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14:18 页码:9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范文(优质8篇)
2023-11-12 11:14:18    小编:ZTFB

教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以便提高教学效果。要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案例。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一

1、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

从产品、生意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段落结构。

全文可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父亲做的糖葫芦在天津很有名。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保证质量。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父亲的手艺出了名,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意老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而辞掉工作。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父亲的好品格教育了下一代。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二

一、比一比,组词语。

胆()饶()浮()。

担()浇()乳()。

徒()硬()淹()。

陡()便()掩()。

二、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

荒芜——()。

管理——()。

开凿——()。

提心吊胆——()。

2.反义词:

稀少——()。

明白——()。

提心吊胆——()。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2.形容居住的人很少。()。

3.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4.脸上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写的是战国时候,魏正派____________到邺这个地方,先写他深入百姓,了解情况,接着写了他治理邺的两件事。

第一件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大胆担心富饶浇花轻浮哺乳徒弟陡峭硬气随便淹没掩护。

二、1.荒凉治理开掘心惊胆战。

2.稠密糊涂心安理得。

三、1.田地荒芜2.人烟稀少3.提心吊胆4.面如土色。

四、西门豹;破除“河神娶媳妇”的骗局,惩办了巫婆、恶绅;兴修水利,开凿渠道。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三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四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同学们,距今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单元提示”,指导分段。

1、学习“单元提示”,明确抓重点段分段的步骤,方法。

2、再读课文,根据刚才的问题,找出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板书)随机解释“闹”在三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讨论,写调查报告。

4、交流。

五、练习拓展:

修改调查报告。

一、复习检查:

二、研读第二、三段。

2、但西门豹采取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三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3)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4、想象说话:漳河边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过会怎么说?

5、西门豹还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总结,领悟人物品质:

现在谁来说说00多年前的西门豹为什么到现在还被人称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3篇《小学四年级语文《西门豹》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

《西门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民间故事,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对故事情节有所把握。学生要真正融入感情,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2.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内容。

2.利用设计调查报告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自主探究的主题。

3.自主合作探究西门豹做法的巧手之处。

三、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学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西门的有关图片和文字。读课题说理解。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

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3、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

4、读生字新词。

5、小组交流课文大意。

6、师生共同小结: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交流,掌握本课生字词及课文大意。

(三)、课后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认真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六

一、按要求写句子。

1.老百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还有谁敢再给河伯娶媳妇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稼得到了灌溉。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把这两句话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把地投进了漳河。

1.对文中加粗句理解正确的是()。

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伯送一个漂亮的.

b.西门豹既相信河伯会娶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延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2.联系全文想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

a.安排周密。

b.乔装打扮。

c.假戏真做。

d.讲究策略。

3.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

a.足智多谋。

b.讲究策略。

c.相信科学。

d.迷信。

三、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以后,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漳河的水被老百姓引到田里。2.从此,没有人敢再给河伯娶媳妇。3.因为庄稼得到了灌溉,所以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二、1.c。

三、我想对西门豹说:要不是你机智的方法,还不知道要死多少姑娘呢,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七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西门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生:(诸葛、上官、司马、欧阳……)。

师:西门豹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还广为传诵。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这个人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近距离接触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1)两字词语。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

(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把理解读出来吗?

那这两个词会读吗?(出示: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你想到了什么?谁能将理解带进去读?

一起读这四个词。

2.你能用“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分别说一句话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师:词读得很好,再来看课文读得怎样?请三位同学接读课文。

1—9自然段。10—15自然段。16自然段。

读的同学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猜一猜为什么这样读?

师: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四、学习重点部分。

(一)整体感知。

师:从哪看出来的?还有哪些描写西门豹语言的句子,请同学们画出来。(出示句子)。

(二)具体分析。

1.师:我们就先来看这一处,自读。(出示11自然段中的“不行……”)。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引导:

找这个借口的目的是什么?(1.救下姑娘2.惩治巫婆)。

结:真是安排周密啊!(板书:善于调查研究)。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还读出了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呢。

那这个借口应该怎样读?

师:我也想读读。

你听出什么来了?(重读“麻烦”)。

师:为什么这样说?

(是真客气?他想干什么?)。

师总结: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腾腾杀机暗藏其中;一个麻烦,读出了他让巫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表面客气,实则智慧,这就叫不动声色!(板书:有智慧,讲战略)。

师:自己再体会着读读西门豹的话。

2.师: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出示12自然段中的语言)。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话。(出示两个句子)。

师:有什么不同?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不是询问,是命令的口气。

师:谁想再读?(读得好的,留下当西门豹)。

3.最后该轮到惩治谁了?(官绅)。

(出示13、14自然段)自己读读,体会,看你有什么问题向西门大人请教吗?

重点:为何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对待官绅态度不一样呢?

师小结:严惩主谋,从犯从轻,区别对待,讲究策略。(板书: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西门大人,你的目的达到了吗?(读出官绅害怕的句子。)。

师小结:西门豹就是这样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板书:为民办实事)。

4.渲染气氛,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合作,再现一下那天的精彩场面,好吗?(出示10—14自然段)。

(师读黑色字,生读红色字。)。

师:看到这儿,老百姓都明白了吧?明白什么了?

(出示: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就是站在岸上的官绅、书生、老大爷、小孩……其中的一个,你会说些什么?)。

既()又()还()。

5.填空。

师小结:西门豹用将计就计的巧妙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又教育了官绅,还帮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彻底破除了迷信。这也为他后来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打下了基础。表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五、布置作业。

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有智慧,讲战略。

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为民办实事。

小学语文四年级西门豹治邺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种、敬佩、违抗、驱赶”等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气急败坏、驱寒取暖”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神话,对普罗米修斯和人间为什么没有火种有大致了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猎人海里布》等。但你们知道吗?古希腊也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你能说说自己看过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吗?(生介绍,师可以适机梳理各位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正义之神——普罗米修斯。对这个神,你们有所了解吗?(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做简要的介绍: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注意正音:“恕”是翘舌音。

3、在读文中,有没有艰涩的词或长句子不好读的,提出来当堂解决。(生提出,可采用学生互助的方式解决)。

多音字:肝脏()。

“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人名连读,引导生多练习。

4、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在文中标注出来。

5、生提不懂的词语,可采用师启发或众生帮助的形式解决。(以下两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理解)。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本文指宙斯十分恼怒。

惩罚:严厉地处罚。本文中指宙斯对普罗米修斯采取了一些残忍的手段。

三、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普罗米修斯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答,注意引导学生说得简要一些,“抓主去次”。(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

3、然后呢?这部分注意引导学生: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说出来,可概括为: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5、把这三部分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生自己先练习一下,再指名生说。)。

四、分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鉴赏。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众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答)。

二、学习课文。

1、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诸神,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2、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有感情地读读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指名读,生评,师注意引导学生谈感受: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和无畏。(自读、竞读、齐读)。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

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多媒体播放图片)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6、7、8自然段。

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当他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人类盗取火种。

(5)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

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普罗米修斯。

宙斯作文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火神: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感。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大概是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势的原因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

三、充实所概括的主要内容。

(出示上节课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能更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生试着添加,师作引导)。

添加后的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宙斯发现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四、课外拓展。

1、在我们的课文中,除了普罗米修斯,还有一位正义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呢!有同学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吗?(如生收集到了可由生介绍,师注意提醒学生讲故事的技巧)。

2、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众神,激发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