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冰心文章赏析(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4:40:46 页码:10
2023年冰心文章赏析(模板10篇)
2023-11-19 04:40:46    小编:ZTFB

传记是记述一个人一生经历和成就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重点和亮点,对于次要内容可以简洁处理。你可以从范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便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冰心文章赏析篇一

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

励志达人用心分享: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作者简介】。

冰心(1900—.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文章赏析篇二

别离是首悠扬的歌,思念是杯醇香的酒,冰心是那南飞的雁,牵挂是根古老的藤……。

枯藤老树昏鸦。

吾往矣!多情自古伤别离……。

妻:君去好,一片冰心在玉壶。

儿:父去好,家书抵万金。

母:子去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小桥流水人家。

唉!真是在家千马好,出门万事难啊!至今未谋一事,却已“两袖清风”,可堪回首?唯家书一封。

妻:夫如此,妾何为?一链银子。

儿:父不j顷,子难眠。唯有涕流。

母:子受苦,我心亦碎!唤其归来。

一片冰心家千里,不如归去。但见小桥流水,一乡村人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秋思顿起,归心似箭!

古道西风瘦马。

呜呼!路遇起义,车船尽毁,一骑独徘徊……幸遇一叶渔舟,与主人同,然水路沿溯阻绝,不知归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

凭栏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连日征战,一燕尚不可出,何况家书!

冰心一片,冰心一丘,至今才懂你!教我如何不想家!

妻、子、母:君归来,君归来。为君日上一香,杀鸡敬神,四顾西盼,但愿人长久……君无音信,暮不思食,掩面涕流。牵挂至甚,唯有千里共蝉娟。

断肠人在天涯。

我本柔肠,今已寸断!

借酒消愁愁却更愁,泪眼问花花亦不语。夕阳遗梦,曰:明日团圆。却是缭纱。冰心一片,隐隐作痛!

藤枯,树老,鸦已飞去;小桥,流水,物是人非;古道西风,千里难救……教我如何不想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满分理由:

凝练的语言,诗句的引用等等都能夺人眼球。活用《天净沙·秋思句作为小标题,寓其新意,上下串联,水到渠成。半文言式的表达在众多考场。

作文。

中“鹤立鸡群”,主人的“冰心”,家人的“担心”,一切尽在不言中。深远,行云流水,显示出考生厚实的文化底蕴。

冰心文章赏析篇三

冰心(1900.10.5-.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86年,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此后几年,又数次向福建家乡、安徽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国家级勋章。

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1918年,在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1919年,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9,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署名婉莹。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5月,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冰心文章赏析篇四

这是一篇借物寓意的好文章。刚开始写日本的樱花,后来写日本的人,可以说从日本的樱花写到日本的人,是内容的升华。作者冰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也可以建立深厚的友谊,这我才读到了作者的博大的胸怀。由此可见,冰心老人的心胸是多么的宽广啊!作者对樱花的赞美也从侧面赞美了中日之间的友谊。冰心老人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冰心文章赏析篇五

生:我想到的是死亡,正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死亡,正像是有了开始,才会有结束一样。

生:我想到的是春天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我想到的是一个关于西北的藏羚羊的故事,就在猎人的枪口对准它时,那只肥胖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两步,两条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这只藏羚羊只是为了保护它腹中的胎儿,让人感慨生命的伟大。

生: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

(这是极具匠心的开始,给人非常新鲜的感觉。迅速地入题,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似乎每一秒钟都用在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上面。)。

师:是的,生命是一个司空见惯但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谈到生命这个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世纪老人冰心的《谈生命》。现在请大家朗读课文,大声地读起来。

要求咬准字音,比如下面这些字:

巉岩骄奢荫庇芳馨怡悦丛莽吟。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作者是怎样谈生命的,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根据内容说话,说一说生命像什么?用这样的句式说“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它的前身……”

(学生杂然地读课文,说“话”。)。

师:下面准备课堂发言,开始自由发言。

(学生按句式要求各说一句话。)。

生1: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师:生命在积攒着力量。

生2: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他遇到巉岩前阻,有时他经过细细的平沙,有时他遇到暴风雨,有时他遇到新月和晚霞。

师:这就像我们的人生,有阳光也有风雨。

生3: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下聚集生力,在冰雪下欠伸。

师:对,有春天就有生命。

生4:生命像一棵小树,在早春湿润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师:嗯,很快乐开始自己的新生命。

生5:生命像一棵小树,春天,他开出满树的繁花,夏天,他长出浓密的枝叶,秋天,他结出累累的硕果,冬天,他无力地投入大地的怀抱。

师:你的语言真美(生鼓掌)。

师:在作者的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从雪山发源,最终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小树,历经四时,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好,现在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生命像什么…”

生1:生命像一轮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圆圆缺缺构成了他的一生。

师:是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很形象。

生2:生命像大海,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静,潮起潮落正如人生。

师:人生也有高潮和低谷。

生3:生命像一颗流星,宇宙是它的母亲,他勇敢地划破长空,绽放光彩,结束自己的生命。

师:这一生虽然短暂,但是辉煌。

生4:生命像一件皮衣,(其余学生笑),时间越长久,皮子就越柔软。

师:噢,不过,一件质量不高的皮衣也不是时间越久越柔软吧!这也像人生,要做一个有质量的人,你的内涵才会丰富起来。

师:生命本来很抽象,可是经过我们大家一说,就很形象了,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说。

(这是第一个教学板块。教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用“读”与“说”的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生命象什么……”的说话方式让学生的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一条线索,串起了课文内容,也串起了同学们丰富的说读活动。学生畅快的发言与教师精粹的评点语交融在一起,形成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

师: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读什么呢?读你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你记住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选取你最喜欢的内容,然后说一句“积累”的'话。看自己喜欢哪些句段,记住了句段。

(学生自主活动,背读课文内容。老师强调说,要边读边说,口中要念念有词;同时不能浅尝辄止,要深人地记背。)。

师:现在准备说话。说什么?说“积累”的话。就是我记住了哪些词语,记住了哪些句子,如果能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更好了;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1:我喜欢这样两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因为“生命是什么”是一种下定义的方法,而“生命像什么”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下定义,而用比喻却很生动。

师:很生动,很形象,这个同学为我们开了个好头,我们继续。

生2:我喜欢这么一句话:“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多么黑暗”。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手法,排比的修辞很有气势。

生3:我喜欢“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我喜欢它的理由是这些句子写得很有哲理,就像我自己最近有些不愉快(学生窃笑),但在这困难的时候,我要像江水一样,战胜这困难。

师:这句话里,有些词语用得很生动,比如“愤激”、“怒吼”、“回旋”等,写出了江水在前进的过程中的勇气,老师也希望你战胜自己的困难,早日冲倒危崖。

(生鼓掌)。

生4: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大海(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因为这两句在文章出现了两次,都写出了江水和小树在最终结束自己的生命的那种坦然和无怨无悔。

师:只要努力过,就不会有遗憾。

生5:我喜欢“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师:嗯,比喻生动。

生6:我喜欢“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几句写出了人生要奋斗。

师:好,这也是作者阐释自己的生命观的最直接的表达,让我们集体放声朗读这一段,感受作者这种激昂、达观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声背诵这一段。)。

师:好,这一步我们也做完了。

(这是第二个教学板块。教师注意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这儿强调、突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地畅谈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没有运用提问的手段,但课中的发言却同样话语纷纭,这既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技艺,又表现出教师教学的理念。)。

师:下一步的学习更艰苦、更有趣味,而且更能表现我们语文学习的水平。那就是“品读”。品什么?品读课文中你认为用得非常好的字词,或者你有疑惑的地方,说一说“发现”的话。比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句“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句中,“愤激”、“怒吼”等词语用得很生动。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品味,每人都要用大大的圆圈划出自己认为用得好或有质疑的的字词或句子,再想想理由。

(同学们活动。)。

师:有同学已经准备发言了,现在请前后两个座位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开始发言。

生1:我提问与课文内容无关,与作者有关。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

师:哪位同学替他回答?

生2:对一些有成就的女士、很尊重的女士也可以成为先生。

师:是的,比如我们以前学过一篇散文《我的老师》,里面说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也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生3:这里写得好“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身,在早春湿润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而出”。就修辞来看,是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就词语的表现力来看,“聚集”、“欠身”等形象地写出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师:你体会得很好。

生4:“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生即使有什么挫折,有什么失败,也不要紧,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

师:对,“心若在,梦就在,不过是从头再来”。

生5:“……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这里的“宁静”和“怡悦”写出了树的灿烂之后的平淡。

师:用词很准确。

生6:“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这句话,写出了我们生命在整个自然界的地位,希望读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我这里有个疑问,我认为语序应该调整,因为前面说是先说的江流,后说的是叶子,但后面的语序却不对应。

师:看样能够我们也可以挑战名家了。

生7:“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长变的四时”中语言很简洁,特别是用“不同的两岸“和”“长变的四时”比喻人的一生,我认为很形象。

师:你的发现能力非常强。

……。

(这是第三个教学板块。课文在这儿得到了有力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深谙课文的阅读教学不是老师的分析能够代替的,从而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徜徉,让学生在“品析语言”“欣赏语言”这样高层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习得语感,提高阅读水平。从学生发言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令人赞叹。)。

师:下面继续进行我们的创造性学习。我们先把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的地方读出来,这一次读,要读出感情来。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读起。

(生齐读)。

生:好。

师:在你十几年的生命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1: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真诚,真诚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

生2: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付出,只要你付出,就会见到彩虹。

生3: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感恩,感谢父母,感谢生活。

生4: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宽容,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

生5: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乐观,微笑着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

生6:生命中最重要的坚强,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生7: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快乐,不舒心的往事让他随风而去吧!。

师:文章可以结束,生命的话题却永无止境。冰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感谢生命,最困难中要奋发有为,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珍惜生活,感谢生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信。

(师生齐声朗读屏幕上的四句话。)。

生命像一江象东流的春水。

生命像一棵历经四时的小树。

生命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泉水。

生命是一双灿烂着想象的翅膀。

(这是第四个教学板块。教师组织了富有美感的语言实践活动口学语言、用语言、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等诸多内容,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得到了综合的体现。教学情境的明快、开朗、活泼,教学中愉快的高潮,如在我们的眼前。)。

冰心文章赏析篇六

樱花是日本的骄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樱花;到了之后,首先要谈到樱花。你若是在夏秋之间到达的,日本朋友们会很惋惜地说:“你错过了樱花季节了!”

你若是冬天到达的,他们会挽留你说:“多呆些日子,等看过樱花再走吧!”总而言之,樱花和“瑞雪灵峰”的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的象征。

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日本到处都有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一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

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

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三百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吉野樱和八重樱。山樱和吉野樱不像桃花那样地白中透红,也不像梨花那样地白中透绿,它是莲灰色的。八重樱就丰满红润一些,近乎北京城里春天的海棠。此外还有浅黄色的郁金樱,花枝低垂的枝垂樱,“春分”时节最早开花的彼岸樱,花瓣多到三百余片的菊樱……掩映重迭、争妍斗艳。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中有:

这首歌写尽了日本人春天看樱花的举国若狂的胜况。“十日之游”是短促的,连阴之后,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日本的文人因此写出许多“人生短促”的凄凉感喟的诗歌,据说樱花的特点也在“早开早落”上面。也许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对于樱花的联想,不是那么灰黯。虽然我在一九四七年的春天,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第一次看樱花的时候,墓地里尽是些阴郁的低头扫墓的人,间以喝多了酒引吭悲歌的醉客,当我穿过圆穹似的莲灰色的繁花覆盖的甬道的时候,也曾使我起了一阵低沉的感觉。

今年春天我到日本,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我到处都看了樱花,在东京,大阪,京都,箱根,镰仓……但是四月十三日我在金泽萝香山上所看到的樱花,却是我所看过的最璀璨、最庄严的华光四射的樱花!

四月十二日,下着大雨,我们到离金泽市不远的内滩渔村去访问。路上偶然听说明天是金泽市出租汽车公司工人罢工的日子。金泽市有十二家出租汽车公司,有汽车二百五十辆,雇用着几百名的司机和工人。他们为了生活的压迫,要求增加工资,已经进行过五次罢工了,还没有达到目的,明天的罢工将是第六次。

那个下午,我们在大雨的海滩上和内滩农民的家里,听到了许多工农群众为反对美军侵占农田作打靶场,奋起斗争终于胜利的种种可泣可歌的事迹。晚上又参加了一个情况热烈的群众欢迎大会,大家都兴奋得睡不好觉,第二天早起,匆匆地整装出发,我根本就把今天汽车司机罢工的事情,忘在九霄云外了。

这时我才忽然想起,今天不是汽车司机们罢工的日子么?

他们罢工的时间不是从早晨八时开始么?为着送我们上车,不是耽误了他们的罢工时刻么?我连忙向前面和司机同坐的日本朋友询问究竟。日本朋友回过头来微微地笑说:“为着要送中国作家代表团上车站,他们昨夜开个紧急会议,决定把罢工时间改为从早晨九点开始了!”我正激动着要说一两句道谢的.话的时候,那位端详稳静、目光注视着前面的司机,稍稍地侧着头,谦和地说:“促进日中人民的友谊,也是斗争的一部分呵!”

我的心猛然地跳了一下,像点着的焰火一样,从心灵深处喷出了感激的漫天灿烂的火花……。

清晨的山路上,没有别的车辆,只有我们这十一辆汽车,沙沙地飞驰。这时我忽然看到,山路的两旁,簇拥着雨后盛开的几百树几千树的樱花!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

下了山,到了市中心,街上仍没有看到其他的行驶的车辆,只看到街旁许多的汽车行里,大门敞开着,门内排列着大小的汽车,门口插着大面的红旗,汽车工人们整齐地站在门边,微笑着目送我们这一行车辆走过。

到了车站,我们下了车,以满腔沸腾的热情紧紧地握着司机们的手,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并祝他们斗争的胜利。

热烈的惜别场面过去了,火车开了好久,窗前拂过的是连绵的雪山和奔流的春水,但是我的眼前仍旧辉映着这一片我所从未见过的奇丽的樱花!

我回过头来,问着同行的日本朋友:“樱花不消说是美丽的,但是从日本人看来,到底樱花美在哪里?”他搔了搔头,笑着说:“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朵……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各人心中的感触。日本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感到人生的短暂,武士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至于一般人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给人民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在日本,樱花就是多!山上、水边、街旁、院里,到处都是。积雪还没有消融,冬服还没有去身,幽暗的房间里还是春寒料峭,只要远远地一丝东风吹来,天上露出了阳光,这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起!

不管是山樱也好,吉野樱也好,八重樱也好……向它旁边的日本三岛上的人民,报告了春天的振奋蓬勃的消息。”

这番话,给我讲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樱花开遍了蓬莱三岛,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它永远给日本人民以春天的兴奋与鼓舞;一个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对于某些花卉的特别喜爱。金泽的樱花,并不比别处的更加美丽。汽车司机的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的话,使得我眼中的金泽的漫山遍地的樱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谊的花的云海,让友谊的轻舟,激箭似地,向着灿烂的朝阳前进!

深夜回忆,暖意盈怀,欣然提笔作樱花赞。

一九六一年五月十八日夜。

冰心文章赏析篇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赏析】。

发表于1921年1月礼赞“爱的哲学”的《笑》,是“冰心体”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冰心早期是个泛爱主义者。她从小面对大海,海的女神陶冶了她倾向自然的个性,并要“借着无瑕疵的自然造成我们高尚独立的人格”(冰心《人格》)。母爱的慈恩使她觉得找到了宇宙间一切爱力的原点和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儿童的天真使她追求人类社会的童年精神。基督教义给她博爱情怀,博爱思想又拨动了她与泰戈尔哲理共鸣的心弦。于是颂扬母爱,讴歌童心,赞美自然,建立“爱的哲学”的理想天国,构成她早期创作的三个基本乐章。

冰心文章赏析篇八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第三节诗,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像:“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纸船漂不到母亲的身边,就进入母亲的梦中吧!“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的状态,令人怅然不已。这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笔。

用心分享: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冰心文章赏析篇九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冰心的《樱花赞》,我便想到了家乡的牡丹,我要为它写一曲赞歌。

菏泽的.牡丹雍容华贵,到菏泽旅游的人,若是在秋夏之际到来,菏泽朋友便会很惋惜地说:“你错过牡丹花开了!”若是初春来的,便会再挽留些时日:“过段时间再走吧,看了牡丹花再走!”

不错,菏泽牡丹甲天下,我看了许多次牡丹,每去一次,便被惊艳一次。在菏泽,牡丹就是多!马路边、园林中、公园里……到处都是。牡丹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赵粉、素墨、红霞等。但最惊艳的一次,是看绿牡丹。大片大片的牡丹素洁淡雅,远远望去,宛若绿玉雕琢而成,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人们说牡丹是富贵之花,可古代的菏泽偏僻闭塞,花王牡丹偏偏看中了这千里沃野,在这儿生根,开花,繁衍,使菏泽热闹了起来。

这样的牡丹,人们怎能不爱它呢?

冰心文章赏析篇十

接着写“我看樱花”,从东京的青山墓地到千乌渊,从山樱、吉野樱到八重樱,“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作者的笔触生动曼妙,还不忘忆起清代诗人黄遵宪的樱花歌,继而引出日本的“十日之游举国狂,岁岁欢虞朝复暮”,以及日本文人看樱花的心态“早开早落”、“人生短促”。当然作者并不这么觉得,在作者眼里樱花是美丽的。自然,愉悦,水到渠成。

从日本的樱花写到日本的人,是内容的升华,金泽市的出租汽车司机的罢工居然为着送中国作家代表团上车站而改动时间,“我的心猛然地跳了一下,象点着的烟火一样,从心灵深处喷出了漫天灿烂的火花……”这样的情形不论过去读来,还是今日读来,都是让人激动的事情,中日人民的友谊始终是两个民族共同关注的话题,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若能象春天的樱花那样美丽和绚烂该是怎样的美好。作者由物及人,由人及物,因日本朋友的友好,而俞发觉得樱花的美好。只觉得:“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象云海私德,在朝阳下绯红万倾,溢彩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象坐在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宜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

这作者所谓的“从未见过的奇丽的樱花”,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美丽,更是“璀璨”、“庄严”、“华光四射”的。这段对樱花的描写是全文最华丽的一段,在全文平淡的叙述中突显出别样的光彩,樱花在“四月十三日”这天的特别光环更是亮丽夺目,在这里,全文进入了高潮,作者的感情也升华到了极点。最后由日本朋友的话来点题,使得主题更加明确。樱花究竟美在哪里?“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至于对某一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个人心中的感触。”日本文人想到人生的短暂,武士想到捐躯的壮烈,日本人民想到春天的喜悦,而冰心,想到的自然是日本朋友的热情,以及两国人民深厚的情谊。全文到了这里,读者对于樱花的感受已经不再停留在感官的享受上,而在心里幻化做两国友谊的神圣图腾,正如作者所说的,是“庄严”的、“华光四射”的。

她在语言的应用上有着诗的特质,一个极普通的词,一个极普通的句式,一经出现在她的笔下,便焕发出光彩,散发出芳香,浮雕般的表现出她的思想。她的语言之所以是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的强烈情感和她采用的语言形式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鲁迅说:“我以为情感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鲁迅《两地书。三二》)。换言之,诗人(或作家)要善于抑制情感的冲动,使感情接受理智的驾驭,绝不可在作品中号天呼地。控制得恰倒好处的文章最能让人感到感情的分量。这也是冰心先生《樱花赞》的闪光点,对樱花的赞美显得从容得体,一步步的引人走到最高点,再留给你极深的思索去回味。

冰心的《樱花赞》如许多“五。四”时期的作品一样具有一定的政治性,但冰心在作品中更多的表现了个人的思想,笔调也是轻松而明快的,不给读者任何压力,这是难得的。仔细回想一下这个世纪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留给个人的时间和空间竟少得可怜。更多的情况下,人们被时代驱赶着前行,像赶赴一个个盛大的集会,停不下来,也来不及思量。如我在一篇文章里讲到的:“在20世纪中国,一般人恐怕不必指望去逃避历史强加给他的规定性成长。”我们只听得到群体的口号,而听不到个人的声音。政治空间对心灵空间、公共空间对私人空间的挤迫,几乎成了本世纪的标志性景观。

而冰心,这位身着旧式旗袍的新式女性,自新文学发轫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荒芜的心灵园林里打扫尘垢,锄草施肥了。她试图以智慧的繁星和纯真的春水,焐暖世纪冰冷的胸膛。与名字相反,冰心是温暖的,她没有染上那个时代的女子特有的闺阁式的自怜,而纯然是一尘不染的洁净与正直。她外表的单薄与弱小,更凸显出她精神的伟岸与不凡。

冰心与鲁迅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鲁迅代表了新文化中阳刚的一面,冰心则代表阴柔的一面;鲁迅是一柄锋利的社会手术刀,冰心则是慈爱的灵魂布道者。学者李吉力在论说《红楼梦》时曾指出,女人是水性的,男人是泥性的,“这两种特性表明:女人是自然的作为审美向度出现在历史中的,而男人是社会的作为力量的象征从事于历史的创造的。”如果说鲁迅是荒野上的战马,冰心则是河流边的水车,她承继的是中国文化中娴静的部分,依靠的全然是自然的力量,浇灌心灵的沃土;如果说鲁迅是以超人的力量肩起历史的闸门,冰心则是于不动声色中改造世道人心。冰心的存在,丰富了“五四”文化的精神维度,使中国的精神启蒙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结构或平面结构,而呈现出迷幻复杂的姿态。

茅盾在《冰心论》中写道:“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属于她自己。她的作品中,不反映社会,却反映了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长些的诗篇比《繁星》和《春水》高。”茅盾是典型的政治型作家,他的小说如社会学论文一般谨严缜密。他对文学价值取向与己截然相反的冰心作出这样的评说,绝对非同小可。

“世纪老人”冰心先生的一生都是光辉的,她的《樱花赞》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作品,如果可以,我愿意做这样的比喻——冰心奶奶正如那漫天美丽庄严的樱花,开在每个人心中的春天。当然,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骄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