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56:47 页码:7
2023年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精选12篇)
2023-11-13 02:56:47    小编:ZTFB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写总结时要注重文字的风格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启发。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一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4.温故而知新。

5.好知者不如乐知者。6.博学而笃志。

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8.弗学,不知其善也。

9.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0.学学半。

11.二石兽并沉焉。12.阅十余岁。

13.求石兽与水中。14.竟不可得。

15.凡河中失石。16.如其言。

17.然则天下之事。18.尔辈不能究物理。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论语》中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十而立。

三.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4、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答、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答、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答,去:离开。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答、期:约定。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答、引:拉。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答、“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答、集:集会。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天雨墙坏雨:下雨坏:毁坏。

2、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是“以……为聪明”

3、不筑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

6、其家甚智其子其家: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

2、人皆吊之吊: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二

(在学习和生活中启迪)。

1.的老师》—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我的老师》。

2.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的早年生活》—丘吉尔,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名族史》等。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4.几何》—马及时,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5.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三

第一单元(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3.《羚羊木雕》—张之路,作家。本文原题为“反悔”。

4.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第二单元(在学习和生活中启迪)。

7.《在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9.《王几何》—马及时,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10.《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第三单元(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11.《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13.《风雨》—贾平凹,陕西丹凤人。本文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贾平凹卷》。

14.《秋天》—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本文选自《预言》。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人。选自《乐府诗集》。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选自《全唐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天净沙,曲牌名【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第四单元(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16.《紫藤萝瀑布》—宗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另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

17.《走一步,在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选自《当代少年》。

18.短文两篇。

《蝉》—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家。已出版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彤云笺》,《不迁》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

《贝壳》—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19.《在山的那边》—王家新。选自《长江文艺》。

20.《虽有嘉肴》—《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第五单元(通过科学,认识世界)。

21.《化石吟》—张锋。选自《科学24小时》。

22.《看云识天气》—朱泳燚。本文是作者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23.《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选自《昆虫的故事》。

24.《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

25.《河中石兽》—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题目是编者加的。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亦幻亦真)。

26.《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明代小说家。本文节选自《西游记》(与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名著)第六回。

27.《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麦19世纪的童话作家、诗人,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编写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他最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28.《女娲造人》—袁珂。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选自《金波作品精选》。

30.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文字和狮子》—《伊索寓言》。

《智子疑邻》—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本文节选自《韩非子•说难》,题目是编者加的。

《塞翁失马》—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等编著。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题目是编者加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名著导读。

1、《繁星》《春水》: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位女作家。这两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作者认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如“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称为“哲理诗”。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一是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二是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2、《伊索寓言》:主题是“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二是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

三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

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一是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二是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蚂蚁和蝉》—。

《两只口袋》—。

《驴和狼》—。

《乌龟和老鹰》—。

《马和驴》—。

《狐狸和狗》—。

《衔肉的狗》—。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四

第一单元(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3.《羚羊木雕》—张之路,作家。本文原题为“反悔”。

4.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五

一、词语积累。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3)纳罕:惊奇,诧异。

(4)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6)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7)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8)应许:答应。

(9)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10)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11)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

(12)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13)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14)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15)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16)低回:留恋。

(17)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18)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9)回味无穷:比喻回想起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20)多姿多彩:在《第一次真好》一文中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21)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形容视力极佳。

(22)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3)庞然大物:形容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

(24)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5)闲适:清闲安适。

(26)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27)泯灭:丧失。

(28)厄运:不幸的命运。

(29)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30)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1)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32)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33)报酬: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34)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35)玄奥:玄秘深奥。

(36)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重。

(37)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38)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39)寥阔:高远空旷。

(40)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41)梦寐:睡梦。

(42)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43)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44)弥漫:充满,布满。

(45)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46)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47)静谧:安静。

(48)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49)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50)自作主张:不与人商量,自己决定。

(51)仗义:讲义气。

(52)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53)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54)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55)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56)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57)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5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5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60)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61)定然:必定。

(62)绵延:连续不断。

(63)神通广大:有特别高明的本领。

(64)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65)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当代诗人。诗歌作品及诗学文章被选入多种国内重要诗选及理论批评文集,并被北大、复旦等大学选入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诗作《在山的那边》被人教社选入初一语文教材,诗作《帕斯捷尔纳克》被人教社选入高二语文读本。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诗、诗、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他在文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人生的一个哲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5)《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女作家。

(6)散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和,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10)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12)《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春》的作者是,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的散文有《》《》等。

(14)老舍,原名,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话剧《》《》等。

(16)《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是朱泳燚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17)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18)说明顺序有三种,即顺序、顺序、顺序。

(19)《绿色蝈蝈》一文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此文选自《》。

(23)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

(24)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动作描写、、。

(25)《散步》的作者是。

(26)《金色花》选自《》,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7)《春水》、《繁星》,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等。

(28)《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国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9)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用等修辞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31)《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袁珂。

(3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作者是金波。

三、名句集萃。

(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__________________,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__________________,就要绽开似的。

(1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山尖全白了,__________________。

(1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18)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19)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他这样评论他们踏上月球的“一小步”:

(2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__________________。

《童趣》。

一、解释黑体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2.人不知而不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4.温故而知新。

5.好知者不如乐知者。6.博学而笃志。

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8.弗学,不知其善也。

9.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0.学学半。

11.二石兽并沉焉。12.阅十余岁。

13.求石兽与水中。14.竟不可得。

15.凡河中失石。16.如其言。

17.然则天下之事。18.尔辈不能究物理。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论语》中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十而立。

三。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4、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答、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去:离开。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期:约定。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引:拉。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答、“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答、集:集会。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天雨墙坏 雨:下雨坏:毁坏。

2、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是“以……为聪明”

3、不筑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

6、其家甚智其子其家: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

2、人皆吊之 吊: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六

(二)《山中杂诗》(吴均)。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三)王维《竹里馆》。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五)《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七

b《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赵丽宏,当代作家。本文是一篇书序,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主要介绍了文学的特征、内涵、作用,以此激了青少年对文学的兴趣,鼓励青少年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

b《繁星》选自《巴金选集》,作者巴金,原名李尧堂,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本文是一篇散文,紧绕“看繁星”,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抒写了作者爱星天、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的方法,即先写眼前景物,再写由此产生的联想与想像。

b《冰心诗四首》选自《繁星春水》,作者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本文前两首诗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务奋斗、积极进取的小诗。

具体讲:《母亲》歌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纸船》抒发思念母亲的深情;《成功的花》告诉人们成功来自奋斗、牺牲。《嫩绿的芽》讴歌青春与活力,催人奋进,富有积极意义。冰心体诗特点:短小精悍,感情丰富,哲理朴素,格调自然柔和。

b《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一篇小说,通过一次海难,刻画了一位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本文场面描写惊心动魄,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诺曼底号与玛丽号航船的对比,乘客的惊慌与船长的镇写的对比;事初混乱与事中井然有序的对比。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八

初一新生是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学生,学习、卫生、行为等习惯差异很大,通过了解学生他们存在许多缺点,如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上网……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新学期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做到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要争取打好基础,为三年后的中考作好准备。

(2)抓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配合学校抓好“五小”工程建设,即短发工程;书声朗朗工程;歌声嘹亮工程;见面问好工程;个性建身工程;其次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卫生纪律检评细则”等规范学生的言行,平时多观察,多提醒,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言行。

(3)抓卫生习惯。从开学就要求学生必须讲究卫生,比如每人一块抹布,及时擦桌凳。勤洗手脚衣物,不吃零食。制定班级卫生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环景。

我在班级中让班委同学制定了各种检评细则,(如学习、卫生、纪律、三操、思品、自行车管理、文体等)所有活动按照所能达到目标的高低,都量化成不同的分数,这样即强化了日常行为规范,又培养了各类人才,有力的配合了政教处的“班级量化管理”。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利用每周一早晨班会课总结每周的学生表现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表扬先进,提出本周的要求。

按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学习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完善。

除了学校召开家长会外,还及时与问题学生的家长通过邀请到校,打电话,写纸条的方式,登门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互相交流,及时解决问题,收效很大。

总之,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在这个班级的管理上你已成功了一半。总的来说,一学期来,我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学习。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提升。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九

(六)《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七)《滁州西涧》(韦应物)。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送灵澈散人》(刘长卿)。

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十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6)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7)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8)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9)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0)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1)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3)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4)人不堪其忧:忍受。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6)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7)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8)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19)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0)于我如浮云:对于。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3)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4)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5)不舍昼夜:舍弃。

(26)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7)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8)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2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30)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2.句子翻译。

1.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5.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几个)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择其善者而(表顺承)从(跟从)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河)上曰:“逝(流逝)者如斯(这)夫,不舍(舍弃)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广泛)学而(表并列)笃志,切(恳切)问而(表并列)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七、记叙文阅读。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十一

(在学习和生活中启迪)。

1.的老师》—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本文节选自《魏巍散文选?我的老师》。

2.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的早年生活》—丘吉尔,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名族史》等。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4.几何》—马及时,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5.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

文档为doc格式。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范本篇十二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