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8:07:40 页码:8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汇总11篇)
2023-11-19 08:07:40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富有表现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

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定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岗起伏,林木葱笼,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词佳作。南宋《丹阳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启迪来者,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根据建陵初期确定的"先绿化,后建设"的建陵方针,经过40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已栽植雪松、龙柏、银杏、玉兰、海棠、桂花、红枫等观赏树木240余种,近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7%。从70年代末至今,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了大规模的纪念建筑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如今的雨花台景区内庄重、质朴、清新、典雅、优美的环境,横贯中轴、气势恢宏的纪念建筑群,与春夏秋冬,四时美景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仑美免。

近年来,雨花台人在坚持"高举爱国主义主旗帜,教育功能与旅游功能并举"的建设思想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备受世人瞩目。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目前由六个功能区组成。它们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雨花台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游乐活动区、雨花生态度假区。下面我就以参观景点的先后,依次给大家做介绍。

〔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雕塑,叫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中最大的花岗岩石刻。它高大威武,浑厚凝重,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石装配而成,总重量约为1300吨。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大家请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小童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烈士就义前的光辉形象。再看群雕四周簇拥的鲜花,背倚翠绿如海的松柏,环绕如血似火的红枫,将雕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这9位烈士是谁?他们是成千上万先烈的代表。为什么只选九个人?这是根据中国的"9"为大为多的传统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非常之多。有的游客可能还会问,塑像为什么建在这里?这是因为当年作为刑场的雨花台共有东、西、北三个殉难处,这里就是当时的北殉难处,是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最多的地方。西殉难处主要是掩埋遗体的地方。除了北殉难处,现在东、西殉难处都建有纪念性的标志。

〔纪念碑〕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的一层平台上。现在看到的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该景点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展厅三部分组成。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建成于雨花台主峰。纪念碑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是旧中国首都,它的解放日纪念意义是特殊而重大的。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帽像红旗又似火炬;碑身正面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烫金大字。背面是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

请看碑前的这座高5。5米的青铜塑像,它目光如炬,屈臂劲张,铁链断折,阳刚之气中更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他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看到它,将使人们感受到砸碎旧制度之不易,更加珍惜今日,倍感中华振兴的责任重大。

在纪念碑广场中间南北向有三个圆形石雕花圈,东西两则各有五具石棺,石棺上都雕刻着一只石花圈,以志人们永远纪念之意。石棺四周用常青蜀桧衬托,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万古常青。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雨花台许多建筑都是用花岗岩建造的,这是因为花岗岩具有坚硬、庄重、浑厚、朴素、敦实的品格,它充分体现了烈士的精神和后人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雨花台建筑的独特风格。

请大家随我到纪念碑的二层平台上。我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纪念碑东西两侧护墙内的碑廊。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碑廊,在东西侧墙上各用90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碑面上镌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三篇经典著作,正文累计47043个字,由赵朴初、萧娴、武中奇等36位著名书法家题写。当你仔细观摩鉴赏时,你会被这博大精深的内容所吸引,你会为这挥洒淋漓的书法艺术所征服。

现在我们到纪念碑地下展厅去参观。地下大厅有1664平方米。刚才给大家介绍的纪念碑的正中的三个石花圈,实际上还兼具了大厅的采光孔功能,这是匠心独具的设计构思。目前在地下大厅常年展出的是雨花台风景区与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合办的国家安全教育展。在全国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国家安全隐蔽战线的卓越功绩,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广大观众的好评,同时展厅内还陈列有雨花石精品图和精美的光导纤维工艺灯饰,供游人欣赏。

大家知道雨花台的主峰高度是海拔60米,如果有的朋友觉得不够高的话,还可以在地下展厅乘电梯直达碑顶,到达海拔102米的高度,远眺金陵通衢广厦,俯瞰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秀色。

现在我们下至纪念碑一层平台。从这里向南望去,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等建筑依次映入眼帘。整个建筑群,依地势而建,布局流畅,错落有序,肃穆庄严,气势恢宏。

〔倒影池〕我们面前的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它长72米,宽26米。建筑学家利用原有地形,运用物理学折光原理,巧妙地将纪念碑、纪念馆的影像在池中南北两端水面上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东西两侧,雪松、龙柏、红枫、海棠排列有序;蔷薇、爬山虎、云南黄馨顺坡披挂;斜坡草坪,绿茵掩映,四时花草姹紫嫣红。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在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吾尔、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南面的这块则用五种文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肃然矗立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纪念桥〕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座桥叫纪念桥,它将倒影池、纪念馆连接为一体。能工巧匠们在原有的雨花湖上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这座双曲不等跨拱桥。桥长103米,宽16米。桥的两侧以卧式花岗石坡面为栏,上饰有直径1。2米的花岗岩花圈24只,凝重厚实,别致新颖。桥面上砖石居中,旁铺鹅卵细石,原本中直的桥,竟有了几分曲径通幽的感觉,桥下碧波荡漾,鱼儿徜样,好一幅立体画轴。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闻名于世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它坐落在距纪念碑450米处的任家山上。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延宝先生设计的。1984年4月开工,1988年7月建成。馆东西长90米,南北侧翼伸展49米,为重檐屋顶的民族风格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馆形似一"凹"字,正中为一重檐主堡,高26米,其正门上方有"日月同辉"标志图案。门庭南上方刻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建筑侧翼两端各有一小堡,顶高23米。整个建筑的乳白色琉璃瓦为屋顶,花岗岩贴墙面,白色的大理石为窗框,加上精美的石雕、石廊、石几、石栏、石阶,把纪念馆装点得更加庄重典雅。纪念馆是集研究、收藏、宣传为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和机构。

〔忠魂亭〕细心的游客刚才站在纪念碑一层平台向南远眺时,可能就已发现了这座身影勾勒在纪念馆门厅中的亭子。现在当我们站在纪念馆广场上时,它的英姿就更加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位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最南端的"忠魂亭"。"忠魂亭"是由南京市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总设计师是东南大学著名的建筑大师齐康教授。它是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等四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与纪念碑、纪念馆等主体建筑物协调一致。主体(亭子)建筑长宽各5。8米,高8。3米,亭帽上镌凿的"忠魂亭"三个烫金大字,雄浑有力,为亲笔题写。请看这组立于水池两边的《忠魂颂》浮雕,它是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有关艺术家设计创作的。它长20米,高3米,以"狱中斗争,刑场就义"为主题,用构思精巧的艺术手法,浓缩了英烈们威武不屈,悲壮卓绝的历史史实。

〔"雨花石之歌"雕塑及雨花石文化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雕塑就是"雨花台之歌"雕塑,它由黑色花岗石路面衬底,红色花岗石基座状如雨花石,银白色音符直指蓝天。雕塑的碑座上刻有江苏著名词作家胡子林、倪亚范作词,著名作曲家吕远作曲的《雨花石之歌》。它在全国旅游景点词曲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座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雕塑,是景区内正在建设的雨花石文化区的标志,根据设计规划,以"雨花台博物馆"为龙头的雨花石文化区内,除了博物馆的陈列之外,雨花台文化区内还将结合水体规划,通过水位控制、调节,形成四季不同水体形态的"雨花滩",供游人自己动手拣雨花石,满足游人的参与性;兴建"雨花石文化广场",以山、水、洞为基础,以石为本,配以花草树木和亭台楼阁等,组成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石文化景观木樨苑;同时,按1:1比例仿建标准的雨花石文化区,将集观赏、购物、休闲、教育为一体,成为风景区内的又一胜迹。

〔竹林〕雨花石文化区边上的这片竹林,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连片竹林。请看眼前万株翠竹,端直挺秀,疏密得体;林中一片静谧,风雅宜人,疏风醉影。此刻竹径小路就是无声的导游,请各位沿路欣赏两边的竹姿,近显远隐,层出不穷,配以小亭小景,真可谓"竹径条条通幽处,游人处处画中行"。烈士的精神在竹的品质中体现。刚毅不拔。潇洒伟岸,傲雪不凋,竹的魅力在此充分展现,游人到此观竹态,赏竹影、闻竹声、学竹品,给人以无限的力量,激情和雅趣。

〔知名烈士墓〕这里是雨花台知名烈士墓,掩埋的是1920xx年至1949年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已知姓名的17位烈士的灵枢。1983年建成。请看墓道的两旁种植的倒(龙爪)槐树,多么像身披甲胄,手持长矛,守护着烈士英灵的卫士。龙爪槐墓道尽头就是墓区,面积为4240平方米,墓冢呈长方形,墓碑朝南,全由花岗石砌造,墓碑后面刻有烈士简历,墓区中央正前方有一花坛,花坛中间设有一石刻花圈。

〔涌泉广场〕在知名烈士墓的对面有一处竹海掩映的清池长廊,名曰涌泉广场。池中三股涌泉似粒粒珍珠,喷流不息。其得名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意思,象征着继承先烈志,代代奋勇拼搏的决心。泉眼的四周是嵌满了五彩石子,爬上了青藤的长廊,供游客们休憩。

〔二忠祠〕各位游客朋友们,前面的这座清式九檩举架单檐歇山仿古寺院建筑,就是"二忠祠",里面奉祀的是宋代杨邦义、文天祥二位忠烈之士,他们同为江西吉水人。

"二忠祠"的前身是"褒忠祠"。公元1120xx年,金兵入侵建康,宋高宗移驾浙西,留守将领杜充学降金。惟建康通判杨邦义被俘后拒不降金,骂贼不绝、被剖腹取心于雨花台。第二年,宋高宗念其高风亮节,赐其谥号"忠襄",并下令造墓、立碑、建祠。1131年在雨花台建祠,赐名"褒忠祠",其墓、碑现位于景区内二泉后山。抗元英雄文天祥从小就敬佩杨邦义,150年后,他被俘押解经过此处,多次赋诗怀念他,后在燕京(北京)就义。后人认为杨、文二人同为江西吉水人,志同道合,彪炳千秋,便将二公同祭于祠内,人称"二忠祠"。

陵园管理局1995年从杨邦义第43代孙手中获得曾辗转中国台湾又传回的"二忠祠"建筑蓝图,于1998年4月复建成功。"二忠祠"庭院内照壁上刻有文天祥"正气歌"的全文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祠内影壁正面用线刻手法刻绘了二位忠臣的全身像,背面撰刻了建祠后记。祠后院是竹专类园,种植了石竹、金镶玉竹、贵竹等30余种品种,是人们纪念、观赏、科普、休闲的理想场所。

〔李杰墓〕二忠词附近的这座大石碑旁就是李杰墓。李杰(公元1331——1369年),安徽霍丘人,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死于阵前,归葬于此。其女为明太祖的淑妃。李杰既是明代开国功臣,又为国丈,所以死后被追封为镇国大将军。墓道前今尚存佥都督李公神道碑一座,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臣各二。50年代李杰墓就被定为省级文保单位。

现在让我们沿路北行,依次可见:建有磨光黑色花岗岩石弧照壁和纪念标志的东殉难处;集山石、花卉、流水为一身的怡苑花卉园;乾隆六巡江南的遗迹乾隆御碑亭;喷涌不息、气势不凡的雨花喷泉:散养百余只孔雀的孔雀园;距今最古老的甘露井亭;由竹、花、草、树、石桌、石凳、花廊、中心亭等构成供游客观赏小憩的休闲广场。

〔东殉难处〕这座建有水泥立柱和黑色花岗岩弧型照壁的地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东殉难处,该殉难处是1937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为掩人耳目,将刑场后移秘密杀害烈士的地方。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二

第一段:南京雨花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标,是一座闪耀着革命光辉的纪念馆。我有幸游览了这座历史庙堂,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精神和伟大意义。这次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慨。

第二段:进入雨花台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英烈纪念碑。碑身高耸,刻着革命先烈的名字和事迹。站在纪念碑前,我在内心默默献上一份敬意,感谢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牺牲和付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激发了我对敬仰者的敬仰之情。

第三段:雨花台还有一座红色文化广场,那里是纪念先烈集体活动的地方。在广场上,我看到了一尊巍峨挺拔的毛泽东主席像和一尊栩栩如生的中共党旗。毛主席像旁边,还有一台播放红色歌曲的音乐喷泉。整个广场上弥漫着革命歌曲的旋律,让人感到无比庄严和激动。我不由得沉浸其中,仿佛看到了那个奋斗的时代,感受到了那股振奋人心的红色力量。

第四段:游览雨花台的过程中,我还参观了展厅,了解到了更多革命先烈们的事迹。展厅里陈列着他们的照片、遗物和手稿,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他们的拼搏和牺牲。特别是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年轻的女红军,她战胜重重困难,毅然加入革命队伍。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我想起了自己身边的一位女同学,她对学习和生活都很努力,在我眼中也是一个革命者。

第五段:离开雨花台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回到学校之后,我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实现革命先烈们的理想而努力。南京雨花台的经历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奋斗的动力和信仰。

总结:南京雨花台是一座让人敬畏的地方,它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革命情怀吸引着无数人前往参观。通过游览雨花台,我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不朽意义,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我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学习与进步,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南京雨花台,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和敬仰的地方,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走向未来。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三

雨花台烈士陵园依东岗和中岗而建。北侧建花岗石陵门,门内为广场。广场南端有一巨型烈士群像雕塑。雕塑后即是当时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岗的东麓和西麓,还有“东殉难处”和“西殉难处”。

革命烈士纪念碑建在主峰山巅上,从雕像右侧滑环陵大道而上,即可到达。原碑为奠基碑,碑上“死难烈士万岁”六字是集毛泽东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由邓小平题写。

住宿:。

首先是住宿条件相对较差,还是推荐回市内住宿一般旅游者可以选择经济实惠的大众旅社,其价格一般为20元-100元。背包旅游者可入住青年旅舍,房间设备虽然简单,但服务同样是细致周到的。

南京市内各档次的宾馆、饭店很多,从上星级的大饭店到普通旅社,一应俱全。豪华酒店有丁山香格里拉大酒店、希尔顿国际大酒店、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南京中山大厦、南京中心大酒店、金陵饭店;中档宾馆有南京饭店、江苏紫荆大酒店、虹桥饭店、星湖饭店等。

交通:。

市内乘游2、4路、2、16、26、33、49、88路车可达雨花台。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景点是雨花台。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雨花台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它们都是在距今1200万年到300万年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由长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从安徽贵池以远的中下游搬运而来的,途经磨擦水蚀等天然加工,磨去了棱角,有的滚圆如卵,有的扁如圆饼。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黄、深黄、红色、绿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雨花玛瑙”。

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雨花石因为色彩艳丽,又有各种生动形象的山水、花鸟、鱼虫、奇花异卉等图案,形状也丰富多样,有球状、饼状、卵状、核桃状等,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常被用作案头、茶几、书架上的摆设;大块的雨花石经加工后,还可成为项链、鸡心、领带结等“雨花石巧件”。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当地已开始将雨花石作为装饰品了。在鼓楼北阴阳营的氏族公共葬地,发现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徐悲鸿、敬爱的周总理也都曾对雨花石情有独钟。

1927年,蒋x发动“四·一二”1政变后,南京成为1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1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0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雕塑后面是当年1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1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辉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0中央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候绍裘、张应春、许金远、陈振等0党员,有苏北联军抗日纵队司令兼参谋长卢志英,有前南京市委的书记孙律川,还有年仅17岁的晓庄师范革命学生沈云楼和郭凤韶,及湖南韶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毛福轩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1题写。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1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

今天,当我们踏着雨花台洒满烈士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时,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并通过iso9001/14001认证。年游客量达200万人次以上。

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两代,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由名胜古迹区、烈士陵园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和生态密林区六大功能区组成。近年来,新、复建了雨花阁、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马冢、甘露井、曦园、怡苑、梅岗等20余处名胜古迹和楼台亭阁馆。如今,这里有气势雄伟全国规模最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群,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郁郁葱葱的山林,四季应时的花草,以及驰名中外的雨花石和闻名遐尔的雨花茶等,已成为集教育、旅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热忱欢迎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游览!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五

雨花台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

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破刘繇、南宋金兵入侵、太平天国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再次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的摧残,花雨不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就义群雕,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00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

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雕塑后面是当年国民党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有恢代英、邓中夏等。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邓小平题写。我们面前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长72米、宽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在池两端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的《国际歌》,南面用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矗立的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邓小平题写。

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忠魂亭”由南京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由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设计,“忠魂亭”三字由江泽民亲笔题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因雨花台最高海拔60米,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7年,蒋背叛革命。雨花台成为他屠杀革命志士的主要刑场。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到1949年间,在这里牺牲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竟在十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党和政府决定在此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现在,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不仅是南京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基地,也逐渐成为南京市著名的景点。下面让我们来进入参观雨花台吧!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七

导游词。

欢迎阅读!

雨花台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

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

自古以来,雨花台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破刘繇、南宋金兵入侵、太平天国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再次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的摧残,花雨不现。

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南京成为国*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就义群雕,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00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雕塑后面是当年国*党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2年的国*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有恢代英、邓中夏等。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邓小平题写。

我们面前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长72米、宽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在池两端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的《国际歌》,南面用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矗立的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邓小平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忠魂亭由南京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由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设计,忠魂亭三字由江亲笔题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八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此刻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十分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那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此刻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之后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那里地势较高,到达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因雨花台最高海拔60米,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0_年,蒋介石背叛革命。雨花台成为他屠杀革命志士的主要刑场。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_年到1949年间,在那里牺牲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竟在十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党和政府决定在此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此刻,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不仅仅是南京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基地,也逐渐成为南京市著名的景点。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此刻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十分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那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此刻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之后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那里地势较高,到达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那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

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必须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那里山岗起伏,林木葱笼,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词佳作。南宋《丹阳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九

雨花台风景区又名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亦简称雨花台。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雨花台。

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

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定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岗起伏,林木葱笼,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

诗词。

佳作。南宋《丹阳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启迪来者,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根据建陵初期确定的"先绿化,后建设"的建陵方针,经过40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已栽植雪松、龙柏、银杏、玉兰、海棠、桂花、红枫等观赏树木240余种,近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7%。从70年代末至今,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了大规模的纪念建筑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如今的雨花台景区内庄重、质朴、清新、典雅、优美的环境,横贯中轴、气势恢宏的纪念建筑群,与春夏秋冬,四时美景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仑美免。

近年来,雨花台人在坚持"高举爱国主义主旗帜,教育功能与旅游功能并举"的建设思想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备受世人瞩目。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目前由六个功能区组成。它们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雨花台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游乐活动区、雨花生态度假区。下面我就以参观景点的先后,依次给大家做介绍。

〔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雕塑,叫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中最大的花岗岩石刻。它高大威武,浑厚凝重,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石装配而成,总重量约为1300吨。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大家请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小童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烈士就义前的光辉形象。再看群雕四周簇拥的鲜花,背倚翠绿如海的松柏,环绕如血似火的红枫,将雕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这9位烈士是谁?他们是成千上万先烈的代表。为什么只选九个人?这是根据中国的"9"为大为多的传统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非常之多。有的游客可能还会问,塑像为什么建在这里?这是因为当年作为刑场的雨花台共有东、西、北三个殉难处,这里就是当时的北殉难处,是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最多的地方。西殉难处主要是掩埋遗体的地方。除了北殉难处,现在东、西殉难处都建有纪念性的标志。

〔纪念碑〕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的一层平台上。现在看到的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该景点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展厅三部分组成。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建成于雨花台主峰。纪念碑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是旧中国首都,它的解放日纪念意义是特殊而重大的。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帽像红旗又似火炬;碑身正面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烫金大字。背面是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

请看碑前的这座高5。5米的青铜塑像,它目光如炬,屈臂劲张,铁链断折,阳刚之气中更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他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看到它,将使人们感受到砸碎旧制度之不易,更加珍惜今日,倍感中华振兴的责任重大。

在纪念碑广场中间南北向有三个圆形石雕花圈,东西两则各有五具石棺,石棺上都雕刻着一只石花圈,以志人们永远纪念之意。石棺四周用常青蜀桧衬托,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万古常青。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雨花台许多建筑都是用花岗岩建造的,这是因为花岗岩具有坚硬、庄重、浑厚、朴素、敦实的品格,它充分体现了烈士的精神和后人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雨花台建筑的独特风格。

请大家随我到纪念碑的二层平台上。我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纪念碑东西两侧护墙内的碑廊。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碑廊,在东西侧墙上各用90块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碑面上镌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三篇经典著作,正文累计47043个字,由赵朴初、萧娴、武中奇等36位著名书法家题写。当你仔细观摩鉴赏时,你会被这博大精深的内容所吸引,你会为这挥洒淋漓的书法艺术所征服。

现在我们到纪念碑地下展厅去参观。地下大厅有1664平方米。刚才给大家介绍的纪念碑的正中的三个石花圈,实际上还兼具了大厅的采光孔功能,这是匠心独具的设计构思。目前在地下大厅常年展出的是雨花台风景区与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合办的国家安全教育展。在全国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国家安全隐蔽战线的卓越功绩,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广大观众的好评,同时展厅内还陈列有雨花石精品图和精美的光导纤维工艺灯饰,供游人欣赏。

大家知道雨花台的主峰高度是海拔60米,如果有的朋友觉得不够高的话,还可以在地下展厅乘电梯直达碑顶,到达海拔102米的高度,远眺金陵通衢广厦,俯瞰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秀色。

现在我们下至纪念碑一层平台。从这里向南望去,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等建筑依次映入眼帘。整个建筑群,依地势而建,布局流畅,错落有序,肃穆庄严,气势恢宏。

〔倒影池〕我们面前的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它长72米,宽26米。建筑学家利用原有地形,运用物理学折光原理,巧妙地将纪念碑、纪念馆的影像在池中南北两端水面上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东西两侧,雪松、龙柏、红枫、海棠排列有序;蔷薇、爬山虎、云南黄馨顺坡披挂;斜坡草坪,绿茵掩映,四时花草姹紫嫣红。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在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吾尔、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着《国际歌》,南面的这块则用五种文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肃然矗立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纪念桥〕我们现在经过的这座桥叫纪念桥,它将倒影池、纪念馆连接为一体。能工巧匠们在原有的雨花湖上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这座双曲不等跨拱桥。桥长103米,宽16米。桥的两侧以卧式花岗石坡面为栏,上饰有直径1。2米的花岗岩花圈24只,凝重厚实,别致新颖。桥面上砖石居中,旁铺鹅卵细石,原本中直的桥,竟有了几分曲径通幽的感觉,桥下碧波荡漾,鱼儿徜样,好一幅立体画轴。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闻名于世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它坐落在距纪念碑450米处的任家山上。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延宝先生设计的。1984年4月开工,1988年7月建成。馆东西长90米,南北侧翼伸展49米,为重檐屋顶的民族风格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馆形似一"凹"字,正中为一重檐主堡,高26米,其正门上方有"日月同辉"标志图案。门庭南上方刻有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建筑侧翼两端各有一小堡,顶高23米。整个建筑的乳白色琉璃瓦为屋顶,花岗岩贴墙面,白色的大理石为窗框,加上精美的石雕、石廊、石几、石栏、石阶,把纪念馆装点得更加庄重典雅。纪念馆是集研究、收藏、宣传为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和机构。

〔忠魂亭〕细心的游客刚才站在纪念碑一层平台向南远眺时,可能就已发现了这座身影勾勒在纪念馆门厅中的亭子。现在当我们站在纪念馆广场上时,它的英姿就更加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位于雨花台风景名胜区最南端的"忠魂亭"。"忠魂亭"是由南京市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总设计师是东南大学著名的建筑大师齐康教授。它是由忠魂亭、忠魂广场、《思源曲》水池、《忠魂颂》等四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与纪念碑、纪念馆等主体建筑物协调一致。主体(亭子)建筑长宽各5。8米,高8。3米,亭帽上镌凿的"忠魂亭"三个烫金大字,雄浑有力,为亲笔题写。请看这组立于水池两边的《忠魂颂》浮雕,它是由江苏省美术馆组织有关艺术家设计创作的。它长20米,高3米,以"狱中斗争,刑场就义"为主题,用构思精巧的艺术手法,浓缩了英烈们威武不屈,悲壮卓绝的历史史实。

〔"雨花石之歌"雕塑及雨花石文化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雕塑就是"雨花台之歌"雕塑,它由黑色花岗石路面衬底,红色花岗石基座状如雨花石,银白色音符直指蓝天。雕塑的碑座上刻有江苏著名词作家胡子林、倪亚范作词,著名作曲家吕远作曲的《雨花石之歌》。它在全国旅游景点词曲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座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雕塑,是景区内正在建设的雨花石文化区的标志,根据设计规划,以"雨花台博物馆"为龙头的雨花石文化区内,除了博物馆的陈列之外,雨花台文化区内还将结合水体规划,通过水位控制、调节,形成四季不同水体形态的"雨花滩",供游人自己动手拣雨花石,满足游人的参与性;兴建"雨花石文化广场",以山、水、洞为基础,以石为本,配以花草树木和亭台楼阁等,组成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石文化景观木樨苑;同时,按1:1比例仿建标准的雨花石文化区,将集观赏、购物、休闲、教育为一体,成为风景区内的又一胜迹。

〔竹林〕雨花石文化区边上的这片竹林,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连片竹林。请看眼前万株翠竹,端直挺秀,疏密得体;林中一片静谧,风雅宜人,疏风醉影。此刻竹径小路就是无声的导游,请各位沿路欣赏两边的竹姿,近显远隐,层出不穷,配以小亭小景,真可谓"竹径条条通幽处,游人处处画中行"。烈士的精神在竹的品质中体现。刚毅不拔。潇洒伟岸,傲雪不凋,竹的魅力在此充分展现,游人到此观竹态,赏竹影、闻竹声、学竹品,给人以无限的力量,激情和雅趣。

〔知名烈士墓〕这里是雨花台知名烈士墓,掩埋的是1920xx年至1949年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已知姓名的17位烈士的灵枢。1983年建成。请看墓道的两旁种植的倒(龙爪)槐树,多么像身披甲胄,手持长矛,守护着烈士英灵的卫士。龙爪槐墓道尽头就是墓区,面积为4240平方米,墓冢呈长方形,墓碑朝南,全由花岗石砌造,墓碑后面刻有烈士。

简历。

墓区中央正前方有一花坛花坛中间设有一石刻花圈。

〔涌泉广场〕在知名烈士墓的对面有一处竹海掩映的清池长廊,名曰涌泉广场。池中三股涌泉似粒粒珍珠,喷流不息。其得名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意思,象征着继承先烈志,代代奋勇拼搏的决心。泉眼的四周是嵌满了五彩石子,爬上了青藤的长廊,供游客们休憩。

〔二忠祠〕各位游客朋友们,前面的这座清式九檩举架单檐歇山仿古寺院建筑,就是"二忠祠",里面奉祀的是宋代杨邦义、文天祥二位忠烈之士,他们同为江西吉水人。

"二忠祠"的前身是"褒忠祠"。公元1120xx年,金兵入侵建康,宋高宗移驾浙西,留守将领杜充学降金。惟建康通判杨邦义被俘后拒不降金,骂贼不绝、被剖腹取心于雨花台。第二年,宋高宗念其高风亮节,赐其谥号"忠襄",并下令造墓、立碑、建祠。1131年在雨花台建祠,赐名"褒忠祠",其墓、碑现位于景区内二泉后山。抗元英雄文天祥从小就敬佩杨邦义,150年后,他被俘押解经过此处,多次赋诗怀念他,后在燕京(北京)就义。后人认为杨、文二人同为江西吉水人,志同道合,彪炳千秋,便将二公同祭于祠内,人称"二忠祠"。

陵园管理局1995年从杨邦义第43代孙手中获得曾辗转中国台湾又传回的"二忠祠"建筑蓝图,于1998年4月复建成功。"二忠祠"庭院内照壁上刻有文天祥"正气歌"的全文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祠内影壁正面用线刻手法刻绘了二位忠臣的全身像,背面撰刻了建祠后记。祠后院是竹专类园,种植了石竹、金镶玉竹、贵竹等30余种品种,是人们纪念、观赏、科普、休闲的理想场所。

〔李杰墓〕二忠词附近的这座大石碑旁就是李杰墓。李杰(公元1331——1369年),安徽霍丘人,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死于阵前,归葬于此。其女为明太祖的淑妃。李杰既是明代开国功臣,又为国丈,所以死后被追封为镇国大将军。墓道前今尚存佥都督李公神道碑一座,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臣各二。50年代李杰墓就被定为省级文保单位。

现在让我们沿路北行,依次可见:建有磨光黑色花岗岩石弧照壁和纪念标志的东殉难处;集山石、花卉、流水为一身的怡苑花卉园;乾隆六巡江南的遗迹乾隆御碑亭;喷涌不息、气势不凡的雨花喷泉:散养百余只孔雀的孔雀园;距今最古老的甘露井亭;由竹、花、草、树、石桌、石凳、花廊、中心亭等构成供游客观赏小憩的休闲广场。

〔东殉难处〕这座建有水泥立柱和黑色花岗岩弧型照壁的地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东殉难处,该殉难处是1937年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为掩人耳目,将刑场后移秘密杀害烈士的地方。

雨花台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由于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破刘繇、南宋金兵入侵、太平天国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再次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的摧残,花雨不现。1920xx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0xx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就义群雕,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00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雕塑后面是当年国民党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0xx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有恢代英、邓中夏等。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邓小平题写。我们面前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长72米、宽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在池两端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的《国际歌》,南面用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矗立的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邓小平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忠魂亭”由南京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由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设计,“忠魂亭”三字由亲笔题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雨花台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它们都是在距今1200万年到300万年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由长江古河道的滔滔流水从安徽贵池以远的中下游搬运而来的,途经磨擦水蚀等天然加工,磨去了棱角,有的滚圆如卵,有的扁如圆饼。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有白色、乳白色、徽黄、深黄、红色、绿色、紫色和黑色等,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雨花玛瑙”。

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

雨花石因为色彩艳丽,又有各种生动形象的山水、花鸟、鱼虫、奇花异卉等图案,形状也丰富多样,有球状、饼状、卵状、核桃状等,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常被用作案头、茶几、书架上的摆设;大块的雨花石经加工后,还可成为项链、鸡心、领带结等“雨花石巧件”。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当地已开始将雨花石作为装饰品了。在鼓楼北阴阳营的氏族公共葬地,发现死者的口中和身旁有雨花石。我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徐悲鸿、敬爱的周也都曾对雨花石情有独钟。

1920xx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1政变后,南京成为1反动统治中心。在20xx年的法西斯1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0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雕塑后面是当年1杀害烈士的刑场之一,称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据统计,在20xx年的1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辉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0中央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候绍裘、张应春、许金远、陈振等0党员,有苏北联军抗日纵队司令兼参谋长卢志英,有前南京市委书记孙律川,还有年仅17岁的晓庄师范革命学生沈云楼和郭凤韶,及湖南韶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毛福轩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1题写。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1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

今天,当我们踏着雨花台洒满烈士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时,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十

南京雨花台,位于南京东郊,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国共合作的象征之一,也是纪念先烈的重要场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雨花台,并对其历史意义和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感受到了历史给予我们的珍贵真理。

第二段:感受历史。

走进雨花台,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矗立的雨花台纪念碑。纪念碑上铭刻着黄埔军校的校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人感受到先烈们的坚定决心和对祖国的无尽热爱。在雨花台博物馆中,通过陈述和展览的方式,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京市民在国共合作中的英勇抗日事迹。他们虽身负重任,但却毫不退缩,勇敢地与敌人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篇章。站在雨花台上俯瞰南京城,俨然一副战火纷飞的景象依然在脑海中浮现,让我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英勇的年代。

第三段:聆听先烈声音。

在雨花台的陵园中,我看到了无数个有关抗战年代的石碑,上面记录着先烈们的名字、事迹和壮丽的战绩。我停下脚步,静静地阅读每一个石碑,仿佛能够从中读到先烈们的声音。常常我会被他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家园,为了未来的子孙后代,他们毅然投身战斗,并且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

第四段:思考与反思。

雨花台不仅是一座纪念先烈的场所,更是一个教育青年的地方。站在先烈们曾经战斗的土地上,我思考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作为当代人,应该怀揣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我们不要盲目抱怨,而是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为先烈们的牺牲而深深反思,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从中汲取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第五段:感悟与展望。

在离开雨花台时,我怀着对先烈们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离开了这个纪念地。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怀着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去追求梦想、积极进取。在未来,我坚信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能够继承、发扬先烈们的精神,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总结:

参观南京雨花台是一次深入了解历史、缅怀先烈的机会,也是一次接受感悟与教育的时刻。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重新认识了南京雨花台的历史与意义,更从先烈们身上汲取了无比珍贵的力量和智慧。南京雨花台是一个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地方,它将始终告诉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将来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注入到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中。同时,我们也要怀着感激之心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篇十一

雨花台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的是烈士纪念碑,原碑为奠基碑,碑上刻有“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集毛主席书迹而成。新建的纪念碑碑体上“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大字由邓小平题写。我们面前这个清水盈盈的水池叫倒影池,长72米、宽26米,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在池两端显现出来,形成独特的景致供人们欣赏。倒影池南北两端各有一块花岗岩和大理石质地的照壁,北面的照壁上用汉、壮、蒙、维、藏五种民族文字镌刻的《国际歌》,南面用五种文字镌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倒影池南端两侧有两座相对矗立的高5.5米的圆雕,一位战士手握钢枪肃立,一位少女扶手胸前,他俩神情严肃,目光柔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主题。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雨花台任家山上,是由原来的安隐寺改建而成的,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1983年重建,为两层白色古典式建筑,馆名由邓小平题写。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展示了辉代英、邓中夏等71位烈士的照片、遗作和辅助材料800多件。“忠魂亭”由南京30万党员捐款240万元于1996年修建的,由东南大学的齐康教授设计,“忠魂亭”三字由江泽民亲笔题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