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7:10:17 页码:13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大全8篇)
2023-11-19 07:10:1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总结时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增加可读性。以下是成功者总结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巧,一起来分享经验吧。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一

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甘肃庆阳。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黄土高原沟壑。庆阳市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冬寒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庆阳—名系沿用古“庆阳府”名称,最早取决于宋代政和年间,后设环庆路,又设“庆阳军”节度,庆阳之名,方见于史册,沿用至今。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任”环庆路经略抚缘边招讨使”与其子驻防庆阳,驻城练兵,保境安民。庆阳市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20万年前这一带就有人类生存。五六千年前,先民就在此农耕,养殖,制陶。据《史记》记载皇帝轩辕氏再这一带和医祖歧伯合著《内经》。夏代,周祖不出失官率部族赴此,驻城拓荒,安邦定居,今庆阳县城据传就是建于此时的“不出城”故有“周旧邦”之称。庆阳市也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俗称:“陇东老区”。

庆阳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是有名的烤烟生产基地,作物以半干旱的小麦、玉米等为主。

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此兴业,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庆阳又是我国西北最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发掘于庆阳县三十里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第四纪早期的“黄河古象”化石,使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迄今区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古文化遗址980处。秦长城、秦直道各跨越境内二百多公里。北魏永平二年的北石窟寺,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全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品。范仲淹为抵御西夏入侵修筑的二将成、大顺城和平戍寨雄姿犹在。

庆阳历代名家辈出,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

庆阳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粮、油、水果及中药材等。黄花菜驰名国内外,被国家经贸部定为“西北特级金针菜”。黄甘桃、晋枣曾是古代贡品。庆阳、环县、华池、西峰四县(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

庆阳是一块神奇的高天厚土。庆阳地处祖国大西北、陕甘宁三省的交会处,全市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总人口256万,辖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七县和西峰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2米之间。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原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13627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子午岭的400多万亩次生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称。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供电、通讯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覆盖全境。

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据《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曾与中医鼻祖岐伯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岐黄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巍巍周祖陵矗立于庆城东山之巅,殿宇巍峨。位于西峰区温泉乡的老公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庆阳有璀璨的古代遗珍瑰宝。世界瞩目的“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化石,均发掘于境内马莲河流域。标志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肇始的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华池县赵家岔。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和历代古建筑、石刻、墓葬及古生物化石点有近千处之多。战国秦长城横跨镇原、环县、华池三县。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沿子午岭穿越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北石窟寺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庆阳历代名人辈出,各领风骚。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西晋学者傅玄的《傅子》和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空同集》,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先贤们留给后世的不朽的精神遗产。

庆阳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1920xx年在宁县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陕甘边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未丢失过的一块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组成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这片热土,养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干部,原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华池县长李培福皆为时代楷模。毛泽东曾分别为他们题词:“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面向群众”。现存的“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是国家、省、市分别确定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老区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庆阳“五绝”。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革命歌曲,是庆阳人孙万福、汪庭有等农民歌手的佳作。评剧精品、电影《刘巧儿》讲述的就是华池县农民封芝琴争取婚姻自主的真实故事。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惟一的新剧种。庆阳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目前,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庆阳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xx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共同组织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我市从170多座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还命名庆阳市贺梅英等48名民间艺人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庆阳市马秀珍等63名民间艺人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170人为庆阳市工艺美术大师。

庆阳有着丰富的资源。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资源富集。庆阳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10℃,年日照2250小时-2600小时,无霜期140天-180天。年均降雨480毫米-660毫米。庆阳是甘肃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长庆油田的主产区,石油资源储量28.47亿吨,20xx年原油产量为186万吨;西峰油田已探明三级地质储量4亿多吨,开发前景广阔。庆阳煤炭藏覆盖全市,全省1428亿吨预测储量中,庆阳占1342亿吨,是全省预测储量的94%。千米以浅资源量达84亿吨,具备亿万吨级大煤田建设条件。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备受推崇。庆阳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九龙、金枣和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农牧产品享誉国内外。庆阳还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国家特产经济开发中心确定的全国特产白瓜籽、黄花菜示范基地。庆阳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庆阳工业以石化、食品、建材、医药为主,骨干企业有长庆油田采油二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甘肃通达果汁有限公司、彭阳春酒业有限公司、九连山水泥厂、西峰制药厂等。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二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甘肃庆阳北石窟寺观光旅游!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满足诸位客人的需求,使北石窟寺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庆阳北石窟寺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样,属甘肃早期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其风格与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相近,在中国佛教石代佛教圣地,全面体现了古代陇东佛教活动的兴衰与发展。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一颗艺术明珠。

陇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带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塬的西侧,东北距庆阳地区行署所在地西峰市25公里。这里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西汉至晋代为安定郡,北魏时归泾州,唐代为宁州,五代、宋时属原州彭阳县,元代为镇原州,明清属镇原县。其地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北魏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开窟造像的风靡,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胜地。据史料记载,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20xx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康生久为,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于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财,“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无论奚康生当初开窟建寺的动机如何,足见当时佛事活动之兴盛,而陇东的劳动人民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粗犷的黄土高坡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精美的艺术瑰宝。

北石窟寺自北魏开窟建寺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这样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宋、清碑文记载,古代寺院、殿宇轩昂、龛像俨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辉、佛光普照、僧众云集、阁楼峻丽、蔚为壮观。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清末兵燹。战乱烽起、寺院建筑,付之一炬。僧众遭戮,佛事废弃。新中国成立,1959年甘肃文物工作队在陇东进行文物普查,重新发现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对这一佛教文化古迹开始清理保护。寺院现有大小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碣7通,各代游人题记150余方。其窟龛分布密集,形如蜂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窟院南北长125米,宽40米,面积为5000平方米。窟龛分布的岩石断面南北长120米、高20米,大小相间,可分三层雕凿,造像均为高浮雕和圆雕,形象逼真,风格各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陇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165号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位于窟区正中,是北魏永平二年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门两侧高浮雕两尊守门天王,其事高5.8米,身着铠甲,足蹬战靴,怒目锁眉,神情威严,大有震慑一切邪魔的气魄。身旁横卧两尊雄狮,虽年久残损,然张口舞爪,威态犹存。

该窟好象一座高大的殿堂,空间宏大,气势磅礴。覆斗式顶,距地面高14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为长方形,面积340多平方米。窟内东(正壁)、北、南三壁雕七尊立佛,佛高8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鼻大唇厚,体魄雄建,褒衣博带袈裟,施无畏手印。俨然一派华夏民族伟人的形象。关于七佛图和七佛造像题材,全国早期开凿的其他石窟出有实例,然而完整意义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为以后七佛窟的兴建开创了先例。《魏书·释老志》简述佛教经义时,曾说:“释迦前有六佛,释迦继六佛而成道,处今贤劫。文言将来有弥勒佛,方继释迦而降世。”《增一阿含经》卷四云:“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这些记载,说明七佛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佛经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说法教”,“照明于世间”,而且可“解除”一切众生的生死病痛之苦。北魏王朝编造七佛的种种“功德”,对七佛和弥勒的宣扬是在于极力沟通人神之间的界限。北魏从太祖拓跋硅到宣武帝元属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禀“皇帝即当今如来”之义旨,为北魏七个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则歌颂佛教历史,加强佛教正统思想的传播。二则讨好朝廷,歌颂皇帝功德,安抚民众,巩固北魏统治政权。因而供俸七佛在当时陇东地区十分盛行。七佛造像成为北石窟寺的一大特色,从北魏一直延续到晚唐,题材形象十分突出。这说明北石窟寺在陇东古代是一处非常正统的佛教圣地。而当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陇东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不惜血汗来雕凿如此宏伟、众多的七佛像,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愿望。

165窟还有十尊4米高的胁侍菩萨和两尊5.8米高的交脚弥勒,3.05米的骑象菩萨和阿修罗天王像,胁侍菩萨面目人俊秀、身材修长、婷婷玉立、神态自若。交脚弥勒头戴方冠、颈戴璎珞、肩披天衣,下着长裙,面带微笑,恬静而雅。骑象菩萨风姿娟秀、仪容恬静,柔情绰态,嫣然含笑,堪为驱除邪恶的善与美的化身。三头四臂的阿修罗天王像酷似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雕刻刀法粗犷简炼,形象生动奇特,三副面孔,三种表情,一喜一愁一怒,表现了他面对人生不同心态,一手举日,一手擎月,一手执降魔杖、一手握金刚杵,表现其法力无边,勇猛不屈的气魄,显示了劳动人民不甘屈服封建统治势力,勇敢捍卫美好生活的坚强斗志。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三

2017年甘肃省导游考试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采用现场导游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考生从事导游工作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等。

现场导游考试根据我省实际选择现场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考生在考试机上录制现场考试音频和照片,着重测试地陪服务中最核心的参观游览服务的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等;考核考生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对景点知识的把握、讲解方法的运用和对所提问题回答的正确性;考核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查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导游服务能力》考试由景点讲解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和综合知识问答。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考语种进行景点讲解和口译测试(包括“中译外”、“外译中”),每题口译字数在150一200个之间。

(一)景点讲解(中文、外语通用)

1.考试目的

主要考查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2.考试内容

以甘肃省最具代表性的20个景区或景点基本概况和相关知识,作为甘肃考区应试人员应该熟知掌握的内容,计算机按考点任意组合三个景点,考生选择一个景点进行讲解。

(1)甘肃概况

答题要点: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面积、人口、民族、民俗风情等;

3)历史沿革;

4)名物特产;

5)旅游资源。

(2)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

答题要点:

1)兰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面积、人口等;

2)详细介绍白塔山公园、中山桥、黄河母亲等;

3)简述水车博览园、生命之源、兰州龙园、白云观、音乐喷泉、金城关、百合公园、龙源、大剧院、会展中心、文朔阁、兰州文庙等景点。

(3)南北石窟寺

答题要点:

1)南北石窟寺的开凿情况;

2)两个寺对比讲解;

3)重点介绍南石窟的一号东大窟和北石窟的165号窟。

(4)永靖炳灵寺石窟

答题要点:

1)简单讲述甘肃段丝路南线;

2)炳灵寺的组成,名称,石窟数;

3)炳灵寺与其他石窟比较,它的特点。

(5)永靖黄河三峡

答题要点:

1)黄河三峡的组成;

2)刘家峡水电站;

3)太极岛;

4)罗家洞;

5)临津古渡;

6)龙汇世界;

(6)拉卜楞寺

答题要点:

1)拉卜楞寺名称的来历,地理位置;

2)黄教六大宗主寺的名称;

3)六大学院的介绍;

4)拉卜楞寺的建筑风格;

5)藏传佛教的密宗与显宗。

(7)冶力关景区

答题要点:

1)该景区的'构成;

2)莲花山;

3)西峡;

4)冶海湖;

5)地方民族风情的简单介绍。

(8)莫高窟

答题要点:

1)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洞窟数、壁画面积;

2)名称来由;

3)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和飞天艺术的介绍;

4)藏经洞的发现,敦煌学的产生。

(9)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答题要点:

1)鸣山的地理位置;

2)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以及沙鸣响的传说;

3)月牙泉的面积等,以及有关传说;

4)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四

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此兴业,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庆阳又是我国西北最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发掘于庆阳县三十里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第四纪早期的“黄河古象”化石,使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迄今区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古文化遗址980处。秦长城、秦直道各跨越境内二百多公里。北魏永平二年的北石窟寺,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全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品。范仲淹为抵御西夏入侵修筑的二将成、大顺城和平戍寨雄姿犹在。

庆阳历代名家辈出,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

庆阳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盛产粮、油、水果及中药材等。黄花菜驰名国内外,被国家经贸部定为“西北特级金针菜”。黄甘桃、晋枣曾是古代贡品。庆阳、环县、华池、西峰四县(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五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重修或重塑。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存最早的洞窟,建于初唐的17、28、39窟,虽然都是中心柱窟,但与莫高窟北魏时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显的不同。

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与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尽相同,显示了榆林窟初创时期的个性特征。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个显密结合的大乘净土窟、壁画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艺精湛、艺术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时期洞窟中尚无可以与之相比的作品。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洞窟尤为精彩。

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观音手中所持物件多达140件,其中有冶铁、酿酒、铲、锯、双尾船等,还首次出现了拉弦乐器的鼻祖胡琴。文殊、普贤经变中的山水画一改以往背境装饰的陪衬作用而具有了明显的独立性、画面所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十分罕见的古代山水壁画精品。西夏第2窟的水月观音线描精致、设色富丽、意境高雅,令人赏心悦目、遐思神往。

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特别是榆林窟和所属的东千佛明显绘制的6幅玄奘取经图,十分珍贵。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总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

1961年,榆林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辖。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六

甘肃省博物馆(gansumuseum),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甘肃省博物馆。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博物馆座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平面呈“工”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

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基本陈列有《甘肃历史文物》、《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甘肃自然富源》及《甘肃革命文物展览》。

馆内收藏有丰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我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甘肃省博物馆座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与友谊宾馆以马路相隔,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多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

馆内收藏有丰富多彩、珍奇繁多的各类新石器时代彩陶和石窟艺术珍宝,展示出甘肃历时7000-3000多年彩陶发展体系。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还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壁画,既形象再现当年开通、保卫“丝绸之路”的情景,亦充分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画面,又是研究中国古代中西交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及佛教艺术的佐证。博物馆内还保存有一长8米,高4米的黄河古象完整化石的复制品!

甘肃省博物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1956年建,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43年改名为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称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新馆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8万...

多平方米。该馆藏品计有自然标本、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7.5万多件,一级藏品110多件,有甘肃彩陶、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世界闻名的铜奔马和成组车马俑、汉代医方简、北宋淳化二年(991)《报父母恩重经变画》等。

自然标本中珍藏有中国特有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丹顶鹤等标本。藏品中历史文物占三分之二。最具特色的是新石器时代各类彩陶、汉代木简木雕、十六国至唐代的佛教造像、写经等。革命文物有当年红军长征遗留下的标语等。该馆陈列面积7500多平方米,有5个大型的固定展览。《甘肃历史文物》展览,展出了甘肃境内出土历史文物1500余件,系统地反映甘肃历史发展的概况,重点突出甘肃新石器时代的各种文化的彩陶,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河西走廊出土的汉唐文物,十六国至隋唐佛教艺术和写经等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甘肃自然富源》展览,展出实物、模型1380件,全面介绍了甘肃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交通、气候、水文、土壤和动物、植物、矿物资源。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展览,展出了墓内保存的60多幅砖画。《黄河古象》展览,展出1973年春在合水县发现的黄河剑齿象化石,长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遗骸。《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展览,以长征为轴线,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介绍长征在甘肃境内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革命斗争。该馆单独或合作编辑出版的重要书刊有《武威汉简》、《甘肃彩陶》、《武威汉代医简》、《汉简研究文集》、《炳灵寺石窟》、《红军长征过甘肃革命文物》、《淳化阁帖选》、《汉简书法选》等10多种。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七

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称十方净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

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其中的《帝后礼佛图》是我国现存的唯一石刻图雕(另一处位于龙门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石窟寺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它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点,代之以面貌方圆,神态安详,多呈静态造像风格。因此,这里的雕刻既保留着北魏浓重的艺术特点,又孕育着北齐、隋代的雕刻艺术萌芽,形成由北朝向唐朝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导游词甘肃省庆阳汇总篇八

阿答应的声音。

罢了对话中表示对人和事物的满意程度,与差不多,还可以的意思接近。

摆搭,摆摆搭搭漫不经心的样子。

半调子,半杆子不通事理,说话没分寸的人,举止不沉着的`人。

白毕了付出代价而无结果。

背锅子驼背的人。

毕蹬了完蛋了。

边边边缘,旁边。

冰哇哇冰冷。

草驴母驴。

抄治糟蹋。

长拉拉形容漫长,难以等待。

扯模聊天。

吃敬被看得起。

抽脱了逃脱了,跑脱了。

串串不兮参差不齐的一串。

锤头拳头。

呲眼窝看人目不转睛或呆板。

揍(cou)向上抬一下。

全欢齐全,家庭圆满。

大(da)叔父或伯父。父亲(庆阳,宁县,正宁)。

大大(dada)伯父或叔父。

大茬大部分。

挡瓜干扰,碍事。

刁二匠搞抢劫的人。

盯识留心所关心的事物。

二百五,二杆子,二球讥称有些傻气,说话做事莽撞的人。

发瓜发牢骚。

方方方块,方行。

搞道央求,劝慰,想办法。

告油往齿轮等地方抹油。

跟集赶集。

供帮供孩子上学。

瓜子傻瓜。

瓜搭勾搭。

逛脱了耽搁了。

瓜嘻嘻傻乎乎。

夹不住话不能保守秘密。

接承答应。

结活指结实程度大小重量等超过一般。

焦火指办事抓得紧。

精gou子光屁股。

亏他先人里骂人作了坏事羞辱了先人。

壳(kuo)子硬强硬,遇事不退让。

浪三游手好闲的人。

冷song骂愚蠢无能的人。

撂过停止。

列挂摆样子,做作。

淋子雨连阴大雨。

骂讲骂骂咧咧。

铆硬了过分了。

帽盖头发。

没良法没办法。

没麻打没问题。

没眉眼不顾脸面。

哪达那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