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词如何写 威海景点导游词(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09:33:02 页码:10
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词如何写 威海景点导游词(四篇)
2023-01-03 09:33:02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词如何写一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威海刘公岛:

一份见证 一种铭记 一次探寻 一缕思绪

山东威海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禁区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激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xx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威海刘公岛人文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保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威海刘公岛风光

刘公岛自然风光秀美,远眺松涛翠柏,郁郁葱葱,近观鹿群结队,鸟语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xx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升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明、独具韵味的生态景观、旅游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威海刘公岛的诚信

诚信是风景名胜区的生命。景区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并从抓好诚信教育入手,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联合巡查、现场办公制度,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景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17个黄金周,景区未发生游客投诉事件,拾金不昧、救助伤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诚信经营为景区负责,一心一意为游客着想,已成为每一个刘公岛人的共识,也成为刘公岛最为闪光的名片。

威海刘公岛的和谐

多年来,围绕打造和谐景区的目标,刘公岛始终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对餐饮业的投入、管理力度,使 吹海风、品海鲜、赏海景变成游客的一种享受。充分利用岛上居民的老宅、北洋海军兵舍、炮台掩体、英租时期建筑以及部队废弃的营房等,增设住宿设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也正在有计划的运作之中。开发具有刘公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大对旅行社的促销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在景区购物、在岛上消费,被纳入景区重点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北洋海军、英租时期遗留的闲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师体验训练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已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刘公岛,正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威海刘公岛的魅力

刘公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意气风发的刘公岛人将坚持把“严格保护、有选择恢复、适度开发”作为第一指针,把提高效益作为第一目标,把开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打造“文化、环境、管理和服务”四大品牌,全力推进后山景区、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工程,精心建设主题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具特色的海权文化基地、人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基地,使刘公岛真正成为千里幸福海岸的龙头,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成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靓丽窗口。

关于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词如何写二

尊敬的各位旅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威海!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定远”舰景区,位于山东省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威海市的城区繁华地带,主体景观为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历史上的“定远”舰,是19世纪工业文明的产物,因为武备强大、防护完善,见证象征了中国海洋上一段辉煌的.往事。这艘军舰又因浓浓的甲午风云,和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屈表现,赢得了“永不沉没的‘定远’”之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清光绪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向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订造,该级舰设计时集中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铁甲舰,为“遍地球_等之铁甲舰”,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为二舰命名,“定”、“镇”二舰和济远舰为同批建造,本应于1884交付中国,但当时正值中法开战,德国遂以此为理由拒绝交舰,直到1885年中法议和后方将交付中国,于1885年10月底抵达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国,其中“定远”舰成为北洋水师旗舰。

“1894年,定远号作为北洋舰队旗舰,带领十多艘战舰参加9月17日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上的遭遇决战。当日下午12时50分,由定远先向日舰开炮。不幸地,在战事开始时定远的一次主炮齐发中,其舰桥突然断裂,丁汝昌身负重伤,旗舰亦不能挂旗指挥各舰。而镇远的管带为林泰曾。战事一直由中午持续至下午5时,期间定远、镇远一直坚持作战,是战斗的主力;曾以主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使其弹库起火退出战斗。

不过由于定远及镇远二舰火炮射速太低(原本用作更换主炮的经费被皇室转作修建颐和园等其它用途),弹亦不足;在下午战事完结时,镇远主炮炮弹只馀25发,副炮更全部打完,在战事中未有发挥更大的威力。而黄海战役亦以北洋水师损失五艘战舰、日方五舰重创而结束。

甲午战争后,日本接收镇远为战利品,于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被日本海军接收。1904年2月6日日俄战争爆发后,镇远随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舰队参加朝鲜海峡警备作战和旅顺口封锁作战,并参加了黄海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向日本政府索回原属镇远的遗物,于1947年5月18日从日本运抵中国上海。现在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内展出。

20__年,为纪念这艘名舰,更为使今人不忘历史、牢记国耻,激发民族自强精神,在威海市政府支持下,由威海市港务局为主斥资复制了“定远”号纪念舰。20__年5月,“定远”号纪念舰正式停泊于威海港北码头,与刘公岛隔海相望,成为威海海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标志性人文景观。

谢谢大家!

关于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词如何写三

威海刘公岛,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和缩影。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还曾蒙受英租殖民统治的耻辱。岛上建有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水师养病院、铁码头、电报局、电灯台、船坞、炮台等一系列海军军事与基地保障设施,成为亚洲一流的军港,北洋海军实力居亚洲之冠,世界排名第四。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将士浴血抗敌、为国捐躯,谱写出悲壮的爱国主义篇章。之后,刘公岛又沦为英租殖民地。为此,1988年,国务院公布"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是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为主题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馆址所在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级军事衙门。

文物景点

该馆开放参观的文物景点有: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与戏楼、丁汝昌寓所、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黄岛炮台兵器馆、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等,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形成了集文物古迹精华与海岛自然风光于一线的游览格局。

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威海重要的古迹之一。清光绪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师,并设督署于岛上,习称北洋水师提督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机关。提督署背山面海,坐北朝南,围以长垣,占地1万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沿中轴线有三进院落,分前、中、 后三厅。前为议事厅,中是宴会厅,祭把厅在后面。东西跨院问有长廊贯通。大门前左右角楼为鸣金、奏乐和瞭望处,东西两侧是辕门。整个建筑飞檐画栋,雄伟壮观。提督衙门外西南200米处是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寓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与日寇激战于黄海。提督丁汝昌和舰长邓世昌英勇奋战,最后壮烈殉国。

部分景点简介

丁汝昌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年,占地30余亩,是北洋海军的军事指挥中心,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水师衙门。

提督署辕门 ,海皂埠嘴炮台克虏伯大炮,口径280mm,重60吨,长13.96米,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程6460米。

提督署为砖木举架结构,前后三进院落,厅室百余间,廊庑回环,浑然一体。

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长18.88米,高2.5米,正面铭镌600多位北洋海军将士的姓名、职衔,背面刻着刘华清同志的题词。

龙王庙,清代建筑,庙内厢房供奉丁汝昌灵位,保存丁汝昌德政碑,故又称丁公祠。

北洋海军将领蜡像馆 ,王庙前的戏楼,清代建筑 ,洋海军将领蜡像馆 .

汝昌寓所,左右三跨,前后花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丁提督及其家眷在此居住六年之久。

刘公岛水师学堂,创办于1890年,占地28亩,为清代四大水师学堂之一。图中为水师学堂西辕门。

关于威海刘公岛景区导游词如何写四

各位团友:

在我们旅游行业流传着一句话:北京看墙头,西安看坟头,广州看车头,上海看人头,桂林看山头,苏州杭州看丫头,那么我现在想问下大家,到了我们威海看什么那?呵呵!这里没有什么头看,来这里看画,江山如画里。威海本身就是一副绝妙的山水画,这里山清水秀,天蓝海碧,绿树成林,鲜花似锦。城建新颖,令人赏心悦目。而在这副美丽的山水画中,更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景点--刘公岛。

刘公岛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它不仅具有优越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实的记录了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这个岛上。刘公岛,当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战场,也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地。它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甚至是今后几代人记住:"腐败亡国,落后挨打"。那麽,来刘公岛参观,其教育意义,是其他一些景点所不及的。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刘公岛距市区旅游码头有2。1海里,乘船20分钟即可到达。咱们到了威海码头之后,还要转船进刘公岛,现在我就将一些注意事项给大家讲一下:第一,岛上有许多吃海鲜的小摊,大家一定要先跟我游览完景点之后再去看。不要我在前面走,大家在后面跟小贩们讨价还价,最后我会给大家留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另外,大家要吃的话,一定要问好价钱、看看海鲜新不新鲜之后在坐下来吃,避免以后出现问题。第二,刘公岛上是不产珍珠的,他们都是从蓬莱那边运过来的,大家要买的话,可以到青岛再买,无论是价格上还是质量上都要好一些。第三,大家无论是在船上还是上了岛之后,都要拿好自己的东西,因为岛上外来人比较多,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细一点。第四,时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我们进岛大约需要15分钟,有晕船的将晕船药吃上。另外,这船是有时间控制的,多长时间一个来回,都有规定。所以我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集合,大家一定要定时到那儿。如果因为一个、两个来晚了,我们就不等了。因为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耽误全车人的时间。那你就只好自己坐船出岛了。

(民港)大家看一下这块石碑,它是由32块莱州大理石组成的,高约32英尺,象征着被英国统制了32年。

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徐徐地离开了旅游码头,威海这幅山水华又从另一角度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大家看,东海岸那边就是有名的避暑疗养区,红瓦绿树,一片诗意。南岸是一片别墅群,掩映在葱绿的果树丛中。坐在游船上看威海,自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是否有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哪?

说起这刘公岛,不仅岛上的自然风光很美,而且它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地,北洋海军的建军基地。咱们今天去那儿,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而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我也希望能够激发起大家更大的爱国热情,让我们接受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这次去刘公岛,参观的景点主要有三个: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和龙王庙。

现在,我来说一说刘公岛的名字,每个地方的名字都有它的来历,刘公岛也是这样据专家考证,早在战国时期岛上就有人居住,名字叫"刘家岛",说的是在东汉末年,有一个刘氏家族为了避免曹氏后裔的迫害而流亡到这个岛上。来到这儿之后发现此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于是就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并以自己的姓氏--刘氏来命名这个岛,即刘家岛。那为什么后来又改名为"刘公岛"了呢?大约在四百多年前,有一支南方商船队出海打鱼,行驶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这些人一边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一边与海浪作搏斗,但是都没有成功。就在他们无力自救、放弃生存希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海中有火光闪动,此时他们欢呼雀跃起来,使出全身的力气划到火光附近,这才发现火光是从一个孤岛上的茅草屋里散发出来的。他们借着淡淡的灯光将船靠了岸,由于他们在海中与恶浪作搏斗消耗体力过大,所以刚踏上海滩时便晕到在地上,当他们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被两位热心的老人所救,老人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汤和玉米饼子,但是奇怪的是这些饭怎么吃也吃不完,他们边吃边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是不是他们的祷告起了作用?于是就问这两个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们说叫刘公刘母。等他们吃饱后,老人又给他们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并转身离开了。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是个出海的好天气,他们想在走之前当面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可他们找遍了整个岛也没发现个人影。他们恍然大悟,这是遇见救命的神仙了阿,慌忙下跪磕头来表示感激!为了表示对刘公刘母的救命之恩。这些人就联合岛上的渔民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到取名为刘公岛,刘公岛也行此而得名。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战国时代岛上就有人居住,遗址至今尚存在岛的东南面;汉代有刘氏到岛上垦荒居留,刘公岛被称为"刘氏别业",明朝初期为避倭寇侵扰,曾将岛上居民迁出。嘉靖年间,王宪武率农民起义军占据刘公岛,后遭镇压。万历末年,登州府又招人进岛垦植,并派兵把守,在此期间,南北方海运兴盛,刘公岛兴旺起来,居民增多;清康熙二年(1663年),刘公岛疫病流行,居民全部迁出。1690年有丛、邹、姜三姓进岛居住。1703年,又有一支农民起义军进驻刘公岛,遭镇压撤走。光绪年间,清政府筹办北洋海军,刘公岛被作为海军基地,修建了大批设施,岛上居民增多。1895年春,甲午战争结束,刘公岛被日本军队强占达三年之久。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威海成为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到1930年被强租32年之久。英国人将刘公岛设为一个特防,由英巡查管辖,除强占岛上原有的建筑设施外,还将居民的土地全部收买,在岛上建了英远东海军司令部及住宅、医院、教堂、监狱等,还设立了茶社、运动场、邮政局和海军墓地。刘公岛成为英国海军的避暑养疴之地。1948年国民党军占领刘公岛,年底解放。解放后,岛上居民又四次迁出迁入,所以刘公岛有两大怪事:第一是刘公岛上居民没有姓刘的,第二是居民没有从事海上捕鱼的,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