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01:47 页码:7
最新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实用9篇)
2023-11-19 02:01:47    小编:ZTFB

在学习过程中,总结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从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提炼关键信息,突出重点。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一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xx年度人物”已经开播了,小编看完深受感动,下面小编就来分享李仁清和李峰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李仁清的拓印手艺是在二维平面上重现三维艺术,无论是照相技术,还是3d扫描技术,都无法像拓印一样与文物零距离的接触。拓印能够将碑文石刻上的线刻、纹理、风化程度对等呈现在拓片上,许多已经消失或被毁坏的文物正是通过拓片得以复原与传承。刚入拓印行的李仁清以为,无论是平面碑碣,还是立体雕像,都可以拓印。但老拓工教导他,中国自古传习下来的只有平面拓印法,立体的东西会顶破拓印纸张,完全不可行。祖宗之法是有大道理的。但是这位刚刚入行的新人竟然被自己不着调的想法迷住了,他在精心学习平面拓印技术的同时,仔细地琢磨拓印非平面的东西,背着师傅,他开始拓印浮雕。

经过二十多年摸索,当年那个曾被认为怪异的想法变成了成熟的操作技艺。当这门传承中的创造性技艺渐被认可之后,李仁清也开始拓遍大江南北,对高浮雕和圆雕造像文物进行抢救性拓印,留下宝贵的档案,而且成为中国申遗的重要依据。

这次,李仁清要挑战的是北魏时期雕塑的立姿释迦牟尼像,它坐落在河南省巩义市的一个石窟里,佛像高近6米,当时的能工巧匠倚崖就势,精心雕刻,尽管经历了1520xx年风剥雨蚀,依然法相丰腴。实属中古时代的雕塑艺术经典。如果能够使用高浮雕拓印术予以表现的话,会造就经典性的立体拓印艺术杰作。经过了精确的测量之后,拓印正式开始。湿度合适的宣纸一一铺到大佛的脸上和身上,对凸起部位的拓纸,李仁清都需要确认合适的位置,用剪刀仔细地剪开,用打刷把宣纸与佛体完全贴敷在一起。

夏季的高温会使得宣纸中的水分蒸发很快。李仁清他们一刻都不能停息,必须在水分完全蒸发之前刷上墨汁。上墨需要重复十多回,在上墨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细小纹路,这是古人在雕刻佛像的时候留下的印记,拓印技术会把它们纤毫毕现地展露。这也是拓印技术的魅力。到了夜晚,拓印释迦牟尼大佛的工作还在继续。李仁清不停地为宣纸补充水分,以此保持拓纸与佛像的完全贴合,以保证拓印效果。

与平面拓印不同,由于立体拓印需要随着拓体凹凸而把纸面剪开,这使得拓印后的宣纸是碎片状的。李仁清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要把上千张的碎片状拓纸拼接在一起,才能形成一整幅拓片。拼接碎片需要结合考古测绘、绘画、雕刻等多方面知识。即便有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每一次拼接依然是对李仁清巨大的挑战。上千碎片、繁多的操作步骤,不能出现一个差错,否则就会一错而引发百错,这里真叫做“错一片而动全身”。拼接完成之后的工作是修整,修整大佛的面部是最难的工作,其中耳朵又是难中之难,它实属再创造的大学问。经过3天的接片拼纸,拓片上的大佛像不仅毕肖原雕,而且浓淡相间的拓印墨色似乎光影浮动,让大佛产生了衣袂飘然之感,历史经典变得灵动可亲。这种感觉是现代科技复制术中找不到的。

纸张摩拓,丝绸织造,陶瓷烧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它们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中国元素。这些贡献的主要技术基础是工匠劳动。从上古直到当今,中国工匠们以自己的扎实创造赋予民族文明以实体形态,他们的劳动经典源源不断充实着民族文明宝库,证实着中华民族在精神原创内涵和物质生产领域的浩然活力。

20xx年6月25日20点,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升空。长征七号火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史的多项第一。20xx年5月,在长征七号火箭的总装车间里,数以万计的火箭零部件来自全国各地,它们在这里集结。经过严格的组合测试,然后被运送到海南文昌发射场组装。但有一个部件被特别处理,这就是长征七号火箭的惯性导航组合。

在航天科技集团九院的车间里,铣工李峰正在工作,尽管此刻属于加班加点赶工,但他的每一个动作依然是从容不迫的。李峰加工的部件是火箭“惯组”中的加速度计。如果说“惯组”是长征七号的重中之重。那么,加速度计就是“惯组”的重中之重。在他的工作模式里,速度不来自表面的急促紧迫,而源于每一个工作行为的准确有效。在他心里,精益求精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惯导”器件中每减少1微米的变形,就能缩小火箭在太空中几公里的轨道误差。1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那是目前人类机械加工技术都难以靠近的精度。在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是李峰的绝活。李峰磨制刀具时心细如发,探手轻柔,这时他所有的功力都汇聚在手上。看李峰借助200倍的放大镜手工磨刀才会让人明白,为什么在中文里工匠的技能被称为“手艺”。磨刀具的李峰,就用他那一双看似慢条斯理却又精巧灵动的手,一面拨轮,一面按刀,以无穷的耐心磨下去。与金刚石同等硬度的刀具逐渐呈现出李峰所需要的锐度和角度,这是真正的以柔克刚。

李峰20岁时一进厂就被分配为铣工,20xx年里只干过这一个工种,显然,铣工将是他坚守一辈子的行当了。李峰的父亲李发祥也在这个厂里干了一辈子,30多年的磨工让他成为厂里成品率最高返工率最少的冠军。儿子后来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那个无形的“冠军”奖杯。如今年逾八旬的老父亲腰腿都不那么劲道了。李峰在家里会时常给老父亲做做按摩,那双手此刻会变得轻重有节,张弛有律。

工匠们的手上积淀着他们的技艺磨砺,心智淬炼和人生阅历。如同参天大树的年轮记载着大树所承接的日月风霜。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二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xx年度人物”已经开播了,小编看完深受感动,下面小编就来分享周平红和张兴华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独辟蹊径,0.4厘米食道壁上打隧道。爱众惠民,更多胃肠道疾患得救治。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是周平红工作的地方,全世界最具难度的poem手术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这里完成的。poem手术全称是:内窥镜下食管下层肌切开术,是目前全世界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方法。和外科手术不同,poem手术是利用一条1.2米长的特制管状内窥镜,深入体内的手术点,实施精准手术。对患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手术只须在人体的自然腔道——消化道开一个小创口,免去了开胸破腹之痛。这种手术是在食道管壁的表浅黏膜层和较深的肌肉层之间进行。人的食道壁最厚的地方只有0.4厘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进行手术,病人食管受损的概率比较大。周平红独辟蹊径,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在食道壁里打隧道是周平红的独创。完成这场手术,周平红只用了20分钟。而眼下,即便是在内镜手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做一台简单的poem手术依然需要至少一小时以上。

几百台poem手术成功之后,周平红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20xx年,作为中国代表,他被邀请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14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这次在世界专业舞台上的亮相,周平红展示了中国医生在内镜手术方面的速度,质量和技法,并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的领先地位。

求索者的路径总是前行的,取得世界性认可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周平红在实践中把原来一直局限在胃肠道腔内的内镜手术延伸到腔外——胸腔和腹腔。这是划时代的突破。意味着胃肠道疾患之外的更多病人将受惠于内镜微创手术。

工匠皆有爱众惠民之心,这几乎是一个定律,这也是他们破解难中之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的价值所在。

重积累勤思考,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30余年精研手艺堪为技术领袖。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钢壳船似乎早已经普及了,没人用木船出海了。实际上,在辽宁、河北一带的滨海区,由于百年来的传统,依然有90%左右的渔民保持了使用木船的习惯,二界沟的渔民就是木船的执着使用者。张兴华是二界沟数百年木船制作手艺的优秀传承人,渔民“排船”都乐意找张兴华。船是渔民的海上之家,造船当然要找最靠实的工匠。

给船安装底板,最见张兴华的功力。船底板是船最重要的依托,一旦安装不严密的话,船就有可能沉没。一艘船要安装80块有不同弧度的底板,让它们严密地并列为一体,最为较劲。

53岁的张兴华身上有30多年的造木船手艺,虽然世事多变,但他一直不肯弃行。而今张兴华是二界沟唯一精通木船制作全部工序的“掌作”师傅。排船需要木匠、捻匠、铁匠等一应技术工种的通力合作,“掌作”是这个多工种团队中的技术领袖。

张兴华的乡亲都认为他特别巧,当地人用这个词夸人聪明,善于做出好东西。张兴华的“巧”源于勤奋持久的积累。他随时随地仔细观察跟造船修船有关的各种现象,不间断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实践体会。手边的烟盒,船上的纸盒,是他随手抓到的“笔记本”。

张兴华的女儿张莉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船舶制造专业,现在在一家船舶企业上班。痴迷于造船的张兴华不满足于古法造船,他希望能掌握现代造船知识,此时,女儿就成为他最好的老师。他还学会了用电脑设计图样,精确度达到1毫米。

“做一条船要长一回经验,把我的能力和我们大家的能力都给它发挥出来,把这个船做到更好,做成经典。”张兴华始终坚信,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三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xx年度人物”已经开播了,小编看完深受感动,下面小编就来分享马宇和王伟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刚出土的时候,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尘已经把它们压成碎片。如何让这个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奇迹完整挺立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马宇是最早接触这项工作的成员之一。兵马俑深埋两千多年,大部分陶片和地下环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突然出土,他们的存身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了避免环境变化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大量修复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由于年代久远,兵马俑陶片表面非常脆弱,修复人员用刮刀清理的时候,既要刮净泥土,又要保证文物的完好,走刀的分寸拿捏极为较劲。为了练就这项技艺,马宇在修复兵马俑之前,花了两年时间,在仿制的陶片上用手术刀不停地磨练手感,走了上千万刀,才把握住毫厘之间的分寸。在拼接兵马俑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块陶片位置出现错误,那么整个拼接过程就必须重来。而拼接难度最大的是那些体积小、图案较少的陶片。为了一块陶片,马宇有时需要琢磨十多天,反复预演数十次,甚至上百次。

马宇参与了近20年来秦兵马俑修复工作的各个阶段,兵马俑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铠甲、第一件水禽都是马宇修复的。两千多年前的雕塑品在马宇手中获得了第二次艺术生命,形象讲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没有两块碎片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一尊兵马俑雕像的拼接问题是相同的。每一块拼接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的块体比对都是新问题的研判。在貌似重复中不断应对新问题,修复者们把这份工匠式劳作变成了艺术和学问,他们是国家文化使命的真正有力承担者。

在我国自主制造大飞机的制造者行列中,钣金工王伟的经历颇有些传奇。上世纪80年代,包括运十在内的一系列民用飞机生产线陆续下马,大部分产业工人转岗,王伟也告别了上海飞机制造厂。临走时,他带上了一块废弃的金属板。离开制造厂后,王伟干过许多工种。最后,开起了货运出租车。但闲暇的时候,他还是会用木槌不停地敲击那块当初从厂里带走的金属板。日复一日,王伟的钣金手艺也越发精湛。20xx年,自主设计制造大飞机列入政府制定的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中。王伟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自己当年的师傅。每天清晨,王伟几乎总是第一个来到钣金车间。这个习惯从他20xx年回到厂里,就雷打不动。

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的零部件,有80%是第一次设计生产的。除了舱体型材更加坚硬外,舱门下部还有一道轻微的弧线变化,这个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变化,要用手工敲打出来,难度可想而知。而舱门的加工误差要求在0.25毫米以内,这对机械加工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不仅是在中国,即便是美国的波音、欧洲的空客飞机制造,也都是靠手工来实现。王伟凭借过人的技艺,敲击的舱体与工装之间的缝隙,让九丝的量尺都无法通过,证明了他已经将公差缩小到了接近标准公差的三分之一。

20xx年11月,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下线,接受批量投产前的系列检验。大飞机自主制造的成功是国家制造业水平的系统化高标准体现,是中国制造业全面腾飞的象征。这个腾飞的实现依托于千百万中国工匠的坚守、钻研、勤奋和所达到的技艺境界。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四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xx年度人物”已经开播了,小编看完深受感动,下面小编就来分享王进和卢仁峰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内蒙锡林郭勒盟至山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20xx年的竣工验收和运行表明中国拥有了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电压最高的在用特高压电网工程,王进是山东电力集团带电作业组的组长,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收工作收尾时正值盛夏,室外气温接近40度,恶劣天气条件是高空作业的天敌,事故概率会明显地增加,王进把组员留在地面上,独自攀高作业。从地面到塔顶接近60层楼的高度,王进要借助于886根攀爬脚钉徒手攀爬上去,普通人仅仅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个过程都会心惊胆战。而王进的身体却能如蜘蛛一般悬在高压线上,更令人惊心的是,那可是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王进是国家电网最优秀的检修工人之一,这位有20xx年工作经历的电工已经爬过20xx多个高压铁塔了,但面对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各种严峻的新挑战也让他悚然心惊。

王进身在138米的高空脚板踩着的导线直径不足5厘米,并在一刻不停地晃动,王进在高空中行走的同时还要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等问题。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这不是“达瓦孜”(“达瓦孜”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指高空走大绳表演)一类的走秀,而是王进的工作。

王进的绝活还不止于此。线路带电运行中,导线会发出电晕的声音,而王进仅仅凭耳朵听,就能判断出不超过两毫米细的微小铝线哪里有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这个绝活在整个国家电网系统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有。

在验收的同时王进还有一件大事要兼顾,制定安全进入特高压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预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预案便没有人敢在特高压环境下带电作业。

1000千伏特高压放电实验数据表明,几米之外的人会在瞬间被特高压感应形成的电弧化为灰烬。这样的挑战非王进莫属,因为中国660千伏超高压电网,带电检修是王进和他的团队创造的。在无数次的摸索和实验之后,王进选择了“秋千法”,“秋千法”带电检修可行性最高,但是对带电检修的工人挑战也最大,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可能被强电流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以铁塔为支点,身着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像荡秋千一样,被绳缆吊着划过90度的圆弧之后,逐步带电,从没电荡的过程中,通过电位转移棒,瞬间让操作人员身上,带上了660千伏的电荡到带电的导线上,在几百千伏的超高压电线上行走,让几百千伏的电压从屏蔽服流过。

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左手丧失功能练就单手焊接技艺,耳听钢板落地声就能判断碳当量,用工匠之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装甲是坦克之所以成为坦克的第一要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如果焊缝不牢,它们就会成为最容易被撕裂的开口。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焊接质量是坦克装甲强度的重要保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承担着我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的生产任务。而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卢仁峰专门负责焊接驾驶舱,这是坦克上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位。焊接这种复杂的异型结构,在国际坦克生产过程中也是一道难题。卢仁峰解决这个难题的答案是,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是他靠一只手完成操作的。

二十多岁时,卢仁峰就已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1986年,一场事故让卢仁峰的左手遭受重创。被切去的左手虽然勉强接上了,但已经完全丧失功能。可是,卢仁峰却做出了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决定:他要继续做焊接工作。那段日子,卢仁峰泡在车间,顽强坚持练习,愣是靠给自己量身定做手套和牙咬焊帽这些办法,用单手代替双手,恢复焊接技术。

他给自己定下了守恒任务:每天下班后焊完50根焊条再回家。五年的时间,他不仅恢复了过去的焊接水平,而且再次成为厂里的焊接的技术领军人,完成了超越生理极限的突破。

让卢仁峰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挑战即将来临。本世纪初,我国正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这些新型战车使用坚硬的特种钢材作为装甲。然而这种材料的焊接难度极高。卢仁峰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上百次试验,终于对新型钢材的性能了如指掌。甚至仅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的声音,他就能听出其中碳当量有多少,判断出应该采用怎样的焊接工艺。

卢仁峰已经工作了三十七年,从我国最早的五九式坦克,到现在正在研发的第四代新型主战坦克,都有卢仁峰参与攻关研发。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成为他不肯停歇的追求,如同临阵冲锋的坦克。

20xx年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27个装备方队如钢铁洪流般驶过,身为“陆战之王”的坦克亮相于第一方阵。而这个王者的王冠是由无数双像卢仁峰一样的工匠之手加冕的。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五

孟剑锋从古法中参悟錾刻技艺,将银箔化为白丝巾。

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国元首都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国礼。这份中国的国礼取名为“和美”,是放于一个金色盘子里的一条色泽晶莹的“白丝巾”。这条白丝巾的特别在于没人能够将它抓起来,因为这条丝巾出自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錾刻技艺。

传统的錾刻作品大都做在铜器上,很少有金银器上的錾刻,而命名为“和美”的这个国礼,设计要求是一个超级精美的银器錾刻。更为繁难的是,作品所需要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出纺织物自然柔美的垂落状态,要表现出纺织物的自然褶皱,并且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褶中也要錾刻上花纹,表现出丝织品随着光线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再现真切的丝光感。如何让一张仅有0.6毫米的银片幻化为这件国礼?錾刻使用的主要工具叫錾子。古代的錾刻工匠凭着一把錾子,就能够在金属器皿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一个老厂房里,中国工艺美术集团錾刻师孟剑峰已经敲了23年的錾子,作为行中高手,他受命制作这份国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独具特色的錾刻作品需要设计打造出最适合的錾子。孟剑峰从古錾子上触摸到前辈的智慧,从古法探寻启示路径。八天后,孟剑锋终于造出了制作丝巾图案最难的那把錾子。

接下来实际面对的錾刻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只比鸡蛋壳厚一丝头发。要根据设计图案,在这块薄薄的银片上錾出细密的经纬线,交错成为细致的纺织纹理。錾刻过程中,只要有一次用力稍多而錾透了银片,整个作品就会前功尽弃而报废。这就是传说中不许出现百万分之一差错的工作。但孟剑峰做到了,“国礼”作品终于完成了,金色的盘子里面,一块洁白柔软的丝巾自然叠放,接受礼物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伸手想去拿那块丝巾。如今这份錾刻的国礼已经成了行里的技艺传奇。

王津修复西洋古钟,与古代匠人通过技艺实现跨时空对话。

故宫钟表馆里每一件西洋钟表都称得上是稀世杰作,它们是当初西方各国使节来华觐见时献上的国礼,充分展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匠作水准和民族文化智慧。高122厘米的“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便是当时乾隆皇帝收到的一份国礼,如今它已经二百多岁,机芯老化、部件缺损。已在故宫钟表修复室干了39年的王津师傅认准了这个活儿。保管部门的修复要求只有十个字:“粘补外壳,恢复机件功能”。王津对这座双马驮钟进行整体拆卸、清洗、除锈、锉削、补齿、焊接、装配和调试,各项工序加起来上百道。修补断齿,主要考验锉功。将一块铜料锉磨成米粒般大小焊在齿轮上,再矬出与原件一致的磨损。所有功夫活儿都遵循一个原则:对文物的干预最小。这是铁律。他在不起眼的齿轮背后,会时而见到制钟匠人留下的标记。每一个搭扣、咬合、旋转,将动力精准地转换成演绎、音乐和走时等各种复杂的功能。在这座精密的机械宫殿里,王津隐隐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工匠对话。

年8月3日,经过几个月的屏息凝神,这座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的机芯修复接近了尾声。54根水法、28个人物造型、4套音乐、上千个零件,在王津的手中复原如初。

39年里,王津过手的古钟表有两三百件。王津工作的桌子边缘被磨出了深深的沟痕。在与异国古匠的智慧对话和技艺交流中,他日渐体会到了大匠境界。

不论是毛胜利在安徽泾县山间制作“三丈三”宣纸的老厂房,还是錾刻“国礼”的孟剑峰的工作间,亦或是紫禁城内文保科技部的钟表修复室,都只是老旧的“陋室”,但这些大工匠们却在这些“陋室”中专注于自己手中的技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陋室也成为这些大工匠们障蔽人间喧嚣,隔离尘世浮华的屏障。只有匠艺才是他们像心适意的人生栖居,意匠经营的至美胜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技馨。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六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xx年度人物”已经开播了,小编看完深受感动,下面小编就来分享孟剑锋和王津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20xx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国元首都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国礼。这份中国的国礼取名为“和美”,是放于一个金色盘子里的一条色泽晶莹的“白丝巾”。这条白丝巾的特别在于没人能够将它抓起来,因为这条丝巾出自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錾刻技艺。

传统的錾刻作品大都做在铜器上,很少有金银器上的錾刻,而命名为“和美”的这个国礼,设计要求是一个超级精美的银器錾刻。更为繁难的是,作品所需要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出纺织物自然柔美的垂落状态,要表现出纺织物的自然褶皱,并且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褶中也要錾刻上花纹,表现出丝织品随着光线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再现真切的丝光感。如何让一张仅有0.6毫米的银片幻化为这件国礼?錾刻使用的主要工具叫錾子。古代的錾刻工匠凭着一把錾子,就能够在金属器皿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一个老厂房里,中国工艺美术集团錾刻师孟剑峰已经敲了20xx年的錾子,作为行中高手,他受命制作这份国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独具特色的錾刻作品需要设计打造出最适合的錾子。孟剑峰从古錾子上触摸到前辈的智慧,从古法探寻启示路径。八天后,孟剑锋终于造出了制作丝巾图案最难的那把錾子。

接下来实际面对的錾刻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只比鸡蛋壳厚一丝头发。要根据设计图案,在这块薄薄的银片上錾出细密的经纬线,交错成为细致的纺织纹理。錾刻过程中,只要有一次用力稍多而錾透了银片,整个作品就会前功尽弃而报废。这就是传说中不许出现百万分之一差错的工作。但孟剑峰做到了,“国礼”作品终于完成了,金色的盘子里面,一块洁白柔软的丝巾自然叠放,接受礼物的人都情不自禁地伸手想去拿那块丝巾。如今这份錾刻的国礼已经成了行里的技艺传奇。

故宫钟表馆里每一件西洋钟表都称得上是稀世杰作,它们是当初西方各国使节来华觐见时献上的国礼,充分展现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匠作水准和民族文化智慧。高122厘米的“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便是当时乾隆皇帝收到的一份国礼,如今它已经二百多岁,机芯老化、部件缺损。已在故宫钟表修复室干了39年的王津师傅认准了这个活儿。保管部门的修复要求只有十个字:“粘补外壳,恢复机件功能”。王津对这座双马驮钟进行整体拆卸、清洗、除锈、锉削、补齿、焊接、装配和调试,各项工序加起来上百道。修补断齿,主要考验锉功。将一块铜料锉磨成米粒般大小焊在齿轮上,再矬出与原件一致的磨损。所有功夫活儿都遵循一个原则:对文物的干预最小。这是铁律。他在不起眼的齿轮背后,会时而见到制钟匠人留下的标记。每一个搭扣、咬合、旋转,将动力精准地转换成演绎、音乐和走时等各种复杂的功能。在这座精密的机械宫殿里,王津隐隐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工匠对话。

20xx年8月3日,经过几个月的屏息凝神,这座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的机芯修复接近了尾声。54根水法、28个人物造型、4套音乐、上千个零件,在王津的手中复原如初。

39年里,王津过手的古钟表有两三百件。王津工作的桌子边缘被磨出了深深的沟痕。在与异国古匠的智慧对话和技艺交流中,他日渐体会到了大匠境界。

不论是毛胜利在安徽泾县山间制作“三丈三”宣纸的老厂房,还是錾刻“国礼”的孟剑峰的工作间,亦或是紫禁城内文保科技部的钟表修复室,都只是老旧的“陋室”,但这些大工匠们却在这些“陋室”中专注于自己手中的技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陋室也成为这些大工匠们障蔽人间喧嚣,隔离尘世浮华的屏障。只有匠艺才是他们像心适意的人生栖居,意匠经营的至美胜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技馨。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七

马荣把“点线艺术”融入人民币数字化雕刻。

手工凹版雕刻二十世纪初引进中国,以马荣为代表的第四代雕刻师是印钞行业手工雕刻技艺的传人,也是第五套人民币原版雕刻创作的主力。手工凹版雕刻作品讲究以小观大,重在精美,即便是细如发丝的线条也能清晰可辨,雕刻师在一刀一线中显现功力。人民币人像的雕刻,是凹版雕刻中的极致,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传神。为了在凹版雕刻上刻划出传神的眼睛,马荣磨练了。因为怕浪费贵重的雕刻钢版,马荣便用纸笔代替刻刀练习人像的塑造。复杂的光影和色彩在她心中翻译、转化,成为凹版雕刻特有的精美图案。苦练的积累成就了马荣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她的作品逐步应用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票面之上。就在马荣的手工雕刻技艺进入巅峰期的时候,计算机技术迅捷切入印钞行业,数字化技术改进了印刷、制版等各个工艺流程,而传统手工原版雕刻忽然间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心理的震撼是巨大的。不能在时代的发展面前逃避,更不能让人民币雕刻水平的国际声誉受损,这是马荣和同事们达成的共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从零开始。

马荣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细致入微观察的习惯,一枝一叶、一花一木,在点线的积累排列中幻化而成独特的“点线艺术”,这是她师父传授给她的心法,更是凹版雕刻的精髓所在,技艺的精华并非依附在工具之上。学习手工凹版雕刻,马荣用了十年。学习计算机凹版雕刻,从零开始的马荣和同事们仅仅用了不到两年,就让一幅幅媲美传统雕刻的数字化作品在雕刻室的机房里诞生了。当掌握了计算机制版的规律后,马荣的功力开始显现,“点线艺术”的精髓融入屏幕之中。数字化雕刻,更让马荣找到了手工雕版时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创作空间,工具的改变事实上是为雕刻师的创作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解放和激发。月,第一张全数字化雕刻技术的百元钞票从凹版印钞机中诞生,并随后投入使用。

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高凤林心平手稳,火箭发动机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设计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是我国火箭程碑式的产品,也是我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的主力运载工具。大火箭需要大发动机,而大发动机得制造需要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同样也需要一线动手的大工匠,高凤林就是这样的工匠。他参与焊接发动机的火箭有140多发,占中国火箭发射的一半之多,是火箭关键部位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对高凤林来说,“长征五号”大运力火箭发动机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而难度最大的就是喷管的焊接。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有数百根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而最“要劲儿”的是,每个焊点只有0.16毫米宽,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是0.1秒。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一小点焊接瑕疵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为保证一条细窄而“漫长”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首尾一致,整个操作过程中高凤林必须发力精准,心平手稳,保持住焊条与母件的恰当角度,这样才能让焊液在焊缝里均匀分布,不出现气孔沙眼。在国际上,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连接的最佳方案是采用胶粘技术。但这种技术会产生老化,因此高凤林选择了用焊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焊接必须一次成功,高凤林的技艺和他研制的焊丝决定着焊接的成败。由于铜合金的熔点较低,高凤林必须将焊接停留的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如果有一点焊漏就会造成稳定装置的失效。最终,高凤林还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焊接难题。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八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xx年度人物”已经开播了,小编看完深受感动,下面小编就来分享马荣和高凤林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手工凹版雕刻二十世纪初引进中国,以马荣为代表的第四代雕刻师是印钞行业手工雕刻技艺的传人,也是第五套人民币原版雕刻创作的主力。手工凹版雕刻作品讲究以小观大,重在精美,即便是细如发丝的线条也能清晰可辨,雕刻师在一刀一线中显现功力。人民币人像的雕刻,是凹版雕刻中的极致,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传神。为了在凹版雕刻上刻划出传神的眼睛,马荣磨练了20xx年。因为怕浪费贵重的雕刻钢版,马荣便用纸笔代替刻刀练习人像的塑造。复杂的光影和色彩在她心中翻译、转化,成为凹版雕刻特有的精美图案。苦练的积累成就了马荣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她的作品逐步应用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票面之上。就在马荣的手工雕刻技艺进入巅峰期的时候,计算机技术迅捷切入印钞行业,数字化技术改进了印刷、制版等各个工艺流程,而传统手工原版雕刻忽然间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心理的震撼是巨大的。不能在时代的发展面前逃避,更不能让人民币雕刻水平的国际声誉受损,这是马荣和同事们达成的共识。他们最终下定决心,从零开始。

马荣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细致入微观察的习惯,一枝一叶、一花一木,在点线的积累排列中幻化而成独特的“点线艺术”,这是她师父传授给她的心法,更是凹版雕刻的精髓所在,技艺的精华并非依附在工具之上。学习手工凹版雕刻,马荣用了十年。学习计算机凹版雕刻,从零开始的马荣和同事们仅仅用了不到两年,就让一幅幅媲美传统雕刻的数字化作品在雕刻室的机房里诞生了。当掌握了计算机制版的规律后,马荣的功力开始显现,“点线艺术”的精髓融入屏幕之中。数字化雕刻,更让马荣找到了手工雕版时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创作空间,工具的改变事实上是为雕刻师的创作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解放和激发。20xx年11月,第一张全数字化雕刻技术的百元钞票从凹版印钞机中诞生,并随后投入使用。

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设计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是我国火箭程碑式的产品,也是我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的主力运载工具。大火箭需要大发动机,而大发动机得制造需要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同样也需要一线动手的大工匠,高凤林就是这样的工匠。他参与焊接发动机的火箭有140多发,占中国火箭发射的一半之多,是火箭关键部位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对高凤林来说,“长征五号”大运力火箭发动机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而难度最大的就是喷管的焊接。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有数百根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而最“要劲儿”的是,每个焊点只有0.16毫米宽,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是0.1秒。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一小点焊接瑕疵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为保证一条细窄而“漫长”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首尾一致,整个操作过程中高凤林必须发力精准,心平手稳,保持住焊条与母件的恰当角度,这样才能让焊液在焊缝里均匀分布,不出现气孔沙眼。在国际上,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连接的最佳方案是采用胶粘技术。但这种技术会产生老化,因此高凤林选择了用焊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焊接必须一次成功,高凤林的技艺和他研制的焊丝决定着焊接的成败。由于铜合金的熔点较低,高凤林必须将焊接停留的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如果有一点焊漏就会造成稳定装置的失效。最终,高凤林还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焊接难题。

大国工匠裴永斌和方文墨人物事迹介绍汇总篇九

马宇用时光作为粘合剂,毫厘之间,重现旷世兵马俑。

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刚出土的时候,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尘已经把它们压成碎片。如何让这个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奇迹完整挺立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马宇是最早接触这项工作的成员之一。兵马俑深埋两千多年,大部分陶片和地下环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突然出土,他们的存身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了避免环境变化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大量修复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由于年代久远,兵马俑陶片表面非常脆弱,修复人员用刮刀清理的时候,既要刮净泥土,又要保证文物的完好,走刀的分寸拿捏极为较劲。为了练就这项技艺,马宇在修复兵马俑之前,花了两年时间,在仿制的陶片上用手术刀不停地磨练手感,走了上千万刀,才把握住毫厘之间的分寸。在拼接兵马俑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块陶片位置出现错误,那么整个拼接过程就必须重来。而拼接难度最大的是那些体积小、图案较少的陶片。为了一块陶片,马宇有时需要琢磨十多天,反复预演数十次,甚至上百次。

马宇参与了近20年来秦兵马俑修复工作的各个阶段,兵马俑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铠甲、第一件水禽都是马宇修复的。两千多年前的雕塑品在马宇手中获得了第二次艺术生命,形象讲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没有两块碎片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一尊兵马俑雕像的拼接问题是相同的。每一块拼接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的块体比对都是新问题的研判。在貌似重复中不断应对新问题,修复者们把这份工匠式劳作变成了艺术和学问,他们是国家文化使命的真正有力承担者。

王伟木槌的密集敲击,让精美弧线划过蓝天。

在我国自主制造大飞机的制造者行列中,钣金工王伟的经历颇有些传奇。上世纪80年代,包括运十在内的一系列民用飞机生产线陆续下马,大部分产业工人转岗,王伟也告别了上海飞机制造厂。临走时,他带上了一块废弃的金属板。离开制造厂后,王伟干过许多工种。最后,开起了货运出租车。但闲暇的时候,他还是会用木槌不停地敲击那块当初从厂里带走的金属板。日复一日,王伟的钣金手艺也越发精湛。,自主设计制造大飞机列入政府制定的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中。王伟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自己当年的师傅。每天清晨,王伟几乎总是第一个来到钣金车间。这个习惯从他回到厂里,就雷打不动。

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的零部件,有80%是第一次设计生产的。除了舱体型材更加坚硬外,舱门下部还有一道轻微的弧线变化,这个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变化,要用手工敲打出来,难度可想而知。而舱门的加工误差要求在0.25毫米以内,这对机械加工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不仅是在中国,即便是美国的波音、欧洲的空客飞机制造,也都是靠手工来实现。王伟凭借过人的技艺,敲击的舱体与工装之间的缝隙,让九丝的量尺都无法通过,证明了他已经将公差缩小到了接近标准公差的三分之一。

11月,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下线,接受批量投产前的系列检验。大飞机自主制造的成功是国家制造业水平的系统化高标准体现,是中国制造业全面腾飞的象征。这个腾飞的实现依托于千百万中国工匠的坚守、钻研、勤奋和所达到的技艺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