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表示对比的英文短语 表示对比的英文短语有哪些(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05:19:50 页码:8
表示对比的英文短语 表示对比的英文短语有哪些(二篇)
2023-01-03 05:19:50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表示对比的英文短语(精)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在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是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上是一次飞跃。同时《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原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不尽相同,但是这些知识和规律却是学习方程、代数以及函数的主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字母表示数及简单的数量关系,体会字母所表示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能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实验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讨论、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积极诱导学生思考,我适时运用电教媒体演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状态中,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设疑导入

第二环节: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前呼后应,总结收获

第五环节:了解历史,拓展提高

1、屏幕演示:

(1)你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的符号吗?(如:cctv、车牌号、p……)

(2)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简洁明了,容易明白)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中的实例引入,给学生一种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印象,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易懂,也为下面的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埋下伏笔。

2、由儿歌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数青蛙》的儿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这样数能数完吗?

(2)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几只青蛙就有几张嘴,所以我们可以说“n只青蛙n张嘴。”这样唱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3)像这样从一只青蛙、二只青蛙到很多青蛙,我们可以用字母n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我从儿歌入手,让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同时也降低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难度。

1、猜年龄游戏

(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年龄。选用一个学生提供的数据进行下列的学习。

(2)提问:老师比你大16岁,老师多大了____.

(3)让学生推算在当你一岁的时候,老师的岁数是多少岁?2岁,3岁,……。

(4)当你的年龄为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

(5)拓展:当老师b岁的时候,请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的岁数。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以简单的加减法为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摆三角形,发现规律。

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棒。

(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3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3)电脑演示:

三角形个数123……a小棒根数1×32×33×3……a×3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3、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1)出示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2)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

(3)用给定的字母试着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

(4)视频介绍数字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的规则

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①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为“点”或者省略不写;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强调表示的规范性,让学生既能从实验中得到数学规律,又要掌握数学表示的严密性。

(5)练习:(a组)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4×b=a×c=1×m=x×x=y×2=

(b组)填空:

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__个手指。

我们每76年才能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园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是在公元___年。

(c组)判断下列各式的简便写法是否正确:

(1)a×7=7a()(2)1×t=t()

(3)12+x=12x()(4)x×x=2x()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格式,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后成功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填一填:

(1)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n天共看了()页。

(2)一条裤子a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12元,一条上衣元。

(3)水果店运来25箱苹果,卖出去x箱,还剩下箱。

(4)一辆公汽原有35人,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人。

2、看图回答问题

(1)小华家道学校的路程是()。

(2)小军家都小丽家的路程是()。

(3)小华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

2023年表示对比的英文短语(精)二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我们四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安排了“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计算公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简写”这几个部分内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习的难点。内容安排层层递进,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为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创造便利。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时首先要为教材内容选择生活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我先通过媒体展示cctv和kfc,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再让生自己寻找生活中见到的字母,感知生活中经常使用字母,字母简洁好记。又通过展示扑克牌,让学生认识到有时字母表示特定的数。这些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用字母表示数”好处了。在这一环节中,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因为这样的情境创设变得十分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在后面的习题中也是以世博园为主线,既让生感受了生活中的数学,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例1我通过让学生摆三角形,再计算所需小棒的根数,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这样摆下去永远也摆不完,心理自然会产生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的需求。这时候学生在我的启发下“那用什么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可以把你已经摆的和还没摆的都表示出来?”这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要用字母把这些都概括出来的欲望。根据学生回答,表示出摆a个三角形用a×3以后,提醒学生想一想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如果继续摆三角形,a可以表示5、6、7……接着又会想到a也可以表示已经摆过的1、2、3、4,于是得到a可以表示1、2、3、4……无数多个自然数。多次进行这样的从部分到全体的联想,学生就能体会到字母表示数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例2的教学我没有用教材中的例题。而是通过问是谁最先想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对该生进行了表扬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询问该生年龄,再猜老师年龄,最后用a+20表示老师年龄。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还可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紧接着问a=25,你能够知道什么?a=30,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一个确定的值。最后a=1000的出现,学生已经能自己感受到,有时候字母表示多少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例3的教学我让生先回顾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激起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再让生自己写出字母公式,最后将公式的文字和字母表示方法对比。体会用字母表示公式便于表达、易于记忆。

在教学字母的简写时,我采用“自学”+“讲授”方式,通过自学找出难理解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多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了合作讨论的交流。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人或事举例,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学生因感兴趣而易于了解接受。同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相互的讨论,发展了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1.教学延时。下课铃响时,我的课才进行到最后一题拓展练习,原本打算在练习中完善字母不仅可以自然数,也可以表示小数或分数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实现,可见我的教学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自学时耗时过多,本想教学能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达到自学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时以及后面的练习中都反映出,这部分的教学有一定问题。

2.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发现教学时间不多后,我匆忙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感受。

3.我的过渡语和评价语过于简单,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够充分,这需要我在今后教学中更好地设计问题,把握教学的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