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桂花雨读后感个人心得 读桂花雨读后感(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3:28:15 页码:13
桂花雨读后感个人心得 读桂花雨读后感(四篇)
2023-01-02 13:28:15    小编:ZTFB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2023年桂花雨读后感个人心得(精)一

正是金秋,前几天走在学校中,萦满身的,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香。任你是怎样一个迟钝的,后知后觉的、没有情趣的,又或者是工作繁忙,行路匆匆的人,只要你走在学校西面的这条小路上,你就不能不被这阵阵袭人的香气吸引,你就不能不做到用力地,大口地呼吸,让花香由鼻而入,直沁心脾。除非,你没有嗅觉。

八月桂花香。

学校花圃中,桂花正开得旺盛。这桂花的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动”,也不似莲的“香气益清”,它热烈,芬芳,是一个正热恋的女子,吐露着最浓烈的情思。用马教师的评语,这花的香,仅有一个词能够恰当地形容——馥郁。我的感觉,香气,也是甜的。

每一天吃午饭,行走在这样一条香气四溢的路上,那一刻的感觉便是,幸福。学校也所以觉得可爱起来。

桂花其实是外形很平凡的花。米粒大的黄色的花,细碎的,密密的,一丛丛地藏在绿叶间,要不是有香气招引着人的眼光,只怕是很难引人注意的。我也仅明白,桂花有金桂银桂之分,想必,颜色黄一点的,是金桂了。此外,对桂花的认知,也就寥寥了。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文人雅士们,也多以喜花爱草来颐养性情。如陶渊明之于菊,周敦颐之于荷,林靖和之于梅,郑板桥之于竹。古代的文化中,和花草有关的佳话为数不少,吟花咏草的佳句也比比皆是。孤陋如我,也能脱口而出一些菊花桃花荷花之类的佳句,相信,吟咏桂花的应当也不在少数吧。可惜,搜遍我的脑海,实在是见识浅陋,只勉强想到了柳三变《望海潮》中的一句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这首描述杭州繁华富庶的词,竟引得当时的金主完颜亮看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传说真实与否无须深究,至少,光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就够人浮想联翩的了。

但似乎,桂花的花期并不很长。前段日子还是香气浓郁,这两天,便隐隐约约起来,只怕,再过两天,香气便会消失了吧。

2023年桂花雨读后感个人心得(精)二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白话文。借用一下“二八法则”,学生用心多读几遍,一篇课文中大约80%的内容都能读得懂,只有不足20%的内容需要教师教。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会阅读,就一篇具体的课文而言,我坚持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教;教了学生还不懂的,暂时也不教。如此,真正需要教的内容就很精要,目标就很集中,就能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思考、体验、品味……面面俱到,就课文内容讲课文内容,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必然钝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弱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深度体验。

教学《桂花雨》,就是要教会学生怎么读散文。“怎么读”说到底就是“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到些什么”。阅读散文关键是能从“文”中读出“情”来,从缤纷的桂花雨中读出那淡淡的乡愁来。而四年级的学生一般关注的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对其中蕴含的、弥散的怀乡思亲,缺少自觉的情感体验;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删改,“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个散文的文眼被无意中删去了;母亲、父亲用桂花供佛的情景也没有了;杭州满觉陇的描述也省略了……加之学生少有离乡别亲的思绪与情感积累,一时很难从5个自然段中真切而自然地体悟到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如此,《桂花雨》的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从浓浓的桂花香中,体悟到淡淡的乡愁。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值得学生去静静地阅读、细细地体悟呢?我紧扣一个“香”字,在学生易错、易漏、易浅、易碎的地方,加以必要的点拨和引导:

在误读的地方纠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似简单,却易误读。学生往往以为作者喜欢桂花,就是喜欢笨拙的树、茂密的叶、细小的花以及迷人的香气,而不知道作者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桂花唯一值得我喜欢的是迷人的花香。我在学生朗读时及时地作了三次插问:树好看吗?叶好看吗?花好看吗?以问促读,拨开迷雾见晴天,学生读得心里就透亮了。

在漏读的地方提示:课文多处写到了花香,学生也一读就懂,很容易“滑”过去,看不到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一个“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通感之美;一个“沉浸”,将桂花的香味与心中的甜美、浓郁的乡情写得鲜明生动。散文语言的魅力就在于那些很寻常的字眼上,让学生在这些容易疏漏的地方驻足欣赏、品味一番,渐渐地就能磨砺出学生敏锐的语感来。而散文的阅读与鉴赏,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功夫。

在浅读的地方深化:“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对这句话,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对“外地的桂花”如何之香?家乡的金桂为何最香?母亲何以说出这样的话?作者何以还能记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曾会想到的,也就不会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也就难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了。于是,我补充了“外地”、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学生就能从这个句子里读到平时读不到的韵味。散文阅读就是要在看似读懂了的地方读出深层的意蕴来!

在碎读的地方粘连: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写的始终是“桂花”,而“香”则是串起这些内容的一条红线,再多的内容就不散了;香→乐→甜→愁,从“香”中透露出的情思,最终都凝聚到一个“乡愁”上:再也闻不到故乡的桂花香,愁;再也尝不到故乡的摇花乐,愁;再也吃不到故乡的桂花糕,愁;再也看不到故乡的桂花雨,愁……这样粘连,情就浓了,“神”就有了。阅读散文,就是要将那些看似毫无联系的、零散的“碎片”,黏合成一个具体、鲜明的形象,捕捉到一种弥散、隐秘的情感。这样的阅读,才切合散文阅读的特质。

阅读《桂花雨》的过程,就是教会学生阅读这样一类散文的过程,读什么是“散”的,而怎么读却是“不散”的。散文的阅读教学,也要“形散而神不散”,才能一路花香!

2023年桂花雨读后感个人心得(精)三

1、没有月色,只是在浓密的桂花树中,零星地点缀着些路灯,轻柔地散发桂花香。

2、夜长了到学校的时候居然都黑了,雨里中和的桂花香正好。

3、从桂花花蕊中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气,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4、窗前的桂花树,伴随着微风吹来,有着花香渺渺,醉意朦胧,心意迷蒙,如画般的意象。

5、犹喜桂花的娴静和优雅。淡淡香气袭来,情浓意懒。

6、我站到了桂花树下,望着一朵朵小桂花,静静地闻着它浓浓的香味。

7、今早闻到桂花香,才意识到此刻遇到的每一棵会开花的桂花树都是我记忆里那棵桂花树的代餐。

8、坐在庭院中,满园的桂花,让我如此的心醉。

9、桂花是,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理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静静的空气中飘着的桂花香。

10、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清清爽爽,桂花飘香,还有好吃的大闸蟹。

11、隔屏都能想象满城桂花飘香有多幸福,想生活在有桂花盛开的城市。

12、一阵爽飒风儿吹过,那一棵棵婆娑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桂花就好似金色蝴蝶,又好似银色彩带,缠绵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地上就像铺了一层金沙。

13、风卷来了桂花香飞在空中然后坠在地上一片两片一朵两朵夜晚的时候变成流星划过天空留痕心中。

14、窗前的桂花树,默默绽开着黄色的花蕊,静悄悄地传送着香味。

15、闻到桂花香,就会回忆起高中学校旁的桂花树,闻到除草时的味道,就会想起某个炎热的夏日午后。

2023年桂花雨读后感个人心得(精)四

金秋十月,走进学校,扑鼻而来的桂花香使我心旷神怡。

在学校中,安静极了,听不到一丝人们说话的声音,大家都在考试呢!耳边响过一丝秋风吹过的声音,感到一丝凉爽,紧之后,是一阵令人陶醉的桂花香飘进教室中,我深呼吸了一口,真香真令人沉醉……

记得十一长假时,美术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画的就是金秋时节。

清晨,我坐在门前的一棵桂花树下,欣赏起了这迷人的秋色,在画中,我画了广阔的田野、细长的河流、窄小的水泥路高大的枫树以及有致有序的楼房,可总觉得还少了一些什么

我低下头,在那儿想着想着,忽有一阵风吹来,头顶的桂花散了一地,也飘落到了我的画上。此时,我茅塞顿开,便在画上添了几笔秋风、有些摇晃的桂花树,还有正在飘落的桂花和已落了一地桂花“海洋”。

坐在靠椅上,遥望远处的风景,再加上这凉爽的秋风与我作伴,我感受到了享受是多么地完美,它使人心中感到愉悦、舒心。

在这桂花飘香时,我竟躺在靠椅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在梦中,我变成了一只美丽多姿的蝴蝶,围绕着小主人和桂花树来去,一圈又一圈,欢乐极了。我停在桂花树上,闻着桂花的味道——好香那!我赶忙摘了一朵,放在小主人的脸蛋上;再摘了一朵,放在了她的额头上、嘴巴上。最终,我摘了一朵最大的桂花,放在了小主人的鼻尖上……

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抓抓有些痒痒的鼻子,突然发现,我满脸都是桂花,香极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