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9:18:56 页码:13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模板15篇)
2023-11-19 09:18:56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学会借鉴和欣赏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此,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写作技巧和实例,期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一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元宵节,因为它的习俗很特别,有看花灯、包汤圆等等……于是我从新年那一天开始,就等啊等啊,盼啊盼啊。终于等到了今天,也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得吃汤圆啦,我们首先来包汤圆。我先把糯米粉放到水里浸泡均匀,然后揉成一段一段的长条,再用擀面杖擀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扁圆形的面皮。然后把准备好的豆沙,还有红豆、绿豆等等的馅儿放到小小的、扁圆形面团皮里,再把它们包起来搓成小圆球。这样,一个漂亮的小汤圆就做好啦。你说做汤圆简不简单啊?听了我的解说,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那你也快来试一试吧!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当然还少不了看花灯啦。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广场,那里人山人海,花灯各式各样,好看极了。我看得起劲的时候,妈妈突然看见了一个卖花灯的人,正在高声喊道:“快来买呀,快来买呀,漂亮的小花灯,很多很多呢。我这里什么花灯都有,你看,有小兔子的、小龙的,还有大老虎的,是不是都很漂亮呢?”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小兔子的花灯。真是太可爱了,我好喜欢,不知道下一个元宵节我会得到一个什么样子的花灯呢!

我喜欢元宵节,但是我更喜欢元宵节的习俗!我很期待下一个元宵节!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三

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著名三大武术流派。始祖于飞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其第十代掌派燕飞霞,曾在1956年北京全国武术观摩赛时获冠军。97年随中国武术团出国缅甸表演,获剑、枪、拳、掌和拂尘五项冠军。

1959年离开崆峒先后在新疆、上海、南京、无锡、广州等传授弟子,名扬海内。崆峒武术传统源远流长,据《尔雅·释地》载:“空同之人武”。唐代李白诗:“世传崆峒勇”、杜甫诗:“崆峒足凯歌”。道教武术讲究关系密切。它以保护宗教和强身健体为宗旨,经代代相传发展至今。崆峒武术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强功力为目的,其拳路有五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和神拳门五大门,每门又有十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还有留传下来的各种秘谱,为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崆峒武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崆峒派武术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武术的精华,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方发现,交手中往往能出奇致胜。崆峒派武术飞练分五大门,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每门有十五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每套路又有几样“奇兵”。除此,还有一套先天十八罗汉手,此拳是达摩所创的`少林母拳,作为崆峒派武术的基本功来练习。崆峒派武术的飞龙门是初级门,套路有飞龙拳、飞龙掌、飞龙刀、飞龙枪、飞龙剑、飞龙铲、飞龙棍、飞龙双鞭等。追魂门和夺命门与飞龙门内容相似,只是一级比一级技高一筹。醉门是功夫较深的一门,有些功夫属于绝技,如醉双剑、“醉八仙”堪称拳中之王,有跃、翻、扑、腾等高难动作,变化莫测,复杂惊险,不易掌握。神门拳是最高武功,可拳打不实,用意而不用力,是崆峒派武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功夫。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四

陶冶思想情操、追求自主进步、提升综合素质”为新时期学校办学特色,并提出以加强对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工作重心,积极争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特色学校,为此成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本学期活动安排。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确立一个活动读本或主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心编写学习材料,并利用校本课程组织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校团委结合读书活动,适时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班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手抄报、主题班会等活动;学校精选《明日歌》《春晓》等古诗词歌曲,利用校广播室等进行课间循环播放,组织部分师生创作经典名言书法作品,并精心制作成牌匾,布置在学校宣传长廊,悬挂在校园楼梯口,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处处耳濡目染,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整个德育工作中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由于校长室高度重视,教务处、团委会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近年来我校的德育特色创建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

二、活动开展。

明班级考核。活动一般分为读、讲、赛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学校教务处精心编选经典诵读材料,印发全体师生,由语文教师负责利用晨读、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背诵。并对每周所背内容作适当文字疏通,并组织默写批阅,确保人人熟记内容;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爱读经典,自觉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

第二阶段:讲。教务处、团委邀请校内外老师,利用校本课程举办经典诵读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第三阶段:赛。结合活动主题,开展诸如诵读、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手抄报、书画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班掀启了经典诵读的高潮,涌现了不少诵读之星,他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道德修养,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

上学期学校开展《三字经》读书教育活动,各班利用晨读、午休、双休日等时间组织学生背诵《三字经》,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在此基础上,政教处利用校本课程举办《三字经》解读专题讲座,讲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细致而深入,多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经典的理解。12月份,学校开展了《三字经》诵读比赛,经过各班初赛、年级复赛和学校决赛三轮比赛,评选出学校《三字经》诵读之星,并面向全区开展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会,邀请市教育局和兄弟学校领导亲临指导,活动形式新颖,高潮迭起,赢得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学校先后围绕《弟子规》和《增广贤文》读本,组织学生诵读、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系列读书教育活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提升了古文化修养,懂得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养成了良好的品行。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五

相传,我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半夜时分,“年”兽又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我爱过年,小朋友,你们呢?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六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一想到中秋节,我就想到月饼和团圆饭。我也很期待。

中秋节晚上,月亮迫不及待地要跳出来,太阳才落山。天一黑,我们就把食物放在我们家的屋顶上,因为我家在屋顶上,屋顶在上面,对月亮有好处。我们边看月亮边吃。

吃完饭,我拿起妈妈做的冰月饼,咬了一口发现是红豆。我不小心往楼下看了看,楼下一群小鱼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以为是食物,就冲过去吃了。然后我想起嫦娥,我问妈妈:“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没有,只有大小不一的环形山。”母亲回答。又想起古人饮酒吟诗。

于是,我对妈妈说:“吃个月饼,背首诗怎么样?”我咬了一口月饼,说:“大海升起,月亮升起,照亮了整个天堂。”“明月几时来,向天问酒。妈妈也不远了。”“明月从天山升起,笼罩在云海的无限雾霭中,”我父亲说。就这样,它慢慢地从傅的诗歌中游离出来。

我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七

今天早上起床,妈妈说要下元宵吃。我听了,心花怒放,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可是最爱吃元宵的啊!

子旁。

碗里那洁白无瑕的元宵宝宝们有大有小,个个都从水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舀了一个小的,靠在嘴边,吹了吹,送进嘴里,再一咬。啊!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里面那饱满的浓汁都流了出来。可真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

我“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碗元宵,摸着饱饱的肚子,满意极了!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八

他是我从未谋面的一个人。在我还未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了。认识他是通过照片。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爷爷的照片摆在家里一个高高的桌子上,照片中的爷爷有一对浓密的眉毛,一双明亮的眼睛慈爱的对着我微笑。

小时候我经常做一个梦: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一天,我站在长满青草的草原上,天空中飞翔着可爱的小鸟,牛啊羊啊都在草地上慢慢的吃草,我和爷爷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他抱着我,我也抱着他,他看着我哈哈的笑,我也笑得咯咯的。梦永远是梦,一醒来便转瞬即逝。今年清明节,因为爸爸和妈妈都要加班,我没有去给爷爷扫墓,心里觉得有一些难受。

亲爱的爷爷,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当您的孙子,那时候您可一定要长寿啊!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九

作为华夏儿女,大家都要倍感自豪与欣喜。这样多的传统节日,不只浓缩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且更多的.是寄托了炎黄子孙淳朴的感情。所以有意义的中华传统节日,大家都需要好好对待,并且努力传承下去,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永存华夏文明,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猜猜这是什么节日?对了,它就是热闹的春节。

天刚刚亮我就起了床,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妈妈对我说:“马上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场办年货吧!”“好呀!我跟你一起去。”我兴奋的跳了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闹喜气的时候。

我和妈妈走进商店,这里人山人海,人们一个个笑容满面,我和妈妈买了花生、瓜子等各种食品。

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有人爬着梯子上在贴春联。我也央求妈妈也贴一副春联,妈妈只好答应了。回家后,爸爸拿来梯子靠住屋子,扯掉旧春联,贴上了新春联,刚贴到一半我就大喊起来:“啊!福贴反了。”爸爸却笑了起来:“这是因为福倒家啦!”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这真是一个既充实又快乐的春节呀!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十一

带着对这个美好节日的欣赏与迷茫,还有对那个在月宫伐桂的吴刚老乡的同情和怜悯,走入中秋这个团圆之节的历史之源。

相传,吴刚又叫吴权,是西河人(甘肃西和的讹传)。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三年学仙道,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而吴刚的妻子对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内疚,命她的三个儿子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一个不详。‘蟾蜍’‘兔’他们三个飞上月亮的这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便认为这八月十五日是个团聚的日子,于是便有了中秋团圆节这一民俗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美人爱英雄。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看了后羿的英雄壮举之后,决定嫁给后羿。从此之后,后羿除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粒仙丹。据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服下此丹,能即刻升天成仙。若服一半仙丹便会有不死之身。后羿为了和他心爱的人常相厮守,决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和他心爱的妻子各服一半仙丹,以求与天地同老。碰巧八月十五日这天大山深处有一恶虎伤人无数,后羿便拿出去深山打虎。嫦娥一直等到圆月升天还不见后羿回家,于是拿出仙丹,想先服一半求得不死之身。无奈成仙的欲望驱使她把整个仙丹全吞了下去,仙丹入口,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飞行在天上的嫦娥心里觉得对不起丈夫,为了能常常看到后羿,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半夜,后羿回家不见妻子,只看见桌上装仙丹的葫芦。霎那间,他什么都明白了,他跨出屋门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朝那轮圆月追去,直到累得精疲力竭,可圆月依旧高挂天边。

后羿无可奈何这天上人间的思念,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着月宫里美丽的妻子---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想求得嫦娥重返人间与后羿团圆。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和其它民间传统节日一样,大多是由神化传说演变而来的。再者,历代皇帝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文人墨客也纷纷仿效皇家礼制,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对月饮酒、吟诗赋曲。这种雅致的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拜祭活动,成为我国的主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十二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中国的传统节日——龙抬头,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据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前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理发店理发了,虽然前来理发的人很多,但为了能“龙抬头”,我还是耐心地排队等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漫长地等待后,终于轮到我理发了。

听说今天下午将在金钟山文昌宫戏台举行民俗文化活动,有歌舞、武术表演等。从理发店出来,我就跟着妈妈迫不及待地向金钟山飞奔而去。

妈妈告诉我:“二月二,在我们会泽是很隆重的节日,这也是一年一度的耍山节,这一天非常热闹,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赶来金钟山拜祭文昌帝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会泽特有的耍山节。”

来到山脚下,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通往山顶的石阶拥挤不堪,我们只好选择走小路爬上去。在路上,妈妈给我讲了金钟山的神话故事,传说从前有九条蛟龙祸害会泽人民,它们无恶不作,使得会泽人民民不聊生,后来文昌帝君听说了这件事,就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文昌爷爷用煮稀豆粉的大锅扣住了九条在会泽金钟坝子作恶多端的蛟龙,后来这口大锅就变成了现在的金钟山。蛟龙被文昌帝君铲除以后,为了感谢他为民伏龙除害之善举,在清雍正末年或乾隆初期,会泽人民捐银献款,在山顶上建盖了文昌宫。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成了会泽人民游山的传统佳节。每年的这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涌上金钟山,祭拜文昌帝君,祈求他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正当我听得入迷时,金钟山顶到了,“文昌参天地、民俗贯古今”文艺活动已经开始了,数千名当地群众及游客正在古戏台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文艺节目,今天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群星荟萃,包括祭拜文昌和敲响二月二的钟声及优秀传统文化展演等,其中我最喜欢我们东风小学同学带来的舞蹈《最美铜乡》和金钟山武术班带来的武当功夫《武魂》以及我们的老师们带来的《精忠报国岳氏家风》等节目。

和风弄韵歌声起,妙曲融诗笑语频。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我度过了愉快的金钟山“耍山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十三

因而一提到新年春节,孩童们就最是欢喜了,不只吃得比往日丰盛,且最重要的是能收获大大家的红包祝福,脸上别提有多欢快的面容呈现出来了。晚饭后还可以和亲人好友们玩上几把烟花,看着夜空中闪闪火光的.景象,内心不乏快乐之感,甚是幸福满足。这也是新年存在的意义,合家团圆,欢乐美满,每一个人都可以收获喜悦和幸福。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十四

中秋节回家团圆是必然的。本来繁华的城市变得安静了,但是回家的路却被堵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终于到家。人还没进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我奶奶已经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

吃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午饭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月饼。月饼有很多种口味,绿豆、红豆沙、五仁、蛋黄……蛋黄月饼是我的最爱。作为一个吃货,一眼就发现了两个蛋黄月饼。“咔嚓”一声,包装袋被撕开,一阵香气渗透进鼻孔。这个月饼是圆形的,上面印着“花猪月饼”的字样。我拿出刀,割开,吞了下去。这个月饼一定很好吃。我把它分成八块,直接塞进嘴里。很好吃。很软很好吃,甜而不腻。真的是人间美味。

赏月也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夜晚,圆圆的大月亮躺在夜空的怀抱里。相传,后人有一包仙药在嫦娥手中。孟鹏知道了,告诉嫦娥她不是孟鹏的对手,于是嫦娥吞下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月球。这时,我仿佛看到嫦娥在俯视她的丈夫!

一轮明月,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个甜甜的月饼,就是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汇总篇十五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有: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

一大早,外婆就去菜市场买了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粽子了,我学外婆把粽叶卷成斗笠形,再捞一小勺糯米来放进去。可是,糯米掉下去了。我又捞了一勺糯米放进去,可是,糯米又掉下去了。我一次次把糯米放进去,糯米却一次次地掉。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底下有个洞啊!我换一片粽叶,把糯米放进去,再放一些肉馅。接着放糯米使劲压一压,把粽叶卷好,用一条棉线从底部包扎好。可是,我不会打结,只好又向外婆求助。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和外婆包了好多个粽子。

包完粽子,要开始蒸粽子了。粽子蒸好了,我赶紧把粽子往嘴里送。粽子可真好吃,不一会儿,我们就把粽子吃光了。那滋味真是让了吃了还想吃。

啊!端午节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粽子可真让人忘也忘不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