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推荐儿童抗日故事范文(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8:26:03 页码:13
最新推荐儿童抗日故事范文(通用17篇)
2023-11-18 18:26:03    小编:ZTFB

朋友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结识的与我们产生深厚情感的人。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成为成功人士必须面对的难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一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二

张嘎是一位生活在白洋淀的大男孩,他自小就和奶奶相依为命。

在中日抗战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张亮的八路军侦查连长在战斗中不幸受伤,于是便在张嘎家中休息养伤,而面对日本兵的搜捕,张嘎的奶奶为了给张亮作掩护,最终无奈被无情嗜血的日本兵杀掉,而就连受伤的侦察连长被日本人捉走了。

不但伤心绝望,而且独身一人的张嘎决定投身八路军,于是下定决心后的他一路跋山涉水,历经了百般辛苦,终于寻到了八路军的部队,并且成功当上了一名小小侦察兵。而且作为一名小侦查士兵,张嘎每每有任务都会表现的有勇有谋。

张嘎虽是一名严谨且心细的侦查员,但本质上孩子的活泼和淘气却也时常显现出来。一次他和一个名叫胖墩的小朋友玩摔跤的游戏,自己明明输掉了,却偏偏不承认的去胖墩家中的烟囱给堵了上。

后来张嘎在一次战斗中,成功俘获了敌兵的一把手枪。但是张嘎并没有将手枪上缴,而是自己偷偷放了起来。

而当后来八路军攻打敌军的岗楼的时候,张嘎在其中很好的配合了八路军,最后不但将敌人全数歼灭,而且还把老钟叔成功救出,也最终为抱憾而去的奶奶报了仇。

后来八路军全获大胜,张嘎也诚实的上缴了自己偷藏的手枪,也真诚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最终八路军队长为张嘎正式配了一把手枪。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三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四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只美丽的公鸡和能干的猫。这只公鸡的头上长着一顶红红的冠子和尖尖的嘴巴,还有锋利的爪子和美丽的'羽毛在一。猫的身上长着黑白相间的条纹。公鸡的本领是为人们报时打鸣,猫的本领是捕捉老鼠,为人们除害。

有一天,公鸡和猫相遇了,公鸡仰首挺胸地对猫说:“我天天为人们报时打鸣,我是全村最美丽的,你呢?”“我天天为人们捉老鼠,哼!你有什么了不起的?”猫插着腰说,它们俩都非常不服气,于是决定公鸡去帮猫捉老鼠,猫去帮公鸡打鸣,看谁的本事大。

晚上,公鸡来到了米仓。公鸡在黑夜里看不见东西跌跌撞撞的得鼻青脸肿。老鼠哈哈大笑,说:“哪有公鸡来捉老鼠的呀?”老鼠一下子跳到了公鸡头上,一口咬了一下公鸡头上红红的冠,那美丽的红冠差点儿就被咬掉了一半,公鸡狼狈地逃走了。

早上,猫伸了个懒腰,这时它才记得要到屋顶上报鸣了。猫爬到了屋顶上,大叫:“喵、喵、喵。”叫了好久都没有人起床。它用力的大叫:“喵、喵、喵!”可还是没有一个人被猫叫醒。猫叫得桑梓都哑了,它筋疲力尽地逃走了。

公鸡和猫再次相遇了。公鸡羞愧地说:“对不起,猫,我不应该嘲笑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猫说:“让我们重新做回自己的工作吧!”公鸡愉快的同意了。

最后,它们成为了人类的好帮手。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五

胡晓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将不满七岁的他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爷爷、奶奶虽然年过六十了,身体非常健康,干家务活和农活是一把好手,照料孩子也是好手。要辅导孩子的学习,如同擀面杖吹火。

胡晓在本村教学点读了一年学前班,由于爷爷奶奶对他过分的宠爱,他上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差,大脑不太好使,学习成绩自然也不好。

当胡晓读小学一年级时,教他的是本村的女代课教师。这位女教师对工作非常负责,见胡晓成天只知道贪玩,教过的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一个也记不住,更分不清什么是声母、韵母了。

为了不放弃胡晓同学,老师经常给胡晓补课,谁知越补课,胡晓越糊涂,老师一气这下,说:“你怎么弄不清声母和韵母呢?你回家多问问家人。请家人好好辅导辅导你。”

胡晓也生气了,当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跑到奶奶面前撒娇地说:“奶奶,您告诉我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

奶奶笑着说:“奶奶知道,告诉你,你的妈妈就是你的生母,你的外婆就是你爸爸的岳母,简单地说,妈妈是生母,外婆是岳母。你多念几遍。”

胡晓要奶奶教他念,奶奶没办法教他念:“妈妈是生母,外婆是韵母……”

第二天,胡晓上学,见到老师便说:“老师,我昨天回家请我的奶奶告诉我,什么是声母?什么是韵母?奶奶虽然不识字,可她知道的东西可多了。奶奶告诉我,声母就是我的妈妈,外婆是我的爸爸的韵母,简单地说,妈妈是声母,外婆是韵母。”

老师笑着说:“生母跟声母读音相同,岳母跟韵母的读音相似,可意义不一样。你的妈妈是你的生母没错,你的'外婆是你爸爸的岳母也没错,可你的外婆不是你的岳母。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有23个、韵母有24个,声母、韵母决定每个汉字的读音,与人没有关系。你的奶奶听到你说的声母,以为是生母,韵母误听成岳母,这不是你奶奶的错,是谐音惹的祸,不能怪你的奶奶。”

胡晓因听不懂老师的话,傻傻地看着老师。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六

有一天,猴妈妈带着一群猴孩子去郊游。一路上,他们可开心了。走到一条小河边,看见河对面有几颗桃树,树上接满了又红又大的桃子,猴宝宝们馋的'直流口水,妈妈,妈妈,我们想吃桃子。

妈妈说:“好,好,我们过河去摘桃子。”小猴子一听就往独木桥上挤。小猴子们你推我挤,有两只猴子差点就掉下了河。

猴妈妈一看就着急了,连忙叫他们回来,这样很危险。小猴子们听了赶紧回来,妈妈问,你们应该怎么样安全的过河呢?小猴子们一听就明白了,大家一个挨着一个,排成队,安安全全的过了河。

猴妈妈和猴孩子们过了河,机灵的小猴很快爬上树,摘了很多桃子,小猴子们挑了个最大的给妈妈吃,妈妈乐呵呵地说:“桃子真甜,孩子们真乖。猴妈妈河猴孩子一起品尝鲜美的桃子,快乐极了!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七

曾国藩小时候,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了不知多少遍,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曾国藩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中国近代最有大本事的人。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八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九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苏武的故事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旌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当时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后来,汉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

(1891.8.11-1940.5.16),字荩忱,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19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投笔从戎。19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张自忠,一代名将,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189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49岁。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自抗战事起,命运起落无常。

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二

灰蜘蛛织了一张网,捕获了一只蚊子。它很快乐,在网上跳起舞来。

花蜘蛛观察了,劝道:“不能傲慢呀,一只蚊子算不了什么,能捕获大白蛾、甲壳虫,那才算本领呢!”

灰蜘蛛一听,气得大叫道:“你瞧不起我?我立刻到湖面上结网,捕条大鱼给你看看!”

“对不起!对不起!”花蜘蛛赶忙赔礼,“我刚刚说错了,其实蚊子很狡猾,能捕获它,很不简单的。”

灰蜘蛛承受赔礼,消了气,连续结网狩猎。

事后,别的蜘蛛对花蜘蛛说:“你的话没错呀,为什么要赔礼呢?”

“我怕它一时任性,真的.跑到湖面去结网,会遇到危急。”花蜘蛛说,“有些话或许是对的,但假如因此而造成严峻后果,就不好了。”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三

抗日战争时期,行唐出过一个远近闻名的少年英雄,名叫张六子,1929年出生在上方村的农民家庭。人们都把他称做“行唐的王二小”。上方村是重要游击区,张六子经常听大人们讲那些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痛杀敌寇的故事,英雄的事迹在幼小的心里悄悄点燃了战斗的火焰。当村里成立儿童团的时候,张六子立马就报名参加了。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查路条,传送文件和情报,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张六子由此被任命为村里儿童团的组织委员。

一九四三年正月初三,人们还正沉浸在过年的气氛时,日本鬼子发动突然袭击,天还不亮就包围了上方村。张六子不顾自身安危,忙着招呼乡亲们转移,最终自己却没有逃脱,很快被鬼子和汉奸抓住了。

鬼子恶狠狠地问张六子:“干部们都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张六子装作傻乎乎的样子说:“俺是小孩,不知道什么叫干部。”鬼子抡起枪托,一下子把张六子打倒在地上,气势汹汹地逼问:“游击队在哪里?公粮藏在什么地方?快说出来,不说就打死你!”张六子依然坚定地说:“不知道!”还大骂敌人。敌人恼羞成怒,一拥而上,扒掉张六子的棉衣,把他赤身吊在一棵大树上,张六子很快就被冻得全身发抖、嘴唇青紫,两只胳膊也被吊得失去了知觉,但他仍然咬牙沉默着,什么都不肯说。鬼子抡起一根胳膊粗的抬水棍,恶狠狠地朝他打去,边打边逼问:“快说,八路军和干部都在哪里?公粮藏在哪里?”,张六子被打得皮开肉绽,但始终不肯吐露一个字。敌人见张六子不肯屈服,又点燃干草往他身上烧。张六子被折磨得昏死过去。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还不罢休,又用冷水把他浇醒,但他回答敌人的始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无计可施,最后用石头往他脑袋上砸了下去,张六子当场英勇牺牲,年仅十四岁。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四

马路上有一个红红的小东西,它高高兴兴地往前滚着。滚呀、滚呀,它遇见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问:“你是谁呀?”小东西:“我不知道。”小老鼠说:“你是一颗红樱桃,不然我就一口把你吃掉了。”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红红的'眼睛,小东西说:“让我做你的第三只眼睛吧!”小白兔说:“我才不要做妖怪呢!”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经过了小熊的家,小熊要过四岁生日了,可是它的门前只有三盏红灯笼,小东西想:“我是不是那第四盏红灯笼呢?”小熊说:“你是假的,你不会发光。”小东西又继续往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猫,小猫今天很不高兴,因为它的红衬衫上掉了一颗红纽扣,小东西明白了:“噢,我就是那颗红纽扣呀!”

科学道理: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东西都是红色的。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五

从前有一个老国王,他心爱的妻子不幸身染重病,奄奄一息。国王每天虔诚地祈祷,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妻子的健康。可这一切都是枉然,上帝并不因为他的祈求而动心,还是带王后去了天堂。

国王悲痛欲绝,日日思念死去的妻子。一天,国王发现王后的妹妹玛丽娅和死去的妻子十分相像,国王见到她就仿佛见到了心爱的妻子,“啊,如果有她陪伴在身边,我就再也不会悲伤了。”于是,国王宣布,要娶玛丽娅为妻。

可是玛丽娅并不快乐,她不想嫁给年迈的国王,但是,她又怎能违背国王的命令呢?最后,走投无路的玛丽娅对国王说:“如果您能为我做三件衣服,一件有时间的颜色,一件有月亮的颜色,一件有太阳的颜色,我就嫁给您。”

玛丽娅想:不管你的爱情有多炽热,也不管你的权力有多大,一定会被难倒的。可谁知,痴情的国王找来能工巧匠,不惜一切代价赶制出了这三件衣服。国王甚至将王冠上的红宝石全都摘下,来为这华丽的衣服增光添彩。

玛丽娅只好又提出要求:“我听说,您有一头魔驴,只要耳朵摇一摇,金币就会叮叮当当地掉下来,如果您用这只魔驴的皮给我做一件衣服,我就嫁给您。”玛丽娅以为国王一定舍不得杀死魔驴,可谁知,国王还是满足了她的要求。

玛丽娅看着驴皮衣服,眼泪一滴滴落下,“唉,可怜的驴子,可怜的我,难道我真要嫁给年迈的国王吗?”就在她伤心的时候,丁香教母乘着丁香花扎成的马车从天边飞来,“不要怕,我的孩子,我会帮助你的。”

丁香教母用烟灰把玛丽娅的脸涂黑,给她披上那张难看的驴皮,把她带到了郊外。“去找寻自己的幸福吧。”说完,丁香教母递给玛丽娅一个魔杖,“用它敲一敲地面,就会蹦出来一个魔盒,里面有漂亮的衣服和首饰,你会喜欢的。”

告别了教母,玛丽娅一直往前走的,最后,来到了一个农场。好心的女主人收留了她,“以后我就叫你驴皮吧,你可以帮我清扫院子,把小猪喂得饱饱的。”那张丑陋的驴皮,使玛丽娅经常遭到人们的耻笑,可她一点也不在乎。

星期天是玛丽娅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每到这天的,她不再是“驴皮”而是可爱的玛丽娅。她锁上房门,用魔杖敲敲地面,魔盒就蹦出来了。玛丽娅换上华丽的衣服,戴上美丽的配饰,开心地对着镜子低声唱歌。

这天,正当玛丽娅穿着华丽的衣服对着镜子唱歌时,一只鸽子突然从窗户飞了进来。随后,一位英俊的`王子来到窗前张望,想找回自己的鸽子。当王子瞟见美丽的玛丽娅时,不由吃了一惊,“啊!多美丽的姑娘啊,她是谁呢?”

王子四处向人打听:“小屋里美丽的姑娘是谁呀?”大家都笑着说:“哈哈,那里只住了一个叫‘驴皮’的女佣,您一定看错了的,她总是一副脏兮兮的样子,谁都不愿意多看她一眼,多跟她说一句话。”可是,王子却不肯相信的。

回到王宫后,王子眼前总是浮现那位女子的美丽形象,一点儿东西也吃不下,终于病倒了。王子面色憔悴地对王后说:“亲爱的母亲,我想吃一个叫‘驴皮’的姑娘亲自烘烤的蛋糕,只要吃了她做的蛋糕,我的病就会好的。”

为了心爱的儿子,王后吩咐侍卫找到了驴皮。玛丽娅锁上小屋的房门,梳洗干净后取来面粉鸡蛋,忙碌起来。可是因为挂念生病的王子,她一不小心将戒指掉在了面团中的。

香喷喷的蛋糕送到了王子手中,王子的病一下子好了许多,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咦,这是什么?”王子突然吃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吐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枚戒指,“母亲,请您找出戒指的主人,我要娶她做我的新娘。”

就这样,王后向全国发出公告:王子殿下要找到戒指的主人,凡手指纤细的姑娘,都可以到王宫来试戴,能够戴上这枚戒指的姑娘,就可以成为王子的新娘。一时间,王宫门前聚集了许多漂亮的姑娘,大家都想成为王子的新娘。

可是,没有一个能带上这枚戒指。最后,轮到了玛丽娅,她伸出手来,戒指竟然轻轻地套在了她纤细的手指上,不大不小,正合适。“啊!”大家都惊讶地叫起来,“真奇怪,为什么这个肮脏的姑娘戴得上戒指呢?”

玛丽娅将身子轻轻一抖的,难看的驴皮掉了下来,她身上那件太阳般耀眼的衣服在阳光下熠熠夺目,“哦,多可爱的姑娘啊!”国王和王后连声称赞,王子兴奋地大叫:“啊,不错,就是她的!”

玛丽娅终于可以脱下难看的驴皮了,她和王子在人们的祝福声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老国王也来庆贺,并为自己之前的行为道歉。美丽的玛丽娅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六

森林里有一只小白兔,她特别爱打扮。一次,小猴过生日,邀请小动物们去他家做客。

小兔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又不知道怎么打扮。忽然,她看见小鹿经过她家门口。小兔想:尖尖的鹿角挺好看的,如果我把它戴在头上,一定很漂亮!于是,小兔找来两只鹿角戴在头上。

小兔又看见孔雀从她家门口走过,心想:孔雀的羽毛真美,如果我穿上它,一定很漂亮!于是,小兔找来一身孔雀羽毛,穿在身上。

又有一只小熊从小兔门前经过。小兔想:小熊耳朵毛茸茸的',挺不错,如果我戴上它,一定也很漂亮!于是,小兔又去找了两只熊耳朵戴在头上。

小兔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瞧瞧,觉得自己的红眼睛太难看了。她又去找了一双黑眼睛安上。

小兔打扮完毕,蹦蹦跳跳地向小猴家走去。到了小猴家,大伙儿一看,问:“你是谁呀?”小兔说:“我是小白兔啊!”“不可能,小兔不是你这个样子的,不许冒充小白兔!”说着,大伙儿就把小白兔赶出了小猴家。小兔很伤心,吧那些东西统统丢掉,又走向小猴家。大伙儿见小兔来了,对她说:“小兔,刚才有个人冒充你,被我们赶出去了。看她那个样子就不像你,简直是个丑八怪!”小兔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小兔再也不打扮自己了,因为她知道——自然才最美。

推荐儿童抗日故事篇十七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张自忠,一代名将,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189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49岁。张自忠戎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自抗战事起,命运起落无常。

曾被污为汉奸,备受责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