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01:26 页码:14
最新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模板20篇)
2023-11-19 10:01:26    小编:ZTFB

人们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细节的把握,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不可遗漏或忽视重要的细节。希望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一

在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像1个大鸡蛋。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巨人在睡觉,一向睡了1万8千年。

一天,他醒了过来,睁开眼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仅有漆黑,闷得他怪心慌的。

他觉得很恼人,心里一生气,不知从哪儿抓来一把大斧,朝眼前用力一挥,只听“哗啦”一声,大鸡蛋破裂开来。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成了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被盘古分开了。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天地还会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

天每一天升高一丈,地每一天加厚一丈,盘古也每一天长高一丈。又过了1万8千年,天已经极高了,地已经极厚了,盘古也长得极长了。

有人推算,说盘古有9万里长。这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在天和地当中,不让天地有合拢的机会。

他站在那里做这种工作,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似乎已经成形了,不必再担心它们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了,最终,他倒下死了。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成了太阳,右眼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名山,他的血液成了江河,他的筋脉成了道路,他的肌肉成了田地,他的头发、胡须成了星星,他的汗毛成了花草树木,他的骨骼成了石、金等,他的汗成了雨露、甘霖。

总之一句话:盘古用他的身体使这个新世界丰富而美丽。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二

在我国,买贴年画以前是过年中的一项重要的习俗。年关将近的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集市,都有着热热气腾腾的人气。买年画的摊贩将五颜六色的样张挂在墙上,渲染着喜气洋洋的节目气氛,使不少人驻足观赏,选购自己喜欢的画张。

但是,关于年画,在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男子姓柳名振业,他孤苦一人靠耕耘度日。某年年底,他从武强南关集市上买回了一张武强年画,上面画有一个美貌女子,像真人一样,当他遇有烦恼之事,看看画便能解去忧愁。

忽一日,他发现锅里有可口饭菜,还浆洗衣了衣服,并且天天如此。他为了弄清原因,经过多次窥探屋内情形得知,原先是画中女子所为,她羡慕人间完美生活,又见男主人人品好,愿与其结为百年之好。这就是武强年画仙女下凡的故事。自此,武强年画一年鼓一张的传说就流传开来。

在这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虽我很多以前颇显神秘的东西早已司空见惯,但流传下来的很多艺术造型,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人们透过贴年画,表达对健康、幸福生活的完美愿望。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三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南京),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呈现的宝相用。

工笔画。

出。其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四

唐朝时,吐蕃有个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的女儿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便派人去求婚。

皇帝想考验使臣的智慧。于是,他出题让使臣认马和辨认文成公主。使臣经过了测试,皇帝便答应了求婚。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时,带上了许多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能工巧匠。

在路上,文成公主遇到了一条河,大家过不去。公主便用一段树干横在上头,搭了一座桥。老百姓把这座桥叫作“内地桥”。走了不远,公主又遇到了沼泽地,她便把羊毛撒在地上,然后就走过去了。

到了达尤龙真的时候,乌鸦跑来说坏话,它告诉公主松赞干布死了。公主听说后,十分难过,便在达尤龙真住了下来,写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所以,那里南北岸的树木长得不一样。

过了段日子,文成公主还是决定去看松赞干布。这时神鸟天鹅告诉她,松赞干布并没有去世,公主十分感激神鸟。在去拉萨的途中,乃巴山把路挡住了,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了旁边,此刻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最终,公主和随从翻山越岭,最终到了西藏,与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

从此,西藏与内地的往来更密切了,老百姓也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五

说起千佛洞,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许多国度。在一个国度里,有一座林木葱茏的大山,住着两位道人。住在山南的叫南窟道人;住在山北的叫北窟道人。

有一年盛夏,天气奇热。南窟道人虽在山洞中修行,也热得大汗淋漓。他来到山下,脱去衣衫,跳进泉水中洗起澡来。

南窟道人离开清泉之后,有一头母鹿来到泉边饮水。谁知,母鹿喝了道人洗过澡的泉水,就怀了孕。按鹿的习性,生小鹿一定要回到原来受孕的地方。这天,母鹿来到泉边,卧地分娩。但生下的不是小鹿,而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小女孩。

正在坐禅的南窟道人,听到母鹿的痛苦叫声,来到泉边。母鹿看见陌生人,掉头撒腿就跑了。南窟道人便把女孩抱回山洞,当作亲生女儿精心抚养起来。因她是鹿所生,所以取名鹿女。

光陰如箭,转眼之间鹿女已长成为大姑娘,出脱得如花似玉一般。道人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从不让她一人离开山洞一步。一天,鹿女不小心将火熄灭了。道人很不高兴,没有火,怎么过日子,他愁眉不展。

鹿女说:“爹,你莫发愁。山那边不是有位北窟老人吗?我到那里去借个火种。”

南窟道人深知北窟道人的为人,但没有火不能生存,只好答应了。

鹿女轻盈地朝山北走去。说也奇怪,她每走一步,脚下就生出一朵莲花来。在她所经过的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鲜艳的莲花争相开放,阵阵异香随着轻风飘进了北窟。道人闻香出洞,看到鹿女步步生莲的奇景,惊呆了。又见她深深作揖说:“道长在上,小女有礼。请借火种一用。”

北窟道人望着风姿绰约的鹿女,心想:如果让北窟四周开遍莲花,岂不变成仙境了吗?于是说:“你借火种不难,必需从右边绕窟走上七圈。”鹿女微笑着点了点头。她走一步生一朵莲花,走十步生十朵莲花……。北窟道人又让她从左边绕窟走了七圈,才把火种借给了她。从此,北窟前后左右莲花盛开,香气袭人。莲花女的名字也从此传开了,再也没人叫她鹿女。

一天,国王带着近臣侍从,到这座大山打猎。走到北窟前,被莲花吸引住了。唤出北窟道人问:“这满山的莲花是你种的吗?”

“王啊,不是我种的。是南窟道人的莲花女步下生出来的。”

“你若哄骗我,小心老命!”

“半点不假。那莲花女貌似天仙,我敢发誓,国中再无第二个美女能比得上她。”

国王火速赶到南窟,在那儿果然看到了一个他从未见到过的美女在窟前浇花。国王十分高兴,就把莲花女选为妃子,要她立即进宫。南窟道人听了,气昏了过去。莲花女唤醒他后,父女俩抱头痛哭,哽咽不止。国王便令武士推开道人,把莲花女拉上马,带回了王宫。

南窟道人失去了莲花女,哀痛不止,从此滴水不进,再也没有走出洞来。

莲花女进宫以后,国王封她为王后,受到百般的宠爱。她怀孕后,不生男,不生女,却生了一朵含苞莲花。国王又气又恼,把它看作是不祥之物,把莲花胎扔进大江里,还把莲花女打入了冷宫。

大江下游有个小国。这天,小国的王公大臣正在江边玩乐。突然发现一朵含苞莲花顺水漂来。国王令人打捞上来,只见花瓣徐徐张开,上面坐着一千个婴孩。国王欢喜极了,下令选来一千名奶妈为婴孩们哺乳。等到一千个孩子长大成人后,国王又挑选了武艺超群的师父教他们练武。几年之后。他们个个武艺高强。挂帅出征,从没打过败仗,使小国很快强盛起来。当他们知道自己出生的经过后,就率兵逆江而上。一直打到莲花夫人所在的王城下。声言要报杀母之仇。

这时,国王已经老了,他见兵临城下,惊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位老臣知道千子将军的底细,报奏说只有莲花夫人才能退却重兵。老国王别无良策,只得从冷宫中把莲花夫人叫了出来。

莲花夫人上了城楼,举目四望,见城下围兵千重。阵前有一千匹骏马,坐着一千员虎将。个个披甲荷槍,威风凛凛。她心中喜怒交加,真想让孩子们杀进王城,报仇雪恨。但她一想:打仗必然相互残杀,死的还是百姓子弟。于是,对城下孩子们说:“孩子们,我就是你们的母亲,我你两国只能和好,不能动刀动槍。”

谁知他们不相信母亲还活着,说:“你别骗我们了,我们母亲早被杀害了,此仇不报,决不罢休!”

莲花夫人珠泪满面地说:“你们的母亲并没有死。若不相信,有乳汁可作证。我的乳汁若不进你们口中,那就是冒名骗人,你们再攻城不迟。”说着,她解开上衣,用手挤乳,只见乳汁像喷泉一样,冒出千道银丝细雨,飞洒城下。千员大将像饮醇酒蜜汁一样,咽下乳汁。方知母亲未死。他们一个个赶忙下马跪地,齐声高呼说:“望母亲恕罪,愿听母亲教诲!”就这样,后来两国未动干戈,相好百年。

相传,莲花夫人被打入冷宫以后,她信起佛来;她的一千个儿子,因此也入了佛门。人们开凿石窟,塑的、画的就是他们的像,千佛洞也就此得名。

br/>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六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十分乐于助人,也很热爱劳动,乡亲们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海力布在森林里打猎的时候,在灰鹤的爪下救下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感激海力布的救女之恩,决定要用宝物来谢他,小白蛇让海力布问龙王要一块宝石,因为只要将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所有动物的话。海力布到了龙王家,就按照小白蛇说的做了,龙王也只好答应把宝石送给他。

就这样过了几年,海力布靠着宝石的本事打了不少猎物。一次,海力布去打猎的时候,听见几只飞鸟说那里要发生灾难了,他想把事情告诉大家,可是想起小白蛇告诉过他,宝石的秘密一旦告诉别人,他就要变成石头。但海力布为了救大家,便将事情都说了出来,乡亲们得知真相后都搬家了,海力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

之后,人们找到了海力布被石化的身体,将他放在山顶上,让世世代代的子孙纪念着这个英雄——海力布。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七

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地。

西门豹来到邺地,发现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心里疑惑不解。后来从一位老人家的谈话中了解到,原来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西门豹听了,对老人家说,下次河伯娶媳妇,一定要叫他来。

终于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带着一些随从卫士也来了。巫婆和当地的官员连忙起身迎接。西门豹对他们说:先让我看看新娘漂不漂亮。"巫婆听了,赶紧叫人把新娘喊来,只见女孩哭哭啼啼,好不伤心。西门豹对巫婆说:"这个姑娘长得不漂亮,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过一段时间再给他送去。"说完就叫卫士把巫婆扔进了河里。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其中的一个官员说:"巫婆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说完就叫卫士把官员扔到河里去了。此时,其他官员们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地求饶。西门豹见此情景对乡亲们说:"大家都回去吧。"。

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提河伯娶媳妇的事了。老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了。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八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鳘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后,哥嫂和牛郎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划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划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科看入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她是天上的织,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这时,牛郎从树要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点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捉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九

学语文并只是拘限于语文书。其实,学语文的渠道有许多许多。我们可以向电视机、收音机学语文;可以向电脑学语文;可以向大自然学语文;可以去民间学语文;也可以向课外书学语文。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我是怎样向课外书学语文的。《史记》这本书上记载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其中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如:《平民乱逐厉王》这本书上就说了周厉王贪图财物的事。他企图让全国上下的财产都归他所有。据书上记载,周厉王为人暴虐,生活奢华,行事喜欢独断专行。因此,很多百姓都对他颇有怨言。后来百姓不甘心受厉王的暴政,他们团结起来,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国人乱”,最终厉王被百姓驱赶到了彘(zhi)地(今山西霍州)。几年以后,厉王在彘去世。《平民乱逐厉王》这个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它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蕴藏在民众中间的那股力量是巨大的,这股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就算是残暴的统治者也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个故事不但让我们知道了统治者应该怎样处处为民着想、为民办事,而且也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人的道理。

学语文,如果你局限于课本,那你就是死蟹一只!要想自己的知识丰富,你就要到书海中去遨游。例如春联、谚语、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言等等,我们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以上只仅仅是我的感受。朋友,你不妨一试!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

秦朝时期,秦始皇大量捕捉青年男丁修筑长城,其中有一个名叫范喜良。

有一天,范喜良偷偷逃走了,他逃到了一个非常偏远的小镇里。他跳进孟家的院子里,躲在葫芦藤下。孟姜女到院子里摘葫芦,发现了躲在葫芦藤下因体力不支晕倒的范喜良。在孟姜女的精心照看下,范喜良醒了过来。孟姜女了解修筑长城的辛苦,更重要的是孟姜女渐渐喜欢上了勤劳、满腹经纶的范喜良,不久他们便结婚了。

结婚后没几天,范喜良又被官兵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因为太思念丈夫,便不远千里去寻找范喜良,到了长城脚下就到处问范喜良在哪里。终于有个人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被埋在西城墙里了。”孟姜女在西长城脚下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感动了上天,突然长城摇晃了起来,长城崩塌了,范喜良的尸骨露了出来。

秦始皇知道了非常生气,就将孟姜女抓了起来。他见孟姜女生得如此美丽,就想让她做自己的妃子。孟姜女说:“你要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让和尚为范喜良诵经七七四十九天,第二个是将他好好埋葬,并率大臣哭祭范喜良,第三个就是带她游山玩水。”秦始皇满足了她所有条件,就让孟姜女跟他成亲,可她并没与秦始皇成亲,而是将秦始皇大骂一顿后,便跳海自杀了。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一

从前有一位叫做海力布的猎人,他喜欢帮助别人,大家都很敬爱他。

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看见老鹰抓住了一条小白蛇,他一箭射伤老鹰,小白蛇得救了。小白蛇为了报答海力布,送了他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但是海力布不能把听到的话告诉他人,否则海力布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拥有了这块石头后,打猎就方便多了,还把多余的猎物分给村民。一天,海力布在深山打猎,听到了动物们说起灾难要降临的消息,于是就跑回家劝说大家搬到别处,但是大家都不相信。海力布知道焦急是没有用的,所以他就把整件事都告诉大家,谁知刚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这才相信了他。乡亲们都很伤心,含着眼泪搬去了其他地方。灾难来临后,乡亲们也逃过一劫。

从此,人们都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二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赵王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明白了,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拿作文https: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赵王很着急,就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发现他根本没有城换璧的诚意,就一边故意拖延时间与秦王斗智斗勇,一边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蔺相如因为这招完璧归赵因立了大功,所以赵王封他做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让蔺相如随行,并让大将军廉颇带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击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为了使赵国取得相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得秦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在渑池会面上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最终蔺相如一句话就把廉颇说的服气,还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两个人同心守护赵国。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三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百花种子说:“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净土山一座,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日头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灌浇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善水一潭。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美水一潭,你可取美水一担,用美水滋润花骨朵,会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增色。”盘古说完,两眼一闭就死了,尸体即化做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托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果然,这天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喜气洋洋地报给玉帝。玉帝便随着妹妹来看花,大喜,说道:“妹妹不辞劳苦,在天上育出百花,用百花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我的御花园了吗?”

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让你管九霄,让我二哥管九州,让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给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助我一臂之力,把这些百花撒向人间。”

玉帝答应,立即送出一百名仙女,说:“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管。你们可随意采花,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洒向人间。”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御花园中穿梭往来,采各自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取满了,然后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花,飘飘撒向人间。

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们有了百花。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四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父女两人。女儿不仅漂亮,而且非常聪明。

这天,父亲有事要到远方去,留下女儿和一匹白马。这马长得非常健壮,跑起路来日行千里,像风一般地快。更奇特的是,这匹马十分通晓人性,它懂得人的话语。大家都说这是一匹“神马”。

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这匹马跟女儿做伴儿。

每逢她感到孤独时,就跟马儿。

说说。

话。马虽不会言语,但它会点点头、甩甩尾,表示出很亲热的样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却一直不见回来。女儿非常想念父亲,更担心父亲在外遇到什么变故。

一天,她半认真半玩笑地对马儿说:“马儿呀,你懂我的话吗?如果你能去把我的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

谁料姑娘的话音刚落,这匹马便脱缰而去,一溜烟不见了。

原来父亲在远方生了病,正犯愁怎样才能回去,却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马奔跑而来,心里十分惊喜。父亲因思女心切,顾不得多想什么,就跨上马背,骑马往家中奔去。

到家后,久别的父女相聚,自然格外高兴。父亲觉得这匹马立了很大的功劳,就特别添草加料,精心喂养。但使父亲觉得奇怪的是,精草细料不少,但马儿却一口也不肯吃。

每当见到女儿出入时,这匹马不仅会引颈长鸣,而且更是跳跃不止,发出或喜或怒的声音。父亲偷偷地问女儿是怎么回事。于是,女儿就把她对马说过的话,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感到十分不安,沉思了一会儿,便低声嘱咐女儿说:“记住,这件事千万不可张扬出去。如果让人知道我将女儿嫁给了一匹马,那像什么话呢?你暂时不要出房门,也不要到马跟前去。”

第二天,父亲便在马棚周围,装上了弩箭,趁马不防备,把马射死了。然后,他剥掉马皮,把马皮挂晒在院里的一块大石头上。

一天,女儿正跟邻家的女伴在院子里玩耍。她看到晒在石头上的马皮,心中十分不安,特别是想起父亲远走他乡的那些日子……心里非常难过。

想着想着,她伸手抚摸了一下马皮上的鬃毛,这时意外发生了。马皮突然掀开来,像阵风似的把她卷走了。在一旁的女伴们吓坏了,急忙去告诉她的父亲。

当父亲赶来时,女儿和晒在石头上的那张马皮,早已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了。

原来,神马皮卷走了可爱的姑娘,径直往西南方飞去。在遥远的西南方,有个叫大踵的地方,那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满山遍野都是桑树。

但到了那里以后,披了马皮的姑娘失去了自己的原形,变成了有着马头形状的、爬在树上的蚕。她不吃别的东西,只吃桑树叶子。后来,她成了这片桑林的主人,天帝封她做了蚕神。

面对这场遭遇,姑娘有说不出的苦处,她日夜想念着自己的家乡,挂念着自己的父亲和女伴。每当这个时候,她会不断地从口里吐出长丝,寄托着她悠长不尽的思念。

每逢春天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跪在桑树枝杈上,口里不断地吐出又白又亮的长丝。人们都亲热地称她蚕神姑娘。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五

一天,观音菩萨来到姑苏城(今南京),看到因为战火,有数十万百姓遭到金兵的杀害。

观音菩萨心生慈悲,要施法力解救这些冤魂。于是,菩萨化作一个美丽的妇人,手持杨柳净瓶,来到冤魂集中的地方。她用石头叠成数丈高的高台,然后跏趺于石台之上,念诵《大悲咒经》。每念一千遍,菩萨便用杨柳在净瓶中蘸一下甘露,洒向空中;然后插好杨柳,继续诵念。

当地百姓看见一个美丽的妇人建台念经,十分不解,于是在旁围观,并且议论纷纷。观音菩萨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受金人欺侮,有数十万人冤死,非常可怜。这些亡魂三界不收,六道不管,流散在外。我今天有缘来到此地,决心超度他们,所以发愿筑台,诵经四十九天,遍洒杨柳甘露,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我既不是要募捐,也不是要化斋。等四十九天后,我再与你们详细解说。”众人知道她是在无偿替姑苏人做功德,就不再议论了。

四十九天后,菩萨诵经期满,众人也如期而至。观音菩萨向众人详细解说了所诵经文。其中一人悟到:这个美丽的妇人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他走上前拜道:“我听说观音菩萨时常云游人间,常常现出宝相,不知今天我们是否有福气得见您的真身?”菩萨说道:“可以。”然后指了指河边:“那河水中央不就是菩萨吗?”

众人顺着菩萨指的方向望去,看见水中有一个影子,呈现出观音菩萨的宝相。众人急忙下拜。当时水中正巧有一轮月影,非常明亮,菩萨的宝相渐渐隐没于月影中,慢慢消失了。等到大家起身,发现石台上美丽的妇女也消失了。众人这才明白,美丽的妇女正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于是,众人在菩萨诵经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观中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诵经洒水的法像,民间称之为“洒水观音”或“滴水观音”。

在河边看到菩萨现出宝相的人中有一位擅长绘画的人,名叫丘子靖。他为了让世人看到菩萨的宝相,就将菩萨在水月中呈现的宝相用工笔画出。其所绘制的画作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众人无不叫绝。这幅水月中显现的观音菩萨像,世人称之为“水月观音”。后来,百姓纷纷向丘子靖求画,并在家中供奉。

至今,苏杭一带的民间所供仍以水月观音居多。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六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我们小学生而言,书籍就是知识,他掌握着我们的命运。

每当放学,我脑子里就想赶紧回家,因为我要读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使我受益无穷,所以我对这本书是百看不厌。我读了智打野猪这则故事后,知道了一种困难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我还知道了打围的意思。我从中感受到那位老猎人的聪明才智。

我还读了卖狗肉不用刀这则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在秦朝,在沛县有一个杀狗卖肉的,名叫樊荟。当地有个小混混叫刘邦,常来吃肉,吃完又不给钱,说欠着。可是你反悔的小摊子本小利薄,养不起这个白吃的,樊荟便到河东去买肉。可到了河东没人买他的肉,原来刘邦在摊子上大吃大喝是在招揽游客,于是樊荟便把刘邦叫来,让他免费吃狗肉,摊子又热闹起来了,后来刘邦起义,樊荟也跟了去,立了大功成了大将,刘邦也成了皇帝,从这则故事我知道了:公报私仇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从这个故事感受到刘邦这个小混混都能当上皇帝真是不一般,但做出的事情却是轰天动地。

书!你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你带过我们智慧,你就是我们的“第二个老师”。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七

小时候,总喜欢借夏天乘凉的机会,听父亲讲各种故事。其中,绝大多数的故事我已记不清,唯有一则让我始终清晰地记着。

父亲在围好的半圆桌子边坐下,开始讲他的故事:一次弥勒和玉皇大帝决定比试自己的法力,弥勒拿出他的布口袋,嘴里念念有词,不一会,五湖四海的水全被吸入他的布袋。玉帝见了,走到弥勒身边,用留着长指甲的小指,伸直指向弥勒的布袋,布袋中的水顷刻间聚到这片小小的指甲中。弥勒见状忙拔下自己的汗毛,又把玉帝小指甲的水重新引回到自己的汗毛孔中,一滴也没有溅出来。天上众仙一片喝彩,弥勒扬起自己的汗毛,送至玉帝眼前,问:“如何?”玉帝并未回答,只是轻轻在弥勒笑穴上点了一下,按理弥勒可以很快解开,可他反而双手合十,拜谢玉帝,并当众许下宏愿:将用微笑作为他的世间之相,用以警示自己,提醒世人,以“容”度尽天下执迷之人,如不度尽,永不解穴。这故事的名字叫“有容乃大”,那时的我却还不曾真正明白此中的含义。

如今我早已长大,小时候听不懂的故事也随阅历的增加而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含义。玉帝用微笑点悟弥勒:佛法无边,只知争夺输赢,不是最高的法力和本事,有容乃大!弥勒当即虚心接受点拨,更以容万物之心,点化世间人!我们现在去寺庙,时常会在弥勒堂看到这样一副对联:有容乃大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说的正是此意!

人生中会有许多成败得失、恩怨情仇。爱恨取舍中,与其得意时更猖狂、持骄而宠,失意时更沮丧、自责懊恼,还不如一笑佛恩仇来得宽容、豁达、自在。“大于世界浩茫茫,收拾阴郁将一袋袋。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又何故?”

一段话,一件事情都可能会成为开启人生记忆的钥匙,它们会时常撩拨你的心弦,就像喝完咖啡后的口感回味,时不时让你玩味在记忆中。而父亲当年讲的那个故事,让我总是在遭遇变故时就会想起——有容乃大!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八

古时候,大清溪边住着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社姐,俩人过得非常幸福。

有一天,太阳和月亮不见了,人们生活在一团漆黑之中。大尖哥与水社姐决心把太阳和月亮给找回来,于是他们打着火把出发了。

他们来到了山上,看着前面黑一阵,亮一阵的地方觉得奇怪,急忙往那儿跑。他们遇到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告诉他们,前面有个大潭,潭里有一公一母的恶龙,是它们吞了太阳和月亮。大尖哥和水社姐加快脚步来到了大潭,大潭边的岩洞里有一位老奶奶,原来老奶奶是被恶龙抓来煮饭的,她告诉大尖哥和水社姐只有挖出埋在阿里山底的金剪刀和金斧头才能杀了恶龙。老奶奶给了他们大火叉和大锅铲。

他们来到阿里山用火叉凿地,用锅铲掀土,挖出了金剪刀和金斧头,把它们扔进了大潭里,金斧头砍断了恶龙的头,金剪刀剪断了恶龙的喉咙。太阳和月亮被吐了出来。大尖哥和水社姐吞了恶龙之眼变成了巨人,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把大潭边的两座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大潭叫"日月潭"。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十九

说起千佛洞,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有许多国度。在一个国度里,有一座林木葱茏的大山,住着两位道人。住在山南的叫南窟道人;住在山北的叫北窟道人。

有一年盛夏,天气奇热。南窟道人虽在山洞中修行,也热得大汗淋漓。他来到山下,脱去衣衫,跳进泉水中洗起澡来。

南窟道人离开清泉之后,有一头母鹿来到泉边饮水。谁知,母鹿喝了道人洗过澡的泉水,就怀了孕。按鹿的习性,生小鹿一定要回到原来受孕的地方。这天,母鹿来到泉边,卧地分娩。但生下的不是小鹿,而是一个清秀俊美的小女孩。

正在坐禅的南窟道人,听到母鹿的痛苦叫声,来到泉边。母鹿看见陌生人,掉头撒腿就跑了。南窟道人便把女孩抱回山洞,当作亲生女儿精心抚养起来。因她是鹿所生,所以取名鹿女。

光陰如箭,转眼之间鹿女已长成为大姑娘,出脱得如花似玉一般。道人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从不让她一人离开山洞一步。一天,鹿女不小心将火熄灭了。道人很不高兴,没有火,怎么过日子,他愁眉不展。

鹿女说:“爹,你莫发愁。山那边不是有位北窟老人吗?我到那里去借个火种。”

南窟道人深知北窟道人的为人,但没有火不能生存,只好答应了。

鹿女轻盈地朝山北走去。说也奇怪,她每走一步,脚下就生出一朵莲花来。在她所经过的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鲜艳的莲花争相开放,阵阵异香随着轻风飘进了北窟。道人闻香出洞,看到鹿女步步生莲的奇景,惊呆了。又见她深深作揖说:“道长在上,小女有礼。请借火种一用。”

北窟道人望着风姿绰约的鹿女,心想:如果让北窟四周开遍莲花,岂不变成仙境了吗?于是说:“你借火种不难,必需从右边绕窟走上七圈。”鹿女微笑着点了点头。她走一步生一朵莲花,走十步生十朵莲花……。北窟道人又让她从左边绕窟走了七圈,才把火种借给了她。从此,北窟前后左右莲花盛开,香气袭人。莲花女的名字也从此传开了,再也没人叫她鹿女。

一天,国王带着近臣侍从,到这座大山打猎。走到北窟前,被莲花吸引住了。唤出北窟道人问:“这满山的莲花是你种的吗?”

“王啊,不是我种的。是南窟道人的莲花女步下生出来的。”

“你若哄骗我,小心老命!”

“半点不假。那莲花女貌似天仙,我敢发誓,国中再无第二个美女能比得上她。”

国王火速赶到南窟,在那儿果然看到了一个他从未见到过的美女在窟前浇花。国王十分高兴,就把莲花女选为妃子,要她立即进宫。南窟道人听了,气昏了过去。莲花女唤醒他后,父女俩抱头痛哭,哽咽不止。国王便令武士推开道人,把莲花女拉上马,带回了王宫。

南窟道人失去了莲花女,哀痛不止,从此滴水不进,再也没有走出洞来。

莲花女进宫以后,国王封她为王后,受到百般的宠爱。她怀孕后,不生男,不生女,却生了一朵含苞莲花。国王又气又恼,把它看作是不祥之物,把莲花胎扔进大江里,还把莲花女打入了冷宫。

大江下游有个小国。这天,小国的王公大臣正在江边玩乐。突然发现一朵含苞莲花顺水漂来。国王令人打捞上来,只见花瓣徐徐张开,上面坐着一千个婴孩。国王欢喜极了,下令选来一千名奶妈为婴孩们哺乳。等到一千个孩子长大成人后,国王又挑选了武艺超群的师父教他们练武。几年之后。他们个个武艺高强。挂帅出征,从没打过败仗,使小国很快强盛起来。当他们知道自己出生的经过后,就率兵逆江而上。一直打到莲花夫人所在的王城下。声言要报杀母之仇。

这时,国王已经老了,他见兵临城下,惊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位老臣知道千子将军的底细,报奏说只有莲花夫人才能退却重兵。老国王别无良策,只得从冷宫中把莲花夫人叫了出来。

莲花夫人上了城楼,举目四望,见城下围兵千重。阵前有一千匹骏马,坐着一千员虎将。个个披甲荷槍,威风凛凛。她心中喜怒交加,真想让孩子们杀进王城,报仇雪恨。但她一想:打仗必然相互残杀,死的还是百姓子弟。于是,对城下孩子们说:“孩子们,我就是你们的母亲,我你两国只能和好,不能动刀动槍。”

谁知他们不相信母亲还活着,说:“你别骗我们了,我们母亲早被杀害了,此仇不报,决不罢休!”

莲花夫人珠泪满面地说:“你们的母亲并没有死。若不相信,有乳汁可作证。我的乳汁若不进你们口中,那就是冒名骗人,你们再攻城不迟。”说着,她解开上衣,用手挤乳,只见乳汁像喷泉一样,冒出千道银丝细雨,飞洒城下。千员大将像饮醇酒蜜汁一样,咽下乳汁。方知母亲未死。他们一个个赶忙下马跪地,齐声高呼说:“望母亲恕罪,愿听母亲教诲!”就这样,后来两国未动干戈,相好百年。

相传,莲花夫人被打入冷宫以后,她信起佛来;她的一千个儿子,因此也入了佛门。人们开凿石窟,塑的、画的就是他们的像,千佛洞也就此得名。

中国民间故事缩写简短篇二十

从前有个国王,家里供养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很有点神通,能够预知许多事情。有一天,他跟国王说:“国王,请允许我报告你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座城市很快就要被洪水淹没,你和你的臣民都要象鱼一样留在水底。唯一可以预知洪水来临的办法,是你要天天派人去察看市场上的石狮。如果石狮眼里流血,那么不出七天,洪水就会到来。”说完,不管国王如何挽留,他还是背起行装走了。国王听信了僧人的话,天天打发自己的三个女儿,轮流到市场买肉,其实呢,是去察看石狮的眼睛。就在石狮旁边,有五个卖肉的高人。他们对公主亲自买肉这件事,感到十分惊奇。他们在一起,就相互议论道:“天呀!国王手下有几百个男女仆人,怎么叫公主来买肉呢?这里面一定有缘故。”有一天,他们向年纪最小的公主,提出了他们的疑问。

小公主看看旁边没有人,便把石狮流血的事情,老老实实地讲了出来。小公主走后,五个商人便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来,他们要抓住这个秘密,大大发一笔横财。晚上,他们把牛血羊血,偷偷地涂在石狮眼里。第二天,大公主来买肉,看见石狮两眼鲜血淋淋,吓得肉也顾不上拿,慌慌张张地跑去报告了国王。国王呢,连忙召集所有的大臣,宣布了这个可怕的消息,用最低的价钱,拍卖了王宫的财产,带着臣民百姓,逃到山上去了。只有这五个卖肉的商人,肚子里暗暗发笑。他们用很少一点钱,买到数不清的财产和房屋。他们杀了许多牛羊,煮了大坛的酒,每家轮流请客三天,庆贺他们凭着聪明智慧,一夜之间变成了全城最大的富翁。正当他们饮酒作乐的时候,石狮眼里真正流出了鲜血,不过,因为上边被商人涂满了牛血羊血,很不容易看出来。等到七天之后,一场洪水淹没了整个城市,这五个商人连同他们的财产,都被滚滚的波涛冲得不知去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