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9:22:31 页码:12
2023年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大全8篇)
2023-11-12 19:22:31    小编:ZTFB

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收获,都可以在总结中呈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回顾。这里有一些写得很好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一

一、形近字。

坪()耍()仰()诚()推()纪()。

评()要()迎()城()准()记()。

遥()坊()测()瓣()拣()坦()。

摇()访()侧()辫()捡()担()。

恼()锯()予()抢()即()随()。

脑()据()矛()枪()既()腿()。

村()待()娇()郊()燥()绪()。

材()持()桥()胶()躁()堵()。

二、多音字。

似发相散当卷藏磨坊扇尽闷几调。

待看倒爪参处落给担卡假好晃朝。

三、词语。

1、abb式:油()懒()慢()圆()胖()。

红()笑()乐()喜()静()。

雾()雨()绿()黑()白()。

2、aabb式: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飘飘摇摇。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祖祖辈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c式:白发______风尘______大名______。

4、又…又….: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又肥又厚又踢又跳。

5、不…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不言不语。

7、四字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没精打采沉默不语。

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自言自语欢蹦乱跳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准确无误挤来挤去远近闻名奔流不息双龙戏珠风景优美。

特产丰富五光十色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成群结队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合二为一乱成一团大显神威相提并论不假思索兴高采烈。

闻鸡起舞刻舟求剑。

8、成语归类:

描写神态的成语: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垂头丧气。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二

1、在复习abb,aabb,aabc,abcc,又…又…不…不…式的重叠词、“的、地”的词语搭配、四字词语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学会灵活运用。

2、学习积累不同结构方式的词语。

3、养成主动积累好词的习惯。

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学习积累不同结构方式的词语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设计练习题。

1课时。

课前:幸福拍手歌。

一、创设情景,快乐复习。

(一)复习叠词。

1、师说话导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对你们的第一印象?注意听我用了哪些词语,并把形容的词语写下来。

“我刚才走进课室时,向四周打量打量了一番,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的课桌,彬彬有礼的学生,个个显得神采奕奕,看到这一幕,老师心里感到喜滋滋的。

发现老师的话用了什么词语?生说,出示这些词语。生说说对这些词语的发现。

3、第一关,采花蜜。出示课件词语:

白花花——快快乐乐——依依不舍——千里迢迢——。

小组合作完成,按时间先后次序贴到黑板上。

4、复习课本99页“又…又…,不…不…”叠词,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种形式的词语。

5、如果不用这些叠词,效果会怎样呢?出示句子比较:

小妹妹身体很胖,眼睛很圆,说起话来就笑。

小妹妹身体胖乎乎的,眼睛圆溜溜的,说起话来笑呵呵。

6、小结:叠词往往表示一种喜爱的感情,用在文章中会让人感到特别亲切,特别可爱。同学们不仅要学会积累,而且要学会运用。

(二)复习“的、地”的词语搭配。

1、用叠字词填空。出示一组词组:

()的天空()的果子()地写字()地说。

2、学生完成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发现“的、地”的.搭配。

师小结:在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中,同学们容易混淆“的、地”,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就不会弄错。

3、填空练习。

亲切()问亲切()笑容奔流不息的()光彩夺目的()。

不假思索地()垂头丧气地()。

(三)复习四字词。

1、词语王国里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四字词,看谁拥有的词语朋友多。两分钟抢答比赛谁说得多。让一些说得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写。(提示:比如有些是描写神态的,天气的,景物的,心情的,有些是带有反义词的。)。

2、词语小朋友想跟你们玩捉迷藏游戏,能把它们找出来。出示补充词语。

3、小词语们迷路了,谁能把它们送回家呢?出示词语归类。

4、还能给这些伙伴们找些朋友吗?

5、小结:做个有心人,善于从书中和生活中积累词语,这样就能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下笔有神。

二、快乐回顾,综合练习。

出示词语,从中选词也可以用自己积累的一些词语,把今天的活动或感受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三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

(3)继续练习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继续学习略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3、习作。

(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习写感谢信。

(3)能够在习作中合理的运用收集的资料。

(4)能够有顺序的安排文章内容,并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继续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具体生动的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综合性学习。

(1)综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表达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48名,其中女生19名。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四、本学期奋斗目标。

1、本学期要扎实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钻研教材教学,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照搬别人的东西,不搞形式主义。

2、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学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成绩。

3、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长,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

五、为能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

教学措施。

1、教师要树立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要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要在实践中思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净化学生。

2、开好新学期的家长会。由于本班学生农村学生居多,家长在教育意识方面有些淡泊,好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程度低,导致好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在他们的意识中孩子送到学校就学好学坏就是教师的了。使教师的教学很被动。

3、狠抓学风。

4、优化课堂教学,实施创造教育,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学目标的创造性活动。

5、发掘他们思维活动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逐步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7、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8、改变以往单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否科学。尽量避免学生间的“横”向比较,而多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9、利用有利时机,给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说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是小故事,可以是一则新闻,强调说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与生动。

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四

四、近反义词。

1、近义词:安静——宁静穿戴——穿着打扮——装扮常常——经常。

似乎——好像犹豫——迟疑鼓舞——鼓励力量——力气居然——竟然。

快乐——高兴喜爱——喜欢坚定——坚决突然——忽然立刻——马上。

仔细——认真平整——平坦巨大——庞大明白——了解著名——有名。

特别——非常漂亮——美丽高兴——愉快缓缓——慢慢憧憬——向往。

快活——快乐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辽阔——广阔修建——建造。

大致——大概眺望——遥望拜访——拜见欣赏——观赏产生——发生。

迎候——等候连忙——急忙纳闷——奇怪茂盛——茂密坚固——牢固。

节省——节约才干——才能普通——平凡热闹——喧闹瑰丽——美丽。

宝贵——珍贵飞舞——飘舞危急——危险仍然——依然悲伤——悲痛。

难过——难受骄傲——傲慢谦虚——虚心轻蔑——轻视懦弱——软弱。

镇定——镇静永远——永久获得——取得思索——思考诚挚——真诚。

2反义词: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安静——热闹古老——年轻快乐——痛苦喜爱——讨厌合拢——张开。

犹豫——果断炎热——寒冷勤劳——懒惰高大——矮小经常——偶尔。

严寒——酷暑仔细——马虎稳稳当当——摇摇晃晃希望——失望。

温柔——粗暴宽阔——狭窄有意——无意干燥——湿润危险——安全。

陌生——熟悉伟大——渺小简单——复杂产生——消失清闲——忙碌。

敬重——轻视远近闻名——默默无闻上升——下降轻——重。

清——浊黑暗——光明巨大——微小容易——困难节省——浪费。

减轻——加重清清楚楚——模模糊糊前进——后退长处——短处。

胜利——失败减少——增加果然——居然结束——开始。

五、短语。

_______的衣裳_______的歌_______的蔷薇_______的笑脸。

_______的风_______的云_______的雷声_______的大地。

_______的叶子_______的天空_______的金光_______的雪。

轻轻地_______好奇地_______甜甜地_______认真地_______。

_______地歌唱_______地喊叫_______地奔跑_______地转着。

_______地刮过_______地站起_______地鞠躬_______地说。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五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的艺术效果。

写作手法。

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时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

练习。

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六

九、阅读乐园。(12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改为“被”字句)。

(2)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写一个拟人句)。

2、仿仿写写。(3分)。

一把把一枚枚。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2分)。

4、这段话写得真美,我要把一个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分)。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牛顿的传说。

研罢了。”

关于牛顿专心致志、埋头思考问题的有趣传说很多。

据说,有一次牛顿一边读书,一边煮鸡蛋,等他以为鸡蛋熟了,打开锅一看,原来煮的()鸡蛋,()它的怀表。因为他但是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书上了。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吃饭,他家里人把鸡、鱼等菜肴摆在桌上,等候客人。当时朋友还没有来,牛顿又回到实验室去工作,他想等客人来了再出来。朋友来了,等了很久,也不见牛顿出来。他的朋友知道牛顿准是为谜语工作又忘记吃饭了。于是,就自己动手吃了起来。吃完之后,他想和牛顿开个玩笑,就小心地把所有的骨头都放回盘子里,用盖子盖好,然后一声不响地离开了牛顿的家。

过了几个小时,牛顿来到桌边,看到桌子里的骨头,自言自语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原来已经吃过了。”说完,又回到实验室,(继续连续)工作起来。

1、划掉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3分)。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既是……不是……不是……而是……。

3、你觉得牛顿是个怎么样的人?(3分)。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3分)。

十、习作。(20分)。

材料:一天,森林里的两只小松鼠不小心掉进了小河里,动物朋友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救出小松鼠。最后大象闻讯赶来,小松鼠得救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七

富饶(贫瘠、贫乏)。

丰富(缺乏、贫乏单调)。

可爱-可恶茂密-稀疏庞大-微小。

融化(冻结、凝结、凝固)利剑-钝剑。

清澈-浑浊漫长-短暂热情-冷淡。

巨大-渺小跃出-潜入。

严严实实-松松散散光彩夺目-黯淡无光。

愿意(勉强)、失望(有望、期望)。

扫兴(尽兴、高兴)、梦想(现实、实际)。

轮流(固定)、热烈(冷清、冷淡)。

珍惜(糟蹋、浪费)、困境(顺境)。

培育(摧残)、松软(坚硬)、附近(遥远)。

结束(开始)、忧郁(开朗)。

七、重点词语理解。

成群结队:一群群一队队形容数量多。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表示齐备。

物美价廉:形容东西好又不贵。

一应俱全:所有一切都齐备了。

八、课文复习。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此诗写出了杭州西湖晴天、雨中呈现出的不同风姿;比喻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写出了西沙群岛的两个特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香港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重回祖国怀抱,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是紫荆花,而在《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当中,依次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是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迷人的夜景。

九、背诵、背写。

2、背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十、特殊词语。

含数字的:五光十色千奇百怪五颜六色。

含反义词:高低不平穿来穿去。

abac式:各种各样又香又脆又松又软。

abb式:懒洋洋圆溜溜一串串。

aabb式:祖祖辈辈葱葱茏茏。

abcb式:应有尽有。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篇八

课后出现的词组练习,如换位、搭配、填空等。

课后出现的词组练习,如换位、搭配、填空等。

教学媒体、小黑板。

(一)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闭—()里—()笑—()马虎—()远—()胖—()。

进—()快—()白—()少—()高—()明—()。

有—()粗—()热—()松—()忙—()美—()。

(二)填上合适的字。

一()白云一()瓜地一()井一()红旗一()桥。

一()房子一()石头一()乌鸦一()瓶子一()大雁。

(三)照样子写词。

例:蹦跳(蹦蹦跳跳)。

风雨()高低()。

前后()来往()。

(四)写出同类词。

(五)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非常笑语有力的草地天气精彩花儿弯弯。

春暖高兴绿色的小路眼睛闷热鸟儿奔跑。

欢歌花开弯弯的大手球赛明亮马儿歌唱。

(六)选词填空。

1、乌鸦想出()来了。(用法做法办法)。

2、这个书包是用()做成的呢?(什么怎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