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7:26:31 页码:7
2023年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汇总9篇)
2023-11-12 17:26:31    小编:ZTFB

2.阅读一本好书后,产生的读后感常常会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与作品内涵相互对话和呼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选自《诗经》。

这篇《蒹葭》,我们一定都很熟悉吧。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虽然对《蒹葭》有许多种解读,但把它认为是恋歌最普遍了。他书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在艺术上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

第一次接触这首《蒹葭》,是因为《在水一方》这首歌吧。当时还很小,只是觉得这首歌很美,很柔。大了之后,有一次无意间接触了这个,便去查了歌词的出处,查到了这首《蒹葭》。突然觉得,与美同存的,还有一种莫名的凄凉。从开头至结尾,都是有阻碍的,也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尾。

同为《诗经》佳作的还有一首《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同是佳作,同为恋歌,可两者的结尾确实截然不同的。《蒹葭》里,“我”执着的追着伊人,步履艰险,但开头的这种渺茫,却早已为悲剧的结尾做下铺垫。

《关雎》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慕之人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朝思暮想而且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主调是欢愉的。

看来,即使是同一部著作里的佳作,他们的主旨也是完全不同的。

或许,《诗经》本身便也是一部佳作吧。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二

孔子一向是我不怎么喜欢的人,可是他说了一句我特别中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多好的三个字,难怪会被安意如用来当书名。

最早知道诗经,大概都是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后来,使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课本上又教了《硕鼠》、《氓》、《静女》……而让我狠下心来一句句地阅读那些人类童年时代歌谣的句子,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玲借范柳原之口说,这是最悲哀的诗。

那时我不懂,还是执著地认定,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而今终于懂得,“生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分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也懂得了,这句话里,有怎样的无奈与苍凉。

爱玲是对的,她一向透彻得比我早。

跑题了,我想说的,是诗经。

我们在那么远那么远的远古,居然就曾经吟出过这样多美丽的诗句--每次想到这一点,我都会感慨到兴奋。

前世的前世的前世,我们原来有过这样纯净美好的记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我记得有个女子在文章里说,因了这一句,她爱上了诗经。

那种感觉我懂。我爱上圣经,也是因了一句话。

最简单的文字常常最有力量。

因此每每看到署名为“桃夭”、“桃之11”之类的女子,我都会报以了解的一笑:桃花灼灼之艳,是生为女子的我们心底都有的渴求。

而每次看到云胡不喜的文章,更是会特别认真地读一遍。

云胡不喜,如环佩叮铃,在我还不理解其中含义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更何况,这个京城女子,遇见的是我们齐鲁大地的君子。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想她选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一定也如珠似玉。

另一个只因为声音就喜欢的句子是“式微,式微,胡不归?”--写到这儿我发现,没什么联想能力的极品五笔,居然能联想到“式微”。

式微,不去管它的意义,听起来多像一个女子的名字,温婉的,古典的,特别的,女子。

诗经是可以用来起名字的,随便两个字的组合,就好过街上的起名专家们。

除了起名,诗经无疑是封好情书,深情而含蓄,简单而直白。

安意如说,她要写封信给那个他,信里只写八个字:风雨如晦,鸡鸣喈喈。

而他一定会明白。

我要恭喜这个侍弄文字的女子,这世界上能懂这八个字的男人,万中无一了。

当我写“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的时候,我已经伤感而遗憾地知道,并没有人能懂得我的意思--如果能知道下一句,其实很简单。

因为没有人愿意费心去弄明白,那些遥远的诗句中,有怎样隐忍而夺目的美。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三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其实《诗经》只是民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它是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他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雅”是整的意思,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每每想读《诗经》,但每每又止步于它佶聱难懂的文字。这样徘徊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一字一句啃掉它。待翻开《诗经》,追寻先人的足迹,穿越千年的时空,我即刻被它吸引,被它震撼,被它折服。品味着《诗经》,我内心无比沉静,懂得了可以循借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要的光亮,从容地去接近和理解世事。

包罗万象的历史画卷。

《诗经》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它的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它的描写对象上至王侯将相、君子志士淑女,下至百姓奴隶、征夫思妇弃妇。它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对女子爱慕;用“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表对远役丈夫的思念;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女子美到极致;用“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白两御之。”写女子出家的盛况;用“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写女子归宁的喜悦急切;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写誓言;用“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颂武士的英勇;用“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写女子思念情人;用“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写祭祀前后的活动;用“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写怀念召伯的政德;用“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写女子反抗逼婚;用“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写小官吏的叹息;用“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描写贵族女子出行;用“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写丈夫对故妻子的怀念;用“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写弃妇的诉;用“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写士兵怀念家人;用“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写劳苦人的怨诉;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描写人们痛恨暴政和祸乱。

朴实的现实主义。

《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它在内容上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是描述现实生活的瑰宝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种,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39种,虫鱼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种。

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咏唱了人性的自然美。

唯美与纯朴交织。

2月22日,由中国选送的古籍经典《诗经》在刚刚结束的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一举夺魁。《诗经》穿越几千年的岁月时光,凭借朴实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词句,将文字表达得落花无声,踏雪无痕,唯美唯幻。

《诗经》对于古人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我们更是。它美得让人心碎,让人不忍促读。无论是唐诗的华丽,还是宋词的精巧,都抵不过《诗经》给我的震撼,那种质朴、那种清新、那种深沉,直抵心间无可比拟。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情雅成诗,爱淡成词”,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观诗如对镜,让我们以从容珍重的心态来看待《诗经》,去欣赏它脍灸人口之风情歌语散发出的股股幽情馥郁的芳香。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四

《诗经》是贵族教育中普遍的文化教材,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秦始皇时期被焚毁,但由于它易于背诵,古人普遍熟悉,又得以流传。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读诗有很多好处,可以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读诗还可以励志。就像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已经学了很多首古诗,吕老师非常重视古诗词积累,现在我们已经进阶到第三阶段。

诗是最精简美丽的语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它把我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春天,我欣赏并沉醉在美丽的春光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感受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每当我玩得停不下来时,我就会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的老师就像辛苦劳作的园丁,栽种希望,收获芬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学习古诗能使我们变得灵秀、开阔视野,好的诗能使我们终生受用,我要好好学习古诗词,月底完成三阶段古诗背诵。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五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豌豆我采了又采,即使采完了,又会长出来的,要不是因为猃犹的缘故,我不会长期镇守在边境地区,而是回到故乡。这是《采薇》第一章大概的解释。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历史永久,搜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诗经》大概有300多首,都是由孔子和君吉甫从民间和皇室上收集并编制而成的。之所以称为《诗经》是因为汉武帝把诗、书、礼、易、春秋化为五经的缘故,就是大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五经。

《诗经》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风,风在诗经里面包括了15个地方,也就是15国风。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兼葭》,就是秦风类型;第二部分是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小雅比较容易懂,而《采薇》就是《小雅鹿鸣之什》里面的,那么大雅呢?晦涩难懂,需要有很高的文言基础的人才能领悟;第三部分是颂,颂主要用来赞美国家的或是举行祭祀仪式上用的。

《采薇》是一首镇守边疆的士兵返乡的诗。讲述的是一个士兵以采豌豆为开头来抒发相思之情。这首诗经专家考证创作于西周时期,不过,可惜作者不详,因为先秦时期的作家一般都是不留名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六年级语文书中《采薇》的节选,被誉为诗经中写的最有名的诗句之一。写出了出征和回乡中的景物和情怀。被很多古人引用,是一段以乐景写哀情,又以哀景写乐情的典范。对比了出征前的杨柳依依和现在的大雪纷飞,来说明自己离家之久,思念之深。

经常读诗带给我很多不同的感受,大概思念家乡和怀念亲人是我们中国人永不褪色的记忆吧!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的芦苇青苍苍,洁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说的这个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边.逆着水追赶她,道路艰险又长;顺着水追随她,她像在水中央……这声音,不就是那深遂悠远的歌声吗?那源自《诗经》中优美动听的旋律.

《诗经》源于民间,源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倾听他们的劳动,倾听他们的爱情,那些纯洁美丽的故事在《诗经》中浅浅地唱着.“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那些劳动妇女们,在采摘苤苡时的喜悦与笑声汇成了一首歌,聆听它时,我感受到她们在劳动中得到的无限快乐.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得关,载笑载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对“氓”的痴迷.“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沉迷于男子不可脱身.聆听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无奈之情,而坚强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这支悲泣之歌.聆听之中她的凄婉坚贞感动着我.

而这仅仅只是《诗经》中的一小部分,诗经更以其“雅”、“颂”另外两部分向后人讲诉了贵族祭祀、祈祷丰年、歌颂祖德,更有帝王贵族之颂歌.倾听《诗经》,令我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朴实、纯洁的情感;倾听《诗经》,我从中学会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报恩之心.它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欲俗气的情感文学圣典.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它昭示后人主体精神自由的美好与它存在的意义.

在学习诗歌中,我学习《诗经》,在学习《诗经》中我聆听到那悠远的声音.那源于人类原始的音乐,那犹如蓝天般澄净的诗歌,那摆脱了世俗尘杂的洁净的世界.它是文字的圣典,是文学的瑰宝!

悠悠《诗经》,荡涤着我的身心,聆听于其中,仿若身处世外桃源来到一个音乐的殿堂。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是中国文学的正宗,读诗和写诗是历代许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先秦至五代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中国的诗歌创作一直没有间断,涌现了为数众多的杰出的作家和光辉灿烂的优秀作品,不少诗人及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传统诗歌,博大精深,雄健典丽,宛如一部色彩斑斓的画卷,以不惊风雨泣鬼神的宏伟乐章。在漫长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大诗人,他是耸立于东方的一个又一个诗歌的泰山。放眼世界文坛,中国的传统诗歌是独特的,是无与伦比的。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读经时,讲求语速、语调:要求语速不急不徐,语调抑扬顿挫。现在一般人一切都讲求快速,有的人听到读经读得这么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实读经就是让我们的心能静下来。一个人能定得下来,才有能力思考,面对问题,才不至于慌张、忙乱。心定功夫的培养,就是由平素来训练的。训练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读经。读经既简便易行又不用花钱,每一个家长在家里就可以辅导孩子培养这种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现代常说的训练沉稳、从容的心理素质。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安定的维系都有赖于这些圣贤遗留下来的智能和经验。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八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本诗写的是一对夫妻因国家发生战事而长久分离,好不容易团聚却又要分开。从侧面表现出当时的社会动乱,造成民不聊生的悲苦局面。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坚韧本性。

诗的第一节写:一位妇女,顺着汝水的堤岸砍柴。日复一日,直到把堤岸上能砍的枝条都砍了,仍然没看到自己的“君子”,也就是自己的丈夫。那么“君子”去哪里了?给人们留了悬疑。

第二节讲这名妇女砍完汝水岸堤上的乔木和灌木枝条后,又开始砍这些木本植物新长出的枝条一一“肄”时,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君子。此时,女子心中长叹:他没有用死亡或背叛遗弃我!

这种煎熬对一名长期孤独如“调饥”且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女人,是何等痛苦!然而刚回来的丈夫却告诉她,自己还要走:王室一一也就是国家,如同拖着燃烧的尾巴之鲂鱼,自己就是从军匹夫。

面对动荡的时局,长期的战乱使得女子百般不愿让“君子”再度离开,却又无法从自己的角度挽留,只能弱弱地说:“就算国家有威难但是你就在家中离父母总归近点吧。”

诗经氓读后感怎么写篇九

我一直认为古代的女子是何等的悲哀,每天被禁锢在闺房之内,只能对着蓝天白云发呆,望着窗外的春色唉声叹气,因为再美好的春天,再绚烂的风景终究不属于她们,小小的三寸金莲成为她们以梦为马,执剑行天涯的障碍;而正统社会要求的三从四德,女子五才便是德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从灵魂深处约束着他们。但《诗经·葛覃》却让我看到了她们别样的生活。

虽不能像现代的女性一样可以旅游观光,畅所欲言,在生活中与男性一争高下,在社会中撑属于自己的起半边天,但是她们却用自己豁达和乐观,拥有了自己的云淡风轻,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美景。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她们却用自己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山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诗经·葛覃》为古时的女子证言,她们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仍然不缺乏色彩。正如我们常说: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现在如此,古时依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