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0:12:42 页码:13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通用15篇)
2023-11-13 00:12:42    小编:ZTFB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其它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来形成鲜明的形象。总结自己的自我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一

本课课文通过对话层层揭示课文内容,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符合他们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让他们充分读文,做到自己去理解课文,尤其是让他们分角色朗读。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一步步引导启发他们,让学生们很自然地在谈话中把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做到人人发言,在问答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让孩子们把内心想说的要说的话都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信心。

还有我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对问题的探讨、研究、发表见解,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既不拘于形式,也不觉得上课只是为了回答问题而上,它是师生面对面的谈话交流,显得很亲切、自然,轻松地把一节课上完。有时我们教师的参与,能激起学生在瞬间就能想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体会“新”的含义上就是这样。

以前我觉得一节课很长,现在还觉得很短;以前学生们上课回答问题显得很被动,经常皱眉头,现在他们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就像在比赛场上争拿冠军一样,个个对自己充满自信。我真为他们高兴,他们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渐渐长大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二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课堂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春天的美好,借助具体语句来想像燕子的优美姿态,并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语言来描述,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从而达到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有待于改进的方面:

一、链接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积累。教学中,出示了燕子的相关资料和与燕子相关的文学作品,也让学生汇报了自己对燕子的了解,与生活实际巧妙的建立联系。但课后感到在教学春光美那一部分若能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会将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二、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的凝练,精准,富有感召力、吸引力是我追求的一个更高的目标。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三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四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五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爬天都峰》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从“终于”一词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槐乡的孩子》课文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

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李四光:中国地质学家。对我国东部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不能失信》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宋庆龄: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

第九课的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的京城,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人。

知有儿童挑促强,夜深篱落一灯明。(挑:捉)。

解释: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单独倍:加倍)。

解释:“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风筝》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花钟》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玩出了名堂》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找骆驼》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孔子认为“学无止境。”

《盘古开天地》传说很久以前,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后来,有个叫盘古的巨人,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就是盘古开天地的传说。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赵州桥》是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译文:长江浩浩荡荡地冲过天门山,江水在这里打着回旋,急转而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一片小船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译文: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富饶的西沙群岛》围绕“这里风景优美,特产丰富”这句话来写,作者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运用“总分”式介绍了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结尾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

《矛和盾的集合》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固然”有本来、原本的意思。“善于”,就是很会观察、很会思考的意思。

《科利亚的木匣》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表现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的品格。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掌声》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着面对生活”就是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直面的勇气和克服的信心。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一次成功的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给予树》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六

教学目的:

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两首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指名由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1、对李白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

第二步:

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5.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1.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

第四步:

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2.背诵这首诗。

三、学写生字。

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1.背诵本古诗。

2.搜集、背诵李白的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

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

5、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1、对苏轼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1).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

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潋滟、空蒙、奇、西子。

2、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5、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1、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

第四步:

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2、背诵这首诗。

四、完成课后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七

教学内容:

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罗隐《蜂》。

教材分析。

《蜂》一诗,借对蜜蜂辛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一样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造福的劳动者。

《秋浦歌》的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二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背诵导入,理解课题。

2、有会背李白的吗?学生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知道这首诗的文眼是哪个字?李白为什么会如此之愁呢?(安史之乱、社会衰败,受小人陷害,怀才不遇……)。

3、激情谈话,介绍背景,了解李白。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秋浦歌其十四》。(师板书课题)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流寓于此,写下了秋浦歌共17首。

(二)、独立思考,初步感知。

1、看准字形,读准字音。要求把诗句读通读顺。

2、检查反馈: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听后评价。

3、我们学习古诗除了读准字音还要做些什么?(弄明白诗意)。

4、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古诗,自己思考古诗的意思。要求先不着急,自己静静地读,静静地思考。

5、课件出示“赧郎”的注释,让学生再次独立思考古诗的意思。

6、请同学逐行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补充。再连起来完整地理解诗的大意。

(三)、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读一、二行,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学生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学生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字眼袅袅。如流星的火星跳的非常欢快。

……。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学生1: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学生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学生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学生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学生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学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学生4: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学生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学生2: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诗中“动”你认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的劳动号子应该是怎样的调子,该怎么读三四行诗。

学生1: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诗中说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劳作惊动了寂静的夜。我认为他们劳动号子是响亮的。(读)。

学生2: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动”,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号子是激昂铿锵的(读)。

学生3: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感动”,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的心,使他为之一振。号子是雄浑有力的。

学生4: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白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号子是振聋发聩的。

……。

(5)还有什么震撼着此时的李白?“寒川”难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吗?

学生: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无比艰辛;积极奉献……。

学生:“寒川”是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6)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7)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试背。)。

(8)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9)听《秋浦歌》歌曲,练唱,注意诗句中每个字的写法。

(10)默写古诗,同坐互批。

(四)回顾学习经过,总结提炼学习古诗方法步骤。(课件出示)。

(1)读通古诗。

(2)理解诗意。

(3)体会诗的情境和思想感情。

(4)诵读古诗。

(五)根据方法,自学古诗《蜂》诗。

(六)拓展延伸。

《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秋浦歌》品颂会。

专家意见:

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潘文彬校长和杨新富校长的热心指导,他们在仔细听完之后,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改进意见。这是我本次上课的一大收获。

其一,他们指出,像这类同为劳动体裁的古诗两首的教学,要对这两首诗做一个整体的认读感知。因为从编者的角度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从纷繁复杂的古诗将他们选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共同中心主题,那就是赞美劳动的。所以我们在授课中不能机械地一课时学习一首古诗,人为地将古诗内在的联系割裂开。

其二、这首写于唐天宝年间(公元954)的秋浦歌系列古诗,它主要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逐步衰败的历史,李白在目睹冶炼工人的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同时,他更感受到了他们无比的艰辛,从诗句中的“乱”、“明月夜”、“寒”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国家经历战乱,黎民百姓的劳役之苦。寒冬的夜晚他们都要挥汗如雨,那可以想象他们白天呢?因此他们指出对古诗的理解和深度挖掘一定要紧密联系历史,把古诗教学放到那段历史中去,这样把握的方可更准、更深。课堂教学基调定的更为接近诗人创作初衷。

其三、高年级古诗教学要积极借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积累。比如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直接进入“学生仔细读诗思考之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然后由学生提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这样的教学环节是非常简约而富于实效。这样在这堂课中,就有更多时间去个性化地诵读古诗,具象古诗中的画面。在具象个工人劳作画面的教学中,还不够细致到位。学生的想象,教师的课件提示,如果时间充裕,学生会有更多精彩描述的。

借此对两位专家给与予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九

doyoulikepears?第二课时中的let'slearn教学重点为三个关于水果的单词apple,pear,orange.还有句型doyoulikepears?yes,ido./no,idon't.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实物大展示的情境。一方面复习了上学期的单词,另一方面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在这一节课我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新授课的教读,都是利用图片与实物,发挥直观的优势。在这里我还设计了一个chant来帮助学生记住单词。学生会念这个chant,就记住了单词。活动部分,第一个活动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让学生帮水果连单词,既真实又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活动我为学生抛出“寻找被藏的水果”这一问题,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个活动是听指令画画,注意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节课我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参与的积极性高,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生学完后及时进行检测,并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整堂课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调动。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板书不够清晰,单词在句子中的运用较少,学生之间的合作也不是特别默契,在课时的安排上有所欠缺。在教学活动中肢体语言不够丰富,三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还是很简单,需要老师用一些夸张的动作或语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虽说这一堂课中,我也有一些肢体语言,而且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不够。而在整一堂课中,可以再多带一点微笑,使师生关系更亲近。此外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调,三年级的小学生还比较幼稚,他们还很喜欢听到一些表扬、称赞的话,那样他们就会更积极的投入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这一点,做的还是不够。比如,我让学生说说时,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开动了脑筋,有的说的非常的好,我为了不浪费时间,只是轻描淡写的重复一遍,或者以good,great带过,显然学生对这样的评价不够满意。如果我能拎住一些突出的回答,加以更好的评价的话,学生应该还可以更活跃。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不断改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在这一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简介诗人。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

3、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古诗。

三、学生质疑,初步感悟。

1、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古诗。

四、小结。

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

板书设计:

为谁辛苦 为谁甜。

贡献了一生。

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十一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情所代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编选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两首古诗,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情感。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可以让同学收集一些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句,在课上进行交流。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这两首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四、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夜书所见》。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六、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八、拓展活动。

九、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3.

3.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

5.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五、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六、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在用得特别好?

七、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促、忆、异、逢、佳、倍、遥、遍、插,读记、组词。

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同桌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

八、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孤独寂寞。

感:动客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家乡、亲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十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师:能把刚才想象到的内容连在一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后,有人举手,指名学生具体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歌声振林樾”。

师:知道“林”的意思吗?

生:是树林。

师:知道“樾”的意思吗?

生: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里有挺拔的杨树,有婀娜的柳树,有像绿色宝塔一样的水杉,有正挂着一串串白花的槐树,还有些我们说不出名字的树。

师: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小树林,感受一下,阳光怎么样?风又怎么样呢?生:这些树长在一起,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走在里面有凉快的感觉。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树叶轻轻摆动。

生:振。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兴,愉快。

师:猜测一下,牧童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生:他把大黄牛照顾得很好,大黄牛听他的话,所以他很高兴。

生:他在放牛的时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兴。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兴。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意欲”是什么意思?“鸣蝉”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鸣蝉”是正在鸣叫的蝉儿。

生: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着歌。

生:他从牛背上下来,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站到树下,等待机会。

师:你们猜,牧童能捉到蝉吗?

生:我猜牧童是个捉蝉的高手,他一定会捉到那只蝉的。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黄牛会发出叫声,惊动蝉,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蝉。

生:……。

师: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黄牛发出叫声究竟对蝉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课后阅读《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学生背诵这首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请读出你的愉快与喜爱之情。

3、指名诵读并点评。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把《所见》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后记】。

《所见》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古诗,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先进行简单的想象,然后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学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当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纠缠于牛是否会发出叫声及是否会影响捕蝉的效果时,我想到了开学初布置大家读《昆虫记》的事,于是立即用《昆虫记》结束了学生的争论。由于课上的想象主要是围绕一句句诗进行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将作业设计为改写《所见》。匆忙与浮于表面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顾校长听了我的这一节课,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向我指出: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去理解古诗。我想,不光是古诗教学如此,其他课文的教学也应该考虑这两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及这种设计的优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研读理解“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尝试创新,设计未来的桥。

教学方法:直观感受、引导发现、研读体验、汇报交流等。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去拍义乌的桥的照片,收集有关赵州桥的图文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象引入,谈话揭题。

1.展示学生拍的“义乌的桥”的照片,并作简单介绍。

2.欣赏图片——我国古代的桥,谈话揭题。

3.看了图片,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发现问题。

1.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不读错,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不读破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语。

3.赵州桥怎样呢?读了课文,说说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指名说,师板书重点字词。)。

4.再读课文,学生质疑。

三.尝试体验,研读课文。(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建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有声有色的朗读汇报。

2.说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赵州桥设计图展示,并讲解说明。

4.为什么称赵州桥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针对此问,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5.为什么赵州桥设计成拱形呢?用竹片(木片)动手实验,理解这种设计的科学依据。

五.总结延伸。

1.试背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想?

2.欣赏图片——国内现代的桥,谈谈体会。

3.请学生当一回桥设计师,动笔设计“未来的大桥”。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十四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爬天都峰》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从“终于”一词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槐乡的孩子》课文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

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李四光:中国地质学家。对我国东部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不能失信》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宋庆龄:我国杰出的女政治活动家,世界和平运动活动家。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第九课的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的京城,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人。

知有儿童挑促强,夜深篱落一灯明。(挑:捉)。

解释: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单独倍:加倍)。

解释:“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风筝》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第四单元:细心观察。

《花钟》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玩出了名堂》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找骆驼》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

《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孔子认为“学无止境。”

《盘古开天地》传说很久以前,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后来,有个叫盘古的巨人,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就是盘古开天地的传说。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赵州桥》是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

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译文:长江浩浩荡荡地冲过天门山,江水在这里打着回旋,急转而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一片小船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译文: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富饶的西沙群岛》围绕“这里风景优美,特产丰富”这句话来写,作者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运用“总分”式介绍了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结尾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

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

《矛和盾的集合》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固然”有本来、原本的意思。“善于”,就是很会观察、很会思考的意思。

《科利亚的木匣》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表现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的品格。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思想方法保守僵化的人,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

《掌声》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着面对生活”就是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了直面的勇气和克服的信心。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一次成功的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给予树》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古诗汇总篇十五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了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了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日子。古代,七夕了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了意思。乞巧最普遍了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了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了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了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了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了青天。开头两句叙述了就是牛郎织女了民间故事。一年一度了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了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了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了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了心灵,唤起人们美好了愿望和丰富了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了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了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了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了喜悦之情。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乞巧,是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少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中国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汉朝,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到唐朝时,则将蜘蛛放在瓜上。而到了宋元时期,则视水中针影占拙巧。细长则巧,散则拙。

如今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州、邹城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这是最早过“七夕节”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演变,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旧时民间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据记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过“七夕节”的大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