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00:16 页码:10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通用15篇)
2023-11-18 23:00:16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范文,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书籍推荐,让我们一起拓宽视野。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一

(二)(8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

(1)蚌方出曝()(2)今日不雨()。

(3)蚌亦谓鹬曰()(4)渔者得而并禽之()。

【小题2】翻译(2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小题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后来形成的成语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正;下雨;也;同“擒”,捉住、擒住。

【小题2】两个谁也不肯放。捕渔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虽是课外文言文,但所考查的词语都是课内学习过的,学生要注意“雨”是名词用作动词“下雨”“禽”是通假字,解释时要写出所通的.字“擒”。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掌握情况。

点评:解答这类习题的关键是日常学习的积累,学生可以对书下注解强化记忆,同时还可以进行归纳记忆,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抓住重点词语“相”“舍”“禽”。“相”是相互的意思,“舍”是放弃的,禽是通假字,通擒,捉住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要不将重点词意思翻译准确,人名、地名、国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以不翻译,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出来,倒装句式要调整成正常的现代汉语的顺序。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有些积累的同学都能回答上第二问“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然后根据这个成语来理解寓言的寓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概括、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时,学生可以先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概括文章大意来确定寓意,再根据寓意来确定成语。同时,解答这样的习题,还需要学生注意日常的积累。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二

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出了考试成绩之后开始填报志愿,中间时间不会相隔太久,所以首先建议同学们可以在高考完之后就先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校。

那么在知道成绩之后,我们如何选择学校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是根据你自己的分数筛选出你可能上的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这时候需要用到的就是在高考之后学校会让你们买的一本关于志愿填报的书,非常厚一本,里面有所有学校的历年分数线等等相关信息。

如果说你觉得历年的分数线可能会差别很大的话,那么还有一个小妙招,就是看省市排名,通常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收的学生的排名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时候,你就可以拿起你的笔,将你所有可能上的比较好的学校都圈出来(只要有可能的都画出来)。

第二就是把你画出来的这些学校,都去网上了解一下,途径主要是:官网、知乎、百度、贴吧、宣讲会、学校招生电话、你的高中老师等等。

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排除一些你确定以及肯定一定不会去的学校,剩下的就是你的学校选择大名单了。

地域的选择。

筛选出了一些学校之后,很多家长和同学都会考虑的是一个地域因素,这个不作为决定性因素,但是也对于学校的选择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像“西交大”、“哈工大”等这一类的学校,在工科上也算得上是很好的学校了,但是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北,气候都不是那么的宜人,所以很多同学也不愿意去这样的类似的学校。

其次是关于去“北上广”的问题,一部分同学比较偏好在家附近的城市上大学,一部分同学则是想去外地上大学。那么如果你的想法是想要出去看看,去外面的地方上大学,那么“北上广”当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通常在一个地方上学,你可以感受到的并不只是这一个学校带给你的认知,而是整个城市环境对你的整个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三

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尔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太祖拔汉中,诸军还长安,拜休中领军。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拜扬州牧。明帝即位,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督休诸军向寻阳。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候,子肇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四

文言文,完成4~7题。

阳休之,字子烈,俊爽有风概,好学,爱文藻,时人为之语曰:“能赋能诗阳休之。”孝昌中,杜洛周陷蓟城,休之与宗室南奔章武,转至青州。葛荣寇乱,河北流人,多凑青州。休之知将有变,请其族叔伯彦等潜归京师避之。多不能从,休之垂涕别去。俄而邢杲作乱,伯彦等咸为土人所杀,诸阳死者数十人,唯休之兄弟免。齐受禅,除散骑常侍,监修起居注。顷之,坐诏书脱误,左迁骁骑将军。文宣郊天,百僚咸从,休之衣两裆甲,手持白棒。时魏收为中书令,嘲之曰:“义真服未?”休之曰:“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谈笑晏然,议者服其夷旷。文宣崩,征休之至晋阳,经纪丧礼,与魏收俱至。尚书令杨遵彦与休之等款狎,相遇中书省,言及丧事,收掩泪失声,休之颦眉而已。他日遵彦谓曰:“昨闻讳,魏少傅悲不自胜,卿何容都不流涕?”休之曰:“天保之世,魏侯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皇建初,兼度支尚书。昭帝留心政道,访以政术,休之答以明赏罚,慎官方,禁淫侈,恤人患,为政教之先。帝深纳之。休之多识故事,谙悉氏族,凡所选用,莫不才地俱允。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休之早得才名,为人物所倾服,外如疏放,内实谨厚。少年颇以峻急为累,晚节以通美见称。魏收在日,深为收所轻,魏殂后,以先达见推。位望虽高,虚怀接物,为缙绅所爱重。隋开皇二年,终于洛阳。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c.崩,古代把重要人物之死看得很重,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与诸侯之死称作“崩”。

d.缙绅,也作“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间,后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休之富有才华,明辨时势。他喜爱文藻,文学才华被人传颂;看到流离百姓聚集青州,他预料会发生变乱,劝族叔返京避难。

b.阳休之坦荡旷达,不在意同僚嘲笑。文宣帝郊祭天帝,阳休之穿两裆甲衣,手拿一白棍子,被魏收嘲笑,但他不以为意。

c.阳休之表里如一,真诚表达内心感受。文宣帝死后,魏收悲痛不已,阳休之只是皱眉忧愁,他以此表达了对魏收的不屑。

d.阳休之熟悉政术,善于举荐人才。皇上非常赞同阳休之对政治策略的建议;阳休之了解先朝掌故和氏族情况,能选用合适的人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

(2)魏侯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

参考答案:

4.b。

5.c(不包括“诸侯”)。

6.c(“他以此表达了对魏收的不屑”属于无中生有)。

7.(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

翻译:我从前担任侍中,头戴蝉冕;现在我担任骁骑将军,身穿衫甲。我能文能武,怎么就一定比不上你的呢?(“处”“允”“减”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

(2)魏侯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

翻译:魏少傅当时得到的待遇很高,而鄙人我只是受到一般人的待遇,假装悲哀和哭泣,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众人”“见待”“佞”译出各1分;译出大意,2分)。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五

謇之字公正。謇之身长七尺五寸,仪容甚伟,风神爽亮,进止可观。为童儿时,周齐王宪尝遇謇之于途,异而与语,大奇之。因奏入国子,以明经擢第,拜宗师中士,转守庙下士。武帝尝有事太庙,謇之读祝文,音韵清雅,观者属目。帝善之,擢为宣纳上士。及高祖作相,引为田曹参军,仍谘典签事。

开皇初,拜通事舍人,寻迁内史舍人,历兵部、司勋二曹侍郎。朝廷以謇之有雅望,善谈谑,又饮酒至一石不乱,由是每梁、陈使至,辄令謇之接对。后迁光禄少卿。出入十馀年,每参掌敷奏。会吐谷浑来降,朝廷以宗女光化公主妻之,以謇之兼散骑常侍,送公主于西域。俄而突厥启民可汗求和亲,复令謇之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謇之前后奉使,得二国所赠马千馀匹,杂物称是,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仁寿中,出为肃州刺史,寻转息州刺史,俱有惠政。后二岁,以母忧去职。

炀帝践阼,复拜光禄少卿。大业初,启民可汗自以内附,遂畜牧于定襄、马邑间,帝使謇之谕令出塞。及还,奏事称旨,拜黄门侍郎。

时元德太子初薨,朝野注望,皆以齐王当立。帝方重王府之选,大业三年,车驾还京师,拜为齐王长史。帝法服临轩,备仪卫,命齐王立于西朝堂之前,北面。遣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令杨约、左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从殿廷引謇之诣齐王所,西面立。牛弘宣敕谓齐王曰:“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从内送王子相于我。于时诫我曰:’以汝幼冲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若从我言者有益于社稷。’吾受敕,奉以周旋,不敢失坠。微子相之力,吾无今日矣。若与謇之从事,一如子相也。“又敕謇之曰:“今以卿作辅于齐,善思匡救之理,副朕所望。“时齐王正擅宠,左右放纵,乔令则之徒,深见昵狎。謇之虽知其罪失,不能匡正。及王得罪,謇之竟坐除名。

卒于洭口,时年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汝幼冲/今令子相作辅于汝/事无大小/皆可委之/无得昵近/小人疏远/子相若从我言者/有益于社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本意为“公卿大夫的子弟”,文中指“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

b.明经,是科举的科目之一,隋朝时设明经、进士两科,唐增至六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

c.薨,古代诸侯、王后、王子、公主或有爵位的高官等死去曰“薨”。帝王死曰“崩”,而一般平民死去则曰“卒”

d.社稷,社为土神,稷曰谷神,均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历代封建王朝建立,必先立社稷坛台,因以之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謇之擅长朗读,而获提拔。周武帝曾到太庙举行祭典,柳謇之读祝文,声韵清雅,皇帝认为很好,升他为宣纳上士。

b.柳謇之素有雅望,善谈能饮。朝廷因其声望出众,善于言谈戏谑,又饮酒一石而不迷失本性,每有梁国、陈国使者来,总是派他接待应对。

c.柳謇之不吝钱财,慷慨大方。先后奉命出使,得到两国所赠送的马两千多匹,及数量与此相当的其他物品,他都发给宗族人,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d.柳謇之善理政事,颇受重用。任肃州和息州刺史时均有惠民之举;被皇帝挑选辅助齐王,却因齐王宠信乔令则之徒而未能对其规正一事,获罪被除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启民可汗自以内附,遂畜牧于定襄、马邑间,帝使謇之谕令出塞(5分)。

(2)微子相之力,吾无今日矣。若与謇之从事,一如子相也(5分)。

答案:

1.c.

2.c.薨,不能用于王后,王后死曰“崩”。大夫死曰“卒”。

3.d.是齐王独受恩宠,乔令则这类人,深受亲近,是齐王获罪后,謇之也因此被除名。

4(1)启民可汗自恃已经归顺朝廷,于是在定襄、马邑之间放牧,皇帝派謇之宣皇命命令他们到塞外放牧。(内附、谕令、状语后置各1分,大意2分)。

(2)如果没有子相的功劳,我几乎没有今天,你与柳謇之相处,完全像我对子相一样。(微、从事、一各1分,大意2分)。

学好语文的技巧。

多诵读,可以形成语感,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多背记,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多见识,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多写作,可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六

萧复,字履初,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儒士不与之游。

广德中,连岁不稔,谷价翔贵,家贫,将鬻昭应别业。时宰相王缙闻其林泉之美,心欲之,乃使弟纮诱焉,曰:“足下之才,固宜居右职,如以别业奉家兄,当以要地处矣。”复对曰:“仆以家贫而鬻旧业,将以拯济孀幼耳,倘以易美职于身,令门内冻馁:非鄙去之心也。”缙憾之,乃罢复官,沉废数年,复处之自若。大历十四年,自常州刺史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及为同州刺史,州人阻饥,有京畿观察使储廪在境内,复辄以赈贷,为有司..所劾,削阶。朋友唁之,复怡然曰:“苟利于人,敢惮薄罚。”寻为兵部侍郎。

建中末,扈驾奉天,拜吏部尚书、平章事。复尝奏曰:“宦者自艰难已来,初为监军,自尔恩幸过重。此辈只合委宫掖之寄,不可参兵机政事之权。”上不悦,卢杞奏对于上前,阿谀顺旨,复正色曰:“卢杞之词不正。”德宗愕然,退谓左右曰:“萧复颇轻朕。”遂令往江南宣抚。

复江南使回奏圣复出宰相李勉卢翰刘从一方同归中书中使马钦绪至揖从一附耳语而退诸相各归阁。从一诣复曰:“适钦绪宣旨,令与公商量朝来所奏、便进,勿令李勉、卢翰知。”复曰:“适来奏对..,亦闻斯旨,然未谕圣心,已面陈述,上意尚尔,复未敢言其事。”复又曰:“唐虞有佥曰之论,朝廷有事,尚合与公卿同议。今勉、翰不可在相位,即去之;既在相位,合同商量,何故独避此之一节?且与公行之无爽,但恐浸以成俗,此政之大弊也。”竟不言于从一。从一奏之,上浸不悦。复累表辞疾,请罢知政事,从之。后坐郜国公主亲累,终于饶州,时年五十七。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二五》)。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制以贬秩为左迁,以右为尊,居高位曰右职,唐朝循用此法;文中“固宜居右职”中的“右职”指重要的职位。

b.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为有司所劾”中的“有司”泛指官吏,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c.选文中“建中末,扈驾奉天”一句中的“扈驾”为专用术语,“扈”意为随从,“扈驾”意为跟随官府的车驾。

d.“奏对”,指臣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也是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适来奏对”中的“奏对”指前一种意义。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复年少时就品行高洁,生活简朴,专注于学业,且交游者均为高雅之人,展现出于其崇尚奢靡的堂兄弟们截然不同的性格。

b.萧复虽处贫穷,但不慕权位。他因家贫而被迫出售祖业,面对宰相王缙和其弟王纮的利诱,萧复不为所动,王缙对此深感遗憾。

c.萧复上朝议事,无论是有关宦官干预兵机朝政之事,还是针对大臣在皇帝面前阿谀奉承的行为,均刚正敢言,决不阿谀奉承。

d.当皇帝委派人员干涉宰相议事时,萧复坚持原则,并引经据典,据理力争,维护宰相合议制度,最终未果,后萧复自请辞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朋友唁之,复怡然曰:“苟利于人,敢惮薄罚。”

(2)且与公行之无爽,但恐浸以成俗,此政之大弊也。”

参考答案。

4.d(原句:复江南使回,奏圣。复出,宰相李勉、卢翰、刘从一方同归中书,中使马钦绪至,揖从一,附耳语而退,诸相各归阁。)。

5.c(“扈驾”,是专指扈从或随侍皇帝的车驾)。

6.b(“缙憾之”,“憾”应为“怨恨”之意)。

7.(1)朋友们安慰他,萧复和悦地说:“如果对百姓有利,怎么敢害怕小小的惩罚。”(得分点:唁,安慰;苟利于人,如果对民众有利;敢,岂敢;惮,害怕;薄,小的)。

(2)况且与他们一道公开行事没有什么违背,只担心逐渐形成风气,这是政事的大弊端。(得分点:公行,公开行事;爽,差失、违背;但,只;浸,逐渐、慢慢;此政之大弊也,这是政事的大弊端)。

参考译文:

萧复,字履初,年少时就保持高尚的节操,他的堂兄弟们,竞相装饰车马,以生活奢侈豪华相互推崇,萧复穿着洗过多次的衣服,独自居住在一间屋子中,学习孜孜不倦,不是文人学士不与他往来交游。广德年间,连年谷物不熟(灾荒),谷价飞涨,萧复家庭贫困,将要出卖昭应别墅。当时宰相王缙听说昭应别墅园林、水泉秀美,内心想要占为己有,于是派遣弟弟王纮来诱导萧复,说:“依您的才华,本来应当居于重要的职位,如果把别墅奉献给我哥哥,(您)就会处在重要的官职上了。”萧复回答说:“我家中贫穷才出卖祖宗的产业,要用来救济寡妇幼儿罢了,如果用别墅为我自己换取美官,使家里的人们饥寒交迫,那不是我这样庸俗浅陋者的的心愿了。”王缙怨恨他,于是就罢了萧复的官。被埋没罢黜多年,萧复对待它如平常一样。大历十四年,由常州刺史调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到担任同州刺史时,州人正处在饥饿之中,有京畿观察使仓库就在辖区内,萧复就(打开它)用来赈济灾民,被官府弹劾削去了官阶。朋友们安慰他,萧复和悦的说:“如果对百姓有利,怎么敢害怕小小的惩罚。”不久出任兵部侍郎。

唐德宗建中末年,萧复随从唐德宗的`车驾到奉天,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平章事。萧复曾向皇帝上奏说:“宦官自国家灾乱以来,起初为监军,自此被恩宠过重。这些人只适合委任宫廷内的事务,不能有参与兵机政事的权力。”皇帝听了不高兴。卢杞在唐德宗面前回答问题,阿谀顺从皇帝旨意,萧复态度严肃地说:“卢杞所说的不正确。”唐德宗大吃一惊,退朝后对左右宦官近臣说:“萧复很轻视朕。”因此令萧复前往江南宣抚安民。

萧复到江南安抚返回,奏见皇帝。萧复出来,宰相李勉、卢翰、刘从一正一同回到中书省,宦官马钦绪来到,对刘从一施礼,与他耳语一番就退去,诸位宰相各自归阁。刘从一到萧复处说:“刚才马钦绪传达圣旨,令我与您商量朝来所奏的事情,即使奏进,也不要让李勉、卢翰知道。”萧复说:“刚才在皇帝面前议论时,也听说了这个圣旨,然而未能明白皇帝的心意,已经当面陈述了,皇帝意愿还是这样,萧复我不敢再说这件事。”萧复又说:“唐虞时有佥曰的说法,朝廷有事,尚且应该与公卿一同商议,现在李勉、卢翰不能处在宰相位置上,就去除他们的职位;既然处在宰相的职位上,应该一同商量,为什么唯独避开这一节?况且与他们公开施行也没有差错(违背),我只是害怕逐渐形成风气,这是政事大的弊端。”萧复最终不与李从一谈论。李从一上奏这件事,皇帝更加不高兴。萧复多次上表称病请辞,请求罢免执政事,皇帝听从了他,后来因受郜国公主亲属的连累,死于饶州,终年五十七岁。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七

自珠水二百里中,两岸平阔,略无绝巘。夹岸树荣,芳草鲜美,自非天灾人祸,四时俱翠。

至于夏水襄堤,水涨船高。或久旱无雨,有时海珠石出,水位渐降,不复疾也。

秋冬之时,则回清倒影,南国多生繁榕,落英缤纷,飘落其间,清荣峻茂,良多韵味。

每至万紫千红,蜂鸣蝶舞,常有百鸟相啼,属引欢愉,生机盎然,其喜洋洋者矣。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9分)。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衮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乎。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

(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

以为华而少实卒不为宗亲求位。

我腾跃而上为击破沛公军。

c.。

d.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但以刘日薄西山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a。

2.b。

3.c。

4.

(1)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3)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九

自黄河中下游中,两岸黄土,略无草树。携泥带沙,浩浩东行,自非上游青海,不见清流。

至于夏山冰化,奔流而下。或至于黄河,有时未见其水,先闻其声,其水声之大,虽雷鸣滚滚,不以响也。

冬春之时,则素雪黄流,河水浮冰,河岸冰封泥冻,白雪皑皑,立于河畔,江水携冰,静然生趣。

每至夏末秋初,风雨皆寒,行至壶口瀑布,声浩水急,河击两岸,扶旋而下。故梦得诗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十

回声,初中物理可是很重要的的,是重点更是难点,赶紧来看看看下吧。

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考点:回声.专题:应用题.分析:光速大于声速,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十一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的观点。(3分)。

答案。

9.(2分)清袁枚。

10.(3分)除此之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11.(3分)书非借不能读也。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十二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倾之,允至。

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徒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

许允的妻子是既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元比五陋,举行交拜礼后。许允欲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井定他这次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时她说:“女人蟹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客、妇功).你有其中几样?”新娘说:“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

许允在当吏部侍邓期问。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辨道理来争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农。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杆,一会儿.许允就重新回到了家里。

许允后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打算把许允的弦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弦子们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弦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报,孩子们终于免脱了灾祸。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礼竟,允无复入竟:结束。

b.魏明帝遗虎贲收之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夺:夺取。

d.若才流及父及:赶得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阮家既嫁丑女与卿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许因谓曰相如因持璧却立。

c.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蒙冲斗舰乃以千教。

d.若才流及父.当收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各项中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b.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c.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d.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许允竟对其不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

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

c.许允作吏部郎官时,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后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

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要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5分)。

(2)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5分)。

(3)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

1.c(夺:改变)2.b(a项中“与”分别为“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b项中“因”都为“副词,于是”;c项中“乃”分别为“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甚至”;d项中“若”分别为“连词,如果,帜设”“代词,你们”)。

3.a。

4.d(“坚决不过闸翩廷之廖”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事”)。

5.。

(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金都具备呢?”(得分点为“百”“行”“好”“何谓”“备”等,每点1分)。

(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得分点为“收”“举”“号哭”“自若”“寻”等,每点1分)。

(3)你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得分点为“才具”“胸怀”“与语”等,每点1分)。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十三

祖派曹洪去征讨,让曹休担任骑都尉,参与曹洪的军事谋划。太祖对曹休说:“你虽然只参与军事谋划,但其实你也是统帅。”曹洪听了这话,也将很多事情交与曹休负责。刘备派张飞驻扎在固山,想截断曹军的后路。

皖城,曹休击破审德并杀了他,东吴将领韩综、翟丹先后率部到曹休处投降。曹休的封地增加四百户,加上以前的封地达到二千五百户,升为大司马,仍督领扬州。

太和二年,皇上兵分两路征讨吴国,派司马懿从汉水进军,督率曹休各支部队攻打寻阳。东吴的将领诈降,曹休领兵深入到东吴境内,战况对曹休不利,曹休带兵退到石亭宿营。半夜时军营骚动,士兵慌乱奔逃,丢失了很多兵甲和辎重。曹休向皇帝上书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皇上派屯骑校尉杨暨安慰、劝解(他),(皇上给予的)礼遇、赏赐更加丰厚。曹休因这一仗的失利(深受打击),后背长了大毒疮,最后毒疮发作而死,被谥为“壮侯”,儿子曹肇继承了爵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时“从”可读作“zng”,一般指堂房亲属,从子指侄儿,文中曹休是曹操的族侄。

b.古代将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称为薨,“夏侯惇薨”说明夏侯惇生前受过爵位之封。

c.假节指可以代行天子权力,此处的“节”和苏武“持节出使”的“节”所代表的意思相同。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对曹休非常欣赏和看重,曾称其为“千里驹”,让其和文帝曹丕在一起,并经常让曹休跟随自己四处讨伐作战。

b.曹休善于用兵,他识破张飞虚张声势想断曹军后路的计策,力排众议,劝说曹洪果断出兵攻克吴兰,让张飞的军队不战自退。

c.曹休为魏国三朝元老,先后辅佐魏国三代帝王,获封东阳亭侯、扬州牧和壮侯等爵位,死后其爵位由其子曹肇承袭。

d.太和二年,魏国兵分两路进攻吴国,曹休在司马懿的督促下率军攻打寻阳,因中敌军诈降计而失利,他深感自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5分)。

(2)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5分)。

广东文言文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汇总篇十五

11.d(古代有“褒扬”的谥号,也有带贬义的谥号)。

12.c(“扬州牧”是官职,不是爵位)。

13.(1)(曹休)因太祖兴起正义之师(讨伐叛贼),他隐姓埋名辗转来到荆州,又从小路行走回到北方,去见太祖。(译出大意给3分;“举”“间行”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曹休向皇帝上书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皇上派屯骑校尉杨暨安慰、劝解(他),(皇上给予的)礼遇、赏赐更加丰厚。(译出大意给3分;“慰谕”“隆”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