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7:16:25 页码:7
2023年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大全13篇)
2023-11-19 07:16:2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所经历和学到的东西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知识。发展写作能力的步骤和要点。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一

武汉东西湖区的一位菜农秦师傅,得知从上海、北京等地来的医疗队住在离金银潭医院步行15分钟的酒店后,他筹集了24箱新鲜蔬菜,骑电动三轮车40公里送到了酒店,秦师傅不会使用手机导航,全靠一路问过来找到了酒店。

让我们记住他:秦师傅,45岁,武汉的一位菜农。秦师傅,你的菜,不但营养,并且暖心。感激有你。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二

在捐助者的名单里,还有一个饱受过最深恶意的受害者,他就是杭州保姆纵火案中,一家五口里的唯一幸存者——林生斌。

一场灾难之后,失去妻子儿女之后的他,用妻儿的名字重新开了一家服装店,默默做慈善。这一次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他捐出了5000个单价18元的口罩,总价值90000元。

有些人即便跋涉过最阴暗的地狱,身上依然泛着最温暖的光。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三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这样写道。

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以来,她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所行所思。

“周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凌晨5点到上午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

张旃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暴发前已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根据她的记录,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经精心诊治,大都10到14天明显好转出院。此时,专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

“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为戴上后呼吸没那么顺畅。周二白天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但无其他症状……”

繁重工作之余,张旃不忘结合临床思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更多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请战书。

“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一步分检,这样可减轻其他医生负担,病人也可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四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穿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白大褂。1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纷纷签名或在工作群中报名,请求加入医院抗击新冠型肺炎的医疗的队伍,他们说,病人来了必须上,只要自己没倒下肯定要上。就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有许多医护人员向领导提出申请加入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去,和全院全社会共同努力,贡献我们一份微薄的力量。他们中既有年轻的医护,也有年资高的主任护士长,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市民健康,他们义无反顾的践行医者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

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虔敬,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他们是和平时期的董存瑞、黄继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抗击“新型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危难时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亿万人民筑起了一座抗击“新型肺炎”的钢铁长城!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鬼魅无形的病毒,在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

感谢为生命守岁的人们,你们承载着光明与希望,守护着平安与健康,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愿意做像你们这样的人,我们爱你们不止今天,还在未来生命中的每一天!

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的春节不是一个普通的春节,疫情注定了它是充满血与泪的。疫情的爆发虽然在武汉市,但它牵动的却是整个中国的心。因此,他们出现了。

在人们惊慌失措时,他们挺身而出;当人们痛苦万分时,他们奋勇拼搏!他们,就是那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他们为大家战斗,为人民奉献。他们奋战在一线之上。他们不曾,也不能离开战场,因为他们知道,一但稍稍松懈,疫情便会蔓延!他们在生死之间工作,与死神斗争。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拥抱了死的恐惧。单霞正是茫茫人群中的渺渺一位。

1月26日,湖北武汉,90后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护士单霞,投入抗击疫情时,毅然剪掉了齐头长发“光头明志”。

剃光长发,单霞却笑着对同事说:“没有关系,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嘛,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力去救更多的人。”

郭琳,只是一位护士,但她却将护士的职位演绎的丰满、尽职。在人海中逆行的她充满自信,她发出了坚定的声音:“请相信,我们一定凯旋而归!”这是她的选择。什么重要,也没有生命重要。但她的选择却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人。

医生,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人是别人的孩子或父母。面对疫情,他们也怕,但是责任让他们选择了逆行,勇敢面对。

同样,这几天火爆朋友圈的还有一位名叫钟南山的院士,或许在此之前我们对于这个名字是很陌生的。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非典的医务人员,他的名字是值得每一个人敬畏。

20“非典”肆虐,作为疫情重灾区,广东省召开会议对这一结果进行讨论。轮到钟南山发言时,他沉默良久,摇摇头——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引起这次疫情的元凶。最终,他用有理有据的论述说服了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者。后来的事实证明,钟南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意见在“非典”狙击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今,84岁的钟老再次挂帅亲征。劝诫国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进入武汉,而他自己却冲在抗战的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奔赴武汉,火车上疲惫的身影使人泪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的狙击战中,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医护人员和科学家们,为了守护人民健康,义无反顾,为我们留下最美的逆行身影。我们在此真诚地向此次防控疫情的逆行者致敬!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国难时期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五

疫情发生以来,病例数在持续增加。最近几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在500人左右,高峰时达800人。发热门诊经过两次扩充,面积已扩大到原来的五倍。

就诊人数剧增,医院也增派医护人员。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慌和长时间排队情绪不稳定。发热门诊护士喻银燕和同事们挨个对患者进行疾病科普,维持秩序。讲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在发热门诊,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长时间在防护隔离下,喻银燕汗水蒸发成水珠打在防护面罩上,被网友称作“最美面罩姐姐”。

“大家都没怨言,只想把病看好。我觉得再累也值得,如果以前我们说忙得一分钟都不能停,现在我们会说忙得一秒都不能停。”喻银燕说。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六

鼠年的即将钟声响起!一场人类的家园保卫战已经悄然无声地打起!人们还沉浸在过新年的喜悦中,心想着一年没见的亲人!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跟随着春运人口的大迁徒,来势凶猛,确诊病例从武汉的27例,一下扩散至全国的1万多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全国各地全力进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而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更成为核心“战场“。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生活保障物资紧急集结,驰援武汉。每个中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大家逆向而行,贡献力量。

除夕夜,一个家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日子。150人的军队医疗队连夜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陆续集结出发。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各种机械开足马力,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力争早日完工。现场就是战场,早日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

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被病毒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医护工作者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我们与病毒之间筑起高墙,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在医护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了高贵的品格!“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这是一位医生的话,普实而圣洁!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我们向在祖国各地依然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灾害面前,我们中华民族从未畏惧,永远奋勇向前!武汉——这座历史名城,我们与你同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愿世间美好与我们每一个人环环相扣!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七

高铁列车上,一位阿姨没戴口罩,她一向用衣服捂着脸,眼神充满不安与忐忑。

她根本不明白如何才能买到口罩,应对乘警的询问,阿姨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急哭了,乘警掏出了自我的口罩递给她、教她戴好。

乘警说:“保护好自我的安全最重要,您别着急,有我们在!”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八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让我们措不及防。但是,在后期我们也还是做了一些防护措施,也才勉强控制住了疫情。在疫情防控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在我们下洋田社区里每天都会有巡逻队开车在社区里来回巡逻,路口也有人把守。我采访了一位把守我们社区路口的社区工作人员,他是一位40来岁的叔叔。

我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你们每天主要工作是做什么?”

他回答我道:“我们每天主要是在社区里巡逻,看看街上有没有不戴口罩的人,还有就是在社区的路口把守,给进入社区的人测量体温。”

我要赶忙追问:“那您每天主要工作多少小时,工作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叔叔想了一会才回答我道:“我每天工作4个小时从上午10点一直到下午14点才可以下班。至于工作中的困难那也是有的,我和同事们最大的困难就是碰到那些不配合我们疫情防控的人,而且我们怎么好言相劝他们都是还是态度坚硬,而且坚决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有时都还要来跟我们动手,这个问题也成了我们工作的最大困难。”

“那您有没有在工作遇见了一件让你特别难忘的故事?”

叔叔回忆了一会儿,告诉我:“让我最难忘的是那次那天我正在值班,忽然见到正在值班的同事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我就让他去休息一会,他却一脸严肃跟我说,现在国难当头,医生们在前线奋斗,而我们什么也干不了,只可以在这里把守,如果我提前开溜,我就对不起在一线辛苦奋斗的医护人员们,我就对不起这份工作。反正没事,我还有半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我还可以坚持的,当我听完同事的这番话后,被他的坚持深深的感动了。”我听了这个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了这次的采访,我更深深理解了什么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九

今年春节突发了疫情,我现在在老家,与家人们一起都很健康,我希望在这几天疫情突发高峰期不要出门,就算带了口罩,也尽量不要出门。我们一定不要做受害者,也不要去害人。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要比之前的非典要更加严重,我们要时刻为武汉加油,我们每天都在时刻关注新闻,人们都在为武汉奉献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次病毒来自于蝙蝠。

我记得昨天有一个新闻是这样的,一名男子出去买东西没有戴口罩,仅仅15秒就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可见病毒的可怕与严重性。今天起来一看手机,又发现一名武汉医生在凌晨2点15分,为了救武汉的患者,因感染而逝世。一天内究竟会有多少人被感染上病毒呀!为白衣天使加油,为默默奉献的人点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十

大年初二,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护士长张敏,要奔赴疫区了。临行前,女儿抱住她,哭着不让妈妈走。护士长忍住泪水,告诉女儿:“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很快就回来……”

这段时间,类似的场景,发生在祖国的无数个地方。无数个稚嫩的孩子,抱着做医生、护士的妈妈,撕心裂肺地哭着,不让她们走。可是,那些“狠心”的妈妈,一个都没留下。

亲爱的宝宝,我们不哭。我们一齐在后方,陪妈妈打怪兽!一线的战士们,愿你们平安归来!感激你们!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十一

“最美老师”,她的学生这样说。“美丽小花”,她的同事这样说。她叫冀红,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工作已有8年。

“不用”是冀红的口头语,“寡言”是同事对她的印象。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闻令而动,立即组派医疗队驰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冀红很早就给护士长王静发来信息,依旧寡言,信息中只有“报名”两个字。通知出发的当晚,是冀红的夜班。考虑到她次日便要启程,护士长想找备班同事替冀红值班,以便让她好好休息,冀红说“不用”。同事们想帮她去购置些生活用品,冀红说“不用”。护士长怕她太累,让她有困难和领导讲,别扛着,冀红说“不用”。大家想帮她去照顾家人,想帮她做这做那,但她只会弱弱地摆摆手,轻声说:“不用。”

“冀红很能干,是我们临床的护理组长,也是我们的业务骨干力量。”王静说,她的性格内向、低调,虽说外表看起来有点冷,但是心却很细腻。由于担心瘦小的冀红在武汉孤单,又怕她什么事情都自己咬牙坚持,王静特意把科里的老中青护士代表拉进“智囊团”,想让大家得空多关心她。谁知人家一到,就默默写好了入党申请书,“惊”得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冀红的入党申请书中写着: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与期望。这次疫情来临时,我没有恐惧,没有退缩,有的是焦急的心,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抗疫第一线。看到越来越多的病人求助,看到越来越疲惫的一线医务人员,看到我的同行们生病倒下,我泪流满面,作为一名护士,我内心深处有着重重的使命感。

在得知自己能随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的消息后,冀红开心得无以言表。然而,她没敢第一时间通知父母,因为怕他们担心。但是,当到了武汉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却说“去吧,女儿,国家有难需要你,这是你的责任,爸妈支持你”。同科的同事更是送出了各种祝福,希望冀红这个小身板儿大能量的“美丽小花”能够百毒不侵,早日凯旋。同事们说:愿你平安归来。这一次,不许说“不用”。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十二

三月的春,三分乍暖,七分还寒,而春风中的你,如此挺拔。

——题记。

三月,白城。

我眼中的白城似乎被蒙上了一层面纱,一边是岁月安好,一边是防疫人员撑起的一片天;一边是波澜不惊,一边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背影……曾经的热闹不知何时终归于尘。

居家网课学习的背后,是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收到停课通知后,老师们进忙着帮我们整理书本,挨个放在门口;为了一节45分钟高效的网课,他们通宵达旦备课、录播,成了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神圣的“主播”。逆行的白衣天使、热心的志愿者、奔波的外卖小哥……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有一种美丽叫坚守,有一种品质叫甘之如饴。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瞬间,氤氲成一枝旖旎的香。

我家对门的阿姨,是一位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志愿者。清晨,当我还睡眼惺忪的时候,隐约听见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到了做核酸的那天,我戴上口罩匆匆地下楼排队,一个简陋的棚屋,支起一片爱心的空间,对门的阿姨和几位医生一起,穿戴着笨重的防护服,就这样坐在露天的环境下。春寒料峭,街道两旁的树木随风摇曳,一股透心的冷意直涌上心头,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轮到我做核酸了,医护人员们不断搓起手来,亲切地说道:“张嘴,啊!”她的手轻轻划过我的手掌,好冷!而对门的阿姨在旁边帮着填写单子、量体温,忙碌了几个小时才准备回家。她缓缓地脱下防护服,半调侃地对我说:“真没想到,这行装穿起来倒挺酷的,脱起来竟如此困难。”

回家途中,我看着她冻得有些发紫的双手,心疼地说:“阿姨,你为什么一定要当志愿者呢?天这么冷,还牺牲了自己的时间。”阿姨轻轻地往手中哈气,给了一个坚定的笑容:“凡大医治病,必无欲无求,发大慈恻隐之心。都是中国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们也要为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恍然大悟,那一份执着与认真的背后,是牺牲,是把小我舍弃,是舍小家顾大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起他们,我们身处温室中的学习,已是幸运中的幸运。料峭的春风,压不动挺立的腰板;满天的飞雪,奏响不平凡的乐章。因为无数个像对门阿姨一样的普通人,都怀有一颗炽热的心,一颗无私的心,一颗坚守的心!他们正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守护神。

抬头,望天,繁星很美。我想,你们的眼睛早已藏下星辰大海和万丈光芒。致敬战“疫”路上,千千万万个可敬可爱、平凡而又伟大的“你”。抗疫奉献暖三月,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次疫情中医护人员感人怎么写篇十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次次的爆竹声中,我们已经成功迈进了2020,可是在这一年,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我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此刻,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万例,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使亚洲雄狮黯然失色。

可是这次病毒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在得知武汉疫情极为恶劣的时候,许多白衣天使立刻放弃假期,请命前往武汉,选择做一个逆行者。钟南山就是其中一个,2003年他临危受命抗击非典,时隔17年,2020年他再一次来到前线抗击新型肺炎。他已经84岁了,本应欢乐的在家享受生活,却仍坚守抗疫一线。其他医护人也像他一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与病魔作斗争,吃的是最简单的泡面,累了随便一个地方就能睡着,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可是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当然除了他们,志愿者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有本事的人向武汉捐款,捐口罩,防护服等。大批救援队前往武汉,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役中。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4号,某镇的一家无纺布企业内灯火通明,企业正开足马力投入口罩生产。为了疫情需要,本该休假的工人们放弃了春节假期,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厂长表示,工人3倍工资复工复产,确保日产24万只口罩,为医护人员供给物资。

2003年非典,中国七天七夜建成小汤山医院,此刻,中国将在七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增加1300张病床,为医院供给服务。

此刻,我们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我相信,不久后,就能研究出疫苗。平常我们也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多锻炼,减少接触密集人群。众志成城,支援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场防疫大作战我们必须能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