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0:43:39 页码:10
最新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汇总15篇)
2023-11-19 20:43:39    小编:ZTFB

总结是学好一门学科或领域的必经之路。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对过去工作或学习的全面回顾。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一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最大限度保证海事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笔者从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全新的海事运维理念,以实现运维管理制度化和和运维内容明细化。

关键词:信息化;运维理念;制度化;明晰化。

为了彻底打破传统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海事运行维护(简称,运维)模式,改变被动处理各种故障的工作模式,本文融合现代管理理念,提出适合于海事信息化发展的现代化运维理念,以指导海事信息化的发展。

1、以规范运维机制为切入,推进运维管理制度化。

规范运维机制是保障运维操作合理实时的基础。根据海事业务的特殊性,本着“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设计原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面向业务,以业务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制定系统运维管理机制和治理型组织机构、理顺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规范系统运维管理中各个参与要素(包括:人、流程、设备)的管理制度,全部实现具体化、程序化、流程化,做到“责任到人、有章可循”。具体而言,构建两级三层的管理模式,分层次、分侧重实现运维管理,即:两级是指海事信息系统的运维结构从纵向上可分为省海事局运维中心和各分支局运维组;三层是从横向上分为管理层、操作层和执行层。

2、以整合运维流程为着手,推进运维服务明细化。

运维流程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系统运维管理目的而组织起来的逻辑上相关的有规律性并可重复的活动。海事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维护跨越全国范围,网络结构复杂,涉及众多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主机设备。这就使传统的运维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信息化形势,迫切需要建立适应数据集中、分类细致、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流程,这是实现海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流程化、自动化的运维服务,对权限进行了合理分配,有效地规避了“篡改数据、内外勾结”等风险的发生,降低了人为错误引发的风险;通过对重大变更的审批和授权,有效地避免了运维事件的`互相推诿,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成体系和人之间的矛盾。同时,运维流程化,构建了全局性的视图,让领导了解运维工作各方面的情况,支持领导宏观决策,也使系统运维不再是黑箱操作,使其变得可管可控、降低信息化带来的风险。

紧密结合如上的运维机制,遵循规范的管理流程,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融合先进管理理念,构建了七层海事运维流程,具体包含:例行维护(用于日常系统的检测维护)、电话处理流程(7*24小时全天候的电话应答体系)、数据备份流程(相关业务数据的备份)、数据服务流程(提供统计数据、修改数据信息)、需求变更运维流程(根据海事业务的实际,对于系统进行调整)、系统部署维护流程(硬件升级、系统更新等)和数据分析报送流程(提供相关统计数据)。本文给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处理流程。

3、以构建现代化的运维平台,实现运维管理自动化。

海事信息系统运维体系中,运维技术支撑平台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问题提交反馈、操作指导、信息仓库、监控考核、系统优化等多功能的运维平台。具体包含内容:

由于海事业务的特殊性(24小时不间断)和业务变动、系统升级更新、经验不足等原因,业务人员可能随时随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供了将“7*24小时电话支持”和“网络问题反馈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扩展了问题反馈途径,实现问题提交、处理、反馈高速流转,提高了问题的解决效率,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了对于系统问题的实时运维。

4、结语。

总之,海事信息化的运维要求我们建立一支担有共同责任和义务的、多技能的、跨组织的合作团队,诠释“抓基层、抓基础、抓落实”的服务精神。在这层精神的背后,是通过使相关人员安心、省心、信心地享受信息化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创造一个高适应性的运维环境,为数字海事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我国交通部海事局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art/7/0605/。

[5]魏爱东.银行业集中式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金融电脑,2007(12:6-8.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二

提高电网规划水平是从根本上实现电力输配电节能的手段,通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应用设备、线路的有效性来降低线损。随着计算机、信息工程水平的提高,可以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辅助电网规划,利用负荷监控系统、自动化调度系统以及实时网损检测系统等进行电网规划。通过负荷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的能量损耗,及时发现故障点;通过使用自动化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编制各变电站的经济运行曲线从而使各变电所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通过使用实时网损检测系统,能够实时进行电网运行状态计算,减少网损。

3.2使用低损耗的变压器。

在配电网络中最大的能耗是被就是配电变压器,因此降低变压器的能量损耗是实现电力输配点节能的重要手段。若采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具有低噪音、低损耗等特点,其空载损耗仅为常规产品的五分之一,且全密封免维护,运行费用极低。s11系统是ej前推广应用的低损耗变压器,空载损耗较s9系列低75%左右,其负载损耗与s9系列变压器相等。因此,应在输配电项目建设环节中推广使用低损耗变压器。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变压器的负载和运行方式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降低能量损耗。这种方式不需要更换变压器,仅需要调整运行策略、实现科学管理,就能够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一般通过调整变压器的运行参数和组合来实现。

3.3电网的无功配置优化。

在输配电工作中无功电流会增加线路的损耗以及降低变压器的利用率,从而导致用户的可用电压跌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无功补偿的技术实现电网的`无功配置。无功配置是指通过调整无功潮流的分布来降低整个网络的有功功率损耗,从而保证良好的电压水平,降低电网的总体能耗。对配电网的电容器无功补偿,通常采取集中、分散、就地相结合的方式;电容器自动投切的方式可按母线电压的高低、无功功率的方向、功率因数大小、负载电流的大小、昼夜时间划分进行,具体选择要根据负荷用电特征来确定。

3.4改进配电线路水平。

可以通过扩大电网中导线的截流水平提高线路水平。一般来说选择满足线路运行要求的最小截面导线界面可以节省投资费用。但是减小导线的界面降低了导线的截流水平,从而会导致线路能耗增加。因此选择合理截面大小的导线非常重要。选用大小比理论截面大小高一到两级的导线所节省的运行费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补偿建设中增加的投资费用。一般导线的使用寿命约为以上,因此在10年运行过程中节省的能耗费用与增加的投资费用相比就非常可观了。另外可以推广应用架空绝缘导线。架空绝缘导线具有很大的优点,第一能够提高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使用架空绝缘导线可以减少外力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相间短路问题,从而减少了合杆作业时的停电次数,提高线路的整体可用性。第二,能够简化线路杆塔的结果,由于架空绝缘导线的特点,能够满足沿墙敷设的要求,因此可以大大节约线路材料,同时使建成的项目更加美观。最后,由于架空绝缘导线的线间距离非常小,线路电抗仅为普通导线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导线的腐蚀从而延长线路使用寿命。

4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程成为了居民生活、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至关重要。电力工程项目不仅要保证高可用性,也需要重点考虑节能性,提高使用寿命,缓解电力紧张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探讨电力输配电节能技术的应用。当然,施工企业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节能损耗问题,但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施工标准、规定,不能为了追求节能的目的而牺牲项目质量,必须保证输配电节能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另外,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要认真考察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节能设计方案,从而满足现场施工和后期应用的需要,在保证高可用性的基础上实现节能降损。

参考文献。

[3]孙凯.浅谈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31):44.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三

在沿海地区,尤其是亚热带,空气的相对湿度大,雾气重,污秽严重,一年中的夏季、秋季常有台风袭击,雷雨天气时间较长,近些年来不少城市电网发生了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事故。输配电线路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要做好绝缘子的防污闪、线路防雷及防风工作。

二、绝缘子的防污。

户外绝缘子,常年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的污染,在毛毛雨、雾或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尘埃被润湿,表面电导剧增,使绝缘子的地漏电流剧增,其结果使绝缘子在工频和操作冲击电压下的闪络电压(污闪电压)显著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绝缘子在工作电压下发生闪络。对于运行中的线路,为了防止绝缘子的污闪,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对污秽绝缘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扫,或采用带电水冲洗,可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污闪事故。装设泄漏电流记录器,根据泄漏电流的幅值和脉冲数来监视污秽绝缘子的运行情况,发出预告信号,以便及时进行清扫。

2.在绝缘子表面涂一层憎水性的防尘材料,如有机硅脂、有机硅油、地蜡等,使绝缘子表面在潮湿天气下形成水滴,但不形成连续的水膜,表面电阻大,从而减少了泄漏电流,使闪络电压不致降低太多。

3.加强绝缘和采用防污绝缘子。加强线路绝缘最简单的方法是增加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的片数,以增大爬电距离,但只适用于污区范围不大的情况,否则很不经济,因增加串中绝缘子片数后必须相应地提高杆塔的高度,采用专用的防污绝缘子可以避免上述缺点。因为防污绝缘子在不增加结构高度的情况下使泄漏距离明显增大。

4.采用半导体釉绝缘子。这种绝缘子釉层的表面电阻为10.6~10.8ω,在运行中利用半导体釉层流过均匀的泄漏电流加热表面,使介质表面干燥,同时使绝缘子表面的电压分布较均匀,从而能保持较高的闪络电压。

此外,雷击线路时,自线路入侵的雷电波也是威胁变电站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措施,提高线路的防雷可以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输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2个指标来衡量:(1)耐雷水平,即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烙的最大电流幅值;(2)雷击跳闸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须做4道防线:(1)使输电线路不直击受雷;(2)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3)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4)建立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针对这4道防线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1.架设避雷线。主要是防止雷直击导线,此外,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减少流入杆塔的雷电流,使塔顶电位下降。对导线有耦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对导线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一般要全线架设避雷线。对于落雷密度较大的地区的35kv线路和重要的10kv线路也建议采用全线架空避雷线。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这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规程规定,有避雷线的线路,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3.架设耦合地线。即在导线下方架设地线的措施,是增加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耦合地线还可增加对雷电流的分流作用。

4.采用不平衡的绝缘方式。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采用的防雷措施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来降低双回线路雷击同时跳闸率,以保证不中断供电。不平衡的原则一般是使双回路的绝缘子串片数有差异,这样,雷击时绝缘子串片少的回路先闪络,闪络后的导线相当于地线,增加了对另一回导线的耦合作用,提高了另一回线路的耐雷水平,使之不发生闪络以保证另一回线路可继续供电。

5.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城市的配电线路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能够自动消除,不致引起相间短路和跳闸,而在两相或三相着雷时,雷击引起第一相导线闪络和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下降,从而提高了耐雷水平。

6.装设自动重合阐。由于雷击造成的闪络大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性能,所以重合闸的成功率也较高,它是保证不中断供电的有效措施。城市的配电线路一般都装设有重合闸,除双电源及电缆出线较长的线路外。

7.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一般在线路交叉处和在高杆塔上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特别是带绝缘的配电线路,在受雷击时的过电压比较明显,装设排气式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是一种有效方法。电缆进、出线,可利用电缆与排气式避雷器联合作用的典型进线保护。现带绝缘的架空线路正在适当位置安装避雷器以限制过电压。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四

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华北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认真贯彻上级各项部署和要求,以确保“三个不发生”和实现“全面创先争优”为目标,以提升专业精益化管理水平为主线,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标准化作业为抓手,攻坚克难,奋力工作,深化、细化变电运行管理措施,超前研究破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和任务。现将20xx年变电运行专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决策的实施,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截至20xx年底,集团公司所属35kv及以上变电站1007座,较增加65座;变电容量159359.56mva,较20增加12751.46mva。

截至20xx年底,公司共有500kv变电站28座,变电容量40750mva,变电运行人员360人。全部实现少人值班,每站10-12人,实行三值三运转。

公司220kv及以下变电站共计979座,较年增加62座,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其中77座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实行代管、站所合一等方式。设立独立监控中心的有6个供电公司;采取监控与操作队合一的有6个供电公司;采取监控中心与调度合设在一起,在调度增设第二副值方式的有4个供电公司。现有变电运行人员1936人,67个操作队,负责全省220kv及以下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任务,平均1.98人/站,除去代管、招聘等人员,属集团公司身份运行人员1141人,平均1.14人管辖1座变电站。集团公司运行人员用工情况详见表二:

截至20xx年底,属集团公司职工身份的变电运行人员共1305人,其中30岁以下者占20.61%,30-40岁占23.75%,40-50岁占41.00%,50岁以上者占14.64%。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占37.64%,中技学历占62.36%,集团公司变电运行人员基本情况详见下表:

20xx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专业目标和任务,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提升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主线,强化管理,注重创新,克服人员少、管辖变电站多和基建任务重、倒闸操作多等困难,精心操作,认真巡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变电运行各项工作任务。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变电运行专业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工作理念,强化管理,注重创新,牢牢把握工作大局,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锤炼了严细认真、敬业奉献的生产文化,探索了“以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进展”的有效方法,克服人员少、工作重、要事多等不利因素,注重超前防范,狠抓过程管控。一是突出抓好核心业务,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在倒闸操作、事故处理、设备巡视、电网监控等核心业务上下功夫、抓管理、上水平,确保了“三个不发生”。二是坚持“严是爱,宽是害”,加大到位监督和查禁违章力度,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使各类违章得到有效遏止。三是坚持定期召开专业分析会,排查梳理专业管理短板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改进和提升专业管理水平。四是认真落实各项反措要求,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三查四防”大检查等活动,堵塞安全漏洞,消除事故隐患。下发了《关于开展对110千伏及以上gis现场接线及防误闭锁排查的通知》,组织全省18个地市单位对110千伏及以上416座gis变电站开展了“逐站、逐设备”专项排查治理。对查出问题均已制定整改措施和计划,并积极整改治理,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的。五是工作重心前移,狠抓现场管控。强化到位监督,坚持标准化作业,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和人员作业行为,严把设备检修开工关、验收关、安全措施核对关和倒闸操作关,做到了人员、时间和力量三个百分之百的投入,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认真巡视、精心操作,圆满完成春、秋检和基建工程停送电任务。

一是全面开展变电设备标准化巡视,积极推行“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和“设备巡视监督责任卡”,切实提高设备巡视质量。二是持续优化操作项目和操作流程,深化倒闸操作安全风险分析和危险点预控,规定每年必须有两个月使用手写操作票,不断提升操作人员写票能力,从源头上抓安全操作,抓全过程和细节控制,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操作质量。三是努力做好设备新建、改扩建等生产基建工作任务。运行人员认真学习讨论工程施工计划和改造方案,克服施工改造期间运行方式特殊、倒闸操作复杂、安全监护范围广等不利因素,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和关键点控制,超前编制倒闸操作、设备验收等各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完成了新、改扩建变电站运行规程修编、防误闭锁及设备标示牌安装、设备验收和停送电操作等工作。

20xx年,共实现安全操作158万余次,执行操作票9万余份,办理一种工作票9864张,二种工作票30189张,两票合格率100%。发现各类设备缺陷7391条,其中危急及严重缺陷2210条,有效避免了设备和电网事故的发生,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有关工作量情况详见下表:

为提高变电运行专业管理整体水平,从完善专业规程制度、细化专业管理标准入手,开展了变电运行管理标准和各项规程制度的复查修编。一是制定《变电运行倒闸操作标准措施卡》,规定凡大型复杂操作必须使用《措施卡》,目的是使操作人员明确停电时间、停电范围、停电任务和安全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并针对现场实际和操作过程,进行危险点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整个操作过程的可控、在控。二是根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变电运行管理标准》,结合pms系统建设应用,规范了各项运行记录,形成了标准、规范、完整的运行记录体系,提高了变电运行标准化管理水平。三是对有关规程进行复查和修订。结合全年新、改扩建工程以及相关规定要求,各单位对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和监控规程进行了复查和修订。四是结合“大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指导青岛、临沂等公司开展了变电运行大操作队模式的探索工作。

(四)大力开展变电站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从粗放型、经验型管理到精细型的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为提高变电站综合管理水平,推动变电运行专业管理工作全面创先争优,集团公司生技部出台了《变电站治理达标活动考核细则》,下达了专项治理资金,对所属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共18个单位、72座变电站集中组织开展了变电站治理达标专项活动,并组成督导检查组对参与达标治理变电站逐一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各单位变电站达标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变电站站容站貌、设备治理及运行环境、人员办公设施及工作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变电运行专业管理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送教到站”、“导师带徒”、“三步循环培训”、“三个一”和“一带一”等多种方式培训。采用“三步走”战略使各项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现场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通过外出学习、人员集中授课,积极开展“知识互动、经验传送”活动;通过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大力提高青年员工的业务技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大力提高全员业务素质,针对共性问题和薄弱点进行集中和分类讲解;通过“现场培训”与“反事故演练”等岗位练兵活动,切实提高了运行人员业务素质、安全意识以及应对突发能力。

回顾20xx年工作,变电运行专业管理水平虽然取得了新提高,实现了新跨越。但不可否认,我们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短板和漏洞,误操作苗头和事故隐患依然存在潜在性,与全面创先争优和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在深化管理、精益管理、从严管理和创新管理上还需出重拳、下猛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行人员后备力量缺乏,老化、断层问题突出。20xx年集团公司新增变电站65座,而运行人员仅增加8人,运行人员超负荷工作,安全压力日趋增大。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部分人员对设备熟悉程度不够,技术业务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能胜任正值工作的'人较少,已不适应日益强大的电网发展需要。

2、定期维护工作需要加强,运行分析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季节性的安全大检查流于形式,查出的问题处理不及时,做不到闭环管理,特别是属于房产、后勤等部门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3、操作方式手段相对落后。目前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更新换代快、高科技技术含量高,设备可靠性越来越高,具备遥控操作功能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各单位操作模式依然停留在以往的模式中,全面遥控操作、程序化操作等操作模式较少。

4、培训工作有待提高。20xx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培训内容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特别是智能电网等专业性的技术、二次设备运行知识的培训亟待加强。

按照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大生产、大运行”的工作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紧紧围绕“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异常处理”三项核心业务和“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两项基本目标,通过开展本专业资料整理与完善、规程复查与修订来提升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从基层、基础和基本功抓起,做到超前策划、强化管理、创新工作,严格考核,以安全促稳定、以发展促和-谐,确保全年不发生责任性考核事故,确保生产安全和队伍稳定。

(一)继续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坚持精细准备、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标准作业的原则,制定完整、有效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加大查禁违章力度,杜绝违章行为;加强设备巡视,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隐患;及时开展依据季节特点、符合工作实际的安全大检查,做好迎峰度冬、度夏和防汛工作。认真分析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变电站运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不断提高运行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两票三制”为主线,强化管理,严格考核。

“两票三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依据。要充分认识执行“两票三制”的重要性,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厉的违章考核、严细的作业标准来约束人员行为,通过严格考核,遏制违章行为,“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

(三)承借pms管理系统,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结合pms管理系统上线后的工作实际,对各种工作流程进行完善细化,修订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设施规范化和现场操作精细化的要求,对变电站的规程、资料全面进行检查、梳理、完善,规范“两票”和现场管理,加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研究,确保运行管理与电网发展同步。

(四)总结提高,继续开展变电站治理达标活动。

深入总结20xx年变电站治理达标活动,归纳好的经验、做法,创新管理,强化措施,加强验收,继续深入推进变电站治理达标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

(五)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和工作质量。

一是随着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变电运行的相关工作也有所变化。因此将继续加大运行人员培训力度,熟悉状态检修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提高工作认识。二是紧密结合运行人员目前知识结构和技能层次参差不齐、智能变电站等新设备及保护不断投入运行的实际情况,注重培训方法,侧重职工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采取以考促学、以干促练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全员素质的提高,缓解人员紧张的压力。

(六)以科技创新促进管理创新,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

寻求技术措施的新突破,积极研究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各变电站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利用现代通信、自动化、信息等先进技术,走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之路,以新的程序化技术措施固化人的不确定因素,取得安全管理创新的突破。

(七)加大“大生产、大运行”建设试点研究。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和精心帮助下,积极推进设备运检、维护、操作等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公司系统生产组织结构扁平化、运维一体化、检修专业化、管理精益化,为“大生产、大运行”试点建设探索经验。

总之,在20xx年的工作中,通过运行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证了安全生产。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抓好各类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为实现全年的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五

摘要:通过分析原始的配电网台账收资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基础数据采集效率与质量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配电网;台账;质量;提升。

作者简介:杜雪(1981),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网信息化管理工作。

1概况。

为实现“全省一张网”的目标,贵州电网公司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配电gis平台,贵阳供电局按照要求将所辖的1000余条配电线路及其下属设备的图模、资产数据信息录入gis系统中。但大量的配网设备异动由于数据维护不及时、填写不规范、不准确,导致gis系统的配网数据质量较差。传统的台账建立模式是按照外业、内业的模式进行,现场人员负责在现场记录数据(如坐标、型号、参数、照片等),现场收资之后再进行内业数据整理、编辑后录入gis系统。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配网基础数据更新维护工作及配网基础数据质量影响较为突出。效率低―――供电所人员不仅要在现场进行坐标定位、设备台帐填录、现场照片拍摄,在现场采集完成后,还需要回到办公室对照现场记录的纸质文档数据、照片进行整理,最后才能录入gis系统内。整个工作过程的数据重复整理、录入的工作量很大。数据错漏―――由于现场采集是以纸质文档记录为主要的记录载体。在现场并没有规范各项数据的采集要求,后期整理时容易出现错漏的现象。如果发生纸质文档的遗失,还需重新进行现场采集。基础数据质量低―――由于采用手工的方式,现场很多参数无法采集或者是不能高效率采集,导致信息化数据和现场数据不匹配,信息化数据远远滞后于现场数据。工作量很难统计―――由于采用纸质文档记录,不容易做到及时跟进工作进度,无法针对收资情况做深入分析与统计,无法提供改进现场收资工作的客观数据支撑。

2优化思路。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终端固有的优越性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为供电企业现场相关作业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参考标准。可以利用智能终端的地理定位技术、终端小型数据库技术、移动gis、移动终端拍照及扫描等先进技术为现场数据收集提供技术支撑,确保现场数据采集的高效性、准确性,进而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3具体方案。

3.1业务流程。

整个数据采集工作的流程包括:建立工作计划、下载作业单、手持终端数据采集、上传数据、数据审核、数据发布、数据共享至其他系统,总共7个环节。其中建立工作计划是外业采集关键应用环节,在此环节需要根据各分县局实际情况来制订合理的收资计划,在后台数据审核的环节,以图形方式对采集的线路,结合现场照片做对比审核,确保图实一致。最后由系统批量数据模板生成工作,也可以通过接口将数据共享给其他业务系统。

3.2技术框架。

3.3主要功能。

3.3.1自动定位。

采用以gps定位为基础,结合设定线路转角,目测距离等多种偏移参数进行参考辅助定位,偏移参数的设计符合电力系统现场识别的习惯。

3.3.2图形化设备采集。

集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线路现场采集设备的坐标、设备型号、拓扑关系、设备照片(并完成了设备与照片的映射),交叉跨越、同杆架设等信息,整个采集过程采用图形化处理模式。

3.3.3设备属性维护。

将常用的各类电力设备元件的类型、电气参数、电力术语集成。设备参数通过下拉框选择、列表选择等多种选择方式进行。

3.3.4设备拍照。

在采集的.过程中,根据现场需要,对现场设备拍照,系统自动绑定照片和设备的对应关系。

3.3.5设备型号库。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将不同设备类型的型号及相关参数固化,建立对应的设备型号标准库,比如包括变压器型号库、线路型号库、杆塔型号库等,这样在终端收资数据的时候所有设备的参数均可通过选择的方式录入,可保证现场收资工作的快速、准确、高效开展,也便于后续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3.3.6工作计划管理。

编排外业工作计划是为了让现场数据采集工作能够及时完成。更加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资源。对工作计划设定采集人员、负责人等信息地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及员工作业的可操作性。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单位p作业时间p计划生命周期等,为后期有效监督和控制变更做好准备。

4现场设备异动管理。

4.1存量数据迁移及清理。

开展现场设备异动工作之前,存量数据可能以各种形式存储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电子文档格式、纸质文档格式、业务系统存储等,需整理存量数据并将存量数据迁移到信息化系统,为后续日常异动管理提供原始的基础支撑。

4.2现场设备异动流程固化。

现场设备拓扑和资产数据变更对上层业务系统影响较大,在设备异动过程中,需建立详细业务流程,以设备异动为流程轴线线索,将变更数据即时准确发布到相关系统,保证现场数据的准确性的同时也能将其共享。现场设备异动涉及设备类型繁多,不同的设备类型需要建立对应的规范化业务流程,通过流程的模式将数据异动工作固化,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设备信息不同步。

4.3明确现场设备异动相关岗位职责。

为了使设备异动管理流程得以顺利执行,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注意事项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执行效果,配以考核手段督促异动管理工作积极开展。

5预期效益。

5.1管理效益分析。

借助智能终端的采集工具,让供电所人员能够轻松的应对营配数据现场更新工作,并且形成了规范化的现场数据采集流程,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

5.2经济效益分析。

系统建设前,用手工进行数据采集、录入、核对、查询、传递都相对麻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由于现场作业部分的信息化缺失,现场和作业的大量数据需要通过人工进行电脑操作录入。新的采集工具引入后,现场采集的数据从手持终端到服务器端的无纸化信息传递,并自动形成各种报表,比以前的纸质表单数据管理更方便,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高效处理这些数据,还可以建立更有效信息通道,减少了工作量,相关部门可共享信息资源,有利于工作协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资源的耗费,节约运营成本。

5.3社会效益分析。

实现无纸化现场作业,间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既经济又环保,符合建设绿色电网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尤其是智能电网的发展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但是,智能电网的发展不能满于现状,应充分结合先进的超导电力技术不断提升其综合技术,促进智能电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超导电力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已逐渐成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电力企业也不断地尝试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科技,其中超导电力技术对智能电网的辅助效果最为明显,不仅能够优化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更能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从理论上来讲,超导电力技术就是利用超导体的特殊物理性质与电力工程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超导体具有自身电阻突然消失的电阻特性,超导电力技术主要借助超导体的特性,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1]。目前,超导电力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我国重点研究项目之一。

2超导电力技术在未来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国际超导技术领域专家普遍认为,新一代的超导技术,如钇系高温超导带材,在未来将很快商品化并全面引入应用。美国的“电网2030计划”已经将超导技术放在了重要位置,将引发全世界范围内对超导技术的应用创新。继美国之后,欧洲、日本、韩国等也相继宣布了发展超导技术的相关计划,全世界正式进入了超导技术竞争态势。面对这一世界形势,我国应及时部署超导技术应用战略,充分发掘和利用国内各种资源优势,鼓励超导技术创新,加大超导技术科研投入力度,将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来看待,以抢先占领世界超导技术高地。具体而言,将超导技术应用于未来电网,有以下好处。

2.1降低电力系统线损率。

当前我国电网规模和容量正在快速增长,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短路容量也在不断增加。大量的短路电流如果得不到限制,必将对电气设备产生破坏性影响,超导电力技术的引入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方向,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高,线损率得以降低。智能电网在供电过程中具有高效性、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线损等能力,这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关键。尤其是应用超导电力技术后,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如使用高温超导线材后,电缆能够超导无阻,更有效地提高了电流能量的传输能力[2]。在一些大城市以及一些特殊场合的供电中,电缆极易产生线损,线损量过大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将超导电力技术有效地应用到这些大城市以及一些特殊场合供电中,能够大幅度降低电缆的损耗率,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电缆的传输功率。而且,相比于传统电缆,超导电缆受环境影响极小。从整体上看,超导电缆更适合大城市以及特殊场合的供电,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土地的占用率和建设资金的消耗量,更能节约安装空间,与传统的电缆线路相比安装也极为方便,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2.2有效提升电网输送电能的质量。

电能存取是电网输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确保电网平稳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目前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抽水储能技术,这种技术可提供长时间的大功率,但反应速度过慢,难以应对瞬态电能质量与功率失衡造成的冲击,无法及时对失衡状态进行必要的补偿,这就使电网输送电能的质量大打折扣。超导技术的引入,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瓶颈问题。电网输送电质量是一直困扰电力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输送电质量可能会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电网输送电质量不高,尤其是一些大功率远距离输变电系统,输送电质量更是受到极大的影响[3]。将超导电力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能够有效改善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可以利用大型超导储能装置实现大功率远距离输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超导储能装置能够瞬时吸收或释放能力,避免了传统电网输送电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波动现象,而且超导储能装置还能沟通电压的无功支持,确保电压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电网输送的电能的质量。

2.3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率也在逐渐提升,而能源枯竭问题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电力企业的发展虽然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为了减缓化石能源消耗,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来进行发电,这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不断应用,对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有极大的'作用[4]。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发现,由于可再生资源具有不稳定性、间歇性等特点,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不稳定,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灵活性等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应用超导储能系统能有效地改善电网的储能备用,对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和储存率有极大的作用,可充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而且在利用超导储存装置对配网进行供电的过程中,也会增加电网供电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用电环境。

2.4提升电网对外部影响因素的抗性。

现有的电力系统存在多电压等级现象和交直流电共存现象,加上采用传统的铝线铜线作为导材,设备易老化,易超载,受天气等外部因素影响大,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超导技术的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这种影响。智能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自身线路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和破坏,例如,暴风雪、不可抗拒自然力的影响,人为的影响等都会对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彻底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从电缆线路的防御能力入手。在输送电过程中,防御能力较好的电缆能够承受大量电力负荷,而且在较低的电压下超导电缆的传输效率比普通电缆要高很多。一般情况下,超导电缆线路主要应用在输电路径较长的路段,在电力系统输电走廊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结语。

超导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是21世纪极具战略意义的大事,对新世纪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与改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超导应用成功,我国将立即成为世界电力技术领先国,否则就会落后于人,处处受制。联系我国电力发展实际,加大超导技术投入力度及推广应用力度,是当前我国电力领域的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超导电力技术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中的主流技术,对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如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抗性、电能质量等。当然,现阶段超导电力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以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帮助,保障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胡毅,唐跃进,任丽,等.超导电力技术的发展与超导电力装置的性能检测[j].高电压技术,2007(7):1-8.

[3]林晓明,郭进利,肖勇.智能电网建设中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61.

[4]周双喜,吴畏,吴俊玲,等.超导储能装置用于改善暂态电压稳定性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4(4):1-5.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七

论文摘要:随着电网建设的升级发展,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电网建设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对加强农村配电网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促进农村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农村电力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论文关键词:配电网;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电力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而电力配电网的建设则成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能源支持和动力保障。农村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乡镇居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提高,制约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目前,我国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大量设施亟需升级新建,而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电力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做好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合理的完成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农村电网的损耗,同时还能大大提高电能的有效利用率。

一、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

电力工程设计方案是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纲要,是造价控制的根本依据。虽然工程设计费用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对整个项目的费用总额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一个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方案,可以缩短项目建设的工期,有效地节省投资,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明确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可行性。

(1)充分分析项目的必要性,防止项目建设功能性重复导致的电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合理规划项目接入系统的方案,制定当前建设规模计划并提出长期规划,形成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新上项目即面临淘汰的尴尬。

(3)全面评估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损失,充分考虑项目的占地补偿,对新建站点的站址和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要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测,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建设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省材料,兼顾用电客户的负荷分布,使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4)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战略,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坚决抵制以环境换经济的发展思维,避免环境污染导致工程建设社会效益的降低。

2.保障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性。

(1)提高设计单位的技术业务水平,切实提高项目方案的设计质量。首先,应严格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部审核管理和第三方同时对勘测设计人员进行监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评价分析。其次,应加强设计、造价人员的培训。使工程设计、造价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最后,明确责任制。奖罚分明,促进设计人员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提高,避免渎职行为的发生。

(2)实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整个项目的造价成本。增强设计人员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意识,促使设计人员进行项目全寿命费用统筹分析。合理规划项目各阶段、各部分的资金投入,使投资得到合理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因为无计划性造成的盲目浪费。

(3)对整个项目的合理性和深度进行严密审查,科学论证,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重复性修改,导致资金的浪费和工期的拖延,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

二、招投标及合同造价管理。

投标单位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一个好的合作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健康良好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同是招投标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其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招投标和合同管理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招投标的制度建设。

制定专业的技术文件规范、指导公司的招标活动,避免招标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现象,使招标活动有法可依、有理可据。

2.加强招标工作的监督管理。

本着公平的原则,招标活动应公开透明,对投标方公平对待,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投标方,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要保证工程质量。

4.加强合同管理,合理有效的使用建设资金。

安排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签订的各种合同和协议,严格遵照执行合同的审查制度,保证合同、协议的合法性和严谨性,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严格按合同条款进行。合同生效后,承包合同总价就是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值,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定期对资金进行分析、预测,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及时与原预算的计划对比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按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控制好资金的支出,从而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

施工环节是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从而决定了整个工程造价的最优管理能否最终实现。在施工阶段做好造价控制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控制工程变更。

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往往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任何的变更都应经过科学严谨的论证,以确定设计方案确实不科学、不合理,从而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当变更发生时,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操作,并且应由设计单位下达变更通知单,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后签字生效,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没有权利对工程项目随意变更,坚决杜绝变更的随意性。

2.加强结算资料和结算程序的管理。

结算要根据合同条款、监理审核的工程量、设计单位或有关咨询单位编制工程预算、承包商的资金使用计划等具体资料来进行。对于工程变更要严格审查,加大签证等资料的审核力度。工程款要根据工程进度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支付,承包商的工程量要同时经过监理和业主的审核,并且相关款项必须由相关人员进行计算审核之后才能发放。

3.加强工程项目各环节的监督管理。

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可靠正常运行关系重大,任何的质量问题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而最终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最优化进行。保证项目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其次施工各项流程要符合行业技术规定。最后要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任何不合理的施工行为都能被及时的指出并限期予以纠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损伤。事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上升,而且有可能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一定要加强注意,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要保证设备的操作以及工程的进行完全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同时,对于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制定现场事故紧急应对措施及处理预案,对突发的安全事故要及时妥善处理。

5.加强竣工审计。

坚决杜绝计划外项目、重复多计工程价款、高套定额、高标准取费等违规现象的出现,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四、结束语。

总之,相关工作人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各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层层落实,切实做好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实现工程造价的最优化,降低工程成本,在实现新农村现代化配电网建设的同时,使企业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八

矿山采区内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矿山机械与生产工人相对集中,且大部分低压电网在些聚集,一旦发性低压漏电、短路事故,将会矿山造成严重影响。

1.1人员易触电。

如果煤炭生产工人直接接触到没有做好绝缘措施或绝缘失效的电气设备时,就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且如果设备外壳带电较强时,超过人体承受的极限,就容易导致触电伤亡事故。更为严重的是,当工人直接接触到因绝缘保护套破皮而暴露在外的芯线,很可能造成具大人员伤亡。

1.2引起瓦斯及煤尘爆炸。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九

城市中的园林生态保护工程主要分为私家花园、公园、企业机关或居住小区附属园林等几种。其中大多数城市以公园为园林生态的主体构成,而私家花园和居住小区附属园林则占据了较小的一部分比值。每一类的园林中都有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应对措施,将园林生态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完全解决才可以使得园林发挥其生态以及景观效果,通过园林工程施工的方法达到既能保护城市的生态,也能够构成优美景观,有供人休闲娱乐的作用。

在生态保护的理念下,园林施工的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工程是城市的施工建设阶段往往会出现种种问题,在园林工程施工环节是关系到整体园林能否确保生态保护的关键,因此,应将园林工程建设作为核心管理环节,首先,在确保园林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应从工程的施工细节入手,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场地平整与土壤处理,积极联系土建方与其达成共识,进而合理避免误工返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应依据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状况,总结合理的平整方式与平整次序,以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效率,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环节,施工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这是由于园林工程中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园林植物后续的良好生长,因此,应对园林工程土壤质量进行不同理化性质的实验,化验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层面进行测试分析,进而采取相应施基肥,培土,消毒等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培育,在园林工程施工环节中各类土壤质量,基肥施入量与翻挖深度,腐熟度均应符合相关园林工程环保标准要求,对于园林工程中苗木的选用应严格的把握质量关,在满足园林工程种植要求标准前提下,遵循植株健壮,苗干圆满通直,规格标准一致,枝条茁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水平高等原则,同时,应确保园林工程中乔木的主干清晰明确,花灌木则应均匀分支,绿篱个体应呈现出上下均匀一致状态,且下部不应出现脱裸现象,球形苗木应根系完整发达,并且有茂密的枝叶,园林工程中种植乔木种类主根应在30cm左右,并且包含较多侧根和须根,在园林工程种植禾木根系部位不应出现劈裂现象,应包含健壮完整的顶芽,不应出现机械性损伤或病虫害,失水现象,应确保各类园林工程苗木具有旺盛生命力,并采用圃地进行苗木栽植,在清理场地环节,应注重将园林工程施工位置清理干净,不应遗留对园林工程中苗木生长有害的各类建筑垃圾,且清理阶段应尽量避免对园林工程中种植地进行大面积的不良踩踏致使苗木损坏,从而确保园林工程施工养护的同时,保护城市园林的生态环境。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施工队伍的选用。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施工队伍的选用,园林工程管理的成败受施工队伍专业知识及素质高低的影响,施工人员的`因素对于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就必须要求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艺术创造力,扎实的园林绿化专业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并能够掌握园林工程建设技术知识促使园林工程生态保护和工程的良好建设,所以,选用园林工程施工队伍时,园林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具备相关的建设技术资质,包括土方工程,绿化裁植,水池,护栏,等工程,并拥有足够数量的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营业执照及其相关的部门认可,另外,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加强对园林工程技术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培养和学习,使园林工程施工人员能够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应用所具备的园林施工技术和知识,对园林建设的艺术性和美感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在生态环境良好维护的前提下,促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并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落后正是园林工程的规模较小造成的,在很多时候,由于园林工程施工规模较小,因此大多是随便聘请一些小型的园林工程施工队伍,并不是十分注意园林工程的施工的质量。甚至许多园林工程施工团队的理念中认为私家花园只需要将几株植物挖坑栽下去就可以,在园林施工技术的掌握上严重不足。要解决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从园林工程施工团队入手,提升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提高园林工程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从业主角度入手,在聘请园林工程施工团队的时候不要图一时的便宜,而使得花园的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造成多余的损失。

(二)园林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1.在园林绿化工程新工艺中,植物选苗是植物种植的关键,园林绿化施工开始后,经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需要种植的苗采购回来,要求采购人员在选择幼苗方面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施工技术,能运用生态学知识和生物学来辩别有虫害的幼苗,结合园林工程的环境,气候,土壤等采购适合的幼苗,还有就是注意在运输途中不能损伤植物的根系,严格避免人为原因损坏幼苗,选择保护好植物的幼苗,可以增加植物的成活率,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2.在园林绿化工程新工艺中,要优化处理园林工程中的土壤,由于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物幼苗的生长,所以首先应该对土壤颗粒,渗透,含水率,肥料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对不合格土质的进行及时处理与优化,根据树苗的大小决定了坑的形状和深度,为以后种植施肥工作做好准备,还要做好植物幼苗病害的防治工作,对幼苗及时进行修剪与保护,严格按园林工程设计图纸上的设计位置进行栽种,最后,及时对树苗修剪,浇水,除虫等工作,确保,在幼苗根部有一定的水浸泡,根据植物的高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固定装置,优化处理园林施工中不合格的土壤,增加的成活率。

园林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在园林工程施工时,要注重控制其施工质量管理,园林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工程施工进行适时的管理与控制是促使园林工程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园林工程施工隐患的排除及处理,例如,在园林工程新栽乔木的养护过程中,栽种植物需要在新环境经历一段时期才能逐步适应该环境的生长,所以,需要依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及土壤,对灌水,施肥,根部培土,遮阳防晒,喷雾等防护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并确保园林工程乔木根部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填充微酸沙质土壤,土壤肥力适中并适当的进行施肥,才能促使移植乔木成活率的有效提高;所以,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要严格的控制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只要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期严格控制管理施工技术,注重工程的后期养护,全面保护各类植物,生物生态系统,才能真正为其营造优质,良好的生长空间,在提升生产效益的同时真正优化城市社会环境,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充分的园林工程施工准备,并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实时管理与控制,注重植被的后期养护,确保园林工程施工的调整与改善,除此之外,还能够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促进生产效益的提升,使园林工程建设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燕贞.园林生态保护及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06:139.

[2]丁超,张崇晓,王志刚.园林的生态保护及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06:328.

[3]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十

摘要:

由于10kv配电网中的线路基本属于露天环境并且存在线长、点多、面广等复杂性特征,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影响因素,导致配电网施工建设无法正常进行,耽误施工进度。本文主要针对当前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试着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十一

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管理在配电网工程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配电网,还有对建立好的配电网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试着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1、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概况。

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是一个环环紧扣的链状结构,它要求在物料原材料、技术设备、资金运作以及技术人员等各个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化的运行模式,并且要求配电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尽量加快工程化建设进度,要保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目前国内一些偏远地区,受自然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限制,大大增加了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对10kv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以节约资源,保证工程质量为主,最重要的是做到安全施工。另外,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也需要逐步提高,其自动化管理水平也需要跟上,这就需要相关科研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加大研究力度进行科研开发,减少停电现象或者负荷不平衡的现象等。

2、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方案不明确及管理弊端。

保障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制定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理单位各单位互相协同配合,在施工前制定全面、周密、可行性较高的施工计划方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就目前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来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各单位之间的工作配合还是衔接的不够畅通,同时由于自然条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沟通协调,方案的调整都比较困难,施工人员只能凭借原有的经验或者方案进行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施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和周期。另外,在有的项目中大部分施工方案并未对施工区域进行明确划分,一些物料在施工现场的存放尚未合理,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个管理环节分配不合理,会直接导致工程物料的严重浪费。

2.2缺乏专业化管理队伍。

配电网工程施工建设具有复杂、危险等特点,整个项目需环环相扣,详细部署,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需要认真对待,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于各专业部门的人员紧密配合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在施工人员配置方面,有一些问题较为突出。例如,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或者不能够保证严格按照分工各尽其责。包括在人员配备方面也存在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环节管理不到位,管理错位等较多的问题。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对总体项目管理缺乏经验,很可能引起施工安全隐患和工程质量问题,不仅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另外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调动也会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成影响。

3、完善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解决存在的问题。

3.1严格踏实做好工程施工方案。

详细精确的施工方案不仅能保障工程顺利的进行也是为日后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根源很重要,方案就是工程的源头,如果源头出了错,后期的工作就有可能会错上加错,让管理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所以,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和思考,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建设单位应协同设计单位明确配电网的各项指标,将各项指标作为配电网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配电网的负荷调整和专供能力。第二,配电网施工方案的制定要追求细节化,应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浅论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of10kvdistributionnetworkproject孔繁彪kongfan-biao(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河曲县供电公司,忻州034000)(stategridshanxielectricpowercompanyhequpowersupplycompany,xinzhou034000,china)摘要:由于10kv配电网中的线路基本属于露天环境并且存在线长、点多、面广等复杂性特征,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影响题。同时,也要将施工当地的实际特点融入到施工方案中。第三,进一步优化配电网整体布局,运用科学地的方法进行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施工现场的物料分类堆置,以杜绝材料浪费。第四,构建配电自动化风险防范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面临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例如雷雨、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等;以及在后续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要将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作为施工方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核心区必须加快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绝缘性,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化管理。

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是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开工前各个技术部门及部门员工首先要明确分工。项目施工期间,对项目的勘测、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对人员、物料和机械的调配与管理,对项目在建期间风险因素的预测、控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等,这全部属于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所以,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开工前接受岗前培训,明确工程建设任务、工作内容,包括如何调配配电网线,如何合理处置安排架空线路等等,经过各种培训使技术人员达到合格的水平。此外,施工方案一旦敲定就不能任意更改,以确保整个工程按照既定的线路顺利实施。现在的通信技术也很发达,可以应用手机微信等通信工具和软件以及各种电子信息技术,来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管理。通过组织建立微信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有施工队长可在群里随时沟通,技术人员可通过微信随时对施工情况和进展进行了解和管理,通过传送文字信息、语音信息、图片、小视频等,来达到及时沟通协调的目的,保障整个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4、要严格审核配电网的施工质量和工艺。

在完成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相关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对施工工程进行相关的验收工作。比如,对施工质量的检验与审核材料清单等。严格的审核配电网的施工效果,注意按时按量完成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保证没有造成安全事故以及人员的伤亡等等。而且工程竣工的合格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并且工程的一次验收合格率要达到百分之九十八或者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最后,再进行图纸资料的交接,完成工程资料的完善和归档工作。

5、实例研究―――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践应用。

经过多年来城市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通过最近几年的城市电网改造,某城市电网网架结构日趋合理,市中心区域的配电网络已基本稳定,城区110kv变电站基本实现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满足“n-1”原则,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基本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了使城市电网能更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满足日趋增长的各种用电需求,计划分阶段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如图1所示)。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年度配电网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该公司选配技术过硬的546人,组成了35支施工队伍参与到工程建设中,项目部人员由经验丰富、技术精干、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建立里程碑计划,加强工程动态管理。对配网工程倒排工期,强化监督,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根据工期要求,把月工作计划分解到每周,并编制里程碑计划。开展阶段性协调,推进配网过程管理。每天利用半小时时间召开生产碰头会,各生产单位参加,汇报前一天工作情况,安排当天工作任务,每周末召开一次协调会,各专业组主要负责人参加,对阶段性的工作进行总结,通报工程进度和工程缺陷,对施工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并提出下步的工作打算,制定和调整下周工作计划。加强外部协调,营造良好施工环境。主动与县委县政府汇报工程情况,建立畅通的快报制度,让县领导了解工程进展,及时汇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建立了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截止目前,全县10千伏及以下工程已完工56项,新建改造台区35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4.05千米,配变容量7兆伏安,新建改造400伏线路36.42千米;新增城镇智能电表工程已完工10个台区。

6、结语。

总之,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是涉及到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随着我国10kv配电网工程的增多,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无论是施工方案的制定还是相关施工的管理,都要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采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并将质量控制贯穿始终,才能够实现良好的管控效果,促进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竣工。这样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莫艺华.电力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和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08).

[2]杨铁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经验体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2).

[3]陈志坤.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风,(03).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十二

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的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请实现、事件管理以及配置管理,其总共规划目标是实现设备管理的快捷性、全局性以及经济性。从整体结构上而言,设备管理平台从上而下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问层三层。表示层用户和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制定业务规则并实现相关的业务流程,充当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桥梁;数据访问层的作用是访问数据库。这三层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向下的,底层无法感知上层的存在,对上层的任何设计上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底层。

设计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平台的目的是对基于it运维的设备管理、维护中的各项功能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数据库,不仅要明确数据库的表名、字段名等数据信息,还要进行存储过程等数据库脚本的扩展。具体设计数据库时,要考虑系统模块相关概念的设计、数据关系图设计以及数据的逻辑结构设计等。使用设备管理系统的人员主要是系统管理员、维护人员以及一般用户,不同角色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数据逻辑结构的设计包括设备数据库关系图、故障信息数据库关系图以及系统管理数据库关系图等。设备数据库关系图包括设备的信息表、设备相关资料表等;故障信息关系图包含发生故障设备信息表、设备备件维修信息表等;系统管理关系图包含设备单位信息表、厂商信息表等等。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十三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其能有效减少供电变压器及其线路的电能损耗,从而改善供电环境及提高供电效率。在小型的电力系统中,该技术能起到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的作用;而在大型供电系统中,该技术则能起到调整电网电压与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其供电功率能分为有功与无功两种,无功功率不能远距离传输,因此对于下属用电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应就地补偿。无功功率是在系统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而进行的,其设备能和电路中的用电设备相互抵消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技术可将感性与容性功率负荷装置连接在相同的电路中,使能量能在两种负荷之间进行交换,且其所需要的无功功率也能从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获取等量的补偿。

2无功功率对电力工程配电网的影响。

电磁线圈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必须要附加电气元件,以将其产生的无功功率降低。如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必须在电源下获取无功功率才能建立。在电网系统中,无功功率对电力工程配电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功功率对输变电系统供电能力的影响;(2)无功功率对发电设备有功功率输出能力的影响,如用户需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当电网的无功功率增加时,则会导致电网的损耗也相应增加。(3)无功功率对配电网电压损失的影响;(4)无功功率对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影响,导致其运转功率因数降低,从而影响电网的运行环境,导致用户电力设备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在电力工程配电网运行时,应对供电电网及用户电气设备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以提升设备运行的功率因数及系统的供电质量。

3电力工程配电网的无功功率补偿的应用。

3.1明确无功功率补偿的容量。

在电网系统中,要想明确无功功率补偿的容量,必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式:(1)根据配电网运行电压值确定,其目标是对电压的调节,计算公式为qc=所需电压值×所需的电压值/配电网线路阻抗值;(2)根据线损降低率确定,能有效证明配电网线损降低率和补偿容量间的关系;(3)根据配电因数确定,功率因数应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4)根据变压器容量确定,并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

3.2选择合适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在电力工程配电网应用中,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才能有效降低电网系统运行的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电网中的电能损耗。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配电网中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主要包括变电站补偿、低压补偿、杆上补偿、终端补偿、配电线路补偿及随机补偿等。

3.2.1变电站补偿。

通过变电站集中的无功功率补偿,该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10kv变电站的母线中,且主要集中安装在等量的电容器中,不仅能有效降低供电线路中的无功损耗,且有利于降低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损耗。但电力用户所需的无功率补偿还应在变电站线路中输送。因此,在10kv变电站线路中依然有无功功率电流,故认为该补偿方式无法代替配电网无功补偿所发挥的作用,而且也无法很好地解决配电网运行中无功降损的矛盾问题。

3.2.2低压补偿。

低压补偿作为我国当前常用的补偿方式之一,主要是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进行补偿。该低压补偿设备主要根据用户的负荷水平变化情况、投入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变压用户的功率因数,以实现无功功率平衡的目的。其不仅具有降低电网、变压器损耗的作用,还能有效提高用户电压的水平。低压补偿设备通常是根据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实现对电容器自动投切的目的。低压补偿虽能保证用户电能的质量,但无功功率的投切量且有可能会与实际的需求量相差较大,容易导致出现无功功率补偿不足或过多的现象,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

3.2.3杆上补偿。

在配电网中绝大多数的公用变压器无低压补偿,从而限制无功功率的补偿度。因此,对于配电网无功功率的缺口还必须通过变电站和发电厂来填补。而无功功率通过线缆传输,从而增加配电网的损耗。因此,应把10kv户外并联的电容器安装在架空线路杆上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配电网的功率因数,从而实现降损升压的目的。但安装在杆上的电容器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难以装配保护措施,对其的控制成本也比较高,且保养维护的难度较大,工作量较多,且安装环境受限因素较多。当线路处于轻载状态下,应避免配电线路出现过补偿及过电压。因此,必须要合理控制杆上补偿的安装点,无需进行分组投切,且要控制好其容量。

3.2.4终端补偿。

随着低压用户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多,也就意味着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也相应增大。因此需要对终端进行补偿,以降低电网的.损耗与维持网络电压的水平。但终端补偿方式的补偿点比较分散,其管理难度比较大。而且负荷的不同波动使大部分电容器在轻载状态下容易形成闲置,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不断降低。

3.2.5配电线路补偿。

通过配电线路进行的无功功率补偿,该补偿方式主要应用于配电线路中,主要安装在配电网线路主干的2/3位置上。每个集中点都要安装一个能够承受10kv电压的电容器,虽然这种补偿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配电线路的无功损耗,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电气设备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下,容易受到人为、雷击等因素的损害,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后,难以实现对线路的及时、有效抢修。

3.2.6随机补偿。

随机补偿就是基于随机的原则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该补偿方式一般将无功功率补偿的电容器安装在供电企业的电动机两侧,通过补偿电动机无功功率,从而实现降低功率损耗的目的。

3.3选择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

在电力工程配电网中,若想选择一种合理、可行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必须要充分考虑配电网中对不同的电压需求及其补偿装置技术特性等因素后才能决定选择哪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配电网最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要包括高压装置、中压装置、低压装置三种。

3.3.1高压装置。

高压装置主要应用在高压配电网络中,主要是以高压并联电容器的补偿装置。该装置通常安装在10kv变电站中的主变压器侧,主要是为了降低主变压器无功功率的损耗,改善配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且改善变电站出站端的电压,从而实现提高变电站输出电能质量的目的。

3.3.2中压装置。

干式自愈型并联电容器是我国当前中压补偿装置中最常用的装置,通过干式自愈型并联电容器实现对中压网络进行补偿。该设备的电容元件主要由金属薄膜卷制作而成,并在卷绕后进行顶端的喷漆,并通过导线焊接将其引出;而元件的外部主要通过树脂封灌而成,能实现绝缘空气的目的。

3.3.3低压装置。

相对于高压装置与中压装置,低压装置在我国无功功率补偿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低压装置通常安装在电力工程配电网变压器中的低压侧或者安装在单台低压电动机侧。该装置不仅能在和电动机启动或停止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还能对高层建筑、宾馆、车间等配电房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配电网在运行时,随着大量无功电流的流动,既会使电网中线路的损耗增加,也会对电网的供电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配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对电力供应企业及用电用户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无功功率对电力工程配电网影响的分析,并选择合理的补偿方式与装置,才能降低电网线路的损耗与提升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廖国东单位:国网重庆市大足区精诚电力发展总公司。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十四

[摘要]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对工业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企业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对大型工厂电力系统大电缆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与供电可靠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厂;供电;中性点方式。

大型企业具有电力负荷密度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供配电线路以电力电缆为主等特点。大型企业35/6kv配电网,其系统中性点以前主要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这对过去以架空线路为主的配电网是适宜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逐渐发展为以电缆线路为主,电缆的长度不断增加,使得电网的接地电容电流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氧化锌避雷器和结构紧凑的进口全封闭组合电器也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形势下,原有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已不能适应。同时随着bzt技术和短时停电再启动技术的应用,为电阻接地方式的应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内部过电压水平高(可达到3。5~4。0倍相电压),持续时间长,而电缆和一些全封闭组合电气绝缘水平低。某些进口设备绝缘水平低于我国同电压等级设备的绝缘水平。以40。5kv真空断路器为例,进口设备工频交流试验标准是70kv,而我国同电压等级设备工频交流试验标准是95kv。而这些进口设备一旦击穿很难修复,因而不宜带单相接地故障继续运行。

(二)单相接地时,避雷器长时间在工频过电压下运行易发生损坏甚至爆炸。目前,采用提高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电压的方法来避免爆炸事故发生,但这并不经济,因而这种接地方式不利于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推广应用。

(三)电缆的大量使用,已经不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在这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配电网电压发生突变、变压器高压线圈发生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或弧光接地故障时,都可能在系统中引发过电压。对于空载励磁特性较差的电压互感器,在过电压作用下,因励磁电流的剧增,会导致高压熔断器频繁熔断,甚至造成电压互感器烧毁,如果处理不当,或保护配置不周全,此类异常状况有可扩大为全厂性事故。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如果消弧线圈调整不当,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可能会在中性点产生较高的谐振过电压,并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消弧电感感抗和系统对地容抗相近,使补偿度很小时,系统中性点在正常运行时可能会出现相当高的过电压,超过运行电气设备的正常绝缘水平。

(二)准确检测出接地故障线路较困难,目前虽有不少微机型的高灵敏度接地保护装置,但实用情况均不够理想。

(三)虽然现在有自动跟踪、自动调谐的智能型消弧线圈,但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不再调整,若接地检测装置不能检测出故障线路,还必须依靠拉合有关线路查找故障点。对于出线回路数多、母线结线复杂的配电网,查找故障的时间可能很长,在查找过程中会出现过补偿或欠补偿超过允许值的情况,致使这将会使再多次发生弧光复燃,出现过电压,将有可能使相邻敷设的电力电缆被破坏,致使事故范围扩大。

三、大型企业配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可行性。

(一)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单相接地过电压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当电阻电流与故障点的电容电流相近或略大于电容电流,可以有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幅值,并对继电保护有利。

(二)供电可靠性。

采用电阻接地后,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要立即跳闸,不能保证用户的连续供电。但石化系统的配电网,不是过去的单电源的辐射系统或树形系统,而是双电源供电系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供电可靠性就不再单靠要求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几个小时来保证,而是靠bzt装置和短时停电再启动技术来保证。

bzt装置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石化系统的配电网中几乎百分之百使用,起到了很好效果。同时,在发电厂中广泛应用的.保证工厂用电连续性的“智能型快速切换装置”可以在石化系统的配电网中应用,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企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短时停电再启动技术在系统的配电网中应用广泛,较好地保证了石化装置的安全连续运行。

另外,根据电缆配电网的运行经验,单相接地引发相间短路事故较多。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很容易引发电缆内部相间短路。由于电缆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故障后应尽快切除,不宜长期单相接地运行。所以,从这点出发,也是以采用电阻接地方式为好。

七十年代年末到八十年代中,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四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均采用电阻接地方式。十五期间,我国先后引进和投用了上海赛科、广东惠州特大型乙烯装置,也均采用电阻接地方式。

根据工艺的特点,如果特大型乙烯装置采用电阻接地方式,其供电可靠性能满足要求的话,在炼油装置也应该没有问题。在特大型的炼油企业,采用电阻接地方式,加上bzt和短时停电再启动技术满足了工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永发,工厂供电区高压配电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2期.

[2]齐东梅,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在工厂供电方面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8期.

[3]居荣、朱有志,工厂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3期.

配电线路工技术论文2篇十五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能力、经验都有所成长,这时候,最关键的工作总结怎么能落下!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配电线路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本人从事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故障抢修专业九年有余,之前是送电线路检修专业干了十四年,两个专业之间有相近之处,但也有很多的不同,配电运行专业增加了变压器、开关、刀闸、避雷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很多电气设备,而送电线路专业则接触不到。要想把这些设备管理好并且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践,又借助高级工、技师培训的机会,来不断充实自己的配电运行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现在工作起来还算是得心应手。

几年来,本人一直利用书本、向老师傅、并通过专业培训等努力学习配电专业知识,学习新设备的管理、运行和配电设备新技术。由于配电设备的日益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掌握和管理好配电网络新设备。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本人对新型变压器、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对供电事故的分析和判断相对比较果断、准确,有效地减少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无论是公司领导或客户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一,针对沛xxx配电线路陈旧、设备老化、故障常出的现象,积极工作、大胆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

一,改造公用变压器接线桩的接线方式:由于公用变压器的性质所决定,负荷变化无常,变压器接线柱及螺栓式设备线夹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常造成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松动,且设备线夹与变压器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也达不到运行规程要求,故经常出现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就将所有公用变压器的出现导线采用液压式压接鼻,消除了设备线夹受温度影响大的缺陷,接线柱上采用了握手线夹,增大了接线柱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接线桩故障的发生。

二、经测试,xxx公用变压器的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桩因年久锈蚀,接地电阻值很多不符合规程要求,20xx年将xxx余台变压器的接地桩进行了更换,为设备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

三、在三年的城网改造中,根据沛xxx供用电特点,初期由本人为生技科提供了一套沛xxx配电供电网络设想图,为城网改造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其次是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根据验收技术规程要求,对城网改造、业扩增容、用户工程等的中间及终结验收严格把关,确保新设备在接入电网运行前的施工质量全优。为新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认真做好所属设备的巡视和消缺工作,结合配电设备早、晚峰负荷测量和电压测量,及时调整公变容量,使公变在额定输出电流的xx%左右运行,20xx年沛xxx没有发生一起因过负荷而烧坏公变的事故,同时结合一年中夏冬季节的高峰用电期,制定迎峰渡夏和迎峰渡冬的相应措施,增加夜巡和特巡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积极组织开展各季安全大检查,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所辖配电线路及设备认真巡视消缺,做到了充油设备无渗漏、一类设备完好率xx%。

第四,加强配网结构的.研究,制定并落实了每年各节假日、政府重要会议、各企事业单位重要活动等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了供电区域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五、为防止三相四线制用户因零线线径篇小,三相负荷不对称而造成烧断零线,即而烧坏电器设备的故障,根据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接头、接点缺陷,及时进行整改,增加重复接地、更换大规格零线,铜铝接头处严格采用过渡措施等,从精细处入手开展配网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

第六,认真建立和完善配电设备基础台帐,年在市公司各兄弟单位中,率先实行了利用数码相机现场拍照的一杆一卡线路台帐,在市公司专业互查和评比中,赢得了好评。

第七,积极开展小组和技术革新活动,年的课题《加强配电设备管理,降损节耗》,在本公司赢得了三等奖。针对城网改造中新增的柱上开关无明显断开点的特点,本人要求在开关操作前后必须每相进行验电,验明开关操作分、合正常。但验电器的绝缘手柄都比较短,且在杆上来回传递比较麻烦,本人就将验电器进行改造,与绝缘操作棒进行配合使用,人员登杆时只需将验电器的头部装在工作服的口袋里,操作后将绝缘棒倒过来装上即可,这样即增加了绝缘棒的有效长度,又确保了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实践证明,使用起来很方便,即节省了操作时间,又确保了操作验电的安全。

第八,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加大配电抢修和日常维护中现场的安全工作,杜绝违章行为,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活动,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了实处,近几年本人带领的配电班均被本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近年来,我们xxx出现了因汽车碰杆、风筝挂线、人为破坏xxx配电箱等而引发的停电事故,因此我们配电运行人员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向用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意义,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了电力设施保护的组织措施和技术防范措施,规范了各类安全标示,警示标志,特别是对施工工地附近、交通道口和居民区等处的电力杆塔、拉线、配电箱等设施采取积极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xxx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本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认真贯彻“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开展了优质服务工作。优质服务工作在配网专业占了很大比重,需要好多时间用在优质服务工作上,搞好这项工作也是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形象之所在。本人带领的配电抢修班多次在县、市公司得到嘉奖,自己也获得了“xxx用户服务满意明星”、省公司“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个人、省公司“优质服务十佳标兵”等称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