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40:43 页码:7
2023年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实用8篇)
2023-11-12 05:40:43    小编:ZTFB

文学是人类表达情感、展示思想以及传递智慧的艺术形式。总结应该准确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阅读能力。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一

学生高一入学时的年龄基本是在16周岁左右。由于城乡间的教育差异,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受过应有的体育指导和练习,所以学生的身心发育、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知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体育教学中如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出现乱堂、部分同学不爱上体育课等情况,无形中加大教师的负担。为此,我们决定高一学生采用男女分班上课。经过尝试,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很好。

高中的男生由于身高和体质的迅速增长,感到自己一天天长大成人,就喜欢表现自己的力量和勇敢精神,对对抗性的练习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特别感兴趣(如篮球、足球),但是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在练习中不顾疲劳、急于求成、急于表现,常有事故发生。同时他们对球类的技术、规则以及各种体育赛事等都非常关心。

相对而言女生的力量较弱,在练习时缺乏信心,胆子小、怕受伤而犹豫不决,既想活动,又怕做得不好被男同学笑话而感到害羞。有的'同学怕脏怕累,并且每月会有例假,对竞技对抗性的活动没有太大的兴趣。

我们应根据男女生各自的特点,分班进行教学,让他们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做符合各自生理、心理特点的练习,从而比较容易地启发他们的兴趣,丰富拓展课的内容。若男女生在一起上,就不利于照顾男女生的特点,不能很好地贯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男生做一般性准备活动时,慢跑标准场地一圈两分钟较为适宜,而女同学就显得跑得过快。由此看出,分班教学在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男女分班教学有利于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便于课堂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性别不同,所以教学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及安排也有所不同,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合班上课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男生的教材,又要备女生的教材,如男生上三级跳远而女生上急行跳远,教学内容进度等都不同,教师备课不但要考虑男女,上课时同样要兼顾两头,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甚至形成“放羊”或“半放羊”式的教学。通过男女分班教学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教学对象和教材都单一了,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在授课时教师集中力量,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个别辅导,这样就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男女分班教学有利于科学地安排运动量,便于组织教学。

体育运动对增强体质效果的好坏,都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影响。负荷量过小,不能引起体内物质适宜的消耗从而获得超量恢复;负荷量太大,会破坏身体机能常态,影响正常的恢复过程,使机体的能量物质得不到补充和增加。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若男女合班教学,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往往会出现男生“吃不饱”、女生“吃不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增强体质。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要严格按照他们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学习和饮食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在分班教学中,更能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师能够做到精讲,并合理地安排每一个教法步骤,充分利用时间,严密课的组织,减少不必要的调队时间。这样就加大了学生练习的密度,增加了运动负荷,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通过男女分班教学,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术技能都有一定的提高,还掌握了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凤敏体育教学中女生神经过敏性焦虑及矫正.中国学校体育,.3。

2、殷广建对初中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学校体育,2003.3。

3、方中进徐瑾对初中学生体育兴趣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学校体育,2003.3。

4、吴秀华中学女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期待.中国学校体育,.1。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二

1.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学生.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做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与本科生在学习动机,自学能力,学习习惯,英语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不必拔高要求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活动.

2.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根据课程标准,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制定的标准和境界.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虽然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其设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服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专业教学服务.在课程标准的界定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具体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确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英语阅读课为例,根据构建的课程标准其教学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相关语言点;(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训练阅读技能;(3)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思辨能力.

3.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畴内教师不但要科学地利用教材的内容,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补充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基于英语学科的内在逻辑并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匹配,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应.

4.教学方法选择.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或任务型教学以顺应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灵活运用六步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实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材料难度不大,学生已有足够输入的前提下,授课中可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来设计教学环节.否则学生会因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参与课堂活动而焦虑,形成负抑制.阅读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下文以此为例进行说明.(1)lead-in:课文导入环节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好导入环节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头脑风暴,背景式介绍,故事导入,提问式,讨论式和复习导入等.(2)readingcomprehension:首先进行globalreading,通过快速阅读让学生了解段落内容,可设计ppt展示填空练习,使学生关注文中故事发展的关键词,通过填写关键词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及发展脉络.然后detailreading,重点讲解语言点,列举出重难点词汇和句子.(3)roleplay: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4)criticalthinking:这是教学实践环节,可分组辩论,或课后讨论.

6.考核评价.课程标准决定了大学英语的考核评价应是多元化的,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1)多维度考核指标.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着眼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专业面向来选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多维度考核指标,具体包括英语阅读能力、英文写作能力、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职场英语业务能力、英语听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英语终身学习能力等.(2)多样化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采用提问、表演、讨论、辩论、演讲、论文、测验、证书等多样化考核方式.(3)多元化考核主体.由学生、专任教师、教师及企业导师实施多元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更全面、科学的评估.(4)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关注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形成过程,积极推行形成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改革,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素质.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三

缜密,理论基础夯实任何研究如果离开理论的支撑,必将失去生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信息质量基本内涵及其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研究、尤其是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而《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该书构筑夯实了理论基础。作为具有多维属性的概念,信息质量概念界定及其内涵阐释依据学者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征[1],经历了由以数据生产开发者为主体、站在信息系统角度审视信息资源,到以用户为主体、站在用户角度审视信息资源的信息管理理念转变过程[2]。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用户地位日益凸显,能够伴随用户信息需求而持续不断改进的信息才是高质量信息[3],信息对信息消费者(用户)的适用性及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4]。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更为全面地界定与描述信息质量概念内涵成为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以信息质量内涵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为基础,重新诠释了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内涵,即信息质量是对信息产品满足信息消费者需求程度的衡量,是信息用户对通过信息搜索与获取过程所获信息内容固有特性(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系统功能和服务性能的主观特性、信息需求或期望满足程度的一种全面、综合评价[4]。该概念站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视角,既包括用户对信息产品基本特征、功能和价值的客观评价,又包括用户对信息服务、系统交互效果的体验与感知与其期望值之间比较结果的主观评价,既关注到信息的使用价值,又体现信息的社会价值,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性分析。由此可见,该书是从信息交互过程和信息用户相交融的角度对信息质量内涵所进行地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分析,是网络环境信息质量认知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该书构建形成由信息内容质量、期望质量、交互质量和感知质量4个维度构成的信息质量概念立体模型。在该模型中,刘冰教授强调指出,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交互质量是基础,信息期望质量是关键影响变量,信息感知质量是核心构成要素[4]。4个维度彼此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概念整体。由此可见,该模型涵盖了从用户需求与期望到信息获取、再到最终获取信息价值收益全过程的信息客观价值属性和用户主观价值感知,更为全面地揭示了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更进一步反映出信息质量多维度、多层次特点,弥补与拓展了基于用户视角信息质量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但为该书的整体研究奠定并夯实了理论基础,也为信息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将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以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基础,运用规范实证研究方法,该书进一步剖析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和感知与信息质量的内在关系,构建形成网络用户信息期望构成体系和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模型。以上诸方面研究既包括整体关系的宏观构建,又包括内在关系的微观探析,改变了已有研究中分段式、截面式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系该研究领域对网络环境中用户心理与行为和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此可见,从概念模型到内在关系结构,再到影响因素模型,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彰显出该书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形成了该书的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思维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2内容观点新颖,逻辑结构缜密,打造形成完整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

《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构建与内涵阐释入手,在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系统分析基础上,在对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全面揭示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形成由信息价值属性、系统技术功能、服务交互品质、感观心理体验等4个维度所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提升机制。从概念模型到内在机理,从评价模型到应用机制,构建形成完整、系统的网络环境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基石。《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用户需求与期望的渐进满足过程、从过程中用户的心理与感知角度、从过程中用户对信息价值认知与判断的逐层深入,对信息质量概念的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强调指出,信息质量不仅取决于信息产品与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还取决于用户交互的期望与主观体验感知[4]。该阐释突破了以往以数据和产品为中心的局限,突出了用户视角的连续性,既强调信息的使用价值,又强调信息的社会价值,是信息质量研究视角的重要转折与突破。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该书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中,虽然信息效用价值是信息质量的核心构成,但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的认知和动机、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技术功能及界面设计、信息特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感和观感等心理因素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用户偏好、习惯、素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质量评价。由此,该书提出网络用户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理性层面,更多的感性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最终评价结果[4]。围绕此核心内容,该书所构建的由多维角度、多项指标因素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既包括基本的信息产品价值特征属性维度,又包括信息交互过程中从网站各项技术功能、交互过程和服务品质、交互界面和网站设计等方面反映用户体验与感知角度的评价维度。在此基础上,该书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主观、客观和过程角度,将用户需求、用户情感、用户体验、用户认知等因素有机融入到以信息价值属性、信息服务品质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形成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基本涵盖了量与质两个角度。这些指标彼此联系、有机融合,全面、透彻地揭示了用户心理、用户行为等主要因素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与影响机理,既反映出信息质量评价中理性层面的考量,也反映出感性层面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与涵盖了用户视角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较好地突出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搭建形成的全新信息质量评价框架,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现有评价体系的大胆突破和尝试。与信息质量评价领域视角全面、应用广泛的mit数据质量研究项目提出tiqm(totalinformationqualitymanagement)模型相比[5],该模型在其固有信息质量、可达性信息质量、环境信息质量、表象性信息质量等4个维度基础上[6],不但在主观标准中引入了用户角色、用户体验与感知等要素,更从主观、客观、过程3个角度突出体现出全方位、多层面、全流程等特点,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理性与感性因素相融合,同时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由以上几个角度的评析可见,《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将用户信息心理、信息行为理论有机融入到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之中,标志着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过程相融合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的确立形成,成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拓宽了信息质量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展了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该书概念界定清晰,理论层次清晰,逻辑结构缜密,是国内该领域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创新性之作。

3将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现实价值凸显。

随着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如何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解决社会各个领域中信息质量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成为信息质量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是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成功之作。《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的评价体系,极具实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所构建评价体系各维度、各指标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结果,是用户网络信息选择与评判实际行为的体现。与此同时,该书还对各维度指标释义及来源做了详细的阐释,为网络信息生产机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站在用户角度,对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信息的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工具,也为网络信息用户选择评判高品质的网络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该书中为评价体系构建所研究获得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和期望、信息体验和感知、信息质量三者间内在关系,所揭示的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也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机构全面透彻地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用户情感认知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和影响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的以提升信息用户满意度为目的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提出的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途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在分析外动力与内动力在信息质量综合提升中不同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综合提升动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信息质量提升动力建设结构、提升路径。另一方面,以动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优化、信息价值属性提升、网络系统功能提升的研究,根据网络环境的现实特点与用户需求未来发展变化趋势,阐明了基于交互视角的网站系统优化、基于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以上模型与策略是以该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用户信息需求与期望、信息体验与感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而提出的。该书所提出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和具体策略,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信息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同时也全面、均衡地考虑到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力,彼此协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者以用户为中心改进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改善与优化系统设计和功能、制订提升信息质量策略措施提供可资借鉴、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由此可见,该书将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既凸显其学术贡献,更加突出了其实践价值与意义,这也是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4结语。

纵观刘冰教授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研究思路严谨,研究方法规范,既重视研究的规范化,又突出研究中思辨特色,以创新的视角、大胆的探索,围绕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展开研究,是信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把握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本质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我们科学、全面地评价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利器,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中从用户角度优化信息质量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当然,该书所构建完成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共性的研究。如果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在本著作成果基础上做出更有力的推论,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提升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与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在本书所获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具体的、典型的不同类型网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真实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则可以对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做更一步验证,也可以通过对各类型网站信息质量所做出的总体性评价,发现所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该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多样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研究,其核心对象是信息用户。因此,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如眼动实验法、行为实验方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在现有研究发现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新的研究结论。同时,如果能够采用从网络平台(网页)截取或抓取客观内容数据,再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则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获取用户信息心理与信息行为特征,有效提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瑕不掩瑜,相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将大大推进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服务创新,为实现网络信息质量的优化与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毕强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四

摘要: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中的成效,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效应,发展态势。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实验而引发出的值得思考和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若干问题。以上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1、问题的提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制订了《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从《大纲教材》的改革,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目标与标准,体育与健康的界定,不同学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如何适应新的变革,是我们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跟上时代的要求,尽快掌握和熟悉体育新课程标准工资教学,我们选取《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初探――新课程标准教学的成效、问题和思考》这一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

2、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

2.1目的:

本课题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及目标进行比较系统的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体育的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方法、体育与身心、体质与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机地揉和、串连、塑造,营造以身心健康为纲的崭新的体育教学。通过检测、评价、分析达到获取新课程标准教学对提高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意义效应;获取新课程标准实践中的认知、问题和今后继续探研的方向。

2.2目标:

(1)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增强学生体质的效应;

(2)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健全的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上的效应;

(4)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体育课的评价方法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测评评价方法。我们把研究目标的重点放在第一第二方面。它们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是新课程标准贯彻素质教育成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心。研究目标之第三、第四点是本课题由此引出的教育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它们是新课程标准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起着保证作用。

3、研究对象及研究时间。

本课题以本校高一级(10个教学班)625名男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3月至7月,即三个学期为本课题的研究时段。

4、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使用。

4.1文献资料法。

4.2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采用心理问卷的方法在实验的前后进行,另外还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实践课进行观摩和书面调查。

4.3现场观测法和评价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进行40个课的观摩,其中实践课30个,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10个。观察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目标实现、措施、手段;身心发展效应、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效果等十个方面具体量化进行课的评价。

4.4测试对照法。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实验前后对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心理表现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对照。

5、实验过程。

5.1、准备阶段:203月至年4月。

5.1.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5.1.2、邀请专家讲课,交流实验设想;

5.1.3、进行有关人员培训,组织参观学习。

5.2、实验阶段。

5.2.1、成立课题教学实验组;

5.2.2、设计问卷调查表,完成实验前基础调查;

5.2.3、制定教学计划;

5.2.4、交流实验计划;

5.2.5、开展公开课观摩周活动;

5.2.6、实验反馈调查。

5.3、实验总结阶段。

5.3.1、收集统计整理资料;

5.3.2、分析评价,完成总结材料。

6、研究结果。

6.1、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过程,而且是心理活动、身心相互作用,在学习中获得如何使自己与他人、群体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由于实验中有效加强教学各要素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发生明显变化,对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进行率的检验均呈显著差异。(表1)。

表1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检验。

调查内容实验前%实验后%p。

对体育课喜欢或比较喜欢20.2%87%0.01。

对体育课有快乐体验12.5%75.2%0.01。

师生关系好或比较好32.2%88.3%0.01。

个性得到发展或充分发展11.6%70.8%0.01。

学习潜能发挥或充分发挥28.6%78.8%0.01。

与伙伴合作或较好合作25.2%85.6%0.01。

表2实验前后学生认识调查率检验。

调查内容实验前%实验后%p。

教学内容健身认识了解或很了解26.8%82.5%0.01。

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多或少15.7%80.4%0.01。

健身方法了解28.9%79.3%0.01。

基本知识(含竞赛知识)21.8%88.5%0.01。

6.3、加强对课程目标体系的了解,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学习评价等方面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习主体意识和学生内驱力,使学生学习成为自我表现挑战、团结合的过程,使学生学习掌握技能,提高体能。在10个实验班625名学生中,运动能力、基本技术、身体素质指标、身体机能(台阶测试)实验前后自身均值比较有显著意义。表3、表4、表5、表6。

表3耐久跑实验前后运动能力均值检验。

项目人数实验前s实验后sp。

1000米跑(男)322248’’±13.3231”±15.20.01。

800米跑(女)203236’’±15.4218”±18.660.01。

表4掌握排球连续传、垫球次数对比。

nsp。

实验前2108.911.820.01。

实验后21030.25.920.01。

表5掌握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人数对比。

抽检人数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p。

实验前2108245830.01。

实验后21011662270.01。

表6台阶测验指数前后对比。

ssp。

实验前男46.24.32女41.84.210.01。

实验后男55.415.82女52.815.670.01。

6.4、通过本次实验,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乐学、会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又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教学内容,健身价值和内在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增加了课内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活跃了第二课堂。在30个实践课现场观测中,有抽测的12个实践课中,课练习密度达到48.6%以上,最高达到61.2%,课的负荷指数达到1.48以上,最高达1.92,在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问卷调查中,每周三次锻炼的人数由原来的6.4%提高到56.6%,有些班级学生自觉成立班级球队、锻炼小组,成立毽球俱乐部,开展课余运动、竞赛,有效地促进课内外结合,巩固学习成果,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7、结束语(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结构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采取按体育功能目标划分学习领域的结构体系;确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

7.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来设计教学方案的,因此,课程方案设计应以学习目标作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安排。将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促使教师的终生学习、探索与提高。

7.2、教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从目标角度看,只要能达成目标的手段都是可取的。关键是如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也即是组织教法。要加强组织教法的改革,确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学练法的`指导,针对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开发教学资源,采取课内外结合组织教学。

7.3、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体育课程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部分。新的学习方式是要加强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并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途径。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提高,其学习效果才能得以巩固与发展,使其终生受益。

7.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评价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不可否认,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功能作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应强化体育这方面的功能作用。但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方面存在一些现实困难。首先是教材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评价,问卷的设计不够严谨,不够科学。学生为了追求较好的评价经常在回答问卷时不客观,长此下去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要求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必须采用心理专业问卷,而这些问卷的评价有一套非常的操作程序和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一点普通的体育教师很难做到。

7.5、在实验新课程标准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目前还未完全适应。教师从传统的增强学生体质转向全面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转向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以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全过程。无论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还没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方面从传统的重视评价运动技能、运动成绩转向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感、愉快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学会与人合作的观念转变;在心理评价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中很少能客观的作出评价。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五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也会引领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回想版课程标准颁布之时,各地掀起了学习新标准、落实新标准的热潮,语文学界的教改浪潮此起彼伏,许多语文教师也是热血沸腾,刻意求变。不能否认,十年来教改取得了很多成果,教学行为也发生了不少变化。但如果冷静反思,这种变化并未达到当初的预期效果,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并未成为教师们的教学意识,许多有益的建议也并未成为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事实上,语文教育的现状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样美好,与课程标准制定者的初衷也是有一定距离的。十年后,版标准的再出台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今天,我们的专家们又开始了新的期待,我们的教师又开始学习贯彻新标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规则是美丽的,标准是诱人的,但现实有时是冷酷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我们多一份清醒,多一点忧患意识。

研究了新课程标准,笔者想对语文知识教学这个专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新旧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教育特点时不同的两段话: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0版。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0版。

显而易见,年版课程标准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句。揣摩一下制定者的意图,一个可能是下面有专门章节涉及此内容,因此这里省略;另一个更大的可能则是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意见。由于十多年来这一定论的影响,一线教师们不再传授系统完整的知识,将之打入冷宫,考试也对此讳莫如深,这种做法相对于之前机械呆板的知识学习与考试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又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惑,比如对语言理解有帮助的知识是否要讲?讲授的程度怎样?教师如何把握这个度?实际上教师是现实的,你不考我就不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教学,影响了语言运用。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样的删除还是针对教学现状的,是明智的。

这个猜测我们是可以找到证明的,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第(五)项“具体建议”部分里是有专门说明的: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拔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这一段话是2011年版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年版里没有,它极好地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可见目前的教育界对知识教学这个问题开始关注起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增内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字斟句酌的痕迹,透出对这个问题诠释的小心翼翼、欲言又止,有力避偏颇之嫌,让我们感到多年来的争论影响依稀可见,也体会到这个问题是我们教学中难以把握也可能埋下隐患的问题。

分析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知识的教学绝不能单独进行,更不能专项训练,必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本把握语言结构及其运用规律。

至于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教学,“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这句话可以说提示了两点:一是这种教学必须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中,穿插在语言学习中进行;二是这种教学只能是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过,教学的目的却是很鲜明的,不是为教而教,不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服务于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比如写字、阅读、写作,比如语言运用和语感,使学习更加扎实有效,使学生有更丰富的语言体验。

只是这里的许多表述依然有点含糊,有点艰涩,让一线教师较难把握:“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语言运用的范围本身很大,如何划定?实际需要的程度不同,如何掌握?“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语言应用能力没有知识的建构能够有效获得吗?“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逐步”是多少时间?初一还是初三?“把握”到什么地步?词类还是词类区别?这些都会给教师的实际11年版课程标准在知识教学方面还有更为明确的表述,在“学段内容与目标”中指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再看2001年版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基本的语法,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存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对比后可以发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多了“随文学习”字眼。如果说“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表现出了一定的被动性,那么“随文学习”就可以看作更具主动性,也就是教师在教材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考虑语法、修辞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很好地解决学习问题,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甚至在教学设计中就可以考虑发挥语文知识对教学的作用,可以预设知识点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从这个分析来看,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还是给予了肯定,这应该是一个较明晰的变化。

可惜的是,愿望毕竟是愿望,在实际操作中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可以举阅读教学为例来思考。

追溯2001年版课程标准,就已经提到过“随文学习”,但那时只是在阅读教学中涉及,具体内容如下: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这和2011年版在“具体建议”中的提法基本接近: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答案还是在2001年版课标中可以找到!问题的根其实出在评价上: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问题就出在“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虽然建议“随文学习”,但教学评价却将其一棍打死,这样的前后矛盾势必让人难以应对,势必会引起意见不合。好在新课程标准完全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语义上作了如下修改: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的修改更为科学准确了,“随文学习”继续落实,只是别教概念,概念不考。

似乎已经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不过且慢!鉴于历史经验,鉴于今天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还不能简单下这个结论,还得多个心眼,否则我们教师又会在教学中陷于迷茫。

“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这一句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悬念:概念不考,知识考吗?如果要考,怎么考?不再单独考,放在运用中考,那么考试的范围是否明确?程度怎样把握?字词知识有难易,深浅如何?文体知识太广泛,主次如何?文学知识更博大,粗细如何?可以想象,知识是无限的,语文知识也不会少,如果纳入考试,教师又将面临如何选择、讲还是不讲、深还是浅等实际问题,这些都会给日常教学带来疑虑,带来我们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深思的。

依然是鉴于历史经验,课程标准确定了,评价标准也必须跟上。上一次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不在于课程标准有多大漏洞,而是当时没有围绕这个标准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实施细则,没有评价的具体导向,教学也就失去了方向,标准的落实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我们可以再依据经验想象,没有围绕新课程标准设计出的语文知识评价系统,没有专家们研讨设计出的科学合理的评价示范系列题型,而只靠一线教师在繁忙的日常教学中糊弄几个题目出来,其结果几乎是可以预测的。冈此我们恳请教育行政领导们,不要以为新版课标一出台就万事大吉了,语文教改就能立马实现了,如果没有有力的后续行为,一系列新版课程标准倡导的诸如“随文学习”等新行为,恐怕又要落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六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基于此,笔者从教生涯虽短,才疏学浅,却也有一两点思考,愿与诸位同仁商榷。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师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到的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所以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应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这种说法已经获得了广大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的认同,在实践上,也卓有建树。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生字词教学上也实践这一点呢?笔者就生字词的确定,生字词的解决,生字词的巩固做了一番尝试。

什么是生字词,一篇课文中哪些字词可以算作生字词?以往这些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教师的依据不过是几本教学参考资料和自己的想当然。其实生字词应当是那些学生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大家都知道,人的认识是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的。学生的认识不要说和编者教师有偏差,就是学生之间也有偏差。这个字、这个词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不是生字词,但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就是生字词了。笔者就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字词在教师看来学生自然知道,甚至不可能不知道,而事实出乎意料,在课堂质疑时,很多学生就会提出这些字词来询问。所以确定生字词,应当是让学生在朗读或是默读的基础上自己确定。笔者就常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下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养成习惯。最后综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确定学生有普遍认识困难的几个字词,作为重点字词。笔者感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因体会到自己主人的身份而学习热情高涨。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了自己的生字词,如何解决呢?所谓解决生字词,就是学生能够脱离拼音读出生字并默写出来;能够在具体语境下理解、运用生词。传统上,教师习惯提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生字的注音,生词的字典解释义,然后叫学生在课堂笔记上如实抄录。大家可以看到,学生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他们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使他们学得很是乏味,事倍功半。当然教师逐个指导是很不现实的,怎么办?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此,只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小组内的同学首先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确定生字词,然后回到学习小组互相“授长”“补短”。这样一来,通过小组内的请教、讨论、查工具书等方式,学生自己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大部分生字词,效率、效果也大为提高。对于几个重点字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班讲解。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生字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至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本文不再另作阐述。

学习生字词核心目的之一是运用。运用字词也是巩固字词最有效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述,生字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实现在一点,仅靠传统的听写,板演,造句是不够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笔者就是用下面的方法尝试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已解决的生词,然后课外练习用这些词语写成一段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这既可在小组内实施,也可在全班范围内实施;练习结果既可由小组成员评价,也可由教师评价。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有位同学就用“绝伦、匀称、古朴、惟妙惟肖、推崇、胜景”写成了一个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断:

[1][2]。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为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保证社会实践论文的质量,避免与社会实践总结混淆,特为广大同学提供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如下: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3、摘要。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

4、正文。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参考文献。

标准课程论文范文范本篇八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新的误区。

1、新课程的“新”不是教学仪器上的“新”。

在所上的课中,许多教师都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却不应成为评价好、差课的唯一标准,同时教学课件的制作很费时间,又不是一般教师所能胜任的。有一节二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是这样的:课题是《家庭树》,一共用了十几次电脑,但是可以看出教师并不是很熟练的,同时,给人感觉就是多媒体只是传统的小黑板的替代品,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我想,教师的基本功是很扎实的,如果用录音机和小黑板可能会节约许多时间,同时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有许多节课,我觉得就是教学课件的展示课,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人文性,教学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它形象直观的长处,但是课堂上的是活生生的人,课件不能充分考虑到许多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靠教师的教学机智来解决。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被课件“牵”着走,给人感觉不是人在使用课件,而是课件在左右人。事实上,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想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为了体现新课程思想。

2、新课程的“新”也不是要教师少说话或不说话。

3、新课程的“新”不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对自由。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许多课堂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主体地位的体现却不是只让学生做,教师看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说话,却被看作是课堂教学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观点我想绝对不是正确的。给学生自主,但却绝不是给他们绝对的自由。有这样一节语文课,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师让学生模拟彭大将军和其他同志为杀不杀大黑骡子这件事争论的情景。学生自由组合,课堂上好不热闹。一些学生一时和这两个学生为一组,一时和那两个同学一组,结果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完成了任务。我想教师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该有具体的规则,毕竟没有绝对的自由!

4、新课程的“新”也不是教学环节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们一贯提倡要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我觉得有许多教师为了展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是为了课堂目标的'完成,就设计了许多教学环节。有一节语文课,一共有十三个教学环节,使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都累得够呛,可以想象我们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最后问:“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学生答:“开心!”“老师也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了这节课!”真是一堂“完美”的课。但是我觉得有许多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为什么不把它们去掉呢?我想:要想真正地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学的环节就不宜过多,应该突出重点。

二、新课程的“新”如何真正地体现出来。

1、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了,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上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2、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有一个数学教师做得很好,他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带有中括号的计算式题》时,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他就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计算的法则。学生也是很快就总结出来了,做得也很好,他又讲了一些注意点,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评课时,有一些教师说:“他这样上课太简单了,怎么不让学生多做一些题目。学生已经会做了,还多话做什么?”乍听,真有道理,教师做了什么,就是让学生看书总结。可是,你想一想,教师如果告诉学生法则,那学生就会立刻会做这样的题目,但是绝不会有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也得不到培养;教师如果不加以点拨,那学生就只能在表面上对知识会应用,那就只能说是模仿,还称不上是真正地掌握知识。

3、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要重视人的作用。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于它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都是一个模具“造”出来的,那还有什么矛盾,还怎么促进学生进步?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因此,我想在一节课中,如果自始至终都采用多媒体,那就不能称是一节好课,至少说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是多变的。在叶圣陶、斯霞老师搞教育事业的年代,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他们不也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了吗?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学中有时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很少,但是却总能在教学上取得巨大成功。所以,教学上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我们用了多少方法。

4、教学不要过于形式化,要注意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老是想着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用什么手段去体现,往往就没有注意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能全面发展。只要能让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就是好课。

在许多课上,正是由于我们教师想得太多,因此使教学活动变得只有形式而没有了真正的内容,就像是一套好看的衣服,却没有一个相称的身材人去穿它,那么衣服的美又如何体现呢?衣服,我们知道只要穿得得体就会很好看。同样,我们教学模式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只要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的是如何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或进步,而不是去考虑用什么方法去体现新课程标准。好课说是充满人性的课,说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课。

总之,一句话,只有在教学中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才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真正内涵。学生是多变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