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国金融论文(优秀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05:16 页码:14
最新中国金融论文(优秀11篇)
2023-11-11 11:05:16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总结要客观真实,不应该掩饰问题,也不能吹嘘自己的成绩。3.这些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金融论文篇一

摘要:鉴于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对于房屋管理领域市场化不断深入,各种房地产市场的构建也趋于完善的情况下,物业管理专业逐渐成为了一门“显学”。物业管理的学科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在学科开设、教学手法上也在积极地与行业情况相适应,尽可能地根据业界发展动态对自身学科建设、教学模式手法等内容进行改革。本文将在讨论物业管理教学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物业管理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物业管理;教学;改革;新途径。

一、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要求概述。

在当前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科的设置、专业教学上已经能够初步地按照物业管理的行业标准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但是由于物业管理专业在我国仍属于一个较为新型的概念,在80年代相关物业概念引入国内之后,虽然在规模发展与专业理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总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速度,使得物业管理专业在进行教学时,很有可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无法与房地产业发展相适应,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尽用所学。此外,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规模不断加大,对于居民对于住宅、校区的要求除了传统的面积、位置因素的考量外,相应的服务与配套设施的要求也日渐提高。这就对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业务素质与良好的服务意识新要求。

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从上文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业管理学科从创设之初就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在现阶段,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改革仍在不断继续,而其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课堂授课形式的积极变化;实践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深入两个方面。在课程基础设置方面,教师需要考虑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专业能力。教师对于专业能力的分析可以帮助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节约了大量通识知识的学习,提高授课的效率。同时在确定授课能力培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多种能力巧妙地安排多种课程以实践、探究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课程多样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实践的方式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环节,物业管理专业的业务错综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的从业经验、业务能力等综合素养要求颇高。因此,教师除了需要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化的教学,还需要积极安排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

三、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在当前物业管理专业服务意识与业务能力双重提升的教学目标要求下,整个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沿着教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三方面进行开展。

1.教学课程的科学设置。物业管理专业在学科的`设置和安排上突出学科本身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而在物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教师需要根据这两个特性以及特性涵盖的具体能力和理论知识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课程。物业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生需要对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学等基本原理等理论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其次,物业管理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相关的人机交往能力、案例分析、管理技能技巧等实践性的内容教师也需要进行详尽地讲解。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紧贴当下物业管理业界发展的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2.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于自身的授课方法进行积极地优化和创新。从原有的演讲授课、多媒体授课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生主体的授课理念,在丰富翔实的信息支撑下,倡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来说,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安排生动翔实的案例,在保障案例数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优化案例质量,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作以学习和了解;在一些实际业务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情景代入、设置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场景,比较有效地运用自身所学的能力和技巧。

3.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入教学。实践模式对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既是实际练兵的好方法,也是帮助一个系统学习、总结经验的训练场。物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融入来实现。首先在理论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演练从多个角度来证明理论在不同情况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并理解理论知识的正确概念。其次通过实践模式对各种应用能力的教学可以说是当前授课效率最高,收获结果最好的一种方式,有道是“教师讲千遍不如学生练一回”。同时,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积极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所述,通过对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三方面的积极优化,相信在今后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肯定会沿着正确的方向良好的与业界相适应,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张喆.现代物业(上旬刊).(z1)。

[2]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我见[j].李霞.北京城市学院学报.(01)。

[3]浅谈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j].毛鹏飞.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01)。

中国金融论文篇二

与此同时,保监会要积极鼓励投资方式创新,按照保险资金自身的规律,探索股权、债权结合的形式,对接实体经济的实体需求,积极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组织机构的创新。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准入和退出机制,以提升保险资金的配置效率为重点,全面深化保险市场的改革。继续全面推进寿险产品的利率改革。在定价权方面要还给保险公司,还给市场,让保险公司在公平统一的市场中更加灵活地开展运营。”周延礼强调,下一步要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条款的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国情的商业保险费率管理制度。

中国金融论文篇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曾有过两次高速增长时期。第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外汇储备终于摆脱了十余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连续4年的高增长。第二次发生在21世纪之初。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恢复之后,中国经济很快就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与此相伴,中国的外汇储备从始重又快速增长;到了4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跃居世界首位,目前已逾万亿美元。

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担心和争论也纷至沓来。人们或怀疑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或诟病巨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或指责外汇储备的积累输入了通货膨胀,或认为人民币汇率因此而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无独有偶,就在中国为外汇储备的迅速积累而惴惴不安之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除去美国和欧盟这两个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拥有“关键货币”的经济体,也都出现了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情况。此类现象之所以值得关注,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恰恰是发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他们摒弃了实行多年的固定汇率制并转向各种形式的浮动汇率制之时;而我们一向奉为圭臬的外汇储备理论却告诉我们,一国转向浮动汇率制,将大大减少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理论与现实的矛盾,需要给予合理的解释。

本文旨在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为背景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及其改革问题。我们首先从功能转变的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行分析,然后对外汇储备增长引起国内流动性迅速增加的现象以及货币当局的对冲操作进行评论,最后,在借鉴国外管理外汇储备之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外汇储备体制的改革问题。

二、外汇储备的规模:着眼于功能转变的分析。

关于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现象,一个普遍的担忧是,从传统外汇储备功能角度看,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足够应付支付进口、偿还短期债务和稳定汇率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不停地堆积外汇,等于将我们用宝贵的资源换回的资金低成本地交给外国使用。这一看法值得商榷,因为它忽视了在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外汇储备的功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要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浮动汇率制与高额外汇储备积累相伴相随的新现象,我们必须从亚洲金融危机的特征以及世界各国的应对之策说起。

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并不是起因于各国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而是以国际投机资本对固定汇率制的恶意冲击为主要特征的。经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经济体大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转而实行某种形式的浮动汇率制。但是,近期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些经济体声称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变,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汇率的干预。著名国际金融专家麦金农在对这些经济体的汇率制度进行了缜密研究之后敏锐地指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经济体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只是一种假象;从汇率的走势和各经济体的操作实践来看,各种自称自许的浮动汇率制以及管理浮动汇率制等等,其运行特征更像钉住汇率制度。”他将此概括为“没有信誉的固定汇率制”。从制度层面上分析,这种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种制度安排的结合,即公开宣布的弹性汇率制、(出于稳定目的)对汇率的频繁干预、国家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我们认为,这种“三位一体”的安排,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总结金融危机新特征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之所以要公开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为的是使投机资本难以获得关于汇率变动的明确信息,从而大大弱化国际投机资本对一国(地区)汇率展开攻击的动力;之所以要稳定汇率,是因为对于非关键货币国家(地区)而言,本国(地区)货币汇率对关键货币保持稳定,事实上将使得本国(地区)经济、特别是物价水平获得一种稳定的“名义锚”,从而有助于本国(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之所以要保持大量的外汇储备,为的是使货币当局更灵活地干预(而不是像固定汇率制下那样单方向地干预)外汇市场,从而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预期,并据以对国际投机资本保持一种“威慑”,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对本国(地区)货币汇率进行攻击。从实践效果上看,一国(地区)外汇储备水平越高,其“引而不发”的“威慑”作用就越大,国际投机资本对该国(地区)的汇率和金融体系就越不敢造次。

此外,为缓和货币错配的不利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往往需要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增强公众对本国(地区)货币的信心。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外汇储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金本位货币制度下黄金的功能,一国(地区)的外汇储备就类似金本位制度下货币当局拥有的黄金。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就意味着该国(地区)货币当局发行的信用货币有一种实际价值的资产——外汇储备作为支撑。因而,一国外汇储备越多,居民对该国(地区)信用货币的稳定就越有信心,也就越能防止货币替代的发生。发达国家的实践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外汇储备在增强货币信心方面的作用。近年来,欧洲央行逐步减少了外汇储备,但同时黄金储备却相应上升。欧元是当前惟一能与美元竞争的国际货币,为增强欧元同美元的竞争力,欧洲央行就不能过分依赖美元储备发挥增强货币信心的作用——增加黄金储备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总之,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虽然广大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其外汇储备却未如人们依据传统理论而推断的那样大幅减少,反而有大幅增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传统的外汇储备功能是与固定汇率制度相适应的。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外汇储备的“务实”功能,即,一旦经济受到不利冲击,货币当局就准备实实在在地用“真金白银”去满足进口、支付债务和干预汇率的需要。在浮动汇率制下,满足上述三项需要的功能大大弱化了。如今,外汇储备管理的核心在于“保持信心”,具体而言,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支持公众对本国(地区)货币政策与汇率管理政策的信心;通过吸收货币危机冲击以及缓和外部融资渠道阻塞,来克服本国(地区)经济的外部脆弱性;提供一国(地区)能够偿还外债的市场信心;支持公众和外部投资者对本国(地区)货币稳定的信心;支持政府偿还外部债务与使用外汇的需要;应付灾难和突发事件。

外汇储备在“保持信心”方面的作用逐步增大,同时就意味着其作为一国(地区)财富的功能得到强化。换言之,追求国家财富的增长,成为外汇储备管理日益重要的目标。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外汇储备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投资收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题为《外汇储备的财务成本》的研究报告中,通过对110个国家1990-的全部数据进行严格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统计期内,即便将所有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都考虑在内,除发达国家之外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外汇储备都获得了净收益。应当说,较之同期其他任何投资而言,外汇储备的投资业绩都是毫不逊色的。

接投资项下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考虑到中国对外投资中官方证券投资(外汇储备使用)占主导地位,可以合理地推断,中国投资收益大幅上升与中国对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外汇储备增加)密切相关。这间接说明,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是令人满意的。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鉴于外汇储备的功能已经从满足进口支付、偿还债务和干预汇率全面转向提供信心并增加国家的财富,鉴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是令人满意的,讨论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小,已经没有重要意义了。

三、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不利影响:流动性过剩及对冲困境。

外汇储备功能的转变,并不意味规模过大的外汇储备不会对一国经济和金融的运行带来不利的结果。相反,如果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不能根据外汇储备的功能变化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规模日益增大的外汇储备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果由货币当局独揽外汇资产,它将给国内经济带来货币供应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进而造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不利后果。我们看到,这正是当下中国发生的情况。

(一)央行的对冲努力。

为了缓解外汇储备增加对货币供应的不利影响,对冲外汇储备的压力,央行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起初,公开市场操作集中于以国债为主的现券卖断操作和回购操作上。然而,由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存量相当有限,在经历了一段不长时期的单向操作之后,央行发现自己陷入了无券可卖的尴尬境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替代手段,央行于209月24日将公开市场操作中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然后再用于回购操作。央行票据从此正式进入中国的债券市场。初,鉴于外汇储备又比上年骤增742亿美元的现实,央行认识到,外汇储备的增加可能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意味着,对冲由此引起的货币供应的过度增加,将成为中国货币政策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主要任务。由于可用来实施对冲操作的金融工具依然缺乏,央行遂决定将央行票据作为今后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基础。于是,从204月22日开始,央行票据开始了大规模发行,并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券种被允许在银行间市场上流通。在从那以后的短短4年多时间里,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迅速增大,品种也不断增多。目前,其未清偿额已经超过政策性金融债,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品种。

从以上的简短回顾不难看出,央行票据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特定历史环境下,在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尚在进行之中,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尚待完善的条件下,为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做出的现实选择。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

央行票据的产生及发展,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迄今为止的金融宏观调控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一,中央银行由此获得了一种主动、灵活且可大规模操作的金融工具。通过对这种金融工具的买卖,央行实现了在保持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通过对其自身负债结构的调整来调整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从而实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控的积极效果。其二,由于采用了连续滚动发行方式和竞争性招投标机制,并开拓了比较活跃的二级市场交易(银行间市场),央行票据的发行和交易利率逐渐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上发挥了某种基准利率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央行票据市场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其三,作为一种无风险、规模巨大和交易活跃的基础性金融债券,央行票据市场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各类金融机构实施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而且推动了以开发各类金融衍生品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

(二)央行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但也应当看到,发展央行票据市场,是在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不充分,其市场密度、深度和弹性均存在缺陷,从而很难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有效基础的条件下,央行为了弱化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之不利影响而做出的“次优”选择,因此,其存在缺陷再所难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成本问题。

由于央行票据构成央行负债,在其操作过程中,央行需要为其发行的票据支付利息,这便产生了调控成本问题。然而,如果径直将央行票据的利息支出全部归诸调控成本,那是不正确的。在理论上,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衡量央行票据的成本。第一,由于发行央行票据的目的是为了对冲央行因过度买进其他资产(外汇)所造成的基础货币之过度投放,而央行买进的这些资产又是有收益的,所以,分析央行票据的成本,必须将发行央票所支付的利息与其相应增加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收益进行比较。第二,在央行的武器库中,还有一种“对冲”工具,这就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因此,我们还可以将央行购买并持有外汇资产的收益同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所须支付的成本(对法定准备金支付的利息)进行比较。进行了上述比较之后,对于对冲外汇储备增长的成本问题,显然应有别样看法。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对发行央票的成本(央票利率)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成本(法定准备金利率)进行比较。很明显,前者的成本比后者要高。于是,对于近年来央行不断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操作,我们可以基于成本的比较找到强有力的解释。

2.对市场资金供求和利率的影响。

无论其目的为何,发行央行票据总意味着央行增加了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反之则相反。央行的这一操作,必然会对市场资金供求和市场利率产生影响。这样,就在央行大量发行央票来收缩流动性的时候,央行同时也就成为我国货币市场上最大的做市商。作为做市商与作为调控当局这两种矛盾身份的一体化,无疑增加了央行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并加重了其在货币政策操作的两个主要对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进行协调的难度。在极端的情况下,倘若央行为了降低其操作成本而对央行票据的利率有所追求,就会有操纵利率之嫌——这显然与央行的市场中立地位和市场稳定功能相悖。事实上,近年来央行票据发行曾出现过若干次流标情况,正反映了市场对央行这种双重身份存在的质疑。

3.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

发行央行票据为的是对冲外汇储备的过度增加,其直接出发点在于追求内部均衡。而央行票据市场的供求态势和由此决定的利率走势,又将通过其对人民币资金的供求对比和市场利率之走势的影响,对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动态产生冲击,这便涉及到外部均衡问题。不难看出,单一运用发行央行票据这种手段来同时应付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两个经常不一致的目标,不免有顾此失彼之虞。举例说,为对冲外汇储备增加而发行央行票据,固然达到了收缩银根的效果,满足了对内均衡的要求;但银根的收缩将导致人民币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水平的上升,即便没有进一步刺激投机性外汇的进一步流入,至少也没有弱化其流入的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国依然实行固定汇率制,从而无须顾及汇率水平的变动,这一缺陷并不明显。但是,wto过渡期的结束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加快改革,无疑加速了我国发展为开放性大型经济体的步伐,致使这一缺陷日益凸显。

在以上所举的三个缺陷中,第一个缺陷是可以忽略的。因为,所谓成本问题,实际只是财务安排的一个假象——如果把外汇资产和央行票据负债纳入同一个核算框架中同时考虑,这个问题事实上并不存在。我们在下文中将集中讨论这一问题。真正成为问题的是后两者。出现第二个缺陷的原因,在于央行在央行票据的操作中不免有自己的利益存在,集做市商与调控者两个相互对立的职能于一身,自然难免冲突。出现第三个缺陷的原因,在于中国日益成长为开放性大型经济体,从而必须同时兼顾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两个相互联系但经常冲突的目标——将这两项任务挤压在单一的对冲操作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操作之中,已经使得央行陷入左支右绌的窘境,并降低了国家总体的宏观调控效力。

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不能根据外汇储备的功能变化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规模日益增大的外汇储备将带来不利的后果。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阻断外汇储备的动态同国内货币供应的僵硬联系。

在探讨改革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方略之前,有必要对别国的经验做些比较分析。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欧盟、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外汇管理体制安排,并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背后的理论线索和逻辑关系,我们概括出如下两点认识。

(一)外汇储备持有者问题。

关于外汇储备当局的安排,大国和小国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经济开放的大国更倾向于由财政部门或货币当局之外的专设部门持有外汇储备,并相应承担外汇市场干预和汇率稳定职能;而小国则更多地选择由中央银行直接持有外汇储备,并相应承担外汇市场干预与汇率稳定职能。

对于任何开放型经济体来说,宏观调控的任务均可概括为同时追求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但是,因经济规模的不同,从而对内部均衡重要性强调程度的不同,大国和小国处理内外均衡关系的模式存在着重大差异。

对于开放型大国经济来说,由于客观上本国经济的独立性较强,且始终强调经济的独立性,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便是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然而,经济政策理论(例如“丁伯根法则”)和各国实践均告诉我们,由于一种政策工具只能实现一个政策目标,要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个经常不相容的宏观调控目标,至少需要两种以上的政策工具。我们看到,像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均确定了由货币当局负责内部均衡、而由财政当局负责外部均衡的分工。由于外汇储备更多地涉及外部均衡问题,这些国家自然都选择由财政当局来主导外汇管理体制,并负责制定汇率政策。由财政部门或专设机构主导外汇管理体制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切断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供给之间的直接联动关系,阻隔汇率变动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同时,由于隔断了不稳定的外部冲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加强,其调控国内经济运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情况则不同。由于他们几乎不存在可以自我支撑的国内经济体系,其经济运行是高度依赖全球市场的。这就意味着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内外均衡具有一致性,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也就无所谓内外均衡的职能分工问题。同样由于小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部环境,保持汇率稳定,实现外部均衡,在多数情况下总会成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特区便是合适的例证。

这两个经济体事实上都不拥有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也不存在真正意义的货币政策。如果一定要进行比较,那么,他们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就是保持汇率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由货币当局负责外汇储备的管理,以确保本国基础货币供给与外汇储备的变动保持同步变动关系,是实现汇率稳定和整体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二)外汇储备资产的多样化。

在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储备规模较大的国家(地区)倾向于对外汇储备进行分档管理。其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在常规的流动性之外,均有一定的收益率要求。

从国际比较来看,外汇储备较少(对汇率干预要求较低)的国家(地区),由于持有外汇资产的机会成本较低,通常采取的是较为简单的管理模式,其储备管理的首要目标大都是维持较高的流动性,对外汇储备的收益性没有太多的要求。而在那些储备规模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出于提高管理效率的考虑,往往对外汇储备实行了分档管理,在确保外汇储备流动性的前提下,将多余部分进行收益率较高的'各种投资,以提高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水平。

比如,从19开始,韩国货币当局便将储备资产分为流动部分、投资部分和信托部分三个部分来管理,并对不同的部分设置不同的投资基准。流动部分由美元存款和短期美国国库券组成,每季度根据储备现金流来决定合适的规模,追求高度流动性的目标。投资部分投资于中长期、固定收入的资产,追求收益率目标。以上两个部分的外汇储备均由韩国银行的内设机构进行管理。信托部分同样追求收益率目标,不同的是,这部分外汇资产是委托给国际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根据韩国银行的解释,设置这一档的目的,在于提高储备收益的同时,提供一条向国际知名管理公司学习先进投资知识的途径。自年开始,韩国进一步成立了由政府全额出资的韩国投资公司(kic)。从功能设置来看,该公司将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逐步接受韩国银行和财政部的委托,管理一部分外汇储备资产。

新加坡政府亦然。与韩国不同的是,新加坡不仅将国家外汇储备分为两档,而且该两档的储备分别交由金融管理局和政府投资公司(gic)来持有并管理,从而实现了机构分离。在这种安排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持有的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及作为基础货币发行的保证,目的是维持新元汇率的稳定。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作为一家由政府全额出资的资产管理公司,则接受政府管理外汇储备的委托,通过其6个海外机构,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上对股票、公司债券、货币市场证券、甚至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投资,来实现外汇储备收益的长期增长。

我国香港特区也将外汇基金分为支持组合和投资组合两档来实行分档管理。支持组合为货币基础提供支持,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此确保港元汇率的稳定。投资组合则保证资产的价值及长期购买力,追求较为长期的投资收益。投资基准由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汇基金对各国及各环节资产类别的投资比重及整体货币摆布。外汇基金雇佣全球外聘基金经理负责管理外汇基金约1/3的总资产及所有股票组合。

值得注意的是,类如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虽然凭借其本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居于“关键货币”地位而不保持大量外汇储备,但是,其外汇储备管理也都含有“在保持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争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说明,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外汇储备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作为一国财富的意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五、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

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是由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因素造成的。就国际而论,全球经济失衡当推首因;就国内而言,储蓄过剩并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则属根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量研究显示,无论是全球经济失衡还是国内储蓄过剩,都是由一系列实体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造成的,要在短期内矫正绝非易事。这意味着,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将是我们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中必须面对的情势。鉴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日益重要的因素,并已显示出若干负面影响,鉴于我国现行的外汇储备体制已经不足以应对这种新的复杂局面,改革传统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创造一个灵活且有效的制度框架,已成当务之急。

(一)根本的任务是建立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

面对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局面,人们直观的反应是要将外汇储备“用掉”。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化。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如果我们当真能够大量购买国外的资源、产品和劳务,亦即为外汇储备找到规模巨大且稳定的非金融用途,外汇储备就不会增长过快了。反过来说,外汇储备之所以增长过快,正是因为我们“用”不出去。在此情势下,简单地为了减少外汇储备而不计成本、甚至浪费地“用掉”我们用国内资源和产品交换而来的外汇储备,肯定是不足取的。

有鉴于此,面对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局面,应当提出的任务是促进外汇储备多渠道使用。综合别国经验和我国的实践,这既包括外汇资产持有机构的多元化,也包括外汇资产投资领域的多样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过去近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势必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的运行之中。因此,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全球的资源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或者说,着眼于全球经济运行来规划我国的资源配置战略,应当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被有机地纳入这一全球化发展战略之中。具体而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更加有效和多样化地使用外汇储备,实现商品输出向生产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转变,并藉此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改革之一:国家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分散化。

迄今为止,我国依然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在现行的框架下,绝大部分外汇资产都必须集中于货币当局,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其他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居民和其他政府部门在内,都只能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持有外汇资产。这种外汇管理体制是与传统体制下国家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相适应的;而今的情况是,我们已经开始为外汇储备积累过多及增长过快而苦恼。为了适应上述变化,放松外汇管制已经势在必行。近来有关当局提出了要大力推行“藏汇于民”的战略,正是适应了这种转变的趋势。

为了便于了解这种战略转变,我们首先需要对外汇资产、官方外汇储备等相关概念进行更全面、更精确的定义。

在《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中,imf将官方外国资产(officialforeignassets)定义为一国政府有效掌控的外国资产,并将之分为储备资产(reserveassets)与其他官方外汇资产(otherforeigncurrencyassets)两类。其中,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掌控,能够便于直接弥补国际收支失衡,或是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来间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外部资产。

在上述定义中,有几个要点需要强调。其一,“货币当局”是一个功能概念,它包括承担发行货币、管理国际储备、管理基金组织头寸等任务的中央银行和其他机构(如财政部和汇率稳定基金等),并不固定地特指某一类机构;其二,“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基金组织头寸、外汇储备和其他债权。其中,外汇储备包括证券(债券和股票)、通货、存款和金融衍生产品。作为“储备资产”,要具有“方便使用”的特征,这指的是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其中,安全性是确保储备资产得以长期保值,而流动性则是确保储备资产能够在需要时具有及时无损(或较小损失)地变现的能力。其三,“外部资产”指的是国内居民对非居民的财产要求权,包括债权和所有权。其四,“其他官方外汇资产”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和中央政府所掌控的未被归入官方外汇储备的外部资产,它们必须是以外币计值和结算的;必须在需要时可兑换成货币以满足当局的需要;必须代表实际的权利(claim),而不是广义的融资能力(例如,信用额度和互换额度就不能包括在内);掌控其他官方外汇资产的“官方”是指货币当局和中央政府,但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基金则不涵盖在内。

我们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持有主体多元化而言,就是要将原先集中由中国人民银行持有并形成官方外汇储备的格局,转变为由货币当局(形成“官方外汇储备”)、其他政府机构(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和企业与居民(形成“非官方外汇资产”)共同持有的格局。这样做的目的有二:其一,通过限定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有效地隔断外汇资产过快增长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单方向压力并据以减少过剩的流动性,确保货币当局及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其二,为外汇资产的多样化创造适当的体制条件。

我们认为,汇金公司的设立和有效运行,标志着外汇资产持有主体的多样化进程已在我国展开。只不过在目前的体制框架下,汇金公司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相应地,它与央行的资产负债关系也未界定清楚。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我们应尽快明确汇金公司的法律地位及其功能,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可再设立若干与汇金类似的专业化投资型机构。

需要特别强调专设外汇管理机构的重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设立专业性政府投资公司来管理部分外汇资产,具有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学习先进金融知识、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提升国家金融竞争能力的战略意义。在这方面,新加坡和韩国专设政府投资公司(新加坡的gic、韩国的kic)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改革之二:与持有主体多样化相配合的外汇资产多样化。

在总体上,我们应当将国家外汇资产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可称流动性部分,其投资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的货币工具和政府债务上。这一部分外汇资产形成“官方外汇储备”,主要功能是用于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实施提供资产基础。毫无疑问,官方外汇储备应继续由央行负责持有并管理。

第二部分可称投资性部分,主要投资于收益性更高的金融资产上。从持有主体上看,其中一部分可交由其他政府经济部门管理,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主要用于贯彻国家对外发展战略调整,在海外购买国家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设备和技术,或者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或者购买具有一定风险的国外高收益股票、债券,乃至金融衍生产品。应当指出的是,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央行也可以持有一部分非储备的其他官方外汇资产。当然,在账目上,这部分外汇资产应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明确地划分开来。其余的外汇资产(非官方外汇资产)应当按照“藏汇于民”的思路,配合外汇管制放松的步调,鼓励由企业和居民购买并持有。

(四)改革之三:划定货币当局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规模。

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内容之一,就是将一部分外汇资产从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移出,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和非官方外汇资产。这种分割的关键,在于比较合理地确定应由央行持有并作为官方外汇储备的外汇资产的规模。

关于由央行掌握的外汇资产(外汇储备)规模究竟应当有多大,可以有不同角度的测算。根据韩国和我国香港特区的实践,央行掌握的外汇储备规模可以根据如下四个因素来确定。其一,传统的三项外汇储备规模决定因素;其二,根据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依据外资在国内金融市场中投资所占的比重,估计出在最坏的情况下,外资撤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三,根据历史经验,计算出本国汇率的波动幅度,估计在最坏的情况下,汇率剧烈波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其四,根据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需要,估算出为了使货币当局能够履行其正常功能,需要有多大规模的外汇资产作为其货币发行的准备资产。

综合考虑以上四个因素,大致上可以估计出应当保留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汇储备规模。仔细分析这些决定性因素,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些因素是相互覆盖的。因此,最适宜的官方外汇储备规模可以根据短边原则予以确定。我们认为,在上述四个因素中,对外汇储备需求最大的因素,应当是作为基础货币的支持资产。鉴于当前我国基础货币的规模约为65232.44亿元人民币的现状,建议由央行持有的用于货币政策操作的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在5000亿-6000亿美元。

(五)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的融资安排。

由货币当局之外的任何机构购买和持有外汇资产,都有一个如何为购买外汇资产筹集资金的问题。这一问题,构成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争论焦点之一。

对此,日本财务省多年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逻辑清晰且有价值的借鉴。

购买日元时,则动用美元基金。

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后,由于日元对美元有长期升值趋势,购买美元(相应地卖出日元)便成为外汇市场干预的主要方向,既然运用fefsa中的日元基金去购买美元成为经常性的操作,所以,为该基金筹集日元,不断充实fefsa中的日元基金,便成为fefsa面临的长期任务。

迄今为止,fefsa筹集日元资金的基本手段是在市场上发行短期融资票据(hnancialbill,fbs)。在法律上,fbs被定义为调节资金余缺的现金管理券,由于这笔负债对应的是等值外汇资产,在经济上具有自我清偿的特征,所以不记为政府债务。换言之,发行fbs,无论其规模如何,均不会增加政府债务。在这里,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性质和特征,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起和运作颇为类似。

更具体地说,日本的fefsa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外汇交易基金和外汇交易基金特别账户。前者是政府交易外汇的基金。根据日本政府预算法,其余额和买卖均不记入政府预算;而后者则由交易产生的利润与损失、在外汇干预过程中产生的利息的收付构成。根据日本政府预算法,后者要记入政府预算的收入与支出项中。

我们认为,日本的fefsa通过发行fbs来为其持有的外汇储备提供本币资金的融资安排,特别是日本法律对fbs性质的认定以及相应的制度和预算安排,对我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从融资技术上分析,我们更加主张发行外汇基金债券(如我国香港金管局的做法)来收购外汇资产。由于外汇基金债券是一种资产支撑债券(abs),其自偿性更为清晰,其“对冲”的功能也更为显着。

(六)需要有一部外汇管理法。

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无疑是一项既复杂又具有极强政策性的工作,应当在法律、法规或行政性规章的规范下进行。外汇管理法规的功能是:厘清职责、加强管理、增加透明度和便于监管。我们认为,除了保留相关法律法规中目前仍然适用的内容之外,在外汇管理法(或行政性规章)中至少还应当增添:国家外汇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官方外汇储备的管理目标、管理机构、职责、资产构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的管理目标、管理机构、职责、资产构成;官方外汇储备及其他官方外汇资产之间的关系及预算处理原则;购买和持有其他官方外汇资产的筹资安排;对官方外汇储备及其他官方外汇资产的监管,等等。

六、结束语。

从本质上说,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无论涉及多么复杂的内容,最终的结果,都是要将原先由货币当局独揽外汇资产的格局改变为由货币当局、其他政府机构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和广大企业和居民共同持有的格局。

这种“藏汇于民”的改革战略一经启动,我们必然就要面对外汇市场参与者增加、外汇交易量增大、外汇交易工具增多、以及市场主体决策函数多样化的问题。这种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进而会增加货币当局调控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的难度。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如果我们尚未做好让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大的各种准备,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应缓步推行。

中国金融论文篇四

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对中国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提高了信息透明度,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金融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更强,但同时使得金融系统风险加大,而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一直在举步不前,从而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风险积聚的行业。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探讨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改革的最佳选择,从而为监管者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回顾。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国外学者关注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如michel(2002)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机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大量的风险,从而容易陷入一些骗局,而这些骗局是不容易监测到的。james和paul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积极意义,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激活和提高了经济活力,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24小时服务,提供了其他金融机构如银行提供不了的持续性服务,但互联网金融安全性是其主要问题,所以他们认为金融监管应该保证其安全性。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在肯定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好处之上,更多的关注是其安全性问题,在这点上,更多的学者认为应该对其进行监管。

国内学者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关注互联网金融及其监管。陈林(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使得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实施起来增加了难度,同时他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他建议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于宏凯(2013)也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张晓朴(2014)认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需要适度,因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有别于其他金融创新的供给性金融创新,并认为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系统风险有双重影响,在某些方面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但也有可能通过某些途径如特许权价值或者网络安全等渠道放大风险。曹东(2014)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不断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不断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但其同时产生大量的金融风险,只有在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达到博弈均衡时,金融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同时国内也存在着倾向于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而放松监管的观点。毛玲玲(2014)基于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难题的分析,从法律监管的角度提出,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数据监测与分析,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并通过建立对应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快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制定来更好的控制风险,达到完善监管的目的。同时,她还提出应建立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基点的互联网金融民事责任体系,并从反欺诈的角度防范和惩治互联网金融犯罪。谢平和邹传伟(2012)指出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是现有银行体系的补充,虽然存在着一定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要对其发展抱有信心。

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看法既有支持也有反对,不一而足。所以本文认为应该梳理清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模式之间的关系,从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角度对监管模式进行改革,以期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

1.与商业银行相类似的传统风险。中国虽然未将互联网金融机构列入金融机构范围,但是其业务类型本质是金融,发生经营活动时,要面临着与传统商业银行一样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系统中最突出和最直接的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其贷款活动中最明显的风险,贷款是银行的主营业务,借款人违约造成银行坏账,这就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信用风险总是无法消除的。同时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也可能随着其经济能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无法履约,从而产生信用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同样的存在信用风险。融资者的个人信用情况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定位上不属于金融机构,尚不能与央行的征信系统对接,无法获得正规渠道的信用信息,因而跟商业银行相比较来说,互联网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要相对大一些。

(2)市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汇率变动便是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体现。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市场风险的存在是一样的。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与商业银行一样,都是资金的流入流出,所承担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是一致的。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提供充足有效的资金来满足市场的流动性需求,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有资金需求时,银行不能及时的出售资产或者融资而得到充足的资金,从而出现损失。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中,流动性风险普遍存在着。如长期贷款过多,如果出现存款人在某一时间集中提款,则会造成该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出现损失,甚至有可能使该银行出现倒闭。互联网金融同样存在着流动性风险,对于p2p网贷平台来说,长标过多的话就极有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而对于余额宝类的互联网基金来说,由于其为吸引投资者将资金存入余额宝而允诺投资者可以随时将投入的资金提现,但余额宝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货币基金市场,如果后续流入资金无法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则会致使投资者无法及时提现,余额宝此时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2.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归类上尚不属于金融机构,同时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因而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即互联网金融行业独有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网络安全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等。

(1)网络安全风险。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是所有涉及到金融时必须要认真考虑和防范的问题。网络是互联网金融的载体,如果忽视网络安全问题,投资者就有遭受损失的风险。网络安全问题根据载体主要分为两类:网站安全问题、软件安全问题。对于网站来说,尤其是p2p网站,经常会遭受hacker攻击。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数据显示,在2015年2月23日到3月1日这一周内,中国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高达61.6万台。中国境内被篡改网站总数为3355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网站总数为961个。

(2)道德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但对于平台本身来说,缺乏一定监管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仍存在着大量的道德风险。这种现象在p2p网贷平台和众筹平台尤为明显。

p2p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风险,据网贷天眼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2月底,p2p平台全国共有2568家,其中倒闭478家,剩余了2090家,倒闭的p2p平台占全国的18.61%。这个数据在面临经济下行的状态下还会进一步扩大。不断累积的风险使得p2p网贷平台出现失联或者无力承担违约成本而关闭,致使大量投资者出现损失,无法收回本金。而总结p2p网贷平台倒闭的原因时会发现,道德风险是其倒闭的主要因素。

(3)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操作风险更多是针对客户层面的。互联网属于新兴技术,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互联网金融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原因除了网络安全问题外,另一个因素是人们学习操作的成本。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时,经常会输错账号或者收款人信息等,这无疑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存在着木马钓鱼链接,如果使用者不能很好的甄别,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p2p网贷平台时,很容易错将木马链接当成真的平台而进行资金的转入转出行为,从而遭受损失。所以,操作风险也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4)运营风险。p2p网贷模式在中国处在行业初步发展阶段,有很多地方都处在摸索阶段,从而出现了一些诸如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够、平台收费不合理、平台赤字运营等现象,这些问题不断积累扩大,使得一些网贷平台出现经营不善的问题,被迫倒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赖于其自身的信息低成本优势,通过资金聚集来克服供需双方在信息、风险和规模上的不匹配,进而通过拓展客户范围来增强其规模优势。具体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或方向,就是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优势和包容性优势,其服务对象势必转向占绝大多数的底层客户群体,并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对中国农村和中小企业存在的金融排斥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性。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短期内,监管当局可以做的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进行动态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让监管者、投资者、其他市场主体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情况都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从而提高互联网金融体系运营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避免欺诈、庞氏骗局等行为的发生,推动互联网金融企业规范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整体的认可度,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声誉,为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样可以帮助监管当局有效制定监管措施,保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活力。信息披露制度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公开财务数据和风险信息,这一点需要监管当局从法律法规上进行规定,保持其强制性;同时需要监管当局建立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定期评估互联网金融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惩罚机制,对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披露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经营暂停、曝光信息等惩罚,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2.进行动态持续监管。动态监管要求监管当局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相关运营指标进行持续不断的监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方支付和规模较大的p2p网贷平台尤其需要进行动态监管,从而确保其不发生大规模的违约风险。动态监管强调的是灵活性和持续性,因而定期评估互联网金融发展状态,定位其影响和风险水平是动态监管需要做的基础工作。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大的和影响力比较高的领头羊企业进行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动态监管,其他相对风险较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则采取信息披露、行业自律等方式进行监管。动态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全面监管将大大加大监管当局的监管成本,也会抑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活力。动态监管不仅要求针对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变化做出监管程度大小的变化,监管方式、监管内容也应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变化而及时做出适应性的变化。

3.健全法律体系。从美德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经验来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通过法律对互联网金融性质界定,明确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确定在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杜绝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野蛮生长、无序竞争等现象。互联网金融引领的金融创新已经冲击到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促使其进行结构转型,因而后者也涉及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领域。根据统一监管的原则,对这些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的传统金融机构,无论其在线上还是线下进行经营活动,都应该坚持一致的监管标准,因而修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尚未有自己行业的发展标准,因而互联网金融发展多少有些混乱。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并赋予其一定强制力,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创新与发展,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把握时代脉搏,把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方便快捷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交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上来,从而切实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从中长期来看,很多互联网金融模式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宜对其实行过于严格的监管,以免抑制其发展,扼制了金融创新。因而,在金融监管保证其稳定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鼓励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要求监管部门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奠定基调。定期评估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动态,对处在萌芽或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放松监管,允许这些企业的试错行为,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不断创新,保持金融发展活力。建立相关行业协会,如建立互联网金融协会是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手段。互联网金融协会可以部分替代监管的任务,可以进行行业自律,可以把握行业动态,从而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有效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

中国金融论文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在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方面经验的分析,对我国利用外汇储备的方式提出五条建议:积极扶持中国投资公司,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作用,对企业“走出去”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扩大先进技术进口。同时指出利用外汇储备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首先要测算出适度外汇储备规模,保证其基本功能;二是对外投资应当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做纯粹的“资本家”;三是谨防对外投资“出口转内销”,严禁二次结汇;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参股后并购;五是加强研究,提高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

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3326亿美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而且还呈继续增加的趋势,这使得持有外汇储备资产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变得更为高昂,因而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外汇储备在满足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汇率所需要的流动性后,应该追求增值和投资收益,着眼于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新加坡在外汇储备管理方面具有成功的经验,本文首先对新加坡利用外汇储备的模式做一简要分析,然后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的利用模式,最后指出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加坡利用外汇储备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法定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

根据1970年颁布的《金融管理局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简称mas,1971年依法成立)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管理官方外汇储备。1981年之前,mas主要围绕汇率政策来管理外汇储备。其后,随着外汇储备日渐充裕,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外汇储备进行分档管理:一部分继续由金融管理局直接管理,目的在于满足汇率管理流动性的需要;另一部分则投资于长期外汇资产,目标是追求更高的收益。

为了实现两者的分离,根据《公司法》,新加坡在1981年5月设立了专门管理外汇储备投资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其目标,一是提高新加坡政府外汇储备的收益;二是提高外汇储备投资和运用的透明度及可监督性;三是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活动,获取重要的国际金融资讯;四是培养训练金融专业人才,提升新加坡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gic下设三家子公司。一是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gic最大的业务部门,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二是新加坡政府房地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职责是投资于新加坡之外的房地产以及房地产相关资产。三是新加坡政府特殊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管理着一个包括风险资本、私人证券基金在内的分散化全球投资组合。此外,该公司也有选择的对私人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第一家公司的经营目标主要满足盈利性目标,同时满足流动性要求,后两家公司的经营目标都是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目前,gic所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大约占新加坡外汇储备总额的80%。

(二)部分外汇储备委托淡马锡海外投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内一直存在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即建立淡马锡控股公司的目的是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淡马锡控股公司的成立早于gic,它是1974年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组建,接受政府的财政盈余(但不是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的公司,它是工商业公司,而gic是资产管理公司。淡马锡从354亿新元的初始资产,发展到1640亿新元的规模,新加坡政府并无任何追加投资。为了实现外汇储备满足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意图,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政府将部分外汇委托给淡马锡投资,淡马锡利用这些外汇储备和自有外汇在海外投资。

二我国利用外汇储备方式的探讨。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除了中央银行直接管理外汇储备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之外,还有如下三种模式:一是成立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实现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流动性;二是委托给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投资公司管理;三是扶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减轻外汇储备压力。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考虑综合利用如下模式。

(一)积极扶持外汇投资公司。

尽管外汇投资公司入股黑石初战失利,但我们不可因噎废食,而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健康发展。今后应积极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公司的法律地位。

(二)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作用。

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在长期的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经营网络,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它们“走出去”的金融业务。这些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参股国外金融机构,给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从而实现国家战略意图。这种运作模式客观上需要雄厚的资本金,因而有关部门应支持其增资扩股,可以参考汇金公司注资商业银行的模式,但笔者认为在新的`结汇模式下,新股东应以拥有外汇的企业和个人为主。

一些具备实力和条件的国内银行应该积极向国际大银行的方向前进。跨国并购自然是一条改变国内银行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现状、从而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更加快捷便利的途径。但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资金实力以及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等问题,近期比较稳妥的方案是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少量参股,以获得一个董事席位,从而学习外资金融机构的具体运作。这一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降低了金融机构文化整合上的难度,二是可以向国外金融机构学习运作经验,并且得到股价上升的好处。

(三)对企业“走出去”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

淡马锡是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其运作模式可供我国企业参考。外汇投资公司以及国内金融机构应对具有实力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外汇支持,对企业“走出去”发挥促进作用。事实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走出去”方面都有专门的金融支持机构,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都扮演了这种角色。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今后也可以考虑成立支持“走出去”的专门金融机构。

(四)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投资模式,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资源,我们应当考虑成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资金可以来自于外汇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社保机构,以及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较多的企业以及个人。由于我们缺乏海外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经验,起初可以考虑以合资的方式进行。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向应该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满足国内产业升级的需要。

(五)扩大国外先进技术进口,近期治标、远期治本。

长期以来我国执行“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政策,但二十多年的经验表明这一政策在不同行业有得有失,有些领域我们失去了市场但没有换得关键和核心技术,而且直接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一方面它增加了我国的出口,如果按“属民”原则计算的话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不应计入我国出口;另一方面,它减少了我国的进口,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的销售按“属民”原则应算我国的进口,但按“属地”原则就算国内贸易,二者相结合导致我国贸易顺差急剧上升,外汇储备水涨船高。因而有必要通过扩大进口国外先进技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如果能像日本和韩国一样积极消化和吸收新技术,长期则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轻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程度,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三利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测算出适度外汇储备规模,保证其基本功能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当时并不是由于支付能力出现问题,而是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因而一定要测算出适度储备规模,只有超过这个规模的部分才可以用于中长期投资。为此,我们需要满足进口、偿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收益汇回、企业海外投资和qdii、外汇市场干预等用汇规模。在考虑外汇储备增值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了它的基本功能,而且要警惕世界经济形势逆转的可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事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全球流动性过剩几乎可以在瞬间转化为流动性不足,危机发生后,欧美日等国的央行无不投入巨资以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外汇储备管理同样面临类似问题。

(二)应当参与国外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做纯粹的“资本家”

外汇投资公司入股黑石被套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外汇投资公司购买的是没有表决权的股份,这成了纯粹的“资本家”。我们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目的之一是学习先进金融知识、了解市场最新动态、提升国家金融竞争能力,在没有表决权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实现这一目的。因而,今后我们参股国外公司至少要谋求一个董事的席位,直接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从而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更为直接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管理经验。

(三)谨防对外投资“出口转内销”,严禁二次结汇。

外汇投资公司以美元入股黑石,如果黑石再用这笔美元换成人民币收购或参股国内企业的话,这就构成了二次结汇,二次结汇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据报道,209月10日黑石和中国化工集团共同宣布,黑石将向中国化工的全资子公司蓝星集团进行战略投资,计划注资6亿美元认购蓝星集团20%的股份。如果认购成功,二次结汇必然发生。事实上,只要我们对外投资的企业对我国直接投资,这一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只是影响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外汇投资显然不仅不能减轻央行压力,反而使其操作更加被动,流动性过剩也将愈演愈烈。针对这一新情况,有关决策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四)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参股后并购。

国际投资理论和经验表明,由于对东道国市场、法律以及人文环境不熟悉,同时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抵触情绪,跨国投资首先采取购买部分股份、合资或合作经营的模式,时机成熟之后再采取控股或独资模式。目前我们跨国投资应以参股为主,不宜大规模并购。跨国并购的“七七定律”指出,70%的跨国并购没有实现预期的商业目的,其中70%的并购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文化差异越大失败的可能性越大。据麦肯锡的研究,在过去全球大型的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体到中国,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因而,目前我们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而不应操之过急。

(五)加强研究,提高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

目前全球石油、大宗商品以及股票处于高价位,因而我们在时机的选择上也需三思而行。目前应当加强对世界经济与金融周期的研究,以便把握好投资机会。以淡马锡为例,公司在1993~间的投资回报率只有3%,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淡马锡调整了发展策略,该公司把自己的发展与亚洲其他高速发展地区的经济捆绑起来,从而实现了新的飞跃。由此可见,优秀的研究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中国金融论文篇六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早在2010年左右,我国就在部分省份实施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遵循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全面贯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1教学内容及结构的改革: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高中化学这门基础课程,由于教学背景的改变,其内容和结构都有了相对应的变化,教学内容得到了重新的界定,而教学结构也有了更深层的调整。新课程背景之下,驾驭改革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指导思想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题高总体学生的成绩水平,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弱化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一的第一章内容主体是从化学实验角度探究化学化学知识。该内容很明确的表达了希望学生能通过进行化学实验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打造良好的教学课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1.2化学课程实验的改革:

在过去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较少,且多为老师做,学生看,学生亲生体验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导致了学生不能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并感悟化学知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兴趣不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育中,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实验过程有了新的要求,相对应的会增加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验过程中会安排学生进行体验,加强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印象。

1.3教学评价体系及相关课程设计理念发生变化:

在新课程的标准之下,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也有了改变,过去对于学生教学的评价只看学生的最终成绩,忽略了其他因素,导致评价过于形式化,加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新课程的化学教育评价体系除了根据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之外,还加入了综合能力考虑的因素,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潜能的激发都有着积极影响。并且在相关课件的设计上,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升学这一目的,更多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有更加长远的目标追求,使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后续发展。因此,在课件设计上应趋于实用性和科学性,尽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育的全新观念。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化学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变化,教育观念也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进行了革新。

2.1教学方式的创新化: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占领着主导地位,对于学生进行“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方式,忽略了时间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进行很好的开发和引导,导致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受到限制,很多时候都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使得学生成绩难以提高。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性进行开发,教学方式逐渐趋于创新化,不再是传统的言传身教,而是根据新课程要求进行改革,加强了学生实践部分,使得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2教学观念的改变及革新: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老师应明确自己的引导者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努力使得学生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一学生为教学中心展开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还应树立人才教育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的现代化人才。

2.3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的改革标准之下,除了教学方面的改革之外,学习方式上也应有所改变,教师应抛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自愿并积极的参加教育活动,并认真的开展探究式自主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4教学中不断融入新技术: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根据教育改革理念,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开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授课过程之中,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改革要求,高中化学教学也应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在进行授课时,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图片以及相关视频的播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效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大致上可以归纳为在教学方式上逐渐由“启发式”取代原来的“灌输式”,而在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中,也逐渐由“探究性”取代了原来的“验证性”,在新教材的编排上也以生动化、形象化为主要的编排方向,融入了较为生动的图片以及增加了“资料”、“阅读”、“家庭小实验”等栏目,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国金融论文篇七

摘要:

近年来,金融危机的爆发逐渐引起人们注意到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单单从金融体系来说,尽管各国的金融机构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其在种类和构成上基本相同。准确的把握理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研究。

从概念界定上来讲,实体经济指的是物质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具体来讲,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比如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和交通通信业等,也包括文化、教育、知识、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金融体系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实体经济指的是能够造成社会总体真实财富增长的部门、产品和服务,因而,对于金融交易和房地产交易等局限于权证交易的部门不属于实体经济。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竞合关系。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作为经济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合作的关系,也存在着竞争关系。金融体系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相适应,才能够在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在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相互适应的情况下,资金能够从实体经济中的资金盈余者手中,以金融系统为工具,流通到能够充分利用和经营资金的需求者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闲置资源的利用,也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此外,通过金融系统的资金分配也能够将风险分散、促进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居民手中的财富,也能够增加居民的剩余资金,同时,居民收入的增加也会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致外来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群众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满足金融相关部门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金融体系的发生,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如果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不能够相互适应,就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速度变慢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经济的震荡和甚至萎缩。比如,如果出现了新型的金融部门业务运行不合理等导致自行的转化效率不高,或者说传统上成熟的金融部门不以传统的方式运作出现了金融资源垄断等现象,就会导致社会资源不能够实现优化配置等金融抑制现象的发生,不仅会阻碍新兴金融产业部门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部门的升级。如果出现了金融发展过度的现象,就会导致资金由传统的金融部门和传统的产业部门向新兴的金融部门或新兴的产业部门转移过度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新兴部门的发展,还会导致这些新兴金融部门泡沫的过大。此外,实体的传统产业部门也会由于资金供给的不足而加速萎缩,最后就会导致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金合理配置的破坏,严重时期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发挥着正面影响,也发挥着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

(1)提高社会剩余资金的流通,提高社会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如前面所说,当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时,金融体系可以促进资金由流通到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更好的实体经济领域,不仅有助于相关行业经济的增长,也能够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2)改善或者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经济增长。金融体系中的股票、债券二级交易市场的繁荣稳定,不仅能够直接的增加政府的税收,也能够改善提高相关行业的收益和就业,更能够间接地保证股票与债券等一级发行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在实现对实体经济融资来源的改善和拓宽的同时,降低了企业在交易和融资方面的费用,从而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3)分散市场风险,充当经济缓冲器。当实体经济的货币产出不足以满足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时,就会导致超过实体经济中涉及到的投资和消费等正常活动所需求的大量过剩储蓄资本,而在形成通过膨胀的潜在隐患和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储蓄资本导致的实体经济中消费品和资本品价格的上涨。良好的金融运行系统能够在利用资本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实体经济中过剩储蓄资本的投资或者投机需求,从而分散市场风险,充当实体经济运行的缓冲器。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体现在:

(1)导致货币供需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金融体系的失衡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进而也会导致实体经济中各类资本价格的剧烈波动,消费品的价格也会受到这种波动的影响,最后,实体经济中各类商品的价格传导会出现梗阻进而导致供给结构与货币的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

(2)影响投资于消费,造成通货膨胀。当金融体系存在过多的市场流动性时,金融体系中的虚拟资产市场价格就会出现异常上涨,最后通过一些列的反应导致消费领域中消费价格与服务价格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3)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经济风险。以上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进一步恶化,会导致虚拟资产价格的进一步剧烈波动,在诱发通货膨胀的同时,还会诱导固定资产投资过多,最后流通到金融体系中,最后还会加剧市场流动性的过剩,这种恶性循环过程中就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以及“虚幻财富”,最后给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埋下巨大的风险。

(4)引发金融危机,甚至于是经济危机。金融体系的资产价格波动的进一步恶化,一方面会导致实体经济所需的资金大量涌入到金融体系中,进而引起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货币国际汇率的降低贬值,随后导致境外投资的逃离,最后造成金融系统的恐慌甚至是崩溃,严重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破坏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的衰退,最后出现经济危机。

三、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失衡现象和协调发展方法。

近年来,金融体系在我国飞速发展,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由来已久的金融发展失调问题,具体表现在:在金融资本活跃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金融体系利润更高,大量的资金流向了金融体系,这就造成实体经济资金的短缺,进而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而在资金稀缺的地区,由于资金利用低,多余的资金由总部抽离进而造成了该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缺少资金,最后只是在金融体系实现了资金的优化配置,而实体经济的资金却更加匮乏。综上所述,我国同时存在着金融过度分离和金融抑制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协调我国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势在必行,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实体经济内部出发。增强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增加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和增长动力。

(2)协调金融体系内资金、业务、区域结构,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关系,优化金融体系市场结构。

(3)加强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的进程,充分利用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4)重视资本市场对金融体系能动性的提高,改革和发展资本市场。

四、结语。

不同国家,金融体系所占的比例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越是发达的国家,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步凸显出来,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金融体系的不合理发展,也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金融经济逐步发展过程中先后引发的经济危害比如日本经济的破灭、美国新经济的停止和东南亚经济危机,使人们逐步意识到金融体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科学系统的了解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将更有利于合理规划金融体系的发展,以便于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43—54。

[2]姚先国,郭竞成。转型中的中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2003,02:11—19。

[3]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48—53。

[4]马勇,李镏洋。金融变量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评论,2015,01:34—50+124—125。

中国金融论文篇八

: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受宏观经济减速影响,房地产企业陷入资产贬值、商品房成交量大幅萎缩、消费预期不足、市场缺乏信心、企业融资困难等诸多困境中。为尽快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房地产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理念,积极采取一切可能的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房地产市场。

从美国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宣布26年第4季度业绩出现亏损,到美国“两房”危机、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再到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次贷引发的信用风险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大海啸。

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波及。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损失降到最低,我国政府在不足百日内连续五次降息,并出台了力度空前的“4万亿投资计划”,表明了国家促内需保增长的决心。

国际宏观环境的剧变,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遭遇资产贬值、消费预期不足、融资困难、商品房成交量大幅萎缩等不利影响。房地产企业必须及时调整经营理念,采取一切措施积极应对。

次贷又称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较差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因此风险大、收益也大。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过于宽松的房贷政策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而利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得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最终导致这场危机爆发。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同时,还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升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2.1宏观经济减速波及房地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28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但总体上出现逐季度回落现象,其中第四季度增速仅为6.8%。受宏观经济减速影响,我国工业增速连续、明显回落,国民经济主要产品产量大幅下降。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不断增大。中国房地产业也受到显著影响。2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7%。销售面积的大幅下降造成了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大幅增加。截至12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这比1-11月的月均增幅高6.5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态势。

2.2失业、减薪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随着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不断蔓延,中国沿海大批中小型出口企业倒闭,其他企业也纷纷减薪、裁员。这直接导致居民收入增幅下降、失业率上升,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社会需求指数和社会收入指数显示,28年这两个指标都出现了大幅下滑,现已接近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

2.3外资撤出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外资机构开始出售在中国的房地产物业。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外资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流动资金出现问题,需要通过出售房地产物业收回资金;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销量和价格增速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各方对后市走向分歧严重;三是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放缓。但是,由于外资占中国房地产总投资比例不足2%,因此外资机构的这种出售行为对房地产交易总量的影响不大,但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和消费者预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4影响消费者预期房地产市场受消费者预期的影响很大,在这个兼具投资和消费双重属性的特殊市场中,消费者预期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美国次贷危机使消费者认识到房地产不会只涨不跌,它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对金融危机的心理恐慌、各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恶化效应、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对房价下调的进一步期待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消费者预期,这使得房地产投资变得更加谨慎,消费需求进入了观望状态。28年9月末,央行28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仅占13.3%,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1.8和2.8个百分点,创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调查的七个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城市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均不足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5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受到金融危机的警示,不少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紧缩,惜贷情况严重。以上海市为例,28年上海市房地产开发贷款比去年下降了1.31亿元,这表明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正在下降。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背景下,交易量的持续低迷和信贷紧缩,导致许多资金链紧张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生存问题,整个产业也面临进一步整合。

3.1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28年9月以来,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经济呈现下滑态势,通胀压力逐步缓解。为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央行连续五次降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手段,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在行业政策方面,分析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十项经济工作,其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居民购房”;财政部和央行宣布:从2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出售或购买住房暂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出售住房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商业贷款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性普通自住房,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7倍,最低首付调整为2%,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11月5日国务院扩内需、促增长十项措施出台,其中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12月17日,国务院再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三项政策措施,包括符合条件的第二套住房首付贷款优惠、购房两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等。

以上各项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都是利好消息。一方面,可以使房地产企业以较低的财务成本且较容易地获得银行信贷,增强企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房地产消费者节省更多的购房成本,从而间接地提高其实际支付能力,鼓励其消费意愿。房地产企业要充分把握这种政策契机,利用政府在经济下滑情况下的扶植政策,以各项税费的降低为卖点,坚持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3.2保持价格平稳增强消费信心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房价的稳定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从27年第四季度起,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迷期。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应该及时地调整价格,使其平稳地回归理性。这不但有利于缓解房地产消费者长期以来的观望局面,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成交量的放大,还能加快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增强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目前,中国国内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主要是以结婚置业、拆迁用房为主的刚性需求以及改善性自住需求,且需求量很大。房地产价格的平稳和理性有利于这部分市场需求的释放,从而拉动整个房市升温。

3.3实施土地储备战略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走势来看,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此轮周期的下行调整阶段。这直接导致中国土地市场运行低迷,土地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调。然而,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中国并没有受到像其他欧美发达国家那样的重创,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许多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将最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中来。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认识到现阶段的调整绝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长周期的“拐点”,资金充足的房地产企业可以借此机会,低价囤积优质土地,增加土地储备,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8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9.

[3]张洪波,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8(1):353~354.

[4]回建强。世界金融危机从四个方面影响中国房地产,焦点上海房地产网。29.

[5]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8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9.

[6]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7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8.

[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9.

[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8.

中国金融论文篇九

因此,是水重要还是蒸汽重要,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一种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新型经济体制就像一台动力锅炉,水和蒸汽就好比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只有在水升华为蒸汽的前提下才能做功,也就是说只有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相互作用,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主体必须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和行业,最主要的有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纺织加工等。这种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所说的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和典当业。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一般来说,实体经济发现得好,金融业也就能发展得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金融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一个贫困县的经济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岳西是国家级贫困县,长期处于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投入大量扶贫资金支援岳西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由于基础薄弱,投资渠道不畅,金融管理不善,因此效率低,发展慢。岳西县委和县政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转换机制,依靠本地的森林、矿产,水力、旅游等优势资源,发展实体经济,一批中小型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从此,岳西有了纸厂、缫丝厂、蓄电池厂、铸钢厂、山菜加工厂、中药材加工厂、茶叶(岳西翠兰)加工厂、大龙潭电站、莲云经济开发区等龙头骨干企业和新兴乡镇企业。实体经济发展了,为岳西金融业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金融网络,目前一个以县人民银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遍布全县所有乡镇。保险、信托、证券和租赁等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岳西的区域经济可以看出,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金融业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金融论文篇十

一、从计划秩序到市场秩序:多重秩序的混合。

我们把秩序理解为可预见的模式,它使行为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秩序包括行动的秩序和规则的秩序(柯武刚、史漫飞,2000)。计划秩序是人为设计的秩序,它依赖外在的权威,通过设计和指令“有形之手”自上而下、有目的的协调。封闭性、强制性、被动服从和层级结构是计划秩序的特点。权力秩序通常是计划秩序的表现形式。市场秩序是自发性秩序,它依赖各种主体自发遵守制度。市场秩序的特点是开放、平等、自由和自愿。

体制转轨意味着市场秩序逐步替代计划秩序。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渐进式制度变迁,有必要把转轨秩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维持旧秩序――计划经济秩序不变,“激励”和培育新市场秩序阶段。第二阶段是市场秩序与计划秩序并行、交错的时期。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打破旧的计划秩序,让市场秩序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阶段是市场自发性秩序的发育和扩展期。计划秩序在总体上有所松动,但计划秩序的根基没有变化。市场秩序从计划秩序外萌发。最初从体制外的农村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对计划秩序的“反叛”,是农民自发、自愿签定契约。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从过去的指令――服从关系变成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尽管这种契约关系带有浓厚的权力治理色彩,但农民毕竟拥有土地的自主权和经济剩余权。随后,乡镇企业和外资的发展使内生的市场秩序与外生(引进)的市场秩序相结合,最终导致非国有经济在产值上超过国有经济。这时,市场自发秩序的扩展已是不可逆转。

值得注意的是,植根于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关系”秩序开始与市场秩序一同扩展,“关系”秩序是建立在“三缘”(血缘、地缘、业缘)基础上的关系网络,具有“熟人社会”的特点。它与计划秩序和市场秩序纠缠得非常紧密,并兼有计划秩序(纵向秩序)和市场秩序(横向秩序)的功能。

第二阶段是明确以市场秩序为导向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开始着手对旧的计划体制进行改革。首先确定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用市场规则替代计划经济的行政命令和权力,让市场规则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个过程从两个方向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定规则与“自下而上”的“修改”规则,最后博弈出各方都“满意”的制度。

但是计划秩序因符合决策者的稳定偏好而具有“先天”的优势。当市场秩序要求突破旧的计划秩序时,导致两种秩序的摩擦与冲突,形成了多重秩序混合的转轨秩序。表现为:

(1)计划秩序在经济生活中还有相当大的规模。在中国渐进式改革中,与旧的计划秩序连为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逐步退出的,因而转轨秩序带有计划秩序的基本痕迹。

(2)“关系”秩序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转轨秩序的'表征是违规,其深层机理是计划秩序和市场秩序的“折衷”和均衡,它反映两种秩序的“共同”要求。为此,我们将分析两种秩序如何博弈,“关系”秩序又是如何取得支配地位的。

计划秩序和市场秩序涉及两种不同的体制、行为主体和利益分配方式,从逻辑上说,如果旧体制下的行为主体和新体制下的经济主体各自“安分守己”,各循自己体制的制度规则,不存在偏离原有体制的激励,那么新旧体制内各行为主体的利益达到均衡,“各就各位”是最优的秩序。

如果旧体制下的行为主体和新体制下的经济主体并非“安分守己”,但是政府动态“保护”、“隔离”两套制度规则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新旧体制内各行为主体虽有偏离各自体制的动机、行为,但政府严密地、无成本地监控能及时“遏制”、校正行为主体的偏离,社会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秩序。

如果两个假设任意一个成立,那么中国的改革完全可以按照中国过渡经济学家们(盛洪,樊纲等;1993,1994)所隐含的假定逻辑发展,即,随着引入新体制(或新的交易方式、新秩序),旧体制与旧秩序会相应地逐步发生变化、逐步缩小,直至最终完成过渡。

[1][2][3]。

中国金融论文篇十一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在动荡中前进,金融危机接连发生,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全球金融经济体系。而通过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能够表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上世纪7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促使各个国家经济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多,而这增加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机会,因此,各国经济学家都开始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发现其具有传导性。金融危机传导性主要是指人们预期到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会引发本国金融危机,采取的规避行动,是一种理性行为。金融危机传导性发展至今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纯传染传导,另一种是实体经济传导。

实体经济传导主要是指在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爆发时,对其他国家实体经济变量情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渠道与经济基本面两大方面,金融危机会对一个国家外贸产生巨大影响,出口需求以及汇率的变化,会对各个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金融危机导致货币贬值,导致出口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金融危机纯传染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情况下,实体经济变量、外界条件等方面没有变化,仅仅是针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纯传染对宏观经济和经济基本面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主要是针对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这两大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金融危机纯传染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形式:一是季风效应,是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之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出台货币政策调整利率,促使参与其中的发展中国家货币出现流动性紧缺,从而引发经济危机;二是共同债权人,当同一个贷款人对不同国家贷款时,其中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贷款人会对贷款进行必要调整,进而将金融危机传染到其他国家,也是纯传染的一种表现;三是预期与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出现金融危机之后,导致市场参与者对一个国家,甚至金融市场都丧失了信息,引发的挤兑现象,从而增加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机会。

金融危机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两大类,与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的,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会受到直接影响,出现经济迅速下滑等现象,反之,则会受到间接影响,行业发展平稳,行业股票价格也不会出现太大波动。股票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市要组成部分,是各个行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涉及行业较多,由于各个行业在本质、特点上存在不同,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例如:针对农林牧渔业行业,短期内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利润下降,然而,由于我国对农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使农业能够在金融危机,i,逐渐恢复;在钢铁行业中,由于受到国际钢铁需求的影响,在就金融危机爆发情况下,国际钢铁需求量下降,促使我国钢铁企业股票价格指数也随之持续下降,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萎靡不振;在房地产行业中,虽然,金融危机对国外房地产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我国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且持续向前发展,并始终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即便我国出台政策,抑制房价的上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房地产行业依旧蓬勃发展。因此,由于各个行业本身特性的不同,与金融市场密切程度也不尽相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金融危机对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长期持久性,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与金融市场联系密切的行业中,例如:钢铁、煤炭等行业。行业价格在金融危机之前,保持稳定发展状态,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行业价格会迅速下滑,并长时间无法恢复,行业内部与外部情况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充分表明了金融危机对行业的传导机制不尽限制于纯传染,对实体经济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其次,中期平稳性,主要是指金融危机的传导性主要以纯传染为主,经济实体传染为辅的一种影响方式,在房地产、农林牧渔业等行业表现比较明显。突出表现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行业价格迅速下降,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最后,短期影响阵,主要是单纯的纯传染,对经济实体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例如: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后,行业股票价格会出现小幅度波动,又反弹上升,甚至出现持续增长的情况,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根据上文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对我国股票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因此,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股票价格的影响,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提出应对措施,减少损失,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