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30:15 页码:11
2023年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模板15篇)
2023-11-19 10:30:15    小编:ZTFB

自然界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系统,包含了无数种类的物种和自然现象。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有效的改进方案。这是一些来自各个领域的优秀总结范文,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一

意为“使者”,即“出使的人”

如: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前“使”意为“派”“派遣”,后“使”意为“使者”。)。

表假设,可译为“假使”“如果”等。

如:a.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献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1)叫,让,派遣。如:

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琵琶行》)。

b.乃使蒙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过秦论》)。

2)奉使命,出使。如:

a.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b.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孔雀东南飞》,“使命”即“出使的命令”。)。

3)主使,指使。

如:……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

4)使者。如: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5)使唤。如:

(人皆得以隶使之)。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二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下面提供的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

来源:搜狐教育社区。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三

1、回头看;回头。(赢得仓皇北顾)。

2、看。(顾野有麦场)。

3、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顾惜,顾念。(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考虑。(大行不顾细谨)。

6、但是。(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7、仔细端详。(顾玩)。

8、表轻微转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9、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1、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2、振动。(微风鼓浪《石》)。

3、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4、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5、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1、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2、建筑房屋。(盖屋)。

3、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

4、遮盖,掩盖。(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

5、崇尚。(盖威)。

6、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盖世无双)。

7、加上。(盖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9、承接上文,表推测,大概。(盖其至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通家尚负责。)。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人不传非亲非故)。

2、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非同小可)。

3、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责怪,反对。(是是非非)。

5、没,无。(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2、当时候。(方此之时)。

3、正在。

4、将要。

1、发射。(百发百中)。

2、出,出发。(朝发夕至)。

3、派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4、起,起用。(舜发于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5、打开,掀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7、发觉,泄露。(恐前语发)。

8、拨动。(施关发机)。

9、发动。(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发出,抒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发号施令)。

11、花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数量大,与寡或少相对。

2、称赞;赞美。(故传天下不足多也。《论积贮疏》)。

3、增加。(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荀子》)。

4、大都,大多。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往往多读几遍,文意自然就明了了。要注意根据已知的上下文的意思去推知个别的未知的难懂的字词的意思。根据语境和语言规律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的方法有:

1.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不速之客)。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

臣从其计,大王赤赦臣。(言听计从)。

2.借助较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通五经,贯六艺。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比如: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变姓名,诡踪迹。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3.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如:

“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为“辶”,联系后面的“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其是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4.声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

“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的意义。“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

5.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中“跬步”的意义。“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举,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同理可以推出“梅以欹为美,正则为景”句中“欹”的词义为“不正”或“倾斜”;“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中的“殚”义可由熟悉词“竭”的意义推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的“弥”可由“愈”义推知。

6.选项推断法。

一般来说,文言文后边的设题的选项实际上是对文言文选段比较晦涩难懂的关键字词的某种注解,要充分利用设题的选项理解原文,交互理解。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五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对培养语言的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帮助。

(1)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过不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

第二,教词句理解的方法。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学生笔记本中,文言文部分,我提倡这种方式整理笔记:(一)本课字音字形整理。(二)通假字。(三)重点词,分为实词和虚词的整理。注意整理时,要结合句子。(四)词类活用。(五)一词多义。(六)古今异义这六大部分。因为,整理的过程就是系统复习巩固的过程。

有的同学不爱动脑,让学生自己翻译时,喜欢抱着资料看。这样很不利于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听课。有资料很好,但要用得恰到好处。对于资料提倡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两个环节的使用。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六

江苏省兴化中学王广清。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具体阐述。

一、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如20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应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再如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11题c项:“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由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天津卷第11题c项“一日一夜与虏相及”,题干解为“达到”,据原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可知,此处应为“追赶”意。

二、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奔”也应作“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显然不同。再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三、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破题”。如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孙)登辞疾不受(急速)。从句法关系来看,“辞疾”即“辞以疾”,是“以疾辞”的倒装,全句犹言“登以疾辞而不受”,即“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孙权的赏官”,题干中解释为“急速”显然不对。又如20高考北京卷第17题,要求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关键是对“多”的解释,从句法来看,“管仲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见“多”只能是动词,联想到学过的“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为“称赞、赞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刚好相符,因此全句意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少考生将其译成“天下像管仲这样贤明的人不多”是错误的。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其解作“空闲”是否正确呢?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资佐证。

四、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再如高考全国卷第11题d项为:齐人追亡逐北(败逃者)。“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可见原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

五、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此外,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d项“讼者多两让而止”,句中“两”命题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确?据上文“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诉讼的双方称为“两造”,就可推知此处“两”应该解做“双方”,而非“两次”。又如福建卷第11题d项“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作者邮箱:xhwgq@。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七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

d、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二、全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4)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卖炭翁》)。

(5)宋何罪之有?(《公输》)。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a、(2)(3)(5)(7)b、(2)(3)(5)(8)。

c、(3)(5)(7)(8)d、(3)(4)(6)(7)。

三、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b、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之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d、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与众不同的被动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c、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d、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

五、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c、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涉江》)。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八

3.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九

首先把课内的课文弄清弄懂,在学习课内文言文中最基本的是课下的注释还有通篇解释时不懂的字词意思或者语法,做到最起码能够把整篇文章完整的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大家能懂得意思。

其次,在初学文言文阶段,文言文对我们而言如同一门外语,我们不了解的很多,这时需要我们要有一种较真的精神,具体到每一个字都弄明白它的意思或者作用。

另外,多读课文。“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起初不明白的,多读几遍意思慢慢就明白了,在读的时候注意怎么断句,培养自己的语感。在判断如何断句的时候,它的意思大概就浮现眼前了。

课内文言文要做到熟练,对文中的字、词、语法、作用做到印象深刻,自己课下做好总结,即同一个词它的作用遇到过多少个,分别是什么,根据课文记住例子。

课外文言文起一个拓展的作用。在起初接触文言文时,由于缺乏对字、词意思、词类活用等作用以及语法的了解,起初学生读不懂很正常,这需要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就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一样,从开始的不懂到后来的熟练,都需要经历一段知识积累的过程。课外文言文的扩充,是在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同一字、词更多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扩充学生的知识库。

3.准备好词典。

在学习文言文,或者自己看文言文的时候,希望学生养成一个习惯:古汉语词典不离身。在看文言文时,遇到不懂的就去翻词典,在看词典的时候,养成一个习惯,把它的每一个意思看一个遍。同时有例句的,试着自己根据它给出的词义,能不能看懂例句的意思。

4.好习惯的养成。

古汉语词典不离身—养成查词典的习惯。

多动脑—思考它在文中属于词典解释中哪个意思,可以一一套入尝试翻译对不对。

多动嘴—不明白的句子,不知道怎么断句的句子,发声读出来,看看怎样断句合理。

多动手—查词典以及注意看懂后把词典上遇到的几个比较基本的,比较常见的意思记在这篇文章旁边,最好配有例句。保存好这份资料。

资料的收集—把文言文做过的资料都放在一起,为复习做好准备。

5.文言文学习方向。

字、词词义或作用。

词类的活用。

常见句式:判断、疑问、省略等。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方法:增、调、留、换。

起初对古文不了解,会觉古文是很枯燥,容易让人感到厌烦的东西,等到我们的文言文知识库基本建立,大家会喜欢上文言文,很多要说的话,简短的话语就可以表达出来,语气词的使用虽然看着没什么实际意思,但是读起来很有意境。明天我们就来看看,文言文中大概要学习些什么。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十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容斋随笔》)。

【爱】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旧唐书·列传三十五》)。

【按】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旧唐书·杜伏威传》)。

【拜】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北齐书·袁聿修传》)。

【报】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左传·展喜犒师》)。

【鄙】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壁】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书巢记》)。

【病】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金史》卷一二八)。

【除】(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左传·齐桓公伐楚》)。

【次】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留侯论》)。

【卒】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十一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掌握常用义,照顾特殊义。例如“之”字,作代词、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表前置宾语)是通常用法,而作动词“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讲则是特殊义用法。

筛选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来,主要考查的是以写人为主的史传文,且题目一般是用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的形式,要求考生选择全部表现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是,将6个句子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则要求从记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关系、事件的发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阅读对象。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十二

词性。

例句。

出处。

动词。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魏学洢。

详细。

形容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陶渊明。

交通。

交错相通。

形容词。

“阡陌交通”

妻子。

妻子和儿女。

名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与世隔绝的境地。

名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论。

不要说,更不要说。

“无论魏晋”

如此。

像这样。

介宾短语。

“诣太守,说如此”

鲜艳。

形容词。

“芳草鲜美”

形容词。

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

大腿。

名词。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古代王侯的自称。

代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研究。

动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文理。

文采和道理。

名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伤仲永》。

何苦。

哪怕。

副词。

“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当然。

副词。

“宜乎众矣”

《爱莲说》。

父亲。

名词。

“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

认识。

动词。

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王安石。

记住。

动词。

“默而识之”

《论语十则》。

居住。

动词。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列子》。

请让我。

动词。

“请从吏夜归”

《石壕吏》。

美丽。

形容词。

“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陶渊明。

漂亮。

形容词。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认为……美。

形的意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使……聚。

动的使动。

“聚室而谋”

《愚公移山》。

阻止。

动的使动。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栖息。

动词。

非梧桐不止。

《惠子相梁》。

以……为苦。

形作动词。

“惩山北之塞”

《愚公移山》。

北面。

名词。

“惩山北之塞”

向北。

名作状。

北饮大泽。

《夸父逐日》。

成为灵异的水。

名作动。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

扰乱。

形作动。

“无丝竹之乱耳”

造反。

动词。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大道之行也》。

害人。

名作动。

盗窃乱贼而不作。

使……劳累。

动作使动。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牵牵连连的。

名作动。

“不蔓不枝”

《爱莲说》。

枝枝节节的。

名作动。

“不蔓不枝”

显得清幽。

形作动。

“香远益清”

举行宴会。

名作动。

“会宾客大宴”

《口技》。

哭着。

动作状语。

“忽啼求之”

《伤仲永》。

宾客。

客人。

名词。

“会宾客大宴”

《口技》。

以宾客之礼相待。

名作动。

“宾客其父”

《伤仲永》。

以……为利。

意动。

“父利其然”

风烟。

在风烟中。

名作状语。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箕畚。

用箕畚。

名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跳着。

动作状语。

“跳往助之”

用尽。

形作动。

“吾与汝毕力平险”

全、都。

形容词。

群响毕绝。

《口技》。

说出。

名作动。

“不能名其一处”

出名。

名作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

名字。

名词。

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王安石。

擅长。

形作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奇异、罕见。

形容词。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核舟记》。

余数、零数。

名词。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钻洞。

名作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每天。

名作状语。

“日知其所亡”

《两小儿辩日》。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十则。

到东方。

名作状语。

“孔子东游”

《两小儿辩日》。

吹箫。

名作动词。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

像狗一样地。

名作形。

“其一犬坐于前”

《狼》。

打洞。

名作动。

“一狼洞其中”

指屠户。

动作名。

“一屠晚归”

以……为耻。

形的意动。

“不耻下问”

《论语十则》。

新知识。

形作名。

“温故而知新”

苟且。

副词。

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表示希望。

副词。

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通“以”

副词。

自董卓已来。

陈寿《隆中对》。

停止,放弃。

动词。

是亦不可以已乎。

孟子《鱼我所欲也》。

停止。

动词。

白露未已。

《诗经》(《关雎》)。

通“欤”

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孟子《鱼我所欲也》。

动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

通“举”,选拔。

动词。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给予。

动词。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欣赏。

动词。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这个。

代词。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这时。

代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王安石。

动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兴起。

动词。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大道之行也》。

奋起,指有所作为。

动词。

而后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老鼠发出的声音。

拟声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口技》。

招致,引来。

动词。

不可屈致也。

陈寿《隆中对》。

买到。

动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对……说话。

动词。

听妇前致词。

《石壕吏》。

总共。

副词。

凡三往。

陈寿《隆中对》。

衡量,估计。

动词。

孤不度德量力。

怎样。

代词。

计将安出。

怎么。

代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陈涉世家》。

挟持,控制。

动词。

挟天子而令诸侯。

陈寿《隆中对》。

大概。

副词。

此殆上天所以资将军。

亲自。

名作状。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时候。

名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发扬光大。

形作动。

以光先帝遗德。

给予。

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亲近。

形作动。

亲贤臣,远小人。

以……为亲。

动词。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亲戚。

名词。

亲旧知其如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疏远。

形作动。

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离人远。

形作动。

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

远播。

形作动。

香远益清。

《爱莲说》。

出身鄙野。

形容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出师表》。

目光短浅。

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边境。

形作名。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辱,降低身份。

动词。

猥自枉屈。

诸葛亮《出师表》。

承认,同意。

动词。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隆中对》。

答应。

动词。

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出师表》。

这样。

代词。

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朱熹。

地方,处所。

名词。

不知何许人。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大概,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副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斟酌。

斟情酌理。

动词。

斟酌损益。

诸葛亮《出师表》。

减少。

动词。

斟酌损益。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增加。

动词。

斟酌损益。

诸葛亮《出师表》。

更加。

副词。

香远益清。

《爱莲说》周敦颐。

顽固。

形容词。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本来。

副词。

固众人。

《伤仲永》王安石。

即使。

副词。

虽人有百手。

《口技》林嗣环。

虽不能察。

《曹刿论战》。

虽人有百手。

《口技》。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即使这样。

关联词。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公输》--《墨子》。

方圆。

名词。

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副词。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闲情记趣》沈复。

当……时。

介词。

方其远出海门。

周密《观潮》。

书信。

名词。

一男附书至。

《石壕吏》。

动词。

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王安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司马迁。

书写。

名词。

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王安石。

字条。

名词。

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司马迁。

于是。

关联词。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震动。

动词。

波澜动远空。

王维《汉江临眺》。

聊且,暂且。

副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江城子》。

参与。

动词。

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夹杂。

动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林嗣环。

中间。

名词。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闲情记趣》沈复。

间或、偶然。

副词。

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肉食者。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名词。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牺牲。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名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为人所信服。

动词。

小信未孚。

真诚、诚实。

形容词。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十则。

赐福,保佑。

动词。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气。

名词。

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案件。

名词。

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实情。

名词。

必以情。

可以。

副词。

可以一战。

凭借。

动词。

可以一战。

因为。

连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依据,按照,顺着。

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介词。

以从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闲情记趣》。

驱车(追赶)。

动词。

公将驰之。

《曹刿论战》。

策骑。

动词。

愿驰千里足。

《木兰诗》。

于是,就。

副词。

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已经。

副词。

既克。

原因,缘故。

名词。

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问其故。

《两小儿辩日》。

旧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所以。

关联词。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

旧、老。

形容词。

故人具鸡黍。

《过故人庄》。

旧,原来的样子。

名词。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蒲松龄。

击鼓。

名作动。

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

打鼓。

名活用动。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

第二次。

数量词。

再而衰。

《曹刿论战》。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形容词。

彼竭我盈。

曾不盈寸。

《核舟记》魏学洢。

充满。

动词。

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

倒下。

动词。

望其旗靡。

《曹刿论战》。

相称。

动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

护城河。

名词。

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头发。

名词。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

出发。

动词。

有时朝发白帝。

《三峡》郦道元。

起,指被任用。

动词。

循环舜发于畎亩之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十三

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吕氏春秋》)。

【阿】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北史·宋隐》)。

【伐】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义田记》)。

【富】众多。

【译文】繁多的音乐和女色,众多的妻室子女,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后汉书·列传二十九·赵咨传》)。

【干】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5.致知在格物。(《大学》)。

【格】推究。

【译文】推及知识(真正明白)在于(深入)推究事理。

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史记·大宛列传》)。

【更】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三国志·魏书十一》)。

【购】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北史》)。

【规】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宋史·黄庭坚传》)。

【过】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1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醒心亭记》)。

【憾】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十四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2.以。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高考文言文实词伯的用法汇总篇十五

通假字不常出现,而且高中课本要求掌握的通假字也就是一百来字,翻译时,如果照某字的一般意义翻译不通,就应该考虑该字是不是通假字。要找出其“通”的字,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去考虑。找出本字后再去翻译,整句话的翻译如果很通顺合乎情理和语境,采分点就找对了。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程(指传主孙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指阎景)。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镇即下车,持节诏之。景曰:“何等诏?”因斫镇,不中。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

(选自《后汉书·孙程传》,有删改)

答案 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

采分点 匈,通“胸”,胸脯;禽,通“擒”,擒获。

2.立(指传主赵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选自《宋史·赵立传》)

答案 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得分点 趣,通“促”,催促;讫,通“迄”,最终。

高考大纲要求掌握120个实词,而每个实词又都有多个含义,只靠死记硬背很难轻松应试。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准确的义项。而且考试也主要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推断能力。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公(指传主王旦)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选自欧阳修《王公神道碑铭》)

(1)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

答案 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才升迁。

采分点 久,使动用法;宜,适宜,非“应该”义;迁,升迁,不可译为“调动官职”。

(2)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

采分点 寒士,贫寒的读书人;争,争抢,不可译为“争取”。

4.翻(指传主虞翻)出为富春长。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选自《三国志·虞翻传》)

(1)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答案 后来虞翻被所在州府推举为秀才,汉朝廷召他为侍御史,曹操当了司空,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去任职。

采分点 举,被举荐;辟,征召;就,就任,赴任。

(2)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答案 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严,进谏规劝,孙权不高兴,加之他的秉性又不合世俗,常常被人毁谤,因而获罪被流放丹杨泾县。

采分点 数,多次;见,被;坐,因……获罪。

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翻译中的.重点,出题人一定会考察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词类活用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语法来判断:

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其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其意义。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选自杜琼《雪屋记》)

答案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采分点 “木”“土”名词活用为状语,“病”名词活用为动词,大意对。

6.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选自宋濂《桃花涧修禊诗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