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20:32 页码:11
最新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通用13篇)
2023-11-11 13:20:32    小编:ZTFB

总结是映照个人成长的镜子,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准确性。这些总结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指导。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一

中外合拍的纪录片《孔子》于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这部具有国际范儿的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不仅是献给亿万电视观众的精神大餐,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值得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思考。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发布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英国,将促进中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刻,纪录片《孔子》正式在全球上线开播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纪录片既富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中国风格,也体现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世界表达。

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纪录片《孔子》既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部值得长久记忆的经典作品,也探索出一条中英合作拍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两国相关方面继续合作,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

孔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千多年来,褒贬不一,从汉代独尊儒术直到晚清,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与帝制的亲密关系是传统的主流,然而正如该纪录片所描述的,二十世纪的批孔批儒浪潮,尤其是文革破四旧运动对孔子的极端否定,使得孔子的地位降到历史最低谷。中国近几十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新尊孔,并且再次认可其伦理道德价值。纪录片《孔子》在此历史与时代背景下,从国际视野寻找孔子的灵魂与终极意义,传播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用巨大!

该片的第一大亮点是人物采访。国际上著名的汉学家,比如悉尼大学教授王安国、耶鲁大学教授金安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梅可、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他们向世界观众解释孔子的内涵,很有说服力。同时,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博士的外语同期声,消除西方人士的语言接受障碍,可谓事半功倍。

故事化讲述,使得抽象理念具象化。这是该片的第二大亮点。不仅讲孔子的传奇故事,还通过今天的典型事例讲述孔子思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通过山东一个名叫北东野村的礼教缩影,说明《弟子规》儒家教化的作用;通过春节团聚的真实纪录,阐述家庭、孝道的凝聚力与人情味;通过京博石化集团运用儒家文化管理企业,证明传统价值观对当代经济运行的效果;通过四海孔子书院的教育实践,给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启迪。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人们,孔子的.灵魂已经深入世俗生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

提炼关键词,为观众找到理解孔子思想的钥匙。是该片的又一亮点。礼、君子、孝、仁、六艺,这些内涵丰富的汉字词汇,是儒家经典的精华。比如,君子,不仅是精英领导者的楷模,也是一般人学习的榜样。做人,就是要做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天,我们看看拜金主义对道德的损害,就更加理解义的重要性。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轻视商业利益,导致社会发展迟缓。而事实证明,唯利是图也绝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选择,普通人做人也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会丧失道德底线。人们呼唤儒商,崇尚义利平衡,特别是主流价值观提倡为官、发财两分开,已经说明君子的德行毕竟是真正的正能量。纪录片《孔子》重新让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对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

此外,该片在叙事结构上采取经纬交织、时空转换的方式,避免了枯燥乏味,能够激荡人的思想。情景再现与影视资料的丰富运用,增加了可视性和感染力。精美的片花穿插,消除了观众的收视疲劳。显然,主创团队具有国际化的业务素质,体现了追求精品力作的实力。

国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中英两国机构推出《孔子》纪录片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成全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的智慧也已经跨越时空和国界。

据了解,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90分钟时长客观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二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v^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v^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v^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v^: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v^: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3]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三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但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世界各地的文化。龟兹石窟中的波斯艺术元素再现了波斯精致奢华的城市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优雅、富丽的波斯艺术特质。龟兹石窟中对波斯文化的模仿与移用,体现出龟兹古国对波斯工艺的追捧和生活的向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波斯物质生活的巨大诱惑力和丝绸之路商业贸易的蓬勃。龟兹石窟中的波斯艺术元素,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场景构图、装饰纹样、器皿造型、乐器形制和祆教题材等几个方面。

一、龟兹石窟中所见波斯艺术元素。

(一)人物形象。

龟兹石窟中的世俗供养人,身穿长至膝部的长袍,一对夸张的大翻领,腰部束带显出腰身的纤细,足蹬护小腿的皮靴,整个形象显得挺拔而修长,在体型和服饰装束上体现出波斯的特征。同时,他们的站立姿势也是独特的:与人物体型不成比例的、又尖又小的双脚,脚跟向内、脚尖向外,以类似芭蕾舞的姿势脚尖点地站立。这种造型源于波斯,波斯银盘中骑士的脚就是这样表现的。因为萨珊人的坐骑没有马镫,所以成就了这种独特的足部造型,脚前伸紧绷,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无镫的马背生活。波斯金银币中表现火坛祭司的场景中,也有很多人物是以这种姿势站立的。龟兹石窟中武士的装束也来自波斯。早在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已装备了由铁甲片编缀而成的鱼鳞甲,在幼发拉底河畔杜拉欧罗波发现的遗迹中就有头戴兜鍪身披铠甲的骑士。在波斯文化范畴内的粟特所发现的穆格山皮盾囊上的骑马图,与克孜尔14窟智马本生图相比,人物的装束、骑马的动态、画面表现的角度都很相似。武士所着的横条纹的甲胄,弓箭袋的大小和放置方法,马匹的形态,以及身上的装饰,都显示出二者的渊源关系。龟兹石窟中有的金刚神形象,也借鉴了波斯货币上的头像。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龟兹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流通的货币就是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克孜尔207窟金刚神造型无疑包含着丰富的波斯艺术元素,人物头冠两侧的双翼、头后两条卷曲的飘带、联珠纹的耳饰和项链,都具有波斯艺术的典型特征。加上头发以圆形凸起的表现手法,以及人物优雅的神态,都向人们暗示着波斯艺术远播的痕迹。此外,据《周书异域传》记载,波斯人有剪发之俗。龟兹壁画中的王族是剪发齐颈的,也是受到了波斯文化影响的结果。

(二)场景构图。

龟兹石窟中表现狩猎场景与波斯银盘狩猎图的构图方式非常相似。狩猎是波斯人喜欢的题材,他们乐于把国王射杀动物的英勇形象制作在银盘上,以此来颂扬国王的英勇与威猛。最早的这类主题就源于波斯,并在公元4世纪形成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龟兹的狩猎图采取了波斯银盘的构图形式,骑马的人物位于画面的正中,右手从头后边拉弓、露出脸部。动物就在狩猎者身边奔跑,四蹄张开腾空,摒弃了实际的距离感和空间感,却使画面达到一种丰富而均衡的效果。波斯艺术家把诸多对象紧凑安排的手法被龟兹石窟所继承。有趣的是,这种狩猎图像到了敦煌,采取了中原山水画的表现方式,狩猎者与动物的距离变远了,而且描绘出其间的山川和树木,更趋于对客观现实的再现。波斯狩猎图在公元4世纪,所射杀的是狮子和野猪两种野兽,但是到了5-6世纪,动物则变为对人没有威胁的食草类,如野牛与瞪羚等。约公元7世纪的克孜尔198窟,商莫迦本生图中所射杀的动物为鹿。龟兹石窟中狮子捕食的场面也源于波斯。史籍中多次记载波斯国遣使献狮子的史实。“狮子”的汉语发音正是源于波斯语“sheer”一词。狮子常常出现在波斯萨珊的狩猎银盘纹饰中,前后肢角度分开极大,几乎呈一条直线,与森木塞姆第41窟狮子形象如出一辙。此外,龟兹石窟的八王争舍利图也借鉴了波斯王位继承图的形式。萨珊的王位继承图无论是双人、三人或是多人,多采用左右对称构图。人物身体部分常常是正面,脸大都是半侧面的。阿达希尔一世登基纪念浮雕与克孜尔224窟的八王争舍利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马匹和人物在画面呈对称式分布,马匹微低头、抬起内侧的前腿,与对面的马相呼应。而且马匹的类型也与波斯相同,头小、胸宽、腿细高、腹围窄、蹄大,马鬃结三绺,显得矫健而善于奔跑。这几项正是伊兰马种的特征。在人物形象上,也体现出鲜明的波斯特征,尤其人物腿部被刻画得丝毫没有力量感,柔软地从马背上垂下。

(三)装饰纹样。

龟兹石窟中有丰富的装饰纹样,尤其是以菱形划出边界,在菱形内填充动物、植物和故事的“菱格画”,更是全国石窟中独一无二的。这种菱形格的构图方式,早在公元前8世纪腓尼基的“袭击黑人的牡狮”就以规则的拱形叠加构成故事的背景。虽然在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为波斯所灭,但其形式却被波斯艺术所继承。到了萨珊时代,装饰性是其突出特征,在他们的织造品和金银工艺品中,可以看出萨珊朝的装饰者如何从那些题材上剥掉其造型特质,而由活的形态中提取纯几何图案。耶路撒冷梅耶尔伊斯尔伊斯兰艺术纪念所与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鎏金银瓶,虽然年代约公元7世纪,但它体现着萨珊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每个拱形内,绘以不同的动植物。既有独立的纹饰,又有整体的构成效果。同时,由于波斯人的兴趣不在于创造一个幻想中的大自然,而喜欢在平坦图案上表现他们的装饰能力,所以他们热衷于使用大色块来获得辉煌的效果[10]。龟兹的菱格画中,工整的装饰纹样、对称的图案表现、以及大面积的蓝绿色调的运用,都拥有波斯艺术元素的特质。同时,在龟兹石窟中,无论是什么题材或内容,常常在背景中规则的装饰着花朵或其他抽象的图案,也是受波斯发达的装饰技巧的启示。龟兹石窟中人物的头冠、耳环、项链、腰带、衣服的纹样以及壁画背景的装饰图案等,广泛地使用着波斯创造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联珠纹。这种纹饰与波斯的祆教信仰有关,象征神明居住、光明常在,并能赐福的天空与光明、华丽而又具神圣的'珍珠等[11]。这些美好的象征意义很受青睐,大批量生产在波斯锦当中。4世纪中叶,波斯先后建立起了一些丝绸作坊,生产的绸缎带有特点鲜明的图案,最典型的就是联珠纹围绕着中央有兽或鸟的造型。这种联珠纹的形式,在龟兹也受到了喜爱,并在石窟中广泛地运用。而龟兹王室成员所着的联珠纹“波斯锦”,更明确反映出波斯货物在当时是时尚和权贵的体现。此外,还有编带和绣花,都是仿波斯的装饰风格。

(四)器皿造型。

龟兹石窟中还有一些波斯的器皿造型,最典型的就是多曲长杯。这是一种平面呈椭圆形、由杯沿到杯底纵向分瓣的器皿,犹如盛开的花朵,器型优美华丽。多曲长杯是波斯人在萨珊时期创造定型的器物,3至8世纪,不仅流行于波斯,而且逐步向外传播,并被仿制[12]。这种器物不仅出现在龟兹石窟中,还给唐代带去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当时重要的器物造型之一。克孜尔38窟中,两位天宫伎乐手中所持的就是典型的多曲长杯。第一个杯的形制、色彩与萨珊王朝的多曲长杯完全一致;第二个的形制为萨珊王朝多曲长杯,但是其清淡透明的色彩却显示出玻璃的质地,这或许是玻璃制品模仿了金银器的形制。因为在萨珊王朝时期,波斯人已经能够很好地使用罗马的玻璃技术,并且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萨珊玻璃造型[13]。与犍陀罗石刻中天宫伎乐多为手持莲花的造型相比,更富于生活气息,体现了龟兹文化多元性特征。

(五)乐器形制。

波斯艺术元素在龟兹石窟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乐器形制。龟兹乐的主要乐器———曲项琵琶和竖箜篌,就是来源于波斯,这在龟兹石窟壁画和出土文物中都有着丰富的遗存。波斯帝王宴饮图银盘中的曲项琵琶与公元7世纪克孜尔尕哈石窟壁画中的曲项琵琶在形制和弹奏方式上是一致的;波斯萨珊朝塔卡依博斯坦石雕中出现的竖箜篌,与克孜尔石窟出土的公元7世纪木雕伎乐天手中所持竖箜篌的形制也基本相似,只是琴弦的倾斜角度和弦数的差异较大。克孜尔石窟中的竖箜篌琴弦几乎垂直于底部,所以琴弦所系的另一端就制作得较长且圆。而弦数的差异,并不能说明实质的问题。因为从二者的造型风格上看,克孜尔木雕较为简约、概括,有可能是克孜尔的雕刻者对琴弦也采用了简化的手法。龟兹壁画出现曲项琵琶和竖箜篌的时间在公元5世纪间,和丝绸之路发展、与波斯交通进一步加强的历史相一致[14]。著名的龟兹乐舞受到波斯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在乐器方面的受益更深。

(六)祆教题材。

龟兹石窟中,有许多表现萨薄燃臂引路的题材。在克孜尔石窟第8、17、38、58、63、114、178、184都曾出现[15]。这些图像无疑表现的就是粟特商人的形象,而其熊熊燃烧的双臂能够指引商旅走出迷途,或许也与火的崇拜有关。祆教在萨珊王朝时期,它重新被奉为国教,进入了强盛时期[16]。波斯文化圈内的粟特人是信仰祆教的一个重要民族。粟特人从公元4世纪初叶开始,就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了自己的贸易网络,到7、8世纪,还在龟兹城东建立了一个粟特聚落[17]。《旧唐书西戎传》记载:西域诸胡事火祆者,皆诣波斯受法焉。隋唐时专门设置了管理祆教的特殊机构,名为“萨薄府”,或“萨宝府”,并设置祆祠及官员“萨簿”,是根据西域祆教的习俗,沿用此制,由祆教徒自理其内部事务[18]。随着这些波斯或粟特的信众到来,也带来了祆教的画师和粉本,祆教题材也融入了龟兹石窟当中。此外,龟兹石窟天象图中出现日天乘四马车辇的图像。据研究,日天形象最近的图像来源,就是祆教的密特拉神[19]。因为,粟特地区遗迹表明祆教诸神常常和特定的动物相伴出现,如密特拉和马,动物或作为神的坐骑,或作为座椅的装饰[16]。此外,佛教造像的佛座、座上的狮子以及承托两足的莲花座与波斯王座的基坛、王座以及足台的构成形式相关。狮子座以及座上的三角靠背,都与波斯的王座相关。[20]龟兹石窟中的狮子座也是来源于波斯。龟兹石窟不仅仅吸取了波斯世俗艺术的样式,而且对波斯的宗教艺术也进行了吸纳和融合。

二、波斯艺术元素传入龟兹考。

波斯大致位于今伊朗高原。波斯艺术是在继承巴比伦、亚述等西亚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特征鲜明的艺术形式。注重画面的装饰性、歌颂世俗的享乐生活、热衷于祆教题材的表达,都是其独有的。这些丰富的创意,在丝绸之路贸易的推动下,广泛的传播并流行。不仅仅是对西域,也对中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唐代流行的联珠纹、对鸟对兽纹、狩猎纹、翼兽纹、忍冬纹等织锦纹样,以及带柄杯、高脚杯、长杯等金银器的形制,都是波斯艺术影响的结果。波斯艺术精神后来又被伊斯兰美术所吸取,成为伊斯兰工艺造型和装饰的基础。波斯与中国的交通在汉武帝时已见于正史记载,《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条支接。……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商贾车船行旁国。……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眩人献于汉,天子大悦。”公元226年,波斯公爵阿尔达西举兵独立,推翻安息的统治,重新统一波斯帝国,史称萨珊王朝。《魏书》、《周书》、《隋书》等史籍开始改称它为“波斯国”。当时波斯中央集权巩固,经济繁荣,贸易发达。凭借着强盛的国力以及地理优势,波斯控制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权。商队穿过帝国境内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业中心之间。公元4世纪中叶,波斯的势力直达今日阿富汗境,喀布尔等处的贵霜族的国王和波斯联盟而为其藩属[21]。对龟兹地区的影响更为直接。经过这里,波斯与中原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从北朝至隋唐时期,波斯使节与中国多有往来。《隋书西域列传》记载“:波斯每遣使贡献。西去海数百里,东去穆国四千余里,西北去拂四千五百里,东去瓜州万一千七百里。炀帝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昱贡方物。”《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高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及荒服蛮酋,相次遣使朝贡。”中国的丝绸大量涌入波斯,而波斯的银币也大量流入中国[22]。甚至还有波斯人定居中原,入朝为官。《北史安吐根》记载:“安息胡人安吐根,性和善,颇有计策,频使入朝,为神武亲待。”波斯艺术元素的传播,粟特人是最为重要的中介,即中国史籍所称的“昭武九姓”。粟特人在宗教、文化方面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粟特文化是属于以波斯为中心的伊朗文化范畴之内的[23]。他们居住于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珊河流域,即所谓索格底亚那地区,包括康国、安国、曹国、何国、史国、石国等几个城邦国家。《隋书裴矩传》记载:“(丝绸之路)其中道从高昌、焉者、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他们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商业民族,《唐会要康国条》记载“:男子二十即送之他国,来过中夏,利之所在,无所不至。”由此而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了许多粟特人的聚落。他们充当着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流的中介者,向龟兹传递着波斯艺术元素。

三、波斯艺术元素对龟兹石窟的构建。

以支持和推广佛教著称的迦腻色迦王,在苏尔赫科塔尔建立了一座大型的国王祆教寺院,并在金币上装饰了各种各样的祆教神仙[24]。体现出贵霜王朝对波斯文化的青睐。波斯人也很早就参与了佛经的翻译及传播工作,波斯帝国前的安息时期,中国典籍中就记载了“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以汉桓之初,始到中夏”“;优婆塞安玄,安息国人。志性贞白,深沈有理致,有诵群经,多所通习。亦以汉灵之末,游赏洛阳”“;安息国沙门昙帝,亦善律学。以魏正元之中,来游洛阳,译出《昙无德羯磨》。”当时一定形成了安息的佛教文献,在安息摩尼教著作中也含有许多佛教外来语。3世纪中叶,驻在木鹿的波斯统帅佩洛次所铸造的硬币上还印有他礼佛的画面。[24]所以在佛教造像的过程中,波斯文化和佛教文化进行了融合,佛教艺术借助了波斯文化的成分。如佛像的头光、背光及焰肩[25]。波斯艺术元素对佛教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构建作用。波斯的富饶以及商业贸易的推动,使其物质生活达到了鼎盛,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样式,又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蔓延开来。龟兹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波斯及粟特商人来往、居留的重要地点,波斯的织锦、银盘、金银币等工艺品,以及波斯的信仰和习俗,都随着丝绸之路贸易来到龟兹,龟兹石窟则记录了当时交往的盛况。波斯艺术在龟兹影响强烈的原因,除了物质、文化的交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龟兹人与波斯人有种族上的亲缘关系。据国外学者考证研究,他们大部分是操“吐火罗”语的东伊兰人。这里的人们与波斯人在语言、心理素质、风俗等方面会有许多共同点[26]。这种生理上的渊源,使得文化趋同更为容易。龟兹石窟中的人物形象、场面构图、装饰纹样、器皿造型及祆教题材,都体现出鲜明的波斯艺术特质。上述史实说明,即使在交通和通信技术及手段很不发达的时代,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依然大量存在。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繁盛和传承,都必然大量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波斯艺术元素真实地记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龟兹古国的历史与文化轨迹,对于我们认识当今世界不同种族的共存、多元文化的碰撞、异文化的态度等诸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文明有不同的起源地,但都是依靠与其他文明的交往才能获得新的动力。不断的流逝,不断的充实,不断的你融入我,我融入你,奔流不息,充满生命力。龟兹始终以探索的眼光、热情的心态、开放的思维,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敞开胸怀。龟兹石窟艺术融合东西文化,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东西文化碰撞何去何从提供借鉴,有益于我们解决目前在中西方绘画融合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还将有助于启发人们思考人类存在、人类交往中的异向理解问题。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是面对多元文化时应有的心态。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四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00年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3]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文档为doc格式。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五

在运用语言习得和教学法基本理论的同时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实施这一目标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作者:谢敏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06刊名:商情・科学教育家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六

跨文化交际是普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959年霍尔《无声的语言》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开始”(顾嘉祖,2008)。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中西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说是一派如火如荼,热闹非凡的景象。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有关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已有3000多篇。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学者有很多的看法。

季羡林先生曾提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思想,认为以分析思维见长的西方文化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现在需要改弦更张,吸收东方文化的优点。东方文化在近代以来落后了,但因为它采取的是以综合思维见长的思维方式,正可以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可以挽救西方因对大自然穷追猛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空洞等危机。此论一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中有人把他归入新文化保守主义。为了避免误解,后来季羡林先生换了个说法,叫做“东西文化互补论”。(季羡林,1996)。

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文化互补论”观点是很有见地的,他代表了很多学者的观点。现在已是新中国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这种交流的趋势依然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很可能还要延续下去。关世杰(1998)预言:今后几十年内,中西文化交流依然是中国的输入远大于输出。因此,笔者认为,合理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应该是一个互补和互动的过程。

2中国文化应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将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文化也必将融入这一世界化的文化发展浪潮中,并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风采。对中国来说,全球化浪潮已无法躲避,并已深深卷入其中,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综合表现。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让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的必然要求。在世界各种文化中,中国文化是最强调“和谐”的。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和谐文化。然而,很多西方人对此没有正确认识。这可以从西方对待中国的态度看出。近些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西方国家面对强大起来的中国忧心忡忡,各种遏制中国的理论纷纷抛出,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对西方构成威胁的是中国,并断言儒家文明必将与伊斯兰文明结盟,共同对抗西方。因此,他提出要对中国采取遏制策略。这一理论似乎在西方国家引起共鸣。这一点可以从奥运火炬传递中西方对待中国的态度看出。我们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一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宣传中国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全球化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断吸收一切先进文化来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自身的独特价值所决定的。中国文化以她的博大精深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和称赞。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1月,世界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前的孔子的智慧”。这是世界文化界对中国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在跨文化交流中自觉地把“植根于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精神传扬到世界,让“孔子的智慧”泽被全球,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张丽霞,1999)。

中国文化能不断赢得世人的认可除了其本身的价值外,还因为中外文化具有很多同一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但在它们各自内部实际上已经包含着与对方相似的文化因素。

“慈爱”思想是中西文化共同的道德原则。各自虽在表述、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意义和道理相近似,例如,儒家讲仁爱,佛家讲慈悲,基督教讲博爱。中西文化均要求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人,爱护他人。我国儒家文化的主导精神是“仁”。孔子指出,“仁”就是“爱人”。佛家胸怀大慈大悲。慈者,是以深度的爱护之心予众生以快乐幸福,悲者,是以深度的同情怜悯之心拔除众生的诸苦。西方的基督教则倡导“爱人如己”,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才能有灵魂的安宁。《圣经》的旧约全书中的《约伯记》列出约伯的善举:“穷人求援,我总乐意帮助;孤儿求助,我就伸出援手。

在思维方面,中西之间的差异明显,但是任何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都不可能只用单一的思维方法,而是多种方法并用的。因此,逻辑的、非逻辑的,理性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感觉的、实验的、推理的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里均有。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在不同的思维阶段,是以某种方法为主罢了。

在民族性格方面,东方人过于拘谨、保守,过于喜欢宁静;而西方人则过于放肆、冒进,过于好动。理想的人格应当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应当是勇敢,直率与文雅、含蓄的结合体。西方基督教加尔文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取奋进精神,要求人们自制、自省、忠诚、勤奋。这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孔子关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家喻户晓的名言,正表现出东方人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孔子也反对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这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尽职尽责的态度同西方新教伦理的进取精神有很多共同之处。

此外,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接受,并成为中西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和原则。

总之,纯而又纯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多种文化的要素、成分,不存在由单一的成分构成的文化。就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而言,它们很像是一幅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不过我中的你和你中的我都处于次要地位。(严春友,2001)。

3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更需要我们多了解西方文化。

首先,在与他文化交流时,我们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但在“求同”之时不能忘记“学异”:学习一切对中国文化有益的进步文化。关世杰认为跨文化传播学(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研究中,既要注意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更要注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stee,2007)。中西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往往缘于彼此的不同点,学习西方文化就是学习其各个层次的不同点。学习西方文化可以从三个层次入手。根据北京大学叶自成教授的分析,文化概念有三个层次(陈峰君,2003):

第一个层次是所谓“外围文化”,即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其特点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超越时代和历史发展阶段。它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社会风尚,如各国各民族饮食,衣着、装饰、建筑、音乐、舞蹈等。在这些方面各民族各有所好,各有所长,无所谓高下、正误之分,也无阶级局限。因此,中西这一层次的文化的交流、交换、学习和引进,对丰富中国文化生活受益无穷。

第二层次是“科学理性文化”,它包括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绝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除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认识的体系,是人类千百年来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智能的结晶。它是没有民族、没有阶级、没有国界的,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其水平有高下之分。我们应学习、吸取、接受先进的发达的科学理性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第三层次即“思想道德文化”,包括世界观、道德规范、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社会理想等。这一层次上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期沉淀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它相对比较封闭和顽固,不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既有较强的民族色彩,又有鲜明的阶级性;既有先进的积极的因素,又有保守落后的消极的因素。”对此正确态度应是取长补短,去弊兴利。

其次,要挖掘西方文化传统的优点,特别是与创造有关的理论、方法,但是要避免机械照搬,应深入研究阻碍中国人创造性发挥的真实原因。(梁莉春,2002)。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的人能够识别各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对不同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入乡随俗”这个成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是最适用的。唯有提高跨文化意识,了解对方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并寻求容纳的方式和手段,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以促进国际间的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2]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6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8]stee,j.k&michael,ulturalperspecties:onchinese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9]http:///member_pic_395/files/ngfxtyywz/html/.

[10]http:///xiabing_520/blog/item/.

[11]张文华编译.美语口语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七

尊敬的嘉宾,您好!

“创新创业汇聚集成;鼓励成功宽容失败”是张江品牌深刻的内涵。“国际一流的创新科技园区”是张江全新的定位。

在十二五规划开启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的背景下,张江人为张江品牌确立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为自己确立了全新的发展目标。

创新创业力量是张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汇聚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张江将全面提升园区软实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十分荣幸的邀请您作为园区创新力量的代表、张江创新创业最亲密的朋友,加入到“献计献策张江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暨张江孵化器中心成立三周年企业交流会中来,与众多正在创业或服务创业者的伙伴们一起就创新发达地区的创业文化、张江创业文化未来的发展等献计献策展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我们敬请期待您的光临!

地点:蔡伦路1690号2号楼(张江孵化器中心)一楼多功能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八

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受今后的中国走向和世纪风云变化所制约。从当前的中外格局去观察,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会步伐加快;二是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来越来紧密。由此两点就必然引申出来一个基本的结论: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必然会更加扩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理由很简单,现代化就意味着走向世界,一个封闭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一个矢志不渝追求现代化的中国,绝对不会把交流的大门关上的。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互为因果,世界对中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增大。一则世界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会难分难解地掺和起来,跨到中国和中国跨至外国的世界跨国公司将使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将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直接对西方乃至世界发生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对外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与中国的交流会越来越迫切;二则中国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必然继续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关注和广泛研究。古典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虽然难有惊人的魅力,但不等于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文化的暂时落伍不等于文化的无用。被封存了的古典文化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层面的关注,所以古典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辐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是永恒的,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关怀的角度有别。中国文化在现代化方面可能是低能儿,在后现代方面则可能会受人青睐。总之,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为世界各国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再加上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景无限广阔。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3]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九

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受今后的中国走向和世纪风云变化所制约。从当前的中外格局去观察,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不会变,而且会步伐加快;二是世界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来越来紧密。由此两点就必然引申出来一个基本的结论: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必然会更加扩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理由很简单,现代化就意味着走向世界,一个封闭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一个矢志不渝追求现代化的中国,绝对不会把交流的大门关上的。与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互为因果,世界对中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增大。一则世界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会难分难解地掺和起来,跨到中国和中国跨至外国的世界跨国公司将使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一部分,将来中国经济的变动会直接对西方乃至世界发生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的市场对外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世界对中国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与中国的交流会越来越迫切;二则中国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必然继续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关注和广泛研究。古典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虽然难有惊人的魅力,但不等于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力。文化的暂时落伍不等于文化的无用。被封存了的古典文化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层面的关注,所以古典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辐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是永恒的,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关怀的角度有别。中国文化在现代化方面可能是低能儿,在后现代方面则可能会受人青睐。总之,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为世界各国加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再加上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景无限广阔。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1][2][3]。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十

摘要:以跨文化交流为主题,通过对旅游过程中文化资源的相互传播以及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形式的分析,详细论述文化交流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创新旅游业的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地域限制,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跨文化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资源;跨文化交流;表现形式。

旅游成为当前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已融入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社会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旅游过程中文化资源的相互传播。

通过对旅游地异质文化的体验,游客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能从中获取另一种文化信息,这种信息包含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大多数来自于与客源地居民的交流和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客源地居民也能通过与游客的接触,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接触外来文化[1]。

旅游活动中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跨文化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国家内部文化区域之间的交流以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文化交流。近年来,民族文化的兴起,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区域旅游的发展。在我国,以新疆、西藏等民俗风情为代表的跨文化旅游活动,成为当前国内重要的旅游线路。[2]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使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触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异域文化。

旅游活动推动了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交流,游客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对异域文化的取舍都或多或少对客源地产生影响。第一,客源地文化被无止境的包装销售,文化交流的商业化趋势明显。被包装后的文化传播俨然丧失了客源地的原有风情,这种商业模式在损害自身文化的同时,也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第二,目的地的逆文化迁移。“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3]。在跨文化旅游接待中,应保持自己的地方特色文化,不能一味地迎合强势文化旅游者的需要。尤其是当前“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主导型经济形态”;[4]第三,目的地文化的“涵化”。只要发生文化接触,其社会文化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发生变化。可以说,旅游是不同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人交流和接触的重要途径。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

(一)创新旅游业的发展理念。

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将旅游发展视为精神享受,忽略了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在旅游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人文元素,如对山水地貌的讲解,对民俗风情的介绍等,加强旅游客源地的跨文化传播,改变以往旅游发展轻文化交流的现状,推动我国的旅游产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打破行政地域限制。

由于民族地域的差别,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差异。对旅游业的新定位,使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和延伸,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目前,以上海为客源集散地的华东旅游专线,以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依托,建立板块旅游的经济理念,把旅游中心城市——上海,作为旅游经济的空间载体,凭借周边的苏州、南京等城市,优化升级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一先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有效带动客源地在第三产业的经济收入,也使得其原有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

旅游活动正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切旅游活动必将与文化交流产生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接纳和借鉴其他区域独特的文化,实现不断的交流和融合。想要做到这点,首先,对旅游业所处的产业地位要有新的认识,从转变观念和形成共识上实现突破,进一步促进旅游客源地的文化发展;其次,在深化改革体制创新上要有新突破;最后,在宣传促销和服务管理方面也要实现新突破,以旅游活动为主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挖掘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这一目标做好,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3]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十一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研读“课程标准”自然是我展开教学设计的起点。《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课作出如下规定:“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是较为典型的以“点”带“线”的呈现方式,指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把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两个典型事例——“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它们在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在学生认知水平及教材知识结构的综合考量下,我将这两点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对“鉴真东渡”这一重点的处理,我运用图片导入法,出示《鉴真坐像》图,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信息并关注“双眼紧闭”的细节,询问学生其中的缘由。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通过充分提取书本信息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选段,化身为小导游为游客讲解家乡园博园内“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这一景点。之所以创设这一情境,我主要是为了吸引初一学生的主动参与,将知识点变为“活的”、“可用的”知识,既增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也在活动中渗透基本技能、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我提供了鉴真在日本医药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在传布佛法外,鉴真还传播了中国许多的文化成就,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对另一重点“玄奘西行”的处理,我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阅读过青少版的《西游记》或观看过相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对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感兴趣,对相关的情节也较为熟悉,只是在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未能作很好的区分。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表格填空,指导学生完成玄奘西行与“唐僧取经”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潜移默化地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培育。之后,我充分利用书本上已有的《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图》、精心选取《大唐西域记》中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完善玄奘西行路线,引导其形成历史空间概念;还设计“玄奘西行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险”的历史想象活动,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地图的隐性信息并研读、提取材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迁移并整合不同学科之间习得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我们的想象符合历史史实吗”,激促学生历史思维深入,进一步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培育;后设计了话玄奘真实形象的活动,让玄奘的宝贵精神品质走进学生的心田。最后简略补充王玄策、义净等造访印度的史实,凸显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里程碑式的地位。

在本课中,“遣唐使”、“唐与新罗的交往”虽未直接列入课程内容,但“鉴真东渡”本身与“遣唐使”到来密不可分,“唐与新罗的交往”作为一个修订版教材的新增子目,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活跃盛况,有助于本课难点的理解,不能置之不理。在这两个板块的处理上,我主要抓住典型人物如弘法大师、吉备真备、崔致远,利用典型图片如《弘法大师行状绘词》,通过图说历史、教师讲述的方式完成,在处理的篇幅及力度上都做了相应的减法。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得各子目、各板块间详略有别、详略得当,主干知识、重点突出,易于学生把握。

本课的课程内容还要求学生能“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较高的要求。与一般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等史实性知识不同,这属于规律性、理论性的知识,从行为动词看又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知识,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对此,我选用《中华文明史》中“(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一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起点;同时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从理解“宽度”、“广度”远超前代中逐步突破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发展性”这一特征。

(二)设计展望。

1.深入全面地研读课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能做到关注课程内容要求,能够依据相关行为动词属性基本判断有关历史问题的量与质的要求,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除此之外,我认为还应当对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内容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做到不仅知道“教什么”,明白“怎么教”,更明晰“为什么教”,这对精准把握并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有益的。

2.关注课标的动态发展。

现行的课程标准是20xx年颁布的,而统编历史教学书在此之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审查与修改于近两年才投入使用。所以存在对课标进行相应调整的情况。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已于20xx年正式出台,其中提出的历史核心素养的理念也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以关注。我认为把握课标最新的调整与变化,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并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发挥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资源”的提出、开发与运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历史学科涉猎广泛,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拥有无法比拟的、独特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它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落实课程目标,也能丰富课堂教学、满足学生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课程资源中,我首先充分地利用了教科书资源。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带领学生解读教科书上的插图资源如《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当时的情形知晓遣唐使来华的`史实,既感受唐王朝的繁盛,也感悟日本人的向学与坚持。我还利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求法(邮票)》作为相关子目学习的导入材料,以人带事,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此外,我还注意用好教材辅助板块课文旁设“相关史事”、课文后设“课后活动”,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信息或以之作为思维材料展开活动促进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为什么首先考虑的是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第一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教科书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教本”,亦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是学生获取最为便捷、使用频率最高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在课堂中利用已有课程资源进行情境、活动的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教科书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统编教材的可读性,从而为课后的自主学习创设条件。

本课还甄选了乡土史课程资源。我选用了鉴真东渡遇险纪念塔和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并以之设计了“角色扮演”及学习延伸的活动。乡土史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中具有特色的一类资源,它是师生所处的某一行政单位具体地域特色的、能够反映特定范围内受众文化心理的、承载历史与现状的资源,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的可能性等突出特色。这类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够较好地拉近历史与学生、与现实的距离,从而客观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此外,本课还选择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的视频文学作品资源,如导入部分节选了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第五十集的片段,不仅起到较好的凝神激趣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景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为本课难点的理解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玄奘西行”子目处理中,我展示出影视作品《西游记》的剧照图片,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通过后续的列表对比潜移默化地渗透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

(二)设计展望。

1.课程资源开发应紧扣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觉之举。现今,大量的课程资源被搬上课堂,的确起到一定的兴趣激发作用,却也存在脱离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而随心所欲选用资源的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兼顾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认识规律进行合理的选取有教学价值的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既发挥消除学生与历史心理距离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为课程或教学目标服务。

2.重视乡土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乡土史资源不仅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印证,而且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研究身边的历史。这类资源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进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利于活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水平和思维能力。

总结:如果说教科书是编写者在精准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基础上的一次再创作,那么历史教学也是基于课标及教材的一种再创作。本课仅是基于唯物史观的一种理解与创作。不同的史观、不同的视野会赋予本课不同的魅力,可以引领学生从不一样的高度与宽度欣赏历史的意蕴、体会历史的深邃、感受历史的真谛。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十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文化正越来越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人原有的文化归属感日渐式微.不能将文化转型中发生的负效应视为不自然的和可以避免的,而那种用回归传统文化的办法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主张是没有出路的.不管是什么精神文化资源,只要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就都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鲜活内容.

作者:徐圻xuqi作者单位:贵州省文化厅刊名:岭南学刊英文刊名:lingnanjournal年,卷(期):“”(3)分类号:g04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反思

跨文化交流英语范文怎么写篇十三

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来说,当我们对该教学活动的内涵和特点认知日益成熟,具体的跨文化英语教学,其中所诠释的不止是一种文化素材,同时更是,精神理念的完善表达。因此,跨文化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文化理念之间的交流与融入,更是在整个文化体系融入下的交流与传递。当然,整个茶文化元素中所具体展示的,不仅仅是客观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是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

结合我国茶文化机制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元素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客观而成熟的元素内容不仅表达的是具体的物质所在,同时也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而独立完善的茶元素体系也让整个茶文化机制,从单一的客观物质元素,逐渐发展成为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可能。在整个茶元素体系中,我们能够从中品味到精神元素的价值内涵,以及其中所具有的浓厚文化元素,当然,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国际化发展状况,其中所向我们表述和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元素,同时,更是精神理念上的集中诠释与融入。尤其是茶文化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心态,其中以文化底蕴为基础,融入了合理完善的价值思维,从而使得茶文化时时刻刻都能发挥和诠释的成熟影响力。如果我们对整个茶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引领和精神启迪进行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实现整个茶文化的最佳融入、应用效果。而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精神价值,将会为学生形成积极、稳定、健康的社会心态起到重要的激发与展现。对于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与创新来说,其精神基础和关键内涵是与茶相关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诉求,当然,在茶文化体系具体形成时,其中包含和诠释系统化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而其中无一例外的都让我们具体感知到了茶文化的深厚精髓。

从世界概念形成之后,茶及茶文化就已经不再是我国或者东亚文化圈层中的元素内容。尤其是当茶叶传入西方之后,其就形成了系统化、多元化的茶文化机制,如今茶文化交流活动在具体实施交流活动时,具体的人文内涵和价值思维都是其中重要的.内涵所在。而在当前整个文化融入背景影响中,茶文化机制的内涵以及相应的表现形态,也实现了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具体认识到茶文化交流活动实施进程中,其通过具体的文化元素传递和精神理念综合融入。茶文化体系作为具体的文化传播载体,无论是茶文化中所具体表达的,还是整个茶文化交流活动中其所传递的内容,不仅是特定或具体的文化观念,同时,其中所融入的大众生活方式,实际上也对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实施,提出了新的诉求。当然,无论是具体的人文理念,还是相应的文化体系,实际上,都是整个茶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关键元素。客观地看,当前时代背景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传递与文化融入,完善的文化价值认同,恰恰是我们对整个茶文化交流活动实现全面认知的关键。所以,如何更好去服务,茶文化交流活动的传播,就需要我们在对整个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基础环境进行分析,尤其是整个交流活动的基础内涵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从而实,茶文化交流活动的最佳应用。结合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实施细况看,完善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机制,实际上都是茶文化成熟发展的重要诠释与表达。

对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与实施来说,其本身就极具特殊性,尤其是其中所传递的文化理念乃至精神思维,都是整个跨文化背景下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作为不同文化机制下的语言交流活动,无论是其中所具体使用的教学素材,还是相应的文化理念,实际上都是值得我们在当前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具体融入的内容所在。而对于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其如果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其需要的不仅仅是选择相应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从文化应用视角出发,跳出狭隘的文化认知观。实际上就需要创新对教学机制的具体认知和理解,特别是在理解整个精神理念的具体影响下,从而实现了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在当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实施状况看,多元茶文化元素的成熟融入与诠释,结合中英茶文化机制的具体形成背景看,其之所以够出现,并且实现成熟应用。关键是社会大众的共同心态以及人们的普遍认知,都对整个跨文化交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可能。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茶文化交流活动对整个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影响。同时,也要具体感受到茶文化交流活动中,其传递和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元素的应用,也包含了学生自身心态和价值观的实质性影响。当然,结合目前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以及茶文化的具体普及度看,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利用多样化文化元素,服务整个英语教学机制,就必须对当前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形成深层次认知和全面理解。客观的看,目前学生在接受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其关注度也出现了相应变化,尤其是正在经历从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所以,此时学生群体的学习理念也在经历相关变化,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如果学生自身不能很好去调整自身思维理解与价值认知,将很难有效去参与到整个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之中。

客观地说,在整个文化传播交流机制日益融合的今天,完善而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其作为融入多元文化机制,并且以具体诠释和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整个精神上的传递与融入,尤其是文化体系作为精神上的引领,其中所具有的元素理念,系统化的文化都为当前我们认知整个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本质上的引领,以及人文理念价值上的诠释。在当前,我们所具体实施的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中,整个茶文化体系就以其中所浓厚的精神理念和人文思维,从而为我们提供丰富而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素材。这同时,也成为了我们了解茶文化的前提。不仅如此,茶文化机制的成熟理念和思维体系,其向我们展现了文化体系的多样化和内涵化。而在当前,整个文化交流与融入日益完善的时代中,理念认知与文化传播之间形成了深度融合。而这就使得我们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重要前提。实际上,随着教学机制不断成熟与完善,如今我们关于英语教学的认知,也实现了全面提升。而在整个跨文化英语教学活动中,其需要融入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化元素上的融合贯通,同时也是整个交流机制的具体构建。而认知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各项元素细节,并且具体确定该教学活动中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价值,从而实现茶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活动之间的合理融入。就整个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的实际状况看,完善的文化素材,其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元素,同时,也是相应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要求。

无论是具体的教育知识,还是其中所需要融入的内容,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通过相应的知识内容来进行具体的展现与阐述。客观来看,当前在进行学生教育与培养时,其需要充分注重提高对学生文化认知力和学习心态的合理引导。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文化思维才能符合其成长诉求和发展趋势,这是整个学生培养活动,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理念。

[1]汪海洁.功能对等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汉译实践报告--以期刊《经济学人》的翻译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2-136.

[2]侯宝晶.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评《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226-233.

[3]李宇琴.英汉翻译学在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中建构———关于“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科目理据[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7):182-1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