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49:59 页码:9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精选8篇)
2023-11-20 02:49:59    小编:ZTFB

诗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文字的美。总结要简明扼要,言之有物,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其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具有浓厚的活态流变特点。

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传统体育竞技和医药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国家,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2011年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直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地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一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的传统民间技艺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政府在发展规划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对文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上力度不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相对偏低。

二是时代不断在进步,传统的经济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日益改变,许多原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习俗逐渐退出社会生活,加之人民群众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自觉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所需的群众基础日益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见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较之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难度更大,一旦消失,即不可再生。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不仅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而且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尤显严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基础”。

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搞好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创造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是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介途径广泛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知识宣传,加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要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比重,促进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

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产生和延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

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不仅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淘汰而消亡的命运。

我国各地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其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特色与风格,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对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由此而产生一个独具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经济建设又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更大的保障作用。

例如,多年来全国各地举办的民间艺术节:河南牡丹节、哈尔滨冰灯节、云南泼水节、广西民歌节等,都是以传统文化艺术为媒介,来搞经贸活动,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开发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很好地实现了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保护”的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告词有哪些?守护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世界自豪,宣传保护,构建和谐。保护文化遗产,建设物质文明。今天小编整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告词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多彩艺品纷呈,千年华夏记忆。

2.心之所向,匠之以成。

3.享用华夏至宝,传承非遗荣耀。

4.非遗生态圈,手艺不失传。

5.山东华夏记忆,专注传承非遗。

6.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7.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8.保护遗产,让中华文化伴随历史延伸。

11.群策群力保护文化遗产,同心同德构建精神家园。

12.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博大精深。

13.携手同护文化遗产,齐心共建和谐家园。

14.中华根脉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承扬辉煌。

15.携手保护文化遗产,齐心弘扬华夏文明。

16.历史的重托,现实的使命,未来更繁荣。

17.文化遗产凝聚国魂,精神财富昌盛国运。

18.文化遗产传家宝,千秋万代保护好。

20.保护人类跋涉的痕迹——文化遗产。

22.人人争当文明卫士,个个守护精神家园。

24.勿以社会发展而毁了文化遗产。

25.日子中最有意义,遗产里最具价值。

26.发扬中华古文明,续写历史新篇章。

27.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28.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30.保护文化遗产,再铸华夏辉煌。

32.凝聚人类文明的恢弘史诗。

34.爱我中华文明,保护文化遗产。

1.珍惜文化遗产,构筑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2.认识保护意义,增强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

3.一手抓文化遗产保护,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5.五千年的沉淀,永远的传承!

6.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

10.挖掘整理文化遗产,努力造福人类文明!

11.文化遗产,人类的精神家园拉着遗产手,文明同心走。

12.保护文化遗产,惠泽万代千秋。

13.文化成就文明,精神铸就精彩。

14.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15.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之光。

16.文化成就未来,传承令人难忘!

17.保护文化遗产靠大家,保护文化遗产为大家!

18.携手保护文化遗产,心与心共建精神家园!

19.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让她融入我们的生活!

22.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决于你们,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决于你们!

24.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

25.齐心协力保护文化遗产,全心全意构建精神家园!

26.不老的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28.我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29.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30.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们的参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们的努力!

1.品千年文化,留万世遗产!

2.守望文化遗产,共建精神家园!

3.文化传承文明,传承不再遗憾!

5.金银文化遗产是最珍贵的,千好精神家园是最好的!

7.遗产是传家宝,文化是宣传机!

8.传承文化遗产,在中华腾飞中丰富多彩!

9.弘扬祖先文化,构建现代和谐!

10.保护民族精髓,延续华夏文明!

11.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12.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活动。

13.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15.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

16.文化传承文明,遗产不再遗憾!

17.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18.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9.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20.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1.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华精神家园。

22.文化,文物的灵魂,保护文物,守护灵魂。

23.中国是文化遗产的天堂,珍惜保护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

24.文化遗产铸硕果,精神文明开新花。

25.同心同德保护文化遗产,群策群力守望精神家园。

26.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添光彩。

27.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家园。

28.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心愿,和谐精神家园人人受益。

29.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30.保护文化遗产,创造新的辉煌。

31.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32.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33.我们继承的遗产子孙还能看到吗。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三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吗?下面,请大家看看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场所。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和手工制作品。这是我在周五下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香包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人们佩带的,香包以纳祥祈福、消灾避邪。香包中的香料用雄黄、艾叶、冰片、麝香、苍术等中药材,碾碎,装入香包,方可做成,香包才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让我认知更深刻的是,我以天中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在学校学制作香包。制作香包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剪一块正方形的布,沿两角对折,从左边拿针缝起来,到右边留三公分,可以装棉花和香料;再从没缝的洞里把布反过来,再装入棉花和香料就可以了。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四

今年第xx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月28日至7月14日在苏州举行。这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义不容辞参加的活动,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能够更加了解这世界遗产,同时也能学会怎样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为保护世界遗产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众多的世界遗产中,我觉得兵马俑是最灿烂的一个,如果让我参加这次活动,我会首先为客人简单地介绍一下秦始皇的兵马俑。

秦始皇的兵马俑为三个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有230米,宽有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位。哦,对了,你现在看到的哪一个俑,说不定就是古代时的一名工兵,或将军,这真是奇迹。这就是第八大奇迹。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位于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主厅东端北侧。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史俑,后排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俑两侧的俑为车士。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

介绍完了秦始皇的兵马俑,客人们会为这第八大奇迹而感到骄傲,也会为这个世界而感骄傲。同时我会呼吁大家为保护世界遗产而共同努力!因为这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全人类。大家肯定还记得泰山吧,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他们不惜代价,随意建造高级住宅楼和高档大酒楼,被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发出警告!

让我们年轻人共同参加这一次世界遗产大会,更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以便为保护这些世界遗产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六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吗?下面,请大家看看我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场所。其中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和手工制作品。这是我在周五下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香包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时人们佩带的,香包以纳祥祈福、消灾避邪。香包中的香料用雄黄、艾叶、冰片、麝香、苍术等中药材,碾碎,装入香包,方可做成,香包才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让我认知更深刻的是,我以天中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在学校学制作香包。制作香包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剪一块正方形的布,沿两角对折,从左边拿针缝起来,到右边留三公分,可以装棉花和香料;再从没缝的洞里把布反过来,再装入棉花和香料就可以了。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感受到一股古朴的风格,我细细品味着这一拥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的物品。让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觉得非物质文化是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民间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值得夸耀的历史,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不到的知识,也是历史上的最高见证!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端午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篇八

摘要: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任道重远。

本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