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精选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7:28:57 页码:9
2023年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精选10篇)
2023-11-19 07:28:57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找到进步的方向和方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清晰的逻辑和结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一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今义: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今义:冒犯。

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

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今义:鄙卑下贱。

句式归纳。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二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

(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五)定语后置:。

(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三

1.分层背诵法(在翻译全文基础上理清内容层次背诵)。

2.思考提问法(预习,不会的重点字、句圈出来课堂提问)。

3.语意推断法(联系上下文,联系旧知识)。

4.对应翻译法(力求将所有能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借助工具书,人名、地名、国号、官名等保留)。

5.归类积累法(主要是词汇的积累,有针对性的搜集、归类、比较、整理、积累)。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四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1、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1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迟,即认为迟。

14、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15、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活用为动词。出行前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16、使使以闻大王使1:动词,派遣,使2:名词,使者。

17、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8、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1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名词,使命。

21、沛公军霸上。(名词用如动词,驻军,动词)。

22、沛公欲王关中。(名词用如动词,为王、称王,动词)。

23、吾得兄事之。(名词用如动词,做事、侍奉,动词)。

24、籍吏民。(名词用如动词,登记,动词)。

25、范增数目项王。(名词用如动词,使眼色,动词)。

26、刑人如恐不胜。(名词用如动词,施加肉刑,动词)。

27、道芷阳。(名词用如动词,取道,动词)。

28、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如动词,友善、交好,动词)。

2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30、项伯,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3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之止,制止,使动)。

33、樊哙侧其盾以撞(使……斜侧着,使动)。

3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35、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3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7、头发上指。(名词作状语,向上)。

38、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动词,取道;名词作状语,抄小路)。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五

重点翻译句:

1、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2、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3、焉用亡郑以倍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指晋国)增加土地呢?

4、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图谋。

5、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以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9、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

10、秦之遇,可谓深: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的。

11、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形容时间极短。

12、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

13、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14、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是没用的小子。

15、樊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也:樊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而伤害了有德行的人的心意。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六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七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八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

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矢十中_,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九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4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为人品德高尚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43、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4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45、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46、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7、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48、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49、一傅众咻:一人教,众多的人干扰。

5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简短篇十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趣舍万殊(通“取”。教材注释为:趣,趋,趋向,取向。)。

2.一词多义。

(1)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2)一。

其致一也(统一,一致)。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3.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年)。

况修短随化(寿命的长(短))。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驰)。

所以兴怀(使……兴起)。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3)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所之:所喜爱的事物)。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

当其欣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