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范文(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0:36:55 页码:7
2023年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范文(通用8篇)
2023-11-12 10:36:55    小编:ZTFB

编写教案可以提前规划教学内容和思路,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等。下面的教案范例涵盖了各个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一

这篇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记叙了1947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教科书,张指导员在取书的路上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歌颂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精神,在他们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中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课文真挚感人,这样的故事也很能吸引学生,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教学要在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课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设想。

教学时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要以“情”贯穿始终,初读课文时,可设置情境,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课件、教师动情的背景介绍,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读课文时,则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共鸣。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编儿歌、办小报,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困难,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这一课。

[板书课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

师:“珍贵的教科书”和“教科书”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书”前加了“珍贵的”三个字,说明这教科书是很贵重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宝贵的。

生:说明这教科书是很有价值的。

师:课文里讲到的教科书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二、读中悟情。

(一)创设情境,初读课文〖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1、简介背景,

[课件播放:战争场面]。

2、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文章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在这些语句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二)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学习小组同学分角色再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

2、汇报交流:哪些地方能体现教科书的珍贵,读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1)生:这是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所以珍贵。

师:1947年,炮火连天的岁月,条件艰苦吗?

生:艰苦。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2自然段)。

师:有哪些困难?有桌椅吗?

生: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

师:有黑板吗?

生: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刷一块。

师:还没有什么?

生: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师: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生: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师:再读一读,读出渴望之情。

(生带着渴望之情再读第二自然段)。

(2)生: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师: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读一读。

(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第4自然段)。

(3)生:(读第10自然段)这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这一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

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生接读:指导员,书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生接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

师:让我们把指导员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感情,再来读一读课文。

(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全文)。

(三)表达感受,深化情感。

生: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生:可以编课本剧表演。

生:可以画出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编成诗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办一期以“战争中的延安小学”为主题的小报,

……。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准备,师巡视并帮助、辅导。

生汇报交流。

三、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一起推荐一起阅读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作品,如:《红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保卫延安》、《小兵张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别忘记一起交流感受。

教后反思。

备课时很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始巧画“?”

课始,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中逐层画“!”

首先,做好铺垫,进入情境。

以课件强烈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学生跃跃欲试,放开胆子自己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因为这时候,他们也被感染着,读起来很投入。

其次,抓住重点,想象体会。

不需太多理性的分析,只要反复吟诵,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中,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立体的形象,使文章内涵与学生感悟融为一体。

第三,表达感受,进入高潮。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方式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演课本剧、编儿歌、画画、办报等实践活动将理解运用巧妙整合,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智慧。

三、课尾画个“……”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二

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春天来了”的音乐情境,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1、学生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体验快乐的心情。

2、师生音乐问好。

1、师弹琴,男女生分声部合唱歌曲《布谷》,并能边唱边做domisol的手势。

2、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春天的歌曲。如:《嘀哩嘀哩》、《小燕子》等。

1、小朋友,春天在那里?让“春姑娘”带领我们寻找春天吧。

1、放范唱录音,学生听赏。

2、生随乐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进一步用声音感受旋律的起伏顿挫。

3、师有感情地领学生朗读歌词。

4、师放伴奏音乐,学生随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5、师边弹琴,边范唱歌曲。

6、师分句弹旋律,生试填唱词。

7、师生随乐接龙演唱。

8、师纠正易错处。(注意附点要唱准确)。

9、师放伴奏音乐,生有表情地轻声演唱歌曲。

10、男女生分组比赛演唱歌曲。

11、师放音乐,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春天来了》。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春天的美景,也用我们自己的歌声表达了我们对春天的向往,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春天来了》这首歌的音乐,自由做动作出教室吧!

《春天来了》是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四课的歌曲,这是一首充满喜悦和童趣的歌曲。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新课标精神来指导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反复听辨、拍击、视唱、视奏,然后再让学生将整首歌曲的旋律完整地唱出,这样,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歌曲。这首歌曲的教唱,我认为较为成功:

1、教唱前,我以复习关于春天的歌曲引入,如:《小燕子》、《嘀哩嘀哩》等,启发学生想象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从而激发学生盼望春天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

2、歌曲每句的开头都在强拍的后半拍起拍,我启发学生轻声哼“嗯”,一次能让学生唱准节奏中难点节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先学习歌词,再学习节奏,有效地让学生结合歌词进行训练。

1、在授课过程中,应带领学生把歌词在《春天来了》的歌曲旋律中,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这样,学生在学习歌曲时,就会把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的表现出来。

2、提问的面还不够宽,应该尽量鼓励更多的孩子的思维行动起来,他们每一个都加入到愉快的音乐氛围,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3、在教学的调控上不够灵活,教育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4、今后教唱歌曲时,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气息歌唱的方面尚需努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三

语言机智、幽默、优美都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四

1、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正确书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寂静”、“惊诧”等词语的意思。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大意,在读中积累感悟,提高朗读水平。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鸟儿和老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从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独立完成学案课前预习导学部分。

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从中我们知道了人与动物原来是可以如此的亲密、和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也是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老人和鸟》,(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请同学们猜一猜,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老人和鸟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猜得对吗,我们要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1、明确目标: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指名读本节课学习目标)。

2、听写生字——诧异翻译一盏灯尊敬树脂拜访地震赠品。

3、快乐读书:对子交换书互读对子展示读(学生点评,教师评价)。

1、出示探究问题,指名读。

2、学生完成“问题探究一”

3、展示汇报。

4、点拨“题目扩展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五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讲述了人类探究海底世界的历程,介绍了丰富美丽的海底世界。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与欲望。

3.认识生字、自选积累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重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异和美丽。

教具:课件。

(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海洋世界。

(2)、抓住重点词探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中认识生字。

3.对故事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2.想象海洋的美。

3.积累内化。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文中的语词和句子。

4.探究活动。

开展一次探究海底世界的活动。

5.作业:书写认字。

板书:

1.探究历程。

2.海底生物丰富,景色美丽。

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六

1、掌握本课13个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字的特征及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掌握本课生字的写法并能灵活应用。

多媒体课件。

一.认读本课生字。

(1)读课文圈画生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指名读用字组词选词造句。

二.学写生字。

(1)左右结构的字。

1、出示小黑板:墙凌。

2、齐读,这两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写时要注意左小右大。

3在田字格中指导墙字。

4生仿写。

5另几个字小组讨论书写。

6课件出示绕陶偏。

说说这些字和上面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时要左窄右宽,上下对齐。

(2)上下结构的字。

“菊篱”字形稍长,上窄下宽,两部分均扁。

素上下相等下边要紧凑些。

(3)幽书写时以横中线和竖中线为轴进行书写。

(4)半包围结构的字。

“遥磨”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两部分均写舒展。

三、学生练习写,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七

1、正确书写十二个生字,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及“寂静“暗淡”、“惊诧”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3、想像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

1、读悟结合,在读中悟情。

2、在启发、点拨中引导学生悟情。

3、依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

感受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找出老人和鸟之间互相关爱的语句,加以体会。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老人和鸟》这篇课文,谁能试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老人爱鸟,鸟爱老人。)。

二、品悟课文,感受老人和鸟的深厚感情。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勾画出老人爱鸟及鸟爱老人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交流。

预设。

老人对鸟儿的爱。

引导学生抓住“叫喊着阻拦、激烈地争吵、展开布告”等重点词语进行品悟。

想象老人与砍树人激烈斗争的情景。

通过这些短语,我们好像看到了老人与这些砍树人斗争的激烈场面。

知道有人在砍树,老人带着黑狗边跑边喊。

这时,有一人抡起了斧头,向一棵树砍去,

“老头,让开,别挡着我们发财!”

此时此刻,老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引:是啊,树是鸟儿的'家,砍树就是毁掉鸟儿的家,老人怎能容忍?他面对利斧的挥舞,不顾自己年老力单,叫喊着阻拦、激烈地争吵、展开布告,使那伙人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你认为老人是吗?读出你的肯定。

此时,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让我们一边想象情景一边读,将老人的高大形象读出来。

引导学生抓住“轻轻地抚摩、轻轻地安放”感受老人对鸟、对树的疼爱。

假如你就是林中的一只小鸟,看到老人所做的一切,你会怎样看这位老人?

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引导学生齐读)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看,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阴里,他那满头白发,多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这段话用了两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我们知道,老人的满头白发,与蒲公英特别像,那么,神灯呢?

鸟儿对老人的爱。

鸟儿拜访老人小屋,和老人变得亲密的段落。

引:文中的一只大胆的小鸟,这只小鸟为什么这么大胆?(体会对老人的信任,爱能产生信任。)。

珍贵的馈赠指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鸟儿们还有可能给老人送些什么?

总:老人的爱赢得了鸟儿的信任,老人的爱赢来了老人的爱。此时,我们走进了一幅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中。老人身边,鸟影徘徊,鸟声不断,它们有的为老人衔来礼物,有的为老人歌唱,有的为老人舞蹈,那感觉就像一家人一样,多么温馨美妙啊!

鸟儿为老人举行葬礼一段。

谁也没有邀请谁,鸟儿们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的小屋上空盘旋、哀鸣。引导学生抓住“哀鸣”体会鸟儿的伤心,抓住“成百上千”体会场面的壮观,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葬礼的美丽及其弥漫的哀伤氛围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鸟儿在哀鸣,听到树叶在呜咽,它们都在为失去老人而悲痛。谁也没有邀请谁……(引读)。

此时此刻,我们仿佛看到绿叶、花瓣在纷纷飘落,那美丽的情景迷醉了我们的双眼,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谁也没有邀请谁……(引读)。

老人走了,那个最爱鸟儿的老人走了,山林失去了欢笑,太阳失去了光彩,那是多么寂静暗淡的一天啊!谁也没有邀请谁……(引读)。

每一片树叶都记录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片花瓣都寄托着鸟儿的爱与思念,有了它们做伴,老人永远也不会孤单,他将永远和树林、鸟儿在一起。

学到这,你想说些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爱能取得信任;爱能赢得爱;爱能创造和谐、美好。)。

爱的力量是神奇的、伟大的,有了爱,人与动物才能和谐共处。你瞧,生活中的这些画面多感人啊!(播放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图片。)。

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愿意向大自然、向动物付出自己的爱,我们也能创造这样美好的境界。因为:(齐读)爱能取得信任;爱能赢得爱;爱能创造和谐、美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森林里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展开想象,试着写一写。

小学四年级语文捞铁牛优选教案篇八

1、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徒劳”、“无济于事”、“暖人肺腑”等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根据课题质疑,并能在阅读课文中根据人物的表现提出心中的疑问。

【教学重点、难点】。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在阅读课文中根据人物的表现提出心中的疑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表扬学生上课精神饱满。

2、出示:眼神。

(1)齐读。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这位老人又读懂了谁的眼神?是怎样的眼神?

二、自学课文。

带着问题轻声读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找到相关的句子后用直线划出。

三、品读课文。

1、学生交流答案。

2、这也就是课文第5节中老人说的一段话。(媒体出示)。

(1)自己试着读读这段话,不仅要读通,更要读懂。

你读明白了什么?

交流板书:

冷漠、不关心前几位骑手。

老人。

仁慈、同情最后的骑手。

(2)“学贵有疑”,你还有什么读不明白的?

对课文中字、词不理解:无济于事、……之状。

对课文内容不理解:“这样一个机会”指怎样的机会?“老人最需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3、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小节好好读一读。

(1)媒体出示第1节:指名读。

(2)这是文中的描写,现在请大家用上这些词语再来说说老人当时的处境。

(媒体出示词语):

两鬓苍苍老态龙钟凛冽刺骨焦急万分抖抖索索漫天飞雪。

(3)自由说、指名说。

(4)此时此刻,老人的眼神是--(焦急、期盼……)。

板书:

焦急、期盼。

老人。

4、就在这时,羊肠小道上走来一队骑者,当老人向这队骑者投去求助的目光时,他却看到了不同的眼神。(出示第5节)再读第5节。

5、那么,老人对这两种眼神的分析对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骑者不同的行为吧!再读第2、3节,找到他们不同的表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媒体出示相关句子)。

(1)让我们先来看看前几个骑手的行为,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课文第5节来说一说。

(出示填空)。

突然,冰冷的羊肠小道上由远而近传来了有节奏的马蹄声,老人怀着焦急的心情,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可是这些骑手们,个个流露着的眼神,他想:。

自由说、指名说、再自由说。

(2)齐读填空。

(3)指导朗读描写最后的骑者的句子。

就当最后一个骑手将要和他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看到他的眼神里流露着--(齐说)。

于是,便向他提出了帮助的请求,自己试着读度这一节描写骑者的语句,想想该怎么读好它。

指名读(媒体出示红点)。

齐读,读好骑者当时帮助老人的行为。

6、引读第4、5、6节。

虽然骑者帮助了这位当时处于困境中的老人,可是,他还是感到非常奇怪:这位老人怎么会知道自己一定会帮助他呢?于是,他问老人--(齐读第4节)。

老人听了后,如实地告诉了这位骑者:他已在这里等了一段时间了,并且知道谁更有美德。那是因为--(齐读第5节老人说的那段话)。

这段暖人肺腑的评价出动了骑者,他感动地说--(齐读第6节)。

四、深入体会。

1、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也知道,这最后一位骑者就是--(托马斯.杰弗逊)(出示媒体)。

他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受到人民的爱戴。

2、总结: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想杰弗逊的眼神也反映了他的心灵。怪不得他在成为总统后能受到人民的爱戴。

3、写话练习:相信这位总统在经历了这件事情后,一定受到了许多的启示,那么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会有些什么启发呢?请写一、两句话。

在阅读了这篇课文后,让我也感触颇深,所以我也写了这样一句话(媒体出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