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 关于兰州历史文化的导游词(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9:32:02 页码:11
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 关于兰州历史文化的导游词(7篇)
2023-01-01 09:32:02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一

草圣阁檐下分别是赵朴初题写的"兰州碑林","塔影河声",启功题写的"草圣阁",朱乃正题写的"翰墨流芳",黎泉题写的"黄河第一阁"等牌匾。

一楼陈列着从陇原大地上出土或发现的书法珍品,有大地湾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礼县秦公大墓出土的古篆,庆阳发现的秦诏版,以及怀素《自叙帖》丙辰本。

到商朝时期的甲骨丈、金文已是成熟的文字,但产生的年代不可考。大地湾第一期文化的部分陶器口上发现的十多种刻画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直线和曲线相交的形纹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画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画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甚至有些刻画符号与半坡的完全一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原始人最早采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数字和简单事件,后来逐渐抽象、概括出有固定含义、能在较大范围内通用的符号--原始文字和数字符号。

本来就是伏羲文化的源头,早就广泛流传着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记事的民间传说,也就是这一地区的原始人类最早运用刻画符号,代替结绳记事的创举留在先民们的记忆里。大地湾陶器中的彩绘符号,也就是原始文字和数字符号的雏形,也是这一地区关于伏羲传说的具体物证。如果说,大地湾陶器中的彩绘符号,是汉文字和数字符号的雏形的话,那么礼县秦公大墓出土的秦公鼎以及在此之前于1920xx年在礼县红河乡王家台出土的秦公簋上见到的古篆铭文,则直接就是汉丈字的祖宗。

就是统一六国之后实行"车同毂,书同文",在先秦古篆的基础上简化、规范的秦小篆,在秦小篆的基础上,到汉代又产生了隶书,汉文字才真正定型为以平面方块为特征的文字。秦小篆现:存实物的代表作品是泰山刻石,而现藏于甘肃镇原县文化馆的秦诏'版,为秦始皇(前221)统一全国度量衡的诏书,暂且抛开其它意义不论,单从实物的角度展示秦小篆真正面目,则可以说与泰山刻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汉隶精魂摩崖石刻《惠安西表》,也就是俗称的《西狭颂》,与汉中《石门颂》、略阳《郁阁颂》并称为"汉隶三颂",就在甘肃成县天井山鱼窍峡。

从大地湾陶器-亡的刻画符号到先秦古篆、秦小篆,再到汉隶及东汉"草圣"张芝的章草,兰州碑林所展示的无疑就是汉文字在陇原大地上从最初实用的萌芽状态,到逐步发展为光彩夺目的书法艺术的灿烂辉煌的发展史。

《淳化阁帖》、敦煌写经、秦汉简牍,尤其是敦煌写经和秦汉简牍,是第一次被刻成碑供游人观赏。 《肃府本淳化阁帖》因最得宋拓本的原貌,保存完好,而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部《淳化阁贴》刻石,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

宋太宗酷爱书法,灭后蜀、吴越、南唐后,将其宫廷所存书法作品,甚至书法家都全部搜罗到汴京, 同时又屡屡下诏收集历代翰墨,于淳化三年(992)命王羲之后裔--翰林侍书王著选编, 包括篆、隶、草、行、楷各体,编成十卷,收105'家422件,其中,除前五卷为历代作品外,后五卷为王羲之和王献之作品237件。编成后用枣木板摹刻成帖,名《淳化阁帖》,建秘阁珍藏,是宋元以来学习书法的范本,也是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资料。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封十四子朱 瑛 为肃庄王,赐宋本《淳化阁帖》一部,以为传世之宝,秘藏内库二百余年,秘不示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金石摹刻家温如玉、张应召师徒来兰州,肃王遂让温张师徒将《淳化阁帖》摹刻,公诸天下,传于后世。前后历时七年,用富平石144方,于天启元年(1621)年竣工,称为《肃王府本》,又因刻成后藏于肃王府尊训阁而称为《尊训阁本》,也称《兰州本》。《肃府本淳化阁帖》刻成后,影响很大,现西安碑林所收的《费甲铸重刻本》,或称《西安本》、《关中本》,即顺治三年(1646)陕西人费甲铸按肃府初拓本所附二十八后跋摹刻。今江苏溧阳县别桥镇虞氏宗祠有据肃府早期摹本摹刻的碑石115方。 《肃府本淳化阁帖》刻成二十年后即遭逢战乱,损坏严重,清顺治十一年(1654), 由洮岷道陈卓发起,补刻四十余块。康熙十四年(1675)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其部将攻陷兰州后用帖石做马槽。历尽劫难后的《肃府本淳化阁帖》现存刻石141方。

除有众所周知的"石窟之乡"的美誉外,还有"简牍之乡"的之称。甘肃的简牍以出土时间早,数量多,保存好,史料价值高,备受全世界关注。在东起天水,西至敦煌,南至祁连,北达居延的广大地区都发现和出土过秦汉简牍。1920xx年和1920xx年,斯坦因两次在敦煌地区发掘汉简789枚,开始了甘肃简牍大规模出土的历史。这批汉简被大学者王国维收于其研究汉简的奠基之作《流沙坠简》中。1930年,瑞典人贝格曼在居延地区发掘汉简10 000余枚,称为"居延汉简"。敦煌和居延汉简、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洞文书和故宫明清档案,被誉为20世纪考古学上的"四大发现"。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居延发掘汉简20 000余枚,称为"居延新简"。后来又在敦煌马圈湾遗址、悬泉遗址发掘汉简34 000余枚,在天水放马滩发掘秦简460枚,在武威发掘出土了数量不等的汉代《礼仪》、《王杖十简》、《王杖诏书令册》、《武威汉代医简》,这些秦汉简牍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不仅为研究秦汉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具有极高的书法研究价值。

兰州碑林的拓片、资料。四楼陈列着陶渊明、林则徐、左宗棠、于右任、张大千、梅兰芳、丰子恺、郭沫若等人的各类作品。五楼陈列着毛泽东的7件书法作品。同时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两幅作品,一是那幅很著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出处的、孙中山写给临洮人黄文中译著《日本民权发达史》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幅是1920xx年写给时任胡景翼部第六支队司令的甘肃天水人邓宝珊先生的一封信。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xx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xx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五泉山,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泉山的概况。

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蜿蜒曲折。山间丘壑起伏,林木苍翠,环境清幽,空气宜人,五眼长流不息的清泉,汇成潺潺的流水,曲回而下。五泉山,1955年被国家正式开辟为公园,是兰州人节假日休闲旅游的场所,每年还在这里举办各种灯会、花卉展览活动。公园里有动物园,豢养各类动物上百种;还有各种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

说到五泉山,不能不给大家讲一段传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

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在霍去病的传说之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五泉来历的传说:东汉中期,汉桓帝联合宦官逮捕了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的大将军梁冀,论罪灭族。梁冀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梁晖的,侥幸躲过了被杀的劫难,从都城洛阳逃出,一直躲到羌人占据的金城县一带。长期居住之后,他受到羌人的信任,被推举为大头领。当时天灾人祸,社会混乱,在金城呆不下去,梁晖准备率领部下迁徙他乡。当他的部众出发来到金城南山,就是现在的皋兰山暂且驻扎时,却被敌对的其他羌人包围。山上没有水,大家饥渴难耐,眼看就无法坚持。情急之下,梁晖把自己用榆树枝做成的马鞭插到地上,同时宰杀了一只青羊作为祭品,祈祷南山之神保佑他的部众。这一下果然灵验,山坡上顿时有神泉涌出,他的马鞭也刹那间变成无数棵榆树,化作大片的树林。泉水越涌越多,汇成小溪,自南向北,一直流入黄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晖,就把这个神泉称为梁泉。

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可能是从《水经注》中的故事演变来的。人们把兰州的皋兰山误认作霍去病作战的皋兰山,于是也就把梁晖的故事安到了霍去病身上。

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五泉山有五眼清泉却毫不含糊。现在,这五眼清泉已是公园的重要景点,它们从东向西呈弧线形分布。五眼清泉,各具特色,人们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和蒙泉。除了五泉之外,公园的东西两侧还有两股流水,出自东龙口和西龙口。五眼清泉各有什么特色呢?等到了实地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一讲解的。

百姓中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叫作“好山多让僧人占了,好衣服尽让女人穿了。”五泉山也是一个佛教名山,里面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佛教殿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建于明朝的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除此之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等等,使五泉山成为兰州佛教活动的中心。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比如水陆大法会等等,每当此时,整个五泉山上是人山人海。

五泉山上还保存有自金代以来的数百件历史文物,其中最着名的是铸于金朝泰和二年的泰和铁钟,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还有一尊铜接引佛,铸于1368年,就是明代始皇朱元璋刚当皇帝的那一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朝字画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

说到五泉山的建筑修复和保护,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物,就是刘尔炘先生。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着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光绪十五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并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近代小学,1922年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办学的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宇楼阁,并在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这些对联咏物寄情、诙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过去,经常有人专门跑到五泉山,来抄录他的对联。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五泉山前,这个牌楼就是五泉山公园的大门,是山中所有寺院的山门,“五泉山”三个大字就是刘尔炘书写的。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是说,不论是游山还是玩水,人总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总能被激发出丰富的豪情。愿大家登游五泉山,情满五泉山!

我们眼前有座雄伟的门楼,高悬在上的“乐到名山”四个字,是当代着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从这里开始,有东、中、西三条上山的路。进入这个大门,走的是中路,顺山依次有许多建筑。为了节约时间,少走重复的路,我们现在走西路,下山时从中路的这个大门出来。

现在大家请看我的右手边,这里有一道流水,石头丛中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溪流”二字,这水流就出自上方的泉水。

我们先来参观藏传佛教寺院嘛呢寺,要进入嘛呢寺,首先要经过一条长长的阶梯,坡度较大,登上去有点不容易,这也许能考验善男信女的虔诚。在我们的右上方,大家看,立着一对杆子,上面还飘着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吗?对了,那叫嘛呢杆,是藏传佛教里的一种圣物,信徒们把佛经写在幡上,每当风吹过一遍,就相当于把经文念了一遍,这和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转经筒的作用是一样的。嘛呢杆后面的那座建筑就是嘛呢寺,是西侧山坡上的主要建筑群,也是五泉山上惟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这寺前古树参天,寺旁有石桥流水,风吹树摇,泉落水响,真是“泉水响云绿,树高摇山青”。在这寺前停留片刻,准会使你横生遐想。

这里有一个大经轮,僧众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它,同时口中反复念诵“嘛呢”,也就是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就可得到解脱,功德圆满。经轮转一圈,就等于念了一遍所有的经卷。因此,信徒们除了在佛殿、经堂、寺院周围转动经轮外,还要在家中旋转。信教的藏族同胞家里,一般都有大小不同的经轮,有手摇的小经轮,有旋转的大经轮,只要有空,时时摇转。游客到此,也会旋转七圈,祈求佛爷给自己一个好运气,或者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大家不妨转转,一家要顺时针方向。

嘛呢寺正殿建于清同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74年,其余建筑都是刘尔炘先生扩建的。寺内本来辟有依依经、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叠叠园,名称形象有趣;一些寺舍还题以迎绿、飞黛、听松、拜云等雅号,现在许多都已废弃。正殿供奉的主要是观音、普贤和文殊三大菩萨。西侧的偏殿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曾经发过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是一位留一切幸福给别人的菩萨,世人称他为“大愿”。

游客朋友,我们面前的就是惠泉,水流比较旺盛,水质特别好,过去一直是附近居民饮用和灌溉的水源,给人们带来实惠,因此被称作“惠泉”。用它泡茶,味甘气香;用它浇灌而成的兰州水烟和大枣,曾经是清朝贡品。自20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水量变少,而现代化的抽水设施使人们大量用黄河水灌溉,惠泉已失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而变成了一眼只供人观赏的泉水。

惠泉旁边的这座桥就是企桥,它的名字很有特色,而这副对联,则更有特色,看:“想过去么?过去便可通碧落;休下来了,下来难免入红尘。”隐喻五泉山有世外桃源般的佳境,体现了作者追求避世隐忍的生活态度,也符合这里山水的一些特色:远离世尘,清净空灵,恰恰是隐士的乐园。再看那一面:“问来来往往的人,今之云游,水意山情可乐否?”问大家玩得开不开心,又自答说,“到活活波波地,任天而动,花光草色亦欣然。”对联都是刘尔炘撰写的,是不是别有风味?

好了,我们再往上走。

甘露泉是五泉中海拔最高的一眼,源流较细,据说它“久雨不盈,大旱不干”,味道甘甜,就像甘露。甘露泉在清虚府西南角山崖下,为五泉中地势最高的泉。在明代时水量充沛,山泉漱石,飞珠溅玉,称为漱玉泉。清中叶以后,泉流变小,纤细无声,却经年不涸不溢。因所处地势最高,离天较近,便于祈求天降甘露,遂改为甘露泉。光绪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在此祭祀过泉神、雹神。现泉为圆形,直径2.1米,深入地表3米,水深0.3米,在泉上建有六角攒尖顶亭护泉。

掬月泉乾隆时在东麓,是五泉山最早得月处,月出东山,天上一轮明月,泉中一轮明月,泉中之月伸手可掬,月在泉中也好像将月掬于银盘之中,故名掬月泉。此泉干涸。光绪时又在文吕宫东墙下出——泉,直径1.1米,深入地表2.35米,皓月当空,月入泉中,明月伸手可掬的佳景遂又重现。

摸子泉位于地藏寺旷观楼下摸子洞内。地藏宫大殿供地藏菩萨,东殿供送子将军,西殿供观世音菩萨。寺西南角—门可通掬月泉。摸子洞深14米,两侧石壁上凿有佛龛,到洞最里面之后,再下5级台阶,就到了泉边。泉为方形,水深0.4米。以前寺内僧人在泉中置石子和瓦片,说求子者摸到石子生男,摸到瓦片生女。

洞口原来悬有刘尔忻所撰楹联: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四

食品有限公司简介-食品公司简介

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干道经华路3号。公司自1992年10月注册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肉制品加工开发及相关食品的深加工生产。经过19载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公司已从过去的作坊式加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达到gmp标准的牛肉干制品加工企业。目前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德宏建有3个肉牛养殖基地,使资源和生产得到有效保障。在芒市、陇川、丽江各建有1个牛肉初加工厂及商贸公司,以及即将建设的丽江购物中心、会所等,在昆明市经

济技术开发区内建有1个加工能力为5000吨/年的精加工厂也是今后集团公司所属地,从业人员达36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00人。为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加大开拓国内品牌市场力度。 2016年12月公司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目前厂房面积达10000m2,设计加工能力为5亿元,其生产车间全部符合gmp标准。2016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亿元。

公司多年来在差异化竞争中把握市场先机,形成了自身的优势。xx年4月,企业率先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及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了让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又通过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使其在同类产品中首先进入美国市场。公司所持的“云泰”商标已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获“云南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产品连续几年获得“云南省放心食品”和“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等荣誉称号,是省内唯一一家获得

“云南名牌产品”称号的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公司产品定位为中高档休闲食品,以“云南创品牌,省外发展销售网络”的经营策略,通过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强化企业经营。目前公司生产“云泰”牌系列牛肉干、卤汁牛肉、卤汁牛筋、卤汁佐餐牛肉、手撕牛肉、肉松、肉脯等

肉制品和其他休闲食品,共12大类别,121个规格品种,在全国牛肉制品深加工行业中位居第一,80%的产品销往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市、自治区,普遍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好感和喜爱。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不但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公司在对市场充分调研后,还为省外企业做“贴牌”产品,在做大做稳省内外市场的同时,与省外较有实力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利用自己稳定的资源、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为其加工“贴牌”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市场、资金和发展问题,达到了企

业双赢的目的。

近年来,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大力投入,积极参与省、市各级的科研项目,完成了昆明市科技局下达的“高保水性牛肉干生产技术开发”项目,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下达的“酶制剂及膳食纤维素在食品中的应用”项目,云南省科技厅下达的“生物制品在牛肉制品中的应用”及“牛羊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项目,申请了“高保水性牛肉干的生产方法”等3个国家发明专利,加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依靠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进行产业化应用开发及创新,多次改造原有传统的生产工艺,大幅度提高肉制品的内在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使泰华品牌在云南乃至全国的影响日益加深。

公司从企业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发展战略诸方面均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今后5- 10年内,泰华食品有限公司将逐步淡出“贴牌”生产,大

力培育中国、美国、欧盟、香港、新加坡及日本的品牌市场,开拓国内外冷鲜牛肉市场,使公司成为企业形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市场营销一流、综合效益一流的企业。

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九龙原蜜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宜春市九龙原蜜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山明水秀的“月都”宜春,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由资深养蜂协会会员与原知名互联网公司资深运营人员共同创建。公司旗下拥有宜春市袁州区桂乡园专业养蜂合作社以及桂乡园蜂蜜品牌,并与多个养蜂合作社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创始人 袁志明,自幼开始随家人养蜂,独立从事养蜂行业近20年,在蜜蜂养殖、蜜源发掘、产品加工、销售经营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公司旗下的桂乡园养蜂专业合作社,长期以来所产蜂蜜直供省养蜂协会,深受业内专家认可和喜爱。专业社特聘养

蜂专家系宜春养蜂协会会长,从事养蜂产业40于年,是当之无愧行业权威,其指导意见对于我公司行业发展具有长远、深刻的影响。

公司蜜源地——中华蜂场分布于宜春九龙山乡以及明月山脉等深山无污染区,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确保了纯净、稳定的蜜源,做到“零污染”的原蜜产出。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的生态农业领头产业,中华蜂养殖事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旗下两家中华蜂场的蜂箱近年增至160箱,另有5家养蜂合作社合作蜂场蜂箱高达800余箱,其中的3家中蜂养蜂合作社平均年产值15吨,2家意大利蜂养蜂合作社产值更是多达35吨。同时,蜂场有着科学严谨的生产操作规程,严格遵循蜜蜂的生存活动规律,把控取蜜周期,限制单次采量,以保持蜂蜜的最高营养价值,实现蜂蜜生产的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公司产品由最初的中华土蜂蜜、蜂蜡原料,逐渐扩展到自主提取

蜂花粉、蜂王浆、蜂胶等近20个产品,天然健康,口感纯正,线上线下反映良好。我们在原蜜的提取上采用最原始的取蜜方式,蜂蜜离开蜂箱后不会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相比于普通的加热浓缩取蜜,采用这种方法提取出来的蜂蜜将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也更具有美容保健等功效。其他产品如蜂胶、蜂蜡等,也具有相当的保健价值。

随着土蜂蜜市场的发展,公司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目标,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长期着眼于蜂场建设和市场营销两大发展重点,在确保蜂蜜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开发蜜源、增加总蜂箱的数量、扩大与养蜂社的合作。首先,坚持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蜂蜜,做到所有蜂场远离城市和工业区,让蜂场所有蜜蜂都在纯天然环境下生长和产蜜;其次,利用品牌优势、网络优势、研发优势、管理优势等无形资产广泛寻求行业内的横向联合,并通过拓展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与品

种范围;最后,我公司本着加强互助联系、服务行业发展的原则和使命,着力为蜂农解决取蜜期人手短缺及蜂蜜和蜜蜂运输等难题,认真做好行业表率,树立行业典范。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九龙原蜜也与时俱进成功推出具有农村电商特色的互联网+蜂产品的“蜂蜜电商”,九龙原蜜目前的主要销售方式还是通过淘宝等互联网网上平台进行销售。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营销模式的进步,在未来,九龙原蜜也将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来让这天然的好蜂蜜,为更多老百姓的健康和营养提供帮助。

当代诗人葛显庭有诗云: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长期以来,我公司秉持“诚信为本、绿色健康”的经营理念,树立“超越自我,创新拼搏”的精神指引,为消费者提供倾心、竭诚、满意度高的服务。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桂乡园”一定会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安全健康、值得信赖的纯天然土蜂蜜品牌!

济南春雨富田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济南春雨富田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济南春雨富田食品有限公司是集肉鸡加工、冷藏销售;饲料生产;肉鸡养殖于一体的一条龙企业。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北经济开发区内,交通便利,距济南国际机场10公里。公司现下辖济阳富田饲料有限公司、济阳兴田兽药销售中心、济阳县春雨富田养猪专业合作社、春雨富田肉鸡养殖基地。现有员工200余人,公司资产总额5000万元,年销售收入

亿元。公司于xx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16年公司被评为济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龙头企业,饲料用“春雨”牌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公司严格遵循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每道生产工序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现库存能力1000吨,产品主要有“春雨富田”牌白条鸡和中装鸡等。产品现畅销北京、上海、西安、兰州、郑州、内蒙古、新疆等地。年生产各种

饲料达到3万吨,除满足省内需求外还远销河北、江苏、天津等地。

公司在济阳县曲堤镇、仁凤镇、孙耿镇、回河镇等地建立了肉食鸡养殖基地5个,其中在曲堤镇吕家村自建示范基地 1个,养殖规模 190万羽;合同制养殖基地 4个,养殖规模 768 万羽。基地内标准养殖棚长100米,宽11米,每棚养殖肉食鸡10000只,每棚总投资35万元。自建基地建设公司投入 400 万元。按照“企业+基地 +养殖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向基地养殖户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组织回收的“五统一”服务,并签订产销合同,最大程度地保障养殖户的利益,保证养殖户每只鸡赚到1—2元,这样养殖户的积极性很高,满足公司的毛鸡供应和毛鸡质量,做到养殖户与公司互惠共赢。基地内养殖户已达到 1200 户,带动基地养殖户纯收入5000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计划在2016年,抓住农村产

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标准化、规模化肉鸡养殖基地3-4个,基地位于济阳县济阳镇和新市镇,建标准养殖大棚150个,发展合同户100个,年出栏肉食鸡320万只,同时继续扩大原有基地的规模,提升原有基地的档次,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基地合同户的养殖水平,增加基地合同户的养殖收入,让养殖基地真正成为国家富农政策的实践和宣教基地和富民工程。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周围养殖户共同发家致富。

济南春雨富田食品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3咸阳市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咸阳市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咸阳市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它座落在文明遐迩的唐昭陵李世民之位的九宗山下礼泉县城。这里是响誉全国的优质苹果基地和文明全国卫生城市,又是陕西省“一线两带”

战略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距咸阳西安分别相隔仅25公里、50公里左右,“312国道与县城鱼贯而过,地理环境通讯十分便利。

心特软公司是一个从小到大,自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颇具实力的地方重点支柱企业,是集生产中糕点、小食品技术开发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现代食品新星。现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职工240余名,其中高级管理和科研人员28名,定点科研合和院校三所,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心特”牌心特软食品是我公司引进马来西亚技术配方,融合现代人的饮食时尚和科研人员精心研制、开发出的低糖、低脂营养丰富的经典食品。该产品选用优质豆粉、核桃粉和天然香

-1-

料等,经严格和科学工艺流程精制而成,具有“皮薄酥软、蓉馅糯滑、入口绵甜、酥软香醇、沁人心脾”等特点。其品种有:心特软老婆饼、水晶饼、龙须

酥等三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年产量数百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厚爱,且热销十多个省市和地区,所到之处众口皆碑,供不应求。

公司自成立以来,心特软人以其不懈努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本着“精制放心饼、诚做实在人”的宗旨,迎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连年获得殊荣;98年获省级消费协会“信得过单位”,99年获“西安市食品工业协会推荐产品”,2000年获市级明明白白消费“诚信单位”,2001年获中国杨陵第八届农高会“后稷金像奖”,同年又在武汉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大奖,2002年被评为“省级科技型企业”、“咸阳市著名商标”,并被推荐为“省级著名商标”、“咸阳市质量合格确认企业”,年底,又在全国甲a职业篮球大赛上被陕西省体育局球类管理中心命名为“球类运动营养食品”。为了适合于多民族化的消费口味,我们又被陕西省宗教事务管理局认证为“清真食品”

生产企业。

-2-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推进,“与时俱进”的号召摧人奋进。我们将“以诚信为本,服务创造价值”这一理念,再接再厉,不余遗力,狠抓产品质量,继续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我们愿与更多的新老朋友举手合作,同开拓,共创新。我们相信凭着大家的信赖和信誉以及企业的实力,铸就一个一流的企业、一个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将会是我们共同的成功!

“心特软”,这个富有人情味和诱惑力的名字,一定会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祖国大地,并誉满秦华!

愿心特软食品香漫人间,情洒九洲。

-3-济南欣和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简介

济南欣和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简介

公司简介:济南欣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经营公司,是欣和企业

制造酱类产品的工厂之一,成立于xx年5月,注册资金150万美元,占地面积55299平方米。 xx年建成投产后,年生产总产值亿元。 目前在职员工100人,管理人员30人,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25%。

济南欣和食品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调味品的公司,经营宗旨是为顾客生产和提供最高品质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创造和丰富人们健康快乐的饮食文化生活。为国内外客户精心提供自然酿造原酱,力求成为酱类顶级酿造企业,建成酱类产品的酿造技术标准。

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到工作首位,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欣和面酱、葱伴侣豆瓣酱已经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济南欣和xx年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在今年6月份获得了全国食品工业生产许可证。并

在06年、07年国务院、工业部、卫生部组织的多次行业评比、质量卫生活动中树立为国家“先进企业”、“优秀企业”。

福利待遇:缴纳五险、生日蛋糕、节日福利、年终奖、提供餐厅、免费住宿 工作时间:周休两天、每天8小时制

工作地点:济南市长清区经济开发区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五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相沿至今。

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0_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管辖。汉昭帝始元六年,又置金城郡。汉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汉在金城郡的统治得到加强,先后又新置七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汉安帝永初四年,西羌起义,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十二年后又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从此,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西晋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晋末年,前凉永安元年(320_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又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大业十三年(620_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

唐统一中国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20_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复改为金城郡。唐肃宗乾元二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唐宣宗大中二年,河州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又被吐蕃所占。

在北宋宋真宗、仁宗年间,党项族屡败吐蕃诸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党项元昊击败吐蕃,占领河西及兰州地区。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廷内乱,调军攻夏,收复兰州。此后宋夏隔河对峙,时相攻伐。

南宋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兰州在宋廷统治半个世纪后,被金将宗弼(即金兀术)攻占。此后兰州虽曾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被宋收复过,但旋即丢失。因此,南宋后兰州又进入了金与西夏新一轮的争夺之中。直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占领兰州。

兰州全景(2)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战败元军,攻取兰州,次年置兰州卫,洪武五年置庄浪卫;建文帝元年(1399年),肃王朱楧率甘州中护卫移藩兰县(兰州),以三分军士守城,七分军士屯田,加之东南诸省移民不断移兰屯垦,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增殖,至成化时兰州“城郭内外,军民庐舍不下万馀区”。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六

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蜿蜒曲折。山间丘壑起伏,林木苍翠,环境清幽,空气宜人,五眼长流不息的清泉,汇成潺潺的流水,曲回而下。五泉山,1955年被国家正式开辟为公园,是兰州人节假日休闲旅游的场所,每年还在这里举办各种灯会、花卉展览活动。公园里有动物园,豢养各类动物上百种;还有各种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

说到五泉山,不能不给大家讲一段传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在霍去病的传说之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五泉来历的传说:东汉中期,汉桓帝联合宦官逮捕了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的大将军梁冀,论罪灭族。梁冀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梁晖的,侥幸躲过了被杀的劫难,从都城洛阳逃出,一直躲到羌人占据的金城县一带。长期居住之后,他受到羌人的信任,被推举为大头领。当时天灾人祸,社会混乱,在金城呆不下去,梁晖准备率领部下迁徙他乡。当他的部众出发来到金城南山,就是现在的皋兰山暂且驻扎时,却被敌对的其他羌人包围。山上没有水,大家饥渴难耐,眼看就无法坚持。情急之下,梁晖把自己用榆树枝做成的马鞭插到地上,同时宰杀了一只青羊作为祭品,祈祷南山之神保佑他的部众。这一下果然灵验,山坡上顿时有神泉涌出,他的马鞭也刹那间变成无数棵榆树,化作大片的树林。泉水越涌越多,汇成小溪,自南向北,一直流入黄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晖,就把这个神泉称为梁泉。

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可能是从《水经注》中的故事演变来的。人们把兰州的皋兰山误认作霍去病作战的皋兰山,于是也就把梁晖的故事安到了霍去病身上。

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五泉山有五眼清泉却毫不含糊。现在,这五眼清泉已是公园的重要景点,它们从东向西呈弧线形分布。五眼清泉,各具特色,人们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和蒙泉。除了五泉之外,公园的东西两侧还有两股流水,出自东龙口和西龙口。五眼清泉各有什么特色呢?等到了实地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一讲解的。

百姓中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叫作“好山多让僧人占了,好衣服尽让女人穿了。”五泉山也是一个佛教名山,里面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佛教殿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建于明朝的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除此之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等等,使五泉山成为兰州佛教活动的中心。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比如水陆大法会等等,每当此时,整个五泉山上是人山人海。

五泉山上还保存有自金代以来的数百件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铸于金朝泰和二年的泰和铁钟,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还有一尊铜接引佛,铸于1368年,就是明代始皇朱元璋刚当皇帝的那一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朝字画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

刘尔炘

说到五泉山的建筑修复和保护,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物,就是刘尔炘先生。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光绪十五年,也就是1889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并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1897年辞官回到兰州,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近代小学,1911年创立乐善书局,1922年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办学的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宇楼阁,并在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这些对联咏物寄情、诙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过去,经常有人专门跑到五泉山,来抄录他的对联。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五泉山前,这个牌楼就是五泉山公园的大门,是山中所有寺院的山门,“五泉山”三个大字就是刘尔炘书写的。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是说,不论是游山还是玩水,人总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总能被激发出丰富的豪情。愿大家登游五泉山,情满五泉山!

嘛呢寺

我们眼前有座雄伟的门楼,高悬在上的“乐到名山”四个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从这里开始,有东、中、西三条上山的路。进入这个大门,走的是中路,顺山依次有许多建筑。为了节约时间,少走重复的路,我们现在走西路,下山时从中路的这个大门出来。

现在大家请看我的右手边,这里有一道流水,石头丛中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溪流”二字,这水流就出自上方的泉水。

我们先来参观藏传佛教寺院嘛呢寺,要进入嘛呢寺,首先要经过一条长长的阶梯,坡度较大,登上去有点不容易,这也许能考验善男信女的虔诚。在我们的右上方,大家看,立着一对杆子,上面还飘着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吗?对了,那叫嘛呢杆,是藏传佛教里的一种圣物,信徒们把佛经写在幡上,每当风吹过一遍,就相当于把经文念了一遍,这和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转经筒的作用是一样的。嘛呢杆后面的那座建筑就是嘛呢寺,是西侧山坡上的主要建筑群,也是五泉山上惟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主要流行于藏族居住区,蒙古、土、羌、裕固等民族也都信奉。喇嘛教以密宗为主,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的修行。

这寺前古树参天,寺旁有石桥流水,风吹树摇,泉落水响,真是“泉水响云绿,树高摇山青”。在这寺前停留片刻,准会使你横生遐想。

两边各有一鹿,这是藏传佛教寺院的一个标志。进入寺院,迎面是一尊大肚弥勒佛,其前香火不断。他的身后是韦驮塑像。这个韦驮,金盔金甲,两脚平行而坐,十指合掌,横宝杵于两腕间。这个形象意味着,五泉山嘛呢寺不接待外来的云游僧人。

这里有一个大经轮,僧众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它,同时口中反复念诵“嘛呢”,也就是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就可得到解脱,功德圆满。经轮转一圈,就等于念了一遍所有的经卷。因此,信徒们除了在佛殿、经堂、寺院周围转动经轮外,还要在家中旋转。信教的藏族同胞家里,一般都有大小不同的经轮,有手摇的小经轮,有旋转的大经轮,只要有空,时时摇转。游客到此,也会旋转七圈,祈求佛爷给自己一个好运气,或者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大家不妨转转,一家要顺时针方向。

嘛呢寺正殿建于清同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74年,其余建筑都是刘尔炘先生扩建的。寺内本来辟有依依经、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叠叠园,名称形象有趣;一些寺舍还题以迎绿、飞黛、听松、拜云等雅号,现在许多都已废弃。正殿供奉的主要是观音、普贤和文殊三大菩萨。西侧的偏殿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曾经发过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是一位留一切幸福给别人的菩萨,世人称他为“大愿”。

惠泉

游客朋友,我们面前的就是惠泉,水流比较旺盛,水质特别好,过去一直是附近居民饮用和灌溉的水源,给人们带来实惠,因此被称作“惠泉”。用它泡茶,味甘气香;用它浇灌而成的兰州水烟和大枣,曾经是清朝贡品。自20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水量变少,而现代化的抽水设施使人们大量用黄河水灌溉,惠泉已失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而变成了一眼只供人观赏的泉水。

惠泉旁边的这座桥就是企桥,它的名字很有特色,而这副对联,则更有特色,看:“想过去么?过去便可通碧落;休下来了,下来难免入红尘。”隐喻五泉山有世外桃源般的佳境,体现了作者追求避世隐忍的生活态度,也符合这里山水的一些特色:远离世尘,清净空灵,恰恰是隐士的乐园。再看那一面:“问来来往往的人,今之云游,水意山情可乐否?”问大家玩得开不开心,又自答说,“到活活波波地,任天而动,花光草色亦欣然。”对联都是刘尔炘撰写的,是不是别有风味?好了,我们再往上走。

甘露泉

甘露泉是五泉中海拔最高的一眼,源流较细,据说它“久雨不盈,大旱不干”,味道甘甜,就像甘露。甘露泉在清虚府西南角山崖下,为五泉中地势最高的泉。在明代时水量充沛,山泉漱石,飞珠溅玉,称为漱玉泉。清中叶以后,泉流变小,纤细无声,却经年不涸不溢。因所处地势最高,离天较近,便于祈求天降甘露,遂改为甘露泉。光绪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在此祭祀过泉神、雹神。现泉为圆形,直径2.1米,深入地表3米,水深0.3米,在泉上建有六角攒尖顶亭护泉。

掬月泉

掬月泉乾隆时在东麓,是五泉山最早得月处,月出东山,天上一轮明月,泉中一轮明月,泉中之月伸手可掬,月在泉中也好像将月掬于银盘之中,故名掬月泉。此泉干涸。光绪时又在文吕宫东墙下出——泉,直径1.1米,深入地表2.35米,皓月当空,月入泉中,明月伸手可掬的佳景遂又重现。

摸子泉

摸子泉位于地藏寺旷观楼下摸子洞内。地藏宫大殿供地藏菩萨,东殿供送子将军,西殿供观世音菩萨。寺西南角—门可通掬月泉。摸子洞深14米,两侧石壁上凿有佛龛,到洞最里面之后,再下5级台阶,就到了泉边。泉为方形,水深0.4米。以前寺内僧人在泉中置石子和瓦片,说求子者摸到石子生男,摸到瓦片生女。洞口原来悬有刘尔忻所撰楹联:

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

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蒙泉

蒙泉在东龙口之南,与东龙潭之间只隔着一个子午亭。清中叶被山洪淤塞,1955年疏通。现泉为正方形,长1.8米,深入地表1.4米,水深0.4米。五泉山的水都有一点咸味,惟有蒙泉清纯甘洌,用蒙泉泡茶,茶味正而香浓。四川名山蒙山之巅产茶,茶清而香,用蒙泉泡茶,茶味可与蒙顶茶媲美,故名蒙泉。明人李文曾在诗中记载山寺里的和尚请他喝茶时就用蒙泉水泡的茶:

上人邀我烹新茗,

水汲山中第五泉。

清人刘文机,则把宋山里饮用蒙泉水烹出的可与蒙顶茶相媲美的茶水和倚树听琴当作人生的爱好和享受:

偶来倚树听琴响,

怜煮蒙山顶上茶。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周易》上说:“山下出泉,蒙。”

关于兰州简介导游词范例汇总七

兰州位于我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峰对峙,滔滔黄河穿城东流,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带状盆地城市。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繁荣兴旺的商贸城,欣欣向荣的科技城,饮誉全国的瓜果城。市辖皋兰、榆中、永登三县和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20xx年人口普查,全市户籍人口292.95万人。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 四区构成兰州市区、城市面积1112.20平方公里,总人口314万人。城市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截上20xx年底,建成区面积153.7平方公里。

西固是兰州市的西大门,总面积385平方公里,总人口30.9万人,黄河横贯全境,是古丝绸之路著名的商埠重镇。

交通通讯便利—境内兰新、兰青、包兰、陇海铁路,西兰、兰新、甘青、兰包公路交汇为商品大集散的理想之地。有高速公路直达机场,航空线路已开辟50余条。邮电通讯设备齐全,总装机量3.7万门,可直拨国内20xx多个城市和世界230多个国家、地区。

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能富集,设施配套。区内火电厂、水电厂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还有待开发河口峡、柴家峡电站。已建成粮食、蔬菜、瓜果、蛋奶、药材、渔业等十大基地。有近4万亩的十大坪台,均通电上水。

区内产驰名国内外的软儿梨、百合、红枣、山楂、草莓、洋葱等,种植面积达7000亩。传统的甜醅、酿皮、灰豆、牛肉拉面等饮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工业发达——西固是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素有“西北高原化工城”美誉,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电力、化学、冶炼、建材、仪表、轻纺、建材、制药、核能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区内有中央和省、市属大、中型企业146家。

兰化、兰炼为国家大型企业,高品位产品和先进技术已辐射到全国各省市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力量雄厚。西固为全国2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之一,有10多个科研机构,拥有科技人才2万多名。全区科技意识浓厚,地企合作密切,科研成果转化快。

西固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这里作客,搞投资开发,把西固建成繁荣、富裕、文明、开放的新型现代化城市。西固,必将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大西北升起。

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1-38之间。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比较理想的人居和创业之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