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5:15:28 页码:9
2023年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大全16篇)
2023-11-15 05:15:28    小编:ZTFB

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下是一些教学研究机构发布的教案参考,可供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借鉴。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一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火车读达到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学法提示。

在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勾画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体会“我”学艺的艰辛和在舞台上炼就的勇气和力量,感悟舞台艺术的神奇魅力:

1、勾画出课文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得到的锻炼和力量。

教具准备:

文字、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请读出老师所写的字。(板书:舞台)你认为什么是舞台呢?

2、本文题目是《我的舞台》,(板书:我的)面对这样的题。

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的舞台是谁的舞台?我的舞台是怎样的舞台?)。

3、谁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我的舞台是本文作者吴霜的舞台;每个地方都是她唱戏的舞台。)谁来介绍一下吴霜?(学生介绍吴霜,课件2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二、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在课下下了一凡功夫,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谁来挑战字词。(课件3)。

2、谁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呀,舞台成就了吴霜,炼就她的勇气和毅力。请速读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吴霜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可以表明她对舞台的感情?(板书5件事情)(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品味。

课文用了5个事例展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下面我们再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相应语句加以简要分析。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就和舞台接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理,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4、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抻”,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

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5、过渡:

作者在舞台上慢慢长大,凭着她的执着坚定,吃苦耐劳,师傅严格要求,母亲一反娇宠的常态和奶奶无情地躲进里屋,炼就了她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让我们一起读最后的一句话。出示句子: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二

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第一课时。

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

2.雨衣图片。

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

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

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读给同桌听一听。

第二课时。

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第一部分。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

(板书:妈妈送我新雨衣)。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

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

(二)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

(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

(三)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

(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

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面去。)。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

(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

(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

(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

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听英语讲座)。

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

(休息一会儿)。

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已经买了)。

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没说要炖肉)。

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信)。

(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

(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

(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

(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

(四)第四部分。

1.“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

(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2.“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

(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

3.“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

(怕弄坏了新雨衣)。

4.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兴奋、满足、高兴)。

(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

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

(一)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

(2)“我”每天盼着变天。

(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

(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

(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

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

(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

(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

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如“委屈”“梦”等。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插叙的叙述方式,了解课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方式。

4、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句子的品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学生预习作业:

1、自学课文的生字,每个生字书写三遍,做到正确、规范。

2、通过查找工具书了解课文生词的含义,如“执着”等。

3、把课文读3遍,不懂的问题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

4、想想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些什么内容。

教师准备:

1、查找贾平凹的资料。

2、完成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

2、梳理学生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称作是“我的小桃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用心读每一句话,尽可能区读懂课文的内容。

2、以问题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a问题:我的小桃树的来历。

学生交流,知道小桃树是“我”吃完桃子后,种在院子的角落里的长出来的。

b问题:“我”和小桃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a知道作者在小桃树上存着自己的梦。

b作者的梦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梦有了些什么变化?

理清作者“梦”之路。

幸福——希望——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

c小桃树仅存的花骨朵是“我”的梦的精灵。

c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感激小桃树?

生可能会回答: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我”。

过渡:大家初读课文的收获是非常大的,但是作者感激小桃树就是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我”吗?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大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谁能说说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交流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领悟“插叙“的叙述方式。

预设:

生:课文主要写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师: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呢?

生:2——7自然段。

师:那文章的第一和后面的三个自然段呢?

生:写了如今小桃树正在遭受着风雨的摧残。

生:回忆。

师:这样的叙述方式就是“插叙”,板书:插叙。

插叙这种叙述顺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相信学完了课文,大家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了?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我的小桃树经历了怎样的艰辛与磨难?

要求:先找到小桃树生长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谈句子的感受。

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批画,写体会,教师巡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学困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4、集体交流。

(1)抓住“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这句话,上挂下联,体会小桃树的“委屈”,感受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磨难。

关联的句子:

a、我却怎么也不能安睡,想起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体会生存环境的恶劣)。

b、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将来开花也界不出果子。”(体会大家对小桃树的嘲笑)。

c、他们嫌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体会小桃树的坎坷)。

d、“我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来看它。”(体会小桃树的孤独与寂寞)。

(2)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5、小桃树遭遇了这样的艰辛与磨难,但是它屈服了吗?

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句子,体会小桃树的顽强生长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看板书,梳理上节课的学习体会,感受小桃树的形象。

二、细品文字,感受小桃树的不屈不挠。

1、自由读课文第1,8、8、10自然段,说说自己似乎又看到了怎么的一棵小桃树?

2、生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句子“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海面上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来体会小桃树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1)抓住“千百次”“又千百次”“挣扎”等词感受小桃树虽然遭受风雨摧残,但是顽强生长的精神。

(2)抓住“海面上的灯塔”“时隐时现的光”,感受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3、作者最后说“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苞呢”,作者为什么要感谢小桃树?请大家阅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补充资料。

生读补充资料。

三、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1、看过了《贾平凹的童年》,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感谢小桃树?

感悟作者的为了追求梦想不屈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理解“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人世的大书写了什么?作者做好了读懂人世大书的准备没有?要怎样才能读懂人世的大书?

引导学生体会人生的道路上有鲜花,同样也布满荆棘,只有坚持不懈、顽强不屈、追求梦想而不屈不挠就一定能读懂人世的大书。

2、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小桃树,实际上是在写谁?揭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线索:明线与暗线。

4、总结课文,体会运用“插叙”叙述方式的表达效果。

四、总结课文,提升认识。

1、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了。(可见出示一些关于顽强拼搏的名言警句)请你也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贾平凹的《丑石》和《我的小桃树》原文。

2、以《我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尝试使用“插叙”的叙述方式。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明线)(暗线)。

艰辛磨难坚持梦想。

顽强生长不屈不挠。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四

《读书要有选择》是苏教板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重点介绍了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其中,第一自然段写了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了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和方法;第九自然段写了掌握这种本领的益处。本文内容浅显,结构清晰,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读能力的好材料。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初步懂得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是为了不教。”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本文内容浅显,通俗易懂,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决定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

(一)、谈话导入布鲁纳认为,“兴趣是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了谈话式的导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读的书,然后出示有关读书的名言,如“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工夫。”最后让学生读读,谈感受。老师总结:读书要有选择。(同时板书课题)。

(三)、解决问题。

1、自学课文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在自学过程中,同桌讨论,准备汇报。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汇报、交流在学生自学课文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很有必要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首先,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错字;接着,就自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交流,最后小结,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四)、知识迁移“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五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童谣吗?老师这儿也有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童谣课件)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导入:你们知道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吗?(春节)。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朗读课文,注意以下要求(屏幕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一看,按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在课本上标注一下,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注。

3、小组内交流讨论,释疑解惑。

4、班上交流汇报。

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交流要点: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卖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预备足吃的。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师:(出示课件)老师听明白了,按老规矩,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这个年过的可真够长的。请看大屏幕上的时间,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这么多的风俗习惯,一会功夫就让我们全看明白了,这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好处。

(三)、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1、在老舍先生提到的这么多日子里,有没有你印象特别深刻的?(腊月、除夕、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

(大屏幕出示要求)请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读给同伴听。

2、生自由感情朗读,体味。

3、交流体会感受。交流重点:腊八。

腊八粥:抓住“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比喻的生动,老舍语言的幽默风趣以及人们丰收的喜悦,新年的快乐,以及对来年农业生产的美好祝福。

腊八蒜:体会色如翡翠,色味双美,指导学生读“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读出让我们垂涎三尺的浓浓的年味。

(四)、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

(生交流)这四部分作者写得特别详细,其它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2、那么,通过老舍先生的描述,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祥和的节日。是一个隆重的节日。(相机出示课件)。

3、小结:老舍先生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五)、拓展。

同学们刚才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独特的民风民俗,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老舍先生的这篇课文编成同学们喜欢的童谣。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六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一课时。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

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引读: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2、作业:练习写诗句。

你从——。

你向——。

你用——。

你用——。

背诵《长江之歌》。

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16、长江之歌。

雪山东海。

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未来。

哺育挽起。

有母亲的情怀。

灌溉推动。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七

1、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哲理。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的哲理。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提出问题,并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景与情,从而领悟文中的哲理。

你们谈了对暴风雨的感受,现在我们去看看意大利的作家拉法埃莱·费拉里斯是怎么评价暴风雨的。

同学们读了题后,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面对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问:暴风雨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

1、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各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2、师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暴风雨给他的启示?

2、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暴风雨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1、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根据学生勾划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者写得好的句子,从读中去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了暴风雨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同学们能理解作者从暴风雨中得到的启示了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也可以说说你联想到的古诗或歌曲。

同学们,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这篇课文作者用饱蘸情感的画笔,细细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并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7 暴风雨的启示

来之前 闪电 雷鸣(让人恐惧)

暴风雨 来之时 狂暴 毁灭人间(惊心动魄)

去之后 鸟唱 草醒 玫瑰香(绮丽华美)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八

单元复习课要怎么讲?需要准备什么内容?下面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课教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第一单元及单元测试。

1、复习巩固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的部分段落,并能背诵。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复习背诵“日积月累”安排的格言,让学生积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励自己。

5、第一单元测试题。

1、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灵活运用词语。

2、按要求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第一单元测试题。

复习过程:

一、读课文。

学生共同阅读课文。师生共同强化个别难点字的认读与组词。

二、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1、读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桌互批,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五、背诵课文。

1、采用齐读、自读、开火车读、小组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复习第一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九

指导学生把话语转化成画面,有感情地朗读36节。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感悟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

2、引导学生重点抓住36段,联系上下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1、指导学生解读第5节战斗画面。

2、选择完成一道情景写话题。

郑成功彩像(主题音乐)第三节文字三道情景写话题郑成功不同时期的塑像。

一、导入。

1、导语。

2、齐读课题。

3、过渡。

二、导读36节。

1、布置用心读文,边读边想:从这节文字中能看到哪些画面?

2、交流,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3、导读第3节。

(1)出示文字:

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

相关链接:他望到了望到了望到了。

(2)指名读句子,问:什么叫眺望?他望到了什么?(联系第2节)。

(3)追问:郑成功仅仅是在眺望吗?(心在牵挂)。

(4)出示文字: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宝岛台湾!

(5)让学生划出慷慨激昂,问:是什么意思?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练读、指读)。

(6)情境描述,联系岳飞、戚继光、吉鸿昌等留下的.名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7)布置齐读。(读出慷慨激昂)。

(8)过渡。

4、导读第4句。

(1)注意一个词语瞭望,这时候,郑成功又瞭望到了什么?

(2)交流后指导三次齐读。

a、突出舰队庞大;。

b、仅仅是庞大吗?突出纪律严明;。

c、作为读者,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3)小结过渡。

5、导读第5节。

(1)默读,边读边想: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2)交流:追问:透过英勇这一表象,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3)指名读,读出郑军的英勇善战。

(4)播放录像。

(5)大声练读。

(6)齐读。

(7)过渡。

6、导读第6节。

(1)默读,再联系上下文自主选择完成一道写话练习题。

情景2:用几句话具体描绘台湾同胞欢庆胜利的画面。

情景3:高山族的弟兄们接过郑成功送来的犁、耙等农具,眼含热泪,深情地说:。

(3)交流。

三、总结。

出示郑成功不同时期的画像,总结:

在中华民族的抗争,郑成功用言行骄傲地书写着英雄两个大字,让我们永远铭记住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

本册复习要求:

一、汉字。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218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35个汉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4、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5、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词语。

1、正确认读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词义。

2、能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会说反义词。并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3、正确地搭配词语,能发现褒义词和贬义词的特点。

4、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句子。

1、会用常用的几种句式写句子(如条件、递进、因果)。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会改写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

4、学会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写句子。

四、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能把握自然段的内容结构,了解自然段中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从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5、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五、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根据表达的需要,会使用冒号、引号。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整洁规范。

六、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的转述。

2、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3、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复习重点: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218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35个汉字。

2、正确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3、加强朗读和背诵,充分积累语言。(四字词语、名言警句等)。

4、巩固理解文章的方法。

5、注意习作中语句表达通顺,不写错别字。

6、能根据文章内容,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

复习难点:

1、能把握汉字的难读音的读音。

2、能辨析形近字与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3、能用打比方的句式写句子。

4、能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5、注意写想象文的合理性和条理性。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一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绿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从中懂得人类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自作聪明,否则将适得其反。

运用:拟旅游须知。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的探索精神。

一、揭题导入。

师:大自然有无穷的秘密。

出示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图片。

请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说说你对加拉巴哥岛岛的了解。

相机出示:太平洋绿龟图片。

(通过了解背景资料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师:课文为我们揭示了大自然什么秘密?

生自读课文后交流。

相机出示一组幼龟、老鹰、海鸥、鲣鸟等图片。

(目的是让学生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

相机出示:

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理解:这里的道指什么?

改板: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生口头填空。

师提示:弱肉强食这就是大自然之道,大自然的规律,也是大自然的秘密。

(为理解课文的中心句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作铺垫)。

三、感悟中心。

出示: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的意思(愚蠢至极点)。

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默读课文第3节至结束。

相机出示:

一只成百上千。

欲进而止争先恐后。

踯躅不前鱼贯而出。

(结合理解内容积累词语)。

出示: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遇到危险。

向导为什么而悲?

引读课文第11节。

(以读代讲,注重情感体验)。

师:如果幼龟会说话,它会如何谴责我们人类?

出示:一只死里逃生的幼龟悲愤地说道:

生写句后交流。

(借幼龟之口谈认识尊重个性化体验)。

相机出示课文最后一节。朗读。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你还有什么疑问?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生合作学习后交流。

(课内外结合,拓展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四、拓展练习。

出示:

为了保护加拉巴哥岛的幼龟,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请你代岛上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拟一条旅游须知。

生完成后交流。

(以写话代总结,并创设运用语言的情境)。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二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三

枯----干追------赶宿------住。

美丽-----漂亮自豪-----骄傲。

健壮-----强壮呼唤-----叫唤。

慢慢-----缓缓、徐徐同伴-----伙伴。

弯-----曲高兴-----开心。

明亮-----光明、光亮足迹-----脚印。

寻找-----寻觅赶紧-----赶快。

迷路-----迷途景色-----景象。

芬芳-----香气。

不解-----迷惑应该-----应当。

舒适-----舒服照顾-----照料。

挑选-----选择茂盛-----茂密。

清晰-----清楚展现-----展示。

流动-----流淌犹如-----好像。

欢乐-----快乐祝福-----祝愿。

有名-----出名特别-----非常。

雄伟-----雄壮容易-----轻易。

闪烁-----闪耀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装扮-----打扮连接-----联结。

奇怪-----奇异生气-----气愤。

哄骗-----欺骗知道-----明白。

研究-----钻研立即-----立刻。

采用-----采纳洁白-----雪白。

忽然-----突然方便-----便利。

好像-----似乎望-----看。

鸣-----叫泊-----停。

清新-----新鲜指点-----指示。

著名-----有名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辨别-----分辨慌张-----慌乱。

观赏-----欣赏指教-----指点。

光滑-----猾溜飞快-----快速。

惭愧-----羞愧力气-----力量。

聪明-----聪慧喜欢-----喜爱。

常常-----经常惊讶-----惊异、惊奇。

仔细-----认真满意-----满足。

谈天-----聊天往常-----以往。

办法-----方法孤单-----孤独。

巴望-----盼望焦急-----着急。

讥笑-----嘲笑斥责-----训斥。

讨厌-----厌恶清楚-----明白。

刻苦-----努力旅游-----旅行。

夸奖-----夸赞灭绝-----灭亡。

足够-----充足流行-----盛行。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抓住线索,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丝瓜的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丝瓜的喜爱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思。

1、引入。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平凡、普通等)。

2、质疑。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季羡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丝瓜的喜爱情感。

三、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1、自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

五、自学指导三。

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1、自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

六、小结。

七、作业。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作者围绕缺水描述的几件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南沙卫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品质,重新认识和把握英雄的真正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南沙卫士的艰苦生活,体会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弄懂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放映南沙群岛图片)在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烟波浩淼、一片汪洋,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等矿藏,这片神奇的国土就是祖国的南疆——南沙群岛。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这里以前没有土壤也没有生命,是日夜守卫的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创造了奇迹,是他们捍卫国家海洋权益,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南沙卫士。

二、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南沙群岛缺水的?

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战士们具有哪些精神品质,结合课文的内容谈一谈。再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看怎样读才能更好的体现战士们的精神品质。最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

2.学生自主读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

3.小结:大家学得很认真,在文中留下了你们阅读的痕迹,还与同学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在请向全班同学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吧!

三、学生汇报。

1.缺淡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体会你勾画的表现缺淡水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

(4)自己蓄水。

2.缺蔬菜。

3.生活单调。

出示: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海岛的生活是单调和寂寞的。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四、欣赏录像,激情朗读。

1.播放《南沙掠影》观看战士生活状况。环境恶劣,生活艰难,战士们对祖国亲人却如此慷慨,祖国亲人说——齐读“妈祖救助渔民……怀抱中航行。”

2.战士们的付出祖国亲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六岁小女孩的画中有多少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呀!带着对战士的敬佩朗读最后一段。

3.这些战士甘愿吃苦受累为的是什么?读“我们甘愿奉献每一滴水,每一滴血。我们渴,我们热,就是为了你们永远幸福!”

五、总结延伸。

1.总结: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这种无私奉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战士们的英雄本色,他们不愧是祖国的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2.作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南沙卫士的生存条件今非昔比,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南沙现状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南沙卫士。

困难南沙卫士的品质(学生汇报时填写)。

()()()()。

缺淡水。

缺蔬菜。

生活单调。

…………。

关于六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简短篇十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二类生字,会读古文中重点字的字音。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喜欢学习古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与体会。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并说出每句话的意思,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

2.收集有关《论语》这部书的资料。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论语大考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而耳顺,()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你还知道哪些名句?

二、出示曲阜孔子庙的图片,介绍孔子。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代是最动荡也是特色的一个时期。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鲁国诞生。他就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三、读文,扫清阅读障碍。

四、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

1.课文翻译:

《论语》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应该开心的两桩事情:“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还有一桩不应该生气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说:“学习能够经常反省,实践不断获得新的收获,内心里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而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一点也不怨恨,这难道不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2.有关课后“为学”名言的理解: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2)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

(学业的精深造旨得之于勤奋,在玩耍与游戏中荒废了。)。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国]荀子。

(还没有刻完就不刻了,这样半途而废,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坚持不懈地刻镂,哪怕是坚硬的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句话强调的是坚持不懈。)。

五、作业:

背诵你喜欢的《论语》中的句子。

板书设计:

《论语》四则[孔子]。

《论语》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语言的语录体散文集。

重点字:说、乐、愠、罔、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