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7:07:06 页码:7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实用9篇)
2023-11-19 17:07:06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它们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一

摘要:

本文通过我校“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介绍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目的和相关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材的选择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不同层次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依据不同教学目的进行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多媒体教学。

我国教育部早于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中明文要求国内高校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而后在1月、1月和202月教育部又多次发文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年8月,教育部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引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更提出从2007年至,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工科类本科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攻读更高学位,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

1、我国的“双语教学”。

(1)课程设置目的材料学科国际性强,学术理论发展更新快,因此在许多高校都很早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

北京化工大学对“高分子物理”课程也进行了双语教学试验。他们的做法是进行分层教学,即对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实行了双语教学。华东理工大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合肥工业大学也于20开始进行“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实行了双语教学,天津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重庆工学院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唐山学院在三上开设了“材料概论”双语课程等。

我院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原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是“高分子物理”,这门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多,内容杂,理论性强,在以中文讲解过程中尚有部分同学感到学习吃力,且是学生研究生人学考试常考的专业课程。鉴于我校是省属二本院校,学生人学英语水平与重点院校之间就有一定的差距,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从2007级教学计划开始加人了几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进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尤其是帮助一部分学生及早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查阅能力。

(2)课程体系建设鉴于前述的教学目的,因此“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课程设置在三年级上期,任选课,18学时,1学分。

该课程教学大纲大体包括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学科发展建设、高分子材料基本分类与命名等,高分子基本结构知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主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基本性质和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内容。原定为任选的意义在于实质上实行分级教学,即英语水平好的同学选修,为自己更早更快地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及外文教材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而“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的内容实际包括了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即使英语水平相对较差不选修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使整个学习的平台短缺。

(3)教学方法与体会在实际教学中。

确立了教学目标与体系设置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教材选择的问题。它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消化吸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语教学,我校制定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对教材选用、课堂英文使用比例和板书中英文比例等的规定。既是双语教学,其目的旨在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教材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应该是最佳选择。诚然,不少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确实比国内的教材更能反映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且语言原汁原味,但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其存在与我国教学大纲不完全相符、内容过于全面且难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为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解,实际教学内容覆盖率低,且学生学习起来知识点散,不易系统组织,同时也造成了教材的浪费(原版英文教材或引进影印版的定价相对都不菲)。

外文原版教材直接拿来就用,效果打折;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对较少,适合的也不多见。针对教材问题,我选择的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名校名著”系列,joelr。fried著的“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同时参考了davidlbowe:的“anintroductiontopolymerphysics”,ng的“introductiontopolymerphysicalscience”和天津大学出版的“introductiontomaterials”。

在此基础上,我制作了与本学院教学大纲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使用全英文板书,内容精练,r辅以大量图片,形象清晰,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使学生易于掌握重要知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提前把课件主要内容打印出来给学生进行预习,而把其中重点的词汇(知识点概念)预留下来。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根据课件内容看相关部分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做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减少了做笔记的时间,同时根据老师的讲解,只记录那些余下的重要的概念名词。既能够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听老师讲课,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而不过多的停留在单词本意的认知上,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抄写重要的名词,强化了记忆。

通过双语教学发现,学生中那些英语程度较好的,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课,甚至希望在课程体系设置内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及课堂英语讲授的比例;但英语基础较差的,甚至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的学生,则对双语课程有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无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的要求了。这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由此而形成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课程的兴趣有关。但通过这一学期的授课我认为在没有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开设专业性强的双语课程,对于仅仅有大学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还是有些过大了。学生阅读外文教材或参考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对于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任务相对还比较重的学生学习来说,占用的精力让一些学生也不能胜任。

2、结合本学期的授课情况和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我对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宜采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形式,尤其是分班式教学。

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如果是普遍提高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认知,必须学习的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不同的班级采用双(英)语教学的比例不同;如果是使学生提前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讲授,目的在于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先可以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可以做一些选修课。此外,对于理论知识相对较浅的一些专业课程,如“豁结剂”或“高分子材料学”等,在三下“专业英语”课程学过之后开设成双语课程也应该较适宜。如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高分子粘合剂”双语课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有的学校为了使学生适应大量专业单词而把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的做法,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为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着重于专业词汇的记忆与文章理解翻译等内容;而无论哪种性质的双语课程都应该是专业知识性的教学。个人以为,也可以在二年级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代替通常的专业英语,比如材料学科可以选择融合金属、陶瓷与高分子材料在内的专业英文文献,这样,在三年级开设各门双语课程只需辅以少量专业词汇为基础,而不影响正常的知识性教学进程。

(2)多媒体的应用对于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增加全英文影像资料,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兴趣,丰富讲授内容,真正起到导论课的讲授意义。

课堂讲授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性问题,进一步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也是今后教学中应慢慢加强的一个环节。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二

摘要:本文分析信息安全导论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实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措施,对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

一、教学目的。

我校的学科导论课程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本着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授学习方法的原则,我们用心开展了电子工程基础的教学工作。大一新生入学后,面临着从紧张备战的高中生活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之间的关键过渡,能否做好这个过渡将会影响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甚至涉及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需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适应大学里的学习。而电子工程基础作为一门引导性的基础课程,在此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据调查了解,大多数的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对于自己所选报的专业都是知之甚少。电子工程基础作为信息安全类学科导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向本专业的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个专业有什么、大家可以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以及大家应该怎样学。

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认知事物和探究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引领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驰骋遨游。专业兴趣能够带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形成专业创新能力。尤其在信息安全这样涉及科技最前沿的专业,更需要学习上的积极主动及研究上的自主创新。电子工程基础为大家提供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讲座,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引起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好奇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3.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从高中阶段家长老师严格监管的状态到象牙塔般的大学校园里自由快乐的生活,大学新生的学习状态自然由紧张步入轻松,相应的学习方法就需要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主动、独立、自主成为优秀大学生的代名词。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电子工程基础作为引导性基础课程,为教师指引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

二、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出于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指导转变学习方法以及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套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不同的教学方案。该方案采用“以课下自由学习,课堂教学为辅”的模式,分为两大主要模块。其中第一模块以教师为主导,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本课程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课题,阐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就业前景,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引起专业兴趣与思考。第二模块则是以学生为主导,主要是由学生通过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内讨论确定最感兴趣的课题,并围绕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最终以ppt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宣讲。为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每个小组的宣讲都由老师和同学提问与评分。最终的考核成绩由平时课堂表现、ppt宣讲评分以及期末小论文按照一定比例组成。

三、教学效果。

在实施上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担心是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第二模块的教学,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几乎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大一新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在学期期末,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考察了同学们对课程教授内容以及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搜集了大家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结果发现,尽管前期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所占课时并不多,但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后期确定课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制作ppt并进行宣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表1列出了同学们的部分宣讲题目。

表1中的题目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实际上,第二模块的教学,特别是宣讲题目的确定、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及ppt制作宣讲过程,使同学们对所感兴趣的问题加深了了解,锻炼了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演讲水平。通过导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我们发现只要教师教给了他们正确的方法、明确了具体的任务,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大多数学生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多数学生对课程持满意甚至非常满意的态度,并建议这种教学模式继续下去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面向大一新生所教授的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的内容以当前的先进技术为重点,这样容易造成“理论囊括专业”的印象,对此,有很多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动手实践操作的环节。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尽最大努力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课业介绍,但是鉴于教师的身份,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因此,有不少学生建议在课程中加入学长的亲身经验讲解,以便为大学阶段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出更切合实际的规划。针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会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慎重考虑,完善教学方案,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三

本文提出阶梯式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即将多个独立的实验按照所需安全技术水平的高低有机的组织起来,从而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1课程概述。

“信息安全导论”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学员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部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加重,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利用信息化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同时,必须研究信息安全的自身特点,寻找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

本课程要求学员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而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通过实验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技能,了解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另一方面提高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

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课时,课外学时即实验学时为12学时。课程内容基本覆盖了信息安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分支和领域,共包括信息安全绪论、密码学基础、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六章内容。而课外实验由于学时有限,只能在课程内容中进行适当的选择。

2实验教学内容选择。

由于时间有限,应该优先选择最基本、最常用的安全技术方面的实验,并按照所需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阶梯式的安排。

根据这一原则在整个课程中计算机系统安全章节、计算机网络安全章节中涉及的内容成为实验内容安排的重点。

2.1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实验内容选择。

在计算机系统安全章节中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内容成为实验内容的首选。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应用软件同系统硬件的接口,其目标是高效地、最大限度地、合理地使用计算机资源。没有系统的安全就没有信息的安全。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中最基础的部分,其安全问题的解决最为关键。目前操作系统主要分为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和类unix的操作系统。虽然这些操作系统符合c2级安全级别,即自主安全保护和受控存储控制,但操作系统仍存在不少安全漏洞,而大多数恶意代码正是针对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导致出现很多安全问题。

为了让学员了解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攻击者入侵操作系统的手段,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个windows漏洞入侵实验。实际上,对于大部分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配置操作来进行防范。在实验内容中,我们选择windows2000和linux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配置操作的学习。

2.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验内容选择。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章节中防火墙技术、嗅探技术和vpn技术被选择为实验的内容。

许多来自网络的远程攻击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来进行防范。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一组硬件和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保护本地网络的通信安全。使用防火墙进行网络的安全防护是最常用的安全技术。据统计,全球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中有1/3以上处在防火墙保护之下。因此,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并能根据定义的安全策略配置相应的安全规则是学习安全技术的一个重点。

嗅探技术主要通过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来接收和分析所有经过网卡的数据包。而利用嗅探器窃取别人的用户密码和秘密信息是恶意攻击者常用的手段。通过学习嗅探器的使用,可以使学员们了解数据包的基本结构,从而加深对后阶段实验的理解,同时增强数据包在网络上传输时需要安全保护的意识。

在学习嗅探器使用的实验中,学员已经认识到数据包在网络上传输的不安全性。而vpn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传输的一种安全技术。vpn称为虚拟专用网,它是在因特网上实现的一个专用网络。由于利用vpn技术构建的虚拟网络中数据包是加密传输的,从而能够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的机密性。通过学习vpn服务的配置和连接的建立技术,可以加深学员对vpn技术的理解。

最后,学员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不断地提高自身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并按照如图1的阶梯式实验内容的安排进行学习,能够了解入侵操作系统的典型攻击手段、掌握主流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配置操作、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和使用、学会嗅探工具的使用和掌握vpn服务的配置和连接。

3实验内容设计。

根据图1的安排,整个实验课程的内容包括六个实验。每个实验所占课时为2个课时,为了让学员们能够在短时间达到实验要求,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部分提高型的设计实验为辅。验证性的.实验内容的实验步骤比较详细,力争学员在实验课时间内完成所需实验,而提高型的实验内容用于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在课后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3.1windows2000漏洞入侵的实验内容。

操作系统存在许多安全漏洞如缓冲区溢出,很多攻击都是针对这些漏洞进行的。此次实验的操作系统选择的是windows2000。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们了解典型入侵过程,提高安全意识。针对漏洞入侵的典型过程如图2。在入侵典型过程中安装后门和清除入侵痕迹不属于必备环节,而是较高级的攻击者采取的方法。此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两个可验证步骤的漏洞入侵过程,让学员可以在实验课时内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这两个入侵过程分别为:1433溢出漏洞攻击和弱口令入侵。第一个实验包括了典型入侵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二个实验进一步提高学习内容,包括了安装后门的环节。

3.2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实验内容。

针对攻击者的攻击,实际上可以通过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管理配置的操作来进行防范。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实验包括windows的安全管理配置和linux的安全管理配置两次实验。

这两次实验的具体操作虽然不同,但实验的内容是相同的。每次的实验内容包括三部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服务管理和系统安全配置。

多用户的操作系统通过将用户进行分组的管理,每组赋予不同的权限,来限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使用,从而防止非授权用户进行非法操作。通过系统用户管理的学习,学员不仅可以掌握如何增加和删除用户,而且还可以学会如何修改用户权限。

由于针对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是攻击者的主要手段,因此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特权原则,尽可能关闭不需要的服务。通过系统服务管理,学员可以知道如何根据需求关闭特定的服务和端口。

为了防御攻击,操作系统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安全配置。审核策略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功能。审核策略可以对特定事件如登陆失败的事件进行日志记录。系统管理员通过对日志记录进行分析可以对攻击者的攻击行为进行事后追踪。同时,管理员还可以发现攻击者的不良企图,从而加强对系统的防护。

3.3嗅探工具sniffer的使用的实验内容。

利用嗅探器窃取别人的用户密码和秘密信息是恶意攻击者常用的手段。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典型嗅探器sniffer的使用了解数据包的结构,加深学员对后阶段实验的理解,并增强学员对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要进行保护的安全意识。

整次实验包括如何利用嗅探器sniffer对报文进行捕获、解码和编写报文的内容。其中报文捕获和解码是基本学习内容,而编写报文为提高内容。

报文捕获的实验内容如下:

利用sniffer工具捕获指定目标机发出的所有数据包。

利用sniffer分析捕获的报文。让学员两人一组:一人在目标机上登录某网站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一人捕获其发出的数据包并分析出用户名和密码。

报文解码的实验内容包括熟悉各种协议报文结构并对捕获的ip报文主要是报文头部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

编写报文的实验内容是利用sniffer提供的报文编辑功能,自行编写一个ip报文并发送到合作伙伴的目标机上,并由合作伙伴捕获进行分析。

3.4防火墙iptables的启用与配置的实验内容。

使用防火墙是防范攻击者攻击的一种最常用的安全技术。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启动配置linux系统下的防火墙iptables,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并能根据定义的安全策略配置相应的安全规则。

此次实验需要两台机器,可验证的实验步骤如下:

(1)一台机器启动防火墙iptables,充当服务器。

(2)服务器清空防火墙的过滤规则表。

(3)另一台机器充当客户机,使用扫描器nmap对服务器进行扫描,发现其开放的服务,并使用其提供的服务。

(4)服务器配置报文过滤表使得客户机不能访问服务器提供的任何服务。

(5)客户机再次访问服务器,已不能使用其提供的服务。

3.5vpn服务器配置与连接的实验内容。

vpn技术是在因特网上构建的虚拟专用网络。它通过一套复杂的协议来保证数据包在网络上进行安全的传输。此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学习vpn服务器的配置和连接建立来加深学员对vpn概念的理解。

实验内容选择学习vpn中最常用的一种访问连接方式——远程访问连接方式。通过虚拟专用网的远程访问方式,vpn客户端可以通过ip网络(例如因特网)与充当vpn服务器的远程访问服务器建立虚拟点对点连接。这种方式最适用于公司内部经常有流动人员远程办公的情况。

可验证的实验步骤包括:

(1)配置和启动windows2000server下的vpn服务器。

(2)授予用户通过vpn连接服务器的权限。

(3)授权用户与vpn服务器建立vpn连接。

4教学效果。

信息安全导论实验课程的每次实验都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来考察实验教学的效果。从提交的实验报告来看,所有学员都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了实验规定的基本内容,而部分学员在课外时间完成了提高部分的内容。信息安全导论课程的总评分中笔试占70%,实验成绩占30%。整个课程的成绩在良好以上的学员占30%,中以上的学员占80%,达到预期目标。

课程学习结束后,我们对学员进行了调查,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加深了对信息安全技术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四

导,指导、启发使明白的意思;论,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的意思;导论亦称引论,一门课程的导论是指用较为概括的语言,来论述这一学科的基本的、整体的思想,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对该学科有较为整体的、系统的把握,对这门课有概括的了解。这样看来,一门课程的导论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概括介绍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二是指导、引导、启发。一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只要谙熟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做一归纳、提炼即可。而指导、引导、启发就比较复杂,因为这就有一个向哪里指导、引导、启发的问题。

一、导论的方向。

应该向哪里指导、引导、启发呢?这不是简单的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而是对一门课程的一个“形而上”的追问。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呢?这是由这个追问的缘起决定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意义动物。哲学对意义的探索由来已久,历史上著名的有:洛克和休谟的观念论的意义论,穆勒和罗素的指称论的意义论,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工具论的意义论,戴维森的真理论的意义论,胡塞尔的意向论的意义论,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理解论的意义论。袁祖社“人生于世,区别于动物者,在于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为意义而活着,在意义的指引和推动下又去创造新的`意义。失去意义,人便复归于动物。”人的意义动物的本性决定了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作为所有课程学习主体的人,自然在学习任何课程时必然要追问其意义,这是学习者的本能。所以,一门课程的导论应该是向学习者普遍关注的价值和意义的方向,进行指导、引导、启发。心理学的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需要被激发起来后,情绪学习系统就产生一种激情,当教育人员传授的信息有助于达到学习者的个人目标时,心理能量能涌动起来,产生的复合胺等化学物质渗透到大脑的生物组织中,驱使大脑不断地产生这些化学物质。

二、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导论。

(一)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基本内容。

1.公共关系策划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一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是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实质、基本类型,产生、发展、现状,策划的原则、地位和作用,等等;二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过程。让学生学习、掌握从公共关系调查材料的分析―――目标的确定―――策划类型的提出―――创意―――计划―――完善的策划全过程。让学习者通过公共关系策划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铺垫一个进行公共关系策划活动的理论功底。

2.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一是专题策划的知识、技能、技巧,如开业典礼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危机策划、社会赞助策划、旅游策划、会展策划等。二是综合策划的知识、技能、技巧,主要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划,如生产性组织、商业性组织、服务性组织等。

(二)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的方向。

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的方向由其价值、意义决定。从人类历史看,公共关系策划课程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从应用效果看很富有实效性,所以,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较为高涨。一言以蔽之,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价值、意义在于其应用性,所以策划意识的培养及其技能、技巧就成为学习该课程的根本利益点。一是公共关系策划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这是基本的。任何一门课程,不论是理论性强还是实践性强的,不同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必须的内容之一,只是侧重于理论还是实践而已,正如马克思所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孔子所言“学以致用”。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因为其极强的应用性,所以更加侧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为了达到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所确定的这一目的,我们一般采用模拟策划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策划中进行学、想、做、组织、实施的全方位实训,能够实际操作比较常用的公共关系策划活动,如开展的开业典礼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危机策划、社会赞助策划、旅游策划、会展策划等专题策划,就是让学生组成专题策划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专题策划题目;群策群力进行各小组的专题策划;各小组的专题策划演示;学生、老师共同学习、评价个专题策划,并提出针对性完善建议。使学习者能够较全面了解、掌握各种公共关系策划活动。二是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公共关系策划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是学会怎么干。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则是学会什么时候干什么。没有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再精到的技能、技巧,也没有发挥的时间和领域,只有通过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能够扑捉到公共关系策划的时机,策划技能、技巧才有用武之地。所以,策划意识的培养就成为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高级的、根本的任务。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其有效方法就是时长期的、时时刻刻地注意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敏锐地扑捉到公共关系策划时机,进行策划。这种敏锐的意识,如果能够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这种策划就是无二的,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商业史上、经济史上、政治史上、军事史上的传奇,都是这样发生的,也对“众人皆醉我独醒”进行了经典的注解,这也是策划“家”与策划人员的根本差别。

作者:王伟然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五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师生平等。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的度呢?我这次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回答:在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导师”,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却是对我们教育者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绝非平时耳闻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我们近距离地接近学生,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取得学生地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我的学生是初一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很难坐稳,体现出一种好动性,好问性,易受干扰性。所以,当我在一旁讲课时,他们就吵吵闹闹,乱成一窝蜂。后来我决定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学生自主管理。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1、学生有着相当强的表现欲,很希望能够有机会进行表现,并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2、学生中间有着一些组织管理能力很强的人,他们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就是发挥出来,主要是因为没有被赋予充当管理者的权利。我借鉴了心理学上的“强化”方法,把学生们分成一个个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有他全权负责管理。这种方式的实施效果是立杆见影的。每个组都希望得到强化物,一下子激发起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认真进行学习,小组长也发挥了他们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日渐削减,我们要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敲响警钟。我深深地意识到,学校应该为亲子之间的交流多尽一分力。我们要倾听学生的真切心声,所以,我更加坚定了要搞好教学的决心。我们为很多父母提供了机会来聆听学生的心里话。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进了亲子间的距离。总之,通过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觉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说我们的实习只不过是我们以后教育工作的一种开端。它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六

内科学双语教学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一项教育改革举措,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已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本文分析了内科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帮助改进策略,以期促进内科学双语教学顺利开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教育部第4号文和第1号文均要求大学在本科阶段逐步实施双语教学,力争使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课程的5%至10%。在医学院实施双语教学是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人才国际化的需求和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内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基础,主要强调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的培训。在内科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可使学生较早掌握医学英语,掌握了解国外最新学术成果的途径,能及时学习疾病最新的诊治技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跟时代浪潮的医务工作者。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医学院内科学课程中都开设了双语教学,我院从开始开展内科学双语教学,现在内科学每个系统疾病中均有1一2个课时为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占内科学中的教学比例为五年制占10%,七年制占30%。经过多年努力,我院双语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效果评价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回顾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历程,仍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1目前我国内科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统一的双语教材、教学大纲。

首先,目前内科学没有统一的双语教材,多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内科学》为模板,由授课教师采用中翻英的方式进行,教师的翻译能力好坏便决定了授课的质量;也有部分教师使用国外原版教科书,但国外教材众多,各校选择不一,且国外教材教学内容、重点与我国教学大纲要求不一致,不便统一教学。

其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此,各个学校选取进行英文授课的章节不尽相同,选取哪些章节进行双语教学是由各个学校各教研组自行安排。学生英文能力强的学校倾向于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章节;学生英文能力弱的学校更倾向于内容简单、易懂的章节。这造成双语教学内容的不统一,难易度不统一,教学质量差异极大。

1.2合格教师资源缺乏,缺乏统一的师资培训。

双语教学师资问题一直是内科学双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首先教师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及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其次要精通英文教学方法,掌握熟练的'英语口语,同时还需具备熟练的,将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简单的英文传授给学生。而内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甚至也不同于其他医学专科,不同的章节是由不同科室医生讲解,如不能让呼吸系统老师讲解消化系统内容,这决定了内科学教学中教师人数众多,其英语水平层次不齐。目前参与内科学双语教学的老师要么是由于公共英文水平突出,要么是具备国外留学经验而被安排双语教学,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进行双语教学多靠自己摸索前行,这造成教师素质差异极大,授课水平差异极大。能力差的教师虽能部分英文教学,但仅仅照本宣科,无法交流;能力强的教师可达到100%英文授课,但在和效果上仍然存在差异。

1.3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

目前医学院校对本科和七年制内科学双语课程都有一定的比例要求,但是对授课效果、学生学习成果没有统一的考核和考核标准。大部分医学院校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问卷调査、网上评价等方式进行。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不可能反映双语双方英语沟通情况,而问卷调查和网上评价无法回避被调査者的主观性。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七

摘要:《电气工程导论》涉及的专业面宽、内容新、不涉及过多的理论;包含了强电、弱电、通信技术等主要内容,对电气工程类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起到“导航”的作用。本文根据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学生及教材问题,提出了通过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如何指导学生重视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重视并“会”学本专业课程,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气工程导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计。

1电气工程导论教学的重要性及内容。

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电气工程图、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

(3)快速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

从以上知道,本课程的内容包含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2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问题。

电气工程导论的内容及其丰富,包含的课程知识十分复杂,这对如何聘用新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有很大影响。

延伸到电气专业外相关的很多技术发展,要激起学生对外来世界更加信息化的好奇,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向往,比如智能家居,通过无线就能控制家用电器等,方便快捷安全,抑或更加人性化和自主化的小型分散发电,超导技术等。

目前的大学教师,对导论的教学,只是局限于本身的内容讲解,使用相关的ppt;以为讲完一本书就算完成了的《电气工程导论》的教学,对于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关心不够,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导论》包含的所有内容。一个教师讲完一本教材不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2)学生认知问题。

导论,顾名思义是讲述有关专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因为接触的专业课程还不是很多,所以对怎么样去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乃至世界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都不是很清晰,不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定位;通过这门课,学生需要对本专业进行深刻的认识。

但是,本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大学学习,此时开设内容如此丰富的内容的课程,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开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另外,本课程的内容决定本课程考查课,学生的重视程度达不到一定高度。

(3)教材问题。

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以出版的《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寿命极短,也就是说,任何一本《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使用都会面临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问题。

2.2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一下教学设计解决问题。

(1)教师设计。

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将本课程分解为:电子、电气、测量、控制、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几个方面内容;每一部分内容安排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解。

教师与学生一个是教,一个是学;不同的资深老师讲解不同的知识,会使学生认为学校对他们很重视,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教法设计。

采用案例或者参观方法,取代以往的以教材为主的讲课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知道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或者从企业现场体会电气工程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及电气工程专业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3)过程设计。

打破传统的每周两个课时的授课过程,改变为集中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在案例分析和参观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主动认知能力。

(4)学生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知识面的培养,贯彻“考研、出国、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知道电工、电子、信息、控制理论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较好的工程实践的重要性”。

2.3教学实践。

河南工程学院针对,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成了对当届学生《电气工程道路两年的教学工作》,教师及教法设计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将《电气工程导论》所涉及的内容规划到不同的教研室,然后,各教研室安排相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案例教学并带领学生到相关知识领域参观。每个案例分析及参观分配3天时间,其中一天讲述案例,一天参观学习,一天讨论。

最后的总结过程,由学院委派资深教师对学生系统讲解电气生产、电气安全及技术开发等内容,并让学生用一个下午时间写出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报告。

2.4满意度调查。

河南工程学院连续几年对《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几年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中,及20没有进行教学改革,2011及2012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表1可以看出,进行教学设计以后,学生对教师及教法满意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有了极大地理解,产生了极大地学习兴趣。

3结论。

《电气工程导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深刻认识,达到了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范瑜.电气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肖登明.电气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

[3]史仪凯.电气工程导论[m].美国加州大学,1986.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八

信息化的社会早已到来,计算机网络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所以,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社会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是相当有必要的,恰当地采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实现虚拟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保障,保障企业、学校等机密信息的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及虚拟专用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具体应用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促使相关单位重视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使用。

引言。

虚拟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虚拟网络专用技术,主要用于公共网络上,用于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现今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其中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为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可以应用虚拟专用网络,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虚拟性的连接,保证两个网络之间能够进行安全的传输,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实现更多的价值。因此,在计算技术中采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相当有必要的。

1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特点。

顾名思义,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主要是用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对于信息的管理、储存、企业信息通过等方面,虚拟专用网络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因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等都涉及到重要的机密性数据,利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能有效的保障其安全性。虚拟专用技术的特点包括高效简单,它能对企业的财务模式中的资金使用量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改善企业、学校等单位在信息承载力方面的指出情况,使得线路铺设减少,从而解决了铺设线路高难度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工作的难度系数[1]。另者,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具有简单容易操作的特点,使用的设备比较简单,适应于更广泛的人群。因此,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虚拟网络技术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其发展前景具有广阔性。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运用虚拟网络技术的具体途径。

2.1虚拟网络技术沟通企业部门和远程部门间的联系。

就目前而言,虚拟网络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部门和远程的分支部门中。并将其称为虚拟局域网应用。企业的员工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将企业部门与分支部门联系起来,并可以进行远程的控制等。另者,企业的各个部门之前的网络是相互联通的,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性,这一应用尤其方便于远程交流的跨国企业等[2]。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应用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借助于虚拟网络的硬件以及虚拟的网管设备,将机密的文件和信息进行严格的加密,从而完善与优化企业网络的信息,保障其信息的安全性。

2.2虚拟网络技术运用于企业局域网和远程员工之间。

虚拟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地在我国市场普及,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特别是从事采购、销售类型的企业,应用虚拟网络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将其运用到企业网罗和远程的员工之间,能有效地节约时间。主要的运用操作步骤是,将企业的总部后台作为中心,利用专业的网络通道进行连接。为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在企业的总部设置专门的网络防火墙,对企业中的每个互联网的管卡进行控制。业务网点和移动办公室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客户端登陆方式进行登陆,访问网络。想要实现成功访问必须要经过防火墙,这便起到了更好的网络信息保护作用。

2.3虚拟网络技术运用于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关系之间。

在企业局域网和远程员工之间运用虚拟网络技术使得企业信息网络安全性提高。同时,运用该项技术的成本比较低,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3]。虚拟网络应用于企业和供应商中,能为企业谋求更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更多的合作。如此,企业的工作量与交易量不断增多,合作的伙伴数量增加,将其发送到共享网络平台,以供其它用户查看。但是有些数据属于机密文件,也要有效地保障其机密性,进行相应的加密处理。通常所采取的措施是利用虚拟网络技术设置有效的防火墙,将企业机密文件与其它文件进行有效的隔离。用户在访问时便具有了可选择性,这既方便了工作,又使得网络数据更具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更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所以,相关的企业要重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的安全性,在其运行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为自身的信息添加一份保障,促进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总之,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未来仍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引用:

[1]孙开荣.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技术,2015,36(05):96—105.

[2]杨敏.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05):55—65.

[3]谢剑.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36(03):69—73.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论文2篇九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材料和媒介,合适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学生英文水平有限,完全采用国外原版全英文教材有一定困难。编写统一的双语内科学教材及教学大纲是规范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并规范内科学双语授课内容,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内科学中哪些系统、哪些章节应进行双语教学。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不仅方便教师因材施教,统一教学目标,也方便学生了解教学要求。

2.2制订全面的教师培训计划。

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双语教学的成败。双语师资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制订全面的教师培训计划,对教师的专业英文水平、英文口语技巧、运用英文授课能力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提高;同时还需制定双语教学准人制度,对参加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选拔和定期考核,统一教师水准。

2.3统一、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建立统一的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和考核标准,不仅能评价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双语教学的交流和提高。

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不仅要评价教师,学生也应参与评价。在学生方面,除期末考试成绩外,运用英文进行问诊、病例分析的情况都应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方面,除评价其相关专业知识外,专业外语水平,如能否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讲解医学知识,能否用英语在课堂上与学生无障碍沟通、互动也是评价的一部分。

总之,作为医学教育关键环节的内科学,如何合理有效运用双语教学模式,做到既能使医学生掌握内科学基本知识,又能够利用英语了解和掌握国外医学最新动态并发表学术成果,二者兼得,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作者认为逐步统一教材,因材施教,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措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