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05:02 页码:11
2023年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优秀14篇)
2023-11-18 15:05:02    小编:ZTFB

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来回顾自己的成绩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明了,突出重点和亮点,不拖泥带水。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实例,它们总结了不同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供大家参考。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一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下面提供的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

来源:搜狐教育社区。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二

1、适宜,合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2、应当,应该。(诚宜开张圣听)。

3、表推测,大概。(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重要,简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2、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3、需要,符合,适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4、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5、要挟。(惟大辟无吏可要,然犹质其首)。

6、相约,誓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7、要点、关键。(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8、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9、总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0、约束、控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阳光,太阳。(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4、通佯,表面上,假装。(儋阳为傅其奴)。

5、出的,外露的.。(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1、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2、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3、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处所。(不知何许人也)。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1、饰,装饰。(美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2、理,整治。(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兴建,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编撰,撰写。(修史)。

5、学习,研究。(自修)。

6、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

7、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来告良《鸿》。

2、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3、宠信:君幸于赵王《廉》。

1、行动:大行不顾细谨《鸿》。

2、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其行廉《屈》。

3、实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师》。

4、行走:道芷阳间行《鸿》草行露宿《指》。

5、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6、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7、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8、经: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

9、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

1、缘故,原因。(事出有因)。

2、因为,由于。(因人废言因噎废食)。

3、因此,因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沿袭,继续。(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陈陈相因因循守旧)。

5、凭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6、依据,随顺。(因人成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7、趁机。(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8、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小见大)。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着,坐下。(项王,项伯东向坐)。

3、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

5、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

6、坐守。(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制止。

答案a。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部使者”,“刚”是廖刚,廖刚做什么呢,去“抚定”,所以中间的“檄”就不是名词“文告”,而应该是个动词“下令”全句的意思就是“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

这几种推断方法能灵活运用,还是要依赖于比较好的语词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单独运用或者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解题,就比只凭识记来应对显得聪明多了。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四

a.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刺秦王》)。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或不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五)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伏尸而哭(《荆轲刺秦王》)。

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项王按剑而跽。(《鸿门宴》)。

(六)表结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七)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八)表比喻,译为“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b.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c.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李贺小传》)。

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d.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乎。

a.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召公谏厉王弭谤》)。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召公谏厉王弭谤》)。

定乎内外之分。(《逍遥游》)。

(五)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六)表祈使语气,译为“吧”。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b.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逍遥游》)。

3.其。

a.用作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又分几种情况:

(一)人称代词。

1.物主代词,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荆轲刺秦王》)。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刺秦王》)。

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2.第三人称,作主语或宾语,应译为“他”“它”“他们”。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疑其有改悔。(《荆轲刺秦王》)。

3.可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自己)”或“我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二)指示代词。

1.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其人居远未来。(《荆轲刺秦王》)。

2.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3.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b.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为主谓之间),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在句首时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一)表测度: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二)表反问: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难道)。

(三)表商量: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四)表祈使: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c.用作连词:

(一)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二)连用“其”,表疑问性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祭十二郎文》)。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用作语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焉。

a.代词:

(一)用作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何”等。

1.问处所,译为“哪里”“在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问情况、方法,译为“怎么”“从哪里”。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问事物,译为“什么”。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4.问人,译为“谁”。

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公羊传·庄公三十四年》)。

(二)用作人称代词,相当于“之”。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

(三)指示代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召公谏厉王弭谤》)。

b.助词:

(一)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译为“了”或不译。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二)用于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三)用于疑问、反诘、感叹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四)形容词、副词、动词词尾,译为“地”“然”“如……状”。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c.兼词,译为“于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d.副词,译为“为什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5.以。

a.用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用”“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手段,方法,可译为“凭借”“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三)表示标准、身份,可译为“按照”。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四)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对象,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荆轲刺秦王》)。

(五)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从”、“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b.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四)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致于”。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五)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游褒禅山记》)。

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祭十二郎文》)。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七)表示假使,可译为“如果”、“假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c.动词:

(一)译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译为“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四)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d.副词。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e.名词,译为“原因”“缘故”: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桃花园序》)。

f.助词:

表时间、方位、范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6.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语气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用作判断词“是”。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面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a.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跟”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五)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引出施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李贺小传》)。

(六)表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在(等到)……时候”“当……”。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b.用作语气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何以女为见?(《苏武传》)。

c.用作连词。用于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d.用作动词,读阳平声: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必以长安君为质。(《触龙说赵太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五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根据语境和语言规律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

1.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

2.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通五经,贯六艺。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比如: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变姓名,诡踪迹。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为“辶”,联系后面的“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其是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4.声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的意义。“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5.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举,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同理可以推出“梅以欹为美,正则为景”句中“欹”的词义为“不正”或“倾斜”;“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中的“殚”义可由熟悉词“竭”的意义推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

6.选项推断法。

一般来说,文言文后边的设题的选项实际上是对文言文选段比较晦涩难懂的关键字词的某种注解,要充分利用设题的选项理解原文,交互理解。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六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屈原在《离骚》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5.李白的《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7.《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0.《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1.《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1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6.《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18.《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0.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1.《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2.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3.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4.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

25.《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6.《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2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29.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30.《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31.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3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34.《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35.《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七

语文中文言文一直是考试的必考项目,其中各种词性看似复杂多变,实际都是有规可循。本次答疑过程中老师重点回答了如何提升文言文,希望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问题1:怎么提起学语文的兴趣。

老师:语文很重要,她的重要性能不能间接提起我们的兴趣呢?其实语文一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科,品文品人生,感性认知与思维逻辑的完美结合,相信你会爱上她,望以梦为马,随处可栖。直面经典,直面人生,与君共勉!

问题2:那,一轮复习老师有推荐的刷题资料么,我去买一本。

老师:可以做近三年的高考题与模拟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也很好,可以分模块练习。

问题3:老师如果我的语文成绩在90到100之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提升到120呢?

老师:选择题不出错,先分析下自己是哪部分出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去进行查漏补缺,弄清楚解题思路。

问题4:老师,我现在是一名高二的理科生语文成绩老是在及格分边缘。我想问一下老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我把语文成绩渐渐提高。

老师:语文也需要错题整理,从现在开始,每次做过的见过的这类题,整理在一起,每天花20分钟时间翻阅,期待进步。

老师:分模块进行语文的复习,现代文阅读掌握文本理解,并且熟悉解题思路。古诗文阅读,平时多积累,也要注意答题思路,作文部分,注意审题立意,语言打磨,结构清晰,素材体现人文关怀与社会情怀,基础知识部分勤翻阅。

老师:你好,120分以上,保证选择题不丢分,主观性试题,包括现代文阅读以及诗歌鉴赏,弄清楚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文言文多去积累,作文先保证切题,然后慢慢出彩。

问题8:高三语文怎样提高。

老师:高三语文,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分模块进行复习。针对性总结解题思路与应对措施。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八

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论》)。

【恨】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狱中杂记》)。

【羁】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疾】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宋史·吴遵路传》)。

【俭】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简】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隋书·牛弘传》)。

【矜】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传》)。

【禁】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史记·吴起列传》)。

【捐】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后汉书·党锢列传》)。

【刊】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10.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书》)。

【克】能够。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九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十

江苏省兴化中学王广清。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具体阐述。

一、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如20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应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再如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11题c项:“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由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天津卷第11题c项“一日一夜与虏相及”,题干解为“达到”,据原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可知,此处应为“追赶”意。

二、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奔”也应作“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显然不同。再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三、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破题”。如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孙)登辞疾不受(急速)。从句法关系来看,“辞疾”即“辞以疾”,是“以疾辞”的倒装,全句犹言“登以疾辞而不受”,即“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孙权的赏官”,题干中解释为“急速”显然不对。又如20高考北京卷第17题,要求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关键是对“多”的解释,从句法来看,“管仲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见“多”只能是动词,联想到学过的“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为“称赞、赞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刚好相符,因此全句意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少考生将其译成“天下像管仲这样贤明的人不多”是错误的。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其解作“空闲”是否正确呢?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资佐证。

四、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再如高考全国卷第11题d项为:齐人追亡逐北(败逃者)。“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可见原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

五、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此外,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d项“讼者多两让而止”,句中“两”命题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确?据上文“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诉讼的双方称为“两造”,就可推知此处“两”应该解做“双方”,而非“两次”。又如福建卷第11题d项“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作者邮箱:xhwgq@。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十一

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吕氏春秋》)。

【阿】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北史·宋隐》)。

【伐】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义田记》)。

【富】众多。

【译文】繁多的音乐和女色,众多的妻室子女,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后汉书·列传二十九·赵咨传》)。

【干】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5.致知在格物。(《大学》)。

【格】推究。

【译文】推及知识(真正明白)在于(深入)推究事理。

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

【更】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三国志·魏书十一》)。

【购】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北史》)。

【规】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宋史·黄庭坚传》)。

【过】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1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醒心亭记》)。

【憾】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十二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青霜一作:清霜)。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翻译。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池据于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秀的人物。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中,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正当深秋九月之时,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华丽威严的宫殿,依凭起伏的山峦而建。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河流迂回的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十三

3、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4、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

5、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7、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

9、荡胸生曾云《望岳》。

10、略无阙处《三峡》。

11、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1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14、才美不外见《马说》。

15、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16、其真无马邪《马说》。

17、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18、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19、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20、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1、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22、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篇十四

如果这个实词的表面意思在这个语境里理解不通,那么我们可以结合语境联想它在其他场合特别是教材上出现过的意思。如今年高考卷四川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任:承担。

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宥: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觐:拜见。

答案:a。先根据语境“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说明郑氏家族不可能是获罪了,那么此处的“完”就不应该是结束,完蛋之类了,再联想教材《六国论》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是“保全”的意思,正与语境相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