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出去旅游的英文怎么说汇总 在旅游的英语怎么说(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1:41:59 页码:7
出去旅游的英文怎么说汇总 在旅游的英语怎么说(3篇)
2023-01-03 11:41:59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出去旅游的英文怎么说汇总一

xx国际旅行社成立于20xx年,公司总部座落在常州市中心,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设立的专业旅行社,以现代化企业管理为模式,注重人才与管理有机结合,以人尽其责,人尽其才为原则,塑造出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及服务规范、训练有素的导游员、业务员。同时公司与民航、铁路、旅游车队、酒店及各相关部门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好”的经营理念,加之严格的管理,诚信的经营,优质的服务,使得我公司在常州旅游市场上初露头角,赢得了90%的回头客。

这是我第一次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并且我在这段时间内的收获颇多。

1、在前台工作中的收获:

在前台工作中,对于在和客人交谈旅游路线时的谈话、举止等要适当,因为客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客人信任你,然后参与你的团队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前提。我认为,第一要面带微笑,让客人觉得有一种亲切感;第二是在作介绍路线时要时刻以客人的立场为出发点,投其所好;第三是对于外出游玩的介绍,要及时向客人说明当地的消费情况、风俗习惯、注意事项等。在前台接待与服务工作上,不仅要掌握好路线的流程而且还要懂得摸索客人的心理等技巧。

2、导游工作中的收获:

虽然没有带团外出,但是仍以实习导游的身份跟团,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深入了解导游的工作,从而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工作埋下伏笔。第一、在做地接导游的工作中,在带团过程中不仅要照顾好年幼的也要照顾好年纪大的游客,处处关心游客,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要以客人的利益为第一,服务周到。第二、在全配的工作中,要更好的处理好全配与游客的关系,处处以游客为中心,让游客对你更加信任也让游客自己感到更加的轻松愉快。在外地旅游过程中,由于景点都有地接讲解,所以全陪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客人,从早上出去游玩到晚上入住酒店,要关心和注意客人的安全,多和客人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要以客人和旅行社的利益优先。说到底,导游员作为与客人一起生活的一员就要体现出导游员的素质,要体现服务第一的宗旨,毕竟我们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

3、其他方面过程的收获:

这次的实习进一步的增强了我的为人处世和与人交谈的能力,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了自己并且增加了我的社会经验。

我们还掌握了必要的旅游常识,如:导游服务质量标准、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办理旅游意外保险暂行规定、赴港澳旅游注意事项、乘机出行规矩须知、儿童乘火车有优待、发生事故时怎么办、个人因私护照申请、旅游住宿须知、如何在溶洞内摄影、铁路旅客须知、文物景点“禁止拍照”等等。

更重要的是我的交际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我感到对自己感触最深的是:

刚进公司,我看到的都是陌生的脸孔,周围的一切都比较陌生,心里总是不安。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大家都比较和善,很好相处。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在沟通表达这方面,我想是我比较弱的地方,我想我要锻炼的地方还有很多,要做的也还有很多。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刚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过类似复印打字的“杂活”。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我觉得,做“杂活”是工作的必需,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有些东西无法选择,有些东西却是可以选择的。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其它的工作也一样,讲究条理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人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当部门经理时,总裁惊讶于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处理完毕,而其他经理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他说,“虽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养成讲究条理的好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这段是时间的`旅行社实习,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这次实习额让我发现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差距,对旅行社这一行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这期间我体会到旅游这一行业中,旅行社与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人与人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你懂得如何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以及对旅行社顾客的耐心和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过程中,我才真正的发现自己学识的浅薄,经验的缺乏,我感觉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己在工作中实践,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我想这也是学校之所以让我们在最后一年实习的原因,让我们进一步的巩固和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我认为实践环节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它提高了我们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精选出去旅游的英文怎么说汇总二

一、活动名称:梦想征途&青春起航——_____班毕业阳朔之行

二、活动时间:20__年_月_日至_月_日

三、活动地点:广西桂林阳朔

四、参加人数:_人

五、经费预算:旅游费用308元每人(按_人计算)

六、活动负责人:(班长)

(组织委员)

七、工作小组职责分配:(粗体为组长,组长要负责上下车人数的清点)

第一组(11人):

第二组(5人)

第三组(6人):

第四组(5人):

第五组(5人):

第六组(4人):

附:【各组长联系方式】

第一组组长:

第二组组长:

第三组组长:

第四组组长:

第五组组长:

第六组组长:

八、溫馨小tips:

【提议个人自备】

洗漱类:牙刷牙膏,洁面乳,毛巾,梳子,头绳。(酒店有供给,但只是供给

一晚的,我们一去到就要刷牙洗脸了,所以。。。

日常类:双肩或单肩小包包(出去玩方便带上贵重物品),纸巾(卫生纸等),

拖鞋,风油精等驱蚊水。

遮阳类:雨伞(必带),防晒乳,太阳镜,帽子。

衣服类:,内衣,睡衣,防雨外衣,厚外衣,被罩或小毛毯。

重要物品:身份证(必带),学生证,相机,充电电池和充电器,通讯簿。其他物品:干粮零食,足够现金信用卡(现金要整零搭配),扑克等棋牌

类,自身常用药品,n个袋子(方便装湿衣物)或环保袋。

【班级旅游必备】

药类:(自备)

内服:晕车药,发烧药,感冒药,胃药,腹泻药(正露丸)。

外用:绷带,止血贴,消毒水,万花油,驱风油。

九、活动特色跟內容:

【活动特色】

▲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游玩上,全程无任何购物安排。

▲带你游览最经典的漓江及遇龙河风光,走传统旅行社无法行走的线路,给你全新而异常的旅行体验。

▲自由选择:不一样于常规旅游团的大包大揽(自由选择自我想去的景点,哇咔~)。

▲全程由专业而有多年丰富户外经验的领队带领与当地优秀导游服务。

【活动资料】

竹筏游漓江,骑自行车游遇龙河,观田园风光,聚龙潭,图腾古道,吃农家饭,品美食,风情西街泡吧。

十、行程安排:

1.坐车出发桂林

2:吃早餐——漓江——图腾古道——住阳朔标准三星级酒店

3:骑单车游遇龙河——聚龙潭——十里画廊

十一、注意事项:(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细节!)

1.请同学们妥善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相机、手机等贵重物品,以免损失或遗失,如发生丢失,自行负责。

2.旅游过程当中提议大家晚上不要单独外出,可结伴同行,并记下酒店名称和位置。

3.请带好身份证,以便办理手续入住酒店,在休息的时候,请您关紧房门,勿理会一些骚扰电话。

4.在酒店房间内,爱护好公物,注意损坏东西要赔钱的,并且价格不便宜哦。

5.出发前一天和回校前不要吃太多、太杂的东西,防晕车。

6.旅游在外,品尝当地名菜、名点,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享受,但必须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路边的小吃卫生没有保证,切忌暴饮暴食,用餐地点选择干净卫生的。

7.提议品尝当地小巷里的桂林米粉,而不是酒店里的桂林米粉,多数星级酒店的桂林米粉做的并不好吃,因为价格不是衡量好吃与否的标准,好吃和干净、开心才是关键。作为游客多花一点钱,只要开心就好。

8.自理的两个晚餐能够到导游推荐的餐厅或者跟活动负责人一齐到餐厅吃。

9.吃饭尽量选择桂林当地人多的餐馆,而不是外地人多的地方,尽量不要为了一餐饭破坏你在桂林旅游的好心境。

10.手机充好话费,确保手机卡内有充足的余额,因为到了省外,拨出和接听电话都需要收费的哦!

11.旅行期间,手机必须要坚持开机状态,且带好备用电池,水上项目多,手机妥善保管好,遇紧急情景必须要打电话,切勿发信息。

12.晚上逛街必须要结伴而行,不要去私人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晚上早点回酒店休息。

13.任何时候都不要搭乘酒店门口的三轮车,更不能听三轮车夫的提议。还有别乘坐过份便宜和酒店门口的出租车。

14.不要轻信路上跟随的人员吹嘘景点不要钱带你去,出去打电话请带好零钱,细心洗钱当真币换假币,或运用障眼法迷惑。

15.旅游景点门口和景区里面常有很多小的私人商贩尾随兜售,若要买东西时能够还价,不喜欢的尽量不要还价,尽量不要发生口角;消费前要详细了解价格,不要到结帐的时候再生气。

16.在景区内和某些动物照相(自愿),可能会需要一点钱,能够讲价,只要开心,没讲价也没关系。

17.带足旅游费用,应提前准备好现金(现金要整零搭配,旅游途中有些地方无银行);不要和陌生人乱搭话,不要把自我的贵重物品和现金、银行卡等暴露在人多的场合。

18.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不任意在景区、古迹上乱刻乱涂;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对人都要有礼貌,事事谦逊忍让,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19.旅游可能会经过一些危险区域景点,如陡坡密林、悬崖蹊径、急流深洞等,在这些危险区域,要尽量结伴而行,千万不要独自冒险前往。

ionplease!漓江竹筏,必须要十分+十分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竹筏上追逐,嬉闹,更不要几个人站在竹筏的同一边,以免发生意外!

21.徒步漓江最好顺着江走,另外徒步的时候必须不要只顾着埋头走路,而应当极力张望,张望这画家笔下最爱的景致,能够伴随着想像刘三姐的歌声。

22.本次班级旅游活动,同学们须对自我的安全负责,听从活动负责人,地接导游的安排,活动过程中要严格听从负责人及导游指挥,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23.本次班级旅游请爱护环境,活动中不乱丢垃圾,不破坏植被,鼓励拾捡垃圾提倡环保,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安全、自助、环保、协作的精神。

24.手机等贵重用品都要做防水处理,或者干脆不带,因为水仗打起来什么雨衣都是不管用的。

25.大家出门前必须要备好小伞,预防天气多变。如时间或天气上有意外,活动负责人和地接导游商议有权根据实际情景的变化,对行程进行适当调整。

26.旅游过程中,同学们应尊重目的地的各种法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和风土人情,如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离团,如有急事需要暂时离开的,如去洗手间,必须告知活动负责人或打电话说明情景,否则后果自负。

出行不要去太偏僻和太黑的地方,不要随意在外住宿或露营。

十三、紧急应急预案:

內容包括:活动替代地点、发生事故处理方式、活动途中联系电话。

活动实施前一周应持续注意活动地区之天候,活动前如因天候等因素致活动可能发生危险时,应取消或延期举行。如于活动期间遇发布飓风、地震、土石流....等重大天然灾害警报时应立即中止活動,如无法立即返家应与学校联络,让学校了解所处位置及状況,以供给必要之协助。

精选出去旅游的英文怎么说汇总三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草木本色染坊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铁锅的制作过程。这个屋子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特别,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因此有“石脚屋”之称,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冶炼过程中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灾。这面墙上描绘了冶炼铁锅的所有制作步骤,其中最耗时间,也最难的一步就是给炉子升温,因为要铁水熔化,温度一定要达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们身边这个就是给炉子鼓风的风箱,大家可以在这里绕一圈参观一下。

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此地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半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选》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都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

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字样,在文革期间,被有心人涂上了石灰,才得以幸存。

书院的后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览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自第五届开始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第五届是在乌镇一期东栅,第二期是在我们西栅。

三寸金莲馆

中国封建历史里的缠足现象存在了上千年,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这个三寸金莲馆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给大家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缠足文化,如此系统全面的介绍,,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们现在进的是当初西栅大街大户人家的房子,这里很多景点包括客栈都是把几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们现在第一进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卖一些工艺品。第二进是蜡像区,让游客了解一下当时裹小脚的场景。这边是我们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纪,长辈给她裹小脚的场景。裹脚一般都是在女孩5—8岁的时候,如果年龄太小,脚还很软,可能会裹的不到位,落下终身残疾,没办法走路,如果年龄太大,脚掌就定型了,裹起来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现在我们到里面的展览馆去看一下。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高跟鞋、坡跟鞋了,为的是让脚显的更小些。大家看他们的鞋子都是尖头鞋,那我们现在穿尖头鞋是为了漂亮,为了时髦,那时候他们的脚本来就被绑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头的。当时她们只有大脚趾是不动的,其他四个脚趾都被折断压在脚底板下面,同时还要把脚面骨折断,从而把脚裹成一个弯弓的形状。

大家过来看一下这边的两双鞋子。这是一双富贵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钱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话就要请专门的鞋匠来订做。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贵的意思。这边这双是专门给古时的歌舞妓跳舞时穿的,脚后跟这个抽屉是放花粉用的,下面还有个镂空的莲花形状图案。跳舞的时候,随着脚步的移动,会有一朵朵的莲花印在地板上,因此这被称为步步生莲鞋。

往里面进去,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头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进去就可以看见更多的鞋子,这里的鞋子有按种类分,按地区分的。像这几双鞋子普遍要偏大点,因为是民国初年的时候的鞋子,那时候缠脚不是很讲究,所以脚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小的,这几双单个的鞋子很有特色,它们都是单个的,叫做订婚鞋。因为当时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会把女孩子的绣花鞋其中一只拿到男方家给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着这鞋子来选媳妇。他们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为当时以小脚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绣花。因为女孩子裹了小脚之后,干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务活,女工方面当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妇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这两个方面。

这里还有一双睡鞋,顾名思义是睡觉时穿的鞋子。这鞋的底是软的,睡觉前套在脚上,出门的时候在这双鞋子外面再套一双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

这边有四个地区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区的,江南地区的。其中中原地区的脚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这一带,而且那里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长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做成坡跟后看上去明显更小些。中原地区的女孩有纤骨的称号,她们骨骼长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脚也相对小些。而缠脚是要按比例的,缠的过小了会影响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对的大一些。

这边是72双精品鞋,这些大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这些有点少数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区的,都是从山区农户家收集回来的。

这边还有两双镇馆之宝—两双出土文物。这里是故意放着一大一小两双,做一个对比。这双是北宋年间的,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广泛流行缠脚,当时没有缠过的脚是跟我们现在一样,自然生长的,那这个鞋子也是蛮大的,按现在的标准来说有39码的样子。那旁边这双就明显小很多,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从乌镇近郊出土的一双三寸金莲鞋。因为明朝是缠脚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如果女孩子不缠脚是嫁不出去的。

刚开始流行缠脚是在南朝的时候,李后祖有个宫女叫媚娘,她本身脚比较小,经常在跳舞的时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脚绑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后祖就赞誉她是“凌云之态”。那时候开始就以小脚为美,到了宋代的时候开始有了三寸金莲的说法。它从宫廷传到一些富贵家庭,再传到妓院,慢慢的开始广泛流行。那时候民间老百姓还不怎么会缠,特别是在农村,农村里的女孩子是家里劳动力的一部分,缠脚后就意味着不能下地干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时候,如果说女孩子不缠脚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马皇后,因为上轿时一阵风吹来,把轿帘吹开,露出了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而被人耻笑,于是就有了露马脚之说。

清朝的宫廷里面是不缠脚的,因为满人认为江山是从马背上打来的,缠了脚还怎么骑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年的时候下了一个禁缠令,就是说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准裹小脚,可是汉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缠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们还是在偷偷给自己家里的女孩子裹小脚。于是在康熙七年的时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这个禁缠令罢免了。真正没有裹小脚是在民国的时候。

这个脚是我们乌镇90多岁的老人家的脚,她这个脚已经不是三寸金莲的小脚了,而是有点畸形。因为这位老人家10的时候父母给她裹了一段时间的小脚,后来又不裹了,但是脚始终长不好,就变成这样畸形的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