投资近8000万元,重点抓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网络四通,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1、解决饮水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上,李文祥上下协调,建水窖、铺设自来水管网,使全村95%以上的农户都吃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2、解决乡村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环境。

在改造乡村道路问题上,李文祥争取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有7米宽进村委会水泥路面2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山区5个,半山区7个)进村道路硬化35公里,村内外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建有4米宽田间车道16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还实现了村内道路路灯亮化。

3、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

李文祥发动群众,开导群众,整治环境卫生。12个村小组改造厨房、厕所、畜圈,房舍、环境卫生等,实现了人畜分居。全村建有公共卫生公厕17个,有10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全村90%以上的农户住进了砖混房和砖瓦房。建有篮球场12个;建有文化活动室10个。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组织农户投工投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大小灌溉沟渠20xx0余米,提高生产效率,使村民收入得以增加。卧龙谷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1200元增加到20xx年的7482元。

(二)发挥专长、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1、建村图书室、搞培训、组织农户参观学习。

李文祥多年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深感农民对科学种田知识的渴求。在他担任村主任期间,特别重视以新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过去的卧龙谷村,虽然有传统产业种植水稻和冬早蔬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品质差,价值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针对这一情况,李文祥同志用了大量时间,深入调研,广泛了解农村群众在科技方面想什么、盼什么?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上下功夫。他想办法筹集资金,在村里开设了70平方米的科普图书室供村民查阅。村图书室各种资料齐全,通过各项宣传、培训、自学,使广大村民熟练地掌握了大棚蔬菜和优质稻的种植技术。每年还聘请省农科院、农大教授、市农业局技术专家和当地种植能手给村民授课2-5次。这些年来,共举办了50多期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同时他还经常利用广播、专栏、展板等形势,大力宣传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种植技术,农户中主要劳动力受训面达80%以上。并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10次,先后到通海、呈贡、蒙自、建水、石屏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使无公害优质稻和蔬菜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兴旺发展。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他还在本村培养了100人以上的专业种养技术人员。这些年来,在李文祥同志的组织和带动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卧龙谷村蔚然成风,全村90%以上的种植户均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本领。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该村当初种植优质稻和蔬菜亩收入400元提高到现在的亩收入5000—15000元。

2、成立专业合作社、调整产业、打造支柱产业。

李文祥带头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分别于20xx年至20xx年成立了13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全力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发挥规模效益。全村总耕地面积11533亩,流转面积达1000亩‚以地生财的土地经营机制促进了村民持续增收。村民担心优质稻和蔬菜种多了难销,价格低,影响群众经济收入。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文祥同志亲自领办了优质米加工厂,亲自找市场、跑销路,到昆明、上海、贵州、广西等省内外城市和各大超市联系销售业务,为优质米和蔬菜销售难打通了销售渠道,目前卧龙谷村的无公害优质米和大棚蔬菜供不应求,他还重视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自主开拓蔬菜市场,现全村已有了50多名农业经纪人。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生产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优质稻和蔬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在全村7个村小组95%的耕地种上优质稻和大棚蔬菜,至20xx年全村种植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7000余亩,无公害蔬菜6000余亩,复种面积10000亩左右,年产优质稻谷350万公斤,大棚蔬菜20xx万公斤,产值9000余万元。

3、兴办企业、创建优质米加工厂。

为进一步辐射和带动周边的村子发展生产,李文祥同志毅然放弃年均20xx0余元的家庭收入和经商行当,带领村民引进和推广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品种“云恢290”,并于20xx年建起了属于村民自己的优质米加工厂--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省级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优质米被评选为“云南六大名米”。当时村里集体没有资金,还欠外账10000余元,在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动员群众集资8000元钱,订做了10000余只包装袋,一台封口机,一杆小称,二把簸箕,三把筛子,在妇女主任家中加工包装“卧龙谷优质米”,一个原始而简单的加工厂形成了。经过精选包装后的特色优质米当时每公斤就卖到了7.4元,并且供不应求。就是这个原始简单的加工厂发展为今天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年加工中高档优质米4000余吨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客户已从开远、个旧、蒙自、曲靖、罗平、昆明等省内城市扩展到广西、贵州、上海等省外城市。几年来,以每公斤5.5—6.5元的价格累计向农户收购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0000余吨加工销售,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其它优质稻品种1.5元计算,农户增加经济收入7500余万元,带动全市10000余农户年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57000余亩,农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地区农户30000余户种植高原特色优质稻谷20xx00余亩,农户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5亿元。带动了全州优质稻产业飞速发展,优质稻已成为全州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优质米厂已成为全州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结束语。

这么多年来,李文祥带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他所在村现在是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羊街核心区”、红河州“无公害优质稻和冬早蔬菜种植基地”、“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如今的卧龙谷村,村民生活殷实,幸福美满。小别墅、太阳能、各类摩托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移动电话、电脑等已进入村民家庭,不少农户家中购买了小轿车、农用运输车。全村初步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雏形。卧龙谷村的这种嬗变,除了市委、政府的扶持外,李文祥功不可没。李文祥在当地的老百姓心中有较高的声望。他常说:“三农工作是我一辈子要干的事业”!他用毕生的精力坚守自己热衷的信念。

李文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时代楷模李文祥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十一

据介绍,贾立群是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我国著名儿科超声专家。他坚守门诊一线36年,接诊患儿30多万,挽救了多名危重患儿的生命,被誉为“为民爱民的好医生”。

他的事。

做b超孩子叫他村长爷爷。

“健康卫士”、“敬业奉献模范”、“道德模范”、“b超神探”……年过六旬的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和称赞,仍然最为孩子的一声“谢谢村长爷爷”打动。

日前,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见到贾立群,这名退休后被家长联名请回医院的61岁医生的白大褂显得格外特殊,除了为避免家长塞红包而早已被缝合的口袋,写有他名字的胸牌上,被贴上了《喜洋洋与灰太狼》中村长慢羊羊形象的贴纸。“我们超声科的年轻医生给每个人都贴了角色贴纸,我怎么也推辞不了”,贾立群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还真拉近了我跟孩子的距离,有的孩子做完b超,直接就给我鞠了一躬,说‘谢谢村长爷爷’”。这来自孩子最真挚的感谢,让贾立群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为患儿加班压缩排队时间。

暑期到来,儿童医院的门诊量创了新高。在超声科,贾立群和团队的11名医生几乎每天要为超过700名患儿做b超,最多达到了751人。

这意味着,贾立群每天要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8点,没有午间休息和午餐时间。贾立群尽可能地少喝水,把上厕所的时间省下来。贾立群带头,超声科的医生也几乎都是连轴转,每人只有下中午一两点时扒拉几口午饭,就继续工作。如此这般,贾立群团队将儿童医院b超预约时间从两个月压缩到了3天,今年又从3天减至2天。

贾立群回忆刚接到任务时,“院长要求我压缩排队时间,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没哭过,可我当时就在办公室里流泪了”。两个月和3天的差距,作为医生的贾立群当然明白其中的难度,如何保证诊断质量,又能减少排队时间?贾立群用了最实在的办法——延长医生的工作时间,平时早上班晚下班,周末按照病人情况加班,团队中的医生感冒、咳嗽、怀孕大着肚子也坚持上班。一步步,贾立群完成了医院的任务,又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在今年将预约时间压缩至2天。

对家长换位思考尽量帮忙。

贾立群少喝水少上厕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避免家长的“围追堵截”。

之前,为了让孩子能尽早看上“贾立群牌b超”、得到更准确的诊断,不少家长都瞅准贾立群上厕所的机会,在路上给他塞红包。推辞太费时间,贾立群索性将口袋缝死,让家长无处可塞。“我能理解家长的心态,因此他们有什么难处,我都会尽量帮忙”。

贾立群上厕所的时间被家长视作“黄金时段”,不少家长冲进厕所,要求他贾立群为孩子加号,“只要孩子能等,我一般都给加”。而有些外地来京看病的家长时间紧迫,会出示车票表示困难,贾立群也会尽早安排孩子做检查。“我每次都会自己检查,还发现过‘假票’”,贾立群说。

谈家庭要对爱人说声抱歉。

在北京儿童医院附近,有一栋上世纪80年代盖的塔楼。贾立群一家三口就住在这栋楼里一套4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里。

在商品房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医院许多人都买了新房、大房。贾立群没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怕住远了,医院找他时不能及时赶到。贾立群的活动半径,也几乎不超过医院周围5公里。

贾立群的爱人是一名进修学校的教师,她常常对贾立群说:“我这一辈子总是在等你,等你回家吃饭,等你陪我逛逛超市,等你有个不忙的时候。”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贾立群陪她玩两天,哪怕是北京郊区,但至今未能如愿。

近几年,贾立群只请过一次假去看病,被诊断为“阑尾穿孔”。这种对自己的“不负责”,让给他看病的医生把他骂了一顿。

贾立群说,“为了帮助控制我的高血糖和高血压,我爱人每天都早早起床,给我做营养餐,听见她在厨房里忙碌的声音,我心里真是既温暖又愧疚。我不能为家里做什么贡献,能做的就是跟她一次一次地说‘对不起’。”

同事说。

王佳梅超声科医生。

师父是我们的榜样。

起,王佳梅在这里上班,几乎从未请过假,周末长期加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怀孕大着肚子给家长介绍孩子情况,自己并没觉得有什么,却被来接我的老公看在眼里,他差点流泪了”。王佳梅怀孕时没有休一天假,现在儿子3岁了,王佳梅也很少能照顾上孩子。

说起这样的工作,王佳梅无怨无悔,“因为贾主任以身作则,从来都是比我们更辛苦,是我们的榜样”。把工作当事业,精益求精,永不止步。她说,从贾主任身上看到了一种执着、一种力量、一种充满阳光的梦想。贾立群团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除了预约贾立群b超外,患者还争相预约王晓曼b超、王玉b超,王佳梅b超,也成了患者心中的一个品牌。

宋宏程外科大夫。

送患儿急救被误解。

在贾立群主任30多年的忘我工作中,也曾被家长误解过。

宋宏程介绍,一天晚上,他正在急救室值夜班,突然见到贾主任抱着一个孩子急匆匆跑来,后边跟着几个人,一边喊着,一边要抢贾主任手里的孩子。贾主任冲进急救室,把孩子放到抢救床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孩子严重血性腹水,需要马上抢救、做手术。”然后转回身,拦住后面的患儿家长。患儿家长哪管这些,不依不饶,非要抢回孩子。此时,孩子已经昏迷了,家长一看顿时傻了眼,这才安静了下来。急救后,孩子马上进行了手术,患儿的腹部一打开,肚子里全是鲜血,是肠系膜血管破裂,裂口竟有1厘米。主刀大夫说:“多亏贾主任及时把孩子抱来,要是再晚一会儿,孩子可就没命了。”

手术完毕,贾主任才来得及向大家解释为什么抱着孩子直接奔急救室。原来,他在给孩子做b超的时候,原本怀疑孩子是腹水,但仔细一检查,发现腹水浑浊,再细看竟然是腹内出血。孩子的状况越来越差,他顾不得向患儿家长说明情况,只能争分夺秒地送孩子去抢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