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诚信的故事短篇(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3:36:58 页码:13
诚信的故事短篇(大全10篇)
2023-11-19 13:36:58    小编:ZTFB

议论文是一种以辩证的思维方式陈述观点的文章,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写总结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语言和词汇,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总结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可以组织团队一起总结,共同提升。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一

合上《播撒诚信的种子》一书,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出明朝宋濂连夜抄书的形象:隆冬季节,寒气逼人,抄写的小手冻得僵硬,“难道非得明天把书还给主人家吗?迟一天又有什么关系呢?”母亲的劝告无济于事,“一意孤行”的小宋濂一直抄到天亮,总算把书全部抄完,并按时把书还给了主人家。正是小宋濂的“一意孤行”激起我深深地思索。提起“一意孤行”,总让人想到它那带有贬义色彩的代名词:武断、我行我素、固执己见、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等,其实不然。有了“一意孤行”,商鞅才能顺利变法。

有了“一意孤行”,齐桓公才能成就春秋霸业。有了“一意孤行”,宋濂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成为一代文豪。汉朝苏武爱国、为人忠贞,才智过人,在出使匈奴任务即将完成,准备返回时,因匈奴上层发生内乱,苏武在内的所有出使人员被强行扣留。单于一心想留下苏武为匈奴效力,于是高官厚禄、软硬兼施,但都动摇不了他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你怎么那么一意孤行,难道你不怕死吗?”“如果我忘恩负义,背叛祖国、就算活者回来,也没了颜面”,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为了向游说者表明自己的立场,他竟用佩刀刺进身体,鲜血喷涌而出,这又是何等的英勇壮举。

这一切的一切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实现报效祖国的坚定理想。在19年苦难的煎熬中,苏武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忠于祖国的气节终于回到了祖国。可见,苏武的“一意孤行”,是那种坚定爱国信念、忠于祖国且一以贯之的行为。你说,这种“一意孤行”难道不应该称颂吗?翻开历史的画卷,又有多少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的“一意孤行”者在上面彩笔重绘。楚国的屈原怀着对楚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沉入了汨罗江;义务修车工孔胜东18年如一日,履行着他对社会作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杨利伟从小就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以自己的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实现了心中的诺言,成了“中国航天第一人”;郑培民“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作为对党对人民的承诺,终于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更是以怀着解救人民大众于苦难的高尚情怀,历经无数磨难终于缔造了新中国而向人们诠释了对理想的“一意孤行”。

朋友,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一意孤行”也有它那带有褒扬光环的代名词:诚实、守信、真诚、正直、爱国、爱民……试问,你用“一意孤行”信守了你的诺言了吗?你用“一意孤行”结下你友谊的种子了吗?你用“一意孤行”实现你心中美好的理想了吗?如果没有,那就让我们做苏武那样的“一意孤行”者!

动听的钢琴音乐声响起,是我在用心地演奏。“好吃午饭了!

”“等会”“好吃了,你怎么那么一意孤行呢?”……听了妈妈讲的“一意孤行”心里甜甜的,因为我就是要做“一意孤行”者,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理想,做一个诚信的人。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二

诚信乃是一个人的品德素质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个礼仪,我们要诚实守信,老老实实做人。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寄托,是现代文明的财富。生活需要诚信,集体需要诚信,国家社会也需要诚信。只要我们与人交往时有诚信之心,我们就一定可以得到对方真诚的回报。

可有些商家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泡海鲜;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劣质奶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们无助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严重冲击!

也许我们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无法如鲜花般迷人灿烂;也许我们只是山间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万人瞩目,但也绝不可丢弃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诚信像永恒的星辉独放光彩才,诚信以水滴石穿的坚毅渗入人心,诚信用春风般的胸怀感召着众人!

诚信如此矜贵,我们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播诚信种子于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让诚信伴我们一辈子吧!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三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民间流传着一些以韩信为主角的有关聪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有一天,韩信骑马走在路上,看见两个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克)的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7斤油,葫芦可装3斤油。要把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究竟是怎样倒来倒去的呢?三种容器各自装油斤数的变化过程,可从下面的表中看出。

韩信所说的“葫芦归罐”,是指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倒;“罐归篓”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篓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从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这时却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归”。往油葫芦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归”,“归”到第三次,葫芦里就出现2斤的油量。再把满满一罐油“归”到篓里,腾出空来,把葫芦里的2斤油“归”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芦3斤油,“归”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务了。

解:先用油葫芦连装三次,共装9斤,将7斤的瓦罐注满后,油葫芦里还剩2斤。然后将瓦罐的7斤再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里是8斤油。再将油葫芦内的2斤油全部倒进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灌满(3斤),倒进瓦罐。这样,油桶里剩下的油和瓦罐中装的油都正好是5斤。双方各分其一,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四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五

新闻回放一瓶280克的老干妈辣酱,中国1号店网站卖人民币7.9元,但在美国亚马逊却要卖3.9美元(合人民币24元)。风行中国的老干妈在国外被译作“laoganma”,并登上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被誉为全球最顶级的热酱,这不由得令中国人大呼意外。2015年两会期间,记者们费尽周折采访到了低调且从不接受采访的老干妈董事长陶华碧,作为两会的代表,陶华碧已经参加了7年“两会”,但这却是她第一次接受采访。对于国内外的差价问题,陶华碧霸气回答“我是中国人,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看来老干妈辣椒酱在国外真的是“土豪金”呢!

据老干妈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陶华碧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她只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这是她身上最大的标签。同时她还关注食品安全,一年四季都在打假,凡是带‘干’字的辣椒酱都要打假。陶华碧说,任何人看到假冒产品后,都可以向老干妈的公司反馈,并且反馈的人还可以得到感谢费。此次两会,陶华碧再次提交打假的建议,她最担心的就是产品质量不过关,毁了“老干妈”的名声,更伤了老百姓的身体。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六

从前有一片魔法森林,里面有一座魔法城堡,里面有甜心马公主,玫瑰马王后,还有蓝天马国王,甜心小时候和爸爸妈妈去过邻国的独角兽王国,那里有很多漂亮的翅膀,可以带上翅膀飞上蓝天。小甜心很小的时候就想要一对翅膀了,可是,小甜心当时还没有满足飞行条件的年龄,所以独角兽国王答应下一次小甜心来,让小甜心自己选一对漂亮的翅膀。现在,小甜心长大了,有了足够的年龄,她的爸爸打算再一次带她去拜访独角兽国的国王,并让小甜心满足她多年以来的一个心愿。当蓝天马国王告诉女儿小甜心这个事情时,小甜心非常的高兴,跑来跑去的。准备出发了,小甜心的妈妈玫瑰马王后让小甜心想一想还有什么要拿的,小甜心却想起来她的好朋友凌兰要来,她要教凌兰时装搭配,不能去独角兽王国了,小甜心的.妈妈说:“这次就是因为你而去的,你不去那可怎么办啊?”小甜心说:“妈妈,下次我一定去。”小甜心的爸爸说:“小甜心真懂事,知道诚实守信了。”

经历过这件事以后,小甜心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小甜心非常懂事,知道诚实守信了。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七

城里住着三位年轻人,他们是商人,并且是兄弟仨,一齐做买卖,平分利润。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他们唯利是图,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有一次,他们准备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可是,家里的钱怎样办呢老三说:“这样吧,我认识一个农民,他很穷,但很诚实。我们请他给我们把钱保管一下,回来取就是。怎样样”

老大老二表示同意。于是他们就把钱交给农民,他们与那个农民约定:仅有他们兄弟三个一齐来取钱时,才能把钱交还。

这兄弟仨人把钱送到农民的手里,然后放心地去了。过了三年后,他们做了很多买卖,赚了很多钱,然后又回到家里。他们决定取回他们存放在农民那里的钱,就来到了替他们保管钱的那个农民住的村子。

老大说,“先别急,想一想,这个农民为我们做了好事,我们怎样向他表示敬意呢”

老三思忖了会儿说:“我记得每逢礼拜天他总是坐在窗前看大街,明天是礼拜天,明天一早我们从他窗前走一趟,我们一齐向他打招呼,脱下帽子向他挥动一下,再向他深深地鞠一躬,然后就能够去拿钱了。”

这三个吝啬的商人兄弟兴高采烈地笑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因为这不需要花他们一个铜子儿。

那个诚实的农民说:“当初说好的需要你们三个人来取才行。”

老三说:“我是两个哥哥派我来向你把这个情景说一说的,让你把钱交给我。我不骗你,明天一早我们兄弟三个一块到你窗前来向你脱帽鞠躬为证,我大哥和二哥还会特地向你挥动一下帽子,表示是他们同意的,然后我再来你这儿拿钱。”

第二天一早,农民就坐在窗前等候。就在太阳出来时,这三个商人果然来到了他的窗前,他们摘下帽子,老大和老二向他挥动着帽子,然后一齐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分手前他们兄弟三人约定:中午在饭店吃饭,饭后再一齐去找农民取钱。看到老大老二的背影走远后,分手后的老三很快又到了农民家里。

老三说:“怎样样,我没骗你吧快把钱给我吧。”

农民以为他真是他哥哥们派来的,二话不说就把钱给了他。老三拿了钱后,马不停蹄地逃走了。

两个哥哥在饭店里点好了菜坐在那里等,等呀,等呀,可一向等到午时却不见弟弟来。他们预感到事情不妙,就跑到农民家里,问那个农民看见他们弟弟没有。农民将他弟弟拿走钱的事如实说给他们听,当他们明白弟弟已取走了钱,气得要死,狠狠地骂了农民一顿,并威胁农民不把他们损失的钱给他们,他们就到法院告他。农民拿不出钱来,仅有上法庭打官司。法官认为农民失约,判决农民赔钱,不然就要他拿出全部家产作抵押。老实的农民为了保存他们的钱不仅仅没得到好处,还要赔偿损失,心里难受极了。

经过几天的痛苦思索后,他最终想出了一个主意。

商人雇了一位有名的职业律师。在法庭上,商人的律师先开腔,把农民说得像真的犯了大罪一样。

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法官先生,刚才商人的辩护律师所说的都是废话,没有根据,他们的钱并没有被他们的弟弟拿走,此刻就在我的口袋里,我随时能够还给他们。他们的弟弟根本没到我这儿来取走钱,我之所以不将钱给他们,是因为我们之间还有这么一个约定:我把钱交出来时,必须有他们三人在场。这样吧,让他们兄弟三人一齐来,他们立刻就可把钱取回去。”

法官一听,觉得有道理,便要老大老二去找老三。可是老三早已失踪,两个商人找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也没找到,他们的发财梦破灭了。

历史和现实渐渐把很多人的善心磨损了,心肠变得坚硬和漠然起来,为了自我的利益不惜去伤害别人。个人的力量抵制不了道德的滑坡,但我们也不能随波逐流。如果诚实面临陷阱时,我们不妨像这位被骗的农民一样,用智慧救自我。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八

那是星期天的一个下午,我匆匆的走过南湖,在不经意的一个回头间,我的目光略过了四个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那是近年来,人们呼声最高,最渴望得到的一个词:文明诚信!

停下脚步,站在这个神圣的词语前,我的心仿佛被一块大石头所压制,感觉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看着那两个字,我的思绪仿佛如潮水般涌来,令我想起了一件因为随便而反悔违背了诚信与文明的事件,它好像一只大手,紧紧的掐住了我的心。

小郑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他的数学成绩不错,但特别的丢三落四,自理能力也挺差,书包乱得一塌糊涂,也没有铅笔盒,什么笔都随便向书包里丢,时间一长,就一支笔也没有了,只好向同学借,刚开始大家都大方的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小祯却还保持着随便的心理,别人借的笔依旧随手一放。我经常在他的课桌椅下捡到一支支别人的笔。而那些借他的同学也一个个找上门来,向他那回笔,他只好答应明天还,第二天到了,他又说忘记了,后天再拿来,以后的日子便一拖再拖,一点也没有还给大家的意思。到后来,干脆就急躁的骂人说脏话,不肯还。很快,大家便孤立起他来,见他一来借笔,便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待他一转身,便议论起他来,使他的作业也拖拉了起来,一日复一日,他的作业与成绩就下滑了,而他却摸不着了头脑,觉得奇怪:“为什么没有人肯借他笔、与他一起玩了呢?”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九

两场秋雨过后,秋天的意味渐渐浓了。天高了,云淡了,收割后的麦田里谷茬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树叶和花儿凋落了,融进泥土里,回归成树根的养料。

每年的这个季节,风儿吹过,发梢起落着凉湿的味道,我穿过清晨的薄雾,心中怀着某种亘古的思念与秋天的气息一起呼吸吐纳,此时我总会想起远在天国的父亲。

父亲这个称谓,已经十二年缄口。

与父亲最后相处的时光,正是深秋。当我家门前的那棵梧桐树一天天飘落了绿叶,再一次用光秃秃的树枝召示着世间生命无常的轮回时,父亲撒手人寰。但岁月的侵蚀剥落,你从未从我的生命里淡去,你的背影,在我心灵的书签中日益清晰明彻。

三十年前的那个秋天,一定离你很远了。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人生中,你第一次教我说谎话的情景。

那年我六岁,秋雨绵绵的清晨,刚刚入学几天的我支气管炎又犯了,高烧稍退,你送我去上学。我恹恹地伏在你的背上,你一手搂着我,一手撑着厚实的黑伞,艰难地攀爬在陡滑的泥土坡上。那是我们那个小小的乡村每天清晨最热闹的路段,附近农村生产队的牛群和中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都要混合在这里急匆匆攀向新的一天。一遇到下雨天,泥土坡上新鲜的牛屎与糊状的泥巴被牛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踩踏搅拌,异常陡滑,你背着我,努力撑着大伞,一步一滑往上攀。快要到坡顶的时候,路稍微好走些,你为了让我分享胜利的喜悦,总是故意装出一步三滑惊险夸张的样子逗我开心,父女俩亲密的笑声在湿漉漉的清晨把小路两旁的玉米林拨动得刷拉刷拉直响,我忘记了生病的难受,忘记了马上就要面对教室里老师挥舞着粗粗的教鞭,打在同学身上啪啪的响声下我不敢抬头的压抑、恐惧和不安。那一刻,我依赖着你,在我生命的记忆里从此烙下了永恒的温暖的印记。在成长的岁月里,不管遇到怎样的寒冷和恐惧,你总和我在一起。

把我背到课堂门外,你已是气喘吁吁,把挂在脖子上的花布书包斜挎在我的胸前,在我临要进门时,你又嘱咐:三儿,如果老师同学问起你,可莫再说是爸爸背你来的,就说是自己走来的,记得吗?为什么?我不解地瞅着你的眼睛,事实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要教我说谎?你黑红着脸,鼻尖冒着汗珠:傻妞,不这么说,他们会愈发欺负你的。阿爸不能时时守着你,你要学会保护自己,懂吗?我不懂,一向要求我们做人以诚实信义为本的父亲,今天居然教我说谎!你这是怎么啦?因为不安,我感觉心更慌了,于是我又哭了,眼泪噗噗地掉下来。我不想说谎,我知道我的谎话一定会轻易就被老师识破,那样,天天打在同桌头上、脸上、身上、手上的教鞭就会落在我身上,那个不会写字、不会算数却壮实骄蛮的女同学,就会更加变本加厉地嘲笑和欺负我。

三十年前的那个秋天,我用你教我的谎话,战胜了胆怯和懦弱,跨过了人生的第一道坎。

你大步走向校门口再转身回头朝我伸出大拇指冲我点头微笑的身影,从此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人生的每一道坎上,都会在黑暗中闪现出来,给我面对和坚持的勇气。

一桩桩旧日往事,如一幕幕黑白电影场景,在欢喜团聚的时候浮现,在忧郁无助的时候想起,时间愈久愈清晰。

我从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天气一变化就感冒发烧。多少回夜深人静之时,刚刚从矿井下夜班回来的你背起高烧不退的我,踩着黎明的狗吠,急促的蛙声,敲开赤脚医生的家门,给我寻医问药,从不知疲惫,从不曾抱怨。每一次,都要几经折腾,等我烧退了,能喝下几口你精心熬制的米粥了,你才松下一口气,倒在地上的凉席上沉沉睡去。

你从不轻易打我。你总是给我百分之百的信任,给我正确的引导,给我永远的支持和依靠。多少次受了委屈,我不想让你看见我红红的泪眼,总是习惯从你的背后走过来,伏在你的背上,掩住泪眼,让眼泪滴落在你宽厚的背上。你的背,承载了我多少的委屈和伤心,多少的爱和依赖。

我渐渐长大了,你慢慢老了。

我渐渐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我以为我完全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站在你的角度的顾虑、建议和关爱,你透视未来的忠告,都成了不合时宜的羁绊。我开始反感你的束缚和干涉,开始厌烦你的絮叨和劝导,我开始用很决绝的方式与你敌对,在激烈的争吵中我口不择言地伤害了你,你手掌落在我的脸上,重重地烙下了你气极的愤怒。惊愕和伤心让我一言不发调转身子摔门而去,长达一年不曾踏进家门,留下你独自一人面对伤心和无奈。

我曾是你最偏爱的孩子,你那一耳光打在我的脸上,让我猝不及防,而我长达一年负气报复的出走,不也正如一记狠狠的耳光打在你的心尖上,那又让你承受了怎样的伤心和沮丧?!

你曾伤心地说再不疼我这个不孝的女儿,权当没生养过我。可是,当我突然走进家门哽咽着叫了你一声:阿爸……你看着我,半晌无法言语,我看见你眼中涌起的泪光,千般言语拥堵了你的咽喉,你只说了一句:我的三儿咋瘦成这样?!

你瞬间做了妥协,所有的要求都变成了只要你好好的就行。记得你说完这话,就要转身走向卧房,我从背后拉住你的衣角,伏在你的背上泪如雨下。

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我习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想你。想你在阴雨连绵的夜晚,在温暖的家里给我们讲的那些诙谐离奇的民间故事,给我们讲你童年、少年时辛酸坎坷的往事,我们围着小小的烛光,时而笑得前仰后合,时而为你辛酸曲折的遭遇而泪光点点;想你在停电的夜晚,搬张小桌子,在院子的月光下给围在身旁的我们拉二胡,吹笛子,你灵巧的手指拨拉点提,一曲曲美妙动人的曲子在月光下回旋起伏,有的俏皮欢快,有的悠扬婉转,我们在银色的月光下尽情地手舞足蹈;想你在和妈妈吵架后带着我避到大山深处,砍柴、找草药、采野菜、摘果子,随手拈来一片树叶,吹响诙谐的曲调逗我和你自己开心;想你偷偷把几粒香甜酥脆的鱼皮花生藏在怀里,回到家一脸神秘地悄悄摸出来给你的三屁虫;想你在那些极其困难的日子里,每逢发了工资必定买了好吃的,一个人忙里忙外为我们烹一桌子的好菜,看着我们姊妹四人吃得像小猪一样香甜,在灶台上忙活着的你,总是开怀地哈哈直笑。

可是,爸爸,为何你从未入我的梦来?

如今,十二年过去了,你骤然入我的梦来,反反复复,那么清晰,那么真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我都分不清身在何处,今夕何夕!总以为,你仍在那间侧房里安睡,醒来了,还会拖长了声调地唤我三儿……总以为,你只是去了远方,在某个雨后湿润清明的傍晚,你还会拄着拐杖跨进家门来。

最后的日子里,你的病情急剧恶化,家人商议把你移到矿部医院,亲友们把担架上的你抬出家门时,我站在门口万般的不忍不舍,我颤着声音轻唤几声爸爸,你张眼看了看我,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出话来,两行老泪淌了下来,我心如刀割,泪如雨下。我知道你是放心不下一直体弱多病又正怀着身孕的我,怕我伤心过度伤了身子;我知道你是割舍不下你一生竭尽全力用生命呵护的妻子儿女,怕他们从此在心灵上孤苦无依,失去依托。

我倚在门栏,看你躺在担架上,被众人抬着往漆黑的深夜渐行渐远,那些杂乱沉重的脚步踩过我慌恐的灵魂,那一夜,家对你而言,是一种生死的不舍,对我而言,是从此少了艄公的船,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夜,再不会有完全可依托和信赖的安宁。

爸爸,如果时光可以倒转,就让我穿越一回,回到一生坎坷的你的身边奉孝膝下,再不离开。

爸爸,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生命的一部分,去换取与你在人生路上长一点,再长一点的相依相伴。

家门前,那棵你亲手种下的决明子已是枝叶茂盛,纯白的花瓣衬着嫩黄的花蕊,清新明媚,淡淡的香气在院子里静静牵曳摇荡,我们在院子的阳光下嗅着花香,笑容温暖。

爸爸,你其实,从未远去。

诚信的故事短篇篇十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