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营养与健康论文(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25:24 页码:10
营养与健康论文(优质9篇)
2023-11-12 04:25:24    小编:ZTFB

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成才的过程。有效的时间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接下来是一些保持乐观心态的秘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一

2005年我国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优秀运动员营养推荐标准”,此标准给出了运动员每日总能量供给推荐参考值,三大热能营养素的供能比例(糖50%—60%、脂肪25%—30%、蛋白质12%—15%),早中晚三餐及训练中加餐的热能分配(早餐25%、午餐35%—40%、晚餐不超过30%、训练中加餐5%—10%)。

我国运动员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营养平衡;2.食量和运动量平衡,保持适宜身重和体脂;3.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制品;4.每天喝牛奶及酸奶;5.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6.注重早餐和必要的加餐;7.重视补液和补糖;8.在医学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品。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保证最佳的运动状态,运动员有必要适当补充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糖类。

研究发现,人的运动能力与糖的储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体内枢神经的能量中有99%以上来自糖,糖类是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因此,对于运动员而言,不应削减糖的摄入,如果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导致疲劳,最终影响成绩。

补糖可选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分别补充。运动前补糖时,每千克体重约补充1克糖为宜,如果参加比赛,在赛前15分钟或赛前2小时补糖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运动中补糖一般是每隔30—60分钟补充适量含糖饮料,少量多次;运动后的补糖一般讲究越早越好,因为运动后的6小时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活性高,可使肌糖原的恢复达到最大。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是维持机体组织更新、生长、修复的重要物质。在针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方面,蛋白质一方面可以增加肌肉力量,预防运动性贫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蛋白质在长时间运动时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一般来讲,1克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4千卡的能量。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是氨基酸,有的氨基酸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供能从其他来源中合成,有的氨基酸在人体的合成能力较低或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营养中获取。摄取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物:瘦肉、水产品、脏器、奶类、蛋类,这些被称为优质蛋白。大豆及制品、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硬果类(花生、瓜子、核桃)这些植物性食物也富含蛋白质。

每天补充蛋白质很重要,但不要过量,否则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脂肪。

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可以供给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脂肪酸,还可以增加食物的美味,提高人的食欲和维持饱腹感。从运动方面起到的作用来看,脂肪可以储存能量并长期持续地提供能量;还可以维持体温,这点对游泳运动员很重要;脏器间的脂肪能使内脏免受震动损伤;此外,脂肪还有利于维生素a、d、e等对运动起重要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要注意的是,选择何时摄入脂肪,油腻食物会减慢消化速度,因此在运动前后几个小时要避免吃这些食物。

维生素。

参加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应重视对各种维生素的补充,增进体力和体能,从而保证身体健康,提高竞技能力。具体来讲,对运动影响较多的维生素主要有:

(一)维生素a。维生素a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成分,长期接触消毒水的游泳运动员有较高需求量。天然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尤其是动物肝脏、乳制品和鱼肝油中。

(二)维生素b1。如果缺乏维生素b1会损害有氧运动能力,影响正常神经冲动和传导,并使消化功能受影响。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为粗粮,如:米、面、豆类等。

(三)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保持代谢正常进行,还可以参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对肌肉发育有特殊意义。维生素b2的主要食物来源为:奶类、蛋类、各种肉类、动物内脏、谷类、蔬菜和水果。其中粮谷类中的维生素b2主要在谷皮和胚芽中。

(四)维生素b6。维生素b6能直接作用于肌肉系统和循环系统,提高肌肉工作效率,延长肌肉工作时间,消除肌肉疲劳,恢复肌肉供能,再加上运动训练会加强维生素b6的'代谢,因此常锻炼的人对其需要量增加。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其中豆类、畜肉及肝脏、鱼类等食物中含量较丰富,其次为蛋类、水果和蔬菜。

(五)维生素e。维生素e有较强抗氧化作用,所以在大强度无氧耐力训练期间,应适当增加维生素e摄入量,在特殊条件下进行训练后补充维生素e有提高最大吸氧量的作用。维生素e只能在植物中合成,绿色植物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于黄色植物。

(六)维生素c。维生素c可提高运动能力、减轻疲劳,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明显降低训练引起的氧化应激,适量额外补充维生素c可改善竞技状态。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水果中的柑橘、草莓、猕猴桃、柠檬等,蔬菜中以辣椒含量最多,干豆生成的豆芽也含维生素c。

矿物质。

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还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及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矿物质中的常量素——钙,可以帮助人体形成强健的骨骼,还可以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活动,平时要注意钙的补充。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且吸收率高,豆类、坚果类、绿色蔬菜、各种瓜子也是钙的较好来源。

矿物质中还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经研究发现,在体育运动中比较容易出现营养问题的是铁和锌,因此运动者应根据需要补充。

铁会在运动中通过汗液大量流失,从而导致耐力耐力降低,所以运动员对铁的需求量高于一般人。一般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含量和吸收率较高,主要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

锌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缺锌会降低机能,使运动成绩下降。食物中,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都是锌的极好来源。

运动员了需要补充上述的几种营养成分以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成分——水。

水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体在运动时要通过大量的排汗来控制体温,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会造成大量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变现出口渴、尿少、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脱水症状,也就不能保证正常的体育运动。为了保证让运动中水分满足人体需要,科学补水是很必要的。

一般来讲,多数运动员运动前15分钟内需要饮用300—500ml水,作为“预留”水分;运动中补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一次大量补水,因为会增加心脏负担,降低运动能力,因此应在运动中每隔20—30分钟饮用150—200ml水;运动后的1小时内再补充150—300ml水,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补水要视不同运动强度而定,但都要小口慢喝,水温不能过低。

综上所述,表明运动和营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为运动提供充足的能源,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减轻运动性疲劳,还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在运动营养方面,应做到饮食科学,平衡膳食,从而使运动者的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3]《健康教育》张永才2011年第3期。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二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一、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一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诸多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皮肤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皮肤将失去弹性,粗糙干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粗糙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动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适当饮水。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活力。

8、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既可清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4.1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营养学家和临床医师认为,有目的的偏食对人体会起到保健作用。你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补充有缺陷的一面的营养食物。身体瘦弱者,适当多吃瘦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同时也应注意脂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量,以保持营养的平衡。脑力劳动者。每天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大脑对养分的需求,并适当增加含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禽肉、核桃、芝麻等。贫血患者。多吃动物肝脏和含氨基酸,蛋白质的水果和绿色蔬菜。皮肤干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萝卜,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摄入鱼、虾、蟹、酒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三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就业方向: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

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就业岗位:营养师、区域经理或主管、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厨师、销售代表、区域经理、学术推广员、城市经理、农业技术销售培训生、营养咨询代表、客服专员等。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就业前景:营养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营养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6位。针对营养学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63%;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4%;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63%。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7538位营养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38元,其中0-2年工资2999元,3-5年工资6999元。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四

摘要: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食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生营养摄入过多或过快,另一些学生营养摄入不足或缺失。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科学合理的营养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健康教育,三餐,学生,饮食习惯。

(一)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群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营养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学习负担又很重的群体,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大,他们的膳食营养能否满足其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在大学期间的营养均衡对该人群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世纪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不同区域大学生的饮食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所得结果令人深思。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体格状况不容乐观;主食量不够,种类单调,缺乏身体健康发育所必须的粗粮;不重视早餐的情况严重,挑食、偏食等现象也令人担忧。

不少大学生在珍惜健康和为健康投资上很不理性,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不吸烟和饮酒不过量的健康生活方式还得不到大学生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加强科学饮食教育,增强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学生的饮食、营养及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合理的营养摄入的必要性。

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比较,大学生膳食以粮谷类为主,蛋、肉、豆类比较丰富。但男生膳食中蔬菜、水果、鱼虾和乳类的摄入量偏少,女生膳食中蔬菜、鱼虾和乳类摄入量偏少。大学生能量摄入能满足机体需要,能量来源中脂肪提供能量偏高,男生为26.5%,女生为30.5%。脂肪摄入过多会引发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因此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从三餐的热能分配来看,大学生早餐能量偏低,与许多学生不吃早餐,早餐质量差有关,也与偏食挑食有关,而午餐、晚餐摄入量较高,与学生上课消耗能量大及晚自习有关。

一天要吃三餐饭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一日三餐,要尽量做到定时定量,严禁暴饮暴食,以八分饱为佳。有人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也有人说:“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三)科学的三餐建议。

科学的早餐应该包含谷类、肉(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类,并经常变换搭配方式。

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搭配,最有营养的早餐搭配应该是谷类、奶类、蛋类、水果类。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保证营养充足,谷类加奶类的搭配营养足够了。早餐有营养,谷物不能少;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比例应为7:1。其实,日常早餐所食用的馒头、面包等都属于谷类食物,但它们都是加工过的精粮,营养价值不如未经加工的粗粮。要遏制“现代营养不良症”大肆流行的势头,还必须建立营养均衡理念。

午餐食物种类的选择,应该是品种越多越好,健康的午餐应以五谷为主,配合大量蔬菜、瓜类及水果,适量肉类、蛋类及鱼类食物,并减少油、盐及糖分,要讲究123的比例,即六分之一是肉或鱼或蛋类,六分之二是蔬菜,六分之三是饭或面或粉,要注意三低一高,即低油、低盐、低糖及高纤维。相反,午餐品种单一,特别是长期吃烤烧、油炸食品、快餐食品、膨化食品和各种零食及碳酸饮料,往往有害于身体各器官的发育。过多的摄入脂肪则容易导致肥胖,而形成身体累赘,影响智力发育,也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有些学生吃饭狼吞虎咽,不但不能保证营养正常充分吸收,也容易损伤消化系统,可能增加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午餐卫生条件不好,极易导致病菌的蔓延扩散而引发各种急、慢传染性疾病流行。

晚餐要早吃。晚餐早吃是医学专家向人们推荐的保健良策。有关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晚餐要素吃。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尤其应多摄入一些新鲜蔬菜,尽量减少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有相对充足的准备时间,所以大多数家庭晚餐非常丰盛,这样对健康不利。摄入蛋白质过多,人体吸收不了就会滞留于肠道中,会变质,产生氨、吲哚、硫化氨等有毒物质,刺激肠壁诱发癌症。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证实,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3至4倍,而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进食荤食无异于火上浇油。晚餐要少吃。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给的热量以不超过全日膳食总热量的30%。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高,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晚餐过饱,血液中糖、氨基酸、脂肪酸的浓度就会增高,晚饭后人们的活动量往往较小,热量消耗少,上述物质便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转变为脂肪,日久身体就会逐渐肥胖。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

总而言之,饮食与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作为大学生,每种食物都有我们需要的不同营养素,我们需要全面的摄入。对于食品我们不仅仅是要口味好,更注重的是这些食品的营养。更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针对目前大学生中许许多多不自觉、不理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十分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合理了解开展饮食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五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就业方向: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

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管理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就业岗位:营养师、区域经理或主管、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厨师、销售代表、区域经理、学术推广员、城市经理、农业技术销售培训生、营养咨询代表、客服专员等。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就业前景:营养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营养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6位。针对营养学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63%;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4%;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63%。截止到12月24日,37538位营养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38元,其中0-2年工资2999元,3-5年工资6999元。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六

男(人)。

女(人)。

占总人数%。

1你是否每天有喝一瓶牛奶(豆浆)。

2你是否每天有认真吃饱早餐。

3你是否一周运动次数在2次以上(体育课除外)。

4你是否有固定喜爱的体育项目。

5你是否了解摄入什么物质(食物)能促进我们的身体发育,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a不知道b知道一点c基本了解)。

6你是否知道什么体育项目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我们的机能(a不知道b知道一点c基本了解)。

数据上分析表明:学生对膳食营养及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不知道膳食营养对能促进身体发育,维持身体健康的学生达到43%,基本了解不同体育项目可以增强身体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的也只有18%。

不难看出,学生对营养和锻炼这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然而我们更应该明白,平时的教学中,一个体育教师在室外认真教学,在生活中?有没有给学生们专门讲解或者传授过这方面的知识呢?我们要明确的知道青春期青少年发育期间的营养需求,让学生清晰认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饮食和锻炼的误区。

3.1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是保证发育机体同化过程超过异化过程,达到充分发育的先决条件。营养素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回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缺乏症。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各种营养素是否满足需要,将直接影响到生长突增及各系统的发育进程。体育教师可以列出一份例食谱,列出各种食物营养素,维生素等的含量表,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各种食物的价值,明白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以及缺乏的症状。

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功能的完善。发育主要是质的变化。营养因素在发育期间十分重要,营养既是决定生长发育潜在水平最终发挥得如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有些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突增年龄时期,而由于家庭贫困使蛋白质、热量供应不足,而使其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特晚,骨骺软骨的骨化推迟,他们的各期生长突增没有健康儿童那么明显,生长时期往往更长一些。在这样的后期一旦能充分供给营养,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赶上生长,到最后完全可能赶上营养好的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

研究表明、孩子身材的高矮,约6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因素。而按科学的方法抚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十几厘米,但是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一般而言,人到20~25岁就不再长高了,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即各种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调理:

3.3.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要蛋白质80克,青少年相对需要更多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质量。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供给和需要。

3.3.2供给丰富的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中学生每天需钙1200mg。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皮、瓜子仁及绿叶菜等。提倡青少年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3.3少吃糖。

糖吃多了易影响食欲。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响骨骺的生长。此外,茭白、竹笋、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应注意糖的食用方法或少食用。

3.3.4认真吃好早餐。

早餐要吃饱吃好,因为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为了供给上课用脑及活动的能量消耗都得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这就好比釜底抽薪。长此下去,就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

身体免疫力就是机体对外界各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如果机体具有很强的免疫抗体,就能抵挡各种入侵的致病菌,人体就不会发生某些传染病。

营养是机体中的许多免疫物质产生的重要基础,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3种免疫抗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蛋白质、热能等。免疫抗体igg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致病细菌,iga能防止病原菌侵入机体,igm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有关研究表明,患蛋白质热能缺乏症的儿童,对抗伤寒沙门菌的抗体水平比健康儿童显著要低。

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也可降低免疫水平,如维生素c缺乏时可使吞噬细胞的行动迟缓和杀菌能力下降;维生素e缺乏时可引起体内抗体合成降低;微量元素锌缺乏会伴有免疫器官的淋巴组织萎缩,皮肤超敏反应力下降,胸腺激素活性减低。同时,锌缺乏也可引起吞噬细胞的猎取和吞噬作用的下降。铁缺乏对破伤风类毒素、单纯性疱疹病毒等的抗击反应力减弱。

因而,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生理需要及生长发育的特殊需要,做到每日适量、均匀、全面的平衡膳食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许多调查已证实,在青春发育期,某些学生由于过于限制进食量,结果是体力发育水平低下,运动素质下降。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优劣,虽然与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有关,但与营养基础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摸清学生体质现状,探讨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和某些变化规律,我国历年开展的学生身体素质的.抽样调查,但是从历次测试结果来看,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品种丰富的同时,由于某些饮食宣传误导,男生中出现不爱吃肥肉,正餐节食,却平时爱吃刺激性零食等。以致饮食中营养不全面或供给量长期不足,从而导致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幅度明显下降。

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因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细胞免疫活性及体内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有利于骨骼与全身钙磷代谢的平衡,使骨骼密度增加,促进肌纤维增粗,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增加。体育活动可使心肺功能得到更好的发育,锻炼者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输出血量较大,最大耗氧量增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体重的重要因素。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消耗脂肪酸,体育锻炼可使主要产热营养素脂肪和糖类消耗增加,因此有助于减少皮下脂肪的过多蓄积,使青春期少年体格得以协调匀称的发育。体育锻炼对机体的有效作用还在于,可使机体成分产生明显变化。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只参加体育课和课间活动还远不够,从促进人体发育角度看,少年每天活跃地从事户外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3.6在青少年膳食营养与体育运动习惯中存在一些误区:

3.6.1运动量越大越好。

不少人认为,运动越多越好,大量激烈的运动如短跑、长跑等对身体并不利,这些无氧运动在身体中堆积了大量的乳酸,可导致身体酸中毒。而有氧运动尤其是慢跑、登楼、跳绳、跳操等下肢的运动,可以促进长骨干骺端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对身高的增长很有帮助。传统认为打篮球等跳跃性的运动有利身体长高,但激烈的竞争运动往往容易造成骨骼的损伤。

3.6.2大清早起来锻炼。

运动的时间以下午放学后吃晚饭前这段时间最适宜。一些家长为督促孩子锻炼,大清早把孩子从熟睡中叫醒,严重影响了孩子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对长高反而无益。

3.6.3营养越多越好。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饮食营养越充分越好。其实不然,优质蛋白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瘦肉、鱼、鸡蛋、牛奶等可以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肥肉、奶油、油汤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应该少吃。另外,如可乐、巧克力等,宜少吃或不吃,咖啡易导致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在运动中,出汗丢失水分和呼吸排出水的量都很显著。运动产生大量热量,必须散出体外,为了散热就会出汗,而汗液蒸发的过程可以带走大量热能,降低体内的温度。若不注意水的营养,不及时补充水分,常常会引发体内缺水,也可称为“体渴”,“体渴”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脱水。当出汗量达到体重的1%~2%时,即可损害体力、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运动强烈程度与季节不同,对于补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如耐力运动时每小时可丢失。

1.5升或更多的液体,夏季运动1小时出汗1~。

1.5升。

是很常见的。

参考文献。

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陈锦怡。营养与膳食指导。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王伟群。营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邓数勋。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七

中学生营养与膳食(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学会各种营养与膳食的搭配,了解六大营养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科学合理地饮食关注健康。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关爱自己,关心别人,重视健康,培养具有科学生活的养成教育。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人体中各种营养物含量图表。2、青少年每日膳食中营养素需要量表。3、准备一些有关缺乏营养对身体危害的实例。4、同学初步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增强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营养与膳食的资料(包括营养好的或缺乏营养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中学生的营养与膳食对身体的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科学、合理地营养就餐,无异于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健康的保障。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学生的`营养与膳食。探究过程:【师】: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先,经过广泛的问题调查和大量的资料收集活动,同学们已经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探究结论。【生】: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媒体展示课件,分组汇报成果。【师】:如果偏食会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生】:每超过正常体重1千克,会使寿命缩短8个月(通过展示课件引起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师】:吃东西时忽冷忽热或暴饮暴食,会对身体产生极大危害,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生】:在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偶尔会出现胃、肠方面的小毛病,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多注意饮食协调和营养搭配方面的问题。【师】:同学们对于吃零食有何看法?【生】:我们认为,正常的课间餐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注意不要常吃零食或以零食为主。【师】:作为一个初中生,每日的早餐应该如何设计才有利于健康呢?【生】:生活中要精选食物,合理搭配营养。如:早餐――鸡蛋、面包、牛奶、橙子午餐――米饭、香肠、面条、梨晚餐――玉米、牛奶、肉、枣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给学生十分钟讨论,具体内容不做具体规定,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的重视。)课堂小结:【师】:合理营养与膳食,是获得健康的基础。希望大家关爱健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长。教学反思:劳技教学是思维与实践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收集资料、汇报研究成果、动脑设计食谱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这样说,通过本课学习来引起学生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八

人类每天饮食,位的是获得营养物质。那么,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地有哪些呢?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集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它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它大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蛋、奶、和某些植物种子。糖类:是机体功能的主要物质,提供人类生命正常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它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等。油脂:是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放出的能量约是糖类的两倍。同时,在人体内的脂肪具有减小机体内器官的摩擦作用,器官抗震作用。它的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和乳制品等等。维生:其种类繁多,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生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有些是能从外界吸收,如维生素a;有些只能在体内合成,如维生素d。机体对其需求量很小,但是不能缺少。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等等。无机:其种类繁多,但是对机体很重要。它参与构成组织和调节酶活性因子,具有调节细胞代谢、激素分泌、酸碱平衡等作用。水:占机体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它主要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液体环境,溶解各种物质,保障各项机体代谢正常进行。缺少水分,人类无法生存。

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主要是由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决定。而机体上的健康则主要决定于物质输入是是否满足机体需求。机体健康首先要求足够的营养物质的输入。应为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没有这些营养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更没有健康一说。所以,我们必须先满足物质上的输入需求,才能再去谈健康。各种营养物质对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作用,同时要求的是该营养物质适量输入。若是摄入不足,那么机体也就只能满足其中的一部分功能得以正常,而另一部分功能会变弱甚至是缺失。这就和一个工厂的某些车间原料供应充足,能正常生产,而其他车间却少原料而减少生产或停止上产一个道理。若是摄入过量,那么也不是件好事,对健康也不利。过多的那部分营养无法利用,会经过其他一些途径排除。这样也是对身体的某些器官有害的。同时,有一些会积累在体内,形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例如摄入过多的油脂、糖类,会在体内形成脂肪,脂肪过多就会引起肥胖。所以,适量的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是保证机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各个功能有效的前提,疾病也就可以避免,从而达到机体健康。

古代科学技术虽不如现代,但是那是人类也已经有了饮食健康这一观念。提倡节制饮食,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都是节制饮食的提倡者,认为饮食应不要过量,保持一定的限度。这样做不仅对社会有利,对个人也是有利的。反对追求厚昧和美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提倡节制饮食的同时,还反对追求厚味和美味,主张薄滋味。《吕氏春秋·尽数》篇中说:“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疾首”,清人毕沅释为“犹言致疾之端”,即导致疾病的根源。这如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饮食也是如此,滋味太厚.反而会伤害肠胃,使口无味。正如《老子·道经》所说“五味令人口爽”,《庄子·天地》所说“五味浊口,使口厉爽”。崇尚淡昧、追求本昧,针对饮食中的厚味现象,先秦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又崇尚淡味,追求食物中的本味。《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他还认为饮食活动中的淡味是百味之首.这是他崇尚自然、返本归真的表现,反映了他无为的处世哲学。主张少吃酒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还提出了少吃酒肉的主张,《论语》中记载孑l子平日的生活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又说:“不为酒困。”《吕氏春秋·本生》篇甚至提出:“肥肉厚酒,物以自强,命之日烂肠之食。”这说明喝酒吃肉过多,有损健康,甚至会带来不幸的后果。古代人认为节俭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先秦时期的一些统治者,也很重视提倡节制饮食,反对厚味,因为饮食的节俭,量腹而食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历史上夏商两代的覆亡都是由贪饮嗜食造成的。《战国策·魏策—》记载仪狄作酒,进之禹,禹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禹的预测,在他的后代桀身上得到了应验。

饮食健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多种食物的营养互补。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尽皆囊括其中,如欲获得各种营养素,就必须将各种不同结构、不同性味、不同品种、不同性状的食物搭配混食,才能收到营养互补、营养“相生”作用。混食方法是:动、植物食品搭配,主、副食品搭配,粗、细粮搭配,以及提倡多吃水果蔬菜,以满足人体对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现代营养学讲究营养素的互补“我们常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其实就是食物搭配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对记者说“因为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比如b族维生素、尼克酸、卵磷脂等但惟独缺少维生素c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正好弥补了它的缺陷所以二者放在一起吃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这也正是现代营养学讲究食物搭配的重点所在。”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王宜说比如我们提倡大家要吃杂粮也是从营养互补的角度来考虑的最典型的就是豆类。豆类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但不同种类的豆子氨基酸含量有高有低所以平时最好别只吃一种混吃更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和生物价值。鲁纯静指出有些食物搭配只由于不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而导致搭配错误的例子也不少从口味考虑很可能会造成对健康的损害。比如人们常吃的茶叶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不利于消化吸收。而吃“大丰收”这道菜时最好别加黄瓜这一点是王宜非凡强调的因为黄瓜中含有一种酶会破坏人体对其他蔬菜中维生素c的吸收。“可惜现在餐馆中的„大丰收‟几乎没有不加黄瓜的”王宜对这种因食物搭配不当而造成的营养损失。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可以看出我国国人饮食习惯是很不健康的,所以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包括一下几点:一是食物多样性,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种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同时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三是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感到尤其惋惜。

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四是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中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尤其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如与谷类或豆类食物搭配食用,可明显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但动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人过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所以,也不可以过多食用。五是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人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六是吃新鲜卫生的食物。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变质,可能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另外,食物中还可能含有成混入各种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有毒化学物等。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防止食源性疾病、实现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尽量避免吃工厂加工制作的食物。那些食物含有较多的食品添加剂,加工过程不卫生。做到了这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疾病也会相应地远离我们很多。这是我们目前的健康追求任务。

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实在的太重要了,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食物,已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各种多样化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出现各种困惑,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不断出现,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食物是我们每天必须的东西,而营养的食物又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基础保障,营养可以调控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在食物方面,不但要吃好,还要吃的有营养,理解营养互补对我们的健康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为我们健康的身体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

营养与健康论文篇九

男(人)。

女(人)。

占总人数%。

1你是否每天有喝一瓶牛奶(豆浆)。

2你是否每天有认真吃饱早餐。

3你是否一周运动次数在2次以上(体育课除外)。

4你是否有固定喜爱的体育项目。

5你是否了解摄入什么物质(食物)能促进我们的身体发育,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a不知道b知道一点c基本了解)。

6你是否知道什么体育项目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我们的机能(a不知道b知道一点c基本了解)。

数据上分析表明:学生对膳食营养及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不知道膳食营养对能促进身体发育,维持身体健康的学生达到43%,基本了解不同体育项目可以增强身体体质,提高身体机能的也只有18%。

不难看出,学生对营养和锻炼这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然而我们更应该明白,平时的教学中,一个体育教师在室外认真教学,在生活中?有没有给学生们专门讲解或者传授过这方面的知识呢?我们要明确的知道青春期青少年发育期间的营养需求,让学生清晰认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饮食和锻炼的误区。

3.1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营养与膳食是保证发育机体同化过程超过异化过程,达到充分发育的先决条件。营养素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回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缺乏症。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各种营养素是否满足需要,将直接影响到生长突增及各系统的发育进程。体育教师可以列出一份例食谱,列出各种食物营养素,维生素等的含量表,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各种食物的价值,明白各种营养素的功能以及缺乏的症状。

发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功能的完善。发育主要是质的变化。营养因素在发育期间十分重要,营养既是决定生长发育潜在水平最终发挥得如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

有些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突增年龄时期,而由于家庭贫困使蛋白质、热量供应不足,而使其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特晚,骨骺软骨的骨化推迟,他们的各期生长突增没有健康儿童那么明显,生长时期往往更长一些。在这样的后期一旦能充分供给营养,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赶上生长,到最后完全可能赶上营养好的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

研究表明、孩子身材的高矮,约6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因素。而按科学的方法抚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十几厘米,但是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一般而言,人到20~25岁就不再长高了,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即各种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调理:

3.3.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要蛋白质80克,青少年相对需要更多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质量。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供给和需要。

3.3.2供给丰富的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中学生每天需钙1200mg。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皮、瓜子仁及绿叶菜等。提倡青少年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3.3少吃糖。

糖吃多了易影响食欲。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响骨骺的生长。此外,茭白、竹笋、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应注意糖的食用方法或少食用。

3.3.4认真吃好早餐。

早餐要吃饱吃好,因为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为了供给上课用脑及活动的能量消耗都得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这就好比釜底抽薪。长此下去,就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

身体免疫力就是机体对外界各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如果机体具有很强的免疫抗体,就能抵挡各种入侵的致病菌,人体就不会发生某些传染病。

营养是机体中的许多免疫物质产生的重要基础,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3种免疫抗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蛋白质、热能等。免疫抗体igg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致病细菌,iga能防止病原菌侵入机体,igm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有关研究表明,患蛋白质热能缺乏症的儿童,对抗伤寒沙门菌的抗体水平比健康儿童显著要低。

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也可降低免疫水平,如维生素c缺乏时可使吞噬细胞的行动迟缓和杀菌能力下降;维生素e缺乏时可引起体内抗体合成降低;微量元素锌缺乏会伴有免疫器官的淋巴组织萎缩,皮肤超敏反应力下降,胸腺激素活性减低。同时,锌缺乏也可引起吞噬细胞的猎取和吞噬作用的下降。铁缺乏对破伤风类毒素、单纯性疱疹病毒等的抗击反应力减弱。

因而,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生理需要及生长发育的特殊需要,做到每日适量、均匀、全面的平衡膳食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许多调查已证实,在青春发育期,某些学生由于过于限制进食量,结果是体力发育水平低下,运动素质下降。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优劣,虽然与遗传因素和体育锻炼有关,但与营养基础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摸清学生体质现状,探讨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和某些变化规律,我国历年开展的学生身体素质的.抽样调查,但是从历次测试结果来看,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品种丰富的同时,由于某些饮食宣传误导,男生中出现不爱吃肥肉,正餐节食,却平时爱吃刺激性零食等。以致饮食中营养不全面或供给量长期不足,从而导致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幅度明显下降。

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因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细胞免疫活性及体内非特异性免疫水平,有利于骨骼与全身钙磷代谢的平衡,使骨骼密度增加,促进肌纤维增粗,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增加。体育活动可使心肺功能得到更好的发育,锻炼者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输出血量较大,最大耗氧量增加。体育锻炼也是调节体重的重要因素。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消耗脂肪酸,体育锻炼可使主要产热营养素脂肪和糖类消耗增加,因此有助于减少皮下脂肪的过多蓄积,使青春期少年体格得以协调匀称的发育。体育锻炼对机体的有效作用还在于,可使机体成分产生明显变化。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只参加体育课和课间活动还远不够,从促进人体发育角度看,少年每天活跃地从事户外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3.6在青少年膳食营养与体育运动习惯中存在一些误区:

3.6.1运动量越大越好。

不少人认为,运动越多越好,大量激烈的运动如短跑、长跑等对身体并不利,这些无氧运动在身体中堆积了大量的乳酸,可导致身体酸中毒。而有氧运动尤其是慢跑、登楼、跳绳、跳操等下肢的运动,可以促进长骨干骺端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对身高的增长很有帮助。传统认为打篮球等跳跃性的运动有利身体长高,但激烈的竞争运动往往容易造成骨骼的损伤。

3.6.2大清早起来锻炼。

运动的时间以下午放学后吃晚饭前这段时间最适宜。一些家长为督促孩子锻炼,大清早把孩子从熟睡中叫醒,严重影响了孩子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对长高反而无益。

3.6.3营养越多越好。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饮食营养越充分越好。其实不然,优质蛋白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瘦肉、鱼、鸡蛋、牛奶等可以适当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肥肉、奶油、油汤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应该少吃。另外,如可乐、巧克力等,宜少吃或不吃,咖啡易导致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在运动中,出汗丢失水分和呼吸排出水的量都很显著。运动产生大量热量,必须散出体外,为了散热就会出汗,而汗液蒸发的过程可以带走大量热能,降低体内的温度。若不注意水的营养,不及时补充水分,常常会引发体内缺水,也可称为“体渴”,“体渴”不及时解决就会导致脱水。当出汗量达到体重的1%~2%时,即可损害体力、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运动强烈程度与季节不同,对于补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如耐力运动时每小时可丢失。

1.5升或更多的液体,夏季运动1小时出汗1~。

1.5升。

是很常见的。

参考文献。

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陈锦怡。营养与膳食指导。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王伟群。营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邓数勋。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