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54:18 页码:12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实用8篇)
2023-11-19 02:54:18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思考和梳理的过程,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部分是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示例,供您参考和学习。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一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这既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也使得苏联的远东地区直接暴露于日本帝国主义面前。因此,苏联官方媒体、舆论相继发表文章、社论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同情中国人民。同时申明“严格执行和平和睦邻关系的政策”,不支持任何一方,以免卷入中日冲突。苏联一方面谴责日本给远东地区造成紧张局面,私下里寄希望于通过签订条约的方式来保持远东稳定。主要表现在1931年、1932年、1933年先后三次欲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均被日方拒绝。

苏联对日政策另一表现是中东铁路的出让。中东铁路位于中国东北,本为中苏共管。1935年,苏联为改善苏日关系单方面将铁路以14000万日元价格让渡给“伪满”。苏联平衡外交政策虽不同于英法的绥靖主义,却大大助长了侵略者嚣张气焰,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除了单独对日交涉外,苏联也曾尝试联络欧美及国际社会联合遏制日本。1933年,苏联向美国政府建议签订有美国、苏联、日本和中国参加的区域性安全条约,美国并未理会。彼时的国际社会对法西斯的扩张充耳不闻,绥靖氛围甚嚣尘上,妄图以牺牲小国利益来满足侵略者胃口。大国纵容态度进一步刺激日本的侵略欲望。1935年,日本内阁提出“广田三原则”。次年,日本五相会议制定《基本国策纲要》,决定“以对抗苏联在远东所能使用兵力为目标,尤其要充实驻在满朝的兵力,使其能在开战伊始,立即对苏联远东兵力予以痛击”,以此达到“巩固日满国防,消除北方苏联威胁的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战争把整个苏联远东部分据为己有”。

在“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前的六年时间里,苏联的态度是采取“中立政策”,尽量避免刺激日本,避免发生直接冲突。究其原因,苏联国内尚未完成经济重建,工业建设远未发达。国际上,欧美国家妄图“祸水东引”,两者相争,坐收渔利。意识形态的敌视使西方国家不但纵容侵略者的肆意妄为,甚至把日本帝国主义看成是在远东“反对苏联、反对中国民主力量以及镇压其它远东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一支主要突击力量”。现实的需要愈发迫使苏联考虑联华抗日的可能性。

二、中苏签约,军事援华。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向“九国公约”各签字国、国联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发出外交援助。

1937年4月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提交了一份防御外患计划:一、以中国政府名义邀请太平洋有关各国召开国际会议,签订集体互助协定,苏方在会上予以帮助;二、若第一项未能实现时,中苏商讨订立互不侵犯协定;三、中苏订立互助条约。国民政府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召开国际已不现实,双方签订条约应为当务之急。8月4日,鲍格莫洛夫会见蒋介石,商讨了互不侵犯条约与军事援助的相关事宜。21日,中苏两国正式缔结《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此条约的签订成为日后两国政治和军事合作的基础。条约一方面打消了苏联有关日中联合反苏的忧虑。另一方面,中国在前期战争中武器装备损失严重,急需外来补充,条约签订为军事援助提供了政治保障。鲍格莫洛夫在此之前曾对蒋介石表示:“我们如果不能以互不侵犯条约形式作为起码的保证,不至让中国人用我们的武器打我们,那我们是不能向中国提供武器的。”

条约签订后,军事援助随即开展。根据协定先期向中国提供1亿中国元的贷款,用于购买苏联飞机200架,坦克200辆,轰炸机70架,驱逐机165架及其它军用物资,中国以3/4的金属和1/4的茶叶及其他货物偿还。

由于中国外汇基本枯竭,无力长期大规模采购苏联武器装备,双方决定签订长期贷款协议。两国先后于1938年3月、8月、1939年6月先后签订三次信用借款,总计价值2.5亿美元。这些借款不但数额巨大,而且利息低,偿还时间长,条件十分优惠。事实证明,苏联借款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是巨大的、显著的。根据近些年来中外学者统计,从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苏联向中国发送904架飞机,1190门各种口径的大炮,9720挺机枪,50000支步枪,18000万发子弹,31100枚航空炸弹,大约187万发炮弹。

苏联不仅向中国提供贷款、军火,甚至直接派遣军事人员直接参加对日作战。从1937年苏联派出第一批空军志愿者,至1942年总共派出各类人员2000余名,他们作战勇敢,多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对华军事援助帮助中国军队挡住了日本法西斯残酷的进攻,培养了大批军事技术力量,增强了中方人员的战斗素养,鼓舞了中国军队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

苏联对华援助是在当时国民政府寄予厚望的英美国家的冷眼旁观情况下下进行的。即便二战之后英美加强援华力度,也难与苏联援华所比拟。自1937年至1941年,苏联总共援助的军火与贷款,与英美两国给中国的总额是4.5比1。

尽管后期苏联出于自身和国际环境的需要,单方面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中国的抗战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局面。但苏联援华政策依然对中国抵制日寇侵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为日后中国战场牵制日本,减轻苏联西面压力提供了可靠保证。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二

摘要: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同侵略者屡战屡败的耻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伟大复兴团结抗战解放战争。

一、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华北事变以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彻底垮台。日本法西斯企图继续顽抗,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配合的对日作战的坚决打击。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站诏书。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不断重新挑起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愤恨与不满。卢沟桥,九一八,毒气战,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再次掀起中日之间的仇恨,而是不想再让贪婪无厌侵略者得逞,不想让我们的下一代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欲灭其国,必去其史!”“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每想到这些有关历史的名言警句,内心就无比激动!伟大的教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敌人自身。

日本侵华的方针是“企图征服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错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侵华一直都是它的基本国策,日本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影响,它目睹了西方列强由于侵略弱小国家而致富,所以它要踵起效尤。殊不知日本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时至二十世纪中叶,全球所有被压迫民族独立图存的风气已如火如荼。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已日益微弱,继起的日本焉能后来居上?所以日本开明人士说:“日本侵略中国,无异于吞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眼光短浅,胸襟狭隘。

日本既以侵华为国策,田中义一认为征服中国为征服世界的阶梯。但是日本究系岛国,民族眼光短浅,胸襟狭隘,政治、军事领袖皆有大志才疏之弊,徒有成吉思汗的野心,而无成吉思汗的才能和魄力。因而它们侵华的方式,是蚕食而不是鲸吞。既已作了侵略者,又没有勇气承认对华战事为侵略,却硬说是“事变”,而且这些“事变”是土肥原板等少数中下级军官搞起来的,关东军司令官是前竟不知道,事后关东军司令部和日本政府只好为其越轨行为作辩护。侵华战争既已发动,而日本人又没有魄力大举称兵,等到中国民愤达到高潮,以致“卢沟桥事变”无法收场,大规模用兵势在必行时,日本又不愿意倾全国之兵来犯,只在华北、华东用少数兵力与中国作战,到兵力不敷时,才逐次增兵,深入作战。这种逐次增兵法便是犯了兵家大忌。中国地域广阔,日军一个师团一个师团地开进中国,正如把酱油滴进水里,直至把一瓶酱油滴完了,为水吸收于无形而后已。日本人便是一滴一滴的,滴进了六七十个师团在中国大陆,但是还是泥腿深陷,坐以待毙。

3、能源短缺,珍珠港事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严重缺乏,国内生产生活所用的原料主要靠从别国进口,这种状况不利于战略防备更不用说进攻了,粮食、石油等是关系一个国家战略独立自主地位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这种资源严重不能自给自足的话,一旦国际局势突变,别国切断其资源进口渠道,这个国家将会很快因资源不足而垮掉。日本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这就决定了日本不可能来进行大规模的长时间的对外战争,它的战争缺乏长期的不断地物质资源做保证,尤其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等方面停止了对其包括石油等战略物资方面的支援也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4、国际形势高举反日联盟大旗。

日本的所作所为是侵犯别国的主权、人权、领土权等的行为,给她们自己以及世界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等各方面的损失与灾难。它所进行的战争是野蛮的,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曾做过透彻的分析: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它不能冒险战争,还使它濒临崩溃。

事实证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在国际上失道寡助,其行为必然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在国际上必然会处于孤立的地位,而且会受到反对,中、法、苏、美、英结成联盟反日就是明证。

以上分析的都是外部因素,真正我们取胜的关键还是我们内部抗战的主力中国共产党。

5、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到中华民族的抗战。

1)中国共产党是抗战力量的中流砥柱,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力求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2)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3)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法西斯各国的支持下,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形成与作战也决定了二战的胜利,苏美对日作战也给予了抗战胜利的有力配合。

三、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独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的斗争。但是,这些英勇的革命斗争最后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硝烟早已远去,但战争留给我们的创伤至今仍未平复。今天我们原谅了日本之前的种种恶行,但原谅并不代表着忘记、否认侵略中国的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日益抬头,对华政策越来越硬化„„难道你们日本人忘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吗,又或者还想再来一场世界大战?中国人民已不再软弱,我们誓死捍卫历史,让真相长存。谁还敢挑衅,我们势必坚决还击。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遗留毒气弹问题,你们一再触及中国的底线,请相信,中国人民决不会妥协,中国政府绝不会放弃,希望中国人记住: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身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既感到无限的光荣,也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日益严重的世界大环境底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三

摘要:很久以来,对于国民政府的总裁蒋介石的评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对蒋介石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功过兼具。对汪精卫完全否定,甚至课本上,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提到他。蒋介石其过,无非是大搞独裁统治,至于其功,绝大部分人都会说统一军阀二战对亚洲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南京等大城市的建设。日本金融危机,日本军部转移视线,在军国主义下,放开其侵华的野心。

关键词:蒋介石,日本军部。

1、中日两国国情。

抗日战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日本之间全面战争时间持续了整整八年(1937~~1945),中国以大半国土沦陷、伤亡一千八百万人的代价才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日本仅仅损失了二百三十二万人,即便独战中美两大国,悬殊之大令人深思。其中,我们要详细讨论的就是抗日战争的模式问题。

首先,抗日战争的爆发时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对华野心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命令下未作出大规模的抵抗便退出关外日军迅速占领东北。可是,此时中国和日本的中央政府却都乱作一团,南京的国民政府未曾想张学良如此迅速丢失东北,正如吴佩孚大骂张学良所言:“国恨不报,家仇也不雪?”而日本,十分可笑,举国都在追问占领东北是谁的命令,罪魁祸首关东军一问三不知,军部和内阁打哑谜,此时日本的裕仁天皇出面支持军部,才压下了内阁的质问。此为抗日战争的前奏。1937年卢沟晓月拉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日军选在1937年发动这场战争实际是无奈之举,因为自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开始了中华民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国民革命军的实力也大大增强,蒋介石派其子蒋纬国赴德留学,学习装甲兵,希特勒也为中央军提供大量的械装备,配备德国军官训练顾问。创建了一支空军。海军方面,陈绍宽和桂永清等人励精图治,海军实力亦有所增强,反观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国内矛盾十分尖锐,而“日本人解决麻烦的方法就是搞出更大的麻烦”,日本此时已经占据朝鲜,田中义一奏折中的计划便是下一步侵略中国。若是再任由中华民国发展,日本便无力侵华,然而,侵华最好时机已过(北伐之前中国一盘散沙之时),也就注定这场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反观中华民国,中华民国虽然国力发展迅速,但是依旧不及日本,陈诚将军曾经痛心疾首说:“如果战争晚打五年,结局不至于此。”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爆发战争,必然会有独特的模式。

抗日战争的模式就是两个战场共同配合,有以国军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同时也有以共军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最大的不同是国军的正面战场打的是正规战,典型的现代战争模式,采用现代的部队编制,统一号令统筹作战。而共军的敌后战场,采用军民合一,化整为零,游击战骚扰模式为主。过去总是说敌后战场作用最大,但是稍有军事知识便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损失绝大部分都是在正面战场之上,而现代战争主要还是要依靠正规军才能胜利。但是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时间的特殊性,两个战场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了绝大部分的日军,敌后战场的共军破坏敌方后勤军需,破坏交通线。游击战的优势便是化整为零,四处出击,虽然大部分时间并不会给敌人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但是象征意义更强大一些,“我今天摸你个岗哨,明天杀你个哨兵,实在不行我在你军营旁边放一宿炮仗,让你一晚别想睡”。

抗日战争的这种模式优劣并存,优势便是可以团结起来一切抗日的力量,共同针对日本侵略者,国民政府以合法性的地位统领正规军于正面战场浴血奋战,牵制绝大部分日军,共产党的边区政府则是团结广大农民,从后方破坏敌方供给,而且由于边区政府实力壮大引来日军的围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而国军在正面战场的作用使得日军不敢分兵集中剿灭身后的共军,两支队伍两个战场互相促进互相保护,将抗日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可是,毕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牵扯两个国家的命运,而一个国家出现两支军队分属不同的政府,本来就是不稳定的,更何况国共之间积怨极深,两军之间摩擦不断,“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让日本人一看,没感觉你们抗日,就感觉你们打内战呢。大陆教科书骂国民党,你不抗日,你消极抗日积极_;台湾历史教科书骂共产党,你不抗日,你游击游击游而不击。”由此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结局之所以如此之惨烈,两党之间的间隙使得各自军队摩擦难辞其咎。

2、中国军队的胜利。

中国军队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总体的战略力量对比从1945年上半年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制空权的取得。换句话说,中国战场的制空权从1944年下半年之后,就牢牢地掌握在中美空军手中。在现代化战争中,取得制空权,就取得了战争的主导权。云南对于中日战争的贡献是空前的!而云南人民完全可以像前南斯拉夫人民那样感到骄傲的是:云南是自己解放的!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度军队在碗町会师,日军第18、56师团遭到彻底击溃,第2、33师团遭到重创,进而云南全境得到光复!云南解放的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军队开始具备了彻底击败日军的力量。

无论抗日战争模式以今天的眼光看是否合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而历史的一大魅力便是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只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学习经验,为今所用。

文献参考。

【1】《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2013/1/。

【2】《蒋介石日记》。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四

摘要问题讨论法教学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之一,能够较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本文通过阐述问题讨论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及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期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纲要》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问题讨论法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outlineofchinesemodernhistory"。

xuying。

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discussionmethodteachingisoneofinnovativeteachingmethods,itcanbperdescribestheproblemthroughdiscussionmethodinthe"outlineofmodernchinesehistory",thenecessityofteachingandthespecificimplementationanduseoftheprocessshouldpayattentiontoinordertoenhancestudents'awarenessoftheproblemandimprovethe"outline"ofteachingeffectiveness.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历史课程,其内容主要介绍中国自1840年以来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实现中国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大学生进一步认知中国的国史、国情,并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问题讨论法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1“问题讨论法”在《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

“问题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继而引发讨论,在讨论中探究问题的本质,最后由教师总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很多中学思政课都采用了问题讨论法教学,但是进入大学以来,因为许多《纲要》课采用了大班授课,有些老师就认为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上都有难度,因而不再用这种教学方法,殊不知大班授课也同样可以采取问题讨论法教学,只要创立问题合理,教师引导有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问题讨论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纲要》课部分内容和中学课程存在着重合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简单重复课本内容,就很难突出重点、挖掘新意。对“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对重复学习的内容极易产生厌烦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需要改变理论说教的形式,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讨论法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第二,“问题讨论法”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纲要》课讲述了1840年至今17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纷繁复杂,很多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摸不着头绪,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问题讨论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入,让学生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以及引起问题的前因后果,由此及彼的认识相关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科学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三,采用问题讨论法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通过对有关历史事件、人物的分析,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找到促使历史事件发生的合力,从而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眼下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发展观的看法,比如某些人提出“侵略有功论”、“非暴力革命论”等,90代大学生对这些历史问题知道的史料少,容易被误导,也容易感到迷茫。这就需要把《纲要》课程中有些有争议的、并且容易让学生历史思想混乱的问题明确的提出来,让他们在问题讨论中比较分析,通过以事实为根据的争辩,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存真去伪,从而达到是非分明的目的,很好地解除学生的困惑,也提高了他们分析历史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2问题讨论法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问题讨论法”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或中心作用。正确运用该教学法,学生主动学习的舞台就可以很好的搭建,学生活跃的思维就能很好的体现。否则,就成了只有教师唱独角戏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说“问题讨论法”的实施是有条件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2.1讨论问题的内容准备。

课堂问题讨论,教师要通过展示某个教学问题,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或对某些观点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证。所以,我们老师提出问题时要深思熟虑、精心策划,而不是随意信手拈来,所提问题要让学生感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话有所说,理有所辩。一般来说,问题的选择要遵照这样几个原则:第一,符合历史学规律前提下,有典型性和针对性。问题讨论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所选择的问题一定要体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要抓住理解和应用理论的关键提出问题。使讨论能击中要害,辨出是非,在学生知识和发展方面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第二,设问要生动具体。创设问题要达到明确具体,易于学生理解,题目形式要生动,问题的提出要能引人入胜,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具有系统性和启发性。在充分解读纲要教材的基础上,将本课程要选择的问题作一系统性的规划,不能仅仅拘囿于某一问题,要注意设立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的叙述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渐接近未知,要有深度和广度。比如说在上编综述中选择“鸦片战争爆发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这样一个学生了解但又不完全知道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经过讨论辩驳,让学生深入了解到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清嘉庆朝时,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了,鸦片只是战争的一个导火索,没有鸦片,帝国主义同样会找其它借口侵略中国,这样就会使学生深入理解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历史必然性,学生就会清醒认识到要想改变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有新的进步社会形态来代替封建主义,让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有比较全面的深刻的认知,多方位、多棱角的去看待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历史。

2.2组织好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学生一般按照10人分组,各小组认真讨论,教师要在教室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留心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要避免有些同学不发言,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到讨论中。讨论完毕后,由各小组指定一名学生发言。发言的学生也要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甚至可以对同一问题产生的不同观点展开辩论。

2.3教师归纳总结。

通过对某个历史问题的分析、讨论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知,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问题讨论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要及时的归纳学生的观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归纳总结。如同学的发言是否主动、讨论课堂问题发表的言论观点是否符合历史和社会规律、分析问题是否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老师要中肯的指出发言学生所得结论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学会分析矛盾,把握重点,使问题教学法发挥其最大的课堂效果。比如,在对“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历史问题进行教师归纳总结时,老师就要明确指出,鸦片贸易本身就是一种非法贸易,其致使白银外流,国民身体素质下降,带给中国人民不可估量的损害。另外,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贸易是合情合法合理的措施,英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侵略中国是没有道理的;第三是帝国主义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是其侵略本性使然,主要是想把中国变成他们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地;第四是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没有给中国带来现代化,而且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后指出中国近些年的崛起是1978年改革开放带来的。这样就使学生了解到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只有靠自己发展,才能屹立世界之巅。

3问题讨论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准备工作要充分,控制好讨论时间。

运用问题讨论法教学,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历史学老师要具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历史学、社会学理论基础,老师应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历史和社会学资料等,甚至要预测到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仅如此,老师还要有序的控制好问题讨论,对教学各个环节要进行有准备的合理的布置和策划:一般来说,要把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前布置,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和准备,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史论水平。同时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间,既让学生进入到讨论状态,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

3.2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问题讨论教学实施时,老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确本次问题的主题思想,避免在课堂上发生“跑题”的情况。如对于“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历史问题,首先要明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有些学生可能会受到目前社会上某种不健康观点的影响,在学生中会存在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给我们国家输入了先进的思想或技术,更甚者会认为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早期侵略,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的认识。教师对这些问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学生讨论时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3.3启发式教学不容忽视。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启发式教学的采用可以可以让学生变成有主体意识的学习者。启发式教学是问题讨论教学法要经常采用的。第一,设计讨论问题时,老师不能单单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自己想出什么题就出什么题,要考虑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视野等来进行问题的选择。例如,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设计问题时要相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对理工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则要选择比较容易一点的问题。第二,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或网络搜集资料,为进行问题讨论做应有的素材准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与分析,一步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最终解决问题。

总之,问题讨论法教学是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如何创设问题,组织好课堂是一项教学艺术,我们要更多地了解青年学生实际和社会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09-jkghag-0821。

参考文献。

[1]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教学研究,2006.2.

[2]金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2.

[3]钱文艳.“问题教学法”与“梯度性提升学生问题能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五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始终与之伴随的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专制统治下,广大民众始终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华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夷通联。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也就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更加突出。与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欧洲,自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不仅给欧洲民众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给欧洲民众带来了民主和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如雨后春笋般的迅猛发展,欧洲大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所以,西方列强将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到了一个地方:那个曾经被马可波罗称之为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通商请求屡遭清政府拒绝的情况下,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此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已与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相当之大的差距。与西方列强的几次战争,中国均已失败而告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已经成为当时对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与战争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成为了长达一个世纪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着亡国的危机,一些爱国之士,纷纷献言献策,想要变法图存,拯救这个危亡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在奏折《上清帝第六书》中明确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力请求维新变革,富强国家。

在这封奏折中,康有为列举了世界各国兴亡盛衰的原因和教训,充分说明了变法的重要性,敦促光绪皇帝痛下决心,尽快确定国家的基本方针和前进方向。康有为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1)下诏鼓天下之气;(2)迁都定天下之本;(3)练兵强天下之势;(4)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只有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他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变法的三条纲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开制度局,试图以此作为指导全国变法的中枢机构。排除守旧派官吏的干扰和抵制,发现并选拔天下的维新人才,使新政得以顺利推行,以此达到国富民强。

然而康有为所倡导的戊戌变法仅仅维持了百天就失败了。究其原因除了有慈禧太后等守旧派的大力阻扰外,其本身的可实用性及实际影响也是有限的。

首先,人民群众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场政治变革中。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在充当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的角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康有为及其变法者却没有注意到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因康有为幼年时经历过太平天国革命,懂得农民起来造反有多大的威力。所以从变法的一开始他们就站在害怕和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不敢设想通过人民革命来推翻封建统治,只是希望帝国主义、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向资产阶级让一点步,吸收他们参加政权,实现资产阶级专政。出于此原因,康有为在变法开始时就实行自上而下的模式:一方面自然是鉴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希望他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变革,从而达到全国的改变;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则是鉴于下层人民群众起来造反的危机。出于以上种种对人民加以防范的动机,其影响力也不可能深入群众,从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其次,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发展,这是这场运动的经济基础。但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阶级力量相当弱小,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

资产阶级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本国封建主义会应允,西方列强会赞成。康有为等人认为只要说服了光绪皇帝,便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变法就可以大获成功。但它们却放过了最主要的敌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大批守旧官员,他们是利益既得者,改革会让他们失去好处,所以他们是改革的一大障碍。再有,就是在华的西方列强,他们也不愿看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盛起来,所以千方百计的要阻止中国进行改良变革。因此,维新派对内不敢和封建主义决裂,对外不敢同帝国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本国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改良实难继续下去,结果却被中外反对势力所绞杀。

再次,维新派的影响有限。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鉴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亡我之心日盛。维新派打出了救亡图存的大旗,以唤起群众的爱国热情。但由于维新派自身的缺陷,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脱离群众。所以,维新派所能影响的基本人群只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不满,朦胧地要求新出路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绅士。

维新派通过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把这些人员组织起来,并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主张灌输到这些绅士中间去,希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的主张一度得到某些当政的官僚支持。例如强学会成立时,帝师翁同龢、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新建陆军督办袁世凯等清朝大员纷纷捐款资助,并列名于会籍,使强学会一时间名声四起。但这并不代表所有入会的人都真正支持变法,如张之洞是想拉拢康、梁,借他们的名望,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当他发现维新派的言论主张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围时,他不但领导了反对维新派的论战,而且还破坏了维新派的舆论机关。袁世凯起初也是维新变法的积极支持者,谭嗣同曾一度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托以出兵重任,说服其举兵起誓。但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他看到慈禧的势力远远超过光绪皇帝,决定投靠后者。他随即向荣禄告密,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随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守旧派官员,发动了宫廷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

光绪皇帝虽然支持变法,但也不能算是维新派的皇帝。光绪皇帝只是把维新派当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在同慈禧太后的争权过程中,光绪皇帝把维新派引以为援,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取得权力,这样的历史现象是很常见的。这些人都不能说是真正的维新派。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虽然冲破了封建守旧主义迂腐沉闷的空气,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在资产阶级化的和企图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波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再加上领导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这场改革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维新派遭到残酷镇压后,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旗帜越来越褪色,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不难看出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六

摘要:辛亥革命中一些接受西方思想的妇女开展了参政活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运动最终归于沉寂,但是参政运动的开展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兴起的原因,对妇女参政的活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

关键词: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从民族发展以及自身解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妇女也要参政”的口号,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拉开了妇女参政的大幕,从此女性为了自身的合法权利走上了顽强拼搏和充满坎坷的抗争之路。

(一)革命活动拓展了妇女的眼界。

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比较多,妇女基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上千年的封建帝制,明国强调男女平等,女性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就为妇女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辛亥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思想的传播,很多国外的民主思想传入到国内,促进了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二)“天赋人权”思想为参政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还离不开思想基础,“天赋人权”则是其中的代表。在20世纪初,西方女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现了很多女权运动领袖人物,这就为我国女性树立了学习榜样,造成妇女参与到参政活动中。妇女吸收了“天赋人权”思想,同时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妇女提供了平台,参政运动开展中妇女采用办报刊的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女子参政的影响力。

(一)外部原因。

辛亥革命妇女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妇女参政的人数比较少。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即使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甚至很多辛亥革命的参与人员也对妇女存在歧视心理,这样就导致妇女参政活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如此参政的妇女主要为革命参与人员、官员,这些人员理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妇女参政运动中受到了抵制,这些人员在面对抵制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参政妇女之间不够团结,导致参政运动的失利。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请愿活动受到舆论反对。

(二)自身原因。

导致妇女参政运动归于沉寂的原因还包括妇女自身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提升了妇女的地位,但是在当時的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仍然比较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这是重要的原因。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需要听从男性的指挥,在表达意见时自己的主张不敢轻易的表达出来。其次妇女的素质也比较低,很多妇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对于政治空有参与热情,但是对于政治的了解比较低,参政的影响力比较小。在参政中不能有效的表达自身的观点,虽然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效果比较差,这些原因都对参政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阻碍,最终导致参政运动沉寂下来。

(一)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

封建时期的妇女在经济上严重的依赖男士,这样就导致妇女受制于人,不能真正参与到参政活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政治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使妇女真正的能够参与到政治活动中,需要妇女在经济方面处于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使女性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表达自身的观点,反之若女性在经济方面处于依赖的状态,则会处处受制于人,辛亥革命中妇女参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妇女在经济方面不独立,因此要想妇女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要做到经济独立。

(二)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

辛亥革命妇女参政的人员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妇女没有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同时参政人员之间也没有建立共同的目标,从而导致参政运动的失败。这就说明参政活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扩大妇女参政的影响力,在社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参政活动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妇女要想参政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准确的表达自身的观念,加快参政活动的开展。参政运动中要广泛的动员群众的力量,让更多的妇女参与进来。

(三)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

封建社会下妇女的权利比较少,不能表达自身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必须开展革命,获得自身的权利。辛亥革命爆发前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妇女将自身的权利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参与到辛亥革命中,这样就使得妇女参政运动不断高涨。政治局面比较复杂,资产阶级不能引领革命走向胜利,因此也就不能满足妇女参政的需求。虽然妇女参政运动最后归于平静,但是妇女参政的思想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政治权利的获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妇女参政运动,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辛亥革命妇女参政运动最终归于沉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原因。妇女参政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经济独立是参政的基础、参政运动的开展需要妇女的共同参与、参与革命是妇女获得权利的重要手段,可以说辛亥革命时期妇女参政活动的开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七

摘要:近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从左宗收复新疆,胡雪岩与洋斗商,到张謇实业救国,康梁戊戌变法,六君子横刀向天笑,再到黄兴雨花台起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求共和真理之路漫漫,却演绎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决定历史的是人,是那个时代的人,是一批用热血与精神相交织的人。

前言: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从救亡图存的角度说是一部人物史。本文从各阶层角度分析近代人物为何纷纷涌现的原因,又从整体以及历史渊源方面分析近代人物源源不断涌现的规律。从晚清到辛亥,人物构成了近代那独一无二的旋律,他们的出现对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关键字:鸦片战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爱国主义。

纵观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的不屈精神与爱国主义演变成救亡图存的原动力,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各阶级亦怀投机主义,对纷争乱世产生雄霸天下的想法。

时代造就英雄,也逼我中国人自立自强。

从晚清开始,鸦片战争一下子敲醒了那些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于是他们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如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的是强健国民素质,维护国家长远,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为的是开启民智,而洋务运动则为富国强兵,但也有增强自身在朝威望。这其中既有士大夫精神,也有中国人爱国主义,自强自立之道。可以说是时代危机感促使先进人士投身救亡图存中,也催生了一批仁人志士。但由于封建势力依旧强大,近代化初露端倪,以致运动革新屡遭失败,也为乱世枭雄的出世埋下了伏笔。

晚晴社会动荡,税收苛刻,加上体制死板,科举制度依旧存在,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加上西方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一些底层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于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从白莲教,太平军起义,到捻军起义皆系晚清体制腐败,民不聊生。如洪秀全因科举屡次不中,却以一本***小册子而转变思想,为天下耕者有其田而激起奋斗之志。而石达开自小看到民不聊生的困局,于是决定起义而救天下于水火中。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使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更加觉醒,为后来革命人物的出现创造先决性条件。

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毕竟有其局限性。思想的狭隘性,各阶级及各派的矛盾以致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重重,如胡雪岩系左宗棠一派,而盛宣怀系李鸿章一派,两者互斗,加之面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而束手无策,从而导致胡破产的悲剧。这就迫使资产阶级出世以再救中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发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而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放松,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甲午中日战争又一次敲响了地主阶级无能的警钟,资产阶级维新派率先登上了英雄的舞台。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运动到百日维新,其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爱国的进步思想,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如康有为经过学习,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他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梁启超更如是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接着,谭嗣同等人又在南方创立湘报,文化传媒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使之为国家自强民主而奋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而改良派的失败,使资产阶级内部不断反思,亦促使革命派大展手脚。一时间革命人物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天下,黄兴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并贯彻实行。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而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更是催生出一系列将思想解放的革命壮士,为近代后期的人物传播了民主思想的火种。

但改良派以及旧势力亦投机革命,局势的复杂性使各方人物辈出,而三座大山的存在,亦使那个时代容易将能臣变为奸雄。如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期军阀混战。而对革命后未来的憧憬也使革命人士不断坚定信念,为之前行。如蔡锷舍荣华富贵而投身于护法战争。一时之变却造就了不同人生,乱世,亦是个人理想可以迸出火花的时代,更是天下理想成为朝阳的时代。

正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以往那种向往自由的思想如洪水泄了闸般涌流而出。思想改变人,意识的能动性促使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企业家,政治家以及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各言自我观点。陈独秀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使新青年变为一方平台,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使北大成为一方阵地,鲁迅更是剖析中国人性,揭露黑暗,促使中国人更加认知自我。而优秀思想对人的巨大影响性,催生出更多的仁人志士去救亡图存。

爱国主义始终是救亡图存的核心动力。自古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当代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无不体现人物舍不开救国,救国离不开人物。而近代则是爱国主义从古向今过度的一个时代,爱国从忠于民族到真正忠于天下,不断认识世界,革新思想,抵抗外侮,不断有近代人为大我舍小我,成为不朽的灵魂,而这种灵魂又影响下一代人再去抛头颅撒热血,以致近代爱国人士源源不绝。

越是束缚人性的社会,越能激发人的潜在的自由思想。如乌托邦主义就是中世纪阴霾散去后方才绽放光芒。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也希望建立一个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理想社会。为此理想社会,受千年封建压迫的中国在近代不断出现为此奋斗的仁人志士。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近代国家变革具有阶级派别递进性,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地主阶级腐败,农民阶级落后,继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成为变革国家的主导,而其局限性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国家的原因之一,而资产阶级亦有其局限性与软弱性,这就需要无产阶级去将革命进行到底。这种阶级递进性不断催生出一系列仁人志士,同时在递进的过程中又有不少枭雄诞生,但在中国统一的大局中,他们毕竟只是昙花一现。

乱世促使救世人才的爆发性增长。自古以来,乱世是人才最多的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于先秦,东汉末年却英雄辈出,魏晋南北朝三教九流各放异彩,而近代则不断出现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割据一方的军阀枭雄,影响当代的革命领袖。近代的确是一个面临内忧外患的乱世,而各阶层人物各有生存之道,也各有治世与乱世的独到思想,于是焉,各方人物各显神通。

近代是古中国文化与先进西方文明相冲击的时代,儒学中尊重儒士的风气依旧存在,于是便有章太炎敢摇扇坠怒骂袁世凯,梁启超敢入军营行谈判。中华文化中重文轻武的礼节依旧存在,这种传统风气是促使仁人志士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总结。

时代造就人物,而历史根性亦为造就人物奠定基础。人物辈出的时代定有规律,这种规律在今天人有借鉴之处。而纵观近代史,感慨那些人物,但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他们的出世则需时代的惊天一变。近代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历史,诸多仁人志士,人杰枭雄因这个时代而绽放光芒。正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发展,以及历史的影响决定了他们的非凡。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

【2】《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美】杜赞奇著。

【3】《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英】方德万著。

【4】《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5】《中华民国史史料》季啸风、沈友兰主著。

【6】《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萧致治著。

【8】《民国人物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9】《寻辛亥革命之路》刘建强罗歆宏著。

近代史中国抗日战争论文范文汇总篇八

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又在《筹议海防折》中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李鸿章对于当时中国所面临形势的分析,“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则表明了当时中国所对峙的列强势力。可贵的是李鸿章他不同于保守的顽固派,他处在当时的阶段却能正确的看待晚晴所处的局势实为不易;他和一些洋务派更不同于顽固派,他们不仅看清了局势还敢于冒险尝试向前迈进开展了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改变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但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他们在当时迈出了这一步实属不易。

清朝也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在鸦片战争的前期乃至鸦片战争后,一个不可被忽视的阶层值得被思考,那就是士大夫阶层。“闭关锁国”固然有着很大一方面的因素,但是鸦片战争开始后即使林则徐、魏源、黄爵滋等人已经认识到和西方列强的各方面差距后,清朝却没有马上实行变革,很大的原因在于士大夫阶层。“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短短几句话已经总结了清朝士大夫阶层大部分人麻木、迂腐等特点,鸦片战争后可以说不论军事还是政治上,都与列强有着很大的差距,双方对比之下,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真的是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鸦片战争前,对于如何对待列强,清政府内部就有了不一样的声音,主要分为抚夷派和剿夷派,也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随着过程中的各种结果,道光帝也在主站主和间举棋不定,这也使得清政府内部派别争论更为激烈。

在道光帝决心迎战后,却出现用人失误的问题,从而引出不断失城的连锁反应。于是道光帝又倒向主和派一方,虽然中途有官员奋勇抵抗,但是道光帝一意妥协,最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还是签订了《江宁条约》。

在这一过程中,主和派主要凸显的人物是琦善、伊里布、耆英等人,琦善的妥协态度则是建立在他亲身了解到了当时英国的军事实力后所下的态度,主战派别的官员中也不乏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但是不了解英国的官员,而期间道光帝所派不乏像奕山这样虚报奏折而导致对英国预估不实的官员,这些种种因素也导致了道光决策时忽主站,忽主和的不坚定立场。

从鸦片战争的过程来看,道光帝的举棋不定十分影响形势的走向,士大夫们在决策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会来源于揣摩圣意。其中固然有坚定站在主站或主和的坚定立场的官员,但也不乏与道光帝一样没有坚定决心的官员。如果道光帝坚定决心势必与英国决战至终,侵略者一路遭遇顽强的抵抗,他们也不一定能入侵的如此迅速。假使英国一开始的意图也许只是想要一个和平的条件与环境经商,那么清政府的不明确态度也给了英国一个可乘之机。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从古代史迈入近代史,同时鸦片战争也使得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通过一系列条约,中国直接遭受到的侵犯包括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司法、关税等主权都开始丧失,传统的经济形态也被冲击。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影响,而更加深远的影响和隐患是,清廷为赔偿大额的白银增加的税费直接影响农民的利益得失,甚至沉重的赋税使他们无力支付。由于康乾盛世,使得清朝时期的人口大增,嘉庆九年(1804年)纂修的《巴陵县志》在讲到该地经济、人口分布和各行各业居民状况时写道:“十分其农,而佃种居其六。”农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是佃户,其余百分之四十,则是地主和自耕农。道光中编写的《江阴县志》,叙述该县风俗,说到“农之家十居**,农无田而佃于人者十居五六”。当时该地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绝大多数居民是农业人口,而增加赋税会使得大多数的农民积贫积弱。另一方面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会使得许多手工业者或者失业,或者沦为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多数人口都陷入苦难的状态,也使得清政府陷入失威局面。

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清政府就迎来了大规模的起义运动,这其中最著名的则属“太平天国”运动。太平运动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产物,其参与运动的多数为农民阶级,源于鸦片战争后国内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太平军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或许是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使农民有了精神寄托,或许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希望与目标,无论如何太平天国的动向、举措和号召力都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下的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朝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以一个不可预算的速度发展着,并且这些变化都一点点的成为清朝的隐患。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