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2:15:06 页码:12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大全18篇)
2023-11-18 22:15:06    小编:ZTFB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语文水平非常重要。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商业总结?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一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二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从史前到古代罗马三万年)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罗马人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古罗马人的艺术才能在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奠定了西方古典艺术传统的基础,也达到了古代美术史的巅峰。

第一节:原始美术。

三:新时期时代美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拦“斯通亨治”。以其雄伟的环形结构、嘴角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瞩目。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指在近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并入波斯帝国为止。分为四个时期: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古巴比伦时期:汉莫拉比法典亚述时期。新巴比伦时期。

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一:美术特点:

埃及是古代奴隶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金字塔的社会结构。法老、大臣、平民、奴隶。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作用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特点为规模宏伟。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艺术大多为死者服务。埃及艺术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稳定不变。总的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地理位置封闭。与外界隔绝造成了文化发展上的单一状况。二:古王国美术:

第四节: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一、爱琴美术。

二、古代希腊美术。

菲迪亚斯:《命运三女神》。他设计了雅典卫城建筑。创作了卫城中的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发展了米隆的成就,在写实方面达到了更高的境地。他追求的是一种理想风格,其作品创造了典雅、肃穆的形象,是古典雕刻的理想典范。

波留克列特斯:《持矛者》。

普拉克希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4希腊化时期。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拉奥孔》。

第五节:古代罗马美术。

罗马人是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模仿者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化的色彩。罗马人的艺术则大多数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的。

总之,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罗马美术的主要成就是建筑。斯洛西姆竞技场。代表了罗马建筑的顶峰。凯旋门是古罗马的主要建筑。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段时间成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

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

第二节: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

第三节:蛮夷艺术和加洛林美术第四节:罗马式美术。

第五节:哥特式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把12到15世纪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

建筑:最著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教堂(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

米兰教堂。

第一节: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一:开端。

温布里亚画派。

帕都亚画派。

三:兴盛期(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

四:威尼斯画派:

贝利尼: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乔尔乔涅提香。

五:样式主义(是16世纪初出现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艺术风格,后发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上承文艺复兴下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主要流行于16世纪20年代至16世纪末)艺术特点是技巧十分精湛,但追求的是其一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宁静与和谐。样式主义往往采用不符合常理的幻想式构图,喜欢表现裸体。人比例常常是夸张变形的。画面人物众多,但姿势扭曲,迷恋于是用透视法。色彩往往也像画面内容一样光怪陆离,更多地是表现情绪而非只是的自然。主体有时晦涩难明,只有内行的观众才能看得懂。

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一、15世纪尼德兰绘画。

康宾与杨.凡.艾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二、15、16世纪之交的尼德兰绘画三:16世纪的尼德兰绘画。

第三节: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四节: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14至15世纪的西班牙美术。

西班牙文艺复兴的总的面貌是:不同于意大利,他缺乏雄厚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不能再西班牙扎根的原因,在于西班牙的王权、贵族和教会势力太大,资本主义发展却又先天不足。由于宗教裁判所的干预,美术中很少有裸体形象,特别是对女性裸体的描绘。从绘画方面看,由于受艺术品订货人所支配,令创作题材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歌颂国王、贵族和帝国历史;二是描绘宗教故事。

第五节: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枫丹白露画派:卡隆。古赞父子。

第四章: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一节: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一:17世纪意大利学院派美术。

由于过分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的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者神话,而对世俗生活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以上这些特点都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卡拉瓦乔与地方画派。

卡拉瓦乔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二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抱有批判和怀疑态度,而他这种怀疑与批判被一些人看做是叛逆的表现,所以人们把他看做是“不合群的人”

三:巴洛克美术的形成与发展。

巴洛克艺术虽然不是教会发明的,但他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他最强力的支柱。特点:

1.他有豪华的特点。服务对象主要是上次人物和贵族。2.他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3.他具有运动感。运动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他的表现语言具有综合性。5.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阿波罗与达芙妮》。

四:意大利18世纪的美术。

第二节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

鲁本斯《亚马孙之战》《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他成功的将宏伟豪华的巴洛克风格与尼德兰传统的艺术风格融合起来,形成了装饰性很强的,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画风:造型粗犷豪放,色彩炫丽响亮,笔触自由奔放,画面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动势和热血运动的激情。

鲁本斯是以为宫廷画家,也绘有许多宗教题材的作品,主要是面向上层社会的。但综观其艺术生涯,最为可贵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世俗精神贯穿始终,作品洋溢着感人的生命力,热情讴歌了人的伟大力量和壮美永恒的大自然。他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对后世好几代艺术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节17世纪荷兰美术。

哈尔斯: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吉普赛女郎》伦勃朗:《夜巡》。

三:荷兰小画派。

1.作品的画幅偏小,适宜于市民阶层悬挂室内以装饰之用。

2.不表现重大的社会题材,特别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表现荷兰艺术在蓬勃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格拉尔德.特鲍赫皮特。德。霍赫约翰内斯。维米尔。

四:荷兰风景画与静物画的艺术成就。

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并木林道)迈因德特。霍贝玛。

第四节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

三、18世纪西班牙绘画。

戈雅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世纪的历史感。他的民族性表现在深深扎根在西班牙的土地上,有着西班牙画家刚毅的气质。同时,他直接集成了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优秀传统。他的现代性表现在画家总是跟着时代前进,用直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时代的音符。戈雅艺术中的实际历史感表现在他把事实的历史展示给人们看。在描绘社会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他总是爱憎分明,充满了战斗的热情。戈雅是一位战斗的画家,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戈雅他醉心于新的思想,但他又无法逃避这一个病魔的世界。”的确,他的一生都在向这个病魔世界进行斗争。

雕塑当时西班牙雕刻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巴利亚多利德为中心,南派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北派代表:乔治。费尔南德斯《哀悼基督》南派:胡。马。蒙塔涅斯。

第五节17.18世纪法国美术。

普桑《诗人的灵感》《萨宾妇女被掠》《摩西遇救》勒布伦在造就法国统一艺术风格方面的作用是无人能比的。

18世纪的法国绘画。

被称为罗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华托布歇佛拉戈纳尔。

夏尔丹在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他沉穆凝重的静物画愈显纯美动人。

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第一节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

安格尔大卫的学生《大宫女》《泉》《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第二节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籍里科《梅杜萨之筏》德拉克罗瓦《自由领导人民》。

第三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美术。

1848年至1870年是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候。宗教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无能无力和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使人们对进步充满石刻的信念,渴望在艺术中看到宗教生活的时代。

库尔贝《奥尔南的葬礼》《画室》巴比松画派。

卢梭《橡树林》为印象派的出现开辟的道路杜比尼。

马奈《苦艾酒的嗜好者》《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日出印象》《草垛》《鲁昂教堂》组画《睡莲》雷若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

二新印象主义(点彩派)修拉西涅克三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画家们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塞尚梵高。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

第五节19、20世纪初的法国雕塑。

吕德《马赛曲》。

罗丹《加莱义民》《地狱之门》《巴尔扎克纪念碑》。

一、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美术佛里德里希拿撒勒派。

二、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美术门采尔。

三、19世纪德国其他流派象征主义外光派。

第七节19世纪瑞典丹麦比利时美术。

第八节18、19世纪英国美术。

一、18世纪的英国美术荷加斯《文明婚姻》雷诺兹庚斯博罗。

二、英国浪漫主义绘画弗赛里布莱克。

三、英国风景画四拉斐尔前派。

第九节19世纪美国美术。

第十节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

三、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美术巡回展览画派。

这是19十九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这是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了近50次巡回展览。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列宾、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谢罗夫成为巡回画派的中坚力量。

第六章20世纪美术。

第一节西方美术。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与流派。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他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他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立体主义被人们看做现代主义的“分水岭”。他的出现是因为艺术受到了现代哲学、科学和机械工程学的刺激,也受到了塞尚晚期绘画中抽象视觉分析的影响,还受到非洲面具造型的启发。

主将是毕加索、布拉克。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未来主义意大利领导者为诗人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以浮夸的文字宣告传统艺术的死亡,号召创造与新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宣告未来主义的诞生。

表现主义。

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叛逆。他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塑造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去扭曲和变形的美。

成员:基希纳、诺尔德、黑克尔、佩希施泰因、米勒。

a、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开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先河,把表现主义推向成熟阶段。b、他的抽象主义理论集中在著作《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中。内容涉及到抽象形式的法则和美感、绘画的音乐性、创作中的偶然性等问题,值得人们思考和研究。

c、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的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的内在声音。

达达主义杜尚《泉》《l.h.o.o.q》。达达主义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而在于破坏和挑战。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超现实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托比受中国书法和艺术影响德。库。宁。

克兰也受地方书法影响。

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背景: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是对抽象表现主义倾向的反动。将大众传媒和商业化作为艺术创作主题和动机,将艺术创作和商业图像混为一体。在创造中大量运用现成的物品,如热狗、馅饼、服装、画报、公路标志、罐头等。特点:a、利用在生活环境中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印刷品)加以普及。

b、这些大众通俗的艺术中有新奇活泼富有性感的内容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刺激消费欲望。

c、波普艺术精神:能准确捕捉大众文化的内涵,用何种表现形式艺术家有广泛的自由。d、波普艺术把生活中现有的实物挪动位置、改变环境赋予新的含义,也被称为“新达达主义”。

代表人物:汉密尔顿、安迪。沃霍尔、利希腾斯坦。

4、后现代主义。

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三

“面向事实本身”,寻求认识的绝对自明性,这是胡塞尔毕生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最后证明他失败了.因为他仍没有摆脱知性思维的困境,所以他的意向性结构依然是一个预先设定.在中国先秦哲学中,由于立足于生存论立场,对本体的把握最初就建立在自明性基础上,它是儒家通过“忠恕”原则建立的类的情感或道家作为直觉中的境界,与本体通而为一.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说中国先秦哲学具有现象学意义.既然哲学本源于人的生存需要,那么本体的明证性就只能在生存论中,而不在知识论中,这是中国先秦哲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作者:薛俊清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长春,130012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2000“”(4)分类号:b22关键词:自明性知性思维忠恕直觉生存论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四

在中国的传统学术中并没有哲学一词。“哲学”,最早见于日本哲学家西周的《百一新论》,西周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并特别声明用它来区分东方的儒学。19,中国人在《新民丛报》上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20世纪以后,陈黻宸老先生在北大最先开设了中国哲学的课程。1910月,谢无量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哲学史》。虽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其合法性问题却自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至今仍悬而未决。

胡塞尔、伽达默尔、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都坚定地否认中国具有哲学,认为东方文化中的人事智慧与西方所说的哲学截然不同。回顾中国哲学史的书写历程,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中国哲学从出现开始就不断向西方哲学学习,自觉的靠近西方哲学的标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力图建立起中国文化背景下却不同于传统哲学本身的话语系统和表述方式。

一、中国哲学史以西解中的历史。

20世纪后,最早在国内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是陈黻宸老先生,其后有马叙伦、陈汉章等,他们的教案相较之胡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在传统学问方面可以说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直到胡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史》出版后,才开出了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先河,究其原因在于以胡适、冯友兰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有着新的知识背景,能够融摄西学,中国人希望通过对西方哲学的学习和比对,实现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转换。

因此,中国哲学史书写的早期,是一个不断以西解中的过程。王国维在19发表的《哲学辨惑》一文就明确主张“通西方哲学以治吾中国之哲学”。[1]运用此方法论原则治“中国哲学史”最早的一组文章也是出自王国维之手。作为早期哲学史书写的代表,冯友兰在1935年中国哲学会第一届年会上的讲话上提纲挈领,他说:“理性主义才是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的正宗,中国最缺少理性主义的训练,我们应当多介绍理性主义”。[2]提倡“中国哲学”必须理性化,必须由混沌而清晰,由零落而系统,由历史上的语录、札记、注疏、学案转换为现代意义上的论文、著作。

从此,中国哲学史的书写进入到了以西解中的时代,人们的理论兴奋点长期集中在如何按照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来改铸中国哲学以使之具有现代形式上。虽然在与西方的交流中,中国哲学史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论述体系,然而无论是胡适、还是冯友兰的划分,都带着鲜明的比对色彩,甚至为了比附西方哲学,对很多观点进行了过分的阐发,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例如把惠施的“小一”变成“原子论”,阴阳五行当成了宇宙论,从《庄子·秋水》中“夫固将自化”一句的“自化”得出生物进化论的思想。在哲学史原料的选取上,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家也都与我们无缘,而翻开西方的哲学史,我们却可以轻易找到修昔底德,蒙田甚至拜伦。

张岱年曾经说过“求中国哲学系统,又最忌以西洋哲学的模式来套,而应常细心考察中国哲学之固有脉络。”[3]将传统文化现代化,这是一个大工程,虽然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西方文化一跃成为了世界先进文化的代表,然而却不应该将西方哲学视为一种普遍的哲学范本,规范所有的哲学形态。

二、哲学的共相与殊相。

哲学最早在古希腊的语境里是“爱智慧”的意思,这个定义很宽泛,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哲学是人类对外界的`追问,但归根到底是人类对自己的追问,它是对人生命意义以及人如何生活的更好这一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回应。它的普遍性是引导和启蒙,不属于某一民族、某一地区,而是面向所有生命。东西方哲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也应该有不同的展开形式。

西方哲学侧重理性和形而上学、更关注宇宙论,是因为西方社会从希腊文明发端开始,就是一部与自然抗争的历史,相比于东方相对优越的自然生存条件,西方文明从诞生之处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去追问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基督教长期以来形成的宗教观念使人们无法绕开上帝的存在,在西方的思维模式中,无论是认识神圣世界还是回归到人本身,都无法超越一个潜存的最高的存在。从宇宙的本体到上帝存在的证明再到黑格尔、康德的绝对精神和物自体,西方的哲学史不停的在寻找和证明一个最高的存在,西方哲学也就展现出东方哲学难以超越的抽象性、思辨性和逻辑性。

然而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崇拜,以血缘和亲族维系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稳定的农耕生活中形成了注重人事、伦理的文化系统。由于不用去回答“神创天地”的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的解释都是立足于解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问题,这决定了中国哲学不必要如西方哲学那样繁琐。

因此东西方哲学各有各的特点,西方哲学重思辨,中国哲学则重实践;西方哲学重理性,中国哲学则重道德;西方哲学重分析,中国哲学则重直觉;西方哲学的最高境界是看透客观外物抓住本质,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则是物我合一内圣外王。由于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和生活境况,中国哲学不应该把求同作为自己的理论目标,而恰恰该将存异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就像徐复观所说: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个不同剧种,两场不同的演出,当我们穿上西方舞台的服装,用上西方的道具,依照西方人的程式,表演我们的剧种时,这台“戏”固然是科学了,固然也让西方人看懂了,但是却不像“戏”了。当我们丧失了自主性,丧失了自己的形式系统之后,西方人会说中国哲学根本就没有“戏”,而且,我们还会遭遇到更大的合法性危机。一个民族总有支撑起这个民族的精神,也有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独特方式,哲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它规范和指导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其独特的哲学样式,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本来不需要西方哲学的架子来支撑。

今天中国哲学合法性研究陷入的困境反映的其实是我们哲学史叙述的问题,也可以说,我们现有的中国哲学史论述直接导致了今天中国哲学的困境。20世纪以来,学界一直在讨论新的视域下哲学史重新书写的话题,也一直试图摆脱西方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痕迹,探索中国哲学书写的新方法。在我看来:

一部好的哲学史,首先应该是一部能够梳理中国文化传承,脉络清晰,理清历史渊源并能不断自我批判的哲学史。中国哲学从先秦到现代,儒释道三大主线交错,诸子百家异彩纷呈,中国哲学史的书写应该对众家理论理路有较好的梳理和把握,客观准确的剖析中国哲学的学派传承和发展。

一部好的哲学史,其次该是具有自己问题意识,能够反映中国人的生存发展历史、社会因素的哲学史。中国哲学反映的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面向的也该是中国人的生活和现实。以伦理、人事为特征和主题的中国哲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中国哲学应进一步发挥这种实践性和伦理性,对接时代和社会,培养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划分自己的问题领域,诸如心性哲学、禅性哲学等特有的理论话题,都可以放大来回应信仰缺失下,人们为什么而活,如何生活的更好的问题。

一部好的中国哲学史,最后应该是一部能够该是一部特色鲜明能够承接起文化脉络,彰显出民族精神的历史。因此,中国哲学史的书写必须实现哲学共相与殊相的转换。摆脱对西方哲学史书写方式、研究对象、学科范围划定、书写内容、框架划分甚至概念话语的模仿,体现自己的特质,建立自己的阐述体系,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国哲学的特色。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五

论述题:

1.试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异同。(历届考过)。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

4)司法组织对程序法的重视不同:英美法系强调程序法的重要性,实行对抗制诉讼;而大陆法系比较注重实体法,认为程序法仅仅是适用实体法的工程,一般采用纠问式诉讼程序。

尽管有上述种种差异,两大法系之间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1)它们的法律本质相同;

2)传统要素接近,都是近代以前的罗马法、日耳曼法和教会法;

3)法律的指导思想相同;

4)法律背后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也都相同。

2.美国法与英国法的联系和区别。(历届考过)。

美国法与英国法同属普通法系,两者有着天然联系。

2)法律风格的一致:英国和美国一样也遵循“先例原则”,法院创造的先例对以后的同类案件具有拘束力;在审判风格上,同英国一样,美国也采用归纳法推理方式。此外,美国继承英国法关于法律分类的传统,不采用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方式。

美国法又具有不同于英国法的特质,它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表现为:

3)判例法与制定法并重,学理和实践互补。美国法较之于英。

4)法律解释的灵活性。

6.结合普通法的特点试述英国法的历史地位。

英国是普通法系的发祥地,普通法系的许多重要原则和制度都来源于英国的法律传统。相对于大陆法系而言,普通法系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2)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

3)法官对法律的发展举足轻重:4)以归纳法为法律推理方法:5)在法律体系上部严格划分公法和私法: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六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版。

[2][德]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版。

[4]《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版。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版。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版。

[7]《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版。

[8]《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版。

[9]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0]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版。

[11]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版。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七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四、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五、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八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

b.商。

c.周。

d.秦。

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断手、刖、劓、宫、大辟。

c.墨、劓、刖、宫、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

b.傅别。

c.合同。

d.券书。

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护公有财产。

c.保护工商业。

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

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a.《垦草令》。

b.《为田开阡陌令》。

c.《分户令》。

d.连坐法。

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

c.律、令、式、课、程。

d.律、令、格、式。

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

b.《盗律》。

c.《杂律》。

d.《厩律》。

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台。

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

b.《大杜律》。

c.《小杜律》。

d.《张杜律》。

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1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

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

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

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

1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

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

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

1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九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甄别防范假新闻。

·“限广令”对电视行业的影响-湖南tv的多元化。

·浅谈限娱令对播音主持行业的影响。

·主持人传情达意在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运用。

·民生新闻的娱乐构成分析及发展浅议。

·从“网络哥姐”现象谈网民媒介素养。

·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媒体。

·新闻学论文:南方人物周刊的媒介经营探析。

·电视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传播价值和策略。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

作为一种思潮,唯美主义历史悠久。往上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即便是今天,唯美主义也仍旧在启发着当代艺术思潮。

在古希腊时期,卡利马科斯曾创造出一种亚历山大里亚诗体,被认为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最早起源。在后来的古罗马晚期诗歌和文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8世纪,康德首先提出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是从理论上论证唯美主义的开端。康德之后,莱辛、歌德、席勒等人也对唯美主义进行探讨,而19世纪戈蒂耶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的口号推动了唯美思想明确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诗人、作家爱伦坡在《诗的原理》中响应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英国的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亦积极回应戈蒂耶的主张。在19世纪的英国,唯美主义两次达到高潮,王尔德是这一思想的中坚代表,是继承者亦是实践者。

唯美主义者反抗社会功利、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艺术纯粹、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尖锐批判物质社会,倡导应享受美的形式,充分享受个性。作为欧洲文艺思潮中有深远影响的艺术流派,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从来是艺术理论探讨的重点话题。

唯美主义的特征在于超现实、超道德和无目的性,所谓超现实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高于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说,生活模仿了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艺术可以反映道德,但艺术是纯粹的,仅受艺术家道德观念的影响,艺术本身并无道德与不道德之分;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无用的(allartsisquiteuseless),不应该被利用来获得任何经济或社会效益,或者巩固道德的地位。

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观点相对,不仅开拓了题材,也建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王柯童,曾海珠,,p68)。但对唯美主义理论的批评也不少见,比如有学者认为唯美主义反对为教义而艺术,这是进步的,但是他们矫枉过正,宣扬艺术并非来源于生活,力图以艺术来美化生活,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并是艺术脱离现实,这又注定是行不通的;并且由于过分强调超道德而陷入感性崇拜,反而使美庸俗化。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最新英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张莉、刘晓茜,2015,p38-39)。

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界影响也很深远。20世纪初,随着林纾等人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在中国问世,唯美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本土。

周作人对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译介是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端,随后陈独秀对王尔德喜剧《莎乐美》的介绍,及代表五四新文化的《新青年》、《新潮》杂志对王尔德作品及其生平介绍,使中国现代文坛出现一股王尔德热潮,还有朱维基翻译的《谎言与颓败》,林语堂翻译的《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以及梁实秋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等等,将王尔德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译介和初步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90年代,唯美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又受到中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的重视,认为唯美主义虽然唯心,却明确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虽然极端,却构建了真、善、美相结合的审美观;虽然片面,却主张艺术与现实的关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选题撰写框架。

拟参考的书目。

专著:

[1]王佩兰.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龚翰熊.欧洲小说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徐葆耕.西方文学之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一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作者:张连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2006“”(6)分类号:b2关键词: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内在逻辑忠恕之道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二

新王国时期(1560bc-1087b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建筑和雕塑最为突出,绘画还处于初期阶段。建筑: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王朝初期,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质建筑,石棺就放在建筑内部,这称为“马斯塔巴”。随着陵墓的扩大,一层的马斯塔巴演化成从大到小几层相叠的阶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阶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基座四边长233米,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与塔底周长比等于圆周率,由230万块2.5吨重的石灰岩垒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却非常紧密。金字塔内部有走廊、通气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金字塔有着惊人的体量感和对称、稳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们感到自己的渺小,这庞大的建筑物是“升入天堂”观念的物化。但是这种建筑方式在中王国时期被放弃,不仅仅因为它的修建是劳民伤财,也因为当时对个人得救的关心成为主要的宗教倾向,因此神庙取代了金字塔成为修建的主要对象。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雕塑:

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

著名的作品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一,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米,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门考拉及其妻》、《书吏凯伊》、《村长像》(实际上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浮雕、绘画:

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古王国时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纳米尔石板》、《猎河马》。

古王国起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群雁图》,以写实手法绘制,形象生动,色彩和谐动人。

古代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

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有独特的成就。两河流域南部原是一片河沙冲积地,没有可供建筑使用的石料。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砖坯,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为了使建筑具有防水性能,他们在墙面镶嵌陶片装饰,类似现在的马赛克。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

建筑:亚述人不重来世,不修筑陵墓,他们的建筑艺术仅见于豪华的宫殿。每一代国王登基都要大兴土木,建造新宫,这一时期建造了两河历史上最宏伟富丽的宫殿建筑。胡尔西巴德的萨尔贡二世宫殿是其主要代表。浮雕:亚述王宫是用大量的大理石浮雕板来装饰的,每一座王宫都用高达2米多的浮雕来记载历代亚述王的距今市讨伐、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表现了美术史上最长的历史浮雕场面,既有急电意义,又有装饰墙面的作用。亚述浮雕用极为写实得手法表现了战争、狩猎等惊心动魄的紧张场面。

4.新巴比伦美术。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巴比伦城的建筑上。巴比伦原有双层城墙,上面设有塔楼。各道城门分别用巴比伦的神抵命名,其中最重要的主门是伊斯塔尔们门。伊斯塔尔门分前后两道门,每道门有四个望楼。在大门墙上装饰着蓝色的陶砖,上面分布着横向排列的黄色、褐色、黑色陶砖组成的动物,如牛、狮子以及长着蛇头鹿身兽爪的神化动物。黄褐色的浮雕和蓝色的背景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王宫内墙同样用彩色陶砖装饰,并先前着植物图形和狮子图案。

新巴比伦美术是庞大、豪华、富有装饰性的,但它正失去亚述美术蕴含着的那种强悍的生命力。

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埃及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两河流域是指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的两条注入波斯湾的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便是古代文明的又一发源地。远古时代.在这两条大河之间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和沼泽地带,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意思是:"两条河之间的地带”。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几乎与埃及同时开始了最初的文明,出现了楔形文字,人类在这儿定居耕种、生息繁衍。

两河流域的艺术有着自己的风貌。分为苏美尔一阿卡德时期、巴比伦时期、亚述帝国时期、新巴比伦时期、古代波斯时期等五个不同时期。

苏美尔人的雕刻较发达.留下了不少圆雕像,苏美尔时期最著名的是一件名叫“金牛头竖琴”的作品,阿卡德人统治时期留下来了一些珍贵的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萨尔贡一世的头像和纳拉姆辛石碑。巴比伦时期最著名的当数汉漠拉比石碑。

亚述最负盛名的要数浮雕板雕刻,其中雕刻《人首翼人牛像》和浮雕《受伤的母狮》最为出名。

新巴比伦的艺术集中体现在新巴比伦城的建筑,最负盛名的主门称为伊斯塔尔门。波斯的史前陶杯非常有名。

一、比较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

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在埃及东北方的亚洲的西部,位于两条大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期河,之间有一块肥沃的大平原,叫美索不达来亚,美术史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发现这西亚的艺术有着自己的风貌。亚述雕刻《人首翼人牛像》浮雕《受伤的母狮》。

二、古埃及艺术给古希腊美术的影响。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经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它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古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金字塔就是最著名的雕塑。其中最高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

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它的雕塑艺术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实的美。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爱琴海上有许多小岛屿,其中巴罗斯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希腊雕刻就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而言,可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古风时期是雕刻家的训练阶段。这个时期经过雕刻家的长期探索,为后来的雕刻家开辟了道路。其中最著名雕刻家是米隆。《掷铁饼者》是他的代表作品。古典时期,希腊人的社会思想和宗教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雕刻艺术逐渐趋向强调人物性格情感的刻画。希腊化时期,雕刻家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

古希腊的雕刻家们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技巧。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古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由于僧侣风俗和祭祀礼节的流行,古罗马雕刻家较多刻画着衣人物形象。罗马早期雕刻被少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当时的雕刻家们雕刻的不少罗马皇帝的形象,是把罗马皇帝当做英雄的统帅来表现的。如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奥古斯都》,表现了罗马皇帝手执权杖,正在向部下训话传令的瞬间动作。

这段时间的肖像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除此之外,古罗马雕刻家还在罗马的建筑、广场、纪念柱等上面装饰了许多圆雕和浮雕。三世纪较有名的建筑为塞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凯旋门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

一、比较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艺术的特点。

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黄色,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在埃及东北方的亚洲的西部,位于两条大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期河,之间有一块肥沃的大平原,叫美索不达来亚,美术史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发现这西亚的艺术有着自己的风貌。

亚述雕刻《人首翼人牛像》浮雕《受伤的母狮》。

二、古埃及艺术给古希腊美术的影响。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经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它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古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金字塔就是最著名的雕塑。其中最高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

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它的雕塑艺术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实的美。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爱琴海上有许多小岛屿,其中巴罗斯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希腊雕刻就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而言,可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古风时期是雕刻家的训练阶段。这个时期经过雕刻家的长期探索,为后来的雕刻家开辟了道路。其中最著名雕刻家是米隆。《掷铁饼者》是他的代表作品。古典时期,希腊人的社会思想和宗教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雕刻艺术逐渐趋向强调人物性格情感的刻画。希腊化时期,雕刻家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

古希腊的雕刻家们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技巧。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古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由于僧侣风俗和祭祀礼节的流行,古罗马雕刻家较多刻画着衣人物形象。罗马早期雕刻被少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当时的雕刻家们雕刻的不少罗马皇帝的形象,是把罗马皇帝当做英雄的统帅来表现的。如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奥古斯都》,表现了罗马皇帝手执权杖,正在向部下训话传令的瞬间动作。

这段时间的肖像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除此之外,古罗马雕刻家还在罗马的建筑、广场、纪念柱等上面装饰了许多圆雕和浮雕。三世纪较有名的建筑为塞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凯旋门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

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

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四

1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文化精神。

2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形象论析。

3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俄狄浦斯与自我认识。

5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6中西文学中怨妇形象比较。

7从古希腊到。

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

8《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

9试论基督教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10但丁与基督教文化。

11哥特式小说与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12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

13《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

14《堂吉诃德》元小说特征。

15《巨人传》的狂欢化特特征。

16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7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

18《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

19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20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21《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

22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

23莎士比亚的喜剧与莫里哀的喜剧艺术比较。

24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

25《伪君子》的喜剧艺术技巧。

26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

27《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8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

29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

30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

31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

32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33《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34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35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

36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37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

38于连与高加林(路遥《人生》)比较。

39于连与拉斯蒂涅比较。

40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文化意蕴。

41论《包法利夫人》。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五

近期通过查阅国外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的网站和供应目录,发现国外供应商资源信息量很大,与前几年有较大变化。近年来,国外学前教育装备的供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前教育装备与课程高度融合。

现今国外的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网站一改过去仅仅销售玩教具和设备设施的情况,增加了很多幼儿园教师使用玩教具的教案。教案中有详尽的教育活动目标、需要的玩教具材料、可下载的教学图片集、教育活动建议等。供应商为幼儿教师组织俱乐部活动,还为教师设有工作坊,制作教学需要的用具。供应商还在门店为幼儿举办活动,并为活动提供免费的工艺材料。

供应商网站上不仅为教师供应幼儿园的设备设施、玩教具,也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组织社区活动,向家长提供幼儿在家庭中使用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

2强调玩教具的安全性能。

国外的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非常注意玩教具的安全卫生问题,如为幼儿提供安全帽,为婴儿提供的地毯标明符合环保标准和消防要求,幼儿玩的沙子标明符合astmd4236标准,玩教具还标明材质和清洗、保养要求。

在幼儿园设备设施安全方面,某家幼儿园大型运动器械供应商在网站上承诺所销售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达到多国的安全标准,可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幼儿园可以在网站上告知供应商本园运动场地的数据信息,提供他们需要的运动器械主题(城堡、自然、航海),需要的运动器械种类(钻爬、攀登、秋千、滑梯),提出自己喜欢的设计方案。这样,供应商就可以帮助幼儿园设计运动器械在场地中的位置、各个器械的距离、场地中地面的材质和排水系统。供应商确保维修和应急车辆可以直接进入幼儿园的游戏场地,保证教师的视线可以观察到运动场中的每一个幼儿,让运动区有适宜的日照,器械上也有适当的遮挡,防止幼儿在运动时过度晒伤。

3装备服务全程化、全面化。

服务内容全面、要求周到便捷、专业化国外的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不仅注重产品售前宣传、选购、寻价,还注重产品售后的维护、保养,装备服务全程化。供应商在与幼儿园的合同条款和保修证书中特别申明:确保在产品售后定期对所售产品进行维护、检查,做好检查和维护的记录,奉送维修套件。供应商还为幼儿园制订个性化的设备维修计划,如幼儿如果在幼儿园购买的运动器械上做了涂鸦,供应商负责重新油漆,并做好零件的更换,保证运动器械的安全性能。供应商还对幼儿园公用设施,如天然气、水电线路、休息区的长凳、野餐桌、厕所等设计提供帮助。供应商的服务内容还包括帮助幼儿园控制支出、简化申报事项、实现“绿色幼儿园”目标、在线订单跟踪和管理、安全快速安装设备设施等。

赵媛、张鹏在调查中发现,在我国,很多户外大型玩具生产经销商“没有参与到相关售后服务过程中,既没有对教师进行安全培训,也没有对玩具进行定期维护,导致玩具经常出现损坏情况。幼儿园希望能与相关生产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定期交流沟通,共同维护,有效延长户外大型玩具的使用寿命”。幼儿园在购买装备时,应在销售合同中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要求供应商达到这些标准的要求,如引用《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gb/t27689-)、《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gb/t28711-)标准,真正发挥标准作用。合同中可以要求供应商按照标准要求定期检查装备的质量,并做好修缮工作,这样可以使幼儿园的利益得到保护,并保障幼儿的安全。装备部门也应向国外的供应商学习,从招标采购开始做装备的全程化管理,帮助幼儿园做好装备的维护工作。

装备中信息技术内容增加国外的供应商供货目录中,有一些专门为幼儿园设计的信息化设备、软件等,如为幼儿设计的计算机显示器,色彩和外形更符合幼儿需要,软件的设计也适于幼儿操作。

供应商还有移动互联网服务,幼儿教师可以方便地用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安装免费的应用程序,访问供应商的网站,网上有为幼儿园教师做的专栏,教师注册为会员后,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服务。

注重幼儿园环境的整体设计国外的供应商网站有专门为幼儿园提供的整体环境设计。教室的环境设计色彩柔和,色系的选择也更适于幼儿。相比于我国的幼儿园环境设计方面,一些幼儿园的环境色彩炫目、纷乱,色彩饱和度较高,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心绪不宁,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国外供应商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不同教室的环境设计,如有婴儿教室、学步期婴幼儿教室、自然教室、特殊教育教室等专业教室的3d效果设计图,有专业的设计师根据幼儿园预算做活动室墙壁、地面的色彩设计,地毯、家具设计,以及专用设备的设计。家具设计有供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或混龄幼儿共同使用的家具,家具的左端是低龄幼儿的矮桌、矮椅,中部是正常幼儿的桌椅,而右端的桌子为特殊儿童轮椅高度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的幼儿在同一班级活动的需要。

我国幼儿园中家具的配备存在幼儿桌椅尺寸普遍不适合的情况,很多幼儿园的家具配备没有达到我国《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07)要求。在这方面,国外供应商提供了多种家具设计方案,以期让班级中的幼儿有更多交流机会,而且不会发生碰撞事故,我国幼儿园家具的配备方案较少。对比我们应予重视,改进幼儿园的家具配备,为幼儿配备适合的家具。

个性化标签制作服务,方便教师使用国外的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还为教师设计了网页上自助制作标签的服务。标签有幼儿名签、活动区标识、玩具材料收纳标识、角色标识等多种。幼儿教师可以在网上自己制作幼儿名签,贴在幼儿衣柜、床、饭盒、水杯架等处。活动区标签、玩具材料标签可以贴在幼儿活动区和教室墙壁,教师的工作更轻松,标识更整齐、美观,由于标签图案组合多样,教师可以用这些图案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室环境。

供应商网页上为幼儿制作了一些幼儿角色标签:喂鱼员、领队员、气象观察员、升旗员、新闻报道员、餐厅服务员、清洁员、睡眠室小助手(帮助老师和小朋友搬床)、小园丁、灯光师(帮助小朋友开灯)、守门员(帮助小朋友出门时拉住大门)、邮递员、宠物饲养员、玩具发放员、图书管理员。这些标签就像幼儿头饰一样,可以帮助幼儿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标签也方便教师和其他幼儿督促承担“工作”幼儿,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4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学前教育装备供应。

学前教育的范围从3~6岁扩展到现在的0~6岁,国外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目录中加入了低幼和特教内容。相关内容有专门为婴儿设计的软垫、镜子,适合特殊儿童使用的玩教具和设备都加上了特别的标记。供特殊儿童使用的设备设施不仅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还增加了心理治疗的内容,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如在轮椅上增加发球的设备,可以让一个残疾儿童坐在轮椅上和几个正常儿童打球。有供幼儿游戏时使用的人偶,还有让正常儿童体验盲童感觉的蒙眼游戏等,这样可以培养残疾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残疾儿童的自信,让正常儿童更好地关爱特殊儿童,以及培养正常儿童对残疾儿童的包容。

国外学前教育装备供应商网站专门为特殊儿童或是有特别需要的儿童,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诵读困难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供应商还设置专门的版面为这些儿童的家长提供他们随班就读的学习策略。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要求:“鼓励农村残疾儿童就近接受教育。积极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个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国外的这些理念和做法给我们积极的启示,应进一步加大装备服务力度,帮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健全我国的关爱服务体系。

5供应商为幼儿提供种类多样,安全、卫生、环保的游戏材料。

半成品材料增多近年来,国外学前教育装备供应目录中半成品材料增多,方便幼儿教师使用。供应商提供没有上色的纸灯笼、纸制面具、裁切好的彩纸、纸条、木质相框、纸盒、纸质花盆、制作布偶的简易棉布口袋、装羽毛球的纸筒等。有些材料很有创意,如有一种塑料棍,棍的一端有螺纹的设计,教师可以把大可乐瓶切掉一半,把棍子有螺纹的一端拧在大可乐瓶口上,棍子和可乐瓶就可以组合起来,做成打球的小型运动器械。与我国不同的是,国外供应商提供的半成品材料有一部分是工厂的半成品,没有使用过,如胶带上的纸芯、卫生纸的纸筒等。我国的自制玩教具是教师、家长捡来用过的废旧物品,与我国的自制玩教具材料相比,国外的半成品材料更清洁,更符合卫生、环保标准,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劳动。

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由于缺少玩教具,教师经常自制玩教具供幼儿使用。农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使用购置材料的占52.1%,使用废旧材料的占37.5%,使用自然材料的占10.4%。据调查,城市中幼儿教师、园长购买的材料也很多。这些材料的来源多是小商品市场,质量不好保证,有些难以达到安全卫生的要求,而零星的购买费时费力又不经济。装备供应部门应当借鉴国外供应商的做法,为幼儿园组织招标采购专门定制的半成品材料,经过检测合格后,批量供应给幼儿园使用。

感知材料种类丰富国外供应商为幼儿提供的感知觉材料种类丰富。为了让幼儿感知多种材质,有木质、竹质、塑料、聚氨酯、纸质等多种材质的积木,有多种材质的画笔,纸张的种类也特别丰富,手工纸有各种木材、动物皮毛、羽毛、石头、树皮等多种纹样,这些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感知体验。

多元文化材料多为了让幼儿了解多样文化,与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国外的供应商专门制作了多种皮肤颜色(白、黄、褐、黑)的纸张、多种人体肤色的棉布料,有多种肤色的偶人供幼儿游戏时使用,还提供多种文化背景人物的服装。我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地、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也应开发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文化材料,供幼儿教育活动使用。

生态教育材料多样为了让幼儿走向大自然,感受不同的生态环境,供应商设计了不同生态环境的材料包,为幼儿提供不同生态环境的图片、材料、工具,供幼儿在户外自然活动时使用,如捕捉昆虫的网、昆虫盒、蝴蝶笼箱、镊子、观察镜等。所有的材料包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有教学活动案例、制作标本步骤、注意事项等信息,教师不用备课就可以使用。

目前,我国幼儿园正在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且正值学前教育装备的配备高峰,国内供应商应当汲取国外供应商的经验,围绕幼儿教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为幼儿提供游戏活动材料,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要求,做到安全、卫生、环保,确保做好学前教育装备工作。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六

众所周知,高中的语文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阶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高中语文中,也包含了丰富的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成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一个媒介。在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的是赏析外国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外国文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等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这个问题。该篇文章主要是根据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外国文学作品教授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概述,浅谈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改进之法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于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授能够提供帮助。

1、1作品的选择没有体现出文学史的整体性。

从当前高中语文的国外文学选材来看,并没有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考虑进去,只是单纯的截取某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学生无法深切的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并没有对外国文学进行流派区分,所涉及的作家及代表作品也比较少,这样来看显得很不合理。高中的语文教材对于选入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依据专题来编排,即使选入了巴尔扎克、屠格涅夫以及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因为编排地很散,所以并不能体现出外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性。

1、2教师外国文学素养有所欠缺。

很多时候,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很少有再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西方的哲学论著、美学史的学习也很缺乏。长此以往,教师对外国文学的阅读量下降,导致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下降,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讲解外国文学,无法带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激情,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教授过程中很常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1、3学生的学习动机失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不会有很好的收获的,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敷衍了事,从而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有不少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就是读闲书,是不认真学的表现,就会很排斥学生去阅读课外书,在学生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情况下,这样会打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主动性。

2、1外国作品的讲解要有取有舍。

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入量很大,在文章编排方便,也很集中,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灵活的掌握上课顺序,在对文章讲解的时候应当讲究取舍,对于类似的文章可以合并上课等。例如,在高中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教材中,总共入学了三篇外国文学作品,分别是《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以及《真正的英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对前两篇文章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到外国先贤所表现出来地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鼓舞学生学习和热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共鸣,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有帮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2、2提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

语文是很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也是最能影响人道德品质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语文课的授课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对要讲授的课程应熟记理解透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掌握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规律,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整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情,不让学生感到枯燥。

2、3调整学生学习动机,鼓励自主学习。

通常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一些适当的奖惩手段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学习动机从避免失败上升到获得成功,巩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能否学好外国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学习是否稳定。其实,不论我外国的文学作品还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从其发展的本质来看,其核心都是人为书写。因此,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学生应当降低学习动机中出现的功利性,要更多的去体会认为主义精神,这样才是一个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良好态度。教师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外国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例如精神品质等,以此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投入文学学习之中,进一步地提高外国文学素养。

2、4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实践出真知,而对教学改革的正确的认识与实践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正确的教育意识能够引导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影响我国的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新型的教育理念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与我国社会对教育发展蕴含的人才培养的观念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时代在进步,教育观念也该时时更新。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教授过程中经常会采用一些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所以需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教授。

【结语】。

总而言之,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逐渐增加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的比重,虽然目前在面对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一些问题,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地拓展讲解外国文学作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弥补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七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现状:《复活》向来是人们所喜爱的文学作品,近些年对它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这其中有对其复活主题的研究,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过程复杂性及复活原因的探究。有对作品中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研究,对作品中表现的托尔斯泰主义的解剖。有对作品背景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研究,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秘等等。

课题发展趋势:虽然目前对《复活》的研究涉及作品的各个方面,然而对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很强的系统性,不能就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灵复活道路给予其联系和比对,一方面是没有相应的理论提供支持和研究,另一方面是太过聚焦于作品中人物的具体行为和心理表现,不能联系到相关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无法抽象出有价值的成果和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托尔斯泰的《复活》向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巨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精神复活更是值得反复研究的主题。通过对男女主人公心灵复活道路的对比,试通过群体及个人意识的理论构架,对其中人物心灵复活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形成该理论认知下的另一角度的解读,将复活的主题放置于群体于个人意识的相互关系下加以理解,帮助我们对社会群体环境下个人意识复活的形式与本质有深入的探索。由此对小说《复活》和作者人道主义思想提供别种形式的理论支持,对主体在实际中处理社群及个体关系给予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人民文学出版社,;。

[2](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7]蒋正初.浅析《复活》的心理描写.[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3)。

[8]胡敏中.论个体认识的发生.[j].汉江论坛.1990.(7);。

[9]维之.论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南京社会科学.(1);。

[10]耿正忠.由《复活》所想到的.[j].自贡师专学报..(1);。

[15]高玉秋.《复活》中的基督教婚姻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1.(9)。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1.研究内容: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结合文本探寻《复活》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表现。首先探寻小说中当时病态社会的群体意识,其次探究男女主人公在各自人生道路伊始坚持的个人意识。引入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互动的理论加以概括阐述。

第二部分尝试阐述群体意识压力下个人意识的妥协,就文本内容展现两人被群体意识同化的过程,以表现群体意识的无形力量。男女主人公在从纯洁走向堕落的过程中,群体意识的作用不容忽视。总结起来看,两者的堕落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意识压力下个人意识的妥协,是个人的悲哀和不幸。

第三,论述群体意识作用下个人意识的复苏与觉醒,表现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积极影响和正面作用。男女主人公的心灵复活道路是截然不同的。涅赫柳朵夫的心灵复活是个人式的主动的觉醒。然而玛斯洛娃的复活则要复杂得多,更多是依靠所处群体的感召才最终完成精神上的全然复活。相比个人主动的觉醒,群体感召的形式使其略显被动,但其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深层次影响。

第四,论述群体意识中不朽个人意识的存在与表现。涅赫柳朵夫的个人式觉醒,独立于其所处的腐化堕落阶级中的心灵独白和忏悔;玛斯洛娃堕落后的潜存的献身精神重生。这些都是在群体意识作用下未曾妥协的生命自觉和人性光芒,或者说是个人意识在群体意识感召作用发生之前就固有的意识存在,同样是男女主人公个人意识复活的重要因素。

第五,从作家原因分析托尔斯泰对文本的影响。托尔斯泰贵族阶级立场的转变和农民立场的坚持,使其个人意识在当时时代群体意识中的卓尔不凡。作品中所展露的托尔斯泰主义也是其个人意识对其文学创作的指引。

2.预计解决的难题:

1.系统探寻《复活》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表现,从理论角度加以论述。

2.结合作品论证群体意识对个人意识的积极作用,及其相对个人主动式觉醒的深层次影响。

3.理解托尔斯泰贵族立场的转变以及其个人意识在作品中相当程度的表现。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例证法: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恰当引入来源于文本的人物作为分析的例证。

3.理论分析法:结合马克思哲学中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等理论进行阐释。

技术路线:。

1.围绕选题搜集相关信息,通过图书馆资源下载相关图书、期刊;。

2.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4.拟定写作提纲;。

5.熟悉并把握学术论文的行文规范,开始本论文的写作。

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1、已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修完了规定学分;。

4、具备了阅读相关中外文文献的能力。

五、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工作内容

20xx.12.31下达任务书,指定参考文献。

20xx.1.11-1.17调研阶段(毕业实习与实习报告)。

20xx.1.17-1.20参考文献查阅、文献综述初稿、拟定论文大纲。

20xx.1.21.-2.20完善论文大纲、论文第一稿、翻译外文资料。

20xx.2.21-5.20论文第二稿、文献综述定稿。

20xx.5.21-5.29论文第三稿(定稿)、检查、文成全部毕业论文材料。

20xx.5.30-6.5提交全套毕业论文材料、答辩准备工作。

外国哲学史论文范本篇十八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