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7:38:50 页码:11
2023年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实用9篇)
2023-11-18 17:38:50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写总结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事实,以加强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培养自律能力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关键。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一

初入云南,我们先去了大理。苍山、洱海、蝴蝶泉、崇圣寺三塔、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大理国……。大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大理古城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种树,花果并茂。天生丽质的白族导游金花笑吟吟地向我们介绍大理“风花雪月”的胜景:“大理的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构成大理‘四绝”,你们看我们白族姑娘的头饰就凝聚着风花雪月。”我们好奇地审视着:从帽檐儿缀下至胸前洁白的飘带,象征着风,白白的帽檐儿则是雪,雪下面一弯新月托着一圈鲜花。哦,好美的喻义。我在捕捉着白族人民创造的美。然而,白族“三道茶”却更让我们情牵神迷。在典型的白族喜州民居里,我们品味着白族历史悠长的“三道茶”。这第一道茶是“苦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第二道茶为“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清雅之气,绵延无穷。白族的祖先们仿佛是用这“三道茶”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先甜后苦,勤劳才能有幸福”的人生之道。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认识了三塔,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三塔造型奇特,挺拔秀丽,都是八角形空心砖塔,虽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登上崇圣寺新建的塔楼极目远眺,三塔像三柄古朴的宝剑直插蓝天,又像三根茁壮生长的春笋试与天比高。背景就是苍山洱海,苍山逶迤,洱海蜿蜒,苍山上云烟氤氲,变幻多姿,洱海像一块长形碧玉紧紧镶嵌在苍山脚下,波光闪闪。这是怎样一幅大气磅礴的水墨山水长卷啊!

汽车在洱海边的公路上疾驰,我贪婪地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景色,山色如黛,袅袅云烟。民居的建筑风格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粉墙画壁”是它的一大特色。一色的青瓦白墙,一色的飞檐斗拱,一色的雕梁画栋……清新淡雅、锺灵毓秀的水墨画卷一路展开来,让人从心底涌出想近距离触摸的冲动。难怪李清照会说“山光水色惹人亲,说不尽,无限好”。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二

初春的风清凉而澄澈。天空仿佛一块玻璃,干净得近乎透明,淡淡的云影是雕刻的暗花,姿态曼妙,却不张扬。而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便是这冰清玉洁的云吧。当年写诗的李白,足迹没到过第一湾,一个我只在地理书上了解的地方。他靠想象完成了对黄河的描述,我只能扯下一株衰草,试试能否看清它的前生。

一树花是如何开了又谢,一些事是如何撕心裂肺了又渐渐归于止水,我们对过程其实并不历历了然。所谓婆娑红尘苦,樱花自绽放。时光流转,空间无限,任何个体的生命其实都是借来一段岁月,用以冠上自己的名字。是以何不出去走走,走进唐的绵云,宋的清河。

黄沙漫天,起伏的线条在天边游走。大漠的孤烟今何在?长河的落日今何在?

一棵胡杨的枯枝干横卧着,风干的容颜封住了生命的隧道,枝桠上挂着的动物枯骨,也许是为了膜拜,也许是为了祈祷,也许是为了对曾经存在的默默证明。

诗词里的山水是真实的,那条溪水之上的木桥是真实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之时,所有的语言都消失,我只看见林间模糊的图像。

图像的背后有一只手,隔着变幻的云霞,我看不见。听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两支游弋的野鸭偶尔发出压低的鸣声。人们是一群闯入者,忙着摄影,忙着谈观感,只有天空浓墨如泼。我没有摄影,带走的是幻像。真实永远留在林间,留给这一轮明月。

书,被风一页页掀开,并遮住所有的箴言。我用手去翻,却直直触到“采菊东篱下”的终南。

终南呵,读不尽的唐诗宋词,数不清的文人雅士。有时,你在世界的外部,草长莺飞,花团锦簇。亿万灵魂聚集,来赴你的盛会。仿佛,不曾寒冷,不曾黑夜,不曾有焦渴而干裂的土地。你袒露出花朵,犹如水中镜像,蜻蜓一点,会晶莹地碎掉。有时,你在世界的内部,电子在原子内飞舞。流星划过蓝色的夜空,那些裸露的岩石,那些坚硬着的心灵,都想匍匐在你的裙下。

还有人,要用枯枝做成路标,写下,通往终南。

总有人,会错过这些。错过风卷黄沙的塞北,错过樱红柳绿的江南,然后写下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不管是华夏大陆,亦或炎黄台湾。

其实错过往往不是过错,是命。错过美丽的风景,那也是一种风景。人生的必经之路上,总要一路走过。那些意外的风景会带来许多惊喜。而那些驻足不行、等待在远方的人,总是会错过,错过。

路是会拐弯的,风景也会。

可你看见了什么?看见了已经醒来的雄狮,看见了已经站起来的东方巨人,看见了千万人口中呢喃的中国梦成为现实。

我们看见自己,我们看见世界,我们看见高贵和卑微。

时间是凹凸着的,不平滑,没有丝绸的质感。正如我们脚下的路,一会儿呈现,一会儿隐藏,各有韵味。

远方的天空由湛蓝而火红,大地将慵懒而沉静。而我们,将怀着恩惠,用色彩划出界限,于楼观问道,伴终南养生。

作者:黄健。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三

人们都说,云南这个地方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犹如人间仙境。趁着暑假的大好时光,妈妈带我随着旅行团都云南这个地方旅游。我按奈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心思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这个地方。7月22日中午,我终于坐上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开始了我的云南这个地方之旅。

第一天。

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旅游的第一站——石林。

用完早餐,我们来到了石林风景区。这儿是中国八大地质公园之一,又分大、小石林,历来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这儿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全世界是非常罕见的。我们首先游览大石林。一进入景区,眼前的美景马上把我们吸引住了。奇峰怪石,纵横交错;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线,沉醉其中,途中的疲惫全一扫而光。好戏还在后头呢!我们跟着导游,一步步深入密林。

沿着羊肠小道步行,我们来到了整个石林的标志性景观。一块巨石耸立在平地上,巨石中央篆刻着两个红色大字——石林,这二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好与石林的.景致风格遥相呼应,真是妙极了!我们驻足拍照,休息片刻后继续游览。

越往里走,石峰便越密集,小路又岔成了另外许多小道,更令人觉得这石林阴深神秘。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儿处处有景,且景中有景,令人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瞧!这儿叫做刀山火海。下面的石头有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上面的石头有如锋利无比的刀剑,刀山火海因此得名。在一池绿水中间,一块仿佛利剑的石头突兀而起,但尖利的剑刃被震断,掉入池中只露出一角,这就是有名的剑锋池奇异的大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令我们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一座亭子上。从这里环视四周整个大石林尽收眼底。看着高低起伏,气势恢弘的石峰,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随后,我们游览了秀丽的小石林,阿诗玛的化身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石林只逗留了半天,但这儿的神奇和美丽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烙印。下午,我们还游览了七彩云南这个地方,购买了一些土特产,然后入住宾馆,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

早上天刚亮,我们便起床,乘车前往第二站——云南大理。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云南大理。首先我们要去著名的洱海。也许你会问这是一个海吗?不是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湖,它位于点苍山脚下,被称为高原明珠。我们登上了一艘颇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游船,准备船游洱海。游船慢慢开动了,向湖中心驶去。我来到游船的甲板上,柔和的阳光照耀着我,凉爽的风不断地迎面吹来,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惬意极了,我顿时感觉到身心是如此的舒畅。极目远眺,远处的群山在云雾的包裹下若隐若现,仿佛一位位身穿白纱的少女在借洱海作镜子梳妆打扮。的确,洱海的水清澈,湛蓝,湖面上被风吹起一圈圈涟漪,阳光洒在湖面上,像是谁向上面洒了一层碎金纸,金光闪闪。不但如此,这儿鱼虾丰富,真不愧为高原明珠!我感觉自己已经全身心融入了奇妙的大自然之中,真想高歌一曲,抒发我满心的欢畅!

紧接着,我们观看了白族歌舞表演,品尝了独特的三道茶。白族小伙子和姑娘们节奏鲜明,极具特色的歌舞表演真叫人赞不绝口,特别是那白族人用来迎宾接客的三道茶,一哭,二甜,三回味,更令人过嘴难忘!随后,我们又登上南诏风情岛,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下午,我们还游览了蝴蝶泉。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我期待着新一天的来临。

第三天。

这天,我们来到了丽江——这座有着悠长历史的古城,游览这里著名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山上空气稀薄,氧气少,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对登山者的身体素质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山上温度低,天气也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透。还在山脚下,我就已经感觉到袭人的寒气,看来要登上这雪山并非易事。我们首先坐车上至一定的高度后再坐缆车上山。旅游大巴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行驶,我透过车窗向外看:树木郁郁葱葱,覆盖了大片山岭,怎么一点儿也不像雪山的样子啊?我心中充满了疑问。但随着汽车越驶越高,树木也变得稀少了。哦!原来树木也怕冷啊。

我们很快到达了半山腰,还租了大棉袄,买了氧气瓶,全副武装,准备上山。缆车来回不断地把一个又一个旅客送上山,终于到我们了。我坐上缆车,透过玻璃窗往下看,只有稀稀零零的几棵大树,不畏严寒,生长在山间。缆车稳稳地上升,我眺望远处,翻滚的云海,缠绕在山腰,白茫茫的一片,好不壮观!

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缆车已经把我们送到了接近山顶的地方,剩下的一小段山路要我们自己步行。我走在用木板搭建而成的阶梯上。寒风刺骨,我的手都冻僵了。走了不久,我突然看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四面都刻着阿拉伯数字:4506,代表此处海拔是4506米。我们在这儿拍照,然后继续向山顶进发。高原的特殊气候让我们很不适应,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如果像平常一样跑步,便会喘气,甚至出现缺氧,因此我们只能放慢脚步。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登上了木梯尽处。从这儿往下望,真是风光无限好!整个山岭尽收眼底。灰白色的石头与翠绿色的树木形成了绝妙的搭配,再加上缕缕云雾的衬托,更显得秀丽,迷人!

我们在山上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又乘坐缆车下山。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神圣,美丽的玉龙雪山!

下午,我们又乘车回到了云南大理,游览崇圣寺三塔。崇圣寺是唐宋时期南诏,云南大理国有名的佛寺,而这崇圣寺三塔就直立在寺前,今天寺毁塔存。

走进大门,首先吸引我的是水泥大道两旁的松柏,以及大片的草坪。树不高,但十分苍翠;草很绿,显得生机勃勃。沿着大道一直往前走,三塔高大雄伟的形象毅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听导游介绍,三塔中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小塔分列南北,均高42。19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算起来,三塔离今天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如今仍能屹立不倒,实属罕见。

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三塔背后,这里有一块石头,名叫蛙鸣石,石上有两个小洞,只要用石头向小洞用力凿三下,就会听到呱呱的蛙叫声。我将信将疑地试了一下,远处果然传来一阵蛙叫声。后来听导游解释才知道这是由于三塔的回音造成的。哦!看来这三塔也有许多奥妙呀!

我们离开了三塔,又游览了云南大理古城。一天的行程令我疲惫不堪,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我想明天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一定会是十分有趣的,我期待着。

第四天。

我们又回到了昆明,游览更多这儿的景点。

汽车直奔西山,说起着西山可大有名气,它是昆明第一风景名山,滇中第一佳境,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3a级,厉害吧?里面的风景更厉害呢!其中西山龙门更是闻名遐尔,有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说法。昆明的市民都有三月三,耍西山的风俗习惯。我们马上跟着导游登西山。

上山的小路不算宽,还很陡。山上的寺庙很多,差不多每上一段石阶就有一间,这些寺庙中数达天阁最出名,我们的目的地就是那儿。我们越登越高,小路也越来越窄,陡峭的石壁把小路包裹住,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围栏。一路上边游边走,我们终于来到了龙门。只见入口处有一座石雕的牌坊,上面雕着龙门二字,并雕有一颗被游人摸得光滑的石珠,据说只要摸一摸这颗石珠就会保佑你发财发达,吉祥如意。走进龙门,就是一个半圆形的小月台。站在月台上,上是蓝天,下是峭壁,远观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云蒸霞蔚。湖面上白帆点点,鸥飞燕舞。再放眼远处青山如黛,白云悠悠,如诗如画,真令人飘飘欲仙!返身看看达天阁,这个不大的寺阁并非用木建成,而是在一块天然岩石上雕琢而成,构思奇妙,叫人叹为观止!正中雕的是魁星,是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北雕文昌帝君,是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南雕关圣帝君,是主宰降魔伏妖之神。在他们的背后刻着骏马奔驰图,还有祥云缭绕,仙鹤双飞,一株蟠桃树绿叶红果,栩栩如生!我在魁星面前跪下拜祭,希望他保佑我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下午,我们结束了这天的西山之游。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加精彩!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四

莒国古城西行,有浮来山,山有千年银杏树一株,树下有古刹曰定林寺,寺因树闻名,则香火盛,僧侣众。寺后有小径达山顶,后拓小径修石阶,因势曲折,或曰“小十八盘”。石阶两边设五百彩绘罗汉像,或站、或卧,或匍匐,或喜、或悲、或肃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山中一景。

寺中有高僧,僧有爱徒曰静修、静言。一日高僧坐禅入定,忽见佛光现,殿中佛祖开口言:“今信众捐资,修罗汉金身,实为我佛幸事,足下高徒聪明向佛,然资质、禀赋有异,可试之。”高僧膜拜诺。睁目视之,唯见青灯摇曳,方知乃梦境也。

翌日,唤二徒于佛前,言:“为师昨日偶梦,我佛显灵为修金身喜。命汝等入山,日落前将罗汉数目报来。”二徒领命而去。

静修自山脚起,每见一佛,则唱诺礼拜,罗汉法号、形态、相貌均记于纸上。静言亦自山脚起,壹、贰、叁依次细数,数至五十余,忽见罗汉身下有编号,再细观,佛身下皆有编号,且号自下而上递增。大喜。快步奔山顶,得数五百零八。返于山下,见静修尚在记录描画,告之数目,欲携手同归告师。静修不为所动,静言讥其迂,嗤之以鼻。

静言返寺中,告师以数,师笑而颔首。

至日暮,静修方归寺,则僧衣破败,面容如炭,静言窃笑。静修捧画稿于师前,师大喜。

高僧问于二徒:寺后罗汉几何?静言曰五百零八,静修亦如是。再问“罗汉中,荷锄而立者,何人也?持刀剃发者谁?金身罗汉几何?持宝塔者谁?”静言哑口无言,静修则娓娓道来。

高僧曰:静言领命而去,唯重罗汉数目,眼不见其他,况见有编号而直奔山顶,心存侥幸,虽有数而心中无数。静修遇佛而拜,细描罗汉于纸上,则心上亦有我佛。若命汝等再去山中,查找如我所问,静言需往返无数,然静修无需。数佛实为修佛,心中有佛方能修,数为因,修业为为果。静言聪明,机灵动脑有小成。静修好学,有心执着,则成正果。

静修诺,静言惭然。

凡事皆如此,有心者,执着行事,事半功倍也。如古人言:举一反三,学一而知十也。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五

早上7时30分,在香榭里饭店餐厅就餐。有煮鸡蛋、鸡蛋炒西红柿、肉馅包子、米粉面团、肉末炒酸菜、豆浆、稀饭等。

旅行社的曹导游8时准时带我们出发,前往海拔最高处可达2033米高的高山旅游景点。

从乌江江畔的武隆县城出发,盘山而上约一个半小时,到达旅游景点售票处。

山高远远超过湘西的矮寨,但是路面很好,公路的坡度设计没有矮寨公路那么陡峭。所以行车一路很顺利。

车停下,我们和曹导游共十人去购票。

“你们休息,把身份证给我,我给大家集体购买门票!”曹导游扬扬细弯眉毛说。

大家趁此留影纪念。

突然曹导游手里扬着一张身份证喊着什么。

原来游伴王老师的老婆误将她自己的身份证放在了他的提包里。但是售票人员必须要本人的证件才行。

“和他们耐心讲讲,应该不要身份证的。”同行钟老师说。

“和他们讲讲吧,别为难我们!”瞿主任说。

一会儿,曹导游出来说道:“王老师加一百元,你们看呢?主要是在定团的时候有个人是补上去的!”

“游玩所有的行程才加一百吗?”王老师问。

“是呀!”曹导游说。

“那就加吧!”王老师利索地说。

“如果每个景点都加前,当时说我就不来了!”补加的游伴张老师蹙着眉毛说。

“如果加,每人给你添点无所谓,只要玩得开心!”一个人安慰说。

进入景区几十分钟,到了仙女山。山上的集镇因为旅游开发建设得很有现代气息。验票处停着三列环保小火车。说是火车,只是连在一起的外箱做成火车式样的橡皮轮胎车,每列由三节连接而成。每节可以坐四行六座。

小火车行使所过处,可以看到成片的杉木林,还有吃草的马匹。这里的杉木可是进入重庆以来见到的最大的树木,最大的有鼎罐粗细。

来到仙女山草场,眼前很开阔。整个草地倾斜而下,由三四个大山湾连缀而成。看起来很像我童年时候玩过的地方——刚刚砍伐掉树木一两年的'长满矮草的斜坡草地。这里的草地在山顶,向下倾泻着;上部建有盖有茅草的砖瓦房,还有一排欧洲风情的屋顶斜度很大的一层楼红瓦房。

游伴们约曹导游合影留念。她有些拘束。

“我给你打一套拳术,你就来合影吧!”我说。

“行!”她说。

大家拍完照,就往回走。

“你如果想学哲学就和我田师傅学!他教哲学的。”看见曹导游和田老师一起走我说。

“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曹导游侧过头向他请教。

“实在!”田老师肯定地说,“珍惜短暂的人生,活出趣味来!”

为了唤起大家的兴致,我唱了几句山歌。

“曹导游也要唱!”一个游伴说。

“这里没有唱歌的气氛!待会儿吧。”她肯定地说。

“这里就是十万亩南国大草原啊?”一个游伴揶揄着问。

“就像我们家乡的黄豆地!”一个开玩笑说。

大家哈哈大笑。

“不会吧?这个已经很大了啊!”曹导游说。

“这里的火车像我小时候坐过的大拖拉机!”一个人又打趣说。

大家又爆发一阵大笑。

曹导游双手握住不大的脸也忍不住嘿嘿笑个不停。

在车上,导游唱了一首改编的重庆民歌。接着王老师唱了一首以激发导游小曹再来一曲。她便再唱了个短曲。

下了小火车一路向下,乘坐高空电梯垂直往下直往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

下了电梯就能看到极为高深的天坑。垂直往下幽深不见底。再往下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天生三桥”第一座桥:青龙桥。说是桥,其实是两座连山天然形成的石窟。人行石阶蜿蜒着从石窟底部延伸而下。从下往上看石窟极高且奇险!“天龙桥”、“天福官驿”两个石窟连接为一体,但是各有进出方向,景观极为奇特。从下往上看,天桥似乎架在行云之下,桥顶高不可及。“天福官驿”的桥底根基地带建有一座四合院。据说是著名导演拍摄影视的唯一外景实用地。

沿着桥底的溪流往下走,穿过龙水峡“地缝”。为了游客的便利,道路虽然铺设很好,但是崎岖蜿蜒、艰险曲折;时而挑挂在悬崖峭壁,时而穿行于压得很低的石崖之下,时而越溪穿桥,时而过瀑逾洞……最窄处两山相夹不足一点五米,最宽处不超过十米,最高处从下往上峭壁高达三百多米。

行走很久,忽然一道高山飞瀑悬挂在头顶之上。瀑布宽约四米多。瀑雨击打着谷底的石头,发出频繁的响声,和泻瀑的轰隆声,让人立即想到李白笔下的飞瀑豪情。

沿着蜿蜒的石板小道,行走大约两小时,沿着上坡公路走了一段路到达步行终点。

在仙女山设有一处专售竹炭制品的小超市,产品很有吸引力,几个游伴购买了产品,相对而言价格不贵。

途中当地农民兜售着本地特产,火烤玉米棒子很香,荞麦粑粑咀嚼起来津津有味。很有几对农民脚力抬行的木椅轿子时时有人乘坐,价格两百到三百元。几个小学生守在出口处端着的满盆翠绿的黄瓜,使人不忍心不买。

返回饭店的时候,堵车了,导游叫我们先去用晚餐,她自己和司机在后面安置车辆!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六

美丽的沪沽湖,素有女儿国之美称。位于四川与云南的边界,是四川与云南的界湖。

居住在湖畔的摩梭族部落以名扬中外的“走婚”风俗,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探寻,似乎大都抱着碰一碰运气地想法过来的,男士们大都无限向往,而女士…就不太喜欢,反正我就是不喜欢。为什么呢?先听我说说他们是怎么个“走婚”法,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日间,男女很少单独相处。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日间约好女子后,会半夜到女子的'“花楼”,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之类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其他人不要打扰。然后在天不亮的时候离开。如今,这项传统婚俗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虽然结婚,却没有共同住所,平日各回各家,节假日才聚到一起。咳咳,这一小段是网上抄的,是为了让你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走婚”的模式。所谓“男不娶,女不嫁”通俗地讲,就是相爱的情侣走婚成功以后,即便女方有了小孩,他们也是各回各家。小孩是由母亲与舅舅一同抚养,更直白一点的说,就是男人只要负责播种就好了,而他们在法律上也属于合法夫妻。

初到丽江就有听当地人说过,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感觉确实是这样,丽江的男人真幸福啊!

沪沽湖很大,四川占三分之二,而云南的虽没有四川的大,却最出名,我想是四川的宣传力度不够吧。从丽江古城到沪沽湖要六个小时左右,可以让客栈帮你们订车票,每天只有一躺,要提前订,来返是160块。期间,我们坐车走的这段路叫“丽水十八弯”坐起来很刺激,看起来更刺激,就是抱着山跑圈圈,绕啊,绕啊,从下绕到上,在从上绕到下,在最上边的时候,感觉离天空很近,白云看起来前所未有地大,好像触手可及。一路上都是绝世美景啊,那云、那山、那江,简直就是惊天动地的美。一定要坐在靠窗的位置,拿起你手中的相机来咔嚓咔嚓,什么晕车,头痛都全都能让你抛到九宵云外去。听说这儿还是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的拍摄地,不过我没看过。

沪沽湖的门票是100元,你只要进去了,呆上三五个月都可以,因为那些客栈、餐厅都在里面,环湖而建。要记得在网上提前订好客栈,所有能让你看见湖的客栈都很贵,最最便宜的单间都要180,可是里边很小,我住的那个客栈给忘了,不能给你们提供方便了。说到这里呢,我得建议一下你们,如果你们要在沪沾湖多呆上几天的话,可以租一辆单车,去游游四川那部分的沪沾湖,先声明,要单车骑的好才推荐,因为那里公路很曲折,你们要小心。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七

今年寒假,我们去了云南这个地方玩,爸爸开车,开了两天半,才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一路往西走,经过了广西南宁,云南这个地方昆明等许多地方,终于在1月26日到达云南这个地方云南大理。我们本次旅行与往常的不同,以前,我们的旅行目标只有一两个,而且很轻松,在酒店很惬意。可是今年去云南这个地方旅游,可就不一样了,我们一共有三个大目标,而且不是在同一个市里,要到处跑,爸爸计算过,除了在云南大理的一天没开车,其他的9天,都是在路上,有恐怖的悬崖,还有陡峭的山路。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三个目标,我最喜欢的就是云南大理。

在云南大理,我们的住处,纯粹就是一个客栈,里面有小院,有花有草,还可以通过窗户看见云南大理的眼睛——洱海。我们住在二楼最好的位置,旁边有一个观景平台,住在云南大理的两天半,我经常去观景平台上荡秋千。清晨,盼太阳悄悄露脸,慢慢地绽放出光芒;中午,看渔船泛舟水上,想坐上小小渔船近距离拥抱洱海;傍晚,赏彩霞送走太阳,让太阳投入苍山的怀抱;夜晚,望远处星光点点,愿满天繁星将夜晚点缀得更加绚烂。我喜欢云南大理的天,包容这里的人们,我喜欢云南大理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我的身上。有人说过,上关阅花,下关听风,苍山踏雪,洱海赏月。

云南大理的小吃也非常有意思,云南这个地方十八怪、米糕、三道茶,以及蝎子、蜂蛹、蚕蛹、蜻蜓等等。在云南大理,不必太紧张,只需要将自己的身心融入美丽的景色当中,放松,放松,看着太阳从这边升起,至那边落下,坐在客栈里,晒着太阳,发着呆,忘记所有不愉快,用心灵深处来感受云南大理,不要生气,也不要悲伤,想象着,自己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在广阔的洱海中荡漾,自己,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已经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云南大理的人们,热情,快乐,无忧无虑;云南大理的风景,山高,水绿,诗情画意。

我爱云南大理,爱云南大理的人们,爱云南大理的民族,爱云南大理的风情,也爱云南大理的景。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八

昨天晚上,老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天我们要去千岛湖旅游!乐得我一晚上没睡着。

今天早上,我们一家早早地起了床,打算先去接萧山的潘叔叔一家。潘叔叔是老爸的大学同学,他的女儿叫昕艺,比我小两岁,长得很可爱。潘叔叔一家上车后,我们又去闻堰与赵叔叔一家会合。赵叔叔也是我老爸大学的同学,他的儿子比我小三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叫欢喜。

驱车大约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千岛湖镇上。老爸的大学同学程叔叔带着他的儿子陈默早就等在那儿了。吃过中饭,他便带我们去入住的宾馆。车子大约开了十分钟,目的地——开心农庄便到了。哇,这个地方真美呀!依山傍水,门口就是千岛湖。农庄周围到处都是果树,有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的`石榴树,有结满了绿油油的“小圆球”的桔了树,还有许多我从没见过的果树。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小睡了一会儿后,老爸提议去门口的千岛湖游泳。耶!我们四个孩子以最快的速度穿上泳衣,带上救生圈,冲向千岛湖。下去的陡坡长满了青苔,我们尖叫着滑了下去。啊,千岛湖的水真清啊,热乎乎地,舒服极了。我们开心地打起了水仗。

太阳下山了,老妈们催着我们上岸。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起来了。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山水游记的散文简短篇九

登高山看日出,是我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

三年前,在红网湖湘文化版群认识了《大围山》编辑王老师,初步了解了大围山。便有了上大围山看日出的欲望,而且一年年强烈。

今年正月,儿、媳都还没上班。当我提出上大围山看日出时,他们兴趣盎然,带上好动的小孙女,2月16日下午便从娄底双峰的老家驾车直往浏阳大围山。晚上10点半安然地住进了大围山森林宾馆。

来到了大围山,山中幽静,一夜酣睡,次日早晨我从梦中惊醒,同伴们早早就醒来了,此时正待六点,天尚未亮,车子向七星岭进发,弯弯曲曲,旋转而上,看着脚下的山峦逐渐离你远去,那种登山的快乐便飘然而至,早春的清晨,车外空气的寒意瞬间就让我们清醒了,繁星漫天的头顶,那无数座密如林立的山峰,在迷离的星光下,显出朦朦胧胧的淡影,像一幅水墨画儿似的,充满了诗意。凉爽的山风,沿着幽深的山谷吹来,没有一丝云,仰头望见那高耸在头顶上空的七星岭,星光下,显得更加雄伟高大了,一缕缕乳白色的晨雾,飘浮在山峰之腰,像围上了一层轻纱。

天渐渐放亮了,上山的路左右颠簸,一直攀爬向上的陡峭的台阶,就像是绕着山腰的巨龙,缓慢上升,东方北斗七星的大勺子状倒插在两个山谷之间,一直伴着我们,一个又一个的弯道、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我们真有点直上九重天的感觉,层峦起伏的小山脉,新修的公路两侧的积雪还未融化,看着远处天际线上已经泛起的红光,车子开到了公路尽头,壮观的七星亭还在前边,我们停下车,一路快速向前奔去,踏过几十步台阶,同来的谢老师一个箭步,直上观日台,拍下了笫一张绝美的日出照片。

我大步跑到了顶上的平台上,生怕错过了这美丽的景象。第一缕晨光从大围山对面升起,此时天边鱼肚白的上方,放眼向东方望去,慢慢地,在和地相连的地方,从南到北渐渐地现出了一条橙红色的彩带,越来越鲜明,越是靠下,颜色越重,似乎在橙红色里还带有几分暗紫色,越是往上,颜色则越淡,仿佛在橙红色里面又带有几分草绿色。不一会儿,彩带上出现了一片火红,随着红色的越来越重,整条彩带的颜色则逐渐地淡了下去。就在这个时候,天地相衔接之处,在一片火红的下面,一轮朝阳露出了头,先是一个日牙儿,再是一个半圆,转眼间整个太阳像一个圆圆的红球,腾地跳出了地面,冉冉上升,是那样的红,那样的大,那样的光亮,那样的娇艳,喷薄而出,格外的耀眼,七星峰沐浴在鲜亮的晨光中,太阳远远地羞答答地半露着越来越亮,朝霞渐渐染红周围的天空全露出来了,霞光四射,天空中飘浮着的几片白云顿时变成了飞舞的彩霞,大围山以及周围的群山也都脱掉了白纱而换上了红纱,日出的美丽,是无法用文字和言语来表达的,就算是相片留下的美景也完全比不上亲眼看见时的震撼,身心都飘然而起,世间的一切纷扰都渐渐远去,那一刻,我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卡通卡通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珍贵的照片,我虽年老力衰,也不示弱,在大家忙绿的时候,唯有幼小孙女却抛在后面,哪怕她哭着喊着,也没人顾及到她,这哭叫声倒给大围山上黎明前增添了又一种美妙的音乐声,太阳慢慢爬上来了,我们站在观光台上,向四周望去,天空下,远远的一切清晰可见了。

经历了一大早的疲累,收获了美丽的日出后,各种自拍、互拍、摆姿,都体现在相机内。近些年,真的,爬过不少的山,但还从未让我如愿以偿过,这次,我格外的兴奋,大家都已忘却了刚刚还冻得发抖的身体,不时摆动着相机,对着远方的天空、四周的重重山岳,还有脚下的奇特景致,一阵猛拍,把这短暂的时刻定格在记录上。

此刻此景,我好好奇,向同行者打听此地何叫大围山,他对我说:大围山群山环抱,方圆几百里尽是山套山,好象一个大山围子,故名大围山。七星峰上的主峰1608米,连绵起伏呈北斗七星模样的七座山峰叫“七星望月”,也正是这美丽大围山上的朝阳所在。是的,难怪大围山这么神奇,我面对层层森林,深深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这时,山峰,绿树,梯田,公路逐渐地清晰了起来。

大围山上四大绝景之一的云海之美,让我更觉奇特,天边,哦!彩云,就在太阳的右下方,一朵椭圆形的彩云,刚看见的是红色,一会儿变作金色,一会儿又变作浅浅的淡黄色,我闭了闭眼睛,再看时,只见云彩后面透出多彩的光,许多亮点慢慢从云团中散开,那朵彩云却面对面地向我们头顶上飘来,瞬时,阵阵云雾围绕在身边,疑是仙间,胜似仙境,阵阵山风一会吹走它们,一会又将它们带来,充分感受到大围山早春的气息。

我眼望着山上一排排正待复苏的杜鹃树,蹲下身去,仔细观察,那一点点淡青色的枝头,我发现了它正在蠢蠢欲动,即刻准备吐出新芽,我心中幻想着大围山进入四月之后的杜鹃花进入盛花期,此时的七星云雾峰上,听到的将是呢喃鸟语,闻到的是花草馨香,漫山遍野,目力所及之处,无一不是杜鹃花的世界,杜鹃花的海洋。

伴着朝阳,七星峰顶上四周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望着山下层峦叠嶂伸向远方的低矮的群山,站在大围山上,还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山顶的北端,一段山脊从上往下俯瞰,好像长城一样,笔直耸立着绵延开去,山脊露出的北坡,在残雪的积存下,美不胜收啊。那些山、那些水,那掠过身边的'山风,还有那飘过山巅的白云,都使人感到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飘逸,那么的纯真,那么的优美,我感觉到仿佛整个身心都与这大自然溶化在一起,享受着这特别的风采。

高山不胜寒啊,尤其是这严酷的初春,冻了一个早上的我们,倒也无法降低大家登山的兴致,山对我来说,总是特别的,不管著名的山,还是无名的,那种轻松而愉快的感觉,让我心旷神怡,满身舒畅,登山之美,美在登峰之乐,当你登峰造极放眼天下时,慢慢就会体会到“凌绝顶、众山小”的感觉,观赏碧绿田野、绮丽云海时,享受阵阵清风拂面而来时清凉的感觉,这些在喧嚣的都市哪里还会有这般美好的感受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