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6:58:13 页码:13
2023年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大全11篇)
2023-11-19 06:58:13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逻辑和结构的合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意思。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能会找到一些启示和思考的点,希望对你写好一篇总结有所帮助。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一

93、弗里德曼:《消费函数理论》。

94、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95、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96、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97、加尔布雷思:《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

98、加尔布雷思:《丰裕社会》。

99、莫里斯:《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100、道格拉斯:《数理经济学》。

101、钱纳里:《产业关联经济学》。

102、贝克尔:《歧视经济学》。

103、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

104、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的政治遗产》。

105、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

106、丹尼森:《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与我们面临的选择》。

107、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108、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

109、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11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11、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112、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

113、哈耶克:《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

通向奴役的道路读后感。

大凡一种事物一旦走向极端那么它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政治自由社会主义乌托邦注定是一条通往被奴役的道路。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二

4、聂辉华,《跟西游记学创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

7、索维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五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8、张五常,《经济解释(二〇一四增订本)》,中信出版社,年。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三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生产关系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思想,揭示了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规律,这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须创新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四

【推荐语:世称rmt,被尊为宏观“圣经”。】。

(高)5、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推荐语:最好的计量经济学原理教材第一名,胜在不惜笔墨。】。

(初)2、斯托克、沃森,《计量经济学》,第三版,格致出版社,20。

【推荐语:最好的计量经济学原理教材并列第一名,胜在要言不烦。】。

(高)3、林文夫,《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推荐语:最适合一年级研究生课堂的高级计量教材,没有之一。】。

2015年刚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定的其中一个目标便是:了解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常识。而做到这一点的第一步,便是通读一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兼宏观)。

第一次打开这本书是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初读时还觉得有些茫然,然而几章之后,便不由得为书中内容击节赞赏。这或许是曼昆的笔力,或许是因为经济学本身的魅力,总之,我又一次体会到,原来教科书也可以那么迷人。

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并没有大块时间来读书。很多时候都在下班后九点十点,翻开书,告诉自己今天得读完一章。一开始自己很认真,如同大学时读书一般记下每章重点。但后来发现这样的进度太慢,于是告诉自己,这一遍只需要观其大略便好。于是终于,从二月份到五月份,约三个多月时间,把微观和宏观两本都读完了一遍。读宏观的时候,一边读书,一边找知乎上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回答相映照,倒也很有乐趣。一遍读来,不能说记住了多少书上的内容,但至少——知道了经济学在讨论什么内容,听说了经济学领域内的一些名词。我想,这才是读入门书所最可珍贵的收获。这只是我在经济学领域的第一本书,接下来还会一本一本地读,也许是经济学的教科书,也许是金融等更细分的领域,也许是一些这方面的流行书。但毫无疑问,这个开头让我更有动力一点一点深入了解下去。

最后再说一说这本书。曼昆的这本书可读性很强,在说明理论时讲了各种例子,行文也是不吝其烦,很多时候一遍一遍的重复讲一个概念。这对于入门教科书来说是很适合的。书中也提到了经济学领域的一些流派,这对于读者按图索骥也有一些帮助。不过,要是作者能够在开头或者最后添一章关于经济学思想史的内容,就更好了。当然,这只是个人的鄙见而已,作者一定有他自己的考虑。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五

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用魔鬼式思考问题,即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什么是魔鬼式的思考方式?那就是在思考时,需要抛弃好恶、盲目的乐观、或刻薄的怀疑,用换一个角度、一个系列机制去思考问题。本书有四个基本的共识:动机是现在生活的基础;懂得要衡量什么、如何去衡量,能够使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传统认知常常是错误的;相关并不等于因果。

其实魔鬼式思维方式是可以很容易去实施的,但为什么实践的人少之又少呢?首先是人们很容易被政治、知识等偏见蒙住双眼,也就是人们习惯与寻找能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而不是去发现看清事实的新信息;村、其次,人是一个群居动物,人习惯于从众,人容易为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认同感,去争取、吸取别人的建议,与群体做相似的行为;最后一个阻碍魔鬼式思考的障碍是:人思考的时间太少了,一方面是人有思考惰性,二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留给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太少。当然魔鬼式思考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会带负面效应,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你独特的思考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见解、观点,这样会是你与主流观点渐行渐远,违反社会规范,要承受一定的情感压力。

人是很难“承认自己不知”,你要成为一个魔鬼式思考的人,首先要认清自己哪些不知道,哪些知识,勇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道,为什么人很难承认“自己不知道”。首先是承认自己不知道会造成认知失调:追求本质是魔鬼式思考的核心,而追求本质需要不断获得看清事实的新信息,但这新信息会打破自己的认知,造成认知失调,这种感觉不好受;第二是人喜欢武断,在自己以为擅长的领域武断,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对事情的把控。如何寻找答案:在科学领域,随机对照实验室是千百年来获得知识的黄金准则。

竟然想要解决问题,那么首先要定义问题是什么,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文中是通过讲一个日本小伙子小尾参加竞争大胃王比赛的故事,为我们解剖如何定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两个经验:不断地优化策略;关于我们接受或拒绝接受的极限的态度。

人们常常在寻找答案时倾向于最接近、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很多现在行为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至几个世纪前。如果我们找到了问题,那怎么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呢,作者告诉我们可以想孩子一样思考,为什么作者要推荐我们要像孩子一样去思考问题呢:首先浅显的思考,孩子,爱提问题,不怕分享他们最疯狂的想法。问小问题比问大问题要好很多,小问题因为其性质,可能更少被提及;大问题往往由错综复杂的小问题构成,从一个小处着手比揣测宏观答案更容易带来进展;小问题带来改变的可能性比大问题大;想的太大,意味着缺乏准确性,甚至是猜测。其次孩子不畏惧明显,我们长大了,似乎懂的东西更多了,越来越不愿意承认我不知道,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往往自以为我们知道了原因,而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最后一个就是寻找原因的兴趣好奇心。所以想成为一个魔鬼式思考的人,你需要保持好奇心,浅显思考、不畏惧惯俗。

发现问题的原因之后,那么怎么去解决问题呢。作者提到一个真言:人们对诱因做出反应。了解一个情形中针对每个当事人凑效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诱因一般分为这四种:经济诱因、道德诱因、社会诱因、从众心理诱因,从众心理诱因是我之前没有了解的,从众心理诱因往往会比其他三种诱因效果更好,很容易理解,前面也已经说过人类是一个群居动物,为了体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往往会做出与群体相似的行为。作者还介绍一个关系框架的概念,我们会在不同框架中产生不同的行为,有时候框架的改变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中美初期建交的“乒乓球来了”,用“交流、互相学习”的框架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有时候有些诱因会起到糟糕的反作用,尽管我们设计时,是好心,聪明的,之所以会起到反作用的原因有如下几个:1.人喜欢想办法钻空子;我们很容易想象思维方式相同的人会做出我们期待的行为,其实他们不一样思维方式相同;3我们倾向于臆断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不会改变的,但规则改变了,人的行为也随之改变;4.没有人喜欢纵的感觉。所以设计正确的诱因机制固然不易,但作者总结了几个简单法则,通常能把我们指向正确的方向:

1.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说关心什么。

2.选用对对方来讲有价值,而对你来讲开支小的诱因。

3.注意人们的反应,从中学习并尝试不同的方法。

4.尽可能地制造化敌为友的转换框架。

5.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这样做正确’而去做一件事。

不同的人对诱因会产生不用的行为,魔鬼式思考者要善于利用这里一点。如:所罗门王利用“说谎的人往往对诱因做出常人不同的反应”判断了哪位妇女是活婴的母亲;范海伦乐队要求主办方准备场地要有“不带棕色的mm豆”来判断主办方是否准备充分;骗子利用很容易开出来是骗人的信息来找到那些易轻信他人的人,减少假阳性错误。善于利用诱因,能够帮助你找到事实的真相,目标用户。

本书的最后还讲述了“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以及“放弃的好处”,这些魔鬼式思考的人与常人的做法也有所不同,由于这两文章讲述的内容我们已经听到了,就不再记录了。

对自己的启示:我作为一名pm,其中的一个使命就是解决问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太多了,首先我是比较偏向直觉性思考的人,有思考惰性,本书提供一套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制作诱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自己要带着魔鬼式的思考去生活,给自己多一点思考时间,每做一个决定想问问自己:你真的明白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别自以为知识,想清楚你怎么下决定的,不要被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现象、原因所蒙骗,追求本质。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六

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近代的300年,西方经济学高潮迭起,这300年所诞生的经济思想,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经济学说总和。

这本《经济学300年》,可谓经济学里的百科全书,前后共87章,讲诉了近百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还在附录里收录了这300年以来所有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以及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简介。全书共一百万字,作为一个不懂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也可以当做参考书来看,里面许多内容分析起来简单明了,不像其他经济学类图书那样苦涩难懂。作者(编著)把全书分为4大板块,也可称为经济学史上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556~1870年的初始期、1870年~1936年的边际主义称雄时代、1936年~1970年的凯恩斯主义主流时期和1970年~1998年的诸子百家时代。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这300年的演进,经济学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财富,就是财产储备越多,经济越富足。当时认为的主要财产就是金银,所以少输出货币,多吸收金银,成了国家政策的最佳标准。到后面,由于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其原本的学说无法相对应,从而涌出一批新的经济学家,修改前人的经济思想,使得经济学得到无数修正,也变得越来越精确。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作为能成为经典作品,也就是发出新的见解,这本著作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是全书思想的基础。而非最原始的金银积累,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是节俭,而是勤劳。当然,此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在一定基础上比之前的经济学说进步了很大一截,是西方历代以来经济学说思想之集大成,所以斯密由此成名,《国富论》由此名流千古。此书第一部分由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结尾,全书分为三卷,分别是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再生产和资本的分配,书中特别谈到,这本书即使是专业人士读起来,也相当的抽象,并且枯燥。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很难用优美的文字代表出来,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绚丽多彩,但这依然不影响它大放光彩。整体来说,这两百年的时间,西方经济学体系逐步完善,并由此拉开了世界经济学热潮。

第二部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这三个年轻人引发的一场边际主义革命,所谓边际主义革命,如果用我个人的话来理解,就是以前大家研究经济学只是当研究对象当成一成不变的,而现在我们应该灵活的看待研究事物。当购买第一个物品时,如果我们的满意度是百分之五十,那么购买第二个不会变成百分之百,最多只能增加一部分满意度,当购买越来越多的相同物品时,对我们自身的效用就降低了,所以满意度依次下降,到后来甚至会出现满意度负增长的情况。所以投资某样事物也需要限度,否定了传统的投资越多,因为勤劳而创造越多,所带来效益最大化的说法。书中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对此效用进行分析,慢慢的我发现,数学和统计学开始加入到经济学行列。因为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式来精密计算效用成本,几乎达到不懂数学就不懂经济学的地步。

直到1936年,一个名叫凯恩斯的人,发表了一本名叫《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书,该书一出版,立即轰动整个经济学界。当然,《通论》的成功,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其实从后面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当初凯恩斯给出的治疗经济体系的“药方”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并且自己在著作中也常常遇到矛盾而不可解释的地方,都被搪塞过去。但,无论如何,这场经济学上的又一次革命爆发。传统的节约美德变得令人厌恶,因为把财富留在自己手上,不会再创造新的财富,而只能拿去投资和消费,让经济流通起来,才能使经济富足。所以节俭变得非常不可取(前面说过,300年多年前的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储存起来的金银才是财富,可见这300多年里经济学思想变幻多么大),鼓励消费成为主导思想。

由于凯恩斯学说本身存在漏洞,由此,后人肯定会对其进行修复,但也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霸主地位,经济学进入了近30年的百家争鸣局面。各种学派相互攻伐,各类经济说法由此诞生,经济学迎来了最多产的时代。书中最后一部分,谈论了太多经济学思想和演变过程,再次就不一一叙述。

本身我就是个经济学门外汉,而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正统又细化的“经济学”参考书时,自然消化很难,看了整整2个半月多才看完。但是每当放下书时,又会不自觉的想里面的内容,感觉到奇妙而有趣。值得各位职业者一览。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七

43、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

44、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45、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4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

47、麦多斯:《增长的极限》。

48、摩尔根编:《劳动经济学》。

49、尼·康德拉季耶夫:《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

50、钱颖一:《企业理论》。

51、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八

微观经济学仅仅给了我们一个视角以去感知这变化多端、复杂奥妙的世界;微观经济学仅仅给了一个可以值得商榷的分析我们生活和做出决定的方法;微观经济学不是仅仅的必然性的集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它充满太多的偶然性了。

兹以鄙见择列于下,为以澄清我学习后的收获和疑问。

第一,概念。对于概念,我非常佩服经济学家们的视角,而我依然怀疑它所带来的体系的价值、实用性及适用性。具体来讲,比如,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对于价值取向的评判,是对基于自身方法的.有限性所界定出来的结果的有效性列表中排序靠前者的选择成本。所以,机会成本,是一种选择成本。可是谁在决定的时候不是基于自己所具有的可能性给予最小之选择成本呢?倘若出去时间的影响,适用性是要大打折扣的。

第二,时效、时滞。对于一种现象,逝者如斯夫,今非昔比;然而我们在以滞后了的信息做出规划的时候,其中却包含了有于时滞带来的内部之不协调性。不协调就意味着改变,改变就意味着规划的某些不合实际,换句话讲,计划的结果是不能通过任何认为努力而完全达到的。这是经济学告诉我的,然而经济学家们却力奉规划之有效性及可能性。

第三,均衡的现实化问题。我很少在现实中用均衡的结果去说服别人该怎么做,因为这么做是误人之事之时。为什么这么讲呢?均衡仅仅是一种分析的`必要,均衡似乎近在咫尺但其实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它是空间上的“近在咫尺”,确实时间上的“遥不可及”

第四,体系的外部冲击。因为经济学给自己划定了范围,也就是有“线”可守,所以难免有“掩耳盗铃”的分析也未可知;听而不见、视而不闻,就因为不是我的范围之内。然而要命的是,由此得来的结果却影响着世界的大部分。故而,要集中精力于其内,更要时不时探出头来呼吸呼吸外面的空气。

第五,假设的可靠性问题。我们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全知的。可是,事实上不是。我们因为知道了这些,所以去努力靠近。堂而皇之的是,有些人用这样的借口解释:“你也知道,人是自私的嘛,所以…”经济学不涉及价值判断,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法。这一点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

第六,完全运用理论之能力的界限性问题。设若我们都知道了这些,设若这些都是适用而且实用的;可是我们拿什么保证我们一定会掌握呢?发明这些的经济学家也未见得能”运用之妙”吧。

以上就是我对微观经济学的思考,是我读完以后的感受。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九

《魔鬼经济学》是美国经济学家列维特和记者都伯纳合著的一套书。书中所阐述的不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而是如何站在经济学角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谜团。

万事万物皆有隐秘的一面,诱因是现代生活的根基,找到这些原因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书中的前言部分就举了几个有意思的例子:。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本应飙升的犯罪率为何骤降?是因为管理、经济繁荣和新型治安策略?这些看似主观的因素听起来十分可靠,但却经不起推敲。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结果出乎意料:堕胎合法化使潜在罪犯减少,从而导致犯罪率的下降。

专家,是指生活中掌握大量信息的人,例如医生、房屋中介、股票经纪人等。然而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使专家所占的信息优势日益缩减。专家所提出的理论有时是错的--他们也会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错误的理论似乎顺畅无阻地从专家口中,传到记者耳中,然后进入大众思维,并迅速上升为传统观念。所以,传统观念常常是错的。但如果我们知道什么值得测评以及如何测评,就有利于理清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如果你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观察数据,某些以其他方式无法解答的谜团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要击碎混淆视听和自相矛盾的谎言,数据的力量就无可比拟。

“道德代表着人类对世界运转方式的期望,而经济学代表着其实际的运转方式。”经济学是一门有关测评的学科,它包含一系列行之有效、用途广泛的工具。但经济学的工具也完全可以用于分析其他话题,而且分析起来更有意思。撇开道德立场,沉下心来钻研数据,结果常常会得出有悖于传统、出乎意料的发现。

因此,作者虚构了一门学科: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如同寻宝游戏,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探究某些有趣案例的客观价值。

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探索之旅吧!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十

注:所列图书排名不分先后!

经济类:

2.郭万超、辛向阳,《轻松学经济:300个核心经济术语趣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版。

3.黄有光,《黄有光看世界》,经济科学出版社,年版。

4.黄有光,《经济与快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版。

5.黄有光,《黄有光自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版。

7.[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世界知识出版社,版。

8.[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晏智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9.[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周立群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版。

10.[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下册)》,姚开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11.[美]r・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版。

14.高鸿业,《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解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版。

15.[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经济理论和方法史》,张凤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16.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版。

17.蔡p、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版。

18.[美]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版。

19.[美]保罗・克鲁格曼,《流行的国际主义》,张兆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20.张维迎,《价格、市场与企业家》,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版。

22.张维迎、盛斌,《论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版。

23.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版。

24.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版。

25.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6.张五常,《卖桔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张五常,《学术上的.老人与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版。

28.张五常,《凭阑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9.张五常,《随意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0.杨小凯,《杨小凯谈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梁小民,《经济学的开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版。

32.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书店,20版。

33.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梁小民,《经济学发展轨迹: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述要》,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35.梁小经济学书目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梁小民,《黑板上的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

37.梁小民,《寓言中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瑞典]珀森,《选择的智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演讲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版。

39.姚开建、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0.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吴晓波,《激荡三十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版。

42.吴晓波,《跌荡一百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年版。

43.宋鸿兵,《货币战争》中信出版社。

管理类:

1、[美]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酪》,吴立俊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2、成君忆,《水煮三国》,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3、[美]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安辽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4、张维迎、李其,《管理与竞争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张维迎、李其,《激励与领导艺术》,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6、余世维,《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经济学读书书目范本篇十一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终会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而言,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对抗的客观必然性,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之间暂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竞争、互相借鉴、长期共存的历史机遇。一个社会形态能够长期稳定并不断发展,其中必然有符合自身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占有为基础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演进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去完成在西方国家由资本主义制度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段话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说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的价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值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制度载体——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就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获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规律的如下感悟:

第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几乎同时产生,又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反对剥削,但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表现出存在的合理性;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也表现出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理想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前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完全战胜资本主义还不可能上升到现实主导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但是,马克思的科学论断也一再的被历史的实践所证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人类社会一定会实现共产主义,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几代、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甚至是流血牺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