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军长征过草地(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1:41:35 页码:7
红军长征过草地(模板8篇)
2023-11-19 01:41:35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撰写一份较完美的总结需要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以下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一

70年前,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雪山草地、峡谷激流等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采访了生活在我省的老红军李布德、马志选、李国策,请他们回忆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以此纪念长征,让后人永远铭记长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夜过鬼门关。

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中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

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都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小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跄跄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马力,才缓过劲来。

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地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二

活动目标。

加深对红军长征史实的了解,理解长征精神。

学习用绘画来表现历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熟悉搜寻历史资料的多种途径;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学习编写历史故事。

在活动中强调小组成员的特长发挥和分工合作,提高组织能力,培养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将长征过程分为8个主题:湘江战役;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军民鱼水情;陕北会师,会宁会师。

2.指导学生按照个人特长以自愿的原则分为8个小组,组长由小组成员推选,负责本组的工作。各组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图说的主题。教师制定活动评价表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评价。

3.各组根据主题搜集资料。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语文教科书、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画册、影视片等,也可参考有关的连环画。途径有翻阅家中的藏书、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教师也可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及书名、网址等。

4.各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故事大纲,根据故事大纲确定每一幅画面要展现的内容,每一组的图画不少于5张。组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分工编写故事和绘画。

编写故事时,要注意突出故事重点,展现红军将士的某一两种精神,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文字加工和合理想像,如对恶劣斗争环境的描述、对广大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精神的歌颂等,但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和客观环境,不能随意杜撰。

设计每一幅画面时,应注意通过环境和人物的衣着、表情的描绘来展现故事的重点内容和情感精神,努力做到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每组的图画应有一定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完整性,彩色、黑白皆可,不宜太小。

编写故事、绘制图画的工作可同时进行,但要注意两个方面密切联系,随时配套、修改,加强合作。

5.编写故事、绘制图画工作都完成后,各组推选一名普通话标准、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做解说员,在展示作品时讲述长征故事,并汇报本组成员在活动中对长征精神的体会,时间3~4分钟。

6,如觉得本组主题实在难以以图画的形式展现,也可自己确立主题,但不能与其他小组的主题重复。

7.搜集到的资料,如包含与其他组主题有关的内容,应主动向相关组提供。

8.在全班推选一名同学担任作品展示课上的主持人,负责串词的编写和主持工作,教师对此进行把关。

9.教师设计好评比标准,各组推选一名同学和教师组成评判团在展示课上进行评比。

组 别        。

故事无明显杜撰迹象,描述生动具体(lo分)        。

解说有声有色,有身临其境之感(10分)        。

故事中能真切感受到长征精神(10分)        。

连环画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有一定的欣赏价值(10分)        。

连环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完整性(10分)        。

总分(50分)        。

活动过程。

各组按照红军长征过程的先后顺序展示本组作品,讲述长征故事,汇报对。

长征精神的体会。

学生代表或教师对长征精神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

评判团评分。同时各组简单介绍本组在活动中克服了什么困难、有什么好。

的经验等。

主持人宣布评比结果,发奖。

活动结束。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三

寒假我读了《红军长征故事》,其中有一则小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红军长征途过草地中,有三位小同志生病落队了,只有一位老班长留下来照料他们。不久他们的粮食吃完了,老班长就用缝衣针烧弯了做成鱼钩为小同志们钓鱼,然后煮成鲜美的鱼汤给他们吃。因为钓到的鱼很少,老班长自己却每天吃草根树皮。三位小同志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可是老班长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快要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我为红军战士这种高尚的品德所感动!他们是多么团结,互助,无私啊!老班长宁愿自己饿死,也要让三个小同志喝着鱼汤走出大草地。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却把死的命运留给自己。连死都不怕的红军战士们还会怕什么呢!

想想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时代,我们从小丰衣足食。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就我们一个宝贝。有时家里有了自己喜欢吃的好东西,恨不得一口吃完,连爸爸妈妈都吃不上一口。平时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最好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妈妈都能满足。在学校里同学有了困难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嘲笑别人-------想起这些我顿时羞红了脸,真感到惭愧啊!

毛主席曾经说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时多么大的气魄啊!那么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应该怎样学习红军精神呢?我觉得是: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团结互助,无私奉献。我从现在起要牢记这十六个字,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互帮互助,长大了做一的有用的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四

那是在过草地的时候。草地上的泥沼非常多,稍微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几秒钟就能把人吞没。当时大家都累得没有一丝力气,双腿发软,走着都能睡着。正当大家都想办法唱歌互相鼓劲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身后不远处,一声马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回过头的时候,战士们看到有一匹马,掉进了泥沼里,已经淹了半个身子了,眼瞅着一点点往下陷。那匹马还想挣扎着蹬腿,可是它越使劲,陷得越快,马背上的行李和物品也加快了它陷下去的速度。这匹可怜的马,它知道自己要永远留在草地了,眨了眨眼睛,流下了一行泪水,战士们看到这个场景,也禁不住哭了起来。

可是,有更多的战士,他们的肚子也饿得像打鼓一样。他们冲上来,去打那些割马肉的人,甚至还扇耳光。他们一边抚摸那矗立着鬃毛的马,一边含泪痛声骂道:“这帮没良心的,你们有没有人性啊?它从长征一开始就跟着我们,走了这么远,默默地给我们背东西,驮伤员,你们都忘了吗?饿疯了吗?”

他们并没有饿疯,也没有失去人性。只是,这饥饿的魔爪使许多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都倒下了。吃马肉,不是没良心,是没办法呀!

刹那间,泥水弥合了,马彻底淹没了。这一刻,大家谁也没有说话,没有吵闹,只是静静地看着。

更多。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五

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越过六盘山主峰,在青石嘴与国民党何炷国骑兵军第七师十九团展开了一场激战。林彪、左权遂指挥一纵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下山去,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即告大捷,毙敌200余人,俘敌近百人,缴获战马150多匹。由此装备了一个侦察连,红军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骑兵部队。

战斗结束,毛主席站在六盘山一座巨石嵯峨的山头上,诗兴大发,纵情吟词一首《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可就在第二天黎明,毛主席被紧急送来的一份报告惊呆了:耿湾镇夜间发生了一起红军命案,驻扎在镇外宿营地的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竟无声无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

报告称,三个营的指战员在昨天到达这里,宿营前还一个个生龙活虎,可睡下后就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声息。如此集体死亡,其原因初步断定是食物中毒。

300多号人啊!这个数目对历尽千难万险由最初从江西出发的近9万人,到走出草地后剩下7000多人的中央红军来说,损失实在太大了!就在袭击敌人的骑兵团,而后在洪德县城突围脱险时也未死伤一卒一兵,怎么会在脱险后的`耿湾宿营地,无任何交火迹象的情况下,如此奇怪地死了300多人。他们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被莫名其妙地从红军实力中一笔勾销了,而对方显然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制造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惊天命案!

毛主席扼腕顿足,无比愤怒,令保卫局即速查办谋害红军将士的凶手。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每每想起毛主席写的这首诗便想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岁月,这让我明白了红军那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小兰那顽强不怕苦,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品质。她只是一位13岁的小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舍己为人宁愿自己饿也要让别人多吃一点儿粮食。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民族精神;表现了红军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质。万里长征,艰苦奋斗,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守镒,抢险飞渡,特变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变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那永不畏惧,不怕牺牲,与敌人顽强斗争,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七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造成了第五次“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曾经作词赞美红军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没有长征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在长征途中,最艰辛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了。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掌管成千上万服装分发权的处长,却因为把衣服让给战友保暖而活活地冻死了。他是傻瓜吗?不,它才是真正的英雄,是舍己为人的楷模。在过草地时,老班长救活了三位小红军。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这种感人的例子很多,很多……正是因为红军战士们舍己为人,互相帮助,为祖国为人民。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学习生活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在新长征中,仍然需要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需要舍己为人,互相帮助的品质。

长征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红军长征过草地篇八

读一读《红军长征的故事》;如果你需要重温红色经典,请读一读《红军长征的故事》。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

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我们的祖国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的强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

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强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今天,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长征这笔精神的财富,去创造崭新的历史,书写未来更动人的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