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7:26:28 页码:10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优秀9篇)
2023-11-19 07:26:28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能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题。总结是一个整理思绪、明确目标、展望未来的过程。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一

21.赞美与困难作斗争的词语: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越挫越勇、坚强不屈。

22.表现人勤奋刻苦的成语:

孜孜不倦、手不释卷、争分夺秒、韦编三绝。

23.关于如何对待苦难与历经的名言警句。

001.苦难是人生老师。

00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4.形容有毅力的成语: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水滴穿石、坚持不懈。

25.形容身体瘦弱的成语:

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气息奄奄。

26.像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

贝多芬、爱迪生、张海迪、海伦・凯勒。

27.霍金的名言:

001.活着就有希望。

002.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决不能让心灵有残疾。

003.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要全力以赴。

28.赞扬鲁滨逊的成语: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知难而退、勇往直前。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二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上形成完整性。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近义词:灿烂—绚丽依然—仍然俊秀—俊美闪烁—闪耀。

恢宏—广大清香—芳香气魄—气势开拓—开辟。

探索—探求醇美—醇香银装素裹—粉妆玉砌。

反义词:俊秀—粗犷博大—狭隘飘渺—清晰巍峨—矮小。

新词释义:银装素裹:穿着银白色的服饰。

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恢宏:本文指宽阔、广大。

气魄:气势。

醇美:浓郁甜美。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开拓:开辟;扩展。

天工巧夺: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清奇俊秀:清秀美丽。多指山清水秀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知识集锦。

赞美祖国的成语:

1•人杰地灵地大物博山清水秀大好河山锦绣河山风光旖旎。

描绘山水的成语:

2•山清水秀重峦叠嶂青山绿水山水如画奇山异水怪石嶙峋。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三

1、了解周总理为国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感受总理人格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2、学会生字新词,理清文章层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4、师生查阅有关周总理的材料合作探究。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文是从哪些地方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读读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三、抓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重点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1、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的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在找出词语。找出来之后,让学生说说,用上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2、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诱导,以便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贴切。

四、朗读、背诵及说、写练习。

1、全文朗读。要注意对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朗读的指导。要安排充分的时间,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齐读、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恰当地处理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和速度。

2、片段背诵。先引导学生分清这两个自然段内容的侧重点,然后帮助学生理清这两段话的表达顺序,最后引导学生提取主导词:

对自己:新中国、一夜、劳苦、简朴。

对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夜、每个夜晚、你们看见过吗?

3、说写练习。结合“思考练习”第三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有时间可以写下来,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做选做题。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四

01.赞美祖国的成语:

山清水秀、江山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锦绣山河。

02.描写山水的成语:

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一泻千里、水天一色、水波不惊。

03.描写长江的诗句:

00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00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04.描写黄河的诗句:

00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00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05.描写庐山的诗句:

001不识庐山真面目,是缘身在此山中。

00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06.描写西湖的诗句:

00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00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07.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成:

载歌载舞、再接再厉、十全十美、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不卑不亢。

09.爱国的诗句:

00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002.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0.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及主要事迹:

001.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

002.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

003.戚继光——抗击沿海倭寇。

004.林则徐——虎门硝烟。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五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2500年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个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精疲力竭地从马拉松村一直跑到雅典,通报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死亡。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比赛项目,歌颂了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了解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马拉松”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马拉松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平时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2、你们真是一群爱运动的好孩子,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组体育比赛,大家边看边想,这是什么运动?(播放课件并板书:马拉松比赛)。

3、你们想了解这项运动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马拉松》(板书:马拉松,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完成习题,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

1、同学们,课前你们收集了哪些有关马拉松运动的资料,拿出来一起来分享吧!生交流资料,简单询问资料来源,并适当评价。

2、真不错,看来你们都用功预习了,老师也用心准备了,给你们带来几道题,答案就在文中,看:

(1)、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举行。

a、英国。

b、雅典。

c、意大利。

(2)、第一届奥运会举行是哪一年?

a、1876年。

b、1896年。

c、1920年。

(3)、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____??。

(4)、马拉松比赛是用来纪念____,纪念____。

3、刚刚大家的回答既迅速又准确,你们的自学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那这的马拉松之战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板书:马拉松之战)。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去经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吧。

三:品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配音课件:马拉松之战)。

回想刚刚的影片,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并用文种的两个词语来完成下面的填空:

()的波斯帝国——十万大军。

()的希腊人民——一万人。

(2)、野心勃勃是什么意思?(野心非常大)。

(3)、谁来说说波斯帝国有什么样的野心?

生1:波斯帝国想霸占希腊的土地。

生2:波斯帝国想让希腊人民做他们的奴隶。

生3:他们想抢夺希腊人民的财物。

……。

(4)、对于波斯帝国的野心,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我很愤怒。

生2:我很生气。

……。

(5)、让我们带着愤怒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出示句子: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

生1:他们将会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生2:他们会变成波斯帝国的奴隶。

生3:他们会无家可归。

……。

师:希腊人民不愿让这些灾难发生。于是﹍﹍。

(出示句子,引读:“希腊人民奋起反抗……)。

(7)、孩子们,希腊人民的这场胜利来得容易吗?

生齐答:不容易。

师:是啊,希腊以一万人战胜了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这是一场怎样残酷的战斗啊!多少烈士用自己的身体抵挡着不断刺来的长矛,多少勇士任凭鲜血不停的流淌,依旧奋勇杀敌,而这些英雄的亲人们,正在首都雅典——(翘首以待)。

2、指导学习第二段。

(出示:翘首以待)。

(1)、谁能用动作来演示“翘首以待”吗?

生1:我在等着这场战争的结果。

生2:我希望能够得到胜利的消息。

(2)、是啊,他们急切地等待着战争的结果,那是谁为雅典的同胞带来了胜利的喜讯呢?

生:是战士菲利比斯(板书:菲利比斯)。

生1:他受伤了。

生2:他很累。

……。

(3)、是啊,又累又饿的菲利比斯——。

(出示句子,引读: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4)、过渡:菲利比斯不顾一切,向雅典跑去。

(出示句子: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从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跑啊,跑啊”知道了菲利比斯一定跑了很久很久了。

生2:我从“终于”体会到这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

(5)、是啊,这是怎样的一段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啊,在奔跑的途中,菲利比斯经历了哪些磨难呢?(出示课文插图)。

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先交流自己的想象,然后用笔记下精彩的片段。

你们的交流真热烈,下面,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丰富的想象力?

生1:菲利比斯的伤口流血了,他从衣服上撕下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往前跑。

生2:菲利比斯口渴极了,他随手扯下路边的树叶,塞进嘴里嚼,他的双脚仍在不停的跑着。

生3:天黑了,看不见路了,菲利比斯好累好累,他多想躺下歇一会儿,可是,一想到雅典的同胞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胜利的消息,他就不顾一切的往前冲啊,冲啊!

……。

师:是啊,菲利比斯经历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祖国雅典的城门。

(6)、孩子们,你们知道菲利比斯从马拉松到雅典究竟跑了多少路程吗?

生:42千米195米。

正因为如此,跑到雅典时,菲利比斯已经——。

生齐答:筋疲力尽。

师:他用最后一口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

生高声回答:“我们胜利了!”

师:随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如此筋疲力尽,他为何还要高呼?

生:因为他想把胜利的喜讯告诉给他的同胞们。

(7)、读到这里,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此时你心中的英雄菲利比斯吗?

生1:菲利比斯,你真顽强!

生2:菲利比斯。

(点名汇报:坚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

师:是的,这是一个(板书: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菲利比斯,就请孩子们带上你的体会和感受,在这段音乐中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配乐朗读。

(8)、师激情小结:正因为菲利比斯的勇敢、顽强和坚持不懈,使他成为了希腊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成为了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也正是为了纪念这场的战役和这位伟大的英雄,才有了今天的马拉松比赛。

四、总结、升华: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菲利比斯这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英雄,

老师通过上网查到了一位英雄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播放比赛视频)课件简介:她叫佟文,是本届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金牌得主。比赛一开场佟文便落后对手9分,而这个分数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前15秒钟,在这期间,佟文一直在紧咬住对手不放,不到比赛结束的最后一秒,她绝不放弃拼搏,而她的坚持让她最终获得了胜利!

五、作业布置。

现在我们的通讯方式有很多,请你们利用各种方式去收集像菲利比斯这样的英雄故事,下节课我们举办一个英雄交流会。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六

11.不同地方的看:

眺望、环视、遥望、俯视、瞻仰、浏览。

12.中外爱国音乐家:

洗星海、聂耳、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

13.表现爱国情怀的成语:

赤胆忠心、碧血丹青、以身许国。

14.表现忘我工作学习的成语: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15.形容秩序乱的词语:

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一拥而上、不可开交。

16.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神采飞扬、神态自若、全神贯注、欣喜若狂、张口结舌、坐立不安。

17.赞美英雄献身的名言:

00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00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8.表现热心助人的成语:

乐善好施、慷慨解囊、扶危救困、助人为乐、雪中送炭。

19.关于真诚关爱和无私帮助的名言。

001.爱是美德的种子。

002.人生是花,而是花是花蜜。

003.“给”,永远比“拿”愉快。

20.呼吁关爱他人的公益用语:

001.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002.送上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003.送人玫瑰玫瑰,手留余香。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七

【教材分析】本课叙述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蒙、咨询、浏览、一小碟。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的崇高品质。

2、领悟课文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前准备】。

1、幻灯片3张(周总理照片一张,“周总理的一天”工作日志一张,《一夜的工作》插图一张)。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工件、生活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周总理照片)同学们,照片中这位刚毅消瘦、和蔼可亲的老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深深怀念着的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么,他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诗人何其芳同志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是否能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生词。教师相机指导音、形、义。蒙、咨询、浏览、一小碟。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几段学习?

指名回答,师生补充。(可分三段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我”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的缘由;第二段,第2-6自然段,“我”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的情景;第三段,第7、8自然段,作者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自悟:什么原因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2、指名回答,检查自学。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2、生生、师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语句):

(1)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板书:工作劳苦)。

a、“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到时候叫你。’”

“一尺来高”、“一叠”、“今晚上”说明了什么?(文件多、工作繁重,工作紧张,十分辛苦)。

b、“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有时问我一两句。”

教师相机点拨:找出表现周总理审稿过程中的动词(看、画、想、问)。

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周总理工作仔细、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文件准确无误,可见工作量之大,十分辛苦)。

c、“喝了一会儿茶……你也回去睡觉吧。’”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时间长)下午又要“参加活动”说明了什么?(总理日以继夜地工作,十分辛苦)。

总理让别人抓紧时间睡觉与自己不停地工作对比,你想到了什么?(总理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无私)。

(2)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板书:生活简朴)。

a、“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如此而已。”

教师相机点拨:“极其简单”是什么意思?(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极其”能否换成“相当”、“很”?(不能)“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仅仅这几样,再没别的东西了)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该句,体会“如此而已”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影视中看到的办公室,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室内陈设及其简单”,从而体会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

建筑高大同陈设简单对比说明了什么?(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身居高位同简单陈设对比,你想到了什么?(周总理严于律已、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境界)。

b、“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教师设疑激趣:有同学认为,上述这句话意思是花生米跟平时一样多,没有增加分量。你同意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上文,相机诱导:首先,从“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分量自然也就有所增加;其次,从句子本身来看,若去掉“好像”就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如有“好像”,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好像没有增加似的。

3、领悟文章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1)自悟。

(2)四人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回答。

(4)师生补充。(运用生活小事或细节、以平实的文字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预习“思考练习”第4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逐段读课文。(同学评议)。

2、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叙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读。

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于是只能对自己说。“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就是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反映。)。

3、作者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了些什么?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指名回答。重点词语点拨。(“新中国”是与中国历朝历代相比,只有新中国才有这样的好总理,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并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多么”、“多么”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周总理赞美的强烈感情。)。

4、(1)作者想高声对全世界说些什么?学生齐声回答。

(2)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生、师生讨论。

(“高声对全世界说”是作者无法抑制自己内心强烈感情的表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在同世界各国相比;“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用“每个”意在强调“我”所看见的“一夜的工作”只是周总理无数个夜晚工作的缩影;作者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想到了他每个夜晚的工作,周总理不辞劳苦、生活简朴的高尚品质贯穿于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中,从而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以反问句式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热爱以及作者的自信与自豪。)。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八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人到时侯所牵挂的必然是最重要最放不下的事情。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绝,死亡。与世长辞:辞,告别。

7、近义词:疾驰—疾驶悲愤—悲痛勉励—鼓劢特殊—特别欺凌—欺负呐喊—呼喊。

忧虑—忧愁郑重—慎重。

8、反义词:特殊—一般成功—失败欺凌—保护幽暗—明亮郑重—轻率。

压迫—反抗。

9、新词释义:弥漫:充满着烟尘、雾气、水等。近义词:布满。

悲奋欲绝:形容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奋勇前进。

倾注:感情、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勉励:使人努力的意思。

彻夜:通宵、整夜。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侯。

10、知识集锦。

12、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牛角挂书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

六年级语文的思维导图与期末复习资料如何写篇九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背诵第5、9两小节。

7.近义词:侵略—侵犯特地—特意眺望—远望欢庆—庆祝允许—准许慰劳—慰问。

反义词:簇拥—分散失去—拥有忘记—牢记。

8.新词释义:侵略:指对别国主权、领土等方面的侵犯。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横行霸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负隅顽抗: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本文指敌军依仗铁甲舰和大炮而拼命反抗。

惊恐万状:因为惊慌恐惧而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的姿态。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知识集锦。

赞美郑成功的成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视死如归英勇奋战一往无前杳勇杀敌。

和爱国有关的成语:以身殉国舍身为国忠肝义胆赤胆忠心忧国忧民精忠报国。

爱国如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