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 风景散文诗精选简短(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4 01:36:59 页码:14
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 风景散文诗精选简短(8篇)
2023-01-04 01:36:59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一

con1();

我的妈妈是个白衣天使,医院就是她的家,病人就是她的一切,却忽略了需要爱的我,爸爸平时更忙,经常出差在外,我们家里什么都不缺,缺少的只是餐桌上那种团聚的温馨。

我趴在床上,手里不停地按动着遥控器的按钮,电视剧屏幕上不停地变换着,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忽然从楼梯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将我惊醒,我知道是妈妈回来了。

钥匙轻轻地插入锁孔,慢慢地转动,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门被打开了,我故意把头扭在一旁,不理睬妈妈。

妈妈悄悄地走进我的身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左手轻轻将我提起,右手熟练地摊开毛毯盖在我身上,啊!一股清香沁入我的心脾。妈妈默默地转过身准备离开,我微微眯开眼,因为工作的劳累,妈妈满分作文网https:///的后背已微微隆起,下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妈妈的脚尖竟然是微微踮起的。啊!无声的母爱啊!

房门渐渐地被关上,从客厅透射过来的光线成为“一束,一缕,一丝……”锁舌轻轻被咬入锁孔,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房门被关上了。

从前的我,只知道经常抱怨自己缺少父母的爱护与关心。却从未真正地用心去感触身边的人或事,用心去体会身边的风景,也许它不是壮丽的,宏伟的,但一举一动,一些微小的细节亦然可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急忙从床上起来,来到厨房,做了一碗长寿面走进妈妈的身边说:“儿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这是我做的一晚长寿面。”说完之后,我的声音逐渐哽咽了。我发现妈妈的眼睛湿润了,便和妈妈抱在了一起,久久不能分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时候的话语、情感都融入了进这拥抱当中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风景就在身边,只要用心,你就会发现。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二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以下是关于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

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 ;

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 。

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兴起于唐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衣被天下”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繁荣景象。

正面第二副对联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

万枫如丹一天秀色连吴越。

联内嵌入“枫泾”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称“芙蓉”。

牌坊背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

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

宣公贤良学士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

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早的名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金链锁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处金山,故称“连五邑”。

下联主要写古镇枫泾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唐代有宰相陆贽(宣公),宋代有屯田员外郎陈舜俞(贤良),明代有御医陈以诚,清代有状元蔡以台,曾做到学士、天官职的谢墉及近现代陶芑生、顾水如、朱学范、丁悚、丁聪、程十发等名人,他们的美好名声远扬四方。

背面两侧边柱上的对联全文是:

南北峙分历经五朝终归一镇;

古今融汇垂信八极长治万年。

说的是古镇枫泾历来南北分治,南镇属浙江嘉善,北镇属江苏松江,一镇南北分治,这种奇特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镇并入北镇,才统归一镇。尽管南北分治,但枫泾繁荣的商业经济,丰厚的历史文化,始终融汇一体,流传光大。

即将步入我们古色古香的老镇区,大家看这座精巧雅致的门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门头正中刻着“唔呶喔哩”四个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枫泾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我的家里的意思。这个门头是我们镇上的迎客门,走过它就正式进入了我们的古镇区。大家再看一下这两边墙上刻的两幅顺口溜,它表达了枫泾的饮食文化。因为枫泾水网遍布,河道纵横,是鱼米之乡,所以水产特别丰富,每个月都可吃到新鲜的水产,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的拉司和弯转,请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拉司学名叫蟾蜍,别名叫望天鱼,俗称为癞蛤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据说初夏吃拉司,不会生痱子,拉司肉质细嫩,可红烧、可清炒、可椒盐、可熏烤,特别是熏拉司,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是枫泾的一道名菜。弯转其实就是河虾,那弯转是我们枫泾人对河虾的一种形象的称谓,大家知道新鲜的河虾烧熟后就会自然的弯曲,因此得名。长廊景观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以前这里曾是繁荣的商业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别是米粮行和麸皮店多达30余家,这是因为这条市河河道宽阔,吨位大些的船只可以直接开进来装卸货物,所以许多老板都选择这里开店设行,这些老板为了方便自家的贸易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于是在造店面的时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边的长廊,其他居民也觉得这样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于是也在自己的门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宽有窄,大小不一,经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修建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整齐宽畅富有特色的长廊。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50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兄弟分家产时开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两人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定弄堂名字时,考虑“摸奶”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乃弄调戏妇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连同花衫里的两只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官府定了个“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并编出了“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的顺口溜。根据这件事,民间又称这条弄为莫奈弄,这个奈是无可奈何的奈字,这个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里胡作非为了。

各位游客朋友,在不远处的这座桥是泰平桥,它是我们古镇中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该桥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看长廊是最佳位置,一长排逶迤连绵的黑瓦长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在桥上拍照留念。

在这边还有一排美人靠,游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戏台有演出,还可以隔河看戏,别有一番情趣。东区火政会

走出长廊,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东区火政会。它是我们上海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在里面不仅可以看到当年镇上的消防历史,还可以看到当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门面是西洋式的,这是受到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参观一下。

火政会在当时又称为龙王堂,也就是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在1923年我们镇上共设有八处这样的火政会,共有义务消防人员200多人。那现在大家来到的东区火政会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由原来的八处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水管、出水带、长钩、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而木揿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由公安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

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6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挂的就是上世纪20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我们镇上上世纪70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后,一旦镇上发生火灾就由第一个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

大家看完里面的展品就请随我到东区火政会门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这艘消防船,因为以前枫泾水网遍布,河道四通八达,比公路更畅通,所以火政会根据需要,特意制造了消防船,船内安装了大功率的高压抽水机,一旦出现火警,立即开到了出事地点,启动机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艘船使用长达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后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馆所收藏。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艘船是根据原船进行仿制的。

好了,参观完了东区火政会,就请大家随我走一下我们古镇里最宽最高的一座石桥——泰平桥,我们镇上有一种说法,走过泰平桥就一生平安,所以来到我们枫泾一定要走一下这座桥。下桥后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的祖居。国画大师程十发祖居

我们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一代国画大师,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他的祖籍在我们枫泾镇和平街51号,这里的祖居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岁时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风貌的明清式的三埭两天井的宅院,现在已被上海市列为市级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起来,下面就请大家到里面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程十发是国画大师,而他的祖上三代则是我们枫泾当地的医生,所以我们现在来到的第一间就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行医的一个诊所。大家请看墙上所挂的这块行医牌,它是程十发先生祖上三代传下来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上面所写的就是“枫泾世医程思斋子子美儒理男妇大方脉”,按现在医院里分类就是中医内科,早在清同治年间,程十发的曾祖父程思斋为避战乱举家来到枫泾,开了这家诊所,他悬壶济事,行医尽善,因此人们把这小小的诊所称颂为“壹室带来太平之坊”。后来百姓顺理成章地把程家所在的这条街称为“太平坊”,现在被更名为“和平街”。

大家请看这边的天井里有一个月亮形的石雕,其实它就是母亲怀抱孩子的造型,因为在程十发的《丹青蕴情》一书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枫泾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连系的一个小镇,可以证明两个‘母亲’共同喜欢这个孩子。”这个石像正体现了程十发的这句话,也充满了大师对故乡枫泾的一片深情。我们枫泾地越江苏和浙江,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边的祖居不仅保留有当年的正厅,还有在二楼的当年主人的卧室,但因为考虑到整个房子是木结构的,为了安全,二楼暂时还没有开放。现在我们大家可以先到后院的三釜书屋看一下,在书屋里不仅有当年主人的画室,还有程十发较为详细的一些介绍。

大家请看,在这边的门楣上刻有“三釜书屋”四个轻灵飘逸的大字,这是程十发的手迹,“三釜”的立意有两层,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程咬金了,而“三斧头”乃是程咬金的绝技,将自己书房的名字冠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头的本领,显示了程老虚怀若谷的胸襟。第二,“釜”乃锅之意,三釜意为大、中、小三锅,这三只锅子好比国家、集体、个人,只有大锅满了,小锅才有份。程十发先生用“三釜”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立意高深,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可谓独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发先生爱国爱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

在中央的这张书桌就是少年时程十发用过的实物,在这张书桌上,少年时的程十发曾洒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终成为了一代国画大师。

大家再往这边看,在墙上挂着的是“三釜系万钧”五个大字,此句意义深远,“三釜”乃“三釜书屋”,“钧”乃是一个重量单位,意思就是三釜书屋包容万物。

大家如果想深入了解程十发这位国画大师成长、成名的过程,就请随我到“三釜书屋”的二楼看一下。

在这边的二楼,大家可以看到是由9个版块详细介绍了程十发成长、成名的全过程。大家请看,这张大幅照片是20__年9月程老在古镇牌坊的留影。程十发父亲程欣木早年在嘉善西塘行医,与西塘姑娘丁织勤结为夫妇,婚后不久也就是在1921年春生下一子(即程十发),取名程潼,小名美孙,既程子美孙子之意。后由师长改为程十发。1939年杭州西泠印社名家张子固的侄女张金琦考入上海美专专科学校,成为程十发同窗好友,后与程十发结为连理生下长女,取名程欣孙。

程十发曾多次回枫泾。1977年9月12日,受当时左的思想的干扰,他被下放到枫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是金秋时节,程十发不仅在枫泾镇文化站创作了连环画《马头琴的传说》,还与家乡的百姓特别是一批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鼓励当地的美术爱好者,使他们日后都在美术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20__年3月,八十多岁高龄的程十发携家人又一次回家乡。时隔两个月,一本集中收集上世纪70年代程十发、刘旦宅、汪观清、韩和平、郑家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画家到枫泾体验生活期间留下的100幅精美画作的大型画集《丹青蕴情》出版了,程十发热情地为该书封面题写了书名。《丹青蕴情》画册的首发式上,程十发和其他画家不仅回顾了当时的经历,还与当时自己手把手教过的农民画家陈富林等一起作了画,为枫泾镇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古戏 台

以前枫泾因为南、北镇分治,从明代开始,镇上就建有两座城隍庙,一座位于南镇,叫南城;一座位于北镇,叫东城隍庙,像这样一镇有两座城隍庙的现象还是比较少见的,堪称江南一绝。

我们的古戏台一面贴街,一面临河,不仅视面开阔,而且景色优美。古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八月初二,这边的东城隍庙就会举行庙会,古戏台上开锣演戏,收成好的年份,庙会戏要延续七天之久,那时,商贩、戏班、杂技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显得十分热闹。

在枫泾旧志中还有一出看戏民众行刺“秦桧”演员的故事记载,说来有趣:事情发生于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当时戏台上正演出秦桧害岳飞的戏,戏演到尾声,忽然从观看人群中跃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将演秦桧的演员刺死。事故发生后,这位行刺者被送进官府审讯,他傲首作答:“民与梨园从无半面,实恨秦桧耳。礼不计真假也!”判官怜其义愤,竟对他以误杀罪从轻发落。

自从我们枫泾的旅游正式开放后,古戏台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每天上、下午都会有传统的戏曲节目在此演出,游客如果有兴趣的便可以在这边驻足观看。人民公社旧址

人民公社旧址,它是我们上海近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所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请大家随我到里面看一下。

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形势下,当时枫围乡(今枫泾镇外围农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旧改名为枫围人民公社。文化大geming期间改为geming委员会。一直到1984年,根据上级精神,枫围人民公社才恢复为枫围乡人民政府。前后26年时间,四分之一个世纪,这里一直是当时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那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

民 间 剪 纸

这个展馆里的展品全是由姚剑明先生个人所创作的,他1947年出生于枫泾镇,1963年在建枫中学毕业后到新疆阿克苏建设兵团,在那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开始尝试剪纸艺术,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无事时,他就一心扑在剪纸研究上,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纸艺术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领袖像通过粗细线条,体现形象,独具一格,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之后他便喜爱上了剪纸艺术,并先后创作100多幅剪纸作品,如《十美国》、《钟魁》、《十二金钗》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构思很巧妙,图案很细腻,他的作品和事迹也先后被媒体报道。三百 园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园了,它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占地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谢家是书香门第,四代为官,谢墉、谢恭铭父子俩在清乾隆年间都做过大官,谢墉在当年位列内阁中书、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组织部副部长,这房子就是谢家以前在我们枫泾的旧宅。有人要问:为什么叫三百园?这是谢家根据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来的,这表明谢家要做知书达理之家,品行纯正之人。现在我们对三百园赋予了新的含义,在里面陈列了百灯、百篮、百行,通过这三百,向大家展示枫泾的风情和历史文化。

到三百园内,我们首先要参观的就是百灯馆。百灯馆的题字也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写的。在我们的馆内陈列了上百件的灯具,楼下展示的是有关灯的故事,楼上展示的则是灯的历史。像这只根据原样加工放大的煤油灯,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海,以后迅速在各个城镇和乡村得到普及,它代替了蜡烛和豆油灯。直到解放后,我国电力增强,这种灯才逐渐退出生活舞台而成为见证那一段历史的实物。大家请看这里,这是我们枫泾以前喜闹元宵的场景,元宵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汉朝开始一直沿袭到现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枫泾镇也不例外。据史书记载,元宵节这一天,镇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表达“丰登好年”的喜庆祝愿;青年与小孩提着各式的灯笼走街串巷,城乡民间文艺团体纷纷上街表演舞龙灯、串马灯、打莲湘、荡湖船等节目,街上人群攒动,欢笑声和丝竹锣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其实这个场景展示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走的和平街过去喜闹元宵的盛况。

三桥景观

这就是我们枫泾的另一道风景线——枫泾三桥。大家可能知道,周庄在八十年代初是以陈逸飞所画的《双桥》而出名的,我想我们的枫泾三桥也是别有风味的,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

枫泾三桥是枫泾南北、东西市河交叉口的一个景观,它由北丰桥、竹行桥、清风桥组成,这三桥的桥名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和全国著名的书法家黄苗子所题写的。在三桥的旁边还有一座清风阁茶楼,这里的清风桥、清风阁名称的由来都是因为在宋代时有一位屯田员外郎叫陈舜俞,他不仅为人清廉,而且当他弃官隐居来到枫泾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仰其清风亮节还把当时的镇名改为了清风泾。我们看到的清风桥、清风阁也正是为了纪念这位员外郎。

桥湾里、施王桥、施王庙

走到这边的桥湾里,正好体现了我们江南水乡古镇的三大特色“小桥、流水、人家”,走在幽静的古镇,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是一种享受。

在我们前面的这座就是施王桥了。施王原名施全,是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部下,在岳飞遭秦桧迫害致死后,他就去行刺秦桧,想不到只砍到了秦桧所骑马的腿上,行刺没有成功,而他却被五马分尸。在民间关于施全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在行刺秦桧未果后,就隐居来到我们金山一带,因为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在他死后当地的百姓就自发筹集银两为他建造了施王庙。大家请看,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来的施王庙了。

走在这座桥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边是我们的古镇,另一边则是我们正在建设的具有北美风格的新城,所以在我们当地有种说法:站在这座施王桥上就能看到枫泾的过去和未来。大家不妨也可以看一下。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枫泾还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众多的祠堂庙宇构成了枫泾除伊斯兰教之外四教汇聚的独特的宗教文化。现在看到的就是施王庙,在我们当地又称为施王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并扩建为前、中、后三隶殿堂的建筑结构,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成为吴越近邻一带颇具规模且较有影响的一座庙宇。历史上施王庙是金山区道教的一个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主奉神灵施王的诞辰日,即农历每年的八月初二,以前每逢这个日子,施王庙都会举行施王爷出巡会,远近数十里的乡民,摇撸齐集,舟塞泾满,人娱神欢,热闹非凡,。

1966年,施王庙宗教活动停止,庙业渐废。随着上海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枫泾被列为上海重点城镇建设之一,区政府对枫泾镇作出了相应规划和调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以及广大信众的强烈愿望下,20__年7月,经上海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金山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枫泾的北大街409号重建施王庙。重建的施王庙由偏殿和大殿组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丁聪漫画陈列馆

这边的第一间就是前言厅了,丁聪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生于1916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发表漫画作品了,他以“小丁”署名的讽刺漫画作品至今仍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在墙上的左右两边就是丁聪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画的两幅代表作,左边是丁聪在1944年画的《现象图》,形象勾画出了抗战后期政治的腐败以及当时社会的惨状。贪官、伤兵、淑女、官商、穷教授、沽名钓誉的画家……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画面。右边则是丁聪在三年后创作的另一长卷《现实图》,它描绘了在内战风云中大发战争财的中外商人、饥饿中的穷人、被迫上阵的“炮灰”……在丁聪的笔下不同性质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

1956年丁聪总算有了个家,可幸福的日子还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遣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直到粉碎“四ren帮”以后丁聪才得以翻身,但那时大好的年华已过去22年,此时他已63岁,他曾戏说:“人家60岁下岗,我是63岁才上岗。”这一幅就是丁聪以四ren帮为素材所画的一幅作品,应该说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的。

这里的第一、第二间展室展出了丁聪的部分讽刺幽默作品。丁聪喜爱笑话也爱听笑话,所以他选择部分古代、现代笑话配以漫画与读者共享。

文豪矛盾在1980年与丁聪再次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了一首《五绝》:“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这首诗不仅写出了他们间的爽直友谊,而且对丁聪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的评价。

在wenge期间,丁聪没条件发表漫画,他就以一种“交保险”的方法给一些名人做名著插图,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馆》、《牛天赐传》等,还为鲁迅、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名作绘过插图。所以我们要看的第三个展室就是丁聪所画的一些名著的插图。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三

朋友们好!现在,我们踏上了怀玉山这片迷人的沃土。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怀玉山的概况。

怀玉山,唐代曾名玉斗山、干越山、辉山,山名由来,说法各异。《江西水道考》载:“古之干越山,怀玉之名,乃后起也”。又据《方舆志》载:“天帝遗玉此山,山神藏焉,故名怀玉山”。玉山县的县名亦因此山名而来。

怀玉山史称“东南望镇”,位于玉山县城西北部,古界饶、信西郡,属当吴楚闽越之交,它东抱三清山,西望鄱阳湖,北连德兴市梧风洞景区,南对接武夷山脉。怀玉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横贯赣浙皖三省,主峰云盖峰海拔1538米,平均海拔1000米。

怀玉乡因山而名,境内方圆面积134平方公里,辖有10个行政村,2个社区,161个村民小组,2.3万人口。怀玉山高山盆地大洋坂(怀玉山玉峰盆地)方圆面积6.5平方公里,被中科院旅游专家誉为华东地区浙赣铁路沿线海拔最高、气候最凉爽、容量最大的高山避暑胜地,是“美丽的江南高原”。

怀玉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唐代贾眈在《华夏图》中说:“其山上干天际,势联北斗。”明代李梦阳有诗称赞“怀玉之山玉为峰,四面尽削金芙蓉”。怀玉山因玉山县所处“两江锁钥、八省通衢”的重要地理位置而著名。它的整个山体轮廓好比一只展翅的大鹏鸟,这正是江西东大门图腾的象征。

怀玉山距玉山县城65公里,游客乘车由盘旋的公路“天梯”上山,大有“飞身深入天寨门”之感。沿途云烟缠绕,山道险峻,直到车子开进海拔885米高的葛岭头山关隘口,能够看见怀玉山以宽广的胸怀,为世人展现出一幅“万壑泉声天外来,白云深处隐蓬莱”的美丽诱人的画卷。通往怀玉山公路,裸露的岩层正好可以给大家讲一讲怀玉山形成的故事。断裂带上,我们看到了挺拔的花岗岩,也看到了破碎的沉积岩,那里经历了大规模断裂、褶皱、岩浆等活动及长期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奇峰竞秀的山势,其花岗岩色彩斑斓,似有其它矿物的印记。可以说,怀玉山是一部地质奇书。

怀玉山是信江与乐安江的分水岭,是我们母亲河信江的发源地,是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它与三清山对峙相望,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千变万化气候。有时山下阳光明媚,山上云雾缭绕细雨如织,一会儿又是云蒸霞蔚,十分壮观。

怀玉山峰峦交织,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那里山下有盆地,农田广布,最为奇特的是,这里的山上还有小盆地,俨然就是仙境。翻开中国历史,乱世枭雄以及入侵外敌没有敢犯此境者。何也?不得民心者,怀玉山就是葬身之地。看着大大小小的依山而上的梯田、旱地,你要么会赞美人类顽强的精神,要么感叹百姓生活的艰辛——弯弯田地入云端,尽是辛苦劳作人。今天,当年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田地,大都退耕还林,种上了经济作物。

怀玉山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天然的大氧吧,共有植物66科251种,且多珍贵树种,华东黄杉、铁杉、白豆杉、红豆杉等珍贵树种遍布全山。享有“原始怀玉”之美称。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茂林修竹苍翠欲滴,红花绿萼妖慵不胜,我们可以看到这颗800年树龄的杉木;800个春秋,阅尽人间春色。那里山峦起伏,一沟成一溪流,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它一出土,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出行了。小溪是有生命的,你看那沟边的野桃,花开夭夭,花去果留;还有数不清的时鲜……这里绿野仙踪,一年野果飘香,走着走着,就有新的发现。

在这里,3000多亩良田分布在五六个行政村,其中游客经常驻足的大洋坂是怀玉大粮仓之一。坐落在大洋坂东南的主峰云盖峰,直插云端,此峰因天降雨时、云雾覆盖如伞而得名。而在大洋坂正南面,另有玉琊峰如一柱擎天,超凡绝顶。它与香炉峰、云盖峰、狮子峰、天门峰等构成了赣、浙、闽三省天然屏障。怀玉山年平均气温16℃,“盛夏夜盖被,立秋桃始熟”是山中气候的真实写照。

“水含金沙山怀玉”。怀玉山矿产丰富,水资源丰沛,溪涧成网,瀑布飞挂,玉琊溪、梅溪、三亩溪汇聚成流,东流之水蔚为壮观,为信江源头之一。从灵雨岩观高山流水,出自云盖、玉琊、金刚诸峰,由八磜?潭汇成的玉琊溪,水流湍急,穿岩而过,水石相击,轰鸣数里。神话传说中的孽龙,就隐遁于龙潭之中。龙潭上有龙隐岩,下有玩珠洞,悬瀑天降,波涛汹涌,古人赞叹:“珠洒重峦外,龙伏八磜?潭中;涛声嘻积雪,云气贯长虹。”由于富雨,空气湿润,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山上既是天然动、植物园,又是野生药材的宝库;拥有数量可观的红豆杉、白豆杉、梅花鹿等珍稀动植物物种;平日里,但见鹿鸣翠谷,杜鹃红艳,加之隐现的二十四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怀玉山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

“江右多名山水,其一曰怀玉山。”这是清代赵佑的诗句,海拔千米以上的群山环抱着美丽的江南高原——怀玉山,自唐至清都是儒、佛教活动频繁的名山,明清最为鼎盛。怀玉书院(原名草堂书院),曾与江南四大书院齐名。南宋理学家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王安石、李梦阳、夏浚、黎士宏、王宗沐、赵佑等曾到此传教著说,打坐咏诗;汪应辰、程洪、陆文安等大批名人来山讲学,留下近百篇诗文佳作,朱熹有《玉山讲义》传于世,这些都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怀玉书院影响之大,县人读书、好学之风遍及城乡,怀玉山也成了“源头活水”的宝地。宋代王安石在《题玉光亭》一诗中赞曰:“共传尺玉此埋湮,千古谁分伪与真?每向小亭风月夜,更疑山水有精神。”

怀玉书院建于怀玉山大洋坂北端、金刚峰之南,与玉琊峰隔山对峙。始建于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县令杨文逸择金刚峰法海寺院侧边,为其孙杨亿建书房,世称“杨亿精舍”。宋绍兴五年(1135年),县人汪应辰举中状元,上怀玉山讲学,曰名“草堂书院”。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汪应辰、吕东莱、陆象山等先后讲学于草堂书院、玉山之会,鹅湖之争,倾动一时。期间,朱熹在怀玉山结庐讲学,深山静坐数月,留有《玉山讲义》卷,为朱熹晚年思想之全论,生平理学体系最精约明晰的理论概括。德祐元年(1275年),南宋邑人王奕弃官归隐,修复草堂书院。明正德六年(1511年),江西提学副首李梦阳重作寺庙为书院,并置田200余亩,供生员膳食。明嘉靖三十年(1554年),江西提学副首王宗沐来玉视学,废法海寺院,题名“怀玉书院”,名留至今。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怀玉书院,后经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两次修葺,书院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

走进怀玉山,我们宛若走进一部卷轶浩繁的史书,扑面而来的是烟尘逶迤的历史和深邃丰厚的文化韵致、古色古韵的人文气息。早在唐周正年间就已开采的石砚洞;建于南宋庆元年间,采用青麻石横连叠砌,仅几块横卧水面的长石就托起桥身重负的衍庆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屹立在松林簇拥,肃穆伟岸的鸡公山上,塔身七层六面,塔高16米,和古印度密檐塔极为相似锦溪塔;建于清光绪年间,戏台额枋浮雕、戏曲人物、花草栩栩如生,凝聚古代能工巧匠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的锦溪古戏台,描金绘彩、精雕细镂。斗拱飞檐、气势恢弘的水阁总大门;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造型之精、文化内涵之深的古民居,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于怀玉山,串起了怀玉山的历史,连接怀玉山的古往今来。

怀玉山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山崖巨岩上留有古代文人雅士镌刻的摩崖石刻,既有精雕细磨之作,又有粗犷片石之刻,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群岳如黛,宛若蟠龙的小怀玉东一峰峦中,一伫立的岩石上刻有“蟠龙岗”三个如斗大字,与浑灏自然的环境相吻合,别具超凡脱俗的山林气。徐鹏程《怀玉山纪游》载:蟠龙岗三字笔法苍劲有力,据传为朱晦翁(熹)书。历经千年风侵雨蚀,字迹仍历历在目,怀玉山小怀玉水口之南,岩石方正,犹如人工琢成,流泉飞瀑,终年不息石上刻有“灵雨岩”三字,为明江西提学副首李梦阳所书,唐大历年间僧人志初曾修行于此,又名“志初岩”。岩旁镌有“飞雪”、“卷云”四字,清御使赵佑加镌“高山流水”四字,跌宕遒丽、__大肆,既有天然的韵味,又有雄强的骨力和威势。小怀玉水口花岗崖石壁上,镌有“嘉靖已未年四月望怀玉书院告成”等百余字,字体工整,刀法遒劲,对研究怀玉书院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怀玉山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浙赣儒山。早在唐大历年间,怀玉山就建有“法海寺院”,鼎盛时达“三千尼姑八百僧”,成为名震江南的佛教名山。五代法海寺禅月大师贯休于此完成十六罗汉手稿。北宋学士、“西昆体”诗魁建杨亿精舍于寺院之南,为开山“第一儒宗”。

怀玉山又是赣剧演艺班的重要区域,玉山演艺的诞生地,赣剧的重要源头之一,具有原生态古戏班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戏剧活化石”之称,赣剧的唱腔和道白,可从绵延不休的“怀玉山官话”中找到源泉,徐鹏程《怀玉山纪游》将怀玉山官话称之为“官音”,怀玉山古代为弋阳属地,亦称“弋阳腔”,故有“赣剧源头在玉山”之说。由“剧目语言”、“曲牌演技”、“乐器道具”、“服饰守旧”四大部分组成,舞台语为清一色的怀玉山官话,曲牌与剧目多达300多种(首)。素有“赣剧之乡”美称的怀玉乡锦溪村,至今仍留有“玉山班”演艺,先后建有老六戏班,明树戏班、酉红戏班、酉坤戏班、后统称为“玉山班”演艺。演出的剧目有《彩楼配》、《碧桃花》、《万寿山》、《风仪亭》、《二度梅》、《八仙过海》等20多个。其中,马灯戏——用四匹马、八盏灯、配花鼓公、花鼓婆的怀玉山马灯戏在四乡八村颇有名气,已流传百年之久,传承至今。锦溪民居、玉峰民居中,我们依然看得见赣剧在世代传承中的演绎,栩栩如生。

试想一下,假若朋友们现在就出发前往,一小时后,您坐在古老的古戏台前,悠哉悠哉地品尝着文化美食“下汤酒”,同时观看一场古戏服的赣剧演出,——您是否、会有刹那的不真实感,似乎穿越回时空了呢?出门在外,这样的生活体验是否让人难以忘怀,流连忘返?哈!

20__年5月,“玉山班”演艺项目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西省省级物质文化遗产”。

怀玉山,用大山的灵气影响了一代代后人,更用大山的乳汁,哺育了大批优秀人才,玉山县出了六百多个博士,在社会上赢得了“博士县”的称号,为怀玉山增添了新的光彩。

怀玉山更是一座红色的圣山。古色资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红色资源非常独特,玉山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创建地,赣闽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十大最惨烈战役之一,都发生在这里。1935年初,方志_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浴血奋战,全军二万多人仅千人突出重围,又因叛徒出卖,方志_不幸在高竹山上被捕,敌人如获至宝,连上饶集中营都不曾逗留,直接重兵押送到了南昌,同年8月,方志_在南昌壮烈牺牲。无数的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了怀玉山这片古老的土地,染红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怀玉山,是方志_《清贫》故事的发生地。这里,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方志_英勇就义七十周年,和缅怀众多英雄的红军将士,怀玉山上先后建起了方志_烈士纪念亭、清贫丰碑,方志_清贫事迹陈列馆、清贫园,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派出的第一支先遣部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纪念馆等。

朋友们,请让我们心怀崇敬,聆听这一首歌曲:“树起红色的《丰碑》”。( 复印歌曲资料!!)( 导游深情歌唱,将游客情绪完全入境入心。 )

……

绝特山水、红色摇篮、古色文化,怀玉山风景区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隔山对峙……;如今,放眼怀玉山,处处生机勃发,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农业朝基地化发展,民营企业竞相崛起,旅游业方兴未艾,新农村建设好戏连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怀玉人民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抓招商,做大经济总量;旅游抓开发,做美怀玉山水;农业抓龙头,做响特色品牌;村镇抓建设,做靓新型农村”的发展思路,致力打造一个山水怀玉、红色怀玉、人文怀玉、和谐怀玉的优美小镇。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四

提起举世闻名的黄山,大家就会想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但是在这"五绝"中,我还是最喜欢黄山奇松。 黄山松特立独行的千姿百态,与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是由黄山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所形成的一种变体松树。在上百年前,黄山松的种子被风吹送到山崖岩石的裂缝中,于是它们就地扎根,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虽然黄山上遍布岩石、泥土稀少,但是,那里肉红色的花岗岩中却含有丰富的钾质,夏天山上繁多的雷雨使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渗入岩层和泥土,为松树的根系提供了宝贵的养分;而松树的根系又会不断分泌一种能缓慢溶解岩石的有机酸,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另外,花草和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了能被松根吸收的养分。

千百年来,黄山松就这样在山崖间贫瘠的岩缝中顽强地存活下来,茁壮成长。山地崎岖不平、崖壁纵横阻隔,使黄山松无法正常生长腰身,只能展转发展、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风御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树冠平展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极为坚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崖壁遮光和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能在一边长出树枝寻求阳光。

那么,黄山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它奇妙而天成的生长姿态。

长在峰顶和悬崖峭壁边的黄山松挺拔独立,好象一位位披风戴雨了望远方的哨兵;长在深壑幽谷内的黄山松郁郁葱葱应和风声,好象一群群载歌载舞的人群;而长在山口路边的黄山松,则好象热情好客的憨厚主人,伸展手臂欢迎四方来客。

黄山上的每一棵松树在长相、姿态、韵味上,都各有妙处。于是人们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而又典雅名字,例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等等。

篇三:黄山风景导游词

自古以来,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我早已知道黄山的险、雄、秀、美,盼望着去一睹它的风采。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和家人一起去安徽省黄山市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旅游。

黄山有四绝:奇峰、怪石、云海、温泉。刚进黄山,我就感受到了四绝中奇峰的魅力。山上奇峰汇聚,或者险峻雄拔,或者俊俏秀丽。坐在观光缆车上看,两边都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连一棵树都容不下,跌落处为深谷,隆起处为峭壁,这些悬崖陡直,让人阵阵发虚,真险呀!

下了缆车,就到了玉屏楼景区。在玉屏楼,我们要欣赏黄山的代表作——迎客松。一路上,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我的手紧抓住栏杆,紧张得不得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了迎客松。它主干笔直,挺拔,抽出的两条枝却是横着长,一长一短,像人的两只手。远看整个迎客松,还真像是个人在做"请"字的手势,欢迎我们到黄山来游玩。

离开了迎客松,我们到玉屏景区的三大主体峰之——莲花峰。莲花峰有1864米高,是整个黄山风景区的最高峰。在下面眺望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一座座峰峦,仿佛是初绽的莲花,故名为莲花峰。在半山腰上,我们都累得气喘吁吁时,突然,飘来一朵祥云,停在了天部峰的半山腰,若隐若现,好像把天都峰拦腰切了一刀似的。黄山风景作文接着,许多云好像凑热闹似的,蜂拥而至,不一会儿,就把天都峰完全遮住了。一会儿,云朵又好像玩腻了似的,纷纷散开,天都峰又重新出现在缭绕的云雾之间了。啊!这就是云海的怪异景色!真是人间仙境啊!好不容易,终于快到峰顶了。可是台阶越来越陡,每个台阶之间越来越高。我只能一边爬,一边用右手紧紧地抓住铁栏杆,手心冒出了汗。这段路只有一米宽,两边是陡峭的悬崖,使人一阵阵心寒。我不敢回头看,生怕一失足就被摔得粉身碎骨。终于爬完了这段险峻的路程,来到了莲花峰峰顶。往下望去,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云雾在山峦中缭绕。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塑造了黄山非同一般的气概!

在怪石中,就属飞来石最为惊险。这块奇石高12米,宽8米,厚约2米。如此的巨石却竖立在长约12米、宽约8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而且,飞来石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居然还有裂缝,好像真的是从别处飞来的一样,真可谓天地造化!

接着,我们还赏玩了光明顶、佛掌峰、鳖鱼吃田螺、仙人晒靴等奇峰怪石,十分尽兴。晚上,我们住在黄山上的酒店里。我望着明亮的圆月,觉得在黄山面前,时空变得狭小,它独领了天下奇山的桂冠。这时,我才领会了"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含义。

黄山,它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徐霞客"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赞扬!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五

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盘山,它坐落在北京正东90公里的燕山南麓,处于京、津、唐、承四角交汇地带。盘山古时候称为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那么盘山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东汉末年,曹操亲统十万大军北伐乌桓,大军行至无终国境内,正值盛夏,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乌桓军队占领要道,小小的无终国一时又无法筹集十万大军的粮草。当曹操进退两难之时,隐居无终山的田畴闻讯赶来军中献计使曹操大获全胜。后人为纪念田畴,将无终山改成为田盘山,后简称盘山(好像和田畴没什么关系了,哈哈)。

盘山素以“京东第一山”著称于世,有“五峰”、“八石”“三盘”之胜迹。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前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同时它尤以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而著称,合称“三盘胜境”,并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誉,乾隆皇帝曾多次游览盘山,并写下“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千古名句。

听了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盘山已经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盘山到底怎么样呢?还是请各位亲自游览后再做评价吧。我们已经来到了景点的停车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是白色的大金龙,车牌是津a1234,车子停在停车场的左边,我们下午1点还在车上集合,贵重的物品请随身带好,大家请随我下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游览区入口处,这里有一坐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为爱新觉罗。溥佐题额:“京东第一山”,背面为范润华题额:“层峦叠翠”。现在咱们往里走,过了这座黄瓦红墙的三孔山门,迎面的巨石上,有“三盘暮雨”四个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长毛昌五所书。“三盘暮雨”是盘山独特景观,位列“津门十景”之一。“三盘”说的是盘山的“三盘胜景”,“暮雨”是傍晚的云气。

迎面这块巨石当空而立,上面镌刻“入胜”两个大字,字径五尺,遒劲有力,是出自清末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荣禄的手笔,入胜,意思是说我们已经开始进入胜境了。

继续前行,这里有两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门径”,盘山又叫四正山,意思是此乃通过盘山的大门。另一行是“鸣驺入谷”,鸣驺,是指豪门的车马声。离这不远还有一块巨石,是什么呢?咱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这就是有名的元宝石了,由于上宽下窄,形似元宝而得名,上面还有几行正揩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迎面这株千年古松,干围八尺,高足三丈,这就是盘山迎客松。千百年来,迎来了多少帝王将相,豪门贵族,善男信女,文人墨客来此观景休息,吟诗作赋,赞美盘山。

再往前走,我门现在看到的就是大石桥了,乾隆皇帝游览盘山时,就曾在此休息过,那么现在我请大家也在这休息一下,过一回皇帝瘾,我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有一年,乾隆皇帝来到盘山,走到大石桥前,见这里风景很好,降旨休息,随口出了个上联:游盘山,走盘道盘桓数日,刘墉抢先对了下联:逛热河,饮热酒热闹几天。乾隆一听热河,立刻沉了脸,原来在这之前,乾隆曾到热河离宫去避暑,当时那里流传着民谚:皇帝之庄真避暑,百姓却在热河中。这话传进了他耳里,自然大为光火。刘墉见状,急忙插开话说:“万岁,这儿的景致多美呀,您应该再出个上联,让大伙对对”于是乾隆的情绪又好了起来,又说了个上联: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这倒难住了几位大臣,而纪晓兰上前跪倒在乾隆面前脱口道:“万岁爷爷万岁跪倒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于是乾隆皇帝听后很是高兴,龙颜大悦。

好了,故事听完了,也休息过了,请大家继续跟我往前走,咱们的下一个景点是天成寺,天成寺旧名福善寺,犹如天造地设一般,取天成图画之意,故名天成寺。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天成寺,它始建于唐代,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清朝自康熙以后,几代皇帝均曾巡幸天成寺,乾隆皇帝巡游的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空海就在这里出家。庙门上“天成寺”就是乾隆所提。在还没有进寺门之前呢,请大家转过身去看一下身后的建筑物——卧云楼,楼高两层六楹,化栋雕梁,高脊飞檐,极为壮观,每逢天阴雨霁,常见白云在山谷中穿行,或隐蔽楼身,或穿楼而过,饶有奇趣,故此得名,卧云楼。在卧云楼对面山脚下,有一座平台,那是小戏台的遗址,过去乾隆皇帝在卧云楼休息时,御用戏班就登台献艺。

现在,咱们一同走进天成寺吧,步入寺门,首先看到的就是江山一览阁,这五个字也是乾隆皇帝所提。请大家随我往这边走,穿过曲廊,我们来到了一个高坝台上,迎面仰卧的巨石上,刻着“幽静”两个字。在大殿的东侧还有一块乾隆御制碑,上面是他亲笔所提的《游盘山记》和咏盘山的诗作。现在咱们再去看看万松寺的古佛舍利塔,八角十三层,结构精巧,十三层密檐上挂有104个铜铎,金光闪闪,山风徐来,叮咚作响,古佛舍利塔建于辽代,明代重修,现被列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了,到这里我们已经把主要的景点都游览过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一定要注意安全,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现在解散,别忘了1点山下停车场我们准时集合,小沁在那里恭候大家。

人都到齐了,咱们今天的旅程也将近结束了,要和大家分开了,我真有点舍不得,小沁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如果大家对于我们的服务有意见或者建议,请一定告诉我们,我们将会及时改正来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祝大家以后生活快快乐乐,身体建健康康!如果有缘,让我们再次相会在天津。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六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北宋杨业府邸——天波杨府。天波杨府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杨家西湖北岸,南大门外的湖泊叫杨家西湖,又名杨六郎宅水泊。

下面,我先把天波杨府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明代《汴京遗迹志》记载:“杨六郎宅水泊,在里城内西北。”里城就是现在的开封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清代《宋东京考》进一步指出:“本杨六郎宅外湖泊,故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杨业归宋,举家迁居都城东京(开封),其府邸就在这里。因位于里城西北的水门“天波门”内,故名“天波府”。杨业归宋7年后壮烈牺牲,天波府成为杨六郎宅。明清水患之后,清代时遗址上仍修建有纪念性建筑“杨氏庙”,直到1927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废除。但人民喜爱和怀念杨家将,正如明代唱本所言:“文官只说包丞相,武官好个姓杨人。”小说、戏曲中的杨家将演义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今日的天波杨府,是为了弘扬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依据史籍记载,于1994年在杨氏故宅附近建成的纪念性建筑。:考试大

好了,大家请随我进入府内参观。天波杨府占地90亩,是一座仿宋古典园林建筑。坐北面南,由东、中、西三个院落所组成。东院演兵场,是杨家将操兵练武的场所。中院杨家府衙,是天波杨府的主体部分。我们大家现在进入的这个院子就是西院杨家花园,这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花园,北区有一座硬山式楼房,有回廊连接,天波碧潭之水从杨家西湖引入,从花园南部迂回穿过水榭和东、西长廊,经过假山最后绕到花园北部。在拱桥旁的合欢树下立有“天波碧潭”字样的立石。往前走,可看到假山、水池、曲桥、小亭、水榭和密密的竹林,小巧玲珑,曲径通幽。

穿过西院我们就来到了“碧波染翠”景区,在这里我们大家看到的反映杨家将爱国主义精神的三座雕塑分别是:“世代忠烈杨家将”、 “忠烈千秋”、“浩气长存”。大型浮雕照壁《世代忠烈杨家将》,高4米,宽15米,为钢筋水泥材质,整个浮雕,场景宏大、气势恢宏。雕塑《忠烈千秋》设置在白虎桥南端,是一组杨家男将手持杨家枪、忠心报国、一心杀敌的群体形象;在演兵场大门入口处塑有《浩气长存》金刀杨令公塑像。雕像为钢筋、钢网骨架、水泥圆雕材质,像高2.4米、宽3.2米。景区中心有一座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的汉白玉制三拱桥,名曰“白虎桥”。桥的东面有长达60米的仿古花架亭。

我们现在到天波杨府中院,去参观反映杨家将故事的大型民间泥塑。

中院大门高悬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天波杨府”金匾,门前有下马石,宋太宗曾下旨,凡经杨府门前通过的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进大门有照壁,浮雕着梅、兰、竹、菊、荷的图案。两侧是钟鼓楼,钟楼和鼓楼是中国古代沿袭下来的定制建筑,节庆大典中鸣钟击鼓成为古代之惯例。然而天波杨府的钟和鼓,在战乱年代却有着特殊的用途,钟叫“聚将钟”,鼓为“催战鼓”,分别为聚集将士,鼓舞士气之用。开封民间相传,杨家聚将钟有两处:一处在龙亭之东,曾被日军炸断盗走,后来有关专家依据照片分析,似为周王府独柱亭之柱。另一处在杨家湖北部,曾露出水面,年长目睹者称极似钟纽。因位置在杨府范围附近,较为可信,可惜此物在解放初期已失去踪影。

往前为过厅,是宋式歇山丁字脊建筑,厅前是威风凛凛的守门武将焦赞、孟良的塑像,像高2.7米。后部是20余种仿宋兵器展览,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宋代火药兵器展览,还有杨排风用的烟火棍等。杨家枪举世闻名,殿内有三十六式杨家枪的枪谱,大家可以一试身手。

穿过过厅是主体建筑“天波楼”,该楼为带夹层的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4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上做宋式斗拱雀替,下为条石台基,室内做藻井天花,室外做五彩遍装油漆彩绘,非常雄伟壮观。此楼即太宗赐予杨业的“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二楼正中檐下天地云斗匾上刻有“天波楼”3字,由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长杨清钦先生亲笔书写。天波楼一楼大厅为议事厅,有一大型群雕演义故事“杨业发兵幽州救主”,当时杨七郎因打擂闯祸,太宗听信谗言,竟不念杨家为保大宋江山,南征北战立下的战功,将杨业贬谪雄州之后,辽国乘机出兵,设计困宋太宗于幽州城,这是杨业手捧诏书,唤出八个儿子商量营救之策的情景。六郎、七郎站出请命,杨业派七郎为先锋先行一步,杨业带领众人押运粮草星夜向幽州进发。这就是大家熟悉的“七郎八虎闯幽州”。天波楼二楼大厅名报国厅,内有群雕演义故事“佘太君杨门选将”,当时杨家热血男儿战死沙场,边关告急,朝中无将出征,为报国家,佘太君命老家人杨洪击鼓撞钟,杨门女将聚集厅内,佘太君亲自选将,被选中的是七娘杜金娥,八姐、九妹随军出征。显示了杨门女将满门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东配殿展出的是五组杨家男将的英姿,居中是金刀杨令公杨业。杨业原名杨崇贵,少时随父杨信出征,后北汉帝刘崇赐姓,故改名刘继业,归宋后恢复本姓。杨业之死,是史有明载的大事,我们重点讲述一下。北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潘美、杨业分别被任命为伐辽西路军的主帅和副帅,他们与监军王侁、刘文裕率部接连攻下4州,但东路军的失利,造成全线溃退。宋太宗下令将几州百姓迁往内地。在如何保护百姓安全撤退问题上,杨业与王侁发生争执。杨业认为辽军势气正盛,只要适当出击牵制西进,即可保边民撤离。王侁却要正面大张旗鼓地进攻,指责杨业说:“将军平素号称‘杨无敌’,大敌当前却阻挠我等作战,莫非另有心思和打算不成?”猜忌之心,溢于言表。作为北汉降将的杨业,只好抱着“先死于敌”的决心,去执行宋军主帅们最后做出的错误作战计划。他唯一的要求是要潘美等领兵在陈家谷的谷口左右两翼埋伏、接应。约定之后,杨业出兵。潘美、王侁、刘文裕各自率部下在陈家谷布阵。在等待了4个时辰之后,王侁(shen) 就以为杨业已胜去抢头功,竟擅自带兵离谷,潘美拦不住,与刘文裕跟着撤退。战事正如杨业所料。杨业率部奋力作战,从中午打到傍晚,筋疲力尽,终于打到了陈家谷,却不见宋军一兵一卒,悲愤之极,与辽军决战,终因寡不敌众,杨业之子延玉及士卒皆战死,杨业身上几十处负伤,最后因战马重伤被俘。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biao)历,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如此!”虽然监军一职在军中起很大作用,但主帅潘美支持错误,指挥不力,是违约撤兵的主要责任者。宋太宗对当事人都作了处分:大将军潘美降官3级,监军王侁除名发配金州,监军刘文裕除名发配登州。南部有演义故事大郎替主龙棚赴宴,这是大郎用袖箭直穿天庆王咽喉。有杨业在黄土坡与辽军大将韩昌大战三天三夜后被俘,三日不食而死,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杨业在受到宋方敬仰的同时,也得到辽方的称赞。杨业死后,辽国即在长城北古口建立了一座杨无敌庙。宋太宗对杨业赠官太尉,大同军节度使,特加抚恤,诏书中这样写道:“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北部有演义故事五郎斧砍萧天佐。五郎出家为僧仍不忘报效国家,这是在大破天门阵。还有七郎闯幽州,这是突破三关来到幽州城门楼下在喊城的情况。接下来请到后殿参观游览。

我们现在来到北殿孝严祠,是杨家家庙,为宋太宗御赐的祭祀处。孝严祠原名孝严寺,《汴京遗迹志》记载:“寺在城之西北隅,旧金水门内,即宋太尉杨业之家庙也。雍熙丙辰五月,业死节朔方,其子请改家庙为寺,以荐其父。太宗嘉其孝,乃俞其请,赐额曰孝严。”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孝严寺,1927年为冯玉祥所废。今日孝严祠殿内设置神龛,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杨家将三代英雄等塑像和宋、元、明历代皇帝为杨家将授赠的神位。现在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的杨氏后裔每年都要组团到天波杨府寻根访祖,观光游览。所以说,天波杨府威震四方,也有利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

现在请大家到最后一个大殿——西配殿,里面展示的是五组杨门女将的演义故事。首先看到的是“烧火丫头杨排风”,排风自幼失去父母,流浪街头,后被杨洪捡到府内,并跟大家一起练兵习武。所以当排风十八岁时,武功高强,边关告急时,排风一马当先,这是她带兵到战场与辽国兵将交战时的情景。第二组故事是“七娘迎战马吐温”,佘太君选将,七娘随军出征,行至瓦桥关下同辽军马吐温相遇,马吐温见来的是位女将,顿时垂涎三尺,七娘故意丢个破绽,步步后退,马紧追不舍,七娘在马将要追上时,猛然回头,照准马吐温的脸面挥手一团粉雾,马吐温双眼被迷疼的“哇哇”怪叫,七娘手起刀落砍下他的首级。第三组“百岁佘太君”——杨业之妻佘氏,乃将门之女,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依(yi)都是抵御外侵的英雄。佘氏受家庭影响,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后跟随杨业,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为国家安危,相传曾百岁挂帅。这边两组故事说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八姐九妹前去破天门阵的黑风阵,首先按穆桂英画好的天门阵阵图巧妙地避过阵中的暗道机关,顺利进入阵内,与阵主耶律方交战,排风趁此机会攻上指挥台,耶律方见大势已去,无心恋战,便落荒而逃。穆桂英作为破阵的主帅,勇破中阵玉皇阵,阵主萧天佑二柄锤迅猛如风,两人直战二十几个回合,萧天佑求胜心切,举起双锤狠狠向穆桂英砸来,不想穆桂英人急马快躲过,萧天佑收锤不及,甩落下马,桂英回手一刀,砍下了萧天佑的首级。泥塑故事讲解到此结束。

东院为演兵场,内设点将台、跑马场及宋代兵器展示,还有射箭等项目,等一会儿大家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参观,拍照留念。

朋友们,杨家将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希望天波杨府的美丽风光和杨家的浩然正气能带给您愉悦和启迪,请记住把天波杨府的祝福带给您的亲朋好友,我们欢迎更多的朋友到天波杨府来!

讲解到此结束,给大家30分钟自由参观的时间,半个小时后,我们在车上集合。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七

欢迎您,尊贵的客人! 欢迎您,远方的朋友!

欢迎您来到神奇美丽的阿尔山!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199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尔山市,隶属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101个旗县市,面积7409平方公里,是大兴安岭上一座年轻的边境口岸旅游疗养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阿尔山是封存在远古森林中的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山拥有世界最大的矿泉群、天然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博物馆、长达七个月的冰雪奇观、浓缩的大兴安岭森林公园,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国四大草原交汇于此,成吉思汗漠北铁骑从这里崛起。草原森林相拥,冰雪温泉绝配,湖泊火山交融,城市幽静,阳光明媚,绿色欲滴,空气清新得装罐就能出口。不管各位朋友是来沐浴、避暑、观光,还是运动、探险、科考,深邃博大的阿尔山都会让您不虚此行,甚至惊叹不已!各位请跟我来,一起撩开阿尔山神奇美丽的面纱,去亲近阿尔山,品味阿尔山,拥抱阿尔山吧!

不到阿尔山,等于没来过大兴安岭。不洗温泉,就是没到过阿尔山。肌肤浸润在温泉里,象紧靠在爱人的胸前,又象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那又何尝不是大地母亲涌自地心的热情拥抱呢?

阿尔山矿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在三个区域上,即海神集团矿泉区、安全沟矿泉区、金江沟矿泉区,计有76眼矿泉,形成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世界上最大的矿泉群--阿尔山矿泉群。其中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最为著名。

在南北700米,东西70米的地带,共有48眼泉水喷涌不息,日涌量600吨。南面泉群皆为冷泉,水温从1℃至25℃不等,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面泉群为冷泉、温泉、热泉和高热泉四种混泉,水温从12℃至48℃不等,主要是重碳酸钠泉和放射性氡泉。两泉近在咫尺,一如探汤,一如握雪,实在是大自然的玄妙和神秘。

48眼温泉除了重碳酸钠泉、偏硅酸泉、放射性氡泉之外,还有硫酸泉、食盐泉、铁泉、明矾泉、硫磺泉、碘泉等等。

这些泉具有较丰富的氡、氟、锂、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改善身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从而起到保健、治疗功效。

阿尔山矿泉适应症范围广,无毒副作用。具体适应症为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代谢分泌、血液、神经、骨骼肌肉八大系统66种疾病及皮肤科疾病、其它疾病30种,尤其对一些棘手的疑难病症,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等有显著疗效。临床证明,温泉疗养确实起到了很多药物及理疗达不到的医疗作用,并显示出高效、速效、长效的优点。70年代末吉林一教练患严重风湿病,洗浴几个疗程后,居然满场跑当起了蓝球裁判!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脏六腑哪有病哪有明显反应,简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们称作“问病泉”。

阿尔山矿泉属于火山性矿泉,有别于世界上众多的循环水性矿泉,其形成与古老的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既有土质肥沃的新第四纪产物,又有原始火山喷发的流纹岩和花岗岩。矿泉区地层中各种稀有矿藏丰富,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疗养院矿泉水来自地下2800--3500米的岩层断裂带,由于地下深处岩层的高压、高温,使断裂带水流周围岩石释放大量化学成分,在静水压作用下,处于循环状态的地下水沿断裂层上升至地表形成矿泉。

关于矿泉还有许多传说,耐人寻味。相传在满清年间有一残暴的扎萨克王爷吃野味成癖,派一名叫敖力吉别的奴隶到大兴安岭打猎。敖力吉别用强弩射中一梅花鹿的腿,梅花鹿站在一眼泉边用舌头蘸水舔舐伤口。当敖力吉别逼近梅花鹿时,梅花鹿竞奇迹般拔腿飞跑,宛若无伤。敖力吉别好奇地走到泉边,望着热气腾腾的泉水惊诧不已。失去猎物的敖力吉别懊丧而兴奋地如实报告了王爷。王爷怒,不信其言,命人打断敖力吉别的腿,并凶残道:你也去洗好吧!敖力吉别强忍伤痛来到泉里洗浴。几天后,敖力吉别折骨重新接好,精力也格外充沛。王爷哑然,遂奉泉为神。

还有一说更神奇,说成吉思汗的坐骑腿部受伤,从一眼泉中走过不但伤势痊愈,而且更显剽悍与威武。成吉思汗欣喜异常,惊呼:哈伦阿尔山!哈伦阿尔山!从此哈伦阿尔山名扬天下。

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妻子孛儿帖都来自哈拉哈河滨的弘吉剌部,就在今天阿尔山一带。弘吉剌部女子如花似玉,男子刚健威猛,诚信善良。成吉思汗令:弘吉剌部女子世配皇子,男子世尚公主。被蒙古黄金家族视为国舅部落。相传成吉思汗爱孙、元世祖忽必烈16岁当监国王子的时候,右脚奇痒难耐,红肿起泡,不敢着地,无法随军出征,便去弘吉剌部娶亲。察必姑娘每天带忽必烈到一处热气腾腾的泉水中浸泡和擦洗,足疾治好之后,忽必烈娶回美丽善良的察必姑娘,佳话传遍弘吉剌部,当地遂奉泉为神。

这些传说也许不可全信,但利用阿尔山疗养院的矿泉强身治病,有据可查的历史已经150余年。史料记载,蒙古族利用矿泉治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七百余年,元代文宗皇帝御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对矿泉水的性能、医病作用和医疗方法有明确论述。清道光、咸丰年间,呼伦贝尔副都统总管衙门佐领敖拉·昌兴与喇嘛医生、工匠对矿泉的温度、效用做初步鉴定,并用石块修砌泉眼,以做疗养之用。1920--1920xx年苏联多次派专家到阿尔山矿泉考察,至今《俄罗斯民间医学》一书仍有哈伦阿尔山一章。1931年9月九世班禅确吉尼玛在阿尔山沐浴。1934年,侵华日军在矿泉西北100米处建1座石头楼,名“大和旅社”,开始入室洗浴,现在依然使用。1948年,解放军建立了军人疗养所,修建了水疗室和解放纪念碑;1951年以后由内蒙古卫生厅、内蒙古总工会、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白城市卫生局等部门管理。现由阿尔山市管理。乌兰夫、李德生、杨成武、高士其、郭兰英、蒋大为、赵本山都曾来此洗浴。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上苍赐予的这泓圣水,海神(集团)阿尔山圣泉疗养院投资3000万元,对京都浴场、圣泉浴场以及48眼矿泉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并建成50座蒙古包-海神蒙古大营,供游人娱乐、住宿。目前疗养院共设有800多张床位,疗养设施、餐饮服务、住宿条件均具备了高品位、高档次的水平,日接待能力近3000人次。疗养院还以健康、保健、治疗为主题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增设了电疗、光疗、泥疗、蜡疗、火山岩浴以及按摩、针灸等20几种保健医疗服务项目,使古老的温泉焕发出青春活力,步入现代化轨道。最近,建成世界首家温泉博物馆,连续多年举办升水节,使温泉不仅声名远播,还展示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920xx年苏联医师伊万诺夫首次对阿尔山矿泉水进行测定以来,天赐神泉吸引了中国、日本、德国等众多科学家的目光。20xx年11月,中国医促会、中医药发展研究会11名专家来阿尔山实地考察。专家从科学角度,对阿尔山温泉价值给予极高评价,认为阿尔山的温泉、疗养、旅游资源全国一流。并在冰雪节期间开办温泉论坛。

最新风景的散文语段简短八

大家出门旅游,也许看过很多名山,也许游过很多秀水,但是在瀛湖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你将置身天然氧吧,把山东的“小蓬莱”和杭州的“西湖”、“雷锋塔”一起尽收眼底。所以说,看水如果不到瀛湖,那算你只是路过安康。今天我就带大家去参观北方在南方的后花园,南方在北方的小江南——瀛湖风景区。

风景如画的瀛湖是陕西省重点风景区,位于安康城汉江上游18公里处,是安康水电站建成以后形成的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和人工湖,也是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陕西十大美景之一。因这个人工湖是建立在汉江之上的,所以我就先给人家介绍一下汉江的情况。

大家可能知道,汉江又称汉水,古称湾水。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踏家山,《山海经》记载说:“磻冢之山,汉水出焉。”汉江全长1700公里,流域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被人们誉为 “中国的莱茵河”。汉江从汉中市的西乡县流入安康市区,由石泉县左溪河口入境,经石泉、汉阴、紫阳、岗皋、汉滨区、旬阳、白河7个县区,从白河县石河口附近出境奔腾东去直到湖北,经丹江口进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安康段过境历程长,沿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目不暇接,且颇具古风。唐 “安史之乱”后,德宗皇帝一度下驾汉中,还曾乘舟顺江而下,驻足安康。安康镇江寺码头就是德宗建中元年 (780年)修建的。当代的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来到安康,对绚丽多姿的汉水风光倍加称赞,留下了许多烩炙人口的诗篇。清代志书中所言八景,大都与汉水有缘,如 “汉水晴波”、“长滩渔火”直接赞颂汉江的晴景与夜景;“天柱危峰”倚江而立,倒映水中,山水一色,妙不可言;“牛山叠障”人停船头,凭栏远眺,更现“金州第一峰”的雄伟壮观。至于“五风焚钟”近观远闻皆相宜,舟人闻此钟声自然浮想联翻,如同亲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美好境界;“石梯远渡”更为汉江增添异彩。当今乘舟泛江,就更有一番情趣,漏湖湖面开阔,水平如镜,半岛峰蝶,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电站就是安康水电站。安康水电站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电站,位于安康城区西18公里处的汉江火石岩。安康水电站1975年筹备兴建,1978年正式开工,于1992年12月,整个电站建成投产。工程总投资24.7亿元,总工期20xx年。瀛湖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水电坝高128米,库容2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85.25万千瓦,年发电28.87亿度。镶嵌于秦岭巴山之间的瀛湖,岛屿百余座,港湾七十余处,有“陕西千岛湖”之称。襄渝铁路从湖区通过,湖周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航运历史悠久,有船舶300余艘,其中旅游船只百余艘,有码头和停靠点31个,渡口18个。瀛湖风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0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45.53平方公里,林地57.27平方公里,整个景区规划为四大区域:一是以雄伟壮观的电站大坝和天柱山白云寺为主的天柱山景区;二是沿岚河流域的岚河幽谷景区;三是沿汉江水域的林园、田园自然风光景区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流水镇景区;四是湖区亚热带动植物园景区。景点有电站揽胜、水上世界、幽谷巡游、白云进香、动物王国、瀛湖公园、岛上娱乐及狩猎垂钓等十余处。

安康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渔业、旅游、防洪等综合效益,为陕西省骨干电源,主要担负系统的调峰、调频及备用容量作用。它的建成为陕西省的工农业生产和襄渝线、阳安线、西康线电气化铁路提供了可靠的动力。

瀛湖水库建成以后,形成湖光山色、秀美壮丽、气候宜人的美景。各种植物荟萃南北,多达6000多种,果园、茶园、桑园、桐林遍布浅山。水库大坝矗立于两山峡谷之间。坝上的泄洪闸飞瀑高悬喷珠溅玉,彩虹横空,为陕南一大奇观。天柱山位于瀛湖东侧,山势陡峭,林木葱郁,为安康八景之一。山上有始建于唐代的白云寺,为陕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现有庙宇建筑数十间,佛像百余尊。

瀛者大海,有浩翰汪洋之意。溉湖湖区烟波浩渺,碧水荡漾,沿途水光山色、名胜古迹及开发建成的翠屏岛、金螺岛和瀛湖动物园等景致给游客带来无穷乐趣,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大家再往溉湖南岸山梁上看,那儿有一块黑色巨石隔江相望,这就是有名的织女石和牛郎石。提及牛郎织女石,这里还有一个生动的民间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岗河区玉岗乡平凉山脉,有一个地方叫七彩石,是女娲娘娘补天时留下的。千百年的风霜雨雪,千百年的人世沧桑,给七彩石注入仙的精灵,人的情欲。有一年,一块彩石不甘寂寞,投入凡间,做了当地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取名明珠。十几年后,明珠长成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她不恋,不贪万贯家财,唯喜欢居家织锦。同样是普通的丝线,经她织的美锦,谁家得到了就会逢凶化吉,祛病解忧。因此,方圆数百里,提起明珠姑娘无不称赞。

这一天,明珠姑娘带着刚染色的丝线到江边漂洗,忽来一股狂风将她掀大江中,眼看着就要被江心大浪吞掉时,一只渔船劈波斩浪,冲向前去,船上渔夫一把将明珠救上船来,又亲自把她送回家中,明珠父母提出要把一半家财相送,渔夫婉言谢绝,只要了明珠亲手织的一块丝巾,就匆匆而别。

原来这渔夫也是七彩石中的一个,偷降凡间做了个船工,取名牛郎,终日在江上打鱼,帮助穷人,解救遇险船只。自与明珠相识后,二人暗自相爱,明珠每天清晨都要到江边梳洗装扮,等候与牛郎相会。后来女蜗娘娘发觉了他们的私情,盛怒之下,收回二石灵气,复变为石,牛郎在南,明珠在北,以江相隔,永不聚头。原先的七彩石成了五块石,当地群众以此作为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康熙年间安康名儒刘应秋有感于此,作七律《织女石》,诗云:“宝管森森立水旁,临岸翘首望牛郎。秋霖暗接当时泪,春草羞添向晓妆。千里月华舒倦眼,九回汉水浣柔肠。绩罗丛积人间妇,谁似渠心一片钢。”后来,牛郎石不知去向,唯织女石仍然仁立溉湖北岸,向着天空苍穹,向着湖水抒发着期待与偶怅,给游人留下不尽的遐想。为了不便织女失望,1997年安康市政府拨款1300万元,开发修建金螺岛时,恢复修建了牛郎石,并立碑篆刻了清代名儒刘应秋的诗词。

泛舟湖上,我们来到瀛湖重要景点之一----金螺岛。因其形似海螺,又屹于湖中,故冠名金螺岛。岛上房屋建筑参照苏州园林的风格修建,以螺峰塔光标志,以厅、院、廊、轩、亭、牌、泉、池巧妙搭配,层次分明,紧凑而又典雅,还营造道路、花木和匾额、楹联,构成儒雅夺人的园林景观。大家走出船舱,拾级而上,只见院门上书写的对联:云塔浮浪人声和鸟语俱喧,画船鸣榔水色与波光共漾。步人院门,淑玉泉中亭亭玉立的金螺玉女手托金体海螺喜迎游客。往右行通过龙凤石碑,有一清朝道光年间刻制的《太上感应篇》大型石碑。这块石碑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由安康新城发掘迁移至此,吸引了很多游客。向左拾级而上,就是岛的中心建筑----螺峰塔,这是仿照杭州的雷峰塔修建的。螺峰塔共5层,26.5米高。气势宏伟,巍巍壮观。塔前为全岛游览中心,有石雕牌坊、自动喷泉、四季花卉、游乐广场和金螺玉女漱玉泉、玉韵亭、芙蓉轩造景;西有游船码头、入口门庭、曲廊、双亭;南通餐厅、娱乐厅和客房部;塔后有茶秀。登塔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塔下有喷泉广场,流光溢彩,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山野之趣。1998年4月读岛对外开放以来,接待量逐年增加。湖面百舸争流,岛内宾客如潮,展现出溉湖及其金螺岛崭新的风貌和诱人的魅力。

翠屏岛功能齐全,端庄娴静,典雅妩媚,既可休闲度假,又能接待中型会议,是瀛湖舒适宜人的景点。从金螺岛乘船东行一公里即到翠屏岛 ,可直接从安康乘车经瀛湖镇入进岛路,全长30公里。岛内建筑分三个部分:中部为三星级宾馆,南部为植物园,北部为湖岸与宾馆连接的配套设施。房屋建筑面积706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预计1700万元。北部的大型建筑玉清吊桥,全长161米,桥上有四座古亭腾空高耸;过桥之后,依次建有游船码头、入口门庭、桥头广场、花坛、草地、牌楼;还有踏山道、叠落水池及踏山道两边的大片草地和珍稀树木。中部三星级宾馆,即翠屏山庄。总建筑面积6626平方米,呈江南民居四合院式风格。正面中央为宾馆大堂,大堂顶部有15.8米高的迎客楼为翠屏岛标志建筑,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以大堂为中心,西面为服务管理办公用房,东面为就餐、开会、娱乐、健身用房,大堂后面紧连四个客房院落120个床位。庭院皆为走廊连接,院内有的以硬地、草坪、花木植景,有的由水池拍岸、古典亭、榭、桥协调组合,给游客一种纤巧秀丽,风姿多彩的艺术享受。南部,从宾馆后入植物园大门。园内栽植秦巴名优花木、竹林和鲜果。环岛路四通八达,沿路修建八个别具风格的小亭,有鲜果品尝、一品香、三角亭、六角亭等,使游客既可闲庭信步,又可品茶尝果,还可棋盘对弈。

瀛湖动物园依山傍水、植被茂密,四季长青。古典式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它位于金螺岛与翠屏岛之间,在牛峰堡记者度假村附近两个半岛上,占地百余亩,由安康市移民局投资150余万元建成,为瀛湖又一新景点。这里有来自澳大利亚的鸵鸟、有来自美国的珍珠鸡、贵妃鸡、黑凤鸡,还有青藏高原的短尾猴、西双版纳的兰孔雀、长白山的梅花鹿、大黑熊,以及秦巴山中的娃娃鱼(大倪)、领角 、果子狸、七彩鸡、灰林等珍稀动物120多头(只)。

牛峰堡记者度假村,隔江与金螺岛、翠屏岛相望,修建在直插湖中的牛峰半岛上。这儿既可从水路前往,又可由进岛路乘车直达,交通便利。记者度假村依山借半岛之势,由安康记者协会投资300余万元修建而成。建有一座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度假山庄,设备先进,条件优越,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瀛湖景区景观较多,主要有特大斜拉桥、电站枢纽工程、天柱山、白云寺、玉兴岛、关平岛、牛郎织女石、汉代古墓、红娘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在这里,神话与现实,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愈发为瀛湖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泛舟荡漾于瀛湖之上;品汉江鱼、熏腊肉、南瓜丝及饭锅巴等地道农家菜,真是人生一大美事啊!酣畅之后,不仅心中油然生起一丝担忧,瀛湖的水不再是那么的水质清澈、而是滑腻腻的了,据说,湖中生存着113种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鱼类,“水至清则无鱼”,瀛湖的水不再清澈了……

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使瀛湖展现出壮阔的发展前景。瀛湖不仅美丽,而且富饶。湖州群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面上等植物娄莽南北,挂牌收购的林特产品多达础600多种,是安康市区茶叶、蚕桑、果品的生产基地。这里土壤含硒丰富,所产的天然富硒茶已经列为世界名茶之一,闻名遐迩。

人说看景不如听景,真有一定的道理,虽说有诗云“年年揽胜人如蚁,波隐瀛湖小蓬菜”,素有“小蓬莱”之称的瀛湖,在七、八月份夏季来游玩时,那时湖面、两岸的山上也许就是另一番美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