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3:04:01 页码:11
2023年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大全14篇)
2023-11-12 03:04:01    小编:ZTFB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坎坷和挫折,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勇敢面对。怎样在总结中准确把握重点,避免过多的废话?这篇范文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性和作用。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一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中还包括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手工业方面: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间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不仅占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且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方面: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处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发展艰难。

“会跳的麻雀有虫吃”

高考试卷难免会有一两道较麻烦的题目,要心中有数,“把精力留给会做的题”,学会跳过难题,因为“我难人难,我不畏难,我能避难,回头不难”。“会跳”就是要学会取舍,适当的放弃,轻装上阵,反而更易成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风”指材料信息(题眼)。信息(题眼)分为两种:直观(显性)和隐藏(隐性)。做题技巧:欣然接纳题目的“直言不讳”(关键词),细心品味题眼的“暗送秋波”(隐藏信息)。命题者如果图表出难了,就考虑在选项上降低难度,无论如何掩饰其意图,都无一列外必须要向考生或透露、或暗示、或提示些信息,比如图表复杂,就用等量组合,如果再用不等量组合,其难会徒然增加几倍。

任何难题,同学们都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桃子”。那种盲目求深、求难、求怪的题目,就是所谓“超纲”。若出这种题,除了丧失此题目的考试意义外,无非就是炫耀命题者的水平高深莫测。

“技多不愁,艺高胆大”

技艺一:例如,高度概括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本质,一句话就是“增支减税,降息放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和发挥其作用。

技巧二:注意答案选项中使用了过度、过头、过分的词语,形成了绝对化、单一化、片面化、孤立化、静止化的语气。凡是选项用了“唯一、绝对、纯粹、就是、不可能、无法”等词汇,要特别小心。

技艺三:排除法。凡是违背“增支减税,降息放水”的做法,如选项反而强调财政的增“收”,同“增支”相反。即可“秒杀”。排除了这些后,你会惊叹“原来如此。”由此可见,同学们只要手中拥有“屠龙术”,就敢下五洋降龙捉鳖。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二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注意:实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寒冷干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当。

如5、6月份长江:梅雨天气。

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

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

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三

1、军阀混战:(1)背景: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侵略中国。(2)概况:1920—1924年之间,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3)影响:“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

2、冯玉祥北京政变:(1)原因:冯玉祥具有一定的朴素爱国思想,他仰慕孙中山,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加上和吴佩孚矛盾的加深,促使了这次北京政变。(2)性质: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但不是一次革命。它是北洋军阀内部走向分化的表现。(3)政变的过程:1924年冯玉祥囚禁总统曹锟,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电邀孙中山北上。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时间:1924年冬。(2)北上宣言: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中共对孙中山支持北上,一场全国性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掀起了。(3)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孙中山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

三、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时间地点:1925年5月30日,上海。(2)原因: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打伤多人,是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工人和学生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制造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3)领导机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4)结果:面对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大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的利益一致,是反动的阶级)单独退出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出(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有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工人阶级为保存实力而停止了罢工(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彻底的革命性)。(5)五卅运动的意义: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6)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1926年10月,香港和广州。领导机构是省港罢工委员会。坚持16个月,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是这次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

(1)时间及对象:1925年,陈炯明。(2)意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3)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军的组建。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四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3)组织基础: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4)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3)代表: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列席了会议。(4)主要内容:大会通过党的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5)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中共“二大”

三、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概况: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顶点,掀起中国工运第一次高潮。二七惨案及教训: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牺牲。“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无法战胜的,必须联合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五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_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_”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文科文综必考知识点历史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六

历史学科在中间,在中间的学科一般都比较占便宜,因为已经进状态了,但可能对时间的把控上可能警惕性没有那么强,很可能做完历史之后最后突然发现坏了,政治的时间不够了。

所以给大家一个小建议,第一,在答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把后面两科的时间分配好。第二,从历史这两年从试卷上来看的话,前几个题是比较简单的,这可能跟别的科不太一样,就是因为历史的前几个题考察是我们古代史,而最简单的就是古代史,古代史答题方法一般来说你只要弄明白他想讲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就可以了。(马上点标题下高中历史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2.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练习做题时间。

我建议大家12个选择题15分钟做完,大概1分钟1个。大题的话是5问,每问7分钟,但是这样的,37题的第一问,一般是有两大小问,第一问是概括,第二问是谈原因或影响,这个要拿7分钟,然后第二问尽量地减少时间,大概就是5、6分钟的样子。这样都能省出来一两分钟。

第三道题大家都知道,是历史最难的,也是范围的,这个至少要拿出10到12分钟的时间来做。然后后面两个题基本上就是原因影响题或概括题,每个题5分钟即可,所以加一块的话是5分钟,还是很紧的。

3.不要死记硬背知识点,把知识点落地化更有助于记忆。

不是要死记硬背知识点,你越背越不明白的。孩子过了14岁、15岁以后,理解性的记忆强了,这种死记硬背的能力差了。

所以说建议大家一定要拿到一道题目,比如说拿到一道高考题,看这个知识点考的是哪个点,然后把这个材料的知识点进行运用,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个能把知识点落地化,并且轻松地背诵,再有一个就是对历史的专业语言训练是非常好的。

通过这个题目去重新理解知识点,并且通过题目去看一下这个知识点怎么用语言答出来。不一定你知识点答多准,有时候字写错了都可能给你过,只要这个知识点解释力越强,逻辑思维越好那一定是高分数。

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全球史观,所以说如果在东西两半球,相对哲学的情况下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如果把它落地化,大家准备一下,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和雅典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比,这一块从知识角度来讲的话就是重中之重。

第三个就是希望大家关注一下关于现代社会当中比如说像亚洲、非洲,特别是亚洲、非洲这两个地区,民族国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当中,它的共性和个性是什么,这个点今年也是一个重点方向。这个点从我们历史学本身来讲的话,就是亚非拉民族国家解放,这也是重中之重。

4.锻炼读材料的能力最重要。

第一个能力能不能读懂材料,把材料一定要读准,读材料无碍乎这么几个,第一步先明白这个材料讲的什么事。第二围绕这个事主体有谁,客体有谁,中间过程是什么样的,把这个读准了其实更重要。再有一步,现在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一个概念来复习。

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说讲中国现代史,就一定要谈旧事务消亡、新事务是如何产生的,围绕这个点谈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是怎么变的。

还有就是中国旧的东西是什么,新的东西是什么,旧的经济是什么,新的经济又是什么,然后再想旧的东西为什么瓦解,新的东西为什么瓦解,这样做一个梳理的话,两个小时就能可以把近代史弄完。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史言和史语,历史语言一定要注意。

地理。

1.地理是文综的开篇,避免结构难度影响心情。

地理这个学科从整个结构来说是第1到第11道选择题,第36题,然后还有最后两道和历史和政治综合的题目。咱们试卷会有一个结构难度,在某些年份可能会出现上来这道地理题就非常难,对于这样的情况考生也不用特别担心,可以适当地先缓一下心情,稍微放一放,往后做一下,越往后做可能越简单。

我们做一个调查,前几道选择题错得概率是比较多的,但跟知识掌握本身无关,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2.越到考试越要重视书本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方面更多地是注重书本上的主干知识。比如说对于自然地理,更多关注地球运动它的特征和影响,比如大气的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比如说三圈环流比如说季风环流形成过程和影响,我们更加注重的是这种主干知识的学习,不要去细究于很小的局部知识。

注重书本主干知识,比如说在地壳的时候,人口的区位,城市的区位,比如说农业的区位选址,工业的区位,等等抓大方向。越到考前的时候,我们越要重视书本的主干知识,重视我们曾经考过的主干知识,这些主干知识是如何迁移到我们题目过程中的,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3.时事热点关注大型赛事、重大工程。

地理会有一些常规性的热点。比如说当年的大型赛事,可能会结合着大型赛事考察一些题目,比如说当年的一些重大工程,像南水北调工程这种竣工,我们会结合这种大型赛事、结合这种大型工程去考察。

但是事件本身只是我们考察的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在谈论的隐性的考察,它考察的不是事情的本身,它是考察这件事背后的原理。事件只是一个出题的切入点,我们更多地还不是把精力放在去搜集时事上,更多地还是落实到书本的知识上,落实到知识的迁移上。

4.复习不要停留在是什么,要关注为什么。

很多学生会面临一个问题,比如说你问他日本会有什么样的特征,他可能能背出来,地狭,岛国,海线曲折等等,但是停留在我们初中地理的阶段,就是是什么的阶段。

就是地理现象掌握的一个阶段,而在高考的考察并不落实是什么,我们考察的是为什么。所以说考试的时候在琢磨的过程中是要从一个是什么到为什么的一个思考,也就是说学生要把自己曾经掌握的现象,要记住这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讲到日本季风气候,那我们要想,它的季风气候和我们的季风气候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它伴随海洋性,那我们就深追一步,海洋它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比如说降水的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或者说我们气温的年较差等等这种情况。

5.地理要用地理语言答题。

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就是规范语言,地理答案的字数跟历史、政治两科比起来是很少的。但是要求比较干练,我们说简约但并不简单。一个是从广度,就是从多个角度,我们经常强调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比如说从地形、从气候,从水,从土壤,从植被,多角度答题,还有一个就是深度,就是过程,一定要把前因后果说清楚。还有一点就是语言要规范,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山脚下的平原,很多同学就答一个山前的平原,不如用山路。比如说这个地方的风很大,其实说的是水平梯度力,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如果用地理的语言来答,我觉得判卷时候会觉得这个孩子有比较好的地理素养,所以说一定要用本学科内的语言去答本学科的题。

政治。

1.政治差,三个点的问题要解决。

学生政治差,主要就差在三个点上,一个是知识差,知识本身可能从理解,知识的迁移上会有一些欠缺。比如说政治生活里边强调的民主进步,我们这本教材本身核心就在民主政治进步这个环节。

民主政治进步这个环节它可能从政府、公民、各个角度去谈这个话题,这就是我们政治的特点,它是从一个设问的角度来辐射到相关的知识,它可能会打破教材原来的知识的形式,可能是我们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

第二个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不会答题。很多学生在回答政治主观题的时候都会觉得不知所云,政治一旦是方向出现了偏差,就很可能是零分的效果。

其实关键在于有几个细节没做好,第一个最重要的,政治特别强调审设问,就阅读设问这个环节一旦出现偏差,没有把握住这道题本身无论是从知识角度还是从命题角度所设定的限定,超出这种限定是不得分的。

第二是对于在设问当中命题性的限定。因为政治本身不管怎么设问最终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所有的答案、所有组织的语言最终都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就像有的同学,政府角度也答了,但是只罗列了知识,这样只能拿一部分分数。

材料解读也非常关键。政治强调的是关键词性的解读,拿到一个材料,拿文化举例子,在文化生活材料当中它提到一些具体的词,我们要把这些词语转化到我们学到的知识上面。

比如说现在强调全民阅读,我们在阅读当中来体会人生,这样的材料跟政治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样的语言背后它就体现出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我们需要通过这个关键词去挖它背后的知识。

2.解读关键词有技巧。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政治材料解读的时候有几个方式,一是名词性的概念解读,凡是材料当中出现的名词性的概念,它对应的一般都是政治各个模块概念性的东西。

然后还会有一类是关系类的,一个材料里边谈到了事情的关系,无论是逻辑关系还是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还是说其他的相关性,它对应的就是这个知识当中的基本理论,政治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就两类,一类是基本概念,第二类是基本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判定的时候,转化的时候也是从这角度切入的。

3.政治需要背诵的内容也就4张a4纸。

政治也有政治的语言。政治本身语言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语言是原理性的语言、概念性的语言。第二级是在这个原理之下的一个分要点,它是做一个解读。第三级语言是每一个要点当中在教材里边,针对每一个解析性的语言就是三级语言。其实真正现在高考本身是需要掌握一级和二级语言,三级语言要结合材料看能力。

一、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

1.“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记———必须把课本上的每条原理都记清楚,原理后面的阐述和举例也很重要。各个不同的例子是对应哪个原理的要分清楚,这在选择题中很可能会用得上。经济学比较简单,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题的基本思路记清楚就行。哲学需要多想。学哲学永远没有止境,往往越想就会有越多的体会,理解也会越透彻。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原理分清,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尤其不要混淆。可以看一些参考书,看看书上是怎样分析的,要从哪个角度下手,怎样表述。政治学要特别注意不同术语间的区别,记的时候尤其要强调准确,因为有可能差一个字这个说法就完全不同了。

2.“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学哲学尤其要注意和时事结合起来。平时看到一则新闻就可以想想,它可以体现怎样的哲学观点或者是可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经常这样问自己,做题时下手就会快得多,角度也比较准确。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二、高中政治学习要特别注意把握知识体系。

高中政治学习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上要用基本思维方法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点是零乱的,不利于记忆和掌握,把他们串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彼此联系起来,就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了,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并运用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思维方法)作为“红线”把知识“串”起来。

1.运用“是什么、(性质、本质等)、为什么(原因)、怎么样(意义或危害)、怎么做(手段和措施)、怎么体现的(在具体材料中)”的思考问题的逻辑层次来联系知识。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就包括“为什么需要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宏观调控?”三个层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框则是按照“经济效益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怎么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层次展开的。

2.教材的知识组合方法一般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个别———一般)与演绎(一般———个别)相结合的逻辑展开的。比如:先讲什么是使用价值、价值,再讲二者的关系,这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先讲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3.注意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运用。

三、以本为本、学会看书,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本是学习的根本所在,当然也需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看一些参考书,但决不能抛开课本。看书应该作到四看:看目录(经常看)、看序言(总序言和每单元的序言)、看课题、看目题、看内容和辅助文(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探究活动都应该看)、看综合探究、看单元小结(每单元之前)。看课题、看目题、看内容、看小结以加强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基础;看目录、看序言以加强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掌握是关键。最后,要在老师的辅导下,通过典型例题、试卷评析等,了解不同题目的解题技巧。现实中因为没有真正把握考试题型和解题规律而丢分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因此,考生除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还必须学会准确把握考试题型和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这就需要在高考备考中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在平时训练和作业量的安排上,我们主张少而精,坚决反对题海战术,强调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七

关于核心的说法: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八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正确使用方位词的方法

表示地理实物空间分布的相邻关系如:南面东侧。我国南面有越南、老挝等邻国。180°经线东侧为西12时区,西侧为东12时区。

表示地理事务空间位置的从属关系如北部。宁绍平原在浙江省的北部。如用北方等词取代,就使宁绍平原与浙江省脱离关系了。又如陇东、陕北等均指本省内部不同方位的地区。

表示地理事物相隔离的不同地域空间如北方,西方。日本的北方四岛仍在俄罗斯手中;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趋缓。

表示地理事物不同方位的空间范围如内外、南北,以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秦岭淮河以南。

表示确切的地理位置如北陲、东端。西藏和新疆分别是我国西南和西北的边陲省区;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表示地理事物的动向及其变化如东流、北风、向右偏、左偏等。长江东流入海;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运动方向右偏。其中名词前面的方位词指来向,动词前面指去向。

由地理事物的动向定向如左岸、右岸。顺河水流向,珠海在珠江口的'右岸,深圳在珠江口的左岸。又如: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低压在左前。

三维空间的方位表示如中天、天顶、地平高度。某天体处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叫中天,分上中天和下中天。由此计量出恒星日即某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间间隔。我们立正时,头顶正对着的天球位置叫天顶。中纬度35°n附近,仰望九月苍穹,在天顶附近有天琴、天鹰等星座。结合地平方向,地平高度和近距,我们可以表达出空间任何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仰极高度等于地理纬度,在北京(40°n)仰望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约40°。

当然,方位词的用法不止这几种。方位词看似容易,实际上欲经常性地表“地”达意,也非轻而易举。平时正确辨析词义,相比较而用词自然错误可以少一些,由用词不当引起的土地纠纷、方位差异也可随之避免。面对语文基础较差的中小学生尤其要注意。

历史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中还包括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手工业方面: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间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不仅占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且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方面: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处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发展艰难。

地理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政治

关于核心的说法: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2)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3)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九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日照图中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点。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十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发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十一

一些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十一五规划、神舟六号等重点、热点问题是“应知应会的”,也是高考中必须反映的,这就要求在复习中,关注社会重、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二、抓好基础知识、建立知识框架。

在假期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建好知识框架。

在看课本时,既要“粗看”也要“细看”。“粗看”是把书本由“厚变北,整理出知识框架,用一定线索把各章节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细看”是把书本由“薄变厚”,在前面宏观把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对这个框架进行丰富补充,把它充实起来。

大知识框架的建立,是为了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将每一级知识点放进一张知识网络中去,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框架。如何对知识点进行分级处理呢?举个例子,我国国家对内职能四方面属于第一级知识点,那么经济职能中的四个目标、公共服务职能两方面为第二级知识点,公共服务职能中,创建良好社会环境中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内容可以视为第三级知识点。假如把政治学科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制作一份最完备层次最清楚的知识结构图,将五本书彻底读薄了,知识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在第二轮复习时就有了最有效的武器——知识框架。

第二个过程,就是把书读厚。对照自己的知识框架,再翻一遍书,看一看哪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哪一个知识点只注重了前两级知识点而忽视了第三级知识点,都要及时补充。读厚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找联系点,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在单科内部其他章节或跨越三科找到相对应的联系点,如政治常识中的以人为本,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等知识点中都能找到相关叙述。

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一定练习题,这样可以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练习题不必多做,宜精做,首先把老师指定的单元练习类作业认真完成,重点在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然后按照章节顺序做一些专题高考题,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有利于培养严谨的学科解题能力。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在家里复习最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的安排时间。在复习当中,要注重对政治课采劝过电影”的方式来复习,不断地利用零碎时间回忆自己所复习过的知识,这样的复习方式符合记忆规律,效果比较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十二

误区一:

重覆盖面广、轻重点主干。在备考复习中,有些同学为了以不变应万变,认为只要把课本的点点滴滴,一字一句都复习到且记住了,就一定能考好。其实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能适应现在的文综高考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工作总结。在复习时要注重对重要历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理解,抓住主干知识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点线面一体的主干知识结构,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主干知识网络,同时要注重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应对学科内综合。

误区二:

误区三:

重强化练习、忽视思考的误区。练是必要的,但选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在用资料或做题的过程中,能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反思。

误区四:

强调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练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不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是近几年“文综试题”的一大特点,正是这一大特点,导致历史复习时易步入过分关注热点和焦点,忽视基础练习和基本技能培养的误区,出现了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现象。所以这里建议在文科综合历史复习中不要盲目地去追逐热点问题,以至对每一热点都进行专题复习,而应在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真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十三

41.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42.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43.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休。

44.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45.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

46.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决战高考志在必赢。

47.风雨夏秋冬,十年磨一剑。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成就梦想。

48.挑战极限,无悔人生。奋力拼搏进取,谱写风华篇章。

49.胜人者智,胜之者强。不是成功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坚持的太少。

50.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51.当你懈怠的时候,请想一下你父母期待的眼神。

52.因为有悔,所以披星戴月;因为有梦,所以奋不顾身。

53.过去的是远了淡了的暮霭,未来的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54.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55.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

56.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57.我品尝着拼搏的快乐,拼搏精彩着我的生活。

58.高二××班: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59.一次失误,多出一年辛苦。辛苦一年,迎来精彩一生。

60.奋笔疾书,改写人生篇章;挑灯夜读,铸造金色辉煌。

61.成功是对执著者的一种馈赠,失败是对追求者的一种考验。

62.立志才有梦想;明理才会做人;拼搏才更精彩。

63.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64.只要努力,只要拼搏,悬崖上的草莓不是风景,而是我们心中的甜蜜。

65.圆梦大学的人生精彩无限远离大学的人生千古遗憾;励志创造人生拼搏改变命运。

6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求之而不止,吾将索之而不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3篇《高考文综知识点高考文综知识点归纳2021》,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高考文综知识点范本篇十四

1.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的进步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改善和更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对象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部门和导致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进步,进而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科技进步的经济学意义)。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航天事业和其他科技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体现了在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

3.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从神六到神十一,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所以在发展航天事业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也得益于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4.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用于航天事业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支出,体现了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作用。

5、航天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太空鞋”的问世,走下神坛的数码相机,从航天食品到方便面蔬菜,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红外线温度计等。试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关系说明这一现象: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经济具有促进生产和动力功能,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神十一成功发射,可以带动教育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1.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完整体系。

(1)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权。

(2)地方人大: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3.主要职权。

(1)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3)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

(4)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4.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少雨型(25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尔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3、气候特点(特征):

终年高温少雨。

4、气候形成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袋鼠,沙漠狐;。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荒漠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最大港口城市巴士拉,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卡塔尔的首都多哈、沙特阿拉伯首部利雅得、宗教城市麦加、也门共和国首都亚丁、埃及首都开罗、水库城阿斯旺、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最大港口卡拉奇、秘鲁城市利马。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

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尼罗河谷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