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实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3:15:38 页码:7
最新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实用20篇)
2023-11-20 03:15:38    小编:ZTFB

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心态稳定。在写总结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确定总结的范围和内容。以下是装修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装修有所帮助。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一

[摘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指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经历着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出发,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并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对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二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高管持股。

盈余质量与股份同步性相关性研究。

内部控制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

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

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派制的探索。

基于审计视角的纳税会计操作问题研究。

论股利分配请求权。

资产负债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基于综合收益理论的利润表研究。

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网络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研究。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由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此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将面临着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四个高峰,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凸显,如何更好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就业难,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问题带来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资源供应等问题长期恶化,生态环境长期处于不良状态,得不到有效的缓解。

人口的素质低下,人力资源投资少,导致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发挥不出,更严重的是这已经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一个重大包袱。

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的安置,新的劳动力又处于待业状态,数亿失业大军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人口的剧增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到2040年达到峰值年份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

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二)资源问题。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一个资源小国,从资源总量上来说是一个资源大国,具体到平均人口就是一个资源小国。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急剧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以及资源的.浪费引发的资源结构性短缺。

例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大多是一些对经济建设需求小的金属矿,劣质能源占的比例高,贫矿过多导致开采冶炼的成本提高。

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持续减少,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虽然科学技术能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某些资源的衰竭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环境资源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状态。

例如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粮食需求迅速扩张,使中国将长期被严重的粮食紧张所困扰,严重威胁着中国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迅速蔓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人口的发展史,从一定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口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一方面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质量对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影响深刻;另一方面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到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正面临着最为严峻的环境考验,生存着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环境承载力已经到达了临界点,但是人口还在持续的增长,这已经侵害到了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

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一旦环境政策出现松动,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后果。

二、可持续发展问题。

经济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我们的后代需求产生危害的前提下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当代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日益问题突出,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发展国家经济都无法回避人口、资源、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

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及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与自然辩证法有共通之处,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所以我们又有了另一种说法,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

在唯物主义自然观下,我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平衡。

因而,想要做到可持续房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劳动人口就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鼓励科技创新,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保护国家稀缺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3.积极倡导并鼓励节约型消费方式,加强环保的宣传,建设生态文明4.减少工业“三废”排放,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植树造林,保护濒危物种,逐步改善生态平衡。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节能减排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遏制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其带来的负面效果诸如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虽然我们还处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之中,但是事实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途径——可持续发展。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四

效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增效的关键环节。当前由于电力企业内部存在一些监督与管理松懈、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上消极的现象,导致各项工作推进效率低下,企业的效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因此提高用电检查必须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手,循序渐进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

1.1监管不到位。

用电检查是提高电力资源使用效率、增强社会公民依法用电意识的基础。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与监管工作的不到位,给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原有规章制度落实力度差,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监管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一些问题没有及时跟进,对存在的不足视而不见,造成了问题的积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包括任务分派与传达不够清晰和流畅,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或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或做诸多无用功,浪费大量时间却没有能够解决关键的问题。用电检查工作比较细致,检查员之间通常采用轮岗制,工作互换之际发现小问题未能及时上报和解决,甚至没有进行详细记录,再进行轮岗时,原始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有时分派的任务或是上一轮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检查和确认,问题重复检查但悬而未决是降低工作效率的首要原因。另外,监督工作没有跟进,造成管理涣散,管理工作落实与否,在实际奖惩中并未能展现出来,因此加大了懈怠的可能性。监督的懈怠也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效率自然难以得到提升。

1.2职业培训欠缺。

企业的发展根本依靠的是职业素质优良、富有责任心的员工。电力企业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无论分工、岗位有多大的区别,但社会对人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例如责任心、认真严谨、积极进取等品质,不仅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生存与发展所急需的优秀员工,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由于当前企业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都有所欠缺,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不能符合工作的要求,导致很多低级错误频频出现,例如电能表的接线失误、检查工作流程细节不够清楚、稽查工作难以落实等等,势必会影响用电检查的效率。此外,在岗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不专注、原则问题想当然处理、机械工作意识淡薄等也是降低工作效率的原因。

1.3检查工作系统化不强。

电力企业中的用电检查工作不是一个独立的事项,它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其他接线小组、稽查小组等的密切配合。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在企业中的互相交流与沟通意识较低,往往将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电力系统工作割裂开来,这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后,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的局面。用电检查事项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每一环节中用电检查人员都能够寻求到有效的资源和信息帮助,更好地了解用户用电的详细情况。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的用电检查工作往往在纵向工作流程上做得比较到位,但是忽略了横向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工作系统的建立中,要更加注重采用全面化、立体化的工作方式。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已经被很多企业提上议事日程。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解决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选择。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济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还有利于促进企业保持良好的优势和地位,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高效整合原有的资源,还有利于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促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投入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帮助企业保持良好的优势,使企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合理分配与整合资源的过程,企业资源获得优化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使得企业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经济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已迫在眉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外部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中,只有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才更有利于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才更有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企业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明确的经济管理目标,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就会由于缺乏目标而决策失误。然而,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将企业经济管理看做企业综合管理的一个很小分支,对于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综合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和理念,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使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优势和地位。

2.管理制度比较落后,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只是注重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具体实施时却不重视管理制度的落实,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监督和控制欠缺,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力,企业只有快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才素养,才能够在面对市场风险与危机时,能够坦然轻松应对,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然而,在企业管理进程中,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也不到位。目前,为防止企业资金浪费或流失,一些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内部控制时,都是采取财务审计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权利等因素的限制,财务审计这种管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对企业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容易造成内部管理缺乏、管理人才缺失、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1.贯彻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

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充分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能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管理理念创新,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领路人,一定要创新管理理念。只有领导者在思想上具备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企业的管理层在思想上重视创新管理理念,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活力。二是管理理念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逐步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切记不能急功近利,要保证贯彻创新理念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还要注重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就是要提高其思想意识,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使其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能够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以创新的眼光去处理问题。企业领导者竞争意识弱、缺乏创新理念,是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先创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才能够唤起其创新意识,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去深化改革,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思维模式,改变经济管理的既定看法,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调整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企业传统组织结构特点,对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破除传统的垂直多层模式,压缩管理机构,建立横向组织结构。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实现企业管理幅度的扩宽。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信息传达,减少领导者的工作强度,也有利于提高反馈效率,实现信息传达、反馈的快捷化,从而降低工作压力,减少成本浪费。二是建立一些临时的组织机构,以有效增强组织机构的灵活性,使企业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适应发展环境变化,如果遇到一些出现频率较低、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临时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约束强的缺点。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经济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高校管理,企业不仅可以在内部制定一些具有约束性的条例,还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促进内部控制创新,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

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要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还要努力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以便于能够快速的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非常关键,内部控制创新,对于强化企业监督与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控制,经济管理与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让企业领导者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经济活动,提升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效能,使企业的发展轨迹不偏离,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支撑。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实现。另外,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能够让企业发展具有可控制性,让企业拥有充分的动力,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利用各种途径吸引人才,以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素质。人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还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在促进其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一定要注重贯彻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只有不断增强创新力度,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赵丽.分析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6).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六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稻草预处理技术与产气特性的实验研究。

大连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

武汉城市圈环境金融体系的构建研究。

我国环境押金制度构建的研究。

基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企业排污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研究。

基于碳交易市场的中国碳金融发展研究。

我国环境税收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工业部门的物质流核算与分析。

排污权交易的初始分配问题研究。

山东淄博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七

新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根本,对制度创新为基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控制通化膨胀以及降低失业率等现象发生,其经济周期阶段性被弱化的一种新的国家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加快,在新经济环境下实现我国会计操作与国际会计操作相接轨,这给我国会计准则、会计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等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给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大学会计教育带来一定的冲击,会计教学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所转变,同时其教学类型、格局等也更加多元化。大学会计教育是培养会计专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会计教育的主要动力。然而,新经济社会当前环境下,大学会计教育对人才方面要求的提升,使得大学会计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

(一)会计教学理念过于陈腐。

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对会计人才要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会计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重理论学习而轻社会实践,重内容分析而轻综合能力培养,极大的局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人才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大学则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在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大学会计教育理念受困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难以匹配,不但降低了大学会计教育教学质量,还局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传统的教学观念也过于僵化,制约了大学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使得我国当前大学会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

(二)会计教学对象针对性差。

我国传统会计教育把大学教育大众化视为扩大教学规模,提升入学率的主要途径,然而对会计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和教学对象等缺乏针对性,会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特色不够明显,会计专业人才能以快速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随着新经济社会环境逐渐形成,大学会计专业招人的不断扩大,学生层次、水平、能力等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大学会计教学不足现象越发明显,这极大的影响和制约了大学会计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大学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化人才,让接受专业化培训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然而,当前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大学会计教学,在教学对象方面缺乏针对性,束缚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三)会计教学定位不够准确。

从以往的社会和企业需求来看,传统的大学会计教育人才培养倾向于各工商企业,然而,随着新经济社会环境的形成,传统的大学会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会计教学和人才的需求。以往的大学会计教学主要注重高水平能力会计人才培养,注重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正是由于这种教学定位的不准确性存在,使得以往会计教学内容、教材等难以培养出高水平能力人才,也正是由于教学定位的不准确,造成了我国当前大学会计教学与社会现实需求存在冲突的显著困扰。

(四)会计教学内容单一守旧。

我国大学教育主要根据单一的人才能力来对大众化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衡量,会计专业教育也同样如此,这使得我国大学会计教育人才结构产生严重过剩现象。同时,大学会计教育单一化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极易产生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发生。大学会计专业单一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够更好的满足于统一的学科标准与逻辑思维,培养会计专业化人才在会计教学内容和会计课程方面过于守旧,注重专业学科知识学习,而忽视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高层次会计课程和内容接触较少,必修课与选修课搭配缺乏合理性,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表现出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在新经济社会环境下难以适应。

(五)会计教学环境相对落后。

由于我国会计专业教育主要倾向于理论知识学习,其相应的会计教学环境过于简易化,教学条件相对落后,这不但不利于培养满足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会计人才方面需求,还冲击和影响了会计专业教育机构的发展。会计教育方面师资设备的落后,使得会计教学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问题;会计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得会计专业人才知识难以得到发展和进步;会计信息设备得不到完善,使得会计专业人才难以适应新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工作能力要求,降低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影响了学生对实际业务的处理,难以让接受过大学会计教育的学生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之中。

随着我国新经济社会环境的逐渐形成,市场经济发生转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会计教育模式应当重新进行审视,以往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应当适时进行合理调整,将当前市场经济环境需要与现行会计教育体系进行整合,构建科学的、利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环境,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能力强的全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际能力为主。

以往大学会计教学思想主要以教师为核心,把教学课堂视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把教学教材视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内容,把学生视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施予者,把考试得分视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错误教学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发展,并难以适应新经济社会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我国当前大学会计教育应积极的,根据市场经济变化和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并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根据社会和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把会计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和会计行业职业标准与大学会计教学理念相结合,让我国当前会计专业人才既具备相关的会计学理论知识,又能够更好的将其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

(二)明确教学对象,划分层次教学。

新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大学会计教育体系建设,主要应以培养实践专业能力人才为首要教学目的,重点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学生作为大学会计教育重点对象,将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之中。与此同时,注重大学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层次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的不同,注重各层次实践能力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和各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不同层次,促进会计教育深层次研究与发展实现。

(三)细化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办学。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大学会计教育改革,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不同性,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大学式教育方式与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的企业岗位式相结合,细化教育资源,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大学会计专业教育应当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良好交流机制,让会计专业教师主动的深入到企业各行业企业会计工作之中,深入了解企业各行业企业会计最新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对会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增强学校的人才培养针对性。除此之外,学校通过利用校企合作,让企业积极的参与到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中来,让大学会计教育课程设置、内容等更加贴近需求,让学生能够领悟到会计职业的真正精髓,真正建立起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调整教学内容,建设课程体系。

大学会计教育往往重视课程理念相关知识学习,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较为忽视,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造成了一定限制。为适应新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与发展,大学会计教育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会计教学内容,将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引入到实际教学计划中,打造以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的实际教学模式,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做到教学用三位一体,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和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务分析能力。与此同时,侧重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制定相应的素质拓展培养计划,设立公共礼仪培训与口才写作课程,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很好的结合。

(五)完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会计教学环境即包括软件环境,也包括硬件环境,这两方面环境建设与完善都对会计专业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硬件环境则是指会计教学设备与内容。在新经济社会环境下,强调大学教学设备应与教学内容相调整和适应,并作为大学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针对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让会计专业教学内容采取阶段性的调整与过渡性的修订,充分发挥专业教材在大学会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会计教学实验模拟教学室,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大学是培养和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根据地,通过大学教育则有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整体能力。与此同时,把教师视为学校会计教学的软件环境。注重教师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定期对教师会计理论、实务操作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开展深入学习和继续教育,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更新和调整教学理念与内容,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大学会计教学质量。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经济社会环境的到来,给大学会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大学会计教育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转变传统教育理论,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环境,建立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和企业发展输送具备高水准的会计方面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君贵,白璐.会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11).

[2]曾琼芳.关于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7).

[3]李美,白玉翠.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8).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八

网络经济是较之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概念,也可将其称为信息经济,而且其受到信息网络产生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特征,其中不确定因素非常的多。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会计理论以及组织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会计的发展也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所谓网络经济,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现代互联网及其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以信息知识为主要资源,最显著的表现形式是电商。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产生的影响。

1.对传统会计模式产生了冲击。

虽然传统会计模式建立在历史成本、借贷记账法以及权责发生制条件下,而且以有形资产的记录、确认以及计量和报告为中心,但是却未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新特点和新要求。在当前网络经济背景下,因在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产难以发挥其作用,知识资产作用凸显,企业资产以及财务的增值、增加的作用并非物质资产,受知识资产的影响较大。在此情况下,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关注的焦点并非“现金流转”,更多时候关注的是“知识增进”。在企业财富增长以及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资产。随着所有者地位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目标也随之变革,计量主体资源、收益形成以及权益变动和人力资源控制,成为主要的会计目标。总之,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传统会计产生了较大影响和冲击。

2.对会计假设产生了冲击。

对于会计理论而言,其建立在诸多假设基础上,提出会计假设以后,对理论研究以及实务等,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会计主体、分期以及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等假设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且会计主体假设对核算范围进行空间界定,仅在该假设基础上,负债、资产以及所有者的权益等要素,方可形成空间归属。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虚拟企业较之于传统企业组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某大型建设项目为例,在建设过程中组建一个虚拟企业,在此基础上,会计主体将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主体,形成的联盟体也相对稳定;即临时组建的联盟而言,会计主体的意义并不明显。对于持续经营假设而言,其主要是以主体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不存在破产或者清算可能。对于那些随时存在解散可能的虚拟企业来说,假设其持续经营,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经济是建立在高速网络基础之上的,交易活动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虚拟企业存在解散的可能性,此时会计分期假设形势严峻。

3.对会计要素理论产生了冲击。

在现代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占比日益升高,传统会计模式下的计量与核算明显滞后,而且在计算无形资产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实践来看,无形资产的计量及其范围相对狭窄,而且网络经济下的无形资产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比如,专利权、商标以及专用技术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知识、人力资源等纳入到企业资产范畴,实际上就是对会计观念产生了冲击。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出主要依赖于资本投入大小,出资人享有剩余索取权;然而,网络经济下的知识资本逐渐演变成了企业现金流量的决定因素,这要求对知识资本的决定性地位进行明确,并且消除传统理论中的资本中心主义弊端,从而使利用和创新知识成为分配依据,这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网络经济对会计要素理论中的利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传统意义上,利润产生于实体资本,属于出资者;网络经济下,要求重新对利润内涵进行明确,并且对员工的劳动报酬以及智力资本回报进行重新的换分和界限,对智力资本产生的利润进行确定和计量,即新时期会计要素理论需要进一步修正。

4.对会计理论产生了冲击。

在现代网络经济下,会计原则和理论必须重新组合和分化。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历史成本原则对新会计事项似乎束手无策、捉襟见肘。知识资本是企业的资本源泉,创新知识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在计价知识资本时,以传统计价基本原则为基础,可能会歪曲其价值,网络经济下理想的计量资产基础首推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中也应当体现谨慎性原则,然而该原则的使用范围受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误解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成果。然而,在当前网络经济下,其发展快速性以及高风险性等,导致市场风险增大,需谨慎处置。此外,网络经济的虚拟性、无形性,使得企业收入确认及其收益计算更加的困难,为此需采取权责结合的原则。网络经济对传统的会计原则理论阐述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无形性特点,使得企业资产未能得以有效的确认和计量,以致于会计信息标准模糊。

二、网络经济下的会计理论和模式创新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网络经济对会计理论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分析,笔者认为要想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会计理论与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会计模式和基本假设。

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会计模式与现代网络经济格格不入,这就迫切要求对会计目标、观念、管理体制以及规范体系和技术方法与组成要素等进行创新,并且赋予其新的意义。同时,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部分,对符合网络经济的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在当前网络经济下,社会经济发生变化非常的大,会计假设也应针对网络经济特点进行调整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主体。网络经济下的会计主体外延正在发生着变化,功能与结构不稳定性,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将无数个个体联系在一起,完成业务以后即可立即解除该种关系。第二,持续经营。对于网络经济而言,其即分即合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的假设不成立,建议采用破产清算与期间假设。在此过程中,还要按照公允价值,解决现阶段财产费用以及估价分配问题,这有利于控制风险。第三,会计期间。现阶段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正在朝着多元化、多层次化方向发展,而且对前瞻性信息有迫切的要求。基于交易期间的会计分期更为合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可以满足信息利用者的需求。第四,货币计量。因网络经济下的经营期非常的短,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等,以观念货币量业已成为交易累赘,并且用电子货币交易方便快捷,这实际上就是货币计量假设创新。

2.无形资产计量与会计报告创新。

网络经济下的无形资产,逐渐成为决定现金流量以及市场价值的动力。面对当前的网络经济发展现状,传统会计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其范围应当包含资产定义、权责发生制以及历史成本原则和财务报告内容与结构等,从而使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核算的重心,通过详细反映无形资产组成、获取以及利用和摊销,构建无形资产会计。网络经济下的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出现,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会计信息利用需求,需及时创新会计报告编制的充分性与及时性。

3.人力资源研究创新与网络财务构建。

在当前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逐渐扩展到成本会计以及价值会计等层面。在该理论探究过程中,应当理顺其中所包含的产权关系,并且明确主体地位,合理分配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将人力资源成本纳入到财会系统中统一核算。同时,还要加强网络财务管理体系构建,这主要是基于网络经济对现代会计理论及其实务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对于网络财务软件而言,应当提供适合现代网络经济的各项功能,而且还应当具备有别于传统会计软件的全功能。比如,管理模式上,必须进行业务协同、在线管理以及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工作方式上应当具有在线办公以及移动办公等功能,可有效处理电子单据、网页数据以及电子货币等介质。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网络经济发展的表现在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而且电商也是宣布大怒网络经济的内在驱动力。电商推动了“宅经济”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通信、物流以及电子行业的发展。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会计环境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而且对会计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此我们应当以发展的视角正确看待。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九

这些专科课考试科目一般会在这些科目中选择,比如,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总论、高级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高级环境政策分析、高级环境管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环境社会学、农村环境保护社会调查与案例研究方法、环境经济模型原理与方法、环境经济与管理优化方法、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等。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系统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动态;能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关的计算机软件及其他相关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创新意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

随着我国对经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研究较早,人口经济学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加以建设,人们的认识略显有些不完善或者不完备。

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也把人口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wced在对联合国提交的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损害后人需求的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

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1人口问题。

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2人口的整体素养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

加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员的需求却出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国有、民营和事业单位下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诚实人口的贫困现象。

3我国的资源开发较为严重。

尽管我过的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能源的开发毕竟是有限的。

由于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4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用固定的土地供给相对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报酬的递减标志着单位资本的产出表现为下降的趋势。

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

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

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

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优生优育的宏观举措,同时也能为人口质量奠定良好的自然和物质基础。

实现对人口的控制也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根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既有利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聚。

完善人口结构需要从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2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

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3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一

摘要: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集中出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期为电力企业成功转型,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当下,受内外因素影响,电力企业在组织运营中,正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尤以经济管理模式最为突出。电力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在以往这种经济管理模式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愈发显现,电力企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电力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现代化经济体制,它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之下,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经济系统开放化、经济资源商品化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特征[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和销售是以消费需求和市场需求为根据的,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特色,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企业,亦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电力企业应积极创新经济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和能力,把握发展契机,努力发展壮大。

二、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计划经济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管理理念仍占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计划经济色彩还很显著,经营管理理念较为滞后。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仍以粗放型为主,不能有效做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经营管理制度缺失。

经营管理制度缺失是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中,管理部门众多,如财务、设备等部门对企业均具有管理权。另外,还存在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各管一段”局面屡见不鲜。

(三)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其不重视管理工作。部分存在观念陈旧、管理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特别是专业管理队伍的匮乏,导致电力企业财务、设备、后勤等部门的人员纷纷插足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作混乱,这就造成资管理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

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做好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事实上,许多电力企业都制定了经营管理细则,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意识的滞后,这些细则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贯彻实施。创新经营管理理念,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二)健全经营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根据其自身情况不断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实践中,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普遍存在“分段管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管理效率低下。健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使各管理部门之间有序、协调行使管理职权,显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准确界定各部门职权,对整个管理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整合管理制度,实现各管理部门权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经营管理工作的成效[2]。因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应努力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形势,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四、结语。

面对当下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发现,努力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科学客观的态度,来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电力企业顺利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2]于凤玲.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二

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关系到实际工作开展的效果,制度越完善,具体的操作便有章可循。依据章程办事,可有避免多余的操作环节,提高用电检查的效率。管理制度的完善依靠电力企业领导层准确分析市场经济环境需求,在满足客户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同时,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效率提升的工作制度。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人的管理,因此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做,出事有人管”。将“全过程管理”方式纳入到用电检查管理基本制度中。“全过程管理”重视管理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重视结果。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从各个环节掌握工作进展程度。责任制度的落实先要从管理阶层以身作则为始,上行下效地带动分管的领导,进而影响到全体从业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监督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高管理制度的落实效率。只有管理没有监督与奖惩,管理工作容易懈怠,因此要双管齐下,既要向管理要效率,也要向监督要质量。监督制度中的奖惩制度一定要及时落实,让从业人员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工作行为负责,奖惩是一种外在激励方式,目的是要养成事件在时间上的紧迫感,尤其是对待继续处理的问题,及时解决比花时间分析问题更为重要。

2.2提高岗位培训力度。

专业技能的不足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和工作中不定期培训来弥补。电力企业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只有对岗位拥有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才能依靠自己的特长发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优势。用电检查工作的细化与智能化,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更多相关的知识,并且具有灵活工作和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可以通过岗前培训和工作中的训练获得。电力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计划,并严格考核制度,使得每一位从业人员都经过严格的考核与筛选上岗,拥有社会所认可的资格。同时还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不定期培训的结合,以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为考核周期,促使从业人员养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良好习惯,不仅将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同时也能掌握更多技能与知识。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根本在于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大部分岗位中出现的问题,因疏于职守、马虎大意造成的问题远比技能欠缺造成的多,软实力的欠缺、道德意识的薄弱越来越成为用电检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力企业日常要加大思想意识的宣传力度,通过集体学习、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在切磋和借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明确用电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应对困难。

2.3检查网络的全面化与立体化。

用电检查工作涉及面广,不仅要全面考虑事前检查、事中检查、事后检查的各个环节,同时也要将电能表的安装、抄表、稽查等工作统一起来,加强企业内部各个班组之间的团结合作,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的用电检查全面网络系统,这几个板块之间相互约束,又相互监督和促进,形成一个高效的联动机制,无论在日常工作考核,还是在用电检查上,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建立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有利于用电检查工作详细分派工作的下达,提高指令实践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种信息的搜集与查阅,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环境中提高用电检查的效率,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要格外重视,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加大对用电检查的监管,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基础上,采用便捷的科技方法减少人工出错率,降低违章窃电行为发生的几率,最大程度提高用电检查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华永政.试论供电企业反窃电管理的几项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12).

[2]杨峰.加强用电需求侧科学化管理提高用电检查管理水平[j].黑龙江电力,(29).

[3]国涓,尹吉明.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我国电力消费关系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3).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三

风险评估是指在处理某件事之前或在期间,对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失进行评估,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及生活安全。风险评估后要与安全生产的标准值进行对比,最终得出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及程度,从而能够为事情顺利进行提供更加安全的措施。风险评估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在环境风险评估中,要根据会计提供的数据,结合相关的环境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决策。在对本企业的发展环境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后,获得管理人员一致认同后,给予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1.1对环境风险信息源的识别。

企业对环境风险的识别政策不够完善,导致环境风险就像一颗隐形炸弹,时刻威胁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加强环境管理,同时还不能减轻企业要承担的环境责任,环境评价应该要立足于企业要承担的环境责任,细致地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提高评估的有效性。各种风险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失败的环境风险评估也会使得企业在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失败,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尽管环境信息有一定的政策可依,但是在对其管理信息和环境信息进行识别时,仍容易出现识别错误现象,依旧很难保证评论结论的公平。

1.2对环境控制要素的判断。

环境控制的三要素是方法、信息和对象,对环境要素的判断可以规范和约束来管理环境因素的的,在对环境分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对环境效果进行评定,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用的措施来对对象进行控制,保证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事故进行预警和防范,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环境管理成本,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建立了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并且参照制度开展相关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环境风险的发生率,及时地对一些错误工作操作进行纠正。当取得的信息可靠时,企业会计帐表就能反映出真实和全面的环境信息。

1.3环境风险控制主体的评价。

企业、政府及相关的人员的评价对环境风险控制也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要重视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目标及规划重点,这些决定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有效性。环境风险者评价者有着共同的评价目标,那就是用最有效的预测水平了解会计信息将会造成的环境风险,及时发挥决策,控制风险的发生。

2.1环境风险控制政策。

加强环境分险控制政策可以从企业和政府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企业应该自觉地建立完整的系统对环境进行管理,企业对于所有的管理项目都要制定标准,并且对于这些标准都应该要求所有人员进行严格执行。例如,企业可以从事前的风险评估上入手来进行风险评估,甚至可以成立一个这样的专门的机构,企业还应该建立环境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考虑到社会可以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优化,达到减少环境风险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通过搭建公平公开的环境会计信息市场平台,比如在市场中允许环境信息中介组织和相关政府环境政策的公布市场,这样对于企业就可以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得到及时的了解,方便为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2.2环境风险控制方法。

环境问题的经济性对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环境风险进行控制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可行的政策采取有用的办法,所以要制定可行的政策对风险源要进行评价,采取有效地控制手段解决这些环境风险问题。企业对环境目标成本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例如,我们在实际中可以建立环境分险管理的一些中间服务机构,对环境管理起到调节作用。对于环境税制要不断进行完善,调节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使我国税制绿化得到有效推行。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环境责任保险,通过对保险业的机制进行创新,可以在已经有的责任险中增加一些其他的险种办法,或者也可以建立专门的环境保险组织,可以收集大量的责任保险基金,这样在应对一些环境事故的时候就可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赔付。

目前我们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还比较浅,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应该从环境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来评估企业的环境分险,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四

摘要: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脚步。

近些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连年攀升的超标指数、继日膨胀的人口数量、不断缩减的稀缺资源等,昭示着治理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然迫在眉睫。

笔者试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从三者的辩证关系中寻求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状态,并提出对促进与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建议与构想。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五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句话道出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对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总结,又是对我们未来发展和进步的忠告。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会计课题。国内外会计界对环境会计曾下过一些定义。

英国学者r.h.格瑞在其1990年出版的《绿色会计:pearce之后的会计职业界》这一书中认为,环境会计是“一种关于人造和自然资本增减的会计,最为重要的是,在二者之间转换的会计”。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开始于李若山和葛家澍在《会计研究》1992年第5期上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该文通过介绍西方绿色会计的研究现状,提出我们应该通过了解西方绿色会计理论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道路。”

结合以上对于环境会计的定义,笔者认为,环境会计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学问。它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确认、计量、报告,将环境事项确定为一项环境会计要素,并用货币确定其金额,最后编制环境会计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传统的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作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在影响环境的同时,也要对其产生的影响负责。

根据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说,企业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主要都是对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反映。而绝大多数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事项并没有得到反映。这种会计核算将导致企业无法正确地估计自己的生产成本,从而会使企业的开采更不节制,不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由于环境经济具有外部性,很多企业为了减降低自身的支出,寄希望于其他企业来为自己的环境影响买单,使得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企业通过这种方法,虽然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减少了费用,增加了收入,但这只是虚增了利润,企业终将为其对环境的污染付出应有的代价。

传统的会计是以货币计量的。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会增加许多与环境有关的支出与收入。由于企业只能提供以货币为单位的财务信息,因而许多与环境相关的事项无法很好地得到反映。将与环境相关的事项进行货币化计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还可以增加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监督,来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做到绿色生产。

由上可得,建立环境会计将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提高,使人们从有关经济指标中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的环境状况,增强忧患意识,重视环境成本效益,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接触环境会计,在理论研究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目前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在环境会计的概念、基本假设、核算原则、核算方法、计量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继续深入探索,大部分理论还是在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二)无法很好地计量环境会计的要素。

我国的会计核算一般都是以货币计量的,而对于环境会计的要素来说,完全采用货币计量并不是十分准确。例如,我们无法用货币来计量对一条河的污染,我们也无法用货币计量企业履行环保义务所带来的隐形收益。因此,如果继续使用货币来作为环境会计的计量手段,很明显是不合适的。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会计的要素的计量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都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但是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特别详细的规定。很多公司往往低调地处理其社会责任报告,在降低其披露成本的同时,减少由于披露相关环境事项导致的负面影响。这对想要了解企业综合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三)环境会计体系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环境会计仍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缺乏科学的核算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使得企业在进行有关环境会计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方面缺乏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法。会计的目标是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环境会计亦不例外,其最终目的是向企业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有关企业环境活动方面的信息,这具体体现为环境会计报告的披露。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对环境会计所需披露的项目、形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使得各企业更多的是根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方法选择性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就造成了各企业间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缺乏一定可比性与完整性的情况出现。

(一)推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披露制度。

我国目前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态度是鼓励自愿披露的。然而,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不愿自愿披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可以将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首先,国家对于自愿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特别好的企业,国家应该重点奖励,从而增加企业想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欲望。其次,当企业慢慢开始接受环境信息披露,并有相关披露经验时,国家可以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要求企业更好地披露信息。这样一来,企业也会慢慢适应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

(二)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很少,几乎没有。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有《会计法》,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然而,这些都只是针对环境会计的一个面来说的,并没有很好的综合作用。为了更好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披露行为进行更好地监督。政府在监督企业是否履行环境信息披露义务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程度。政府既要关注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量”,也要关注“质”。

(三)对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有关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的专题培训。

推行环境会计,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和会计参与环境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和企业内部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从而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这也是环境会计真正走向现实的基础性保证。

(四)增强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促进环境会计理论的更好发展。

环境会计的发展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要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光靠我国人民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靠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外要比国内要高许多。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我国要增强对外沟通的水平,多与国外学者沟通和合作。我国学者和政府部门人员应积极地参加国际性的与环境会计研究相关的会议,更好地了解环境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环境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进行环境保护、消除环境问题同样不可能通过短暂的时间取得彻底的成功。这需要长远的规划以及各部门、各领域的积极参与。在我国实行环境会计,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决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做法。从浅入深、由简到繁,要在实践中加强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强化企业的资源意识,使环境会计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gray.accountingforenvironmental[m].uk,1993.

[2]孟凡利.环境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不断地对内部管理进行创新与改革。当前是一个推崇知识技术的时代,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企业想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就必须要重视知识的力量。本文深入分析了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促进改革步伐的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企业一些参考。

知识经济;企业会计改革;策略

(一)会计要素不适合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要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知识的作用,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培养高技术的顶尖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知识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知识作为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其地位将得到明显的提高,企业中的无形资产比例也将会不断地加大。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非常小,一旦进行会计改革,企业的会计人员就不知道如何更加科学地进行会计要素核算,更加不清楚到底怎样才能通过优化会计要素来提升知识在企业会计中的重要性。

(二)会计报告的方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会计模式下,在会计期末企业需要提供的会计报告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提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通过这些会计报告基本上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让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都能清晰地看到企业过去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业绩。对于不能通过发布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企业信息都会在报表附注中做出明确的标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会计报告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人们不但要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还要求企业公开一些非财务信息以及企业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机会稍纵即逝,企业经营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企业的会计报告方式必须要变革。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信息使用者更加关心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源以及知识的更新速度,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报告中不能很好地体现企业这些方面的真实情况。

(三)获得会计信息的模式相对落后

传统的会计信息大多都是由企业的管理者负责收集、分析,然后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做出科学的决策。企业的会计人员只需要根据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准确计算相关的数据信息就可以了。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知识资本越来越丰厚,企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计算,还要负责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信息获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了,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通过各种渠道最大限度地了解相关信息,不能只依靠管理者来充实企业的信息资源。尤其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各种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四)会计管理方式不科学

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会计部门的需求。首先,传统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人员缺乏重视,认为会计人员只是记记账、算算数,对企业的贡献不大,财务部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其次,会计部门对于无形资产缺乏管理意识,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不需要管理的资产,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也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管理。再次,传统的会计管理过程中缺乏对风险的管理。企业会计的业务内容主要侧重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的核算,其本身的风险性比较小,因此,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会计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不断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扩大,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

(一)创新会计理念与会计要素

面对知识经济环境给企业会计要素带来的诸多挑战,企业的会计人员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不断地创新会计理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变传统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地位,突出知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会计在企业中的职能非常重要,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关系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更快的发展,必须要拥有超前的会计意识,提高对知识的重视,在进行会计计量的过程中合理地增加与知识相关的要素,增加企业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重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革新,更新会计理念,树立科学的会计意识。

(二)变革财务报告方式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信息需求者对于企业的会计报告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企业的会计报告中应该体现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占有比例。现阶段,知识技术在企业中占据的比例越大,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就越广阔,因此,现阶段的信息需求者对于知识资本非常重视。其次,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应该凸显企业中人才的素质,尤其是高精尖人才拥有的知识技术水平,企业中如果拥有很多在专业领域最尖端的人才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再次,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应该体现企业的风险系数。知识经济环境虽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明显提高了,因此,在财务报表中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披露真实的风险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需求者的经济利益。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财务报告应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全方位的披露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保证信息需求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得到全面的了解。

(三)创新会计信息的获取模式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想要更加全面地获得会计信息必须引进最先进的会计管理软件,强化会计的.管理职能,帮助企业的管理者经营管理企业,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做出精确的预算,有效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对已经完成的业务活动做出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能只是管理者的运用,企业的会计人员也要利用自己核算出来的会计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决策与分析。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了解企业的经营信息,对于社会中的大量知识技术信息也要做到全方位的了解,增加企业会计系统的信息量,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的整理分析,改变传统的会计信息获得与处理的方式,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管理。

(四)创新会计管理方式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不断地创新会计管理方式,不断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招聘会计管理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带动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中的无形资产越来越多,通过对无形资产的科学管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企业资产的价值,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再次,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对企业风险的管理,尽量把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保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来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企业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七

立足于各个社会角度,为满足各个行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例如供应方、消费者、投资商、金融机构、行政单位、普通居民等群体,因为特定的需求而要求企业对其发布相关的环境信息或环境公告,所以说企业会计的外部职能是为了满足外界利益相关方的决策,而对其发布的会计信息。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所有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经营过程,都是以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都会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企业就应该肩负起治理和恢复环境的应尽义务,及时向外界相关部门或个人公布企业自身的环境会计数据。但就是实际来说,尽管这些年国内的环境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仍需要深入开展,实践应用仍需要进行磨合。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国外已有成果和经验的借鉴,尚没有相对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出现。所以目前国内的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仍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会计从业准则并没有涉及到环境会计领域,缺乏对环境会计的要素确认,在实际中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会计进行定量和计量,造成了在环境会计的核算和信息披露模式不固定、方法不统一,给企业发布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带来很大困难。很多情况下采取的传统会计理论,只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所考虑,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因为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企业成本和收益。当然一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增加了排污费等环境计量项目,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反应仍不系统。所以政府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充分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环境法规体系不健全、发展滞后。

目前,国内涉及到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虽然也有一些,但在具体内容上略显粗糙,并且始终没有形成体系,对环境会计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也很难具备强制性。而且当前的环境法律尚存在一些不健全之处,使得很多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对于有负面影响的环境信息总是选择低调处理,尽量不会声张,结果外界的环境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就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在做决策时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力度,尽快完善环境会计法律体系,以跟上发展的需求。

(三)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披露需求不足。

对于国内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之中,主要是政府机构部门最需要了解环境信息,新闻媒体、投资方、消费方、企业职工、一般民众等群体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并不强烈,这充分说明当前环境信息的主要目的和用途更多的是取决于政府责任部门,用来指导宏观环境的治理与调控。相对来说,其他群体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明显不足,企业在披露信息时也会选择性忽略这些人的需求,不会像他们提供相应的环境信息。

(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观性很大。

因为信息掌握在企业手里,即使一些企业掌握了环境方面的数据,但出于对企业形象的考量,企业也只愿意公布对自身有利的数据信息,也不会主动披露那些会令企业受损的负面环境信息。政府部门也没有出台具体的环境会计数据信息披露规范制度,更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效力。上海证交所曾于20xx年5月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鼓励上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强化了上市公司的社会环境责任,但是该《指南》只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并未进行具体的规定信息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无法对企业起到强制作用。

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从政府的角度对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完善会计准则,健全环境会计法规体系。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环境会计的法理地位和法律效力,使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统一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形式等。此外,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尽快制定出台环境会计核算准则和信息披露细则,形成环境会计及信息披露的完整体系,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防止企业为贪图短期利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

2.推行企业环境问题审计监督。追求高额利润的本性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在披露环境信息时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和全面,这就需要引入外界监督和约束。在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督查的基础上,还应引进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独立的审查并作出鉴定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公正合法。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只要能通过政府机构和独立第三方的共同监督与检验,就能取得社会大众的信赖,经营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就大为增强,反过来也能促使企业继续加大对环境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从企业的角度对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选择适宜的信息披露方式。国内当前并没有统一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与方式,这给企业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或业务情况,选择在以往财务报表中加入环境因素,或者添加备注说明,使报表的使用者在了解企业财务业绩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环境信息。当然,企业还可以进行单独的环境报告。这样不仅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传统财务报告区分开,摆脱了从属地位,还可以使利用相关者系统地了解企业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还能够为企业在市场上绕开绿色壁垒,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和地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2.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科技不断的发展,环保措施不断进步,环保能力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企业的职工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形势和要求,积极参与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即使学习最新的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掌握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生产管理献计献策,为发展环境会计和环境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基础。把绿色经营纳入企业文化范围,加强员工间的沟通、协助,共同探讨建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途径,培养有利于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的学习型人才。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八

(一)变量的选择。

1.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现金实力选择现金净利比;营运能力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偿债能力指标选择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所占比例为固定资产净值/总资产;社会责任报告,如果出具社会责任报告取值为1,否则取0;行业性质,如果上市公司属于重污染行业取值为1,否则取0;股东集权度,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假设h1:企业现金实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正相关。假设h2:企业偿债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正相关。假设h2:营运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正相关。假设h4: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固定资产的比例负相关。假设h5: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正相关。假设h6: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假设h7:企业股权集中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运用20xx年的样本数据来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将从20xx年年报中统计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作为因变量,选定的7个指标作为自变量,代入模型进行回归,从20xx年的模型回归系数表整体来看,显著性影响指标只有4个,而其中有3个指标与因变量之间是负向相关关系,剩余4个指标均与因变量之间是正向相关关系。

(三)20xx年样本数据的检验结果解释。

1.内部效应分析。

在20xx年的检验结果中,现金净利比、出具社会责任报告、行业类型、股权集中度这4个指标对东部地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影响是显著的,说明企业现金实力、出具社会责任报告、重污染类企业和股权集中度对东部地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影响显著。现金实力指标在20xx年影响是显著的,且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正向相关关系,支持原假设;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原有假设结果不一致;固定资产所占比例方面影响不显著,影响方向是负的,与原假设结果相符。

2.外部效应分析。

社会责任报告:在20xx年的检验结果中表现为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影响显著,研究结果支持原假设h5。这证明了独立董事在东部地区上市公司中的出具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会比较高。行业性质:在20xx年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且影响较为显著,与预期假设相一致,即支持原假设h6,这说明重污染类行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会比较多。股权集中度:在20xx年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正相关关系,且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支持原假设h7。

第一,7个指标在运用到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检验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程度问题上,检验结果比较显著。在20xx年的检验中,现金净利比、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行业类型及股权集中度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有显著影响,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通过20xx年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选择的7个指标中有4个指标检验结果支持原有的正向影响关系的假设,分别为现金净利比、出具社会责任报告、行业性质、股权集中度,这4个指标的检验结果,支持了原有的正相关关系。固定资产所占比例支持原有的负向影响关系的假设。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十九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济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降低市场经济运行成本,还有利于促进企业保持良好的优势和地位,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不仅有利于帮助企业高效整合原有的资源,还有利于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促使企业在降低成本投入基础上,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经济环境日新月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帮助企业保持良好的优势,使企业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合理分配与整合资源的过程,企业资源获得优化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使得企业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经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已迫在眉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外部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中,只有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才更有利于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更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必然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才更有利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企业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明确的经济管理目标,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如果企业的经济管理目标不明确,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就会由于缺乏目标而决策失误。然而,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将企业经济管理看做企业综合管理的一个很小分支,对于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综合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必须要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和理念,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使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优势和地位。

2.管理制度比较落后,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很难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只是注重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具体实施时却不重视管理制度的落实,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监督和控制欠缺,使得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一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力,企业只有快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才素养,才能够在面对市场风险与危机时,能够坦然轻松应对,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然而,在企业管理进程中,受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同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也不到位。目前,为防止企业资金浪费或流失,一些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内部控制时,都是采取财务审计来完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受权利等因素的限制,财务审计这种管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对企业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容易造成内部管理缺乏、管理人才缺失、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

1、贯彻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在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充分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能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管理理念创新,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领路人,一定要创新管理理念。只有领导者在思想上具备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使企业的管理层在思想上重视创新管理理念,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活力。

二是管理理念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逐步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要切记不能急功近利,要保证贯彻创新理念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还要注重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就是要提高其思想意识,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使其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能够在经济决策过程中,以创新的眼光去处理问题。企业领导者竞争意识弱、缺乏创新理念,是影响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只有先创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才能够唤起其创新意识,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去深化改革,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思维模式,改变经济管理的既定看法,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2、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很难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调整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针对企业传统组织结构特点,对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破除传统的垂直多层模式,压缩管理机构,建立横向组织结构。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实现企业管理幅度的扩宽。这样,既有利于企业信息传达,减少领导者的工作强度,也有利于提高反馈效率,实现信息传达、反馈的快捷化,从而降低工作压力,减少成本浪费。

二是建立一些临时的组织机构,以有效增强组织机构的灵活性,使企业的组织机构能够更好适应发展环境变化,如果遇到一些出现频率较低、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临时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组织机构缺乏灵活性、约束强的缺点。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经济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高校管理,企业不仅可以在内部制定一些具有约束性的条例,还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促进内部控制创新,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不仅要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还要努力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以便于能够快速的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流程,促进内部控制创新非常关键,内部控制创新,对于强化企业监督与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财务控制,经济管理与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企业内部控制,可以让企业领导者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组织经济活动,提升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效能,使企业的发展轨迹不偏离,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支撑。进而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实现。

另外,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能够让企业发展具有可控制性,让企业拥有充分的动力,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隐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利用各种途径吸引人才,以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素质。人才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还要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在促进其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一定要注重贯彻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和创新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只有不断增强创新力度,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赵丽.分析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6).

会计与经济环境论文简短篇二十

这在近六七年来的国际汽车、石化、信息等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横向购并,使原来生产同类产品(不同型号)的跨国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而进行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公司内贸易。

二、垂直一体化战略。

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方式。在直接的股权控制模式中,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对于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比较优势已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和高级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比较优势已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能力,则集中于不同国家具有国际能力等。这样,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资源贫富、成本高低不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并因普通、标准零部件,则采用全球采购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导致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对应于前者,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应于后者,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研发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研发已经不再一味地局限于母国,当地研发(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新产品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那样有一个生命周期,从而使原来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中产业梯度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遇到挑战,并且给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行技术赶超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取代静态利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但国际贸易还有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动态利益,包括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和吸收先进理念和制度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动态利益的地位上升,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着眼点。

1。国际投资的收益将逐步超过贸易的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国际投资收益不能再通过国际贸易的利益加以体现。这是因为国际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这一纽带所进行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为了利用某一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如优质劳动力),它可能到该国投资设厂,但中间零部件、机器设备则可能来自他国而非母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出口收益则记在东道国的贸易收支上,跨国公司得到的是投资收益(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将利润汇回母国,则资本输出国得到了投资收益。

2。外汇增加额、原产国贸易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反映国际贸易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为加工贸易出口国的出口,很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如果采用原产国标准,计一算出口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率、外汇增加额,则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一国的出口收益、出口创汇状况。

3。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应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追求。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在一国市场上从事生产和出口的企业,不仅有本国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出口收入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不可避免的会使用转移价格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将大打折扣〔但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十分显著,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现代理念的普及和社会现代化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自主性减少,贸易保护政策效果下降,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各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得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环境发生变化,单纯考虑本国利益的自主贸易保护政策难有生存余地。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市场相互开放,要求各国对跨国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允许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否则经济全球化的链条将会中断。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贸易对方国的利益,遵循国际惯例,双边、诸边和多边因素对一国外贸政策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单边保护越来越困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