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7:07:50 页码:8
最新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模板14篇)
2023-11-10 07:07:50    小编:ZTFB

教案的结构应当合理,包括引入、导入、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指导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一

朱自清的散文讲究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的模范”,实在是“美”;笔者以为,这“美”就在于其意境的深邃隽永,让人觉得韵味无穷,美不胜收,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就是这样一意境清新优美的散文佳作。

凡好的文学作品都含有深沉的意蕴,具有优美的`意境。王国维就说过,“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意境之重要。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画面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文学作品中,意境便是它的神,它的魂,它的中心;一好的文学作品,其生命力、其美学韵味就正表现在意境上。对此,朱自清的《荷》文便是最好的诠释。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文学作品意境的创设,最重要的就是立“意”。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说:“意境乃心造之境也。”笔者以为,这“情语”即是“意”,这“心造”的过程就是作者精心“立意”的过程。

《荷》文立意新奇,表现出一种柔和的矛盾美。文章开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写作前心境的写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里是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这就为全文奠定了充满“矛盾”的基调;作者出门观赏“荷塘月色”,希望“另有一番样子”,从而摆脱矛盾、苦闷的心情,于是便觉得“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却正是作者那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心境的写照,也恰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之所在,即抒发一种“淡淡的忧愁”和一种“淡淡的喜悦”。例如:作者一时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有“独处的妙处”,尽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一时又觉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看到眼前的“荷塘月色”,想到“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是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另外,如果我们把“屋”、“妻”、“闰儿”等看成是“现实”,把“荷香月色”等看成是“理想”的话,那么可以说作者的“情”和“意”仍交织着“苦闷”和“向往”。这一切都是矛盾的,而作者却把它们表现得又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和谐”,从美学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柔和的矛盾美”。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极其重要,这是由其特性决定的。意象既具有约定俗成性、象征比喻性,又具有多义歧解性。因此,只有选取恰当、精巧的意象,才能准确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所确定的“意”;当“立意”确定之后,“取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荷》文取象新鲜,追求朦胧的色调美。

首先,在原因上,这是由其矛盾的心情决定的。因为在意象建构的过程中,取象受立意的制约。《荷》文写于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情绪低落,思想苦闷,文章立意上自然会充满隐隐的却又是深沉的矛盾与愁苦的心绪,因而所选取的意象自然带着“灰暗”“朦胧”的色调。

(1)色彩——灰暗,如“淡淡的月光”、“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班驳的黑影”、“阴阴的”“树色”,等等。

(2)声音——模糊,如“迷迷糊糊”的“眠歌”、“渺茫的歌声”、“脉脉的流水”,等等,这些意象都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的心绪。

文学作品中意境实际上就是作者用意象精心“组合”而成的一幅幅“图画”,包括自然风景和生活情景;“具有画面感”往往是我们“再现”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最直接的、也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效应”。我们从“画面”中艺术氛围或境界中,即可体味出隐藏在其间的深沉的意蕴,包括思想感情、美学韵味、生活底蕴等。

《荷》文在意象建构上“超凡脱俗”,追求美学上的“和谐”、“对称”,构建的图画极具和谐美。

从整体看,作者采用“辐射式”意象组合方式。中心意象为(“心里颇不宁静”的)“我”,子意象主要有(“淡淡的”)“月色”、(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等。作者采用这种组合方式,将天上的“月”、地上的“荷塘”,还有连接它们的“我”,组成一个“月(色)——我(朱)——荷塘”三维空间式的共存并发的图画;同时,使得“画面感”更集中,“画外意”更突出。

从局部看,作者采用并置式意象组合方式。这主要指将一组群体意象用并列的或对比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集中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例如,“院子里”一节,并置的意象有“满月”、“欢笑(虚)”、“眠歌”,表达的“意”为“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小煤屑路”一节,并置的意象有“(蓊蓊郁郁的)树”、“杨柳”、“(淡淡的)月光”,表达的“意”为“今晚却很好”——淡淡的喜悦,等等。通过这局部的意象组合,形成不同的画面,感情上交织着“忧愁——喜悦”、“苦闷——向往”的矛盾,审美上却传达出一种和谐与柔美之意。

另外,作者在意象建构(组合)上还注意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包括通感)取象立意,注意虚实结合,动静搭配,情感起伏;同时还运用比喻、通感、叠词等手法,使文章既具有“图画美”,又具有“音乐美”。

总之,朱自清《荷塘月色》在意象建构上另辟蹊径,不落窠臼:立意新奇,取象新鲜,意境清新幽雅,从而传达出一种朦胧、和谐、柔美的美学韵味,使我们在看到一个“矛盾”的真实的“朱自清”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二

作者: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赏析。

一、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三、特色。

1.欣赏景物描写。

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三

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爱不释手,我几乎背下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暑假,当我走进清华大学,再次捧读先生的这篇抒情散文时,竟感到自己离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颇不平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憎恨。他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暂时忘记忧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进了我和作者的距离。希望以后我再与荷塘相见时,已能真正读懂作者不宁静的内心了。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中国作文网”第一个就是。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四

其实最近总想写点什么,但是当双手放在键盘上的时候,总是为自己的“囊中羞涩”感到可笑――明明缺乏文采,明明缺少灵气,却总是在重复做着一项让人在繁忙的工作、嘈杂的环境下能够稍微静下心来的工作,或许是我的精神寄托吧。

一个是徜徉于荷塘旁,静静地享受这美好、独处时光的宁静文人,一个是“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美国侮辱性的施舍”的爱国战士,这两种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碰撞、激荡,构成了朱自清的两种鲜明的性格。也许,文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吧。但无论是哪一面,都是通过读他在不同时期写出的文章得来的,绝不是个人的臆想,也绝不是无端的猜测。

第一辑,感悟生活,让我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感悟。读《匆匆》,感慨于他对时间的细致琢磨,感慨于他对青春年华的默然怅惘;读《忆跋》,便明了:原来惆怅,就是飞去的梦因为飞去的缘故,一律是甜蜜蜜而又酸溜溜的;读《荷塘月色》,感动于朱先生那种脱离世俗的藩篱、独处于世外桃源的惬意、闲适;读《春》,让我晓得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学生,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不管他原来怎样,不管他成绩如何,至少他们都在成长着,这才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第二辑,故人旧事,没有太多煽情的文字,也没有长篇大论,有的只是质朴的情愫以及如同私语的呢喃。读《背影》,朴实的文字,却将父亲得形象写得高大鲜明,让人感受到“父爱如山”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读《白采》,看出作者的人品――虽只见过一面,交情不深,但作者却将这样的姑且算是朋友的人,写得如同交往了好久的老友一般,让人敬佩;读《阿河》,看出先生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开明知识分子,虽心有余帮助,却力不足以撼动封建伦理纲常的“无可奈何”;读《给亡妇》,没有特别哀伤的气氛,也没有如泣如诉的倾诉,但却从中读出了先生对于已故妻子的爱恋和怀念,真挚的感情蕴含在和妻子的“闲话家常”中。

第三辑,行走的踪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一句口头禅,也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个文人所必须修行的课业。读《扬州的夏日》,既跟着作者观赏了扬州的美好景致,又温习了一下扬州特有的民俗,真是应了那句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了;读《罗马》、《威尼斯》,虽然先生写得非常好,有静有动,有详有略,但由于自己实在缺少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却总是感觉心里不太舒服;读《吃的》,却让我知晓:原来讲究吃东西的,不仅仅只有中国人,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也有特别的讲究。

第四辑,思索人生,如同题目一样,真的是有许多思索,不过这思索却是先生的。读《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生命真是低贱到可以了,七毛钱,让你想,怎么都想不到能买到一个女孩子吧!这是对旧社会的强烈控诉!读《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我们知晓了种族歧视是多么严重,一个小小的“白种的小洋孩子”,竟然敢公然挑战成年人,美丽的外貌与丑恶的心灵做出了淋漓尽致的对比;读《论沉默》,沉默,是一种艺术,就和说话一样,该说话时保持沉默,该沉默时说话,都是极不明智的选择!虽然沉默是金,但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能达到“金子的质地”。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认认真真边读边做笔记的一本散文书,虽然原来对散文并不是特别崇尚,但是先生的这本书的确改变了自己对散文的某些看法。尤其是先生的《论百读不厌》所指出的,读不懂是因为读得不够多,品得不够细,经典的内容是需要每个人多读多品才能悟到的。要想和作者对话,必须读到自己的心坎儿里,读到作者的心坎儿里才行。

于此,或许会好些吧。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五

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影响极大的现代诗人和散文家。

“五四”前后,在进步思潮的推动下,朱自清开始了新诗的创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此后,他更把彩笔伸向了散文领域,进行着艰辛的开拓。他的诗情凝注于笔端,用写诗的功力,努力在散文中创造诗的意境。在酣畅淋漓的叙事中,有时夹以机智的议论,揭示着哲理,见事见理。他的委婉细腻的抒情,常巧妙地融于绮丽多姿的景物描写之中,做到物我合一,见景见情。他在民族散文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刻意求新,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而积极地探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当时为读者传诵激赏,而且至今还是为群众欣赏的具有典范性的作品。

誉满文苑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朱自清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没有颓唐消沉,而是时时泄愤懑于诗文。虽然絮絮低吟不同于震撼人心的呐喊,可同样是战斗,同样是历史的一个回声。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这篇散文选进现行教材时作了删节。现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本文的文眼。

“颇不宁静”四个字,似乎言犹未尽,一般来说,继续抒发胸臆才顺理成章,但作者的笔锋却转向了晚上乘凉时的所想、所见、所闻。这样“颇不宁静”的表述,就如同悬念似的抓住了读者的心。

作者先写所想:“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再写所见:“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后写所闻:“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些仿佛与作者的情绪没有联系的白描,却创造了一种凄楚、孤寂的氛围,是为“颇不宁静”的心情着色,也是为描写皓月清光下的荷塘垫笔。

心有隐忧,能向谁去诉说?荷塘或者可以使自己得到片刻解脱。作者受到情绪的压迫、景色的吸引,终于带上门走向荷塘。这一行为是有着心理活动根据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这是什么缘故呢?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这一段里对淡淡月光的描述为正面写荷塘定了基调。淡淡月色是景物的色调,淡淡哀愁是内心的情调,交融在一起,不仅使读者踏进了淡淡月色笼罩下的荷塘,而且也踏进了作者那被淡淡哀愁笼罩着的心灵里。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

“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这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它为四、五、六三个重点段作了足够的铺垫。

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和脉脉流水。符合人物观察景物的顺序。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这样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

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真使人宛然若见。

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怎样“更见风致”呢?由于前边形象描写的具体和逼真,读者完全可以在已获得的内心视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想象,作者就不必多说了。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他首先从月色的角度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的比喻,把月光写得流动、轻柔,而且突出了它那空灵、明彻的特点。“泄”字化静为动,更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作者写荷塘上水气氤氲,在月色映照下泛起“薄薄的青雾”。这就准确地抓住了月色和水气揉合在一起的那种特殊的色彩。第二句从景物角度写月色。月光笼在花间、叶上,花叶有如“牛乳中洗过一样”。牛乳并非透明的,那就是说,眼前的花叶给人一种终隔一层,不甚分明的感觉,同时也恰恰表现出作者一时朦胧、恍惚的心理状态。此景此情,就象“笼着轻纱的梦”一般,既是写景,也是写情。满月而不能朗照,才使荷塘愈加显得虚空、缥缈,唯有这样的境界,作者一腔愁绪,才得暂忘、暂解。因此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心理的象征。

用梵婀玲(即小提琴)奏著名曲来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便化为耳边悠扬的旋律。

读者可以凭借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这种对月色的描写,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六段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荷塘周遭的树木“乍看象一团烟雾”,这是从面上写树的整体形象。独有杨柳的丰姿能让人辨得出,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描写月色。然后,视野扩展开来,写了依稀可见的远山。荷塘有了这样一个写意般的幽深的背景,更衬托出月下荷塘的宁静。接着,树缝里一两点灯光闯进作者的视野。无精打彩的灯被比喻为渴睡人的眼,十分别致。这一比喻可能触发读者对于此灯下人们的种种联想。现实的生活步步逼近了,刚才的美妙的幻觉慢慢在消失。曾是听而不闻的蛙叫、蝉鸣,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心境。作者曾据为己有的别有天地的境界,化为乌有。作者终于发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恍然若失的慨叹,这就和开头写的“颇不宁静”的心绪照应起来。

以上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触物兴怀,笔笔是景,笔笔是情。画意浓,情更浓。在这宁静的荷塘景色的描绘中,我们时时感受到作者情感波澜的冲腾。

第七、第八两个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写江南采莲,继而以南朝乐府《西洲曲》的诗句来表现古代江南采莲的幽美情景。这由此及彼,抚今追昔的联想,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畔没有得到排遣之后的必然去向。抒怀乡之衷情,发怀古之幽思,能否消除心上的郁闷呢?答案是否定的。蒋校长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的江南,在血雨腥风之中,又怎么会有“采莲南塘”的佳境呢?作者不仅不能摆脱世间事,反而更“惦着江南了”。惦记着什么呢?没有讲出,只是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心事浩茫,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产生“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在哪里呢?在这儿也给我们含蓄地作了解答。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之所以“颇不宁静”,是由于对祖国命运忧心忡忡,而不是基于考虑个人得失的多愁善感。全篇文章至此感情达到了顶点,在这巧妙的点题之中,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

荷塘漫游也好,怀古思乡也好,幻觉中的自我虽一时能远远地离开现实,关怀时代命运的作者最终仍要回到现实中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文章至此作了看似平淡,却是情味无穷的收束。说明现实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不应逃避的。带门而出,推门而入,首尾呼应,结构十分严整。以上是文章的第四部分。

这篇散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贯串全文。实则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牵动着步履,步移而景换。读者似乎追随着作者的行踪,实际上是在作者情感的波澜中浮沉。情感的变化起伏,又都是现实的投影。缘情写景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深沉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由于“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尽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朱自清文集(一)·短诗与长诗》)因此,在景物描写中能极尽起伏变化之能事,是情感使然,绝对不仅仅是文字技巧问题。这种以情带笔,使笔墨翻澜,意境跌宕,结构严整,又富有变化的写法,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娓娓谈来,如叙家常,倍觉亲切。其中巧妙的比喻形象,象是一颗颗明星,熠熠照人,使满篇生辉,又不露丝毫雕琢的痕迹,确实是大家手笔。

这篇散文给我们打开了一篇有声有色的画卷。从画卷中隐约可见地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位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综观朱自清曲折艰辛的一生,重读这篇《荷塘月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正在于此。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六

1、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3、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a、请学生熟读课文;

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一、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三、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

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

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

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四、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五、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七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思绪在一方荷塘边停住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它被这月色下荷塘的美丽景色吸引了陶醉了。我极力在我记忆的屏幕上追寻着,这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这淡淡月色下的荷塘风景,竟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遥远。它朦朦胧胧飘飘渺渺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最终一个特写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荷塘月色》朱自清的散文。

那是我初中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曾记得课文最后的要求是背诵全文。正是花季的年龄,记忆力极好,一个早自习下来就熟记于心背的滚瓜烂熟。为此老师还让我站在讲台上,在全班同学们面前背诵了《荷塘月色》,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我爱这篇课文,更爱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意境。几十年过去了,每每忆起,那优美的语句如山中小溪,潺潺跳跃在我的心田,轻轻拨动着我的心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细细忆来,如临其境,如闻其香。荷花如此美丽动人,不经意间我便爱上了她。我对荷花逐生深深的爱恋,还要追寻到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很多时候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诸多的往事都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而外婆家西河下的“大泉”(一个大水塘,塘底有泉水涌出而得名)和我同年的伙伴――表哥,却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却。大泉有三亩多大,清澈见底的泉水常年流淌,表哥常常领着我在那里游泳,戏水,捉鱼抓虾掏螃蟹。那里是我童年的乐园,幸福的摇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离“大泉”不远的地方那个人工挖掘的荷塘。

荷塘面积约有半亩大小,水是从“大泉”里引来的,水很浅,是专门种植莲菜的。每当六七月份荷花盛开的时候,那便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表哥领着我常常站在荷塘边,尽情观赏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和那一片片硕大的荷叶。一根根荷箭亭亭而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那满塘的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水面,有的亭立在水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近处的是碧绿碧绿的,远一点的是墨绿一片,放眼细瞧,中间还夹着一些带有点嫩黄的新叶,我记不得有多少次都是举着大大的荷叶,冒雨跑回家的。有的像一把把扇子在风中摇曳;还有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上面还托着晶莹透亮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夜空银河里的明星,又似那碧海波涛里点点的明珠,在叶片上滚来滚去煞是好看。翠绿的荷叶丛中,姿颜娇艳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微含笑意。各种颜色的花朵千姿百态,婷婷玉立。娇羞欲语,盈盈欲滴。满塘清香,沁人心脾!

红的娇艳璀璨,紫的优雅浪漫,黄的温馨典雅,粉的清淡美丽,白的纯洁无暇,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濯于青莲而不妖!”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像个含羞的少女羞涩的露出自己的容颜。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凋谢落下来的花瓣,三三两两漂在水面上,像一只小小的船儿在悠悠的漂着。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彩蝶飞舞,嬉戏其间;那蜻蜓闻香而来,款款落在花蕾的头上。不由使人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来。放眼整个荷塘,就像展开一卷斑澜的彩墨画,令人赏心悦目留恋往返。

艳阳高照下的荷花是如此的美丽,那狂风暴雨中的荷花,更显示了它的勇敢与坚强。当大颗大颗的雨点重重地砸下来“噼哩啪啦”响成一片时,闪电的光影里,荷叶摇晃着,呐喊着,毫不犹豫地挺起身杆,张开胸怀,去迎接暴雨的侵袭。丰润的荷叶托起雨水,就象托起万千把锋利的刀剑,细韧的茎杆宁折不弯。等到雨过天晴,经受暴雨洗礼的荷特别惹人心醉。

我爱荷花,我爱她的妩媚艳丽;我爱她的勇敢坚强;更爱她的典雅纯洁。

赏尽了荷花的斑烂与俊美,表哥便领着我在荷塘边抓青蛙捉蜻蜓,玩的忘乎所以,全然不顾满身衣服上沾满了大大小小的泥点子,直至夕阳映照晚霞散绮。

作者简介:韩荣欣,笔名寒若冰,1956年8月生,河南省偃师市大口韩村人。1986年加入洛阳市作家协会。洛阳寓言研究会会员。世界汉诗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偃师市作家协会理事,偃师政协《文史资料》撰稿人。洛神诗词学会副会长、《洛神诗刊》副主编。《洛风》杂志编辑、大河诗刊社偃师分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流淌在心弦上的歌》。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八

文章开,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通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但作者心中的苦闷是否完全被美景所征服、所排遣了呢?他自己并没有忘掉现实带来的苦闷与抑郁,并没有彻底“超脱”那朦胧的、清冷的月色变化,“阴阴的”“烟雾般”的树,没精打采似“渴睡人的眼”的路灯,树上的蝉声和水中的蛙声,把作者唤回到现实中,使作者感到“什么也没有”。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伤感而失望,没有因“不足之感”而麻木,而是在伤感中坚定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黑暗社会的否定。作品“卒章显志”,再现古代江南采莲的盛事,作者虽然感到“无福消受”江南式的美景,却仍“惦着江南”。这里,作者把历史上的采莲图和现实中的荷塘月色遥相呼应,照应开,果断地表明作者对现实黑暗的否定,对江南式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执著的向往,使全优美的情景最后得到升华。本作品的意境开拓是成功的,画面尽管变幻多姿、声情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追求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感情主线贯穿全文,千思万绪融于千姿百态的美景中,达到美不胜收、感人心魄的艺术境界。这一切形成了这写景抒情散文诗一般含蓄深沉、深邃优美的意境。所以,《荷塘月色》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名副其实的。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九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更多。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十

作者: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十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里的段落,我喜欢这两段。美若仙子的荷花,挨挨挤挤碧绿的荷叶,流水一样的月光,高高低低的灌木,飘摇的杨柳,让人感觉恍若仙境一般。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十二

朱自清爷爷,用手上的笔,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用一颗真诚的心,让一个个读者无不感动。包括我!

当我读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篇文章时,心里突然一震,我感到十分气愤。而朱自清爷爷的气愤之情,也体现在字里行间。一个比我小一点点的孩子,竟然会这样。这也是我心里突然一震的原因。小西洋人的举动,使朱自清爷爷伤了自尊,我也莫名其妙感到很伤自尊。我想其中应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想那个小西洋人不仅是在侮辱朱自清爷爷,还在侮辱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为何会这样?因为他是白种人!而白种人之所以是白种人,朱自清爷爷以明白地告诉了我们:因为他们决不婆婆妈妈,决不粘粘搭搭,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而是因为朱自清爷爷写作之妙。他的文章,能用平凡、不华丽的词来打动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让我十分佩服!

朱自清爷爷的这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很清楚地明白: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或黑种人,都是平等的!

而《背影》这篇文章,写出的则是另一种思想感情。一种思父,对父亲怀有歉意的思想感情。那个背影,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浮现在我眼前。

我渐渐喜欢上了朱自清爷爷的作品。他的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十三

朱自清,字佩弦,他的散文以描写见长,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每次捧卷都被他文字中富有诗意的画面吸引,文字外洋溢的真情打动。

他的散文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传神。

与上述绚丽和浓艳风格不同的是朱自清还有另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画面。文中用平易的.文字刻画出父亲爬上站台的细节,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惨淡的处境和对父亲深深地歉疚。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早在十几年前就曾经读过,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仔细品味时,却又无法真切的明了其中的滋味。多年后,我在生活的磨练中,品味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看法,经由这许多经历淘洗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会浮现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倏尔似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有着深刻的寓意。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回答会有很多种说法,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懵懵懂懂的来,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梁,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旅途,这一站起点是生,这一站的终点便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对生的无知,最终导致了对死的恐惧。我们活的时候,争名夺利,无休无止,我们的欲望大的可怕,我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拥有的;我们总是追名逐利,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匆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以前总是似懂非懂,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日子竟是从我们的手中溜走的。不错,仔细回想一下过去,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去聊天,我能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感,但失去的却是宝贵的时光。多么可怕,为什么当时我竟全无所知?!时间不知不觉从我的手中溜走,不知不觉的溜走现在我该怎么办?开始珍惜时间吧!认真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把溜走的时间夺回来,从现在开始,不让美好的青春在匆匆中虚掷。

我喜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钦佩先生的人格,1948年,国民政府节节溃败,通货膨胀。朱自清每月的薪金只能买3袋面粉,体重降到只有38.8公斤。但当吴晗送来《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领美国面粉宣言》时,朱自清毫不犹豫地签上了名字。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先生在贫困中病故。但他高贵的人格和刚直坚毅的民族气节将激励着我们自立自强,永远坚守着忠贞的民族气节。此外,还有那一篇篇温婉清新的作品在一代代读者心中久久萦绕。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案篇十四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二、月夜有无蝉声?

《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这才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公开作答。从这番周折中可以看出朱自清对写文章是极其认真负责,绝不含糊的。

朱自清还从这件事中引出一个更深的教训,他在作答的文章中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我自己在这儿是个有趣的例子。”朱自清这一段话意味深长,它告诉我们轻率的推论会使人们误把成见认作真理,妨碍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接受新的知识,这个体会和认识已经远远超出“月夜”有无“蝉声”的讨论本身了。

今年(1978)八月十二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清华大学为了纪念他,把座落在“水木清华”池边的古老方亭命名为“自清亭”。它和附近小山坡上纪念闻一多先生的“闻亭”比邻而立。朱、闻两位老教授,都是毛泽东同志称颂过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夏日的黄昏,刚下过一回阵雨。雨过天晴,我信步来到荷花池畔。荷塘一片碧绿,间杂着朵朵莲花,微风中送来阵阵清香。

我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是我在中学里读过的。在解放前,到清华念书的时候,我打听到朱先生笔下的荷塘,就是这个荷花池,走去一看,原来不过是一湾死水,几树垂杨,败叶残花,潦倒其间。塘中央还有座小岛,岛上杂树丛生,荆棘遍地,偶尔还从斜刺里跑出一两只野兔来,人称荒岛。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时候,这里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篇文章的头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冷僻而又有几分清幽的荷塘月色,就正好成了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暂时“自由”“独处”的地方了。

我那时虽是工学院的学生,由于爱好文艺和对朱先生的倾慕,对清华园里的进步文艺活动,总是要挤进去听听的。朱自清经常出席文艺晚会,发表演讲。他这时已不是我想象中风度潇洒的诗人,而是一个扶着手杖,身材瘦小的老人了。但看去精神却很好。他认定了前进的方向,提出要做“向下的”知识分子,即接近工农大众的知识分子。他领头发表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和平宣言,在抗议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学生的争人权宣言上签名,起草教授罢教宣言,还常扶着手杖去征集签名。“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这用以自况的诗句,表明晚年的朱自清的确不再是写《荷塘月色》时感伤独处的朱自清了。

在池塘边漫想,清华园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更教人心潮难平。从朱自清的诗句,想到叶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壮志豪情;我想,也反映出今天老知识分子们的心境吧。而《荷塘月色》呢,该另有新篇了。

四、《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要点。

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学生默读课文,参照“练习”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师先读课文、正音并解释词语。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两个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完整,衔接自然紧密,写景与抒情有机地揉合在一起。

五、讲读第一段。

(一)指名朗读。

(二)提问:作者为什么惦念起荷塘来了?作者写自己离开沉浸在寂静中的家有什么用意?

师生共同谈话,注意“忽然”两字。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闰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事萦绕在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这一段是按照什么线索来写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的。按照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展现荷塘月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节)——荷塘(第4节)——月色(第5节)——荷塘周围的树(第6节)。

漫步——思索(线索)(板书)。

(二)讲读第2节:

文章先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提问:这条小路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板书),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幽深僻静。

文章用了对比的方式,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

(三)讲读第3节:

提问:这一节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请学生把“象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段话划出来。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坏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做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四)讲读第4节:

背诵课文第四段,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点?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鉴赏景物特色及语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明珠,比喻,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波闪电,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静写动。

流水脉脉,拟人,默而有深情。

(3)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的感情素淡,宁静,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讲读第5节:

背诵课文第五段,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2)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4)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哪个动词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得更为精妙。

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讲读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八、写作特点: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2)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3)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归纳,教师总结。从荷塘月色美丽景色的描绘中,表露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结、扩展。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附:板书设计。

朱自清。

荷叶像裙形态美。

荷花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