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范文(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0:23:11 页码:10
最新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范文(通用16篇)
2023-11-12 10:23:11    小编:ZTFB

通过读后感,我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和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增加文章的个人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内容的深度思考和总结,通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读书籍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读后感是一个个人对书籍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独特的,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认知。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一

寒假无聊,上次去书店看到韩寒这本《我所理解的生活》。高中一直太规矩,没有想去读韩寒的作品,只是知道他写过《三重门》、《他的国》,还退了学等。到大学发现他的博客很多人关注、阅读,点击量惊人,很奇怪,想看看韩寒到底厉害在哪里,遂买了这本书。

韩寒的生活,赛车、写作、家庭。赛车、写作都是他喜欢的行业,他说,赚的再少十倍我也愿意,真好。在书中,他好像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爱的女儿,贤惠的妻子,令人羡慕。“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最让我关心的还是他对当下社会的批判与讽刺。特权、腐败、造谣,糟糕的政府,愚蠢的群众,不过这些。一个下午读下来,感觉没啥收获。但是仔细想想,问问自己,又觉得自己就这样也写不出来。

韩寒,好在哪里?我想以前可能好在他的特立独行,好在他的批判,好在他的观点。不过现在呢,观点,已经过时了。或者说,读者已经审美疲劳了。这些年,一直这些问题,韩寒苦口婆心的说着,我们听着听着,内心烦躁,怎么总是前篇一律啊。这不怪韩寒,怪这世道,怪这过度求稳的世道,怪这想改革却又畏首畏尾的世道。不过,我们要等,要耐心的等。

我想,韩寒于我,就以上两点。

我在读书方面属于落后分子。这本书看得快意,就趁热写点。

书中诚意谈到作者的关注点——有关社会体制与未来、本职——出版行业与作家团体、爱好——赛车、很少提及的感情观,以及作者现今的一些个人观点和辟谣论。

作者的出道故事可能全国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之后网上对他的文字和其本人有过褒贬不一的口水战,一个人可以掀起一场舆论波澜也不简单。但就如书中所述,“这个世界更新得越来越快,你都来不及下载。?”我们很少有机会去认真关注一个人本身,更不用说去关注十多年在一个人身上的演变。作者这十五年,也是一代人从青葱到而立的十五年,理想和努力,个性和归顺,随性和责任,一层层演绎蜕变。

我们看到作者对读者们的诚意,对价值的坚持,以及他本性的良善。会有声音说也许这本身就是人家的一本聪明的自我营销书呢?然后马上感觉这种想法很龌龊,心里还有没有一点点纯朴了。世事复杂人心难测不假,但我们宁愿相信美好,哪怕知道一些繁复的现实,我们依然选择相信简单,选择信任,多留给自己、周围人一些天然的触动和喜悦。

我觉得作者的成长变化基于他的才华正在被整个群体认可,被这个社会接纳,所以年少抵触桀骜的调门儿少了,加之女儿和家庭的影响,追风少年还多了几抹温柔的色彩。作者自然流露地点触到了自己和生活,我们了解到这并非一本涅槃。

励志。

的书,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一个怀才的普通人,是怎样炽热地热爱着自己的热爱,执着去坚守并享悦其中的。

他的成长变化还来自那些妄为的舆论和谣言迫害,这些“像添加的助燃剂”,推动了他的成长。但是我想不管看没看这本书,很多人还是从一开始就信赖作者的。

功成名就后,明德懂礼同时依然保持率性,是一种难得的成功。

措辞上言简意赅风,没有故作晦涩的引经据典(虽作者自嘲早期他曾以此来彰显渊博),幽默诙谐的语言,阅读途中偶尔会心一笑。所以像我读书那么磨叽的人,也一口气看完了。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20xx年1月韩寒上市的最新著作,在此新作中当然少不了韩寒一如往常的针砭时弊的风格了,例如书中的《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什邡的释放》、《我和官员的故事》等文章都很明显的体现了韩寒的文风。在这本被韩寒本人称为“第一次深入剖析自己”的书中收录了著名的韩三篇——讨论革命、民主、自由的文章。与此同时,此书中也谈及到了韩寒的感情、家庭、教育,也分享了一些他的个人经历和收录了一些他的专访语录。

《我所理解的生活》一书中省略号随处可见,韩寒在《我的20xx》中给出了关于省略号的答案——“至于写作,在新年里,我希望我能写的只让我自己更喜闻乐见,不再讨好除了我女儿以外的任何人,想写就写,不想写的就一个省略号。”是啊,一个作家要能够写出自己的风格要的不就是一颗随心所欲地心吗?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迎合的笑脸到处都是,“喜新厌旧”的人们不就渴望能够看到这样真实的面目吗?不然,韩寒也不会有“他是现今中国唯一一个敢说真话的人”的称号了。

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这样写道: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它一切东西……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多数国人的生活追求吧,在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以随心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个人比较喜欢此书中《写给每一个自己》这篇文章,喜欢这句“红灯永远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的前程的,是你的才能。”不管你身处何处,身从何职,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让自己足够优秀。然后,任这个世界腥风血雨,淡然处之。

《碎片》是由韩寒监制的“一个”的开篇语,看到“要知道我小时候光看着星空就能呆坐两个小时,而现在未必有看两秒的心境”不知道你是不是感同身受,但生活的确如此。在这样物欲横流的年代,谁有时间仰望星空波然不惊地去思考呢?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吧。是的,这个世界在翻天覆地地改变,惊动了心底的静湖泛起涟漪。为了生活,或者是更直截了当的说是为了生存吧,我们开始陪这个世界胡闹,却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哪怕“我们知道的、得到的总是越来越多。”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二

韩寒——这个陌生的作家,熟悉的导演,优秀的赛车手。用这个《我所理解的生活》,灌溉了我干涸的心田。

喜欢他的文风——不羁与锋利,幽默又成熟,他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他一切东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创造了多少文化。”

这句话很好,生活的意义何在?造物主造就了我们的序曲和终章,留下漫长而又短暂的中间部分让我们谱写。有的人奋笔疾书,风风火火的生活。有的人呆若木鸡,浑浑噩噩的存在。我对生命要求很简朴,像韩寒那帮为这个世界多多造化则足矣。

喜欢他的向上——潇洒的献上退学申请书,平静地对老师说:“我会靠版税稿酬养活自己。”他说:“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

一个人的不平凡,不在乎他的特立独行。而在于他敢于打破常规与条条框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的去追寻。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都会有自己的使命。一个人心灰意冷的待在房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看电视,现在内心深处广阔的世界里,为梦想而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是这些来得有点疯狂。走吧,让历史的笔记中有自己的一个小小角落。

喜欢他的乐观——赛车生涯的跌宕起伏,新手上路时的失败,开着最坏的汽车,用着最差的部件。他说这个世界再黑,甚至这个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你只需要笑,而且要裂开嘴笑,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不去在意人生一关又一关的障碍,他让淹没在草丛中的野花开放,他让独自在山涧流淌的小溪歌唱,他让悄悄飘逝的`落叶舞蹈。成长路上风风雨雨,一路笑着前行,又何尝不是征途?安之若素,淡然处之!

谢谢你,韩寒。你所理解的生活教会我太多,你说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他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justtodo!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三

韩寒的蜕变还是蛮大的,他的文章中虽然仍带着当初的不羁与锋利,但,成熟的气息已跃然纸上。

很羡慕他潇洒的递上退学申请,平静的对老师说,我要靠版税、稿酬养活自己。然后和满屋子的老师一起大笑。

一个人的不凡并不在于他的特立独行,而在于他敢于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的做自己。

我不敢这么做。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大学是快乐的天堂,在天堂里你可以尽情享乐,这是老师一直灌输的思想。我是个贪图享乐的人,而且我的的确确想上大学,所以前提就是葬身题海。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上学要做题,后来我才顿悟,其实这个问题和人需要钱是一个道理。没有钱,你在这个社会就会难以为继,有了钱,这个社会也不见得有多欢喜你,但至少你会生活的舒服一点。你最后会死,好一点是寿终正寝,坏一些是半路呜呼,不管你的卡里有多少钱。至于题目,就让他去死吧,做的好与不好,上学都是一条不归路。

在中国,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虽然治安还算不错。在我们眼中,一切事物、所有人都缺乏信赖的理由,甚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你所理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如果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我的生活已经误入歧途,或者说是本来就是向着歧途奔跑着。我不曾想取悦他人,我不曾想逃离这个社会,我不曾想迷失在生活里,我不曾……但我只是一个小屌丝,逆袭指数为一。

莎士比亚说:“我们的本质,就如同梦一般虚幻不实,而我们渺小的生命,以一场睡眠圆满落幕。”

为什么人要分三六九等,为什么要有官二代、富二代和屌丝?一无所有的失落感、不平的怨愤让我们指责这个社会、让我们厌恶这个社会。然而,一切又都是徒然,都是毫无意义的。

一切的一切,在你离开的时候,都化为乌有,那个小盒子将把你的一生封印。

生命的意义何在不是现在的我能回答的了的,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会有全新的感悟,也许经历了时间纷扰之后,我能够对人生的意义有所诠释,但,现在我只能发发牢骚而已。

这就是现在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牢骚多一些,感悟少一些,文章乱一些,幼稚多一些。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四

这两天,看了这本书。仿佛一下子会到了高中时代。以前我也是这样看着他那犀利的文字拍案叫好的!其实挺佩服他敢于闯出了一条另类的成功之路。相比之下,自己就真的没有这种勇气和魄力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以前很喜欢这首词。但又说不上为什么,也许只是想学古人那样附庸风雅一番,所谓识尽愁滋味,我也没有到这种境界,还是很爱发牢骚,很爱和他人诉苦。在我理解,这首词和韩寒写的意思大致相同吧!但我觉得韩寒写得更精辟些。

人其实很矛盾。一方面很想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过完一辈子,最好什么惊心动魄,低谷高潮都不要经历,风平浪静的度过就好了。但到头来,又会觉得这样的人生会不会太无趣呢,十年如一日,没有惊吓,自然也没有惊喜了,那好像又没什么意思!另一方面又很想出去闯出个名堂来,功成名就。但机遇和风险通常都是并存的,当你决定卷进这惊涛骇浪时,就要有心理准备:也许它可以把你推得更高更远,也可以把你卷入海底无法翻身。赢了,自然皆大欢喜。输了,就一败涂地。当然也不能这么片面的下判断,有些人就算跌入谷底,凭着他的毅力和斗志,可以反弹得更高。那么,那也只是他成功路途中的小挫折而已。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可逆,一条永无回头的不归路。至于要怎么走,全凭自己怎么选了。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五

“生活就是没有人问我生活究竟是什么。我也不会问自己生活是什么。最后,也没有人来问我,你所理解的生活是什么。”

————题记。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由韩寒于出版的的关于自己的散文集,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主要讨论民主自由、针砭时弊,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谈作者自身感情、家庭、偶像。第一次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生活中真实的韩寒,以及他对生活的具体理解。提醒还在这个年代里挣扎沉浮的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不作任何人的附庸,不做重复别人的“机器人”。

那么,你理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有人认为,他理解的生活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人认为,他理解的生活是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认为,生活应该是无论你今天有多么的憎恨它,你第二天依旧满怀期待,不管你前一天有多么狼狈,第二天依然会微笑面对。生活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意,不妨换个角度去想,把自己当成一棵白杨树,磨折不了,也压迫不倒,困难没有办法多。天塌了还有个高的顶着呢,你怕什么?生活就是你可以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你绝不能在所谓的“民主”当中失去你自己。胡适先生年在北大演讲中曾说过`'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生活永远都不只有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轻。“自己没有展露光芒,就不应该怪别人没有眼光。做事是你的原则,碎嘴是他人的权利,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甚至这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要咧开嘴,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书中这样的一段话,让我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生活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你依然要一个完美的心情对待生活,还要去面对困难,去跨过一个你认为自己不能坎儿。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六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韩寒著作,在此新作中当然少不了韩寒一如往常的针砭时弊的风格了,例如书中的《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什邡的释放》、《我和官员的故事》等文章都很明显的体现了韩寒的文风。在这本被韩寒本人称为“第一次深入剖析自己”的书中收录了著名的韩三篇——讨论革命、民主、自由的文章。与此同时,此书中也谈及到了韩寒的感情、家庭、教育,也分享了一些他的个人经历和收录了一些他的专访语录。

《我所理解的生活》一书中省略号随处可见,“至于写作,在新年里,我希望我能写的只让我自己更喜闻乐见,不再讨好除了我女儿以外的任何人,想写就写,不想写的就一个省略号。”是啊,一个作家要能够写出自己的风格要的不就是一颗随心所欲地心吗?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迎合的笑脸到处都是,“喜新厌旧”的人们不就渴望能够看到这样真实的面目吗?不然,韩寒也不会有“他是现今中国唯一一个敢说真话的人”的称号了。

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这样写道: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它一切东西……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多数国人的生活追求吧,在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以随心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个人比较喜欢此书中《写给每一个自己》这篇文章,喜欢这句“红灯永远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的前程的,是你的才能。”不管你身处何处,身从何职,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让自己足够优秀。然后,任这个世界腥风血雨,淡然处之。

《碎片》是由韩寒监制的“一个”的开篇语,看到“要知道我小时候光看着星空就能呆坐两个小时,而现在未必有看两秒的心境”不知道你是不是感同身受,但生活的确如此。在这样物欲横流的年代,谁有时间仰望星空波然不惊地去思考呢?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吧。是的,这个世界在翻天覆地地改变,惊动了心底的静湖泛起涟漪。为了生活,或者是更直截了当的说是为了生存吧,我们开始陪这个世界胡闹,却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哪怕“我们知道的、得到的总是越来越多。”

读一本书,其实也是在读一个人,读一颗心,一个用文字表达的人总会情不自禁的将自己表达出来。这是韩寒所理解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七

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最成功、最经典的一部小说——《基督山伯爵》。

故事的主人公——青年水手爱德蒙·邓蒂斯——一个正直诚实的年轻人。本来应该是一个前程似锦的人——19岁就要被提升为船长了,并与未婚妻梅瑟德斯结婚。但是幸福的背后也正在酝酿着一种阴谋。梅瑟德斯的表哥费南迪联合邓格拉斯设计了一个陷阱。当邓蒂斯在被维尔福宣判时,由于涉及到维尔福自身的利益以及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邓蒂斯就成了他的牺牲品,被关在臭名昭著的伊夫堡监狱里,一关就是20xx年。

他被夺走了一切,如果不是结识了法利亚长老,他可能就带着绝望走向地狱了。法利亚长老教授他知识,为他找回为何关在这里的线索,并告诉他一个并没有人相信的宝藏的秘密。然而,这位长老却因突发病死在了狱中。

当他知道父亲被活活饿死,未婚妻被别人取而代之,心中该有多么痛苦啊!他想用各种方法报答父亲生前帮助他的人们。同时,也报复了仇人,让他们得到了惩罚,这些都是基督山上的宝藏帮助了他。三个仇人:一个,妻离子散,身败名裂,自杀身亡;一个,全家老小相继死去,最后成了孤家寡人,疯了;最后一个倾家荡产,从富翁变成了一文不值的糟老头。

有时候,复仇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当复仇是我们不幸时,宽恕使我们落泪。痛苦消融在人性中,便生出完美。

想直面人生,必须学会宽恕;想勇往直前,必须忍受痛苦。我们没有理由不善待这个世界,毕竟,如基督山伯爵所说的:”人类的智慧全在这两个词语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八

这两天,看了这本书。仿佛一下子会到了高中时代。以前我也是这样看着他那犀利的文字拍案叫好的!其实挺佩服他敢于闯出了一条另类的成功之路。相比之下,自己就真的没有这种勇气和魄力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以前很喜欢这首词。但又说不上为什么,也许只是想学古人那样附庸风雅一番,所谓识尽愁滋味,我也没有到这种境界,还是很爱发牢骚,很爱和他人诉苦。在我理解,这首词和韩寒写的意思大致相同吧!但我觉得韩寒写得更精辟些。

人其实很矛盾。一方面很想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过完一辈子,最好什么惊心动魄,低谷高潮都不要经历,风平浪静的度过就好了。但到头来,又会觉得这样的人生会不会太无趣呢,十年如一日,没有惊吓,自然也没有惊喜了,那好像又没什么意思!另一方面又很想出去闯出个名堂来,功成名就。但机遇和风险通常都是并存的,当你决定卷进这惊涛骇浪时,就要有心理准备:也许它可以把你推得更高更远,也可以把你卷入海底无法翻身。赢了,自然皆大欢喜。输了,就一败涂地。当然也不能这么片面的下判断,有些人就算跌入谷底,凭着他的毅力和斗志,可以反弹得更高。那么,那也只是他成功路途中的小挫折而已。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九

一直都在努力经营者一家之日常生活,朋友们觉得幸福,我也觉得。

以前有说过自己也会在这个经营的过程中面对的一些困难,因为我相信上天给予每个人的幸福和痛苦都是一样的,有的是一次性给予,有的是分期给予,关键看世人如何面对自己经历的这些困难。

再或者另当别论,天降大任于你,必然给予你的生活更多困难,那么就需要你加强自身修炼修养,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凡此种种,不一而论。

你能战胜你面临的困难,你就能得到战胜困难之后的美好。

如若不能,则被困难打倒。

我非另类,我也面临过很多的困难,我还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但是我尝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经历,去理解生活。

然后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及体验来引导自己今后的人生。

生活,无非就是一种体验,在人生百年历程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

在乎改在乎的,看淡不该在乎的……。

这些话无用,因为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也是独一无二,每个人理解的生活更是各不一样。

生活体验,冷暖自知。

我所理解的生活,未必是大家理解的生活,但是生活的种种,却是大家都会经历的。

红尘中,但求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不伤及他人,维护自己及一家人平安,平安一生罢了。

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也许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千万不要悲观、更不要沮丧,一定要勇敢坚强地去面对挑战。

像汪峰唱到的那样:“如果你可以、如果你能够,希望你是纯洁的向阳花,在这美丽的、艰辛的生命中,坚强地灿烂地绽放;如果你可以、如果你能够,你要成为美丽的向阳花,在布满创痛的凄风苦雨中,坚韧地辉煌地绽放”。

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活,凡事自己过不去了,和死相比,若大过死,则不可不为;若否,则该放则放。

人若能看破生死大关,则不为生活琐事烦忧,万事不惧!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

这几天,一直在看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还未看完,就忍不住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脑,敲点感想。

人的生活如福州变幻莫测的天气一般,时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而突出阴霾,狂风暴雨。生活的晴朗与阴霾取决于人的心态,取决于人对生活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最本质的自己,简单的说就是韩寒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说一个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谈何生活?那样活着的生活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只有活出了最本质的自己,才有说我所理解的生活的话语权。做真实的自己固然是难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会被很多的东西所左右,或金钱,或权利,或……但做真实的自己依然是简单的,你只要遵循来自自己心灵最底层的声音就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世间万千恩宠,但请做回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从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始。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生活它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也不觉得留有遗憾是一种缺憾美,相比之下,干砸了倒是一种美。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回归乡村,回归大自然,我想这是人们开始慢慢的发现物质外的宁静是一种美好。也许有人说宁静的生活是人不敢奢求的一种生活的状态。其实不然,生活不需要风生水起,生活不需要奢华。也许一个温暖的午后,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一张藤椅,一本书就是最安逸最美好的生活。宁静不是奢侈品,很多人眼中奢侈的宁静只是被他的现实生活中物欲纵横所蒙蔽。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从福州回来,带了很多茶叶与咖啡,到家第一天就上网邮购了若干本书。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一本书,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下午。多么安逸,多么舒适。如果可以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更甚是美好。

当然宁静与追求物质满足是不冲突的,人活着毕竟不是单纯为了存在于这种宁静的状态。人是需要追求物质满足的,这点毫无疑问。无物质,无生命。但请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别迷失了自我,别忘了享受宁静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如韩寒所说的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千万别刻意,别勉强。

众所皆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为什么有人活得累有的人却活得轻松。一句话,生活,千万别刻意,别勉强。有句老话,幸福是勉强不来的。人生短暂,需如韩寒所说的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如音乐,如人,如一切的一切。试想想,每天和自己喜欢的人,或宠物,或花花草草,或书籍在一起,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生活就该如此,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这样——真实,宁静,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一

在《春萍,我做到了》一篇中,讲了韩寒从事赛车是遇到的一些艰辛,有财力的阻挠,有他人的嘲笑,可那又怎样,坚持到了现在,他收获了他应得荣誉,向那些曾经看轻他的人证明了他是可以的,“春萍,我做到了”。正如他所写道的那样: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其实经历过许多事情后,也不是想要向谁证明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自己罢了。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二

世界不是只有黑白两色,即便在灰色地带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灰色,只是你如何看待而已。社会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只是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如何让自己活的更精彩尤为重要。真理道德,舆论与辩驳,懒得浪费口舌争个是非对错,因为你不值得为他们浪费精力。对于那些挫折和排挤,面带微笑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强大,即便自己一无所有,也可以由零开始。对于爱情,已没了那颗纯粹的心,心跳是一种奢侈品,如何让自己有安全感尤为重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三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韩寒今年最新出版的杂文集,里面收集了一些韩寒博客上面的.文章,文字依旧犀利,见解依旧独到,剖析依旧准确,看过之后,自己对生活也多了一份了解。

有的人不喜欢韩寒,原因多种多样,也常常因此而不去看他的文字。我看过韩寒的一些杂文集,所以就有一些朋友来问我为什么喜欢韩寒,这让我挺郁闷的,喜欢一个人的文字跟喜欢一个人关系并不大,不管是因人废文还是因文废人,都不是正确的读书态度,因为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好书,或有趣的人。

因为这本书是寒假看的,内容已经被我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还是来谈谈我所理解的生活就行了吧。

我所理解的生活,其实就只有一句话:生活没有应该是什么样子,生活就是自己想过的那个样子。

我所理解的生活,应该是随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被外部因素影响,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为蝇头小利而焦头烂额,不为他人眼光而装酷装b。遇到快乐时可以尽情快乐,遇到痛苦时也无需刻意去说服自己对眼前的痛苦表示欣赏,然后在这痛苦中寻找机会。生活就是自己心里的那个世界。

我所理解的生活,当然应该是积极的,那些内心阴暗思想消极的人不在上述之列,对自己的生活保持乐观,才是在对自己负责。

生活还在变化,每天都可能有惊喜发生。一代美女老去了,总会有一群新的女孩丰满起来,所以无需担心快乐的生活会消逝太快,用心去过生活,生活就会回馈你快乐与希望。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走在广商路上又将让自己产生审美疲劳。看着路上那些白花花的小腿,恍惚间,以为看到那些超短裙在飘动,茫然地不知道是风动还是裙动。后来顿悟:色者心动。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四

我在读书方面属于落后分子。这本书看得快意,就趁热写点。

书中诚意谈到作者的关注点——有关社会体制与未来、本职——出版行业与作家团体、爱好——赛车、很少提及的感情观,以及作者现今的一些个人观点和辟谣论。

作者的出道故事可能全国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之后网上对他的文字和其本人有过褒贬不一的口水战,一个人可以掀起一场舆论波澜也不简单。但就如书中所述,“这个世界更新得越来越快,你都来不及下载。?”我们很少有机会去认真关注一个人本身,更不用说去关注十多年在一个人身上的演变。作者这十五年,也是一代人从青葱到而立的十五年,理想和努力,个性和归顺,随性和责任,一层层演绎蜕变。

我们看到作者对读者们的诚意,对价值的坚持,以及他本性的良善。会有声音说也许这本身就是人家的一本聪明的自我营销书呢?然后马上感觉这种想法很龌龊,心里还有没有一点点纯朴了。世事复杂人心难测不假,但我们宁愿相信美好,哪怕知道一些繁复的现实,我们依然选择相信简单,选择信任,多留给自己、周围人一些天然的触动和喜悦。

我觉得作者的成长变化基于他的才华正在被整个群体认可,被这个社会接纳,所以年少抵触桀骜的调门儿少了,加之女儿和家庭的影响,追风少年还多了几抹温柔的色彩。作者自然流露地点触到了自己和生活,我们了解到这并非一本涅励志的书,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一个怀才的普通人,是怎样炽热地热爱着自己的热爱,执着去坚守并享悦其中的。

他的成长变化还来自那些妄为的舆论和谣言迫害,这些“像添加的助燃剂”,推动了他的成长。但是我想不管看没看这本书,很多人还是从一开始就信赖作者的。

功成名就后,明德懂礼同时依然保持率性,是一种难得的成功。

措辞上言简意赅风,没有故作晦涩的引经据典(虽作者自嘲早期他曾以此来彰显渊博),幽默诙谐的语言,阅读途中偶尔会心一笑。所以像我读书那么磨叽的人,也一口气看完了。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五

最近能静下心读的书就是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了。其实看他的书已经有很多年,从刚开始的《三重门》,尖锐讽刺,锋芒毕露,在我那个年纪看来,写得还是很大快人心的,因为批判了应试教育。到后来《通稿20xx》,《毒》,《草》到《可爱的洪水猛兽》,《青春》,到今天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其实他的文笔在不断的进步和成熟,眼光也越来越开阔,近年来关注到了社会的很多问题,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写过说过的那些话。《南方周末》采访韩寒的时候,有一句话写得很好: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少年终于走向青年。那个恃才傲物,无礼冒犯的韩寒,和那个一路漂泊,勇敢向前的韩寒终于握手言和。

以上只是对韩寒的一些看法,虽然喜欢他,但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韩迷。去年新概念。

作文。

大赛复赛的题目是《韩寒》,其实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韩寒到底代表了什么,还有一个也不断被提及的郭敬明又代表了什么。这么多年来,这两人一直被推在风口浪尖,被无数少男少女追捧,无论有怎样的丑闻还是炒作,大家分来分去,还是两派,好像我们的青春里,只能是非郭即韩一样。看韩寒的书,我总是会在想一个问题,到底青春是什么,到底这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做些什么,但答案总是很难讲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好像是很难去追逐什么远大的梦想,或者是过分关心政治,就好像《我所理解的生活》里,反复的提及到体制,民生问题,但杂文写得再好也经不起悲剧的一再重复。多少人在这段年少里,可能踌躇满志,想要为国家、社会做些什么,甚至挥斥方遒,但又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想要收起一腔热诚,过点安逸小资的生活,内心又总是不安和迷茫,好像无论是韩寒还是郭敬明,我们都做不了,也学得不对。

人生最邪恶的事就是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还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就够了。记得一篇文章中曾经写过:我们都渴望在年少时吐出惊艳世界的箴言,却从来都没看破过迷眼乱花。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写的文字,都有青涩的梦想,但大概从来就见不得光。但是那又怎样,如张国荣的歌里唱到,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并不敢说是要让每个人勇敢的去追梦,但最起码,在这段仅有的青春里,我们要试着去多做一些无悔的事,对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多一点坚持,对那些看起来遥远冒险的事,多一点尝试。等到将来,我可以告诉自己,我当初坚持一些事情,绝对不是因为我当时幼稚不懂事。因为青春就是这样,它是酸,少年强说愁,但它也无限强大,有无数希望,有以后再也看不到的青草繁花。就像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春萍,我做到了》一样,当终于拿到年度拉力赛总冠军的韩寒对着当初打死也不相信他会成功的春萍说“我做到了”的时候,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这句“我做到了”,我明白并不是为了要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我们的青春,青春无悔而骄傲。

真的很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青春里不留遗憾的奔跑,永远保持一颗炽热的心,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

韩寒文章有一种情绪,也是一种力量——愤世嫉俗,他调动起了众多的粉丝追随。

我们必须认清韩寒的本质,他首先是一个政客,意见领袖也是政客;其次是一个作家;再次是一个车手。他的利益获取也是通过政治积累人气开道,促进社会活动和书籍销售,车手是体力劳动岗位,平稳挣工资奖金。

因此,韩寒这种声嘶力竭的呼喊很可能是一种表演,这也许是伪装的,是在商业包装下迎合网民的假愤怒。我们不能说韩寒的思想是虚假的,但是他一定是屈从于他的“利益”诉求的。事实上韩寒是这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在作出咆哮抱怨社会不公时,也许正在偷偷数钱暗笑这帮傻粉呢。

《我理解的生活》整篇文章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内容,主要体现了几个意思:

一是暗示自己没有包装,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造型师。也许自己不在意(或者就要这个劲儿),但是韩寒背后的商业利益相关者(书商、厂商)能不在乎?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品牌的商业价值。即使韩寒自己也不能否认,品牌做到一定程度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各种商业活动、访问、演讲、发行等活动必须有一个商业团队支持,这个团队必须对韩寒形象进行包装和修饰。仅从睡姿上去暗示自己的随性和自然,只能去欺骗痴迷且无知的粉丝。

二是表达自己很直率,没有隐藏。嘿嘿,这需要去问自己的良心,事实上韩寒到今日也仅有反对,反对这个,反对那个。也有几次试图去寻找几个“中国向何处去”的命题,但是一看网上风评不佳,迅速掉头,绝口不提什么“韩三篇”的相似内容,又恢复了熟练扮演的口中充满谩骂的愤怒青年角色。这也许就是韩寒最直率地迎合商业的本质,角色扮演多了,其实自己也相信了。

其实,韩寒包装不是一个政治人、文学人、体育人必须拒绝的事情,包装不可耻,美国总统竞选还需要包装呢。但是,韩寒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指着自己挂满各种商业标签的外套说,这就是我的皮肤,这就是最真实的我,这个贞洁牌坊树得有点突兀!

表演总有一个结束,韩寒是该退场休息一会儿了。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篇十六

独自看完《甜酸》,留了一塌糊涂的泪,是感动,是激动,是愤怒,是同情,是心疼,是茫然,是悔恨。这些都无法完全表达我内心的感受,我想没有一个人会有像饶雪漫那样敏锐的洞察力,她力求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超乎寻常的现实,但是却一点都不做作,它的感情比任何本色演出的感情都要真实,一点一滴,像慢性毒药一样灌进我心里,我却全然没有发觉。

看着《甜酸》,我像是压抑很久的小丑,在突然觉得找到共鸣的时候,全然不顾形象地爆发了。

淡淡的忧伤。

默默地流泪。

轻轻地抽泣。

大声哭。

到底还是分不清这泪水是同情的还是麻木的。

哭完,我没有去擦拭,而是任凭眼泪慢慢干去,我想就这样吧,留下点记忆,痛痛也好,让自己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我不愿再痛。

往日的不快慢慢浮现,再隐隐褪去,我不愿去想,不愿再伤心,不愿再低迷,尽管我现在只剩一副虚有快乐外表的皮囊。皮囊就皮囊吧,又有什么不可,现在的人不都是用面具在生活的么,想笑不敢笑,想哭又怕被嘲笑,把真实都隐藏自在最底层,随波逐流。

我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开导,甚至不需要身边有什么伟大人物可以陪我一起走过。我对一切都嗤之以鼻,我骄傲,我自负,我本以为什么都影响不到我,但是恰恰就是什么都可以触动我那根已经很脆弱的神经;我敏感,我多虑,是什么让我想太多,我不知道,可能天生是个矛盾的个体吧。

现在的我不会像小时候,有点烦恼就处处拉着人讲个没完没了,我宁愿一个人承受,不想和任何人说起,我甚至没有把握能否自己过去。也许我要的是时间,时间一长什么都能退却;也许我要的是金钱,一旦有钱天涯海角躲哪里都行;也许我要的仅仅是适应,自然的规律,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适者生存的道理,这才是生存之道。

也许也许很多年以后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活过来的,那该有多可笑。或许我会记不清有多少人多少事,或许我根本就已经把他们统统从记忆里移除,来完整我所谓的完美的人生。

我到底想要什么,一直努力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却都没有结果。

我要的是像田丁丁一样纯净无污染但是却又愚蠢笨拙的性格么,或者我要的是像李珥那样倔强坚强却全身充满矛盾的个性,又或者我只是想做个优雅的女生,坐在那弹弹钢琴品品茶。《甜酸》带给我的是青春的甜酸,而《左耳》带给我的却是深深的震撼,我有时会想如果我能活得那样潇洒就好了。

这是我在博客里的第一篇文章,希望是个好的开头,虽然可能是语无伦次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但是我会努力地写下去,把自己的一点一滴都记录,好让以后回过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