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8:18:46 页码:9
2023年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实用13篇)
2023-11-21 18:18:46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如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出国留学的必备准备清单,快来查看吧。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一

2016清明广州天气情况(2016.3.23日更新):

穿衣提醒;这一个温度,怕冷的女生建议穿一件打底衣,加一件薄衬衫,带上一个薄外套,冷的时候可以披上。男生一般就是穿一件衬衫,一件薄外套就可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2016年的清明或将印证这句著名的古诗了。

2016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16清明节是4月4日,星期一。

放假安排为4月2日-4月4日!

清明假期小车免费走高速。

今年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4日(星期一),与周末连休,即从4月2日开始连休3天。按照惯例,清明节假期期间,全省高速将实施免费通行。

按照高速路免费通行的日期安排,除了清明,今年剩余的高速路免费通行假期为五一小长假及国庆黄金周,端午节、中秋节假期高速路不免费。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天气预报及其意义,了解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组成,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识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了解和预知天气现象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学习地理的目的。在学习卫星云图时,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及它技术先进的事实,使学生为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识读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法和练习法。

教具某日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或当地人民广播电台天气预报的录音;投影片(天气符号表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讲授提纲。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

1.什么是卫星云图。

2.卫星云图的识读。

三、简易天气图。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播放录相(或录音)]让学生看天气预报的录相(或听录音)。

[提问]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教师讲解]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我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学习新教材。

[教师归纳]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安排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

[提问]通常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看到有哪几类气象图?(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等等)。

[教师讲解]通常气象台就是通过对卫星云图的分析,做出天气形势的预测,才能准确地预报出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只重点学习观看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的方法。

二、怎样看卫星云图[板书]。

1.什么是卫星云图[板书]。

[读课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27页“卫星云图”一节课文的第一段,并观察“气象卫星和地面接收”示意图。

[教师讲解]现在中央电视台播的卫星云图,是我国自行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回来的图象。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在世界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才能做到。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封底“卫星云图照片”,让学生读出照片中都有哪些内容。(日期和时间、地球、经纬网、我国的国界和海岸线、长江和黄河、城市、云层及其运动方向标、陆地和海洋)

[提问]卫星云图和上述内容都各有什么作用?(云层表示各地区上空云量的分布,其他内容表示地区的位置。)。

[教师讲解]卫星云图的主要内容就是云。在看云图时首先要根据经纬网、海陆界线等等内容弄清方位,再看云层的分布和范围大小、云层的厚薄以及它的运动方向。根据对云层情况的了解,就可以全面地知道,在卫星发射图象的时候我国各地的天气状况。

[练习]看“卫星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云图表示的是什么时间的天气状况?(1990年5月31日14点30分)。

(2)图中的主要云区在哪里?大致呈怎样的方向延伸?向哪个方向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为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向东移动。)。

(3)北京是什么样的天气?西安是什么样的天气?(北京是阴天,西安是晴天。)。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从卫星云图上,我们能够看出天气晴朗和云雨的分布状况。不仅如此,如果再配合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很多天气和气候方面的知识,还能从它那里知道诸如台风、寒潮、气旋等等更多的天气情况。大家说卫星云图重要不重要呀!

三、简易天气图[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教师讲解]这是一张简单的天气图,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到,气象台对各地未来天气情况的预测。请问学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在图上表现预测的天气情况呢?(用符号和数字)所以为了学会识读天气图就必须先掌握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

1.天气图中常用的符号[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天气符号表”教师讲解天气符号的构成。

[读图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按课本28页“读图”练习中的项目,识读“天气符号表”,并且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天气符号的正确方法。

2.简易天气图的识读[板书]。

[展示投影片]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提问]请大家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都由哪些符号组成?(城市符号、表示未来天气变化的符号、表示气温的数字符号)。

(2)为什么有的城市天气预报中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的变化)。

(3)电视台预报每个城市天气时,是按照怎样顺序?(先说天气变化,再说气温)。

(4)上海、南京、合肥、桂林、广州和厦门等城市未来的天气如何?(请按照一般天气预报时的顺序回答)。

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它们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可以复习小学自然课中学到的有关知识)。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三

北方大部地区降雪天气少,多晴冷天气。除夕至初一,西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有小雪;初三至初四,东北地区中北部有4-5级偏北风,东北地区北部有小雪。这就是2014年除夕天气。

今年春节是全国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的第31个黄金周,随着公众出游的时间增多,对各方面尤其是气象方面的公共服务信息越来越关注,根据天气出游成为一种需要。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将联合中国气象局做好旅游公共气象服务,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及时将天气提示传递给游客,全面提升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质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四

七年级地理课文是比较简单的,但对于教者而言是不简单的。在学习有关天气的章节中,课文内容是很浅显的,图文结合,很好看,但学生学起来却并不轻松,因为有很多内容学生看起来似乎是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经过认真的考虑,决定打破课文的教学秩序,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操作中学会看卫星云图,学会认天气符号,学会当天气预报员,并且扩大他们的视野,走进天气预报制作室,具体地看看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上课后,学生和老师都感觉不错,认为学习到了对终身成长和发展都有用的东西了。底下我就具体地谈谈这一节公开课的上课流程。

在走上讲台前,需要充分地备课。现在的备课不仅仅是利用教学参考书了。备课时候,首先是需要备详案,充分考虑在天气预报中所能出现的任何相关问题,并且要认真研读教学参考书学习其中有利的东西。虽然我们的课堂模式没有统一的式样,但参考书毕竟是专家的成果,有我们借鉴的地方,尤其是资料的补充方面。其次是多媒体的设置。应该说现在的地理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在制作多媒体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相应的最近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如果没有办法下载下来就用网页显示或者找到动画的形式播报也是可以的。假如在多媒体制作时,没有办法找到天气预报栏目,那么多媒体也就没有制作的必要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幻灯片切换的时候,弄点声响出来的效果要好一些,并且在每个幻灯片上最好用和地理有关的图片作为背景,尤其是在课件的首页上。

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氛围的设置。在现在的课堂,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了,还需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能快乐地成长。在苏北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设置的环境主要是由音乐提供的。其实,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将背景音乐放在课件的首页上,这样既方便又能引人入胜。当学生从上一节课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在优雅的轻音乐的陪伴下,他们是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的。背景音乐需要在课前就开始播放。

上课铃响过后,就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了。在讲授新的知识前,需要让学生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学生不知老师讲的是哪个地方的内容。在这一节公开课中,学生就必须通过看书了解和天气预报相关的知识点,如卫星云图上的颜色设置,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等等。

当学生简单地看过课文后,就可以让他们直接看中央电视台的整个的《天气预报》栏目。学生在看节目时,是非常专注的,教者这个时候是不需要打扰学生的,甚至是最好不要发出任何声响。或许有人认为看节目只需要直接看其中的预报部分,别的内容可以剪辑掉。但我认为这是不好的,因为一个情境的设置是需要时间来调配的,同样学生也是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情境设置的,否则急功近利是得不偿失的。学生们是喜欢看整个地节目,因为这样更可以贴近他们的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生活。当然了,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这样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习惯了后,我们才可以简单些。

看过节目后,我们可以结合天气预报栏目,有重点地解剖相关的内容。首先是卫星云图的认识。卫星云图不一定用天气预报中的,可以到网上下载一些最新的云图。在投影时,必须要将卫星云图放大,让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得清楚,并结合刚才的课文进行认识。这个时候的认识可以才用小组各自讨论,然后汇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单个地进行汇报。这个环节可以留教多的空间给学生,需要让他们充分地练习认识。认识卫星云图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后来,我通过抽样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能认识卫星云图上的简单常识,即使是个别反应慢的同学把海洋看成了“河”,也是非常可喜的。

认识了卫星云图后,就可以让学生先听天气预报图上播报,然后再说。在边说边听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掌握如何去播报天气预报。在这个环节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学生的动口能力地培养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上课时,你会看到学生的发言很踊跃积极。

除了让他们认识卫星云图外,还需要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天气符号。在配给的多功能投影片上,有相应的天气符号彩图。上课的时候,我将天气符号彩图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在底下练习认识,任由他们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认识。一段时间后,由我组织进行识图比赛。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天气符号,这为底下的播报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以上的过程应该是属于学习的,而底下的.实践才是真正地目标。课文上给学生安排了一个卫星云图,需要学生根据每个城市的天气符号,播报出相应的城市天气来。在课堂上,我直接把课文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给学生看。当学生看到投影后,都纷纷要求表演,但为了提高准确率和参与的热情,我让每个小组自己先在组内说一遍,然后再推举代表表演给大家看。学生的表演都很精彩,每个小组派出的人员都很不错,都能够准确地把城市的天气说出来。

课堂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当学生们经过激烈的学习后,需要给他们适当地休息,因此我通过投影仪让他们多了解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链接,比如当前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制作的具体流程以及播音员等等有趣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的一节地理公开课。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五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的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下降。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启发引导)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哪个更为关注?(天气)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

(进一步提问)既然如此,人们如何了解天气的变化?(通过天气预报)。

(总结)所以,每当我们第二天要出门的时候,总会听一听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了,于是人们就更加关注天气预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天气预报都预报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做出这些预报的,最后我们学会判读天气预报图。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六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卫星云图(挂图或放大的照片),城市天气预报常用天气符号图(可制成板图、挂图或投影片),城市天气预报图(挂图或制成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初一地理课所学习过的知识,来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引入新课)。

【概括总结】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况。例如,今天的上午温和晴朗、无风,中午刮起了北风,气温有所降低。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如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天气预报是指气象台、站对各地的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大气状况的变化,以及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所发布的预报。

【学生回答】由于天气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而天气状况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方面和生产建设一些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如人们出行穿衣、乘车,农作物耕作,城市建筑业等方面。所以,天气预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多次播放天气预报,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七

1.使学生认识电视台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2.使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

3.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八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天气符号;培养学生关注天气的意识;通过连续记录天气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科学精神。

活动具体安排:

连续一周收听每日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并用符号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包括天气状况及风向、风力等。最后小组内进行核查,看谁记得准确。

日期

天气状况(阴、晴、多云等)。

风向。

风力。

简易晴雨表的制作。

目的:通过制作简易晴雨表,以显示睛、阴、雨天湿度变化及提高自己动手能力。

材料:

长约50cm,直径2.5cm木棍一根,直径20cm,厚1.5cm圆木盘一块,直径约为2cm的螺丝钉一颗,有机玻璃直尺,半圆尺各一把,一个百事可乐易拉罐,铁钉数颗,白纸一张,铁螺帽、脱脂棉、线、食盐。

工具:小锤一把,胶水一瓶,小钉锤一把,螺丝刀一把。

步骤:

1.用浓盐水浸泡脱脂棉,并烘干。

2.在木棍一端切一宽6mm,深4cm的小槽。

3.在有机玻璃直尺正中和两端分别用烧红的铁钉钻一个直径为5mm的小孔。用剪刀从易拉罐上剪下一根长5cm的指针固定在直尺中间。

4.在开槽的木棍一头,垂直于小槽横面,钻一小孔,把直尺放入小槽内并用螺丝钉固定,但直尺能灵活转动。

5.把量角器背面用胶水贴上一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待干后,用胶水固定在直尺后面的一半木棍上,当刻度盘。

6.把木棍的另一头用钉子牢固地固定在底部圆木盘上。

7.把小铁螺帽和烘干的棉球分别用线挂在直尺两端孔中,并调试平衡,使指针指到90°,这样简易晴雨表就做好了。

8.然后放在通风避雨处,观察几周,在刻度盘读出晴、阴、雨的范围。

原理:

盐类物质极易潮解,当空气湿度增大时,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重量增加,指针向右偏。相反,水分蒸发,重量减少,指针向左偏。

实验观测:

结果分析:

1.大致在90°附近5°以内为晴天。

2.大致在95°—100°之间为多云天气。

3.大致在100°—120°范围内为阴天。

4.大致在120°以上为雨天。

5.通过看指针位置及变化,即可粗略预报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九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其实,大气变化是有规律的。天气预报就是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应用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做出预测。

天气预报自古就有。古人通过对天气的长期观察和经验积累,总结出许多天气谚语。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就是一种天气预报。只是,谚语都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而且有许多谚语后来被证明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些是不正确的。由于大气现象及其物理过程的变化较快,影响因子复杂,除了大气本身各种尺度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太阳、海洋和地表状况等都影响着大气的运动,所以即使现在,天气要预报得准,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天气预报由气象台制作,并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布。目前,传播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电话等。

预报天气的重要工具是天气图。气象工作者可通过分析天气图上天气系统的运动规律,来对未来天气状况做出预测。天气图是一种特制地图,上面填有各地同一时间的气象要素。天气图主要分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比如剖面图)三种。地面天气图每天绘制4次,分别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即世界时18时、0时、6时、12时)的观测资料;高空天气图一天绘制2次,用北京时间8时、20时(即世界时0时和12时)的观测资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现在气象台的核心工具是利用计算机做的数值天气预报。科学家根据大气演变的过程和性状,结合地气系统中的各种物理过程,设计出数学模型,并据此编制程序。利用这些数学模型,输入气象资料便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大气过程,并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未来的天气形势通常由计算机绘制在预报图上,供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除此之外,气象工作者还要研究卫星云图,并结合当地地形和季节特点以及经验等来修正预测结果。

就时效的长短,天气预报通常分三种:短期天气预报(1~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或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十

5月28日至5月30日,是的端午小长假。

这个时间段,没有夏季7月多的炎热,也没有早春3月多的寒冷的时节,最适合出门远行和游玩了,旅行者们应随时关注气候变化,以保障旅游的完整性,确保有一个高质量的旅行。

小编为您准确预报端午节假期期间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

端午节小长假小编2017端午天气与旅游专题与你随行!

5月28日-6月6日,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积降水量有50~90毫米,其中华南西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地区有100~160毫米,局地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时段在5月28日前后和6月3日前后。上述地区降雨量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多。

根据规定,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假期可免费通行,共免费通行20天,而元旦、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则继续收取通行费。因此,20端午节高速公路不免费。

[2017端午节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十一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交云,雨淋淋。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蜘蛛结网天放晴。

昼雾阴,夜雾晴。

瓦块云,晒死人。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十二

1.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2.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3.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4.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5.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7.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8.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9.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10.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11.东风急,备斗笠。

12.东虹日头西虹雨。

13.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14.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15.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16.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17.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18.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天气预报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篇十三

1.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2.风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6.十雾九晴天。

7.早雾晴,晚雾阴。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13.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5.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