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0:31:27 页码:12
最新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汇总9篇)
2023-11-11 10:31:27    小编:ZTFB

一个好的方案可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成果。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些范文内容详实,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方案实施的核心要素。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一

电气通信(称电信)是利用电或电子设施来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一种过程。各种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都包括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三部分设备。电信建筑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大体分为无线通信建筑和有线通信建筑。无线通信建筑包括各种微波站、无线电台、卫星通信地面站等。有线通信建筑包括市内电话局、长途电信枢纽建筑、电报局、数据通信局、各种载波增音站,以及供集中设置多种通信设备的电信综合局等。电信局(站)的建筑空间组成包括通信机房、变(配)电站、自备发电站(发电机房)、油库。还有采暖锅炉房或冷冻站等。电信建筑设计原则如下:

1.局(站)应选择合理的地址,要求有一个安全、清洁,较少污染和干扰的环境。

2.通信机房建筑本身要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和耐久性。一般应将耐火等级和设计烈度提高。

3.机房的平面空间组织和垂直方面的层次安排应满足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4.线路相对集中,以节约通信电缆。

5.要求机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以保护各类设备和提高工作效率。

6.要求将通信机室内的含尘量控制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二

括建筑功能指标和社会资源消耗指标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如下:

(一)平面指标。

平面指标用以评价平面布置的紧凑性和合理性。

1.平面系数k1=居住面积/建筑面积(%);。

2.平面系数k2=居住面积/有效面积(%);。

3.平面系数k3=辅助面积/有效面积(%);。

4.平面系数k4=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二)建筑周长指标。

这一指标是墙长与建筑面积之比例。

1.单元周长指标=单元周长/建筑面积(m/m2);。

2.建筑周长指标=建筑周长/健筑面积(m/m2)。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设计方案是否保证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使用土地和空间的经济、合理和有效性。评价时应考虑:人口与建筑密度、建筑群体的布置、建筑层数和间距、公共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的布局等,常用几项密度指标来衡量。居住区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居住区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容积率=地上建筑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3).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基底面积(层);。

(4).高层住宅比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5).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

(6).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区用地面积(人/公顷);。

(7).人口净密度=居住人口数量/住宅用地面积(人/公顷);。

(8).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面积(套/公顷);。

(9).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面积(套/公顷);。

(10).住宅面积毛密度=住宅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1).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m2/公顷);。

(12).建筑面积毛密度=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m2/公顷);。

(13).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住宅用地面积(%);。

(14).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面积(%);。

(15).拆建比=新建建筑总面积/原有建筑总面积;

(16).土地开发费=前期工程投资/住宅区用地面积(万元/公顷);。

(17).住宅单方综合造价=建设总投资/住宅建筑面积(元/m2)。其中,前期工程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设外部市政管线设备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

建设总投资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居住区用地内的各类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活动场所,公共建筑类型繁多,功能各异,但技术经济指标是有一定共同性的。评价时应考虑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功能分布、人员流线及交通组织、自然通风、采光、照明、空调、结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按公共建筑的特点,评价指标包括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资源消耗两大部分,主要参考指标有以下几项:

(1).建筑物占地面积(m2);。

(2).建筑面积(m2);。

(3).使用面积(m2);。

(4).有效面积(m2);。

(5).结构面积(m2);。

(6).建筑体积(m3):

(7).总投资(万元);。

(8).单位面积投资=总投资健筑面积(元/m2);。

(9).建筑密度(%);。

(10).单位面积能源消耗(kw/m2);。

(11).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12).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13).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14).有效面积的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15).单位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

(16).人(床、座)均建筑面积[m2/人(床、座)];。

(17).人(床、座)均使用面积[m2(床、座)];。

(18).人(床、座)均有效面积[m2/人(床、座)]。

例9、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适用和经济的统一。

b、美观和经济的统一。

c、要有可比性。

d、突出次要指标。

答案:d。

例10、不属于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

a、计算费用法。

b、最小费用法。

c、多因素评分优选法。

d、单因素评分优选法。

答案:d。

(三)建筑体积指标。

这一指标是房屋体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例,是评价层高的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建筑体积/建筑面积(m3/m2)。

(四)人均、户均造价指标。

这一指标是总造价与总人数及总户数之比例。

(1)人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居住总人数(元/人);

(2)户均造价指标=建筑总造价/总户数(元/户)。

(五)面积定额指标。

面积定额指标用于控制设计面积,每户建筑面积一般应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制定控制指标。

(1)人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2)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3)人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4)人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居住总人数(m2/人);

(5)户均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总户数(m2/户);

(6)户均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户数(m2/户);

(7)户均使用面积=使用总面积/总户数(m2/户);

(8)户均有效面积=有效总面积/总户数(m2/户);

(9)户均面宽指标=建筑物长度/总户数(m/户)。

以上指标中,有效面积指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指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指建筑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指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层高2.2米以下不计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包括屋顶及地下室体积。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三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的学校都在完善校内的教学资源以及进行学校校区规划建设。对于中学学校的建设来说,合理的校区规划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在舒适整洁的校园学习。本篇文章从中学校区现阶段的情况为主要依据,讨论如何设计出符合中学学校发展的建筑规划方案。

关键词:中学校园;规划重点;设计前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学校园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及教育部门也在不断的加大我国教育的投入,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就要不断改进中学校园的建设,使之与其相对应。目前的许多中学校园都面临着扩建校区的问题,为使中学校园的建设符合现代校园要求,在未进行中学校园改进时,要先行做好校园的规划设计,以确保中学校园的设计能够符合新时代的中学教育。

1现阶段中学校园的规划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都有所改变,但是,现阶段许多的中学校园建设依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其一,盲目扩大规模,过分攀比,没有注重校园土地的利用;其二,校园的规划设计过于表面化,没有落到实处;其三,对于校园内的区域环境、人文因素考虑不周全;其四,建筑的标准普遍过高,没有考虑到经济的合理利用等等情况。这些情形都对中学校园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建设中学校园的规划重点。

2.1重视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一,校园是育人的载体,是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场所。校园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地方,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且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中学校园的建设要带有积极的、知识性强的风格,让校园成为一个有趣的室外课堂,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打造多样化的教学空间。第二,重视校园环境的感染力。在新阶段的校园建设中,要打破传统建设校园的思维,不能过分的追求规模化,而要追求寓教于景的校园建设。学校是固定的育人场所,在建设中需要有景观元素,这种景观元素不是固定的、单一的,但是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意味,并且让人看了能够感觉到朝气,起到带给人们启迪的作用。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设计目标,在立意上要新颖,要切合校内实际,使学生行走在校园中能够从环境中得到启示,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第三,简洁明了。在中学校园的建设中,要凸显出时代的气息,校园环境要以清新、自然、优雅、怡人为佳,与此同时加入现代化的'建筑设计语言,以新颖的构思展现出时代的新风格。第四,凸出特色性设计。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有效的利用校园内的地形,进行树木、花朵的种植,让校园看起来有活力,不似以往那么单调、枯燥。第五,景观设计。校园的建设要增加绿色植被的种植,以期减少学生及教师的压力,让人们能够在校园中得到放松;除此之外,绿色植被以及花朵的点缀会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空间,在表现上要更加注重自然美及意境美,让校园中充满活力。

2.2制定规划的原则。

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类服务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心情,使人的身心得到休养,利用校内原本的地形或植被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打造出更加人性化的校园空间。其次,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也就是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学区、宿舍区、教师休息区等等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地形来确定,在不影响学校绿化建设的同时,要以学校的整体绿化方案为依据,进行学校的建设。最后,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文化艺术的融合。自古以来,水源是形成环境和文化的重要因素,环境依托水源而得到发展,水源为环境提供了养料。因此,在中学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意境的建设,对于人文景观的建设要符合校内的环境。

2.3正确处理校园规划与人文历史间的关系。

中学校园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面貌,同时也是学校治学思想和校园文化的体现。中学校园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片面性问题的存在,要重视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保护历史遗产,给人们带来完整的视觉享受。中学校园的建设要对学校的教学宗旨进行深刻理解,在建设时要注重传承与创新,不断发掘中学校园内的文化元素,让学校的独特的语言同学校的土地空间有机的结合,在尊重原始地形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中学校园。

2.4把握校园户外空间尺寸。

合适的尺度能够完美的展现出建设造型。中学校园的空间尺度应该与学生和教师的心灵感应相通;人为的空间设计是为更好的服务人类,为了更好的适应师生的日常生活,要结合其所需的精神文化来进行建设。合理的利用围合空间、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来建设出有层次、轴线分明的校园,让校园的文化和校园的建设更加人性化。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五

从建筑防火要求而确定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称为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其适用范围的建筑防火间距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是综合考虑满足消防扑救需要和防止火势向邻近建筑蔓延以及节约用地等几个因素,并参照已建成的建筑防火间距的现状而确定的。规范也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可燃性液体、气体储罐及化学易燃品的库房,使用和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也做出了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在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时,除按城市规划和建筑物使用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除建筑防火规范规定的建筑防火间距来确定建筑的位置。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六

一、项目概况:住宅小区位于九江县新城区,南面临城市规划道路,西侧临瑞城路,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九江县国土资源局于2012年将此用地出让给九江金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宗地编号),土地总面积8690.28平方米(合10.04亩)。

二、方案简介:整个小区设计为两栋18层南北向住宅建筑南,并有商业、物业及其他辅助用房。商业主要位于城市主要人流方向和小区主入口位置,将配套公建与物业设于小区北出入口处,便于居民使用。区域内的停车以地下停车为主,地上停车为辅。沿主要车行道路设有至地下停车库的出入口。

三、规划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为8690.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251.5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6040.46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952.13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5855.33平方米,物业社区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4211.0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001.58平方米,容积率2.99,建筑密度34.53%,绿地率30.34%。机动车停车位辆(地上50辆、地下99辆)。共安排2栋18层商住房(含商业门点)。

四、专家评审意见:该设计方案经2013年9月27日专家评审会评审,认为方案设计内容较为全面,主要设计内容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总平面布局及建筑内部各功能分区基本合理,原则通过该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该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五、规划主管部门意见:重新优化地下室布局和地下室出入口设置,减少地面停车位设置,按规划指标设置。

下面请设计单位简要介绍一下规划设计方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7篇《住宅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样本》,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七

顺利实现康乐里小区创建“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的目标,根据北京市考评的有关通知精神,在总结近年来本公司其他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康乐里小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实际情况,参照《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标准及评分细则》拟订本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学习提高、组织落实阶段2月17-3月31日。

第二阶段:自检互查、收集资料、阶段4月1-4月20日。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迎接初检、充实完善阶段4月21-5月25日。

第四阶段:准备区迎检方案,并提出第五次整改计划5月26-7月5日。

第五阶段:请市小区办、物业处专家指导创市优7月1-7月30日。

第六阶段:召开专题会议准备创优迎检工作8月1-9月30日。

三、组织体系:

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和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统筹安排,协调一致,创建达标,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实施。

创优领导组。

组长:__平。

副组长:赵文喜、王健、任保钢、叶鸿斌、乐奇波。

创优工作组。

组长:乐奇波。

副组长:叶鸿斌(设备组长)、闪志明(环境组长)、陈杨(资料组长)。

组员:曹燕、张宇、王振君、樊荣章、陈重华、杨霄、赵刚、周毅、欧洪武、刘青山、曹雪、任雅静、何湘赣、宋国亮、石蒙、赵雁峰、苏佳。

四、创建工作小组人员分工。

项目责任人成员工作分工。

项目组乐奇波叶鸿斌、闪志明、陈杨负责总策划、总落实、总监督。

资料组陈杨曹燕、张宇、杨霄、赵刚、周毅档案负责人:赵刚。

环境组闪志明欧洪武、刘青山、曹雪、任雅静、何湘赣、韩青青、刘佳档案负责人:曹雪。

设备组叶鸿斌樊荣章宋国亮、石蒙、赵雁峰档案负责人:樊荣章。

财务及电子文件组王振君王振君电子文件及财务相关资料整理。档案负责人:王振君。

安全组闪志明何湘赣、赵雁峰档案负责人:何湘赣。

负责小区日常安全护卫工作、培训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协助完成其它工作。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八

1、项目所在地作为整体城市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需要重视整个区域的整体性要求,小区的规划采取统一手法设计,注重邻里关系和人文关怀,优化城市空间和丰富生活。

2、注重小区环境品质的塑造,在规则的南北板楼空间里,尽量考虑轻松活泼的景观设计手法,同时把小区绿化景观和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小区景观的一部分。

3、规划在满足规划容积率的基础上以高层为主(16~18层)。小区的建筑全部采用南北向布局,板楼南北通透,健康舒适的户型设计达到了康居绿色小区的要求。

4、小区建筑在满足日照计算结果的前提下形成错位排列,使得居住区外部空间形成错动变化,同时出现多个景观节点,有效增加了住户观景面和观景角度,增强了外部空间的视觉通透性。同时考虑了北侧及周边其它地块的日照要求。

6、住宅的人流、车流线路互不干扰,进行了动静交通组织。

7、根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相关文件要求,本项目居住建筑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满足相关要求。

8、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在相应组团,考虑了配套设施。除注明需配套的公共配套设施外,均按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执行。

9、小区的规划设计突出环境的均好性、多样性和协调性。建筑色彩考虑采用鲜艳、明快、富有特色;建筑立面考虑新颖、现代、富有地域特色,识别性较强,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手法。

10、长短不等的板楼相互穿插组合,形成众多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庭院空。

间形成“园”,是居住区主要景观面,同时成为整个居住区居民综合活动的中心场地。如注重展示与观赏性的特色种植区;以儿童娱乐为主题的游戏区,希望儿童的相互接触来促进成年人的交往;考虑以老年人为主题的健身交流区,设置简单的室外健身器械及景观桌椅;适合成年人室外活动的慢跑区等等。

建筑设计方案范文通用篇九

表示房屋外部形状和内容的图纸称为建筑立面图。建筑立面图为建筑外垂直面正投影可视部分。建筑各方向的立面应绘全,但差异小、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省略。内部院落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如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的,需单独绘出。建筑立面图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两端轴线编号。

2.女儿墙、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消防梯、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线条、烟囱、勒脚、门窗、洞口、门头、雨水管、其它装饰构件和粉刷分格线示意等。外墙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宽×高×深及关系尺寸)。

3.在平面图上表示不出的窗编号,应在立面图上标注。平、剖面图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等标高或高度,应在立面图上分别注明。

4.各部分构造、装饰节点详图索引,用料名称或符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