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11:50 页码:9
2023年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优秀10篇)
2023-11-11 02:11:50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能够提高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总结中要提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经验。如果你对总结写作感到困惑,可以看看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思路。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一

晚饭用完,穿上一套浅粉的运动装,挽好头发,搭配往日陪伴的运动臂包,再换一双同色系的运动鞋,随手捡起手机,插入耳麦,调低音量,轻轻地,踏过几间江南民屋小巷。

江南的民屋在河道边矗立,夕阳的余晖,透过远处的一棵大树,散落在民屋上时有时无。慢慢地走,若恰巧遇见几个相熟的便问,吃过晚饭了吗?今天不加班?又,或者散步吗?不冷不热的,算是打几句招呼,以示寒暄。

民房的巷子不深,也极容易走完,若有时下班早,用餐也早,想出去运动,路过这里的时候,便会为少有的几家人,而不够我打招呼,心里暗生几分埋怨。

人少为何还要往这边走?往人多的地方走不就好了么?

是的,人是一个矛盾体!

小时候住在乡村,乡村生活人口稀少,乡村生活的人也都以农业生产、畜牲养殖为主要经济项目,家家户户的生活基本相似。而听外出务工比我大且比我早休学的同村回来讲,城市很繁华,那里的街很大很大,那里的人生活得也多姿多彩,如一起相约打台球,一起去逛酒吧,一起去蹦迪,一起……我说,那些我都不喜欢,有没有别的?我好奇地问。别的?他似乎在想我的喜好,别的什么呢?然后回了我一句,反正比村里好,外面什么都方便,你能想到的都有。我能想到的都有,多好啊!等我不上学也与你去,我也想进城。

愿望都是美好的,她年年回家带着城里的故事,讲那些她纸醉金迷的生活,慢慢地也让懵懵懂懂,我好不羡慕。

我也终休学打算进城。

那年父亲背上唯一属于我的两包行李,把我送上了s长途汽车站,一路上我谈的全是同村嘴里的梦想生活,当然女孩的有些小心事除外,可那时我也因兴奋而忘了注意父亲眼里那少有的落寞……来到车站,在s长途汽车,车起动前短暂的几分钟,父亲为我买得一把红梳,在父亲的万般叮嘱中,随着汽车的挪动,我第一次远离那遥远的故土,兴许那时我是高兴的。离别后这么多年,红梳一直放于我妆台显眼的位置,它32齿,我拽在手里,无数次闭眼去抚摸那32齿,去想那32齿送别的画面。是恋恋不舍吗,可那时我为什么未曾掉下眼泪?我想那时候我就是矛盾的。

走进城市,城里的生活节奏很快,我终究还是如第一次听那般,不喜欢同乡口中所述的那种生活,每天早九晚五,似乎对于我来说,依然是单调的主旋律。几年光景一晃而过,夜深人静,一个人抚摸自己的心口,这样的生活,虽然能让我感觉到时间紧促的步伐,但内心空虚,更希望它放慢脚步。入城住了几年的房子,由于折迁我也不得不另寻居所,工作的劳累,整日的数据,这些生活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吗?我更想弃城走进一个宁静的地方,为心也找一个居所。

问了几个朋友,朋友表示不解,说可能是我还不适应。

我说,或许吧!

于是我开始寻觅……。

十多天,过去了,我寻了一处与城里相接不远的民屋,户主因另买房而落居于市中心,民屋空出,而我当然也就成了这屋的“主人”,朋友来看都说,很好,就是工作远了。后来我干脆把工作也给换了,选了一处离家步行也只有十来分钟的公司,在这里一直留到现在。

白天在这里,为工作忙碌,为生活奔波,可以享受年轻人的热情,得空看一篇文章,那怕只有一篇。傍晚下班回家与夫共进晚餐,然后晚上散散步,或是小跑,生活很安宁。

穿过民屋,巷子尽头蜿蜒着河流,河流远处又柔美的环抱着大大小小的房屋,消失于眼帘。

夜幕的背景色快要拉开,太阳准备下台。素衣白云仙子如亲人,如爱人,如子女,如朋友一直相伴,与他一起,在湛蓝色的舞台上,上演一天的起起落落,眼见着月亮快要登台,今天的表演过于平淡,他有些不好意思。

她是失望了!

于仙子眼里的失望,他心酸了……。

舞台是要给月亮的,要怎样还今天的白云一个圆满?

他要用尽这日最后的余晖,用最后的力量,去相伴今天所扮角色的仙子,他要用他们的魅力,给人间观众一台美丽的舞剧,然后绚烂的与白云离开今日的舞台。

白云的素衣染彩了,由白色的纯洁,慢慢跟合着情愫,火焰的是情?金红的是爱?紫红的是不舍?深黑蓝的是……那一抹抹凄绝的艳红,合着一个个多变的形态,为今天的舞剧作了个圆满的点题。

河边伫立,西边如火红烧天,一片祥瑞。我拿出手机,“咔嚓”一下,天空的舞台,就像一幅油画,存留在我的图片空间。迎面而来的微风带走整日的燥热,微风推着水波一层一层地展开,河流里的水草,随水波温柔的摇动,河虾戏水于水草间。白云与太阳的精彩表演,揉碎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泛着星星点点的光亮。

我怕再多留神观望,唤起了吃棉花糖的味蕾,向左一个急转,来到田间小路。

这条乡间小路,三四年前还未水泥硬化,只是小石铺就。为了村民有条捷径路线,可去不远的古镇街,买菜,购日用百货等,政府出钱,村民自己重新加宽硬化,自从小路硬化后,这里就多了夜练的身影,这条路也成了乡村美眉身材的蜕变之路。

小路从我的方位一直向南延伸。

杨柳点缀着小路北边河道两岸,一处处葱绿,柳丝如织、万柳垂涛,细柔的枝条,轻拂着河面,垂着腰,如同一位正在戏水的人儿,河水时不时的也跟着嬉戏,好似两个两小无猜的有情人儿。杨柳树下偶尔出现,一个,两个,或蹲着,或站立的夜钓者。夜灯,网兜,钓竿,钓椅……他们的工具很是齐全。

我扭头转向小道的西面,这面是经规划的田野,田野里,村民们种着的有:可供自家食用的瓜果蔬菜,还有城里少见的水稻,和美化城市街道的花草树苗……在这个时令,江南绍兴,这里的稻苗只一尺来高,清脆肥美嫩绿的稻叶,还不能完全遮盖住水田里的泥色,微风拂来,带着淡淡的泥土味。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那时爸爸妈妈在水田里插秧,秧苗之间的间隙,靠着一根竹竿上卷着的红色尼线控制,间隙标准,堪称完美。那尼线,现在看来,感觉像极了月老手中的红线,两人分开于水田两边,弯着腰在水里移动。我和同村小伙伴,在田埂上玩过家家,玩得疯狂,不留神一脚踩空,人在田埂几下翻滚,噗咚,掉进了下面一个水田,爸爸扔下秧苗,跑过来,言语带着责备,妈妈跑过来,抱起我,满脸的心疼。虽然我有所惊慌,但回家换洗过,玩的兴趣依然半分不减。

你今天比我早!同约夜跑的英子,来到身边。

“敏敏~”英子唤我。

“嗯~”我转过头看着她。

没等她再开口我说:“我们跑吧?算是我简单的询问。”

“好啊,那你也得先系好鞋带!”她笑眯眯的,朝我脚的方向伸伸脖子,给个眼神。

我低下头瞧,笑着调侃:“今天偷懒,一脚蹬,还没跑呢,鞋带儿就散了,这是不叫我跑了?”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二

春节刚过不久,我节前买的金橘、白菊、黄菊叶子便发蔫绻缩发黄,失去了先前油亮的色彩。到花店买了不少花肥,也没返绿,却又舍不得丢。一天,在地下车库碰到了一位正拉着一车花盆的清洁工。也巧,他车上的花啊树啊也都是和我陽台的那三盆一样衰败。我问究竟,老人家说这都是小区楼上住户丢在垃圾桶边的。我问这些花有救吗?他说有。要给花盆里重新换上好土。哦,当我把我家那三盆花翻开一看,上边是一层沙土,下边全是煤碴。一条条根斜乱地挂在煤碴上,像一条条细白的虫子,干枯黄瘦。我明白了,那不是泥土,涵不住肥水。

后来,开车到很远的市外,在外地农民承包的菜田里。我说明了来意,他一笑:“这是乡村,有的是土,我给你挖。”他停下割菜,给我往袋里大把大把地装土。那湿润油亮的泥土,那满脸皱纹,那青筋暴突的手,让我想起我村子里的父亲和兄弟,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一把一把伴着季节挖泥土。

当我给陽台上的三个花盆换新土时,心中有种莫名的怅然。我与泥土竟是如此遥远,我离开庄稼,生活在城市灰蒙蒙的大网里,与乡村竟陌生了。如今那盆金橘,枝叶间开满粉一白的花,芬芳绵绵飘散,叶间点缀着一只经冬末落的小金橘,闪着锃亮的金光。那盆菊花仅也开出了几朵十分好看的粉紫的菊花。这意外的收获,都因为那新鲜的泥土。还引来了一只灰雀儿,在清晨来枝叶间觅食。我总怕它上下跳啄,会伤了那枚果子,那朵花。它始终没有伤。只是吃完我放在盆边的一小堆米粒,便悄然飞走。我只能隔了玻璃窗远瞅着它,稍一有响动,它便会飞走。好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和一只鸟这么近地对视。它的来临,也许是因为这里让它看到了乡土上结出的果子和花朵。但不久它就不再来了,每天放好的米粒照样在那里,我总盼它会来,但它再也不见了。是啊,这必仅是一个城市,一个九楼上的一方几尺长的陽台,而不是田野啊!鸟的家是天空、树木、田园,而不是高楼。

我不觉又想起了我的童年村子的鸟了,村子是一枚呼唤飞鸟的巢,节令在鸟儿的歌唱里变换着不同的旋律。每当四月榆钱满树,家家都摘榆钱蒸着吃,那时鸟儿就像满树的花朵在绽放,我就奇怪,它们为什么不吃那香甜的榆钱儿,母亲说这鸟儿是不跟人挣食的。每当五月槐花挂得满枝飘香,整个村子都迷漫在一层香甜的雾里时,那槐树上也便挂满一树明亮的鸟声,我就奇怪,鸟们为什么不吃那一串串粉一嫩的槐花呢?母亲说鸟儿爱花,它不吃花。这也许只是母亲不经意的一些哄小孩的话。但过后我还是信她的话了。在老家的屋檐上,有一只燕窝。春夏秋冬,燕子过着和庄稼人一样忙碌的日子。每日飞来飞去,或衘泥做窝,或捕虫喂雏,穿梭于云天旷野。这么一茬一茬的年年活着,燕子知道村子的屋檐才是它们的家,因为村子是宁静的,它搭建家园的泥土在村子里。燕子知道,村子才有开花的树,才有它的巢。

村子也是小孩子与老人家的老屋,是生长故事和歌谣的地方。记得当我们一群野小孩子在油绿的麦地里疯跑乱窜戏耍时,村里最会念佛的老婆婆就把我们一个个连拉带哄撵出麦田。给我们讲一些关于村子、狸狸、狼、仙女的故事。等我们听迷了,她便用最温厚的声音,唱诵她的歌谣:娃儿娃儿要停停,好腿不踏田禾青。走路呀脚要轻,踩了田禾地生疼。”过后几天,我们这些野猴子便忘了她的教诲,又一蹦三尺高。当父亲看不顺眼我乱跑猛煸我们屁一股时,又是老婆婆来解劝,嘴里都会蹦出一句:娃娃不停停,停停会生病。于是大人便住手,我们就一下子跑得没了影。

村子是的一抔苍老的泥土,在老人家们的心里生长。老人家们是生于斯,长于斯,要老于斯的古树。他们手执蒲扇,挥去浮世的云烟,静抚猫儿狗儿牛羊温润的呼吸,以一种世俗无法扰攘的淡然在守望生命,回味斑驳的人生。他们看着无数年轻人像鸟儿,长大后,变成一缕远去的风,成为一株在异乡的城市游走的植物。当我离开村子去寻梦时,我和那些人一样忘了我是村子的一只鸟,有一半的翅膀落在了村子的枝梢上,而只用另一半飞翔。只有村子和老人家,在恬然的黄昏,用心听那晚风与炊烟,庄稼与土地轻轻地说话声。远眺大雁飞过秋天,慢慢地变瘦变老。

村子是最温暖的陽光。许多时候,身在都市,一心如豆,落寞如雨。心会湿一漉一漉的轻轻点亮一缕乡愁,默默擦一拭我的村子的名字——让我回想村子和陽光。想陽光下那一棵棵父亲的目光抚一摸一着长大的庄稼,想那一棵棵母亲用剪刀修叶打杈开着各种颜色的美丽的棉花,想母亲的纺车纺出一垒垒棉条,想新年新衣穿在身上后母亲甜甜的笑。于是那个春天,飘满村子的似乎不是花香,而是一种叫母爱的味道。而我的父亲母亲,不分年节,总在角落做活计,随季节晒菜种和棉籽。一入夏,便把一袋袋粮食从高处搬到地上,再背到晒场。这时家家户户的空地上都是一片片晾晒的粮食。女人小孩子赤脚俯身专注地拣寻粮食里一只只虫子,然后扔给在一旁耐心等待的小鸡小雀儿。这时是天空最灿烂,村子最醇香的时候,因为村子正在收藏这初夏的光芒。男人们在树阴下修缮各种农具,或是叼着一袋烟,思量有关柴米油盐的事。这时你会觉得,这些村子的男人女人,就是这田野里会走路的大豆、高梁和玉米,是一把把为泥土而忙碌后稍事休憩的锄头犁钯。人们俯在粮食的身边,让陽光抚去岁月落在他们心头的风霜,把他们心底的热情与欢笑撩一起。

有那么一天,面对游走的孤独,我在一首诗里写到:我并不适合漂泊,但我却以流浪的姿势选择了远方。那一刻,望着那一句一句写在纸上的忧伤,我才发现,我是一只飞离村子的鸟,而我的心却永远飞不出村口。

是啊,我原是一个在温柔的村子里拣麦穗的小孩子,如今却在坚一硬的城市里奔跑。城市的的脚太多,踩碎了太多的脚印。我是一只落在城市的鸟。远离了山岚云岫,晨霜斜陽;远离了雾湿的草,田野的树;远离了我的村子。我像我陽台上的那些花草,在远离泥土的高高的陽台上活者,离城市喧闹灼一热的陽光很近,离温和宁静的泥土很远。它们在高楼上,永远无法听到风和土地和庄稼温馨的说话声,无法感受到蜜蜂蝴蝶从它们肩上飞过的幸福。

一天,当我的妻子在嗡嗡作响高速旋转的洗衣机前训斥儿子不会洗衣服时,我把他拉到一边,告诉他:和他一样大的时候,我是跪在母亲身边,在清幽幽的河流里,母亲教我浣洗捶衣,而我为报答母亲,会窜上一棵比一棵高大的皂荚树,为她摘下大把大把洗衣用的皂荚。我知道河边苇塘。而我的儿子却是这个城市的小孩子,他的心离村子太远太远,与这座城市靠得太近太近。他很少入心地听我讲村子的袅袅吹烟,斜辉晚照,犹如我对他说的肯得鸡、卖当劳、过山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疏离。有一天,我对他说,村子和泥土是我的本色,我的家。你的梦想可以永远在城市里,而我的生命将永远在村子里。但是我们生命的根,都在村子里——因为所有的玉米、麦子、高梁,永远生长在村子里。

我常一个人走到城外,去看南方的的村子,虽然那不是我童年的乡村,但那水田、渔塘、河汊却是那么生动亲切。我总是这样想:真正能让我梦想灿烂的是我的村子,真正能让我们的生命宁静的是我的村子。

当我如鸟,在城市里飞倦时,在都市太过拥挤太过喧嚣太过躁动的目光里,我总找不到一棵安稳的大树,犹如在这灼一热的城市我找不到一片落雪,找不到一棵美丽的`荞麦。而小时候,我背着书包,从村中高高的土墙夹一着的深巷中像快乐的鸟儿向家飞去的时候,手从墙上一路滑过,让泥土沾满手心儿,直到自己的家门。哦,那是多么安稳温和亲切。因为我抚一摸一着一路泥土,就能找到我的家。

哦,我的村子,还有那把心中的泥土,它是我心灵最深刻的一种依恋。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三

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二脚踢声声炸响,音箱扯开嗓子吼唱,迎亲的车队挤进街巷,凑热闹的邻里评论着新郎的模样,七彩花屑从头顶飘落,喜糖喜烟一颗颗递到乡亲们的手上,老奶奶的扁嘴裂开合拢不上,山村呈现出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风和日丽,今天是个好日子,邻家的大学生村官女儿要嫁到城里,据说新郎和新娘都是同一所名牌大学要好的同学。

小山村沸腾了,大家小家放下了手头的活计,参加了这场热闹的婚礼。

本来就很有气质的姑娘,经过剔脸、上装一番修饰打扮之后,增添了十分的妩媚,更加显得俏丽。

美丽的新娘娴淑、优雅地端坐在上屋的小炕上,眼含热泪,正和送嫁的大婶大妈,姑嫂姐妹,亲属好友作最后的话别。叙不尽的姐妺情深,道不完的亲情友情,难舍的故土,难拋的深情,拥抱、握手、热泪拥挤着小屋,弥漫着溫馨......在亲人们的一片安抚祝福声中,邻家小女儿蒙上了四角坠着中国结、四周垂着吊穗、薄如蝉翼的红盖头。

廊柱上夸张的大红婚联流金溢彩,喜气洋溢。玻璃窗格里传统的婚庆剪纸争奇斗艳,斗大的大红喜字端坐在正中,四个口字如同弥勒佛的笑口一样,始终也没有合上。

堂屋里娶、送亲围坐在一起,畅叙友情,亲情,烟、酒、茶、糖、水果、干果堆满了一桌子。几只雅静的茶杯围坐在冒着呼呼热气的茶壶旁,缕缕清香弥漫在堂屋里。新郎正在给正襟危坐的岳父、岳母大人送糖,递烟,敬茶。老丈人接过茶水的手微微地颤抖着,眼角晶莹的泪花在烟火中闪烁,丈母娘亲昵地柔声细语地咛嘱着女婿。

音箱里一篇又一篇地重复播放着《百鸟朝凤》、《抬花轿》等曲子.摄影师忙碌地记录着这喜庆红火的场面.顽皮的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喊姑爷,叫姐夫,要挟着新郎,讨要糖果,分享着获取的喜悦。

院门外迎亲的亲朋们正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往婚车上搬动着冰箱、液晶彩电、摩托、洗衣机、沙发、衣柜、红色皮箱等等嫁妆。

彩装的婚车上的彩带、鲜花簇拥着立体的大红喜字。锦缎被子艳丽着不同色彩,龙凤呈祥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喝过了糖拌蜜的红糖水,散完了红枣、花生、桂元、莲籽之后,新郎抱起了绵软的新娘,新娘依偎在新郎的怀里,在众亲朋的族拥下,沉稳地、缓缓地向主婚车走去,在大家的一片祝福声中,一对新人登上了婚车。音箱里《抬花轿》的曲子再一次使劲地响起,鞭炮声的声浪又一次涌动在山村的上空,惊飞了树上的一对对喜鹊。

婚车缓缓启动,在欢送的人群中一步一步的挪动,祝福声声声不息,挥手致意的手臂举成了森林,众人喜极而泣,目送迎亲的车队驶出了乡亲们的视线。

喜庆的气氛覆盖着整个村庄,乐曲声充斥着山乡的角角落落,油炸糕的香味在山村的上空飘荡,美酒佳肴欢天喜地地款待着贺礼的宾客......

乡间杀猪。

我起了个大早。草草地划拉了几口饭,急匆匆地赶到了大宝家,忙前跑后,找柴,打炭,加水,帮忙生锅炉。随后大伯大哥小兄弟,七姑八姨,侄儿男女陆续赶到,那阵势象是操办一场事宴,其实是大宝、小宝兄弟俩今天要杀猪,邀来大伙帮忙,吃杀猪菜。

我们这里多少年来,流传下个习俗,一过小雪,就开始杀羊宰猪,一来是天气逐渐变冷,杀下的猪羊肉能够放的住,二来是一过小雪,雪花飞舞,猪、羊光进食,不长膘。于是大家小家杀几只羊,宰一头大肥猪,储藏起来,不为卖钱,只供食用。羊肉可是暖胃补身体的好食品,一过冬至,家家户户开始喝羊杂割汤,炖羊肉、羊骨头,包羊肉饺子吃。杀下的猪,分割开后,猪头肉制成压肉,五花肉做成红烧肉,里脊肉用来炒过油肉,大腿肉做成红烧肘子,猪皮用来熬清炖,心肝五脏......没有一样可丟弃的。我们这里大多养的是年对年的黑毛粮食猪,肉可好吃了。

说话间,锅炉里涌出的滾滾浓烟变成了淡淡的青烟,火烧的差不多了,硕大的褪猪锅也稳稳地支在了院心,门板也架好了,大宝媳妇端出一小盆淡盐水,放到猪笼里,让那头大肥猪美美地喝了几口,送它上路。

蹲在院角阳婆地里的屠手刘四,起劲地抽着自制的喇叭筒旱烟,听到大宝的吆喝,噌地站起来,丢掉吃剩的半截烟蒂,从窗台上取下杀猪刀,在石台阶上蹭了两下,高喊“动手”,于是大伙七手八脚,手忙脚乱地抓猪耳朵的,扯猪尾巴的,拉前、后腿的,抱猪腰的,拽猪鬃的,连抱带架,把那头硕大的肥猪抬到了案板上,手、脚、膝并用,把猪死死地按在杀猪案上,猪一动都不能动,只能扯开嗓子上气不接下气地一个劲嚎叫。在众人的大呼小叫声中,大宝媳妇就递过猪血盆,头也不回地红着眼圈走开了。

刘四不慌不忙地走到杀猪案前,左手紧握猪嘴巴,右手从口中取下杀猪刀,平握在手,趁猪呼气的当儿,一刀下去,直插猪的喉结窝,猪抖动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嚎声,殷红的鲜血顺着刀柄涌了出来。刘四就势偏了一下杀猪刀,冒热气的猪血顺着刀柄哗地一下漫过了刘四握刀柄的手,沿着手指流到了血盆子里。倚门观看的婆姨们,惊叫着闪回了屋里,隔着玻璃窗往外看。猪沉闷的叫声越来越弱,抽泣了几声,一动不动了,刘四抽出血红的屠刀,在猪身上一翻一折蹭了两下,把刀丢在案板上,手心手背在猪身上各摸了一下,径直走开了。压后腿和扯尾巴的人,把猪后锭往高抬了抬,丢开猪,毎人领到了一支赏赐的香烟。

院心的那口大锅里热气腾腾,早已添了大半锅滚烫的开水。一支烟后,五个精壮后生,把猪架到锅里,刘四双手拽着猪尾巴,翻来晃去,猪在热水锅里浮上伏下,一会儿功夫,刘四在猪身上推一把,猪身子一溜白,抓一手,一把毛,不到半个小时,一头白白胖胖的肉猪在水里浮动。大伙一起动手,把白条猪四脚朝下架到杀猪案上,刘四三下两下在猪后臀的凹窝里开刀结扎好大肠头,在后脚处戳开一个洞,挂上肉钩,吊在了早支好的三角架上。

二宝家的那头猪也赶来了,刘四和三毛推让了一番后,刘四再操刀宰猪,三毛给褪了毛的猪开膛破肚。一会儿功夫,二宝家的那头猪也在哀嚎声中,倒在血泊中。

屋里的婆娘们在忙手忙脚地准备着中午饭,刮山药皮的,压粉条的,捡菜的,打豆腐块的',扒葱、蒜的,和莜面推窝窝、搓圪瘩的,添火加水的......为一个目标——准备中午的杀猪饭菜,各自忙碌着。村里做杀猪菜数一数二的高手三嬸子,早准备好了一切,单等肉猪下锅熬制......

猪头被割下来了,丟在水盆里,一坨二十几斤重的槽头肉血淋淋地被割下来了,丟在水盆里。三嬸忙漂洗一番后,提到屋里,放在案板上分割成几大块,一块一块地切成条片,急急地下锅炒制。顿时屋内热气升腾,香气盈屋,淡淡的饭菜香飘荡在山村的上空,可口美味的杀猪饭菜离大家不远了。

院中另一头肥猪经过褪毛清洗之后,也白白净净、憨憨肉肉地趴在杀猪案上。烧锅炉的任务基本完成,抽了一支烟后,我和大伙搬桌子,摆凳子,铺排吃饭的摊场。

乡亲们扶老携幼陆续到来,一切妥当,大伙你推我让坐了六大桌,毎桌上两瓶酒,两盒烟,一大盘小炒肉,一大盘土豆炖骨头,几碟精致的小菜,毎人面前摆了一碗喷香馋人的杀猪菜。男人们吆五喝六地喝着酒,抽着烟,啃着猪骨头,品着杀猪菜。三嬸一伙女人孩子们,围坐在火坑上,盘着腿,压着膝,谈笑着,吃喝着。一笼热气腾腾的莜面窝窝上桌了,熬肉汤沾莜面窝窝,大伙沿袭着古老的习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传承着各种生活方式,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吃着杀猪饭,享受着亲情,友情,乡情,丰富着乡村文化,抒发着人生快乐。

乡村农家乐。

近几年村里开发资源,做起了旅游事业,好多人家办起了农家乐,吃,住,行,游一条龙服务,恰好今年的端午节迎来了第一拨游客,村长在高音喇叭中说:周到服务,免费接待,每家接待三俩。如果你有幸,来做这山村的第一批游客吧。

有人问,山沟沟里有什么特色?山,水。田,林,路自然天成,没有人工刻意雕琢的痕迹。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体会到鲁迅先生说过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山乡的路,蜿蜒曲折,山穷水复疑无路,曲径通幽有去处。东沟的花,西沟的水,林海茫茫,绿浪汹涌,绵延几十里的原始次森林,孕育着奇花异草,奇珍异宝。

东沟那一沟野蔷薇,野玫瑰,野刺玫,紫丁香……就足够你欣赏一天,更不用说可采摘的什么五色山丹丹,双色缺灯花,红火的映山红等叫不上名来的花花草草了。田地中的荞麦,正值花季,白花,绿叶,红杆,你见过吗?叫绝的是嫩绿的俗名叫燕奕奕的野花,枝,干,叶灰绿,花开的嫩绿,个高不盈尺,一般人不以为它是花,只认为它是草,一丛一丛的,如果您有一双慧眼,不用介绍,来这里自己见识一下绿色的花吧!

晌午,农家乐等待游客光临说话,难得客人们看的起山民,吃点喝点算啥,说,吃特色还是吃豪华,今天游客最大,主随客,服务的让游客们宾至如归象回家。

农家乐常备的有五十多道农家小菜,如果说游客吃特色农家菜,近三十道菜上桌,每样菜用一个小碟呈上,基本上是一人一口。据估摸,一个人吃二十八口饭就可以吃饱,如果客人吃到哪样菜可口,可要一盘点一碗吃,或下顿以这道菜为主,拼几样小菜吃。

农家乐的特色菜,绝大部分是山珍野味和时令新鲜蔬菜,主食以莜面,豆面,荞面,玉米面,高粱等小杂粮绿色食品为主,可做出近千种花样食品。不信,仅莜面一样,就可以做出莜面窝窝,莜面夹角,莜面河捞,莜面条条,莜面鱼鱼,莜面羊羊,莜面窟垒,莜面圪塔,莜面饼饼,莜面饽饽,磨嚓嚓,火烧,炒面……再用蒸,溜,煮,煎,炸,炒,烤等不同做法,一翻新,百样吃法上来了,只怕肚小牙不快,享受不完这美味。

今天是端午节,迎接的又是第一批游客,七,八家农家乐各有特色,客人带家人不足一桌,征得客人的同意,同桌吃喝。

餐桌上,十八道菜,喻意一定发财。别数什么菜了,几样山诊,几样山菜,主食当然有一盘清水粽,一碟油糕,一笼莜面窝窝,一股子荞面河捞……饭菜:色香味俱佳,色彩:五颜六色,味道:清爽淡雅,质量:纯粹绿色,数量:吃饱为佳,地址:可院可家,卫生:没的说,吃的一桌人情投意合。

还行吧,这山里人淳朴实惠,吃饱了睡,睡好了再溜达。有时间大家来这里转转吧,游玩不花钱。住在这山沟里可消除烦恼,解除疲乏。

饭罢,这端午节就这样过了。

村民们的生活里,每月总有一两个节日调剂,平淡的生活里节日诱发激情,激发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四

江淮大地,长此以往,每当夏日来临之际,雨总是来的那么急,来的那么陡。忽而几个闪电,忽而一阵狂风,忽而细雨轻飘,你还没有来得及准备,瓢泼的雨已经将你淋成了落汤鸡。

清晨,高邮湖畔的垂柳纹丝不动,湖水平静如镜,就连农家的炊烟似乎也停止了上升。白塔河上的情人桥像被扔在时间之外的黑白默片,令人禅意的安静。雨,一定会用她摧枯拉朽般的愤怒,打破这样的景、这样的禅、这样的气,洗练满村的尘俗。我躲在父母的老瓦屋内,落在眼里的风景只有一道道如珠般的水帘和满乡遍野的茫茫雨雾。滴滴哒哒、叮叮咚咚,雨珠在屋顶的清瓦上、在屋檐下的水沟里敲打着、跳跃着、歌唱着,一曲又一曲,高潮又低潮。终于停下来的时候,田野一片清新,涓涓的小溪,哗哗的流水,跳跃的鱼儿,唱歌的雄鸡,此时此刻,清清的川桥河、乡村又恢复了她特有的生机与活力。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雨后的彩虹,此时此刻,会给你一个清新的世界。

这样的景毕竟不多见。你会奔出小屋,欣赏老院子里的石榴花,踩着泥泞,在茉莉花开的胭脂山下,在杜鹃花盛开的荭草湖公园,深情拥抱白塔河边的垂柳。也许你胸中会涌动一些诗一般的词句,你会对着阳光大声吟诵。听雨,从茅屋听到瓦屋,从乡村听到小城,从少年听到中年,游艇中,湖阔云低。那些细细密密的雨点,恹恹瑟瑟,流过茅草的脊梁,流经碧瓦的心窝,一路点点滴滴,潮润了乡村。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五

国庆这几天在奶奶家,我体验了几次农村的生活,感到每一天都非常充实。

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们都在点心铺里吃面条,使自己的精神和状态达到,就一起上山干农活。不要以为干农活很轻松。奶奶的田地遍布一座山丘的每一个角落:蔬菜有番薯、玉米、茄子、辣椒、葫芦、冬瓜。水果有柿子和酸枣。哪怕一共有十来个人,也要从上午干到中午,有时还干不完。平时只有奶奶和爷爷,他们干起农活来肯定更是辛苦。

现在的时令水果是柿子,时令蔬菜是番薯。挖番薯比较危险,要把尖嘴锄举的高高的,所以只有经验最丰富的爷爷干这个,其他人都在摘柿子。柿子林枝叶密密麻麻的,大家都得弯着腰走。我们小孩子骑在大人的肩上,摘那些处熟透了的柿子。因为我们在高处,把柿子往下扔会把柿子砸烂,所以女人们多半是当二传手,从我们手中接过柿子,放进箩筐里。爸爸会爬树,为了更快地完成任务,他要爬到的一棵柿子树上摘柿子。大家各干各的事,效率很高。

中午,由于上午消耗的体力大多,大家到山脚去农家乐吃饭。这顿饭菜是最丰盛的,有荞麦包子、杂鱼汤、蛋羹、牛肉锅巴……香味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垂涎欲滴。吃完后回到田野,大人们继续挥汗如雨地干农活,小孩子们就可以继续玩耍了。原野里好玩的东西多着呢。大家有时喂各种牲畜,有时在池塘里抓鱼,还有时到密林中去探险。我喜欢喂奶奶养的牲畜,土鸡要吃肉虫,白鹅和麻鸭要吃细鳞鱼,黄牛要吃青草,这些东西几乎都要去田野里找,大家跑来跑去,都忙忙碌碌的。

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大家带上白天摘的蔬菜和杀的活禽,到家里做晚饭,然后围在桌子旁,高高兴兴地吃晚饭……快乐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这就是我的农村生活,显得有趣和快乐。每晚我合上双眼后,都在想象第二天会发生什么,接着会做一个甜蜜的梦。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六

生产队的大花乳牛产下了一头小尖牛犊。黝黑的皮毛、大大的脑袋、凸凸的鼻子。两只乒乓球大小的眼睛发着蓝光,一闪一闪的,特别惹人喜爱。这头小牛犊的个头比同龄牛高大,是一条出色的牛。在母乳的喂养下,十多天的时间就跑到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上了。它是小伙伴们中间的王爷,那些小马驹、小驴驹、小骡驹被它追得满院乱跑,它从小就是一个强者。

小黑牛长到两岁时,个头已经有普通大牛那么高大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调训了。一般牛到了这个年龄都要开始调训,如果再大了,那就调训不出来了,那只能变成一头废牛,只有吃肉了。队长把调训小黑牛的任务交给了王二武。王二武经常冬春季节给队里赶大铁骨碌牛车,倒土、送粪,年年如此。王二武领到这个“御旨”后,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下可好了,我使用的那头大黄牛已经老了,把小黑牛调训好,正好接大黄牛的班。到时候我的车拉的多,跑得快,报酬肯定比谁的都高。想着、想着,他‘嘿嘿’地笑出了声。

王二武准备把小黑牛先驾到小车上调训,因为小黑牛长得再高大毕竟年龄还小。驾车的那天,小黑牛怒目圆睁,凝视着王二武,躲躲闪闪,生怕被驾到车里。也许是初次拉车心里有点害怕,其次它是个烈性子,性格倔强,不想做一个懦夫。在众人的帮忙下,小黑牛被强行驾到了车上。王二武挥动着鞭子让小黑牛上路,小黑牛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尽管王二武把鞭子甩得“叭叭”响,但是小黑牛像没有听见似的,依然一动不动。王二武见状,恨的咬牙切齿。他一转身“哗”地从小车上抽出一块底板(木板),恨恨地照着小黑牛的身上砸下去。小黑牛“咚”的一声,倒在地上,紧闭双眼。王二武见小黑牛装死了,手中的底板像雨点般的落在了小黑牛的身上。小黑牛发出“哞,哞”的惨叫声,那凄惨的叫声,让人听了心惊肉颤。这时候,小黑牛的身上已经有多处鲜血在流淌。小黑牛浑身哆嗦着,“啃啃啃”地呻吟着。按理说,这是对动物的一种暴力孽待,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种不道德的行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王二武是一个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人,不用说对动物,对人也是无情无义。王二武见小黑牛在装死,他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嘿嘿,你想在老子面前逞能,老子不给你点儿颜色看,你认不得马王爷几只眼。”他边说,边掀起棉上衣的底襟,“嚓”,用手撕开一个口子,掏出一块棉花,然后用火柴把棉花点燃。棉花“吱吱吱”冒着火焰,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烟熏味。王二武趁着火势,把燃烧着的棉花放在了小黑牛的肛门上,小黑牛“哞”的一声蹿起,拉着车向前冲,王二武紧紧地抓住缰绳跟着车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小黑牛虽然能拉车了,但是有时候一不高兴就拉着车子猛跑,王二武对小黑牛进行了多次的毒打。小黑牛力大无穷,一头牛拉的东西比两头牛拉的都多,可惜的是它身上留下了巴掌大一块儿伤疤,这块伤疤一直没有愈合,经常发炎化脓,经兽医多次治疗都不见好转,伤口经常用棉纱包裹着。从此,人们叫它疮疤牛了。

疮疤牛忍受着剧痛,一直坚持干活儿。夏天,疮疤牛身上的伤口散发着难闻的臭味,引来无数只苍蝇,身上到处可见到蛆子。冬天,北方的气候寒冷,为了防止伤口被冻伤,身上经常披着一条旧褥子。疮疤牛带病坚持干了两年多活儿。由于伤口进一步恶化,大面积溃乱,疮疤牛最终变成了一头废牛。中秋节到了,每年中秋节生产队都要杀一头牛来犒劳社员们。被杀的大部分是不能干活的老牛。当地人常说,老牛力尽刀尖死。可怜这些老黄牛辛苦了一辈子,最终被它的主人吃掉。这时候,队长想,今年中秋节不如把疮疤牛杀掉,它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养着没有多大的意义了。他是一队之长,说话肯定算数,这样疮疤牛就被队长判了死刑。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七

在城里,时常勾起我无限思念和眷恋的是那乡村的炊烟。

乡村就散落在广袤的原野上,或向阳的山坡上,或弯弯的河道旁。错错落落的砖房、土房、远远望去,像一块块泥疙瘩趴在黑黝黝的土地上,几棵老楝树,老樟树凸现村畔,显出一派古朴与苍老。早晨或者黄昏,几缕炊烟从村庄的头顶升起,犹如阳光在一丝一丝地蒸发,线条由粗而细,色彩由浓而淡,动作由急而柔,它飘动着,向上,再向上,流浪在半空中无法落下,直至消逝。在乡村的天空上飘动的这流畅的符号和语言,布满岁月的痕迹,滋润过我的童年,萦绕过我的生活,如今又淤积在我的记忆中。

我再也不记得前,一位离家的学子是怎样与乡村道别的,再也无法想起当时心情。在遥远的异乡,在不大不小的城市里我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炊烟这个土味十足的词语在车水马龙里显得一贫如洗。长途跋涉的疲惫和灰尘像旅行包一样扛在肩上,让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和岁月的凄凉。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走向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我听着我滞重的脚步叩响在黄尘微起的.土地上,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故乡,我又回来了。抬起头,一眼就望见了村庄上空飘动的炊烟。它缓缓地蠕动着,懒洋洋却又无拘无束,慢腾腾却又酣畅淋漓,为村庄厚厚地涂出一片安宁与满足。它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鸟近黄昏必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难道我已老了?可我才三十有二!也许在人生漂泊中老了一颗心?但炊烟无遮无拦地将它温馨的气息扑进我的视线我的嗅觉我的肺叶我的感受里,很快融进我的生命,我才发现,一种对故乡的思念早已饥渴难耐,就像那缕炊烟一样暗暗律动。

我的思绪不禁飞向了更辽阔更遥远的时空。在久远久远的人类历史的源头,在河流旁那块空阔的林地,在深山的某一个岩穴,炊烟就与人类相依相偎生存繁衍。人们依水而居,依火而生,靠最初的一堆篝火燃起部落原始生活。我豁然顿悟,炊烟就是乡村生活的芽啊!我熟悉的旧瓦房,童年嬉戏的院落,以及小巷里传来的狗吠,这一切都在炊烟中软软地浸泡过;炒辣椒的呛人气味,逢年过节杀猪宰羊炖焖诱人的味儿,也都被烟拌和过。那就是无垠的土地上亲人们的生活滋味。

有炊烟就有村庄,有村庄就有人家,就存在着温饱与安宁。在辽远的土地上星罗棋布地生长着村庄,大片大片的炊烟笼罩着村庄的身躯,渗透人们的肌肤、脏腑、髓血,这种过程、状态和意义,构筑了炊烟这个极其平凡而又意蕴广博的字眼。我在乡村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和少年,炊烟的襁褓让我在梦中感觉到了母亲含笑的慈爱。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八

在当代乡土文学中,周伟是一位有特色的作家。他的散文像一缕清新的风,给时下纷乱的乡土散文带来了一股清凉。他以其独具特色的乡村题材、精致的结构布局、亦庄亦谐的湘西南地方话语系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快感。周伟的散文题材基本上是乡风、乡情,乡民、乡事,表现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爱恨情仇。

周伟的血液中流淌着乡野之韵,灵魂中扭结着乡土情结,字里行间氤氲着一股悲天悯人之气。他用自己的笔去描写乡村的社会万象,描绘人生的酸甜苦辣,表达底层民众的爱恨情仇。湘西南农村的动物植物、人事劳作、阴晴雨雪,从周伟的记忆之河里从容地流淌出来,有点怀旧、有点感伤、有点悲怆,在朴素的文字后透露出沉郁的苍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秀发已逝》,作者看似平淡的纪实叙事给人以沉重的思索。作品虽然是散文,但却颇具小说笔法。它具有散文的潇洒、简洁和干净,文笔清新自然,颇富于表现力。作品中那种独特的精神体验,那种撩拨心弦的欢乐与痛苦,使人感动、令人震撼。

乡村于周伟是挥之不去的情感。那种以感情为本体的写作状态,是他创作的本真状态。当散文写作普遍患上抒情厌倦症的时候,当感情被商品化的时候,周伟仿佛心无旁骛,专注于挖掘生活的原生的矿藏。其实,能使人感动的基因就埋藏于生活之中,它是亘古不变的,怜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周伟散文就是这样透视着人生的苍凉。这种苍凉是属于南方大地的:一种内在的静穆,一种朴实的光芒,一种沉重的忧伤。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强力冲击下,新型的农村人伦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发展,周伟的散文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他以自己的生身之地为背景,紧扣时代脉搏,通过对乡村平凡人物和平常事件的描绘,表现了农民质朴、新型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观,再现了当代农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崭新面貌,揭示了农民的淳厚、善良与崇高。《乡村男人》所写的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小人物——五伯、瘸叔、得福老汉等,作者集中描写了他们的琐事、辛酸事,以此揭示乡村普通人的“原生态”。

在主题开掘上,周伟仍是坚守平淡、纯真和自然。《平安无事》记述了奶奶哀怨、坎坷的人生,字里行间浸透着中国传统的人伦关怀,见情见性,楚楚动人。《走不出土语之乡》中,作者似乎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一趟乡下,随手记下一些人和物事以及所感所想,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把乡下的许多美好写得那样明澈、清新。《乙酉清明还乡见闻》似乎更随意,所见所闻一股脑儿抛出,其实是把现实生活中乡村的收获、变异、彷徨和严峻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作者行文随意平淡,表面上是一种无技巧的技巧,实际上是一种难得的才能。

周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作家。他对自己、对乡村、对人生始终有一种探索的激情。他的散文不仅流露出一种对于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洞察,还有着对生命的坚定信仰以及对人性善良的肯定和召唤。周伟喜欢将自己的思考细密地织进他灵动的乡村叙事里,既不张扬也不喧哗。《看见的日子》写了一个唤作“二婆婆”的瞎眼老人,她真正的现实世界早已在黑暗中死去。而作者正是从这个人物身上发掘了潜藏在人性中的朴真与美好。《一个字的'故乡》别出心裁地表达了乡村女人不平凡的情愫和智慧。作者通过“八婆婆”的人生遭际,把乡民的故乡归结为“等”、“怀”、“单”、“想”、“回”5个字。这5个字看起来简单,串起来便是至情至性的人生渊薮,展开来便是弥漫着袅袅炊烟的乡村风景画。通篇读来字词如卵石,真情似清流,展现出一幅淳朴古典的田园山水画,让人顿悟:故乡乃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乡村孩子的日记》描写了3个乡村孩子上学、失学、复学的故事。作品选材典型,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流畅,文章贯穿着向上的热情,寓意深刻。散文记录了3个不同时期的乡村少年对知识、对教育的渴望和梦想。不同时期的孩子的父母们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无不受到我们这个社会文明程度和气候的影响。散淡而机智的笔法记录了新时期以来我们这个社会对教育、对知识的影响及其所留下的深刻印痕,发人深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九

早晨,公鸡们早早地就穿上裤子,扑腾着翅膀,迎接太陽的到来了。喔喔的叫一声,铜锣般在乡村滚一动,其实最先迎接的并不是太陽的光芒,而是飘飞在乡村上空的炊烟。乡村里,起得最早的,还是那些勤劳、朴素的村民。他们的手拽着生活的丝线,牵着亲情的双手,挽着好客的胳膊,拉着幸福的衣袖,扯出的才是最壮观、最复杂,又最温馨的风景。而那炊烟,则是他们放出的生活信号。

炊烟则是一群无骨的动物,善于表达幸福、温馨、热情、喜悦等等情感。它们如同沁水一般,从瓦缝里、门缝里、窗户缝里、烟筒里,汩一汩冒出来,无可阻挡,激|情四射。一进入天空,就如同牛羊进入开阔的草原,任意驰骋。也仿佛流水奔入宽阔的海洋,随意奔涌。在天空中张扬着、奔跑着、舞蹈着。把幸福扯成一片片的旗帜,把温馨拧成一股股绳索,把热情放飞成一只只风筝,把喜悦扭成一支支舞蹈,生动、优美、豪放。我的老家鄂西子娘园,曾经经历过最为严酷的饥荒。那饥荒就是一把无情的剑,斩断过乡村的炊烟。没有炊烟的乡村,死寂成一片沉默的山岩,荒凉堆满整个山谷,萧条一片。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生动的图画。

炊烟也是一群娃子。最初他们养在各家各户中。但一到半空,它们就纠缠到一起,分不清哪是你家的,哪是我家的。然后,它们就如同鄂西山里,被苞谷、洋芋、红苕养大的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热情和牛犊般的野性,玩着捉迷藏、过家家的游戏,追逐着,叫喊着,嬉闹着。鞋儿跑掉了,辫褡子跑散了,扣子扯脱了,但他们依旧笑着,喊着,追着,闹着。把乡村的未来,涂成蔚蓝的天空。

炊烟也是一群舞女。迷恋风的柔情,向往开阔的舞台,又有着胶一般的一团一结力量。在那纯得如滤过的天空中,用最优美的形体,跳得最优美的舞蹈,舞出的是万种风情,跳出的是不屈的灵魂。而那双明亮的眼睛,和坚韧的心灵,则永远向上,向着蓝天和白云飞升而去,直到永远。

炊烟更是生命的音乐。它谱写的是盘中丰盛的餐,歌唱的是丰收的礼赞。只要炊烟一起,主妇们的双手就忙成了一对翻飞的蝴蝶,采了地里的菜,舀了缸里的米,割了炕上的肉,洗净,淘清。或蒸,或煮,或炒,或炖,或炸和烤。那白菜、萝卜、辣椒、茄子、南瓜、豆腐、腊肉等等,就张开五颜六色的嘴,开始集体大合唱。那盆、碗、铲、瓢、匙,就亮了清亮的喉,开始不停地演。忙到一桌子饭菜端上来,那摆着的则是亮晶晶的亲情、慈爱、热情和幸福。那嘴里咀嚼的、畅饮的,则是光灿灿的勤劳、美味、盛情和甘甜。而生活的手,又是永不停息的水车,不停地转动,抚一弄乡村的四季,盘动日月星辰,那栏里散欢的猪、圈里养着的鸡、河里游一动的鸭、塘里欢快的鱼,坡里放牧的羊、仓里装满的粮,就成了生命的五线谱,乡村不老的歌,保证炊烟连绵不绝。只要人间烟火不断,生命就生生不息,生活就滔一滔一不一绝。

乡村生活的散文通用篇十

洛南县产的玉米好,市面上卖的糁子、玉米面以洛南为最佳。市面上卖的是不是洛南产的呢,嗨,吃了就知道了!

洛南县地处黄河流域,土地广袤,土层深厚,光照时间长。勤劳、朴实的山里人,像经管娃娃一样,细心地侍弄每一块地,每一株玉米。每年冬天秋收冬藏之后,乡村农人的主要农事是翻冬地,把地里杂草除净、秸秆烧掉,甚至每一个小石块都一一捡到笼里带出去。这一切就绪后,开始翻冬地。翻地的农具是镲铣,每一铣镲下去,都翻得很深,翻上来的的土块,用铣扎碎。有力气的小伙子,往往翻得深,地下的硬板土被翻上来,这样的话,经过冬天的凝冻,活土层深厚、疏松,玉米长得好。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冻得山里的石头都快受不了啦,翻过的冬地每一个土坷垃正好冻了个美。最好是来一场大雪,厚厚的雪覆盖了田野,积雪滋润着土地,也冻死了地里的病菌和虫子。望着积雪覆盖的田野,乐得农夫笑呵呵的。

春节一过,趁地里积雪刚刚融化,农人再用耙子细细地耙一遍,这样蓄水、保墒,耙过的土地像金丝绒一样绵软。待到枝头慢慢爆出星星般嫩芽芽的时候,山里人把一冬积攒好腐熟的农家肥一担担运到地里,用拉犁拉出一道沟,把粪埋好。干活的农人脸上汗津津的,坐在家里还有些清冷,干开活山里男人脱掉了棉袄,露出了妻子给织的针脚细密的毛衣。男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吸着烟,接过妻子递过来的茶水一饮而尽。妻子嗔怪的说:就你性子急,都没埋粪呢。男人憨憨一笑说:人勤春早么,咱早些把粪埋了,省得到时候紧张。苞谷一种,我出门挣钱啊。

农事历书上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山里人有山里人的习惯,清明只是个参照,山里人看村道里的梨花开得正繁的时候,就开始种玉米了。村里人说,梨花开正是种玉米的好时节。一家老少,自然分工,男人拉犁开沟、担人粪尿,女人下籽,孩子撒肥料。每一粒玉米种子躺在松软、细腻的土中。男人嚷闹说,种稀些,去年太稠了,你没看南头蒋伯的苞谷年年都是大棒子,咱今年也种稀些。男人像威严的部队长官,查看着株距、行距。男人是种庄稼的行家,拉出的沟深浅合适,远望是一条线呢。妻子开玩笑说,种地么,弄恁细致做啥,只要粪上得重就行了。男人说:你胡说呢,要是像村子里的狗剩叔,地里坷垃大,深浅不一,你没看他家地里出来的苗子,爷爷孙子一地。年年一样的种,就是收不下粮食。

玉米下种后,要是碰上一场春雨,那是再美不过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地里的玉米苗子慢慢地伸出两片绿绿的叶片,远远望去,地里一行行绿苗,农人心里那个高兴哦。

有苗不愁长,看着看着玉米长得超过套种的麦子了。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要开始追肥,这时候正是麦子收获的季节。要收麦子,又要给玉米追肥。早上起来,露水大得很,裤管湿透了,农人在给每一株玉米追施臭肥。玉米叶子在早晨的清风中轻轻的晃动着,不时地触着农人的脸庞,痒痒的,舒服的很呢。

追过肥的玉米疯了似的长,地里的麦子收获完了,田野里是玉米的世界。不几天,田野成了青纱帐。玉米长得快,地里的杂草也长得疯狂。给玉米除草是最累的农活,这时节容不得山里人偷懒,天麻麻亮山里人就下地了。置身绿色浩瀚的玉米地,只听见锄头“咯滋咯滋”刮草声,把草刮掉,然后用锄头轻轻一推,这样,刮掉的杂草上午就给太阳慢慢晒死了。要是不推这一下,等于给草搬了家。遇到雨天草又活过来,那样又要重新除草。

除过草的玉米长得好快,村子里有经验的老人说,要是在深沉的夜里你能听见玉米拔节的声响呢,那是玉米在长呢。我们的玉米长成大小伙子了,脱去了青涩,胡子慢慢变得黑起来,这时候,地里飘荡着玉米成熟的气息。

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慢慢成熟了。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收玉米不像收麦天那样紧张、热烈,下一两天雨也不碍事。地里收获的玉米棒子让山里人挂起来,这几年山里人也盖起了楼房,明晃晃的瓷片映着黄澄澄的棒子,是一道风景呢。

新收获的玉米,挂在高处,风干快得很。剥离一颗,一咬,嘎巴干脆,就开始下架剥了。一颗颗玉米粒像马的牙齿一样,剥着每一个棒子,看着一缕缕金黄的细雨从手中纷纷落到笸篮里,心里畅美的很。

玉米是山里人一年到头的主食,槮子饭是百吃不厌。下地干活回来,汉子敦促老婆,熬些槮子汤,调些酸菜,端起一碗黄亮亮的糁子汤,喝起来五脏六腑都舒坦。要是在冬天,农家的早晨洋芋熬糊汤,民间有一句很豪纵的话: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洋芋糊汤要用火来慢慢熬,锅底下燃烧着树疙瘩,一开始火势猛得很,慢慢的,火小了,锅里的洋芋糊汤“咕嘟咕嘟”着,厨房里飘着香味儿。饭熟了,舀一碗洋芋糊汤,夹一筷子刚窝的酸菜,抄一勺石碾子上碾的酱辣子。吃的人满口是五谷的芬芳、醇香。还有一些会做饭的农家巧媳妇变着花样做饭,把新磨的玉米粉蒸成黄馍,吃的时候,把黄馍切成薄片用油炕一下,焦脆的很,那才是一种神仙般的享受呢。最美的玉米饭是漏鱼鱼,还是用新磨的玉米粉,把细腻的玉米粉一把一把撒到莲花盛开的沸水中,一边撒,一边用木叉子不停地搅动,灶房里弥漫着水汽,还有新鲜的玉米粉的香气。玉米粉熬好了,用漏勺子漏开来,漏出来的就像一条条游动在水里的鱼儿。盛一碗鱼鱼,调上炒的酸菜,再加上蒜水、辣子,吃得人满口余香,直嚷嚷再来一碗。

哈,亲爱的玉米哦。

故乡的野菜。

老家在乡下,二三月正是野菜慢慢从封冻了一冬的土层里钻出来的时候。

最早冒出来的是荠荠菜,漫山遍野都是。这时节人们结伴走在春天的田野,迎面而来是绸子一样的拂面春风,用小铲铲把一棵棵荠菜剜出来,不大一会,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细的汗。我们把采好的满满一篮子荠荠菜拿到乾江河边,先择去菜根,然后一棵一棵的洗干净。洗净的荠菜细小的叶片上闪耀着亮晶晶的水珠。等晾晒干了,用菜刀把荠菜细细的切了,拌上菜油,再打上一两颗鸡蛋,如果有豆腐再好不过了,把这些拌匀称。擀好饺子皮,我和妻子包起来,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着闲话,妻子包的饺子小巧好看。妻子说:你光知道看书,你看看你包的啥嘛,你不闹了,你去弄调料去。我看你闹的调和好哩。我放下手,剥蒜、把剥好的蒜骨朵放在石头辣窝子捣起来,捣好了蒜泥,我调上了各类调料。这时候,妻子已包好了满满一篦子。等锅里盛开了莲花似的水波,妻子把饺子下进去。妻子说,下饺子要大翻浪的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好吃。不一会饺子熟了,坐在小木桌旁,我们吃起来,一个饺子蘸一下调和水,吃的我满口溢香。妻子看着我的'吃相,哈哈笑起来。吃荠菜饺子可是春天一道美味呢。

再过些时候,地里的灰条菜、刺蓟也长起来了。灰条菜长的很好看,叶片背后是一种红色。吃灰条菜要挑嫩的,农家用它窝酸菜,口味美的很。刺蓟也不错,就是叶片上都是刺,扎手呢。刺蓟窝酸菜败火、清热,吃着又是一种味儿。还有一种是大蓟,长得茂势的很。用它泡水喝,能治疗流鼻血。我儿子小时候经常流鼻血,母亲就从山野里采了不少,我儿子喝了大蓟泡的单方水,慢慢的好了。

农历四五月,山野间的格拉叶也是农家饭桌上的菜肴。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常常和隔壁的邻居登上高高的白云岭,钻进密林里,采摘格拉叶。回来时就背了一蛇皮袋子,母亲采的都是嫩叶子,洗净后,用开水一焯,再烧些浆水,把格拉叶放进去。过不了几天,格拉叶菜就能吃了。四五月的乡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吃格拉叶菜正好填补了这时节的农家饭桌上的空白。每次回到老家,吃着母亲调的格拉叶菜,喝着金黄的糁子汤,简直就是一种神仙般享受呢。这几年,母亲年岁大了,我说啥也不许她上山采摘格拉叶。母亲嘟囔说,你看看你从街上买的菜,都是大棚菜,没有一点味道嘛。咱农村的野菜多好吃呀。我默默的听着,笑着给母亲解释着。

这几年,农家的野菜从山野里走进灯火璀璨的城市,出现在城里人的饭桌上。吃惯了油腻的城市人品尝着野菜,好像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乡间野菜的清纯、质朴、淡远,滋润着城市人的身心。咀嚼着野菜,城里人在职场拼搏的疲惫得到了抚慰。一颗颗天涯漂泊的倦心仿佛在故乡清湛湛的山泉里淘洗、荡涤,碧绿的野菜使他们想起了遥远而模糊的故园,故园的风物复活在他们的记忆里。就是这些乡间的野菜滋润着、温暖着他们,他们一颗曾经冷漠的、迷失的心灵觅到了一块栖息地。

北窗品茶。

搬进新居后,我常常一个人独坐窗前品茶。

新居面北,一面铝合金窗子占了整个墙面,光线敞亮的很。站在窗前,看见远方天空下面秦岭波浪般的余脉影影绰绰逶迤连绵。近处的山脉,上面是郁郁葱葱、莽莽苍苍的松树林,松林上面是蓝玻璃一样的天空,偶尔有一两只山鹰在盘桓。它是在练习飞翔,还是发现了林中的一只野物。看得倦了,坐下来,我给自己沏了一杯茶,静静的看着茶叶在水中沉浮,我的心便透明在这一杯小小的茶茗中。

多少年来,我慢慢养成了喝茶的习惯。我喝的茶叶,不是龙井,也不是碧螺春。不是毛尖,也不是铁观音。是住在乡下的母亲从山野里采来的山间各类植物的叶子。

每年春上,乡间的院子边、田野的土楞上,到处都是盛开的的蒲公英,小小的黄色的花朵,点缀着沉寂的乡间。这时候,母亲就忙个不停,她到处采挖蒲公英。我说,用它泡水喝太苦了。母亲说,苦是苦,但是败火、清心、解毒,再没有比这好的了。我拗不过母亲。我看见母亲把采回的蒲公英用水一遍遍反复淘洗干净了,摊在篦子上在阳光下晾晒,等彻底晒干了,她用一个很精致的盒子装起来。周末我返回单位的时候,她说,你带上,慢慢喝。

坐在窗前,我喝着母亲的茶叶,凝神望着蒲公英叶子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春天的样子。我想,这个无数诗人笔下纵情吟咏的植物,正悄然盛开在我的杯中。它的花朵有些像秋天山野间的野菊花,金黄的花朵,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温馨。我还想起了一副著名的画面,上面一个小女孩挎着一个篮子,手里正举着一朵蒲公英,呶起小嘴在吹,蒲公英的花絮正缓缓的飘向远方。这个画面很美,一直留在记忆里。

夏天的时候,母亲采的更多的是金银花,不是开着花朵的那种,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这时候的金银花是最好的。它比蒲公英茶好喝多了,我在超市里看到金银花茶买的很贵。我说,娘,超市有买的,这茶叶不要采了,夏天太阳多毒啊,我少抽一包烟的事情。娘说,你有多少钱,再说咱农村的金银花漫山遍野都是,我采茶叶,正好活动活动筋骨,多好。母亲不顾我的劝阻,竟然采了好多。母亲把采来的金银花,晾晒在席上,我帮忙翻搅的时候,用手捧了一把,凑近一闻,那个清香啊。

北窗品茶,茶叶的醇厚、清香,让我沉醉。它的醇厚,就像善良、朴实的母亲,用她特有的方式时时滋润着我这个抑郁、浮躁的儿子。它的清香,正穿越纷扰的红尘,时时缭绕在我眼前。

品着淡淡的茶香,我抬头望着窗外蔚蓝的天空。天空是这样的悠远、澄明、纯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