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35:28 页码:9
2023年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实用13篇)
2023-11-18 23:35:28    小编:ZTFB

对待人际关系要懂得尊重和理解,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写好总结还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下列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提升写作水平。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一

[摘要]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考察国防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当代中国国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天朝大国”的大门顿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国防危机,中华民族步入了漫漫长夜。开始了一部充满屈辱、辛酸和悲壮的近代中国的国防史。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来越深,沿江、沿海到处是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国的各项交通事业全为列强所垄断,国内到处可见外国驻军,整个中国被划分成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彻彻底底成为有国无防的国度,终日在风雨中飘摇。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不幸又遭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主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土被割让、大批战后赔款付出,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

(一)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国防以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强兵必先富国,两者应当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巩固国防的根本是政治昌明。

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国防与政治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巩固--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并吞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于晚清都是如此。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为他们看到了蕴藏在东方这条巨龙所潜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国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辉煌,在90年代创造的奇迹!中华儿女都在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着,我们向往幸福,我们渴望富足,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损失,这是我们的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是国防强盛的重要力量!国防建设历来是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先进的武器毕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忽视的"。国防科技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一些关键技术。掌握这些技术,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需要,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积极防御,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是我军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围绕这个方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要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努力培养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为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国防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二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想。但近两年来,大量信息类公司纷纷倒闭或陷入困境,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急速下滑,又使人怀疑信息革命的高潮是否已经过去。冷静地分析,目前信息产业走入困境,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以及股市泡沫破灭后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所致。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现在还远未达到顶峰,而且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一是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

二是计算机技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构成了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从而使个人拥有网络通信能力。

二、生物技术是否正在酝酿新的主导产业?

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谷物、大豆、杂交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以及转基因动物等不断培育成功,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技术革命。在医药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克隆、细胞克隆、个体水平克隆等无性繁殖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器官修复和移植的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人类实现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生物芯片方面,dna芯片成为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检测准确度和效率,为更快地发现一些疑难疾病带来希望。被称为“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结构图绘制计划已经完成。没有人怀疑,在各国大量投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之后,在生命科学中的疑惑被一个个破译和解答之后,将会形成一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生物产业,并对环境、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三、能源技术为什么重新升温?

进入新世纪,能源问题研究又在全球范围升温。有学者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科学问题大多与能源有关。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四个重点方向:

一是化石能源,其核心之一是洁净煤问题;

二是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它们被称为三大可再生洁净能源;

三是电动汽车,着力开发污染很少、发展潜力巨大的燃料电池;四是核聚变,从长远来看,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核聚变将是核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能源问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环境问题。

四、纳米技术何时取得革命性突破?

纳米本是一个尺寸的概念,但纳米科学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尺度上的深化,而是当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后,它所表现出的一些新奇的物理效应。发现、掌握、利用这些效应,可能会在信息、生物、能源领域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纳米技术的发展有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发展微加工手段,对原子、分子进行加工,从而塑造全新的微观世界。

二是纳米技术可能引发相关领域的产业革命。比如,在材料方面,纳米技术可能使材料性质发生根本转化,如硬的变软,导电的变成不导电,无磁性变成有磁性等;在微电子学与器件方面,纳米技术可以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在生物和农业方面,纳米技术可制造新的化学药品,可对动植物基因进行改良。目前由于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突破还很少,其相应的产业革命还远未到来。但可以预料,纳米科学具有巨大潜力和美好远景,将给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新特点。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既遵循过去的一些规律,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当代新科技革命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这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除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环保科技等也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发展,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也使科学技术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议程,如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大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微观系统的深入探索,如对基本粒子和受控核聚变、基因、微机械、微加工和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完全突破了人类的传统认识,可能引发全新的技术革命。

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文艺复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细分。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组织更深层次的根本统一。在这个新的境界上,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第一,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

在这个统一体系中,一方面,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不断为技术进步开辟新的方向,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许多大科学工程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装备的突破。第二,数学和定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从定性阶段全面进入到定量阶段。量子力学的突破使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应运而生,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数学和统计力学的发展,结合大规模计算和仿真技术的应用,深化了人类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促进了地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向定量化的演进。第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今天,科技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支持和促进人和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加完整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的前途虽然取决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但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无疑是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将建立在科技与人文两个车轮之上。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

在19世纪,电从发明到应用时隔近3,电磁波通信时隔近30年;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一年多。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每5到7年速度就增加10倍,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10,价格下降到原来的1/10。这充分说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竞争已前移到原始性创新阶段。原始性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

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

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资源问题等,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三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教而有法。班主任管理工作如同日常教学一样,虽无定法之说,却有方法之论。现就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实际,谈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要注重班主任较强的角色意识。

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指班主任对其担任的角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和必须执行的规范的认识。角色意识作为一种认识,它以观念的形式贮藏在班主任的头脑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能动性,对班主任的行为起着调节和驱动作用,指导班主任“做什么”,“如何做”。一个班主任对其角色理解得愈明白、清晰、准确,就愈能冷静、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提高自身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反之,就会发生角色偏差和冲突。

一般来说,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包括以下三种:一是责任意识,它突出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爱,班主任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求知,做事,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二是管理与服务意识。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服务者,必须具有明确的管理与服务意识,班主任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双向信息交流,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作风,正确应用自己的管理权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三是沟通与协作意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能否在学生身上发挥长远的效果,关键在于这三方面的影响能否保持相对协调。班主任是联系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是促使各方面形成合力的实践者,应具有开放的教育意识,主动沟通各方面的信息,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调动积极因素,转化消极因素的干扰。四是完善与发展意识,班主任是学校教师中的一员,既是学生素质的教育者,也是自我教育者。自我完善意识是班主任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班主任还应具有的发展的意识。班主任只有不断地调整、充实、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

二、注重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

1、开设好心理辅导课。

中学生心理辅导包括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发展辅导和心理教育三个基本方面。中学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是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内外急剧的变化往往伴随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缺乏科学的引导,学生往往感到惶惑与迷惘,并伴随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我觉得从现代健康观点来看,心理辅导课对于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实在是必不可少的,从班主任工作角度来看,这一课对于班级建设也大有裨益的。

作为班主任必须注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每次大的活动或事情在心理中引发的不同程度的反应,除了事前做出积极的预测外,主要还是通过各种形式调查研究学生当时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调整,避免产生不良后果,使班级健康有序地发展。

2、注重对个案的进行单独的辅导与咨询。

同是年青人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性格不同,加上各自经历不同,因此会表现出各种不同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做好个别辅导与咨询工作。在个别辅导前应全面仔细了解他的性格、心理状态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认真分析在深思熟虑之后再进行交流,这样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封回信往往会花很长时间,因为要有好的效果,只凭几句劝说远远不够的。但每当我看到事后的张张笑脸,也就欣慰了,因我的心血毕竟没白费。

三、注重对班主任自身不恰当言与行的调适。

首先要明白学生那较强的逆反心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说是由于主体受到干扰而产生的,为此要慎言“不”字,学生受到知识和学历因素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这样在行为上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早恋、吸烟、酗酒、拉帮结派、纪律散漫等。面对这些,我们不能直接命令学生“不准谈恋爱,要谈回家谈”,“不准吸烟,否则处分”等等,因为这样的命令口吻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与教师情感对立,只会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切忌行为强硬,当命令不能达到目的时,不能对学生采取强硬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如罚款、罚站、请家长等。这样加压不但不能改掉学生的毛病,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他认为你羞辱了他,学生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就是让老师把我怎么着”。

其次,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坚持“避实击虚”“以柔克刚”的原则。要忌的是:一言一行,与违纪学生谈话时,教师一上来就侃侃而谈,既不了解一下掌握情况是否属实,也不让学生分析评价,更不观察学生神情反应,误以为是认识错误接受自己的教育了。或者满足于学生唯唯诺诺了事,不懂青少年心理特点。二是语言粗俗“走火”,如当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往往不假思索,想到什么说什么,反而会失去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总之,要当好班主任应该在教育心理学上多下功夫,及时了解、洞悉学生的心理并能给予很好的辅导与帮助。这样不仅能带好班级,且能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对促进班级管理将起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四

[摘要]国土资源监察工作,是保护国土资源,打击各种违法用地的有效途径。文章将就国土资源的检测监督工作,进行相关的阐述,就如何做好国土资源的监察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管理;国土资源;监察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地方对土地任意开发利用、破坏生态平衡,使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各种危害国土资源的违法事件不断涌现,这不仅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态环境,也对城市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新时期下,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势在必行。国土资源监察工作中,需要探索一条有特色的工作思路,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建设力度。

执法人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就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国土监察工作中,培养执法队伍的法律意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因此,国土资源局相关部门需要组织本地区国土执法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和法律讲座,通过对《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农业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集中培训和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保证系统内干部职工的法律和业务水平有更高的水准。

当然,提高法律意识,只是建设执法队伍的一个部分,要搞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组织就需要健全执法机构。

事实上,土地管理工作的成败,决定了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建设的好坏。要做好国土监察工作,就必须要健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机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违法占地案件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健全执法队伍。

1、从各部门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干部,经过业务考核,组建土地执法监察队。干部力量对执法工作的开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建设好干部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保证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全面性,不留死角。以干部队伍带动整个队伍,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2、以“严而又严,紧而又紧”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为核心,按照业务职能,将责、权、利挂钩,再逐一落实到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室负责人,最终实现分级负责制,同时,还需要把全年任务按月份、季度进行分解,并且要和工资挂钩。

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以事论事,统一标准,做到“四要”,即办案人员要秉公执法;负责人要依法按程序查处;执法大队要对案件的处理直接审核把关;分管领导要对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全面负责,通过层层负责,建立完善的执法体系。

此外,还需要在工作流程上进行完善,从立案、调查、取证、听证、送达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有记录、有档案,实现一案一卷,有始有终。

3、组建执法办公室。执法办公室要在国土监察的过程中,对执法监察案件的查处、调查、取证、处理、听证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如果是重点案件,那就由局领导班子带头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审议。

二、抓住重点,重点监察。

国土监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有多个部分组成,需要监管部门协调各方进行组织管理,而采取“抓重点”的策略,是搞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关键所在。

要紧紧围绕着土地市场秩序展开整顿工作,对重点区域进行加强执法,认真履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如重点清理各类违法的开发园区。在城市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各种经济园区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是也存在各种违法用地问题。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可以把园区的监察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

首先,是要认真梳理以来的所有卷宗、票据等。对执法过程中,处罚不到位的,进行相关的.处理。对新上项目建设用地,特别是近3年来的新上项目,要专门成立工作组,抽调精干人员,逐卷逐宗进行审核登记,扎实有效地开展清理整顿,对没有按要求进行办结的,进行处理。通过这样的重点监察,确保了土地市场秩序整顿工作的效果。此外,对重点区域,重点监察对象,要实行巡回监察。为及时查处违法案件,不仅要依靠群众举报,同时还应该采取执法巡回监察的方法。在工作组内部绘制动态巡回检查图,然后让各个负责人分片包干,问题一经发现,立即查处。

三、建立立体监察系统。

事实上,各地国土监察的难度在于,所辖地区面积大,地形多样,要实现全面监控,就需要建立立体的监管络。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监察系统:

(一)聘请监督员。

鉴于复杂地理环境,为了执法工作能够到位,不留死角,各地监察部门可以考虑聘请监督员,帮助执法监察。如可以聘请离退休回乡的干部和村民代表任兼职执法监察员,建设县、乡、村三级立体监察信息网络。事实证明,这样的制度在监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土地违法案件的监控,能够让许多土地违法案件发现于苗头,解决于萌芽,在实际的监察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土地信访。

其实,从中国国土监察的工作情况看,信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涉及到千家万户,也是部门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更是土地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土地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国土监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土地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乡、包村、包案,定期会诊制度,保证信访工作有效性。采取执法与信访相结合的联动制度,针对不同的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限期答复。

(三)建立土地信息网络。

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国土资源的情况,各级国土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土地信息制度。在信息的采集上,要实现村、镇、县、区、市、省立体化的信息系统,各个系统之间信息流通,从整体到局部,形成流通的信息网络,保证整个片区的国土资源状况得到很好的监控。

四、加大宣传力度。

在国土监控中,宣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能够减少工作的难度,也能够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国土安全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监察部门在工作中的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努力抓出实效。

首先,要认真扎实地搞好“6.25”宣传活动:宣讲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领导召开座谈会,研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各主要交通节点,悬挂宣传横幅,开办土地专刊;向各村镇街道办发放“土地日”宣传资料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与电台、电视台、报社等联办“土地之声”专题节目。

其次,定期召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在内部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检查工作任务。

再次,充分利用群众会议、村政务公开栏,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通过宣传和培训等形式,取得了宣传法律法规的实效,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用地采矿、取土建房都必须依法行事。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土监察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国土监察工作是保证国土安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监察部门在提高自身执法能力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执法体系,确保国土资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立彬.国土资源部通报土地违法违规典型[n].新华每日电讯,.

[2]王英.关于改善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思考[d].山东大学,.

[3]石国玮.努力提高国土资源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j].南方国土资源,2011,(09).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国防精神是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防观念,成长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烙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实现强军梦这个伟大的时代课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防精神中华文明。

1.国防精神的定义。

国防精神是国家及其成员在国防实践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为适应国防建设和斗争需要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标志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2.国防精神的特点。

2.1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国防精神来源于全民参与的国防实践活动,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是一种群体的精神状态,因此其参与主体有明显的广泛性。

2.2持续时间的长期性。国防精神与国家紧密相连,并存与共。国防精神发端于国家建立之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漫长历史过程。因此国防精神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必将长期存在。

2.3基本内容的稳定性。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国防精神发展的土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虽然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但是其文化核心从古至今一脉相传,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国防精神的基本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

3.1爱国主义精神。

国防精神的本质就是建立在爱国的基础之上的,爱国主义是国防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首先,国防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保障国家利益;其次,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伟力的心灵纽带,是唤醒国人战斗意志,团结社会各阶层,枪口一致对外的有力武器;最后爱国主义是增强国防实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物质力量之外的有效补充,也是我国战胜强敌的制胜法宝。

3.2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在当今时代革命英雄主义的主要体现有: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不畏困苦难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的革命乐观主义等。

3.3爱军习武精神。

爱军习武精神又称作尚武精神,即崇尚武事,以武为荣的精神。所谓爱军,就是热爱人民军队,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尊重军人职业,拥军优属的新风尚。

3.4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主要是指独立自主、奋发图强、不畏艰险的顽强斗争精神。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品质,也是我党我军在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是我们克服万难,突破敌人封锁,取得伟大发展成绩的必要保证。必须不懈坚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有三點:一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底子差,必须艰苦创业;二是我们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们坚定奉行和平发展战略,必须独立自主;三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艰苦奋斗精神作为重要保证。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过程中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在我国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的中华传统文化,本文所说的传统文化,偏向于思想意识领域。

国防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产生于我国长期的国防和斗争实践中,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构成了国防精神的精神内核,表现在国防精神的方方面面。例如坚韧不拔,自强不惜的精神成为国防精神中激励我们民族不断奋斗进取的原生动力;崇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国防精神中崇尚团结和统一的高度的内聚力和向心力;“位卑不敢忘国忧”的家国情怀也成为国防精神中御敌图存、尚武卫国的精神追求。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传统文化对战斗精神生成具有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优良文化,它有积极与消极、昂扬与颓废、健康与糟粕之分,其中的一些观点明显已经不适用当今时代,因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传统文化对国防精神造成的正负影响。

1.传统文化对国防精神的积极意义。

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诸如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一代代仁人志士在民族危难之际正是因此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中国历来崇尚民本主义,强调“国以民为本”,正是通过发扬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积极部分,逐步形成了我党全新权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战争的军事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家国情怀,不断激励无数人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民族解放和发展甘愿献出生命,为了保卫祖国而热血撒疆场。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抵御异族侵略,维护国家统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传统文化对国防精神的消极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点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如果不加以仔细甄别,则不利于国防精神的培养。比如传统文化中的过于忍让和示弱观点,认为“义士不害生”,这种无原则的“博爱”和一视同仁的“怜悯”,与军人英勇顽强、奋勇杀敌的精神格格不入;同样,传统文化中片面地强调不武,将尚武精神视为好大喜功,甚至是穷兵黩武的洪水猛兽,这显然与我们强调的军人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随时准备打仗,敢于亮剑的军人使命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固有的这种无原则的退让、不武、非攻显然与我们追求的国防精神相有很多抵触之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战斗力的发挥。

结语。

在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国防精神之间的关系,努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官兵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战斗精神,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六

正文: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而国防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防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一、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旧中国,我国处于有国无防时期,国家安全缺乏保障。在新中国时期,我国的国防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近年以来,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极其复杂。去年美国推出了海上新战略——《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再次肯定了美国海上力量的优势地位。该战略提出美国要保持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可见美国推行全球霸权的战略目标不但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得到强化,可以预见,美国将在欧洲继续加紧推动“北约东扩”进程,在条件成熟时美国将重组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纠集有关国家强化军事同盟关系,以图从海上方向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因此从全球战略形势发展评估,中国在海上方向的战略压力可能将逐步增加。

此外在海上方向中国还面临许多棘手的现实问题。首先是台湾问题。如今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迎来了机遇期,但“台独”对国家统一的威胁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成为了我国海上方向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其次便是岛屿与海域主权争端。目前在东海和南海海域,我国与有关国家存在着岛屿与海域归属争端。这些争端将影响我国与海上邻国间的关系,而且容易导致美国等大国势力的介入,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影响我国海上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海防还处于发展阶段,远远比不上早早重视海上建设的美国等大国,我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国的制约。国防是国家和民族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国家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不断的巩固我国的国防建设,是我国不断地强大起来,才能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是我国的海上危机缓解。

二、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和国家繁荣的重要条件。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在旧中国时期,我国的国防建设极其薄弱,处于有国无防时期,国家主权也受到了极大的侵犯,我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薄弱的国防使得我国在多次侵略战争中战败,《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我国的主权一步步丧失。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清政府逐渐成为洋人的朝廷,我国的近代史也成为了一部屈辱史。

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独立国家的主要标志和最高原则。没有主权的国家,其领土一般是不完整的,领土不完整的国家,其安全性必然要受到程度不同的挑战。国防的强盛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强大的国防是确保国家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有国无防或国防孱弱,国家和民族就要遭殃。没有巩固的国防,国家的政权就无法稳定;没有巩固的国防,就不可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只有有了巩固的国防,国家的其他建设事业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兴旺。

国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巩固与否,维系着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如今,建立牢固的国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增强国防意识,依靠国家和全社会的力量来建设国防,为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七

g20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邀请这些看起来经济实力比较弱得国家作为代表参加g20?从根本上说主要三点精神和中国考量,三点精神分别是:

一、充分体现中国的国家政治外交理念。

与西方国家零和博弈的政治理念不同,中国更加主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国主张国家之间平等交往,展开有利于彼此相互协作以推动彼此的经济发展。g20是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很显然中国的政治理念更符合当前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占豪看来,中国通过主办这种国际性会议,其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将中国的政治理念融入到世界治理之中,提高在世界上的认同度,这不但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充分展现中国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角色。

当前世界,西方发达国家是资本太过充裕却没有地方投资,资本在经济体内空转、消耗,结果引发经济滞涨危机;发展中国家则是普遍缺少资本,缺少投资,基础设施薄弱还缺少建设能力,经济发展遇到困难。

然而,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一个巨大鸿沟,鸿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的空心化和去工业化导致发达国家失去了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平台和渠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基础工业,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产能,中国可以扮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桥梁角色,可以引导发达国家的资本进入发展中国家投资。

所以,中国把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拉到g20这个大舞台上,可以增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更高的平台推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作,从而对全球资本进行疏导,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后危机时代,进入新的良性增长周期。

三、提升g20决策的代表性、包容性和科学性。

g20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20个国家组成的一个全球经济协调平台,它已经完全取代g7成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平台,这个平台如果只是gdp前20的国家,其代表性、包容性都会存在问题,这相当于把很多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排除在了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决策之外。如此不但不公平,还会对决策的执行效果产生负面效应。

中国将更多发展中国家引入g20,实际上是给g20峰会开了个好头,这意味着未来g20峰会可以邀请更多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代表参与到这种全球经济最高决策中来,提升全球经济决策和发展的包容性及决策的科学性。

g20为何如此重要?我们不妨来看看g20的成员体会一下。g20成员包括七国集团、金砖五国、欧盟、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尼、沙特和土耳其。这20个成员涵盖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占全球国土面积的60%,gdp占全球的95%,贸易额占全球的80%。这些数字是不是足够震撼?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g20就是协调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联合国”,其地位处于世界所有经济合作组织之冠。

因此,不要认为这事与自己无关,事实上它决定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关乎到你的钱袋子,你的生活细节。由此也告诉我们,不能只关心脚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抬头看远方。做人做事,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天下就难有锅前。

对于这次峰会,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是有些来者不善的,他们试图加入一些不利于中国的议题来破坏中国设置的'核心主题。而且,美国和日本一定会借助这次峰会,搞一些私下的多边或双边会晤,其中一定有想对中国进行釜底抽薪,对冲这次峰会成果的内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四个大的议题方向是非常具有想象空间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四个方向的内涵与当前世界经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中国的大国战略和采取的应对措施都形成了暗合。这也就意味着,这次所设置的议题背后,是有中国这个拥有巨大经济能量的国家在以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战略构思作为现实支撑的,这一点是这次g20峰会与过去g20峰会的本质区别,其对世界经济所起到的作用也将极可能出现本质区别。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8月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表态也证明了这一点,陆慷称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将推动制定“杭州行动计划”,为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何谓实实在在的行动?说白了就是需要有强有力的国家作为支撑强力推动,否则就会像过去开过很多次的g20峰会那样,热热闹闹一阵之后就各归各了,根本解决不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问题、可持续问题和强有力的执行问题。这一次,有中国的国家能力作为支撑,有“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支撑,有“亚投行”作为支撑,情况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世界正在进入中国节奏。考虑到亚投行从提出倡议到开工第一个项目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全世界应该对中国效率充满信心和希望。从华盛顿到杭州,g20终于进入了一个可能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平台。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介绍,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金融危机的复苏时期,二十国集团作为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论坛,也在引领和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唯有中国经济还在稳步增长,给世界经济吃了‘定心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介绍,当时为了更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g20从部长级会议升格为领导人峰会,中国角色开始凸显。到,中国经济首次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g20的地位也由被动转向主动,成为g20的建设者。

参与全球治理更积极。

摆明说,现今中国不仅是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人民币也被纳入sdr篮子,加上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的设立,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敢于也有能力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为主动、积极的作用。而g20杭州峰会,无疑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国际行动。

在李闽榕看来,在g20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融为一体,互相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特别是与g20国家之间的经济共同发展趋势将越来越突出。

“g20峰会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李闽榕指出,中国在完善全球治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方面提出或参与了很多建设性倡议,世界也期待此次峰会推动各方凝聚共识并制订行动方案,期待中国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八

军事理论是指与军队和战争有关的概念、范畴、原则和原则的体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军事是国家发展的有力基石,正是因为它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才需要强大资本的介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军事人力资本“套牢”现象,再提出改革管理模式和优化管理任务两种途径强化对军事人力资本的管理,从而更好的利用军事人力资本,实现军事人力投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人力资本;套牢;投资效益。

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投在人身上面的资本。面对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我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努力培养大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但是军事人力资本套牢问题一直存在,对此要加强对军事人力资本的管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套牢这个词最开始出现在股票市场,主要是指在进行交易时会遭遇到的风险。关于套牢,专业人士还将它进行了区分。从套牢诞生的意义来看,它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套牢”在军事上的意思是在军队和军人之间分配好足够的投资资本,使两者之间能够达到合理的平衡。军事资本也存在着“被套牢”的现象。有从事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曾经调查过军人在服役期间的投资行为。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军人,他们在投资的时候喜欢通用型的人力资本。这种资本的风险比较小,而且难度不高。但这也就导致了军事上的人力资本投资“被套牢”,无法获得足够的流通空间。资本如果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不经过流通的话,没有办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尤其是近几年的资本已经慢慢的从军用领域转移到民用领域,它的巨大价值正在逐渐丧失或者减少,最后就会导致在军事方面,专用性投资不够,可支配的资本资源较少。同时还存在另一个弊端,就是专用与通用的投资结构无法达到应有的平衡,对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改革管理模式。

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理应与时俱进,管理模式也应该随之变革。人力资本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其内在的质与外在的量两个方面。为优化军事人力资本投资,我们应该同时革新两个层面的管理模式,双管齐下。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资本的质是人力资本的内在要素,也是可变性最大的要素。内在的质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人素质,从而提高军队整体水平。常规的制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比较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人的心理、思想、行为等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这里的三个方面,包括个人和整体,各方面都要被管理,才能使整体有条理。延伸到军事上,便是组织要对资本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正确的资本不允许进入此领域的市场。被允许进入的资本,会投资到各个方面,不管是对军人还是对军队都有影响,能让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2、掌握人力物力的平衡。

资本的量是人力资本的外在要素,在管理时会比较麻烦,相较于改革质的层面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本外在要素的管理更加复杂,不太容易统一,对资本的量进行管理,必须依据外在人力和物力的变化,对人力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其整体能力,使其能够和物力合理匹配。只有达到最合适的平衡度,才能够使人与物充分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效应。在军事领域中,把握好人力和物力的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军事领域,各个国家都攒足力气前进,国际上总会出现新型武器。我国为了更好地研制武器,就必须要得到资本的支持。人员也要进行培训,获得当前的国际军事新知识,如此就可使军队资源与武器资源能够保持有机结合,增强我国的军事实力。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因素,对资本的量进行管理,根据物力的变化,对人力进行相关的培训,再随着人力的进步,不断加快物力的更新迭代,使人类能够和物力合理匹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提升军队整体实力。

(二)优化管理任务。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必须制定相关策略,对军事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激发军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军事能力,最后推动国家的军事发展。关于如何优化管理任务,具体如下:

1、完善计划配置。

合理的计划配置有利于保证国家随时随地有充足的军事人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完善计划配置,在招揽人才时进行更多资源配置,比如计划有福利的活动,吸引军人的参与;给出相当丰厚的薪酬,来招聘新的人才。只有不断吸引新的力量,为国家军事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够满足国家军事发展的需要。主要吸引人才的方式就和薪酬有关,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资本储备,就无法给前来应聘的人才足够好的待遇,那么他们就不会愿意加入。

2、注重潜力发展。

如果投资项目没有足够的潜力,那么就不会有任何资本的介入。国家的军事人力资本实力雄厚,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成绩,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通资金。而成就主要就体现在军队的实力上。国家不断研制出新型武器,军人在战场上不断立功,这些都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强大。从经济上来说,投资这种项目,就会稳赚不赔。那么便会出现资本争相进入军事领域市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员对军事人力资本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样也要考评资本的潜力发展,以便专用性视角下军事人力资本投资能达到收益最大化。

3、準确协调关系。

资本与人力之间总存在着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充足的资本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也可以推动企业长足进步,知识人士也能充分利用资本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尤其在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上,介入的资本数额往往比较大,投资的数目也比较大,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但这两者又缺一不可,唯一能够做的只有协调两者的关系,达到用资本促进军事人力发展的目标。

军事领域的人力资本相对来说会更加复杂一些,与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本有很大的差别。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都必须要注重整体效益的增长,加强军事人力资本的管理。

参考文献:

摘要保障工作是野外軍事训练中密不可分的部分,随着实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做好保障野外训练工作的同时,也应转变思想,提高保障能力,使保障工作向实战化靠拢,通过保障野外军事训练,磨炼保障能力。

关键词野外训练保障工作。

中图分类号:e237文献标识码:a。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工作在军事行动中十分的重要,在新学员野外军事军事训练中,参训学员人数众多,加之指导教员,连队干部,摄影,医疗等人员,将形成一个过千人的队伍,为保障队伍野外训练的质量和参训官兵的安全,确保训练任务圆满完成,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保障工作有许多需要研究的地方。

1教学训练保障。

新学员野外军事训练是一项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有教学内容和与内容相应的教学器材,这就需要保障部门在相应的时间将准备好的器材运输到指定的地点,野外装备保障是训练效果转化为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装备保障实战化是实战化训练的实践要求,也是装备保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的重要环节,推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提高。

(1)教学器材保障。训练者所需教学器材由教学系根据实际教学安排提出需求,教学保障单位制定保障计划,核算保障经费并组织保障。在以往的训练中,组织部队进行野外训练时,重点关注的是新生的训练情况,对装备保障的训练关注度不够,装备保障部门对野外装备保障训练的意识比较欠缺,现场检查指导力度不够,只是训练前简单的把器材运输过去,训练结束把器材运输回来,弱化的对野外装备保障的训练,也没有器材的维修保障训练。

(2)通讯保障。由相关部门制订通讯保障计划及呼号联络表,负责下发通讯器材并组织保障。对讲机保障至排,各梯队按建制单位数自行领取;教学指导组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领取。除了对讲机外还应采取多种通信手段,在注意保密的情况下,灵活多变的进行通信,确保各种指令按时传达。

(3)教学素材摄像保障。相关部门指导人员组成纪实录像片制作班子,拟制好拍摄脚本,搞好录像片摄制,制作纪实录像片。

2政治工作保障。

野外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政治宣传,提高新学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保障训练士气;另一方法,通过沿途的宣传,弘扬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荣传统。政治保障工作由政治工作相关部门拟制政治工作保障计划,核算保障经费并组织保障,指导新训团制作野外军事训练所需的器材标语、开展好战地文化活动,指导新闻部门开展好文字、摄影、摄像和新媒体等宣传报道工作,配属宣传车一台实施伴随保障,指导做好训练任务中政治工作,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估等工作。还可以采取树立典型的方法,典型就是旗帜,就是榜样,就是力量。野外军事训练环境复杂,新学员经受的考验多,承受的压力大,更需要典型的示范,激励先进鼓舞后进。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应注重感染力,避免“高、远”的问题,发挥好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的感染和引领作用,使之引导和推动野外训练深入开展。既要重视冲在前面、素质全面过硬的训练尖子,又不可忽视单项有特长突出、政工、后勤等人员,防止选树典型的面过窄过少,可以从一些平凡的小事寻找,能把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能把普通的技能炼精就是不普通,政治机关要站在全局抓好筹划指导,区分不不岗位、不同层次树立好典型,在某一方面有闪光点,就应及时树立为典型,切实让每个学员都有可供学习的榜样,个阶段都有进步参考的对象,切实把典型树立起来,把工作落到实处。

政治工作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思想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影响学员思想的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野外训练强度很大,新学员身体和心理承受负荷重,不同的新学员反映往往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学员来源广泛,有部队学员,也有青年学员,即使是青年学员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员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有的学员心理素质很差,这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3后勤保障。

保障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块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保障是组织实施经费供应、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各项的专业勤务保障。野外军事训练对后勤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后勤保障作为军事后勤的中心工作,作用在于运用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保障武装力量作战,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各项训练任务的完成。后勤保障的一般原则是,立足实际,适应需要;力争主动,避免被动;保障的方式,主要是按部队建制保障,或按区域保障。

(1)车辆保障。由相关部门部门指导实施保障,保障指挥越野车、教学用越野车、大客车、医疗救护车等。

(2)伙食保障。由供应保障部门指导实施保障,制订保障计划时,应依据相关制度规定,适当提升保障标准,搞好伙食搭配,每日午餐是干粮或携带单兵自热食品。

(3)卫勤保障。由相关部门指导医疗相关单位,拟制卫勤保障计划,组建医疗保障小组,携带足量常规药品(多配备防蛇虫、防中暑药物)及医疗设备随医疗救护车实施伴随保障。

(4)场地保障。在行军过程中,一般小休息可以在路边休息,但大休息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会借用到民用场地,需要保障部门提前和地方单位或私人提前做好沟通交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4结束语。

保障工作是野外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保障的时候,不应简单的做好的军事训练的保障工作,也应该视作是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训练,通过保障训来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使后勤保障工作到达实战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安勤.装甲兵训练机构教学训练保障能力评价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2]董林聪.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6.

摘要: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军事教学,既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积极探索。几年来,我们在抓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中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一、必须以新型人民战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搞好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纵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于其说是美军用尖端武器装备战胜了对手,倒不如说是美军用占绝对优势的尖端人才战胜了对手,正是那些用现代知识和先进理念武装起来的士兵,那些藏在高科技武器后边的高智能士兵,打败了图有牺牲精神而无科技素质的士兵。中国大学生从来都有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大学生们都会站在时代的前列,挺身而出,用青春热血保卫国家的和平安全。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他们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和平时期抓好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操作高科技装备的能力,一旦发生战争,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是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能够确保我们战胜任何最强大的对手。即便是和平时期,充分挖掘和用好大学生这个人才宝库,让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毕业的时候可以直接择优补入军官或士官队伍,能够减少军人的培养成本,带动军人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为我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能力,提供持续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必须从确保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搞好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既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强和民主平等参与要求强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许多学生也希望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能锻炼毅力,强健体魄,学会如何做人。开展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引进一部分军事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普通高校军训人才不足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比如,通过进行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吃苦精神,养成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好作风;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站在世界军事理论的前沿来分析了解我军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逐步打牢他们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通过定期安排大学生到军营参观见学,组织他们模仿战斗班排过军事化生活,有计划地让学生轮流担任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交给权力,明确职责,相互学习,定期讲评,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领导才能,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意识。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大学生们对开展军事教学活动热情很高,参与的积极性很强,经过四年的大学校园军训锻炼,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有多少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直接任命为军官,受到了部队、家长和大学生的充分肯定。

三、必须坚持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搞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仅有学校、部队的积极性还不够,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首先,要把军训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成才上。多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开展军训教学工作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的现实意义,对他们拓宽知识面的重要作用,对他们走好未来人生路的长远积极影响,从而不断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活动设计上,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目标要适中,使学生们跳一跳能够着,方法得当,既严格训练,又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其次,要把军训工作与学校的正常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训教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文理结合。要加强与学校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协调联系,注意通报有关情况,及时调整工学矛盾,形成抓军训教学工作的合力,确保相得益彰,防止相互撞车。再次,要把评比竞赛贯穿活动始终。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勇于挑战、争强好胜是他们的天性。部队工作的实践也说明,要抓好一项工作落实,必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有效的比学赶帮超活动。

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了使大学生了解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古代孔子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要进行国防和军事历史的教育、了解古代、近代国防史,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要进行军兵种知识和外军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有感性的认识;要进行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育,使大学生能认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大学生进行战时动员、军事地理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现状,然后对目前教育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提出来几点军事教育管理建议。

关键词。

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e251.3文献标识码:a。

軍事院校教育管理是指各军事院校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引导、组织、协调、监督、奖惩的过程,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高水平军事人才。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的偏重点是军事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教育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军事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发展趋势。我国军事发展一项重要因素就是重视军事教育,培养适应现代以及未来军事发展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1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培训和学历教育特色体系、教育管理的硬件设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评估体系、重视国防教育和培养军事后备力量等。但是从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军事院校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1.1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教书育人是一种长期艰巨性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复合型的军事人才。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重视管理和育人工作,反而把重点放在短期出成效的各种活动中。

(2)育人观念有偏差。

很多教育管理人员还是在传统军校教育管理模式下,以行政管理的角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共性教育直接影响了军事学员个性化发展。同时忽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甚至部分军事院校通过减少学员学习课程参加形式上的社会实践,这种得不偿失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军事教育管理实际效果。

(3)教育方法简单。

在实际教育管理方式中,很多管理工作人员还是采取被动式的管理模式,培训内容还是局限在内务、军容、队列等表面上的工作。他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重视学院思想教育、学习方法引导、学习作风赔上、心理健康疏导等有内涵的教育管理工作。

1.2教育管理干部人员配备不健全。

教育管理队伍在军事院校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了院校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化的军事教育,对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管理观念、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育管理干部选拔机制不严格,很多还是以普通行政管理的标准来选拔人员。

(2)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单一的来源渠道,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而且各成员之间的学历、经历等方面互补性较低,甚至有的师资队伍流动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军事教育管理的作用。

(3)教育管理队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形成常规化的一项工作。

(4)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不合理的知识结构,缺少现代教育、管理学等知识储备,实际工作凭经验,造成教育管理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

1.3学员压力较大。

当下社会大变革,社会竞争大、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使得社会对军人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军人的优越感逐渐被削弱,对军校学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感、学习、理想信念等活动。这种心理压力尤其在新学员中最为普遍,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对现状不满,产生困惑焦虑情绪,甚至会质疑当初的选择。

2军事院校教育管理问题成因。

2.1社会外部环境对军事院校内部环境的冲击。

从我国军事院校发展历史来看,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办法,封闭式的教学管理特点就是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严格的军事纪律管理学员,比较单一化的教育管理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学员可以从多种途径了解开放的中国和世界,接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与封闭的军事院校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现代年轻人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生长在开放的社会,思想比较活跃,如果长期面临封闭的管理很容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僵化式的管理也会对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2教育和管理理念落后。

从管理理念来看,还是以僵化的消极管理方式为主。军事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授知识过程中,对学员的教育培养还是主要以专业技术知识为主。僵化式的管理使得大部分学员普遍是循规蹈矩,缺乏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不利于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员持有保守的管理理念,认为学员在校期间,主要规规矩矩完成学业就可以,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对我国军事院校事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从教育理念来看,忽视学员个性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军事院校在学院教育上往往是“批量生产”,并没有重视个体差异性教育。不同的学员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培养他们分辨、认知等能力上与固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另外,很多教员对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与新的教学理论不符,最终达不到既定教学目标,影响了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2.3师资队伍水平有限。

通过调查发现,军事教育模式更新慢,创新不足,影响了我国军事院校教育建设发展。从课程设计上看,不同院校专业设置不同,却存在着教学内容一致的现象。教育内容缺乏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不能与实际军事教学相结合。从教材编排来看,很多军事院校教材比較陈旧更新慢,教学内容没有实质的变化,只是做了表面性的改变。

3完善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的建议。

3.1树立单一性和多样性共存的理念。

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从传统的单一性发展转化到与多样性并存的发展,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军事教育管理水平。在单一性和多样性共存理念下,加强军事院校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共同研究。

3.2提高师资队伍的途径是采取多种培养方式。

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军事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培训层次、培训类型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教员外派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把他们派入各个地方和部队进行调研,将最近的军事成果带入到实际课堂中。

3.3重视个性化发展。

我国军事院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结合每个学员的特点,采取有差别有层次的教育方法,将教育管理与尊重个性发展较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学员全方位发展。重视个性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构建高素质综合水平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2)通过对学员心理活动的掌控优化学员心理素质结构,不定期开展各类心理方面的培训活动,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力精神等内容。

3.4创新军事教育方式。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构建一套创新性的军事教育管理体系,涉及内容有教育主体理念、教育内容只是、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机制、教育科研机制等多方面,形成一套整体性的教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7]熊杏林.军校本科学员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心理规律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02):1-4.

[10]吴懿.军校任职教育学员管理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

摘要保障工作是野外軍事训练中密不可分的部分,随着实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做好保障野外训练工作的同时,也应转变思想,提高保障能力,使保障工作向实战化靠拢,通过保障野外军事训练,磨炼保障能力。

关键词野外训练保障工作。

中图分类号:e237文献标识码:a。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保障工作在军事行动中十分的重要,在新学员野外军事军事训练中,参训学员人数众多,加之指导教员,连队干部,摄影,医疗等人员,将形成一个过千人的队伍,为保障队伍野外训练的质量和参训官兵的安全,确保训练任务圆满完成,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保障工作有许多需要研究的地方。

1教学训练保障。

新学员野外军事训练是一项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有教学内容和与内容相应的教学器材,这就需要保障部门在相应的时间将准备好的器材运输到指定的地点,野外装备保障是训练效果转化为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装备保障实战化是实战化训练的实践要求,也是装备保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的重要环节,推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提高。

(1)教学器材保障。训练者所需教学器材由教学系根据实际教学安排提出需求,教学保障单位制定保障计划,核算保障经费并组织保障。在以往的训练中,组织部队进行野外训练时,重点关注的是新生的训练情况,对装备保障的训练关注度不够,装备保障部门对野外装备保障训练的意识比较欠缺,现场检查指导力度不够,只是训练前简单的把器材运输过去,训练结束把器材运输回来,弱化的对野外装备保障的训练,也没有器材的维修保障训练。

(2)通讯保障。由相关部门制订通讯保障计划及呼号联络表,负责下发通讯器材并组织保障。对讲机保障至排,各梯队按建制单位数自行领取;教学指导组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领取。除了对讲机外还应采取多种通信手段,在注意保密的情况下,灵活多变的进行通信,确保各种指令按时传达。

(3)教学素材摄像保障。相关部门指导人员组成纪实录像片制作班子,拟制好拍摄脚本,搞好录像片摄制,制作纪实录像片。

2政治工作保障。

野外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政治宣传,提高新学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保障训练士气;另一方法,通过沿途的宣传,弘扬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光荣传统。政治保障工作由政治工作相关部门拟制政治工作保障计划,核算保障经费并组织保障,指导新训团制作野外军事训练所需的器材标语、开展好战地文化活动,指导新闻部门开展好文字、摄影、摄像和新媒体等宣传报道工作,配属宣传车一台实施伴随保障,指导做好训练任务中政治工作,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估等工作。还可以采取树立典型的方法,典型就是旗帜,就是榜样,就是力量。野外军事训练环境复杂,新学员经受的考验多,承受的压力大,更需要典型的示范,激励先进鼓舞后进。在树立典型的过程中,应注重感染力,避免“高、远”的问题,发挥好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的感染和引领作用,使之引导和推动野外训练深入开展。既要重视冲在前面、素质全面过硬的训练尖子,又不可忽视单项有特长突出、政工、后勤等人员,防止选树典型的面过窄过少,可以从一些平凡的小事寻找,能把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能把普通的技能炼精就是不普通,政治机关要站在全局抓好筹划指导,区分不不岗位、不同层次树立好典型,在某一方面有闪光点,就应及时树立为典型,切实让每个学员都有可供学习的榜样,个阶段都有进步参考的对象,切实把典型树立起来,把工作落到实处。

政治工作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思想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影响学员思想的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野外训练强度很大,新学员身体和心理承受负荷重,不同的新学员反映往往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学员来源广泛,有部队学员,也有青年学员,即使是青年学员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学员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有的学员心理素质很差,这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3后勤保障。

保障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块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保障是组织实施经费供应、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各项的专业勤务保障。野外军事训练对后勤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后勤保障作为军事后勤的中心工作,作用在于运用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保障武装力量作战,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各项训练任务的完成。后勤保障的一般原则是,立足实际,适应需要;力争主动,避免被动;保障的方式,主要是按部队建制保障,或按区域保障。

(1)车辆保障。由相关部门部门指导实施保障,保障指挥越野车、教学用越野车、大客车、医疗救护车等。

(2)伙食保障。由供应保障部门指导实施保障,制订保障计划时,应依据相关制度规定,适当提升保障标准,搞好伙食搭配,每日午餐是干粮或携带单兵自热食品。

(3)卫勤保障。由相关部门指导医疗相关单位,拟制卫勤保障计划,组建医疗保障小组,携带足量常规药品(多配备防蛇虫、防中暑药物)及医疗设备随医疗救护车实施伴随保障。

(4)场地保障。在行军过程中,一般小休息可以在路边休息,但大休息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会借用到民用场地,需要保障部门提前和地方单位或私人提前做好沟通交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4结束语。

保障工作是野外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保障的时候,不应简单的做好的军事训练的保障工作,也应该视作是对后勤保障工作的训练,通过保障训来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使后勤保障工作到达实战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安勤.装甲兵训练机构教学训练保障能力评价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2]董林聪.基于实战要求的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保障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6.

[摘要]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军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问题,在提高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满足部队人才需求、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和院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mooc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为部队官兵开辟一条成才的道路,对调动官兵的学习积极性、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必要性;开放型课程。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据此,我国军事职业教育的定义可拟为:按照军事职业岗位任职需求,给予军队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部署,拟定了《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实施纲要(2016—2020年)》,在这一纲要中,提出要建立非实体性军事职业教育大学,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mooc,推行开放式在线自学等教育模式[2]。笔者认为,这是军事职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问题。

要保障这项工作顺利进展,调动执行部门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事物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它既有本身发展的规律,又和其他方面诸如经济、政治、军事等有关系[3]。所以要正确认识和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国的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按照客观规律使其不断发展。

现代战争是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人才强军战略,在这项工作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军事人才现代化,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也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

(一)解决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部队人才需求间的矛盾。

目前,部队装备种类多、类型多、构成复杂、知识技术密集,军事训练正在向信息化转变,在这一形势下,一个合格的军事人才必须要具备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创新解决问题等,即部队需要复合型的军事人才。目前,在军队,许多士兵是初、高中毕业,文化层次水平低,根据部队现有的条件,只有少数人能够到军校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大部分士兵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和专门的业务训练,职业素养不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操纵实际装备、维修、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其次,部分干部虽然经历过系统的学习,但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对军事人才的整体运筹能力、深远经略、综合管控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干部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知,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军事人才需求间存在矛盾,造成这种矛盾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官兵自身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育问题。军事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不是只要有要求,就可以凭空产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3]所以,教育不仅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人才、人力的特殊生产。部队的战斗力的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官兵的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队伍,必须大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完全筑建于部队的需要之上,部队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二)解决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与院校职业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

军事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生产技能的军事人才,以提高军队战斗力。它是紧扣职业方向、职业特点、职业需要的,目前,军事职业教育主要是在军队院校内实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为了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官兵都到部队院校学习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在部队中,官兵的日常训练任务繁重,很难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况且,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岗位不同、要求不同、作用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不可能让他们学习相同的课程。官兵需要的是一种具有专业性、能够体现差异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教育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知,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与院校的职业教育现状之间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遵循现代军事教育规律,借助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对现有的军事职业教育格局进行创新发展,将一种教学方式(实体教学)发展为两种教学方式(实体教学和非实体教学)。实施非实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是要着力构建全员全时全域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让官兵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实际需求出发,明确自己的短板,系统性、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其内容、方式、特点非常适合部队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将mooc这种非实体性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军事职业教育,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将官兵的学习和在部队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将教育落到实处。

2.教学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3.专业和学员的兴趣、特长结合起来,学生能发挥特长,学习有兴趣。

官兵通过学习,在拓展知识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履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所以这种方式既能适应部队发展需要,也为部队官兵开辟一条成才之路,还能够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部队也正在有计划地进行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必须忠诚于国防教育事业、与部队紧密联系、合格稳定、又红又专。教师队伍的组成主要是部队院校教员,为提高师资水平,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业教师培训班,这样既有助于部队与院校融合,同时也保证了教育内容与装备技术的融合。另外,根据实际需求,要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不仅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学员的学习指南,在制定时,首先,要认识到学员的差异性;其次,正确处理好训练、学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最后,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开设文化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军事人才的文化水平;二是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所以必须防止两种倾向,即忽视文化知识教学、片面强调只会干活就行的倾向;忽视专业知识教学、脱离培养目标的倾向[3]。

不积跬步不能行千里,质的突破离不开一点一滴量的积累,因此,推行军事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力争在2020年前,基本建成全员全时全域、便捷高效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刁军.明确军事职业教育定位,构建军事职业教育体系[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学报,2013,12(1).

[2]魏靓,惠晓滨.浅析mooc在军事职业教育中的运用[j].空军院校教育,2014,26(2).

[3]怎样办好职业教育[m].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哲学基础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不同时代北京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际问题的军事理论.它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吸取了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即是对陈腐的军事观念的否定,又是对人类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基本原理永远是我们夺取革命战争的指南。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体系.深人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理论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进行浅薄的探讨。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其形成与发展就是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最大的创新发展,在于突破了在暴力革命方式上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借鉴吸收了马列暴力革命的理论,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阐明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一支在其绝对领导下的武装,作为完成党领导的革命任务的工具。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的考察认识到,实现暴力革命的具体途径在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根本依据只能是本国国情。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当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很不平衡,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产业工人人数很少,根本不具备以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在全党范围内,毛泽东率先成功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斗争实践中探索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地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此外,毛泽东还借鉴中国古典军事战争思想,并与中国革命战争相结合,创造了最灵活、最完整、最成功的,形成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新的战略战术,他是一位最杰出、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战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军事家。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在他的万卷苦读中,历史书籍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历史兵书占有重要位置。如《战国策》、《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他对春秋战国“七雄”争霸古战史十分精通,同时,对孙武、孙膑、诸葛亮等用兵之策颇有鉴赏。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特别下功夫地论述的问题就是游击战。毛泽东把古典战争经验和理论,以最简练的语言、最生动形象的比喻,赋予革命战争的实践。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中最活跃的游击战争思想理论,是他的亲临战争实践与古典战争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创立的游击战争理论,决非单纯的游击战术,它是游击战略思想与红军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是我军各时期对敌作战的战略方针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并不断发展的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体系。这种战略思想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毛泽东亲临战争的实践。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发展的标志。特别是反映在我军初期的队伍发展和军纪军风建设上,毛泽东亲临战争实践,总结战争经验,再运用于指导战争的思想和作风尤为突出。

如1927年秋,由于当时共产党军队的力量薄弱,战略战术十分简单,致使先后发起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秋收暴动接连失败。会师井冈山后,毛泽东认真研究红军队伍建设和红军的战略战术问题,制定了著名的“十六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作战原则。这个原则后被定为作战方针,贯彻红军全军。这个方针,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强调了在敌强我弱情况下,灵活运用游击战略,避免阵地战,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重要性。这样,使红军的机动性和神速而有力的“短促突击战”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红军队伍因此而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为加强红军队伍建设,毛泽东将游击战的原则和纪律,作为红军官兵的守则,以军歌形式在红军中传颂,促使红军队伍掌握战争原则和加强纪律建设的自觉性。他总结失败原因时,得出必须加强我军根据地建设的结论,进而又强调加强我军根据地建设,必须考虑我军依靠的对象和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军纪上大做了文章。如最初在红军战士中规定的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这三条简明纪律,突出军队整体一致性,也突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质。该纪律贯彻执行刚开始,就得到了根据地农民的极大拥护和支持。后来,又在三条上增添了八项。即上门板;捆铺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买东西要付钱;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这些纪律的制定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反映了毛泽东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它既反映我军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又反映了这支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它是毛泽东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立的红军建军思想,它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正是在这种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解决了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避免了我军孤立、简单、拼消耗、伤亡惨重的局面。解决了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发展自己等一系列重大军事战略问题。

[摘要]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军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问题,在提高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满足部队人才需求、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和院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mooc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为部队官兵开辟一条成才的道路,对调动官兵的学习积极性、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必要性;开放型课程。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行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据此,我国军事职业教育的定义可拟为:按照军事职业岗位任职需求,给予军队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办学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部署,拟定了《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实施纲要(2016—2020年)》,在这一纲要中,提出要建立非实体性军事职业教育大学,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mooc,推行开放式在线自学等教育模式[2]。笔者认为,这是军事职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一个急迫而现实的问题。

要保障这项工作顺利进展,调动执行部门的积极性,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事物又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它既有本身发展的规律,又和其他方面诸如经济、政治、军事等有关系[3]。所以要正确认识和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国的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按照客观规律使其不断发展。

现代战争是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人才强军战略,在这项工作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军事人才现代化,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也是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所以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

(一)解决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部队人才需求间的矛盾。

目前,部队装备种类多、类型多、构成复杂、知识技术密集,军事训练正在向信息化转变,在这一形势下,一个合格的军事人才必须要具备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创新解决问题等,即部队需要复合型的军事人才。目前,在军队,许多士兵是初、高中毕业,文化层次水平低,根据部队现有的条件,只有少数人能够到军校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大部分士兵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课学习和专门的业务训练,职业素养不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操纵实际装备、维修、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其次,部分干部虽然经历过系统的学习,但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对军事人才的整体运筹能力、深远经略、综合管控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干部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知,部分官兵的职业水平与军事人才需求间存在矛盾,造成这种矛盾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官兵自身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教育问题。军事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不是只要有要求,就可以凭空产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3]所以,教育不仅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人才、人力的特殊生产。部队的战斗力的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官兵的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队伍,必须大力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完全筑建于部队的需要之上,部队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二)解决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与院校职业教育现状之间的矛盾。

军事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生产技能的军事人才,以提高军队战斗力。它是紧扣职业方向、职业特点、职业需要的,目前,军事职业教育主要是在军队院校内实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为了提高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官兵都到部队院校学习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在部队中,官兵的日常训练任务繁重,很难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学习;况且,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岗位不同、要求不同、作用不同、认知能力不同,不可能让他们学习相同的课程。官兵需要的是一种具有专业性、能够体现差异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教育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知,官兵的职业教育需求与院校的职业教育现状之间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遵循现代军事教育规律,借助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对现有的军事职业教育格局进行创新发展,将一种教学方式(实体教学)发展为两种教学方式(实体教学和非实体教学)。实施非实体性教学模式,主要是要着力构建全员全时全域的军事职业教育体系,让官兵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实际需求出发,明确自己的短板,系统性、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九

【论文摘要】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世博科技,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因此,把握世博契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眼下迫切任务。

(一)“世博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系统主要辐射源之一,具有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但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性和负面性的“二重性”,20上海世博会通过构建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带来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优质文化,“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博会将民族文化致力于世界性的格局中加以观照,以平等的态度和全球的眼光对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吸收,彰显民族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思路,消解在过去单一封闭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负面性因素,突破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狭隘主义的藩篱,在坚持民族性和发展时代性的双向互动中,创生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活力、新品格、新状态.

(二)“世博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世博会“博”的就是科学技术文明,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明力量决定了世界的主流文化,它对文化产业促进作用也必将是全方位、多领域和深层次的。首先,“世博科技”作用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高端文化产品的发展,提升文化生产的信息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其次,“世博科技”有利于构筑文化产业新的流通方式,创生新的流通符号,扩展新的流通空间,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全球流通和世界认同。最后,“世博科技”有利于催生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驱动新一轮的文化消费动力。通过世博会对普通群众的展示,实现高端文化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刺激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世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来看,一个系统要在某一环境中良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的系统,并不断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2010年上海世博是提升我国群众文化主体实力的难得机遇,不同的异域文化激荡和冲击着文化主体原本保守而封闭的精神气质,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激发了文化主体的参与欲望,提升了文化主体的鉴赏水平。其次,以最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世博科技”带来了全球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多元景观,许多富有创意的文化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参与型的文化活动被我国人民广泛接受,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的建设资源.再次,世博会独有的开放视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科技传播方式,推动群众文化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全新的虚拟世界转变,变革固有的文化传播模式,拓宽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涌现出新领域、新路径、新层次。

(一)发挥世博效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

1、强基固本,自强不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是整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内资源。在世博效应的推动下,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保护中开发,获得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层次的文化消费者,从而创造良好的保护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反哺,创设特色文化基地,加强对独特的、珍贵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资源的扶持力度。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撑和动力,因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通过多样化途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民族精神实践活动,培育新的更具时代性的民族精神。

2、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培育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一是注重输出,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决定文化力量不仅包括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的力量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首先,通过与科技元素整合,创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时代魅力.其次,通过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综合运用媒体的力量,提高文化产品的时效性,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文化传播的反馈系统,增强文化交流的互动性,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二是注重输入,推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与当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才能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加强文化外交,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文化的全球化,提倡各民族之间平等的对话,一方面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非凡和生气,另一方面,避免走狭隘民族主义的保守道路,注重吸纳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总之,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既要保持一定张力以求发展,又要警惕过分的冲突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

(二)抓世博契机,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1、抢占文化产业发展高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施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工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加大对相关研究人员的扶持力度,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对文化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期有效模式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资格认证机制,放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创意核的层层扩散”。

二是启动高端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集群优势”,2010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因此,要充分利用世博会对我国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作用,推动高端文化产业的集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形成新兴科技高端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我国高端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要以中华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东方风格气派的文化标志和形象;重点整合民俗特色、戏剧表演、文化旅游和武术文化等有比较优势领域的资源,推动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制定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相继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要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分析制约文化品牌的因素,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内部的关联度,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品牌体系.

(三)乘世博东风,提升群众文化水平。

1、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带动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实现群众文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

二是加强对群众的文化熏陶,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的根本出路。社会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因此,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以高尚文化引领群众文化的旨趣,提升培育群众主体的文化欣赏能力。其次,着力营造积极的文化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完善.最后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稳定的、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体系.政府部门要健全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相关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单位要积极加强文化资金的管理和核算,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类文化团体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会力量、企业力量是对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有益补充。

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转换政府角色,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公共服务机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群众文化服务场所,其次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形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十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百年历史所作出的这一精辟而又深刻的概括,不仅醍醐灌顶,深化了我们对党史的认识,而且鞭辟入里,阐明了这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启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民族复兴,围绕这一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前进逻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大逻辑,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能够无往不胜的决定性因素。正因如此,我们党历经百年,仍然顶天立地,勇立潮头。

在拯救中华民族的革命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才得以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要求,融入历史前进的逻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中,始终遵循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大逻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彻底改写了近代以后旧中国的历史,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民族自救的华彩乐章。

在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仅仅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展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紧密结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了复兴中华民族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制度基础、科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紧密结合,使党的初心和使命紧紧融入“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之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制度上、科技文化上和社会上的真正富起来。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新常态下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践行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沿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内在逻辑,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紧密结合,使党的初心和使命紧紧融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同时也是始终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理念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紧紧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紧扣“拯救中华民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现实问题,从拯救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到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整个历史过程始终遵循了“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一历史规律,从革命、建设、改革的纵向历史过程中,清晰地勾画了百年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强来”“强起来”的内在历史大逻辑。正因为如此,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沿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内在历史大逻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励精图治、不屈不挠,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不懈奋斗、顽强拼搏,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壮丽诗篇。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十一

高职护理教育应以临床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临床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近年来,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对临床护士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培养适应岗位能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1],高职护理教育应该随着临床岗位需求调整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以期培养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护理人才。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建议。

一、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概况。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且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开放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决策,共同承担,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诊疗过程[2]。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一线的主要工作方法有医护联合查房,医嘱管理,复杂病例及个案讨论,规范临床路径,共同探讨健康教育内容,共享信息资料;医护共同参与专科诊疗和护理操作,综合心理干预等方式[3]。护士渴望参与治疗和决策[4],但是新入职护士往往因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欠缺、不能理解医生医嘱内容、对专科操作不熟悉等问题而受到置疑。调查显示,由于医护双方在知识、技能等专业知识的差异,医护沟通能力的缺失及“医尊护卑”的社会观念等因素影响,医护合作并不尽如人意。[5]因此,众多学者建议医学院校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培养医护合作意识,增强医护专业间的理解、渗透及团队协作,有利于毕业生适应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6,7]。

二、高职内科护理教育现状。

(一)内科护理培养模式。

近年来,高职护理专业纷纷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难以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多,专科性质强而课时有限。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脱离临床实践等问题[8]。传统教学中学生仅有的见习实践因带教教师、医院或学生方面原因[9],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实习以前,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临床护理中,教学与实践脱节。调查显示,刚刚入职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反映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发展存在较多不适应,认为教学过程不能体现工作过程,对临床新知识、新技术不了解,对医生的一些操作感到陌生[10]。临床专家普遍评价新入职高职护生的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停留在一般的打针、输液等基础护理操作,缺失专科护理技术,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结合临床岗位能力需求实施内科护理教学改革设计,对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綜合职业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二)内科护理师资现状。

内科护理教师一般由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大多毕业即入职,缺乏临床经验,且在教学中多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强调护理的共性知识,如休息与活动、饮食、皮肤护理等一般护理知识;而对专科护理知识如特殊用药或专科技术的'护理等特殊性的点不能很好的阐述;对疾病病因、机制、检查和治疗等医学诊疗内容更是浅尝辄止,认为那是医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无需讲解。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是把护士置于医生的附属地位,不利于临床医护平等关系的构建和护士责任心的养成。护生入职后自然难以适应临床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临床专业教师则反之,他们对疾病诊疗知识进行深、杂、细的阐述,对护理相关知识则一带而过,甚至要求学生自学完成,学生的专科护理知识得不到加强。

(三)高职护生学情。

高职学生经历高考“失败”后,再接触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自信心不足。用人单位的评价是“理论知识相对于本科生显得薄弱,技能操作相对于中专生不够扎实”。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渴望了解更专业的医护诊疗知识,但是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授课,以基本护理知识为要点的讲授,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容易倦怠,不易获得成就感和职业认同感,从而失去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强化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全面把握专科疾病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感,有利于大专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开展内科护理医护一体化教学。

明确医护一体化教学目标内科护理教学目标是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合临床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护士的能力要求和我院在行业中的调查得出,临床对护生的职业能力除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外,还需具备专科护理操作能力、评估病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沟通交流和与人协作的能力以及关爱病人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其中一般护理与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职内科护理中的教学目标应分别确立专业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专业目标是学生能阐述内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专科护理要点,能全面评估病人病情,针对性实施健康;能说出疾病的病因、主要诊疗手段、一般护理要点;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特殊检查的护理配合。能力目标是形成学生观察病情、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医护合作意识、护患沟通的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爱伤观念及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

(一)课程内容设置医护一体化。

1.内容突出专科特色,增加实践课比例。

内科护理要实现与临床的对接,突出内科的专科护理特点,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内容必须精化,强调对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疗护理、健康指导进行重点阐述。理论内容应适当参考临床专业内科学,不要忽视疾病的病因机制、检查治疗等内容的讲解,也不要对一般护理等常规护理内容过度重复。同时,授课内容要突出专科护理知识和健康教育训练,避免基础护理操作的重复,适当拓展新知识。在授课计划中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开展诸如专科实训、视频电教课、小讲课、模拟健康教育、见习等实践课。通过课程内容调整与设计,逐步强化学生专科护理技能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并逐步融合形成护理综合职业能力。

2.开设医护跨专业教育(ipe)课程。

随着疾病谱改变,医疗保健各专业人员合作能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医学生开展跨专业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职业认同感,并快速适应临床工作。临床专业的诊断学、内科学与护理专业的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为开设共同选修操作技术课程奠定基础。借助高仿真模拟人,开展专科医学生和护生共同模拟查房、案例讨论、模拟抢救配合等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实训合作练习,能提高医护合作意识和岗位能力。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上早期开展跨专业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因此,我院目前正探讨在大二护生与医学生中借助高仿真模拟人开展部分医护一体化实训操作。

(二)课程设计医护一体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岗位胜任力的有效方法。开展理实一体化课堂,以问题或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理论课堂变单一的听为听、说、做、想一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医生开展教学查房、案例教学、pbl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自主探究学习。从内科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思考其病理生理、病因机制,并引出治疗原则,进而讨论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最后整合知识点,根据病情模拟健康指导,形成对该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能力;最终进入临床见习,进行真实演绎。

四、讨论。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随临床工作模式改变而相应改革,学习过程要体现工作过程。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高职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完善实训设备、拓展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医护一体化实训提供条件;专业教师尚需不断强化拓展医疗、护理、人文、管理、科研等知识、态度、技能,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医护跨专业教育作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开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还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此外,还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以促进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参考文献:

[3]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9-10.

[5]张新庆.论医护合作[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4):1-5.

[7]陈静,刘晓黎,张振香.醫疗专业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临床医生或和护士角色期待的认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9):695-698.

[9]杨秀兰.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2015(10):108.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十二

内容摘要:我国国防历史悠久,直至今日国家的经济实力,稳定的政局,政治开明,武器装备,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团结统一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支柱。

引言:“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防,沉甸甸的两个字,它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拥有可靠的国防可让其自信于自己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

国防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为国家的利益而服务,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一切国防的共同实质,都是以捍卫不用担心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受制于人和扩大国家利益为核心的。

我国的国防历史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有四千多年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告诉我们:兵者,国之大事,虽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国泰民安,必为兵之强人;凡是丧权辱国,必是兵之弱者。作为世界军事与建筑史上奇迹的万里长城就是国防的一个鲜活的实例。斯时秦刚统一中国,四夷虎视眈眈,天下很不太平。为了强国御辱,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宏伟工程,北御匈奴。长城也成了中国人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精神象征。对于铁血大秦的强大,大诗人李白有诗寓此“秦王扫xx,虎视何某某!”

中国国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出现,国防便产生了。中国国防既有巅峰的辉煌,也有不堪回首的屈辱,还有抗敌卫国的巨大胜利。下面谈几点中国国防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

强大的国防是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而国家想要发展下去,不被外界各种因素威胁而自强,就必然要强大自身的国防事业。国防事业强大的基础则处处体现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之中。

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其拥有十分强大的国防力量,因为它可以从庞大的国民收入获取更多资源来投入到国防建设上,而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水平弱,那么还要把大量的资源投入至国防之中,使得财政透支,而后国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么这个政府距离倒台已经不远了,在新中国初期由于八年内战,我国国民经济凋敝,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既要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又要应对国外反动势力的颠覆,最终党英明的决定将我国的国防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放在首位,巩固了当时的新生政权。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国防建设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军事武器以及装备更为先进。

早在久远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当时的军事以及思想家就已经提出了“富国强兵”等等的重要思想理论。从秦朝以来,一直到清朝。类似这种种的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前中期皆得以被统治者听取、贯彻以及实施,统治者常常通过一系列相配合的改革以及变法,在当时的一定程度上面都解放了生产力并且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变化。所以在历史上才有了秦扫xx统一天下的大业,盛唐有名的“贞观之治”,清王朝的“康乾盛世”xxxxx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当时的统治者重视其统治王朝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与此相反的是,各个王朝的衰落破败、变化更替,大多都是其到了王朝末期的政治腐败不堪、经济严重落后、人民水深火热且苦不堪言所导致的。在这一个点上面,现代的国防与古代甚至更早的国防二者之间具有极其多的共同之处,所以有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提高国民水平的战略方针;有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有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种战略方针经过我国长期以来的实践落实,其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令我们了解到,只有致力于解放以及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生产水平的建设,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可以长治久安。只要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基础,才可以保证我国的国防无坚不摧且固若金汤。

国防服从于政治且国防服务于政治,一个国家的国防事业与其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能够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良好的政治前提是富国强兵的根本。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凡是原先兴盛的朝代以及时期的前期之中它们都十分注意修明自身的政治,它们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作为西陲小国的秦国,自从贯彻实施商鞅变法开始,修明政治,明晰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其国家实力日渐强大,为而后的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国家各方面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唐朝很快地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所恢复过来,并且十分快速地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遵循史实以及逻辑总结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是因为政治的腐败才致使国防虚弱。不仅仅是唐朝中期以后,两宋末期乃至晚清皆为如此。

我们国家所建设的军队要求的是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军队!在那久远的春秋战国时代,在弱国强食且激烈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中,各诸侯国间无不崇尚“武备”,它们奖赏军功,鼓0000气,重视军队的建设,着重提高其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可见国防之根本是军队,军队是国防强大与否的象征,军队的强大意味着国防的强大。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国防史能够告诉我们:如果某个国家他没有一支足够数量且质量水平高,军事素质实力过硬的军队,那么那个国家的主权及其领土完整就没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国防史能够告诉我们:武器装备及其由此所决定的兵种战法对于战争胜负,对于国防强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宋朝到晚清之前,是冷热兵器并用而以冷兵器为主的时期。而到了如今时代,各种先进兵器层出不穷,激光武器、生物化学武器、电磁武器、软件病毒武器等等使得战争朝着更多的方向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我国亦在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打造出属于我国自身,且服务于我国伟大的国防事业的先进武器装备。

翻开我国那悠悠几千年的国防史,我们都会发现一个这样的规律:凡是在国家统一并且民族团结的时期,其国防愈巩固且强大;凡是在国家分裂并且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其国防就虚弱且颓败。

晚清史启示了我们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它关系到国家及民族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国家如若没有可靠的国防,就难以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政治经济以及各方面上受制于他国。为了维护我国国家主权、保护我国领土完整,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中国近代国防史的启示是什么论文简短篇十三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现状,然后对目前教育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提出来几点军事教育管理建议。

关键词。

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e251.3文献标识码:a。

軍事院校教育管理是指各军事院校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引导、组织、协调、监督、奖惩的过程,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高水平军事人才。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的偏重点是军事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教育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军事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发展趋势。我国军事发展一项重要因素就是重视军事教育,培养适应现代以及未来军事发展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1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培训和学历教育特色体系、教育管理的硬件设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评估体系、重视国防教育和培养军事后备力量等。但是从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军事院校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1.1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教书育人是一种长期艰巨性的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复合型的军事人才。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重视管理和育人工作,反而把重点放在短期出成效的各种活动中。

(2)育人观念有偏差。

很多教育管理人员还是在传统军校教育管理模式下,以行政管理的角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共性教育直接影响了军事学员个性化发展。同时忽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甚至部分军事院校通过减少学员学习课程参加形式上的社会实践,这种得不偿失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军事教育管理实际效果。

(3)教育方法简单。

在实际教育管理方式中,很多管理工作人员还是采取被动式的管理模式,培训内容还是局限在内务、军容、队列等表面上的工作。他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重视学院思想教育、学习方法引导、学习作风赔上、心理健康疏导等有内涵的教育管理工作。

1.2教育管理干部人员配备不健全。

教育管理队伍在军事院校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了院校发展水平。尤其是信息化的军事教育,对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管理观念、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育管理干部选拔机制不严格,很多还是以普通行政管理的标准来选拔人员。

(2)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单一的来源渠道,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而且各成员之间的学历、经历等方面互补性较低,甚至有的师资队伍流动性很大,直接影响了军事教育管理的作用。

(3)教育管理队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形成常规化的一项工作。

(4)教育管理人才队伍不合理的知识结构,缺少现代教育、管理学等知识储备,实际工作凭经验,造成教育管理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

1.3学员压力较大。

当下社会大变革,社会竞争大、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使得社会对军人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军人的优越感逐渐被削弱,对军校学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感、学习、理想信念等活动。这种心理压力尤其在新学员中最为普遍,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对现状不满,产生困惑焦虑情绪,甚至会质疑当初的选择。

2军事院校教育管理问题成因。

2.1社会外部环境对军事院校内部环境的冲击。

从我国军事院校发展历史来看,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办法,封闭式的教学管理特点就是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严格的军事纪律管理学员,比较单一化的教育管理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学员可以从多种途径了解开放的中国和世界,接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与封闭的军事院校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现代年轻人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生长在开放的社会,思想比较活跃,如果长期面临封闭的管理很容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僵化式的管理也会对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2.2教育和管理理念落后。

从管理理念来看,还是以僵化的消极管理方式为主。军事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授知识过程中,对学员的教育培养还是主要以专业技术知识为主。僵化式的管理使得大部分学员普遍是循规蹈矩,缺乏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不利于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员持有保守的管理理念,认为学员在校期间,主要规规矩矩完成学业就可以,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对我国军事院校事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从教育理念来看,忽视学员个性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军事院校在学院教育上往往是“批量生产”,并没有重视个体差异性教育。不同的学员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培养他们分辨、认知等能力上与固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另外,很多教员对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与新的教学理论不符,最终达不到既定教学目标,影响了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2.3师资队伍水平有限。

通过调查发现,军事教育模式更新慢,创新不足,影响了我国军事院校教育建设发展。从课程设计上看,不同院校专业设置不同,却存在着教学内容一致的现象。教育内容缺乏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不能与实际军事教学相结合。从教材编排来看,很多军事院校教材比較陈旧更新慢,教学内容没有实质的变化,只是做了表面性的改变。

3完善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的建议。

3.1树立单一性和多样性共存的理念。

我国军事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从传统的单一性发展转化到与多样性并存的发展,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军事教育管理水平。在单一性和多样性共存理念下,加强军事院校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共同研究。

3.2提高师资队伍的途径是采取多种培养方式。

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军事院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培训层次、培训类型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教员外派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把他们派入各个地方和部队进行调研,将最近的军事成果带入到实际课堂中。

3.3重视个性化发展。

我国军事院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结合每个学员的特点,采取有差别有层次的教育方法,将教育管理与尊重个性发展较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学员全方位发展。重视个性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构建高素质综合水平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2)通过对学员心理活动的掌控优化学员心理素质结构,不定期开展各类心理方面的培训活动,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力精神等内容。

3.4创新军事教育方式。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构建一套创新性的军事教育管理体系,涉及内容有教育主体理念、教育内容只是、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机制、教育科研机制等多方面,形成一套整体性的教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7]熊杏林.军校本科学员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心理规律及教育管理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02):1-4.

[10]吴懿.军校任职教育学员管理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