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8:42:21 页码:12
2023年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精选9篇)
2023-11-18 18:42:21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挣脱思维的固有模式,去探索一些不太为人注意的事物。制定清晰的总结目标是写好总结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写作总结的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一

春节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因为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春节同时又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崭新的节日。因为她的每个习俗,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反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都来欢度这个愉快的春节,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纪念这个春节,比如:贴春联、吃饺子、吃团圆饭、祭祀,走亲串朋拜年问候等!

春节还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尊老爱老的节日。尽管我们的家在北京,我们也一直生活在北京,但是我的爷爷奶奶都生活在江苏。每年春节,我们全家都会随着爸爸妈妈一起回江苏,陪爷爷奶奶过春节。我们一起给爷爷奶奶拜年,陪爷爷奶奶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大扫除,一起贴春联,一起放鞭炮,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联欢晚会。

最难忘的是2022年的春节,我们还自导自演了一场春节联欢晚会,我是导演加主演,实在是开心极了!

2023年的春节快要到了,我期待着早点回江苏,陪爷爷奶奶一道过春节呢!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二

遵义地处中国西南地区、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遵义”其名出自《尚书》:“无偏误陂,遵王之义”。遵义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第二大工业城市,以生产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而驰名中外。

遵义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和湖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产业带建设的主要区域。南面与省会贵阳市接壤,东面与本省铜仁地区和黔东南自治州相邻,西北部与四川接壤,西南和东南面分别与本省的毕节地区和黔南自治州相邻,北面与重庆直辖市接壤。为贵州省总面积的17.46%。遵义,商周时代诸侯小国鳖国,秦汉时代称鄨县,唐宋元明时代称播州。居住在大娄山东麓鄨水流域的上古鳖族,是巴人的重要支系之一,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鳖令开创古蜀国开明王朝13代,并于开明9世时缔造蜀文化中心——成都城。唐代,播州是巴蜀地区抵御高原部落国的边境重镇。宋代,播州杨家将是西南地区抗击蒙古入侵的中坚力量。元代,播州土司控制疆域北濒长江,南临红水河,横跨云贵高原。明末战乱,四川惨遭屠戮,惟遵义府幸存。清雍正年间,遵义划入贵州,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工农运动的重要转折点。

遵义俗称黔北,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距省会贵阳154公里,离重庆市300多公里,从赤水市乘船沿赤水河而下进入长江仅60公里,遵义旅游区是大西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渝黔金三角旅游区的重点景区,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热点中的生态旅游的理想王国。遵义山川秀丽,风光独特,尤以山、水、林、洞为主要特色。这里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四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近千处文物点。如被称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的杨粲墓、被誉为“生物活化石”的桫椤大面积生长于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被誉为“丹霞第一瀑”的赤水大瀑布等,真可谓处处有佳境,步步有名胜。遵义城市不大,但五脏俱全,购物、美食、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繁华程度相当高,素有“小上海”的称号。

远古时期,遵义一带即有人类栖息繁衍。在桐梓县岩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6~24万年。桐梓县马鞍山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发掘出大量石器骨器,还有丰富的用火遗迹,年代距今为1.8万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境内,也先后发现许多石斧、石锛、石网坠等古人类工具。

公元前八至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的范围。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与今遵义有关的,一是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大诗人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这里。这个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

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盐水沟东侧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在维吾尔语中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这座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犹存,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烽燧为汉代所建,为新疆境内保持最好的古代烽燧。烽燧高约16米,上下齐宽,在顶部有部分木头裸露于外面,从构造上看有树枝,木楔和夹杂的沙土。两千年前的东西,到今天依然可以看见当时仅靠双手劳作的人们的手艺是如此地精湛。它巍然耸立在这里,不说一句话,不给任何人任何东西,它已经老了,只让你看它几眼就行了。这样多好哈。谁也别想再掌握它,站在它的上面。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烽燧离库车县城不远,在城北12公里处的库车河边,烽燧的四周是一片比较平坦的黄土地,高约16米的烽燧便显得特别突出。烽燧底部是一个长方形,东西底长6米,南北底宽4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主体由黄土夯筑,每层黄土厚约15米,上部以胡杨等木柱为骨架,黄土与木柱间隙1米,顶部以土坯垒砌。因为烽燧所处地是一个风口,烽燧南面已被风吹出凹槽,远远望去克孜尔尕哈烽燧就像两个并肩站立的哨兵。

孤独地矗立于黄土蓝天间烽燧背倚却勒塔格山,面朝库车绿洲,深居盐水沟谷,远远望去,几乎被高低起伏的黄色、红色的沟壑埋没,但及至穿越戈壁黄沙抵达它近处的小片平地时,才赫然望见这座千年的古老军垒。

苏巴什佛寺在库车县城偏东23公里的确尔达格山南麓。分东西二寺,分布于铜厂河东西两岸,互相对望。东寺依山而筑,寺垣已毁,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迹,全系土坯建造,墙壁高者达10余米。有重楼。城内有3座高塔,颇宏伟。西寺中依断岩处有一小围墙,呈方形,周约318米,亦土坯筑,残高10米以上。遗址上有数处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排,洞壁上刻有龟兹文字和佛教人物像。曾出土过汉、南北朝、唐代钱币,波斯萨珊朝库斯老二世银币,铜、铁、陶、木器、壁画、泥塑佛像及绘有乐舞形象的舍利盒等。此外还发现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1978年5月在一处塔寺范围内发现过墓葬一座,并在寺院遗址发现人物壁画,壁画上还有龟兹文题记。所有这些新发现,表明这一组建筑,早在东汉即已存在,唐代最繁荣,是龟兹王国内著名佛寺之一。

1988年1月13日,北庭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北庭大都护府治所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城北约12公里护堡子村。据史籍载,旧址为汉代戊巳校尉耿恭屯戍的金满城。

后为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的驻节之所,称“可汗浮图”。唐代为庭州,长安二年(702)在此设北庭大都护府,下辖金满、轮台、蒲类(后改后庭)、西海4县。后改北庭节度史,所辖瀚海军驻此。为唐代北疆重镇。贞元六年(790)陷于吐蕃。9世纪后属高昌回鹘,为其夏都,又称“别失八里”,意为五城。13世纪初,隶属蒙古,元代在此设“行尚书省”和“别失八里元帅府”,城约废弃于元末明初。清乾隆四十年(1775)在此曾经出土唐碑,嘉庆二十五年(1820)徐松曾调查城址,发现金满县残碑。19世纪以后,英、日等国先后派探险队在此调查挖掘。1928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对故城进行调查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疆文物部门曾多次调查。1979~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调查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分内城、外城,平面均呈不规整的南北向长方形。外城始建于唐代初年,后经两次修补,周长4596米,东墙长1686米,南墙长850米,西墙长1575米,北墙长485米。墙基残宽5~8米,残高3~5米,均系夯土筑成。夯层平整坚实,厚约7厘米。北城城门保存尚好,门宽8米,有瓮城。其余三面城门无存。现存马面34个,间距约60米。西墙中部偏南,存敌台1座,长22米,宽16米,高6米,顶部存房址残迹。外城四角原有角楼,西北角台基东西长25米,南北宽23米,残高约11.5米。护城壕宽30~40米,深2~3米。

位于外城中部偏东北,约建于高昌回鹘时期,周长约3003米,南墙长610米,北墙长818米,东墙长560米,西墙长1015米。基宽3~4米,残高约2米。夯筑,夯层厚10~15厘米。北、西墙城门遗迹尚存。北门宽5.5~6米,左右台基有对称排叉桩槽。原为过梁式木构门洞。城墙外现存马面14个,间距50~70米。东、西墙中部各有敌台一座,东南、西北、西南角楼残基尚存。城壕宽10~30米,深1~3米。

残存多处大型夯土台基,有的面积达2000平方米。城内散布有残砖断瓦及陶片。陶器主要为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器形有双耳罐瓮、盆、盘、碟、盂等。砖有莲瓣纹方砖、素面方砖及素面长方砖3种。瓦有筒瓦、板瓦,瓦当为圆形,饰莲花纹。此外还有少量钧瓷、影青瓷残片,并采集到石狮、铜狮、刻花石球、葡萄纹镜、蒲类州印及大量唐代铜币等。

在城西2公里处有高昌回鹘时期的王室寺院1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分为南北两部。北部为正殿,有大型佛像,殿外北、东、西三面有洞窟环绕。南部为庭院,东西有配殿僧房、库房。洞窟和配殿内塑有佛像。配殿和东面洞窟绘有壁画。用淡墨起稿,以铁线描为主,色调以红、赭、黄等色为主。位置配列、构图形式基本一致,主要为经变、供养、故事画和供养比丘、供养人等。其中一幅分舍利图保存较好,北侧是王者出行图,南侧为攻城图。壁画和塑像旁有回鹘文和汉文题名、题记。寺院遗址现已盖房保护,并设有文物保管所。

高昌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偏南(约27公里)哈喇和卓之三堡乡和二堡乡之间(312国道火焰山风景区南4公里),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高昌历史文献,有《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27公里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曾经有一位考古学家这样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就来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时光已逝千年,但当时的繁盛仍依稀可见。高昌故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进入城内、可参观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佛寺两侧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内正中有残存着菩萨像和壁。

高昌故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书》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传》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县”(《初学记》卷八引顾野三《舆地志》)。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率领下“西逾流沙”,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自此始也”(《周书。高昌传》)。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一百四十余年(499-640)。

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麴伯雅还曾到隋朝长安朝觐,并娶隋华容公主为妻。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三万七千。八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九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它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地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吐鲁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蒙古,成吉思汗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五子,并下嫁公主。

登高眺望,全程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垣保存较完整。外城略呈方形,周长约五公里,占地面二百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墙基厚约12米,高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地夹棍眼;城垣外侧有突出的垛台一“马面”建筑。高昌故城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案分析,其建筑年代约在公元六世纪。寺院附近还残存一些“坊”、“市”遗址,可能是小手工业者的作坊和商业市场。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从壁画的风格和塔的造型分析,为回鹘高昌后期(公元12-13世纪)的建筑。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供出入,规模虽不大,但与交河故城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宫殿遗址。解放前,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权的北凉王,据该碑推断,此堡可能是当时的宫城,并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宫城内留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三米半至四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遗址。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后大都葬在这里。整个墓群从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占地十平方公里左右。本世纪初以来,在这里发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历史文物,数以万计。

实地考察,证之文献资料,高昌郡时期高昌城已经有了现存的内城。外城墙是麴氏高昌时期所建。城北郊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属于这一时期的文书中有“北坊中城”、“东南坊”、“西南坊”等记载,说明当时此城已经有中、外之分,东、南、西、北之别。见于文书中的城门有青阳门、建阳门、玄德门、武城门、金章门、金福门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西州图经》中记:“圣人塔,在子城东北角”,表明唐代西州城是有子城的。早期的宫城在今“可汗堡”内。麴氏高昌时期随着外城的修建,宫城遂迁移到北部,南面而王,与隋唐时长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鹘高昌时期宫城内又曾大兴土木。

张家场城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古城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城西北16公里张记场村西。为西汉昫衍县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0.96平方公里。城墙系黄土夯筑,残高1-3米,东、西墙开门。地面散布大量陶器残片,有大板瓦、筒瓦、卷云纹瓦当、空心砖等汉代建筑材料。还出土游牧民族风格的扁平壶,西汉和新莽时的古钱币“五铢”、“货布”、“货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大布黄千”、“一刀平五千”及铜印章、铜镜、箭镞、盖弓帽等文物近1吨。人字形铜齿轮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

踩山节: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时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第一天上午,要举行立竿仪式,是在山坡中央竖起一根系着松柏枝条和鲜花彩旗的花杆,作为采花山的标志。花杆竖好后,年长者向人们敬酒祝福,同时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芦笙悠扬,男女老少跳起蹬脚舞,耍狮灯,一片欢腾。晚上,篝火雄雄,人们围坐在篝火旁饮酒对歌,通宵达旦。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舞、对歌、尽情欢笑,聚亲会友,共庆新春。

砍火星节: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内容主要是规定乡规。根据不同姓氏,节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大致为七月、八月和九月二十七日不等。一年一度,按氏族中的人户,轮流值年,值年负责召集大家商讨乡规和有关大事,然后值年家要备酒杀鸡,请大家喝“合心酒”,并把鸡头敬给下一届值年。循环轮流轮到谁家值年,就在谁家举行聚议和饮"会心酒"。

祭山节: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吃新节:孟秋季节,繁忙的农田管理基本结束,作物初熟,丰收在望。仡佬族人认为,这是天地、祖宗保佑的结果,所以新粮一熟就怀着喜悦、感激之情,迎请天地与祖宗尝新。这就是仡佬族“吃新节”的由来。吃新的具体时间各地不一。多数在农历七月初七,少数在七月第一个辰日,如遇闰月,则在八月的第一个巳日。

七月初一,即发麦芽、豆芽、谷芽,挂堂屋中柱前迎接祖先回家,一直供至七月十三。吃新节当天摘取新谷穗、包谷、豆荚等一齐献祭,并把纸做的金山银山放桌上,点香燃纸念请祖宗享用,将仡佬族传统的吃新节与汉族的七月半祭鬼活动联系起来。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三

春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活动形式,他们之间有哪些差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春节文化的详细介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先秦文献中并没有出现春节的名称,但是已经出现了蕴涵春节意义的词语。我们可以从先秦的.文献典籍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尚书舜典》中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尚书正义孔安国传》曰:“上日,朔日也……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舜典》的意思是说,正月初一这天舜在祖庙里接受了尧的禅让;《孔安国传》意思是说,正月初一舜到祖庙祭祀祖先。这是有关春节起源的最早的文字痕迹。从仅有的一些文献我们无法判断先秦时期,春节的通用名称是什么,但是“上日”和“元日”似乎被后世继承的要多一些。特别是“元日”,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在沿用。

清代黄生曾考证认为“正月”之“正”的读音并非源于秦始皇讳“政”,而《释文》也有:“正音征。”因此,正月之正读平声是很古的事了。

汉代对春节的叫法比先秦时期要多了。《汉书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这是把春节称为“三朝”。也有把春节称为“三始”的,《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也。”有的叫“岁旦”,《东观汉记吴良传》:“岁旦,与掾吏入贺。”也有叫“正旦”的,《东观汉记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在《四民月令》中有:“正月一日,是谓正日。”“正日”的说法应该比较正式,因为《四民月令》是东汉时代的农家月令书,相对而言比较权威。这时,先秦时期的“元日”也有使用。

这一时期,春节的名称又有新的创造。象“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另外还有模仿汉代的“三朝”、“三始”而创造的“三正”、“三元”。而且现在比较流行的“元旦”、“新年”的说法也是这一时期的创造。在《玉烛宝典》卷一中有“肇惟岁首,正月元旦……”梁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出今朝。”而在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但是这两个现在比较流行的名字,当时并没有通行,人们还是惯常用“元日”、“正旦”和“正朝”等。

隋唐宋元明时期,可以说是“元日”一统天下的时代。《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三共收录了隋唐宋元明时期有关春节的诗歌120首,其中题目中用了“元日”的有69首,有些诗虽然题目中没有,但是很多在诗句中出现了。今天我们常用的“年”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期,但是当时并不常用。

清代至1948年春节的名称基本上固定在“元旦”上。同样以《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为例,清代已经把“元旦”作为类目名。而且在《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有90%以上的地方志中使用了“元旦”一词。

“元旦”作为春节的名称,并不是仅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好几天,这和“元日”只代表新年初一一天不同。

“春节”一词最早源于东汉时期的文献。但当时并不是指新年,和今天我们所说的春节并不是一个意思。《后汉书杨震传》有:“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这里的“春节”是春季的意思。南宋著名诗人文天祥在《文山集》卷二十中有《二十四日》一诗:“春节前三日,江南正小年。”根据考证,诗中“春节”应是“立春”而不是正月初一。

直到清代一些地方才将夏历的新年称为“春节”,但是清代影响最大还是“元旦”,“春节”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影响。“春节”的普遍使用是在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全国,宣告“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于是旧历的元旦也就改为了“春节”,虽然民国禁止阴历节令的娱乐活动,但是由于民国四分五裂,人们还是习惯于过传统的“元旦”——“春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12月23日通过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了“新年”(公历元旦)、“春节”(传统的年节“元旦”)、劳动节、国庆节等为法定节日。从此“春节”才替代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元旦”,沿用至今,而“元旦”则成了公历新年的节日名。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叫“破五”,不到“破五”不能用生米做饭。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或曰“七元”。春节期间,北京人爱逛庙会,大钟寺庙可以敲永乐大钟,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厂甸庙会可饱览古玩、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等稀奇玩意儿和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花会表演。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蜀人王褒所著 《僮约》 ,内有"武阳实茶"及"烹茶器具"之句。那么中国茶文化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呢?下面我们简单进行一番。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一般来说,中国茶文化是经历了这四个发展阶段,从萌芽一直到普及。今天,中国茶文化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前进,各种以茶为载体的社会团体、交流馆、文化节正在全面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经济贸易发展及精神文化的发展。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五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里面包含了中华民族各个时期各个名族的不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缩影,那么茶文化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饮茶要想领会品茶之道,对于茶文化的认识还是有所必要的,只有对其有所了解,才能领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饮茶之道。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六

传说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郑和。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一个荒岛处,食物紧缺。无意中发现荒在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传说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郑和。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一个荒岛处,食物紧缺。无意中发现荒在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数日后,船员各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于是船队回国时带一些献给明成祖。其实在此之前,元代贾铭(公元1279年——1368年)的《饮食须知》一书中,说法有“燕窝,味甘平,黄黑霉烂者有毒,勿食”的记载。清康熙年的《调鼎集》记载的数十种“上席菜单”中,名列首位的就是燕窝。

据清宫老档记载,乾隆几次下江南,每日清晨,御膳之前,必空腹吃冰糖燕窝粥。一直到光绪朝御膳,每天都少不了燕窝菜。以光绪十年十月七日慈禧早膳为例,一桌30多样菜点中,用燕窝的就有7样。

燕窝成了御膳常馔,野鸭、小鸡、鹿尾配燕窝菜也较多。

而《红楼梦》中写贾府吃燕窝也是连篇累牍、第14回写秦可卿损亏吃燕窝、第45回宝钗因黛玉多咳,便取自家的燕窝劝黛玉食冰糖燕窝粥,第87回宝玉因哀悼晴雯,未吃晚饭,一夜未眠,袭人要厨房做燕窝汤给宝玉吃,清人裕瑞就此批评《红楼梦》“写食品处处不离燕窝,未免俗气。”实际也有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夸张。实际上是不了解实情,此中消息,在当时非皇亲国戚、宫中宠幸是不得而知的。外省缙绅之家出身的当代红学老先生也不了解《红楼梦》美食为何多有燕窝。

未看故宫老档,是很难作出正确答案的。还是雪芹动用自己的生活积累,了解当年宫廷御馔,才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写此贵重珍物。选写燕窝,反映贾府金陵旧梦,生活富比帝王之家,巧妙地铺陈“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豪华排场,有力地渲染了“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奢侈生活,把贾府煊赫一时的气势,艺术地表现了出来,从而增强作品感人的魅力,实为一般作家所望尘莫及。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七

说起茶,茶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渐渐的,茶成为一种文化。茶的种类真是数不胜数,有香气怡人的龙井,美容养颜的黑茶和美味的菊花茶等茶。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分享茶吧!

在我们生活中,泡一杯茶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茶叶像一位发烧着的老人,把自己紧紧包裹成一条儿,没有一点精神。但是,取少许茶放入杯中,当热水冲入杯中的一刹那,茶叶从梦中苏醒了,顿时活力四射……我看到杯底的茶叶像一艘艘小艇,刷的一下从被杯底往上窜;有的悠悠曼舞,浮在水面;有的在水中来回穿梭,悬于杯中;还有的挨挨挤挤,谁都不让谁。

端起茶杯,一股淡淡的浓烟迅速腾起,这烟雾中包含着茶叶的清香,一丝一缕,轻轻飘入鼻子里。我抿了一小口茶,先是一丝苦涩在舌尖掠过,随之带来的是一阵甘甜,这甘甜不同于其他甘甜,是一丝丝的,如山中的泉水,蕴含着一阵阵清香。这清香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在其中。我连忙合上嘴,生怕清香从嘴里泄出来。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八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

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知识。据说,十二生肖的排名是这样来的: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初九选定十二生肖。晚上,贪睡的老猫请求老鼠早晨叫醒它,如果不叫就吃掉它。可是正月初九清晨,老鼠却悄悄地独自出发了。老鼠不会游泳,却遇上了一条河,它偷偷地钻到牛耳朵里,顺利过了河。等牛刚要进门时,老鼠一下子从牛耳朵里窜了出来,抢先跳到了玉皇大帝面前。结果,老鼠得了第一名,接下来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人都有属相,我们的属相就是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来定的。比如,我今年9岁,属虎。

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还根据十二生肖的形态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有精美的邮票、闪光的银币,有古老的金币、精致的挂件,还有美轮美奂的刺绣、五花八门的剪纸、奇形怪状的泥塑以及千奇百怪的布艺……真是精美绝伦,叫人目不暇接。

你看,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不是绚丽多彩?如果你有兴趣,你也可以找一找有关的资料,和我们一起分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国瓷器的文化介绍怎么写篇九

秦兵马俑发现于1975年,是村民打井偶然发现。秦兵马俑是灰陶烧制,灰陶较红陶更为坚硬,在之前曾被发现过,最后一次是民国时被发现,也是因为干旱,村民打井挖出俑头,也是因为迷信,认为不吉,就把土回填了,挖出的俑头则被吊挂在树上用绳子鞭打,以祛不详。世界上有两大拍卖行,一个是佳士得,一个叫苏富比。中国老瓷器拍出天价,两大拍卖行功不可没焉。过去说物以稀为贵,用到瓷器上则是物以名为贵了,名就是名气,名气越大东西越贵。汝窑名气当时就大,像是现在的各种名牌,世人皆知的。宋徽宗画花鸟鱼虫,写瘦金体,笃信道教,信道就会返璞归真,人也会朴素起来。老子曰:朴素,则万物莫能与之争美。反映在瓷器上就是简约不繁缛,雅素不绚烂,更无华丽纹饰。如汝窑、青花。汝窑窑址至今未发现,专家相信它被埋在宋都城汴京地下十余米,就是今天的开封,当时的宋宫廷内。汝官哥钧定五大官窑系,顾名思义,是专为官家定制瓷器,无论器型釉色纹饰等。汝窑老大排第一,因为皇帝偏好汝窑,其精品专供皇家赏玩。这个皇帝是宋徽宗赵佶,赵佶皇帝挑剩下的,就可以拿出宫,放到市面上卖钱了。南宋时候汝窑器已是难得一见,天下珍惜得不得了了。乾隆得了一件破了口的汝窑小瓶,爱惜有加,把破口处镶了一圈铜,又挑了宫里的上好紫檀,给它专门做了一个匣。汝窑因是皇家御用,名气大东西少,就一路贵了下来,现在就贵上天了。晚清民国的时候,开始有人伪造汝窑,现在有了互联网,伪造品就极为逼真了,因为信息发达,有图有相,可供造假者全方位观察伪造了。汝窑拍卖历史上有七次,今年香港苏富比拍了一件汝窑天青釉洗,又一次创了记录,拍港币2.9亿。

瓷学大而水深,上当受骗大有人在,有人倾家荡产买一个汝窑破碗,专家鉴定非汝窑,顿时身体摇摆,近于绝气。世界上骗子不绝如缕,历朝历代尽有。骗子能大行其道,说明被骗者前赴后继。骗子不论高级低级,被骗者不论高层次低层次,一个该骗,一个活该被骗。骗人的洋洋得意,被骗的得个教训。97年亚洲金融风暴,美国金融投机家索罗斯携旗下对冲基金横扫东南亚,顿时东南亚各国人心惶惶,政府如临大敌。泰国、印尼、马来亚首当其冲,国家财富被索罗斯洗劫一空。隔年号称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又瞄准了香港,但在香港索罗斯的对冲基金遭遇了中国中央政府的国家外汇储备而败北。这一次金融风暴索罗斯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媒体采访索罗斯,对这个事的看法,索罗斯是这样回答的:世界上的事有善与不善,这个事足以使人们头脑清醒,让政府保持警惕,世界上不只有上帝还有魔鬼。

世界是两元的对立统一。世界对立,魔鬼上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略高一些,道略低一些。怎么不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呢,因为世界上的事有善有恶,世界不只有上帝还有魔鬼。人们啊!须时刻保持警惕。魔不远,与人若即若离。魔神通广大,力量很大,魅力很大,高悬世界头顶,常驻你我心中;我们进步了,道进一尺,魔退一丈。《大学》说:君子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古代长期烧不出白瓷,后来掌握了这个技术。文化革命的时候,烧制了很多白瓷毛主席像,几乎家家都有。那时不需花钱买,国家无偿送,每家送一个,十二亿除以四,就是三亿个。十二亿除以四,是当时全国十二亿人口除每家四口,就得了三亿这个概念。每家四口是个平均数。那时小孩多,每家好几个,挨个往下叫,从老大老二就叫到小三小四了,更多的就叫到小五小六小七小八……了。白瓷毛主席像是个半身像,底部四边有棱,可以平放桌上,中间略凹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圆洞,圆洞可以伸进手指,说明里面是个空心。白瓷很白很亮,能照出人影。我家里那个,我小的时候经常拿在手里摸,光光的滑滑的凉凉的,像摸绸缎一样,感觉很好。感觉里它总是摆放在一个大的茶盘旁边,茶盘里有一把大的白瓷的茶壶和同样是白瓷的两只茶杯还有几个倒扣着的玻璃杯,茶盘盖着一块绣着青花的手帕之类的浅色的布,放在一个比桌子高比柜子低的半截柜上面。现在世界变化快,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白瓷毛主席像现在也已变成了文物。可惜的是,我家的那个不知道啥时候不见了。不见的还有一条狗皮褥子,睡觉的时候曾扎过我的皮的头尾四肢俱全的狗皮褥子。由这个不见了的白瓷像,我努力去回忆家里曾有过的值钱东西,比如——别的瓷器。“汝官哥钧定”一定是没有的,那是皇家御用之物。“家有万贯,不值均瓷一片”。均瓷我没有见过,均瓷一片也没有见过。人的记忆是很怪的,你努力想的时候它不来,你不去费劲了,它就冒出来了,好像灵感一样,越努力越白费。比如,某一天,我不去想了,就给想起来了。小时候家里是有着一件青花的,是个吃饭时盛菜的青花大碗,碗口大而深,碗底好像有着几个蓝色的字,刻着某个皇帝的年号。字是和碗一块烧的,圈底的白衬着圈内蓝色的字,煞是好看;字是篆字,篆是谬篆。也可惜的是,那个青花大碗被一个什么亲戚用了一个不值钱的钢金锅给换走了。那时的钢金锅是新鲜玩意。家家都有一口生铁锅的,却难得谁家有一把漂亮的钢金锅。说白了,钢金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叫钢金锅只是为了好听,其实就是铝合金锅,铝有毒,高温下毒性挥发,对人身体不利。那个年代钢金锅换青花瓷,现在想来真是一件很荒唐的事。那时商场来了一批新家具,寒风凛冽着,人们就排起了长队,手里还攥着难得的国家配给的买家具的票。却看到外国人在给大货车上装着大家看都懒得看一眼的破旧老家具,有的人不以为然,有的人就嘲笑了,说外国人真傻帽。过了些年人们醒悟过来,知道了外国人并不傻帽,傻帽的是自己。因为无知,我们不稀罕那些破旧老家具,却不知道它是有文化的,而且很值钱。

2

页,当前第。

2

1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